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時評:參政議政何時不再當「花瓶」?

參政議政何時不再當「花瓶」?

文/老徐時評

「兩會」正在熱熱鬧鬧地舉行,「兩會」話題又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關注的焦點。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場景,又狂轟濫炸般地出現在媒體上,那些平時不知躲在什麼角落裡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紛紛如雨後春筍般出來冒泡了,有歌功頌德的,有打醬油的,有做品牌宣傳的,有聯絡感情的,也有奇葩言論層出不窮、雷死人不償命的。「兩會」如同一個色彩繽紛的「富豪俱樂部」、「嘉年華」,給冬去春來的帝都,帶來了「叫春」的歡樂。

前幾天,《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稱,兩會上少數代表委員沒能分清參政議政和一般意義上的提建議之間的界限,敦促他們要端正「代表觀」,站位更高些,眼界更寬些,思考一點普遍性、全局性問題,提出一些實質性、可行性建議。兩會召開前夕,該報的微信公號還曾發表文章:《你的失語,就意味著人民的沉默》,提醒代表委員要敢於質詢政府,敢於投「反對」票,審議批評政府工作報告,少說空話套話、雷人雷語。

看來,黨報有點「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之嫌。不過,絕大多數代表委員還是識大體、顧大局,深明大義,不受蠱惑。有的一臉幼稚聲稱自己年齡還小正在學習;有的一口一個愛黨愛國從不投反對票,甘當兩會的「活化石」;也有的能開小差就開小差,比如河北團討論會就有約三分之一代表未到場,中途又有人陸續退場,剩下的代表僅有一半多一點。當然更多的則是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認認真真走過場,心甘情願做「花瓶」,從不搞自選動作。

「兩會」代表委員,為何會被戴上「花瓶」的帽子呢?參政議政何時不再當「花瓶」?

憲法里對於人大、政協的職能規定得很詳細,可是如果你去較真,那就太幼稚了。在黨領導一切的當下,其他的都只能甘當綠葉。權力授予關係混亂、黨權和人大權力沒有理順、代表委員的非代表性、開會議程不合理、人大代表非職業化等等,都是癥結所在。從權力制衡的角度,要求政府官員、法官檢察官和國企領導人,都不應該參選人大代表。可是看看人大里這部分人佔了多少?說白了,誰賦予了代表委員資格,就聽誰的話,天經地義。

遙想共和國建國之初,一位偉人曾經說過:房子造好了,不能空蕩蕩吧?總要擺幾個花瓶、掛幾幅畫。如今物是人非、時過境遷,唯一不變的就是,花瓶還是花瓶。所以,不要再過多責怪那些一心一意做「花瓶」的代表委員了,與其在那說大話、說套話、說假話,還不如玩手機、開小差、睡大覺。

依法治國,需要進一步落實憲法賦予人大、政協的參政議政作用。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化,人大、政協的職能轉變就是一句空話,「兩會」代表委員的「花瓶」帽子,也就會永遠地戴在頭上。

(轉自香港東網)

推薦閱讀:

婦女參政與民主政治
港媒:議政重理敢言 港澳人士內地參政漸多引關注
中國網事:五問「周星弛們」跨界參政議政
不能參政議政的「星爺」不如退出
沒提案的劉翔與想參政的陳一冰

TAG:時評 | 花瓶 | 參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