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漫談負利率

牛刀:漫談負利率

——民生經濟學雜談之一

牛刀按語:越來越多的網友關注經濟學,這是一件好事,如果我們大家都能了解經濟學的常識和規律,那麼,權貴們就不敢肆無忌憚的欺騙我們普通老百姓了。因此,我從今天開始,將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在我的博客里從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角度,普及經濟學常識。因為我一直倡導經濟為民生服務,所以,我把這個系列稱為民生經濟學雜談。

負利率,原本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學名詞,所以,我在此也不作名詞解釋。因為我查看了G20國家的利率,除了中國外,沒有一個國家是處在負利率狀態下。因此,負利率並非全球通用,只為中國獨有的特色。這也是中國的經濟學家無法問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一個主要原因,你要研究中國的,就不是全球的,不是全球的,就無法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但是,我們又不能迴避這個問題。中國經濟現在面臨的問題時,富人大舉貸款,窮人大筆存款。看上去是一個悖論,其實,表述的是中國社會的深刻現實。因為30年來,中國經濟正在增長,生產力得到釋放,社會財富持續增加,這都是毋庸否定的事實。但是,中國社會其實有一個聲音,低沉而渾厚,這個聲音就是:奮鬥了30年為什麼我們仍然一無所有?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不能迴避負利率。中國絕大多數人,都具有勤勞的本分,依靠自己的智慧賺錢,沒有幾個人希翼一夜暴富,因此,絕大多數人都對自己的生活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基本的規劃,賺多少錢辦多少事,絕不透支。所以,在中國的城市和鄉村,都以人情禮儀營造了一種其樂融融的氣氛,誰家有喜事大家湊份子,因為人情大於天,不管送出去多少錢,將來都可以收回來,這也相當於傳統的人情儲蓄。這個儲蓄是沒有利息的,也絕對不會產生負利率。

但是,現在的城市和鄉村,人們不太願意送禮了。因為,現在送的最多的是給當官的送禮,而當官的從不回禮,這樣,這個錢送出去就不是人情,也就不是儲蓄,而是行賄。所以,大家就不怎麼往來,後來逐漸形成了圈子文化,一個一個小集團糾結在一起共同賺老百姓的錢。而老百姓被邊緣化了,只能靠辛苦賺錢,在銀行里存一點錢,為著自己將來的生老病死做一個基本的保障。

沒想到,最靠不住的是銀行。奮鬥了30年我們為什麼一無所有,這不是天問,而是客觀現實,而且,制度不改革,再奮鬥30年,絕大多數老百姓依然一無所有。也就是說,制度不改革,中國的老百姓不是這一代人沒什麼希望,下兩代人也幾乎沒什麼希望。算一筆簡單的帳吧,30年前你如果有100萬,如果不用於投資,現在只值15萬;短時期我們看這一年,你如果在銀行存一萬,一年就要縮水150元。

很多經濟學家看負利率實際上是看表面負利率。計算方法是,用CPI指數減去一年期存款利率,結果為負利率狀態。比方說,現在CPI為3.5%,一年期存款利率為2.25%,那麼,每個月將要給銀行付出1.25%的利息。而我對負利率的計算較為複雜,因為中國的CPI數據統計是有問題的,國家統計局造假能力全球一流,所以,我一般以M2的增量,減去GDP的增幅,計算一年將有多少貨幣傳導到價格指數上,然後,減去一年期至五年期利率的平均加權指數,負利率更加驚人。

負利率這個狀態,為什麼在其他國家不會發生呢?這就等同於偷竊,就是在他人不知道的情況下竊走他人的財物為偷竊。我們小時候常看見有人大街上抓住小偷,於是大家群情激憤,一起來圍毆,直到把小偷打的求饒,表示今後不再偷為止。而現在,只有我們少數的幾個經濟學家,在告訴大家,央行是小偷,正在偷你的錢。但是,沒人敢出面抓小偷,因為央行後面站著一頭大象,這頭大象就是政府。你去抓小偷,會招若大象起舞。

所以,現在的央行不是小偷,而是強盜,是在公然搶劫。怎麼辦呢?讓我們高唱,一條大河波浪寬,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有獵槍。那麼,我們的獵槍呢?

推薦閱讀:

個人融資不同方式的真實利率
窺探美聯儲的工具箱——術語大科普
現金貸和信用卡分期實際利率怎麼算?
央媽這些」小動作「,跟你有大關係!
匯率和利率的關係?

TAG:利率 | 負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