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出土到美國「上市」,這6個陶俑只花了不到兩個月

盜墓的全球化市場:流失與迴流的真相

2014年07月19日 08:19三聯生活周刊

資料圖

  一個國際市場的存在,給作為供應方的中國的古墓盜掘與文物交易提供了全球化土壤。值得注意的變化是,中國正在從一個純粹的古文物供給國變成一個重要的文物消費國

  流失與迴流的真相

  按照西安「金泉錢幣」副總經理王保國的說法,「文物交易的最大特點就是『神秘性』」。金泉錢幣公司是國內重量級文物商王剛的私人作品,據說,全國市面流通70%的古錢幣都來自他的個人收藏。儘管古錢幣交易是國家已經較為放開的一塊文物市場,但對於「金泉錢幣」中價值超過千萬的五件絕世珍品:武陽三孔布、天盛元寶、大清一百、金代銅鈔版和明代金錠,王剛並不願意向人過多提及它們的來路和故事。王保國解釋說,「這是『行規』」。

  依據文物學會統計,文物收藏量在10000單位以上的文物商在全球有3000人左右,正是這些不同國家的重量級古董商在全球控制著一個複雜而緊密的文物交易網路。「大量文物從不同國家的地下挖出,經過四到五道文物販子倒手,最後到達境外重量級交易商的手中,也只有通過他們才能進入合法化的商業渠道,拍賣、轉手、升值,過去循環流通一次一般要耗時三到四年。」許地山說。

  每次流通循環的完成就意味著文物的一次大幅度升值,「經營文物是個只輸時間不輸錢」的生意。以保利集團2002年用2600多萬元的價格從海外拍回了圓明園文物牛首、虎首和猴首為例,有圈內人士透露,6年前,這三件文物第一次出現在倫敦一場文物拍賣會上的時候,三個標的底價總和僅為1.5萬英鎊。而許還山說:「文物作為非法盜墓的歷史卻在這一次次交易中消失。」

  今年1月初,記者向美國索斯比拍賣行索要了一份去年一年的文物拍品目錄。其中中國文物拍賣品多達102件,在目錄第24頁上,是6個西漢裸體陶俑的圖片,旁邊用文字註明:「此系中國漢代文物,出土地為西安,拍賣底價為每件6000美元~8000美元,拍賣時間是美國時間2002年3月20日。」西安警方告訴記者,2001年底西安白鹿原上一漢代諸侯墓被盜,盜墓者們盜空墓室外層後又侵入寢殿,共盜出271件彩色裸體陶俑,據估計,絕大部分陶俑被盜墓者以每件600元的低價售出。據警方描述的陶俑特徵,可以確認,在索斯比拍賣行3月20日將拍賣的6個中國陶俑正是出自於這批「被盜品」。從中國出土到美國「上市」,這6個陶俑只花了不到兩個月。

  許接著告訴記者,在許多國家,非法出土文物交易都被政府禁止,而對流入境內的他國文物交易卻持允許態度,「這等於給盜墓文物創造了一個可供『漂白』的全球性市場」。雖然業界重新提出聯合國1970年公約「由起源地保護文化財產」的原則,希冀杜絕文物「異國買賣,境外交易」的傳統,但「『秘密』幾乎成為文物與生俱來的附加值,誰會願意說出它的來歷?」

  從2001年開始,世界文物市場出現了新的變動:國際市場上的中國文物重新流回國內的數量驟然劇增。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謝振生做過統計:「在去年一共成交的8796件文物藝術品中,海外迴流佔了3000多件,裡頭拍得價格最高的25件文物,總價值達12105.2萬元。」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收藏界知名人士對這種「高價購買自己東西」的勢頭不以為然,他認為,迴流旺盛的真正原因是因為近幾年國外普遍經濟蕭條,海外文物市場暫時趨於飽和,一些國際文物交易商在保證足夠利潤空間情況下,進行選擇性地適量放貨,「貨源就是貯放在他們庫房中,那些從各國盜出的地上地下文物」。

  流失與迴流的真相其實是市場槓桿下盜墓經濟的表現。「有一個全球性市場存在,文物交易的鏈條就永遠不會斷裂,這就是任何行業都會出現蕭條期,而盜墓現象經年不衰歸根結底的原因。」許還山說。

  莊家炒價

  國內文物價格的不斷跳高直接刺激了文物省份的古墓盜掘。而多數業內人士注意到,撬動價格的不光是市場,還有更多人為因素。

  那位接受記者採訪的收藏界人士指出,國內現在一年三次、越辦越火的古董拍賣的實際原因是:「由於文物是一種具備避稅功能的投資工具,一批資金實力雄厚的民營企業開始涉足古董業,不惜斥巨資,炒高價。」國外大莊家希望抬價,國內莊家也需要炒價造勢,「雙方一拍即合」,而這些注入血本的國內經營者們並不擔心會虧本,他們同樣會讓到手的文物以更高價格出手,「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記者了解到,在道上釋放虛假信息是全世界古董莊家炒價的一個重要方法。台灣文物研究者蔡文雄興緻勃勃地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前年春天,某地一個大文物商進了一批瓷器古董,很快通過各種渠道放出消息,說全世界宋代汝窯瓷存量只有60到70件,元代青花瓷器在全世界總共不到300件,明代成化青花、鬥彩瓷器存量不足200件。」蔡認為,文物收藏狀況其實是極不透明的,每種文物到底有多少留存於世誰都說不清,「但這招往往有效,一兩個月功夫,宋明瓷器價格就被這樣抬上去了。有趣的是,沒過多長時間,該地文物市場就到了數量更大的一批瓷器古玩,而且全都是真品。盜墓賊會有辦法『生產』出市場需要的東西」。

  除莊家可以倒手文物掙取高額差價,文物還有更多的辦法生錢。國內第一個專業陶器私人博物館的創立人,青年收藏家路東之把這稱為「佔有文物的權力」。保利集團去年高價拍回「圓明園三寶」後,今年初便把包括牛首、虎首、猴首在內的120組文物運至台北「國父紀念館」展出,參展方究竟能從這次巡展中獲益多少,保利集團負責人不願透露,但記者得知,台灣富邦保險公司對這批文物的承保額就高達6億元人民幣。

  據業內人士介紹,墓葬出土文物展覽在亞洲、歐洲有相當良好的市場。路東之對文物巡展的經濟收益解說道:「一般情況,一兩個月下來,一個展覽要接納20到50萬人次,光門票進賬就超過5000萬元,這一部分收入參展方和主辦方五五分成。另外主辦方還要向提供文物方交納一部分租賃費,一般按參展文物價值的1%支付,這又是相當龐大的一筆收入。而這些都不是最大的塊,這樣一次活動的商業贊助廣告收入要在這兩項收入總和之上。」而關於出土文物圖冊和研究著作的書籍出版又是另一個獨立而巨大的贏利系統,路東之說,一個價值200萬元的出土商代編鐘,它的衍生價值甚至要兩三倍於這個數。

  從中國到全球的走私網路

  如果說境外交易讓非法出土文物得以「漂白」,如何將文物販運出境便成為整個盜墓產業鏈和內外兩個市場能順利周轉的前提。

  海關總署監管司官員彭如策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出土文物的走私已經向集團化、現代化發展,走私方式日益多樣化,從個人隨身攜帶少量文物,發展到通過集裝箱夾藏,以及通過郵運快件渠道大批量多品種走私文物出境。走私者成份也更複雜,走私流向主要是韓、日、美、英等國。」海關提供的資料顯示,近10年,僅深圳、廣州海關就查獲走私文物5萬件,2002年全國海關查出文物走私案件260多起,收繳國家限制出口文物8780件。而這還僅是在海關對出境貨物5%的抽查中發現的。

  「每年大概有10萬件以上的非法出土文物先從全國各地彙集到河南洛陽、陝西西安和甘肅這幾個內陸文物集散地,再從這些地方通過鐵路輸往廣州、深圳、福建等地,最後經過海路和航空貨運抵達香港和台灣。」山西公安廳警官李殷向記者描述這個全球化的文物走私網路,「而英國又是這個全球網路的中軸。」1999年,英國警方曾在海關查扣了9個集裝箱14000多件中國文物,當聞訊前往的中國考古所文物專家趕到現場,所有人都瞠目結舌:堆滿了3間房子的文物,足夠開一個相當規模的博物館,「從文物的年代和空間範圍來看,也足以舉辦一個上迄3500多年前的商朝,下至前清時期的中國歷史展覽」。

  偽裝過境是文物走私屢試不爽的方法。許還山說,因為文物鑒別難度大,海關警員又並非專業文物鑒定人員,許多出土文物都以打上「出口藝術品」標籤的集裝箱成批出境,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能順利通關。

  彭如策向記者講述了5年前廣州海關查獲的最大一宗走私文物出口案,「1998年11月,廣州海關石牌辦事處在辦理由廣東省某外貿公司代理的一批瓷器報關單時,發現單上的『一般貿易』被塗改成『展覽品』,並且在發票單據上沒有加蓋文物管理機構印章。經檢查,發現這批花瓶、石灣公仔瓷器中,混藏有大量彩釉碗、陶俑、象牙鎖、漢代空心墓磚等將近1000件古玩,都是盜墓所得的出土文物。而且中間一些還蓋有『桂』字火漆印,根據國家規定,只有京、滬、津、穗四地才有權使用火漆印。『桂』字印在1978年後已作廢,經文物專家鑒定,館藏一級文物有118件。」彭告訴記者,這樁走私案牽出的5名文物販子被抓獲後,香港市場的文物行情竟一時間迅速上漲,「真讓人見識了一個大文物商在行業中的號召力」。

  李殷說,這條盜墓產業鏈環環相扣,一單貨物被截影響還不算太大,如果一個走私組織被瓦解,對某條產業鏈的打擊會是致命的。而事實上,「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很小,國外的大交易商們現在往往會同時培植數十個下線,這場遊戲永遠不會只有幾個玩家」。

  真假古玩的秘密

  王保國在從他辦公室里的書柜上拿下一個小巧而精緻的香爐,給記者看烙刻在香爐底部的字跡:「大明宣德年制。」「這真是有名的宣德爐,它是銅香爐製作的『巔峰之作』,不過,我手上的這個是贗品。」王告訴記者,明宣德皇帝有賞玩香爐的嗜好,宣德三年間出過3000座,以後就封爐不鑄了。「宣德爐用失蠟法鑄成,經過打磨後找不出拼模和鑄口的痕迹。據說鑄造中採用了當時南方暹羅國進獻的風磨銅31680斤,加入了金銀等30餘種貴金屬,反覆冶煉4~12次,同時還用赤金640兩、白銀2080兩做銅裝飾的生金、鑲嵌、鎏金銀之用,並加入番硇砂、紫碓石、紫礦石、胭脂石等十餘種材料作銅的底子的顏色。這3000座香爐大部分隨宣德皇帝葬於墓中。但從明代開始,宣德爐的仿製就沒有停止過,以致對它的真假鑒別竟成為考古學界的著名懸案之一。」

  「古玩的價值就在於它的不可複製性,每一件古玩的製造,它的原料、發色和釉色隨溫度變化而不同,不是當時的人為因素能夠控制的,而畫工、紋飾、造型也會因工匠的不同有所區別。」王說,一隻真品宣德爐現在的價值在20萬元左右,而市面上的宣德爐說不準有幾十萬個。「制假的成本不到100元,不過只要一個人『打眼』,它就可以至少賣出去10萬元。」

  王保國說識別文物有「一看、二敲、三牙咬」之說,「有時候,文物販子要比專家們更有經驗,因為他們每天都在和假貨打交道,而一些文物研究者卻一輩子沒見過贗品」。

  許多被採訪對象向記者提起了十幾年前的一件事。一群河南農民說他們在挖公路時,挖到大量陶俑,北京文物專家為此專門到現場去勘探,專家們反覆鑒定的結果顯示,這的確是一批歷史研究價值很大的文物,打算為這批出土陶俑撥專款設博物館,並把這一消息私下散布給了自己的親朋好友。北京某博物院和某博物館先後花近百萬元購買這批文物後,又有同一批陶俑通過北京潘家園文物市場出售,並且很快被哄搶一空。這個騙局不久真相大白:這批陶俑不過是制假者用古墓中的墓泥製成。據說,事情真相在各地私人文物商中間早已成了一個「公開的秘密」。

  盜墓死亡與古墓詛咒

  凡記者問及的考古專家,說到盜墓都會講起古墓與死亡的故事。提到最多的要算「挖掘法老圖坦卡蒙陵墓的事件」。

  圖坦卡蒙是埃及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公元前14世紀在位。他9歲即位,不到20歲就去世了。英國卡納馮爵士為尋找圖坦卡蒙法老的陵墓,在埃及帝王谷的深山中呆了7年,直到1922年11月,他們才終於找到了圖坦卡蒙陵墓的封印。可一年後,卡納馮爵士突發重病死去。這位57歲的爵士原來身體一直很好,但那天他的左頰突然被蚊子叮了一口,這小小的傷口竟使他受感染患了急性肺炎,以至要了他的命。而據後來檢驗法老木乃伊醫生報告說,木乃伊左頰下也有個傷疤,與卡納馮被蚊子叮咬處疤痕的位置完全相同。離奇的死亡並還有結束。和爵士一起去的莫瑟,是負責推倒墓內一堵牆壁從而找到了圖坦卡蒙木乃伊的人,不久也患了一種神經錯亂的怪病,痛苦地死去。次年2月,他的父親威斯伯里勛爵也在倫敦跳樓身亡,據說老人的卧室里擺放了一隻從圖坦卡蒙墓中取出的花瓶。

  這樣關於詛咒的傳奇在陝西倒並未流傳甚廣,但古墓看上去仍然充滿兇險。

  北京大學考古專家宿白告訴記者,考古測出一些高規格的陝西古墓中金屬汞含量相當高,推測應該是古墓修造者在墓中鋪放了水銀。這樣盜墓者侵入後,水銀揮發會直接致人死命,「秦始皇陵地宮就使用了這樣的方法」。高檢安說,瘴氣和墓中機關是盜墓者的兩大天敵。當地還有這樣一種猜測,在一些陵墓內彩色壁畫的顏料里,含有砒霜和一些不明成份的劇毒藥物,「毒性可以通過皮膚接觸而發作」。儘管這一說法並沒有得到考古證實,但講起這些地下神秘,文物專家許還山還是一臉肅然,他站在劉邦墓的一個盜洞前說,「你想不到這下面會出現什麼」。

  許緩緩地說,從秦代開始,古墓防盜技術就已經變得越來越成熟,墓穴建造者故意設置虛墓和疑冢來迷惑盜墓人,並布下一些攻擊性機關,類似機弩、伏火,最為常見的是儲水積沙構造「防盜層」。一旦挖掘中打穿「防盜層」,會產生「沙漏」,引起大面積塌方,盜墓人根本沒有生還可能。高檢安2000年辦過一個案子,一群盜墓賊發現了漢代大將霍去病兒子的墓葬,炸開盜洞後,迂迂迴回地挖下去80米深,想繞開防盜沙層,結果還是沒能進入。因為近百米深的地下缺氧,一名盜墓人沒來得及爬出洞口,命喪古墓。

  許還山說,「他們和當地的算命先生都很熟,一般在盜墓之前,都會算上一卦,看看是凶是吉」。有意思的是,在咸陽公安局文物偵查大隊,記者看到所有被繳的盜墓工具全部漆成了紅色,高說這是「為了辟邪」,據說,剛盜出古墓的文物也要用紅布包裹


推薦閱讀:

特朗普長子發推質疑倫敦市長 不料被批「丟臉」
【國寶在線】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藏(傳)唐尉遲乙僧護國天王像軸 賞析
買房移民美國不靠譜 投資移民哪個國家最容易
天然胡蘿蔔素適合哪些人群,功效如何
美國印第安人的歷史悲劇:西進運動時的「血淚史」

TAG:中國 | 美國 | 陶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