詩論:詩的獨立與啟示 ——讀《新世紀先鋒詩人三十三家》(楊碧薇)

詩的獨立與啟示

——讀《新世紀先鋒詩人三十三家》

楊碧薇

2018年1月,由李之平主編的《新世紀先鋒詩人三十三家》正式出版。在詩歌選本層出不窮的今天,這本書的出現使人眼前一亮。其設計上的創意姑且不談,單是書名中的「先鋒」一詞,就頗顯編者的眼光、決斷和勇氣。

「先鋒」(avant-grade)是一個被人常提常用、卻又面目模糊的詞。正因如此,本書的序者程一身才會在序言《何謂先鋒?何以先鋒?》中,對「先鋒」的概念進行考察與辨析。程一身無不警敏地洞察到,先鋒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在富含力量的同時也自帶危險性:「先鋒詩歌未必是經典詩歌;先鋒詩人也未必是傑出詩人。毋庸置疑,先鋒的必要性與危險性是並存的。」在他看來,先鋒與經典、傑出或所謂優秀並不直接掛鉤。有趣的是,作為編者的李之平卻在後記中肯定了先鋒與優秀的關係:「先鋒即優秀,先鋒也是突圍。」她界定先鋒的首要標準是: 「先鋒詩人是努力進取,積極探索詩歌藝術,能夠沉潛自我,進行精神歷練,追逐心靈與世界的光,並予輻射與放大。那是種有著文字穿透力和思想照亮能力的寫作。」將這種評判個體的標準輻射到整個新詩場域來看,她認為先鋒詩人「完成了新世紀詩歌生態多元表達的大成,經受住了愈發高端甚至刁鑽的閱讀檢驗」。

兩位論者的認識不盡相同,正反映出先鋒在新詩語境中是一個不斷生成的、不斷調適的開放式概念。筆者認為,新詩中的先鋒至少有兩層含義。首先,先鋒表徵獨立。先鋒詩人往往有自成一格的詩學建構,他們有自己的詩學主張,不依附於潮流的寫作,亦不屑於與其他寫作互文,他們的詩歌很少或者說幾乎不可能參與到與其他詩歌的相互複製中。書中入選的韓東、臧棣、李少君、沈浩波、泉子、周瑟瑟等人,便有獨立的詩學主張,其詩學面孔清晰可辨;楊黎、馮晏、桑克、高春林、津渡的詩歌,則有獨特的腔調,其言說方式、語調、氣息,都不可能被湮沒在趨之若鶩的大合唱中;而李輕鬆、侯馬、安琪、魔頭貝貝、潘洗塵、張維的詩,十分注重書寫「自己的生活」,當他們將個人視角作為身份印章時,其詩歌也就加蓋了不可複製的個人性。其次,先鋒提供啟示。先鋒的詩不一定會在第一時間就帶來審美愉悅和認同感,反而可能激起反感。這是因為,先鋒總是暗含著對既定審美的「侵犯」與「越界」。正是在先鋒的「破壞」下,潛伏在詩歌深層結構中的疣疾才會被推出水面,成為問題並引發思考,從而為他者的寫作帶來啟示。這本書中,譚克修、蔣立波、孫慧峰、施茂盛的一些詩,就並不符合慣常的詩意,現代因素的加入使這些詩內部的顆粒不斷碰撞,不斷製造磨擦;然而,正是「不光滑」「不適」將人帶入思考中,晏榕、余怒、蘇野、太阿、育邦的詩就充滿了對生活、人生的智性思索;碰撞與思索,最終又合在一起,推動美學的更新與詩歌世界的再造:李德武、從容、聶廣友、曾紀虎的詩從不同角度整合了古典與現代、日常與現時的經驗;江雪、黃沙子、羅亮的詩則試著從簡練而不簡單的方向,重構詩歌世界的秩序。試想一下,當詩人們讀到這些詩,並想到「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寫?為什麼我沒有這樣寫?如果我這樣寫,效果會不會更好?」時,先鋒的啟示價值也就實現了。

當然,先鋒詩歌的特徵遠不止於此,但獨立與啟示就是兩個入口,通過它們,我們能在先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最後回到書名來看,「新世紀」既是書中所選文本的時間範圍,又是詩學視野的一種象徵。那麼,新世紀的先鋒究竟是什麼樣的先鋒,它們到底有多豐富精彩?或許打開這本書,你就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楊碧薇,雲南昭通人。詩人、作家。作品散見於《詩刊》《青年文學》《十月》《花城》《星星》《天涯》等,部分詩歌被收入各種選本並譯介到國外。入選《人民文學》第二屆新浪潮詩會,參加首屆中國青年詩會、第六屆十月詩會等。著有詩集《詩搖滾》《坐在對面的愛情》。獲《中國詩歌》2013年度十佳網路詩人、滇東文學獎、2016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詩獎等。擔任上海交大全球華語大學生短詩大賽、野草文學獎等獎項初評評委,第四屆揚子江詩學獎提名委員。個人詩歌研討會於2016年12月在安徽桃花潭舉行。現於中央民族大學攻讀文學博士學位,兼事詩歌批評。


推薦閱讀:

BBC票選新世紀百佳片,你們都看了沒有?
傅璇琮:新世紀中國詩歌研究三題

TAG:獨立 | 詩人 | 世紀 | 新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