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實用的國醫自療法——刮痧療法

學習各種中醫特色療法,掌握專業技術,健康一身輕

簡單易學的刮痧療法

刮痧是中醫學寶庫中的非藥物治療方法,屬於中醫外治法的一種,也是自然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刮痧療法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由於它的影響面大,簡便易學而效果靈驗,多為民間百姓所掌握,一般人用它給自己或他人治療疾病可以分文不花。所以刮痧療法當之無愧地成為中醫自療中最受歡迎的方法。

刮痧療法的昨日今天

刮痧療法,就是利用表面光滑的硬物作為刮痧器具,配以刮痧介質,包括食用油、凡士林、白酒或清水等。在人體表面特定部位進行反覆刮拭,這些部位往往就是經絡的循行部位、一些特定的穴位以及疾病反應點和壓痛點等,直到刮出「痧疹」,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種民間療法。

刮痧的歷史傳承

刮痧治病的病歷記錄最早見於《扁鵲傳》中。在唐朝的時候人們用萱麻來刮治疾病。明代時醫書《醫學正傳》中記載:「治痧證,或先用熱水搭臂膊而以萱麻刮之。」意思是治療痧證,蘸熱水搭在胳膊上,用萱麻團刮,中醫稱這這種方法為「戛掠」,戛就是刮的意思。到了清代,不僅刮痧操作方法更詳盡,而且還有刮痧的運用及各種痧證的辨證。郭志邃《痧脹玉衡》對痧證的病因、病機、證候分類、癥狀表現及治法用方,對刮痧、放痧、淬痧等的具體方法和適應證,皆有詳細記載。在具體操作上提出:「刮痧法,背脊頸骨上下,又胸前脅肋面背肩,臂痧,用銅錢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抿子腳蘸香油刮之;頭額、腿上痧用棉紗線或麻線蘸香油刮之。」如今,刮痧療法更受青睞

由於歷史上的各種原因,刮痧這種實用技術常常被看做是醫道小技,難登大雅之堂。但是近幾年來,維護人的自然生態、無毒副作用、易於被人們接受和有效的綠色療法成為醫學發展的主流。所以刮痧療法被推為首選,受到大眾的青睞,成為一種開展自我保健、家庭醫療的濟世良法。並且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特的臨床保健治療學科。

刮痧器具隨手可得

現在常用的刮痧器具是以天然水牛角為材料,加工成長方形工具,邊緣光滑,

四角鈍圓。刮板的兩長邊,一邊稍厚,一邊稍薄。治療疾病多用薄面刮拭皮膚,保健多用厚面刮拭皮膚。關節附近的穴位和需要點按的穴位多用稜角刮

拭。水牛角是中藥,具有行氣活血,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

刮痧介質對症取用

在刮痧治療時,為了減少刮痧阻力,增強刮痧療效,操作之前必須給刮痧部位塗上一層刮痧介質,常見的刮痧介質有 :

〔水〕一般治療熱證時用涼開水,治療寒證時用溫開水。

〔植物油〕具有除濕的作用。

〔刮痧油〕具有除濕、行氣開竅等作用。

〔刮痧活血劑〕具有活血化淤,促進血液循環,擴張毛細血管,促使出痧等作用。

!專家提醒

為了防止刮痧板裂口、彎曲、污染等。刮痧板應置於陰涼濕潤處,必要時在刮痧板上塗一層食用油,用紙袋或塑料袋密封保存。

刮痧療法面面觀刮痧治療時常採用的體位

●俯伏坐位 適宜於頭頸項部、肩背部及上肢部、下肢部

及後側部的刮痧治療。

●仰卧位 適宜於頭面部、胸腹部、下肢內側,前側部的

刮痧治療。

●站立位 適宜於背部、腰部、下肢後側部的刮痧治療。

刮痧治療的操作要點

1選擇適當的體位,暴露刮痧部位的皮膚,用 75% 酒精棉球對刮痧局部、刮痧器具及施刮者的手指進行消毒。

2 給刮痧部位的皮膚上塗上一層刮痧介質。操作手法由輕到重,以病人能耐受為度,用力宜均勻適中。

3 刮拭的順序一般為頭部、頸部、背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刮四肢部時,呈離心方向刮 ;刮腰部及腹部時由上而下刮 ;刮肩背部及胸部時宜由內向外刮。

刮痧常用的4種方法

首先介紹一下如何拿刮痧板,刮痧板要用手掌握著,治療時刮痧板厚的一面對著手掌心,保健時,刮痧板薄的一面對著手掌心。

●刮痧法 刮痧法是最常用的刮痧方法。刮痧板的方向要有一定程度的傾斜,傾斜方向是朝向刮拭的方向,傾斜的角度一般為 45 度至 90 度。在刮身體較平坦的部位且面積較大時,刮痧板的 1/2 邊長接觸到皮膚,這種刮拭方法叫做面刮法,是刮痧法中最常用的。在刮拭肩部和胸部時,利用刮痧板的角部進行刮拭,這叫做角刮法。在刮拭一些軟組織或者骨骼、關節的凹陷時,用刮痧板的角垂直向下按壓,用力要重,按壓片刻後,稍停頓片刻,再下壓,多次重複,這叫做點按法。使用刮痧板的角與皮膚成 20 度夾角按壓在穴位上,做柔和的轉動,類似於按摩中的揉法,這叫做按揉法。使刮痧板與皮膚垂直,並用一定的壓力進行短距離前後左右的刮拭,這叫做厲刮法,常用於疾病實證的治療。

●撮痧法 還有一些方法是不需要用到刮痧板的,在民間運用非常廣泛。撮痧法就是其中一種,撮痧法就是用拇指和食指在選定部位擠、挾、扯、抓,使皮膚出現紫紅色的痧痕,適用於印堂穴、太陽穴、胸腹部、頸部等部位。

●挑痧法 指用針刺挑病人體表皮膚,同時用雙手擠出紫暗色的淤血,反覆五六次,皮膚會出現紫紅色的痧痕。適用於頭頸項部、胸腹部、腰背部、腰背部兩側俞穴和委中穴。挑痧的針可以選用專業的三棱針,也可以用縫衣針,做好消

毒就可以了,可以選擇用 75% 的酒精消毒,也可以用火烤一下後使用。

●放痧法 刮痧法施治以後會在皮膚表面出現痧痕,此時,用消過毒的三棱針和普通縫衣服的針刺入皮膚,並放出少量的淤血。放痧法常用於腘窩、太陽穴等處的淺表靜脈處。

刮痧時間有講究

刮痧的時間根據疾病的情況和病人的實際情況不同而有差異。一般而言,每個部位刮 20 次左右,以病人能耐受或出痧為度,每次刮痧治療控制在10~15 分鐘左右。採用重刮瀉法或平補平瀉法時,刮拭時間可適當縮短為10 分鐘左右;採用輕刮的補法時可適當延長為15~20分鐘。初次接受刮痧治療時,刮痧時間不宜過長,手法不宜過重。對於保健刮痧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以自我感覺為主。一般是 5~7次治療為一個療程。療程之間間隔3~6 天,以上一次皮膚的痧痕退去為準。

刮痧時要遵守的補瀉原則

刮痧治病時應遵守「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基本原則。刮痧療法雖然不像吃中藥一樣,有的藥物具有補的作用,有的藥物具有瀉的作用,但在刮痧時手法的運用同樣可以做到「補」、「瀉」。刮痧的補瀉主要體現在力量的輕重、速度的快慢及刮痧時間的長短,具體如下 :

刮痧後的注意事項

刮痧後可用乾淨的毛巾擦掉刮痧介質,也可做適當的按摩。結束後最好讓病人喝一杯淡糖鹽水,並且休息片刻。

1

刮痧力量的輕重與補瀉:一般來講,作用時間較長的輕刮能促進機體功能的興奮,為補。作用時間較短的重刮能抑制組織臟器的生理功能,為瀉。也就是說「輕刮為補,重刮為瀉」。

2

刮痧速度的快慢與補瀉:刮痧速度較慢者為補法,刮痧速度較快者為瀉法。

3

刮痧作用時間與補瀉:一般來說,刮痧治療時間短,部位淺,對皮膚、肌肉、細胞有興奮作用,為補;刮痧作用時間長,部位較深,對皮膚肌肉組織有抑制作用,為瀉。

痧象與痧痕能說明什麼

在刮痧治療後,皮膚會出「痧」。「痧」就是在刮拭部位皮膚出現潮紅、紫紅淤斑,或者是紫紅色的淤點,我們把這些淤斑或淤點稱為「痧象」或者「痧痕」。可以通過痧的部位、顏色不同,對疾病做出診斷。

痧色暗示病證

一般而言,完全正常的人刮拭之後不出現「痧」。另一方面來說,痧象越多,說明病情越重。痧色鮮紅,呈點狀,說明病變在表,生病時間短,病情比較輕,一般預後較好 ;如果痧色暗紅,呈斑片狀或淤塊,說明病變已經入里,

生病時間較長,病情較重,預後不好 ;如果痧象鮮明,多為熱證,痧色紫黑,多為寒證。出痧多的患者,一般為實熱證、血淤證、痰濕證 ;出痧少的患者一般為虛證,屬於氣血虧虛。

痧象反映病位

另外,痧象還可以直觀地反映病位,刮痧治療時一般在病源之處可見痧,病位面積小,痧象少 ;病位面大,痧象多。經脈與臟腑有著密切的聯繫,通過出痧的部位也可以反映疾病的部位,如果位於膀胱經上的心俞穴和心經循行路線上出現了痧痕,說明病變的部位在心臟。通過觀察痧象還可以判斷療效和病勢。在刮痧治療過程中,若痧象顏色由暗變紅,由斑塊變成散點,由多變少,

說明病情在好轉,治療有效。屬於虛證者,刮痧後出痧由少變多,說明疾病在好轉。如果出痧多,但是病情不見好轉,說明治療效果不佳。


推薦閱讀:

面部刮痧好處 美容師告訴你
不學經絡,怎麼學針灸、艾灸、刮痧......
反胃、嘔吐、吐酸的刮痧療法
面神經炎、三叉神經痛的刮痧療法
上身瘦下身胖,且感覺腿部難減肥。這樣的情況是因為腿部脈絡不通么?針灸或刮痧是否可改善?

TAG:經濟 | 實用 | 刮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