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心理測試

生命的謊言之一:母愛真的無私嗎?

壹心理測試:xinlics

文:石欣|壹心理認證諮詢師,專欄作者

我們可以在母愛中發現自戀的因素。因為她一直把孩子視為自身的一部分,所以母親對孩子的愛和痴迷可能是對自戀的一種滿足。——弗洛姆《愛的藝術》

老舍在《我的母親》里這樣寫道:「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裡是安定的。」母親對我們每個人的重要性絕不僅僅因為她賜予我們誕生於世的通關符,更在於——母親的形象造就了我們的人格,影響著我們的一生。

人們常說「母愛是無私的,世上最偉大的是母愛。」所謂無私,理應是指一位母親能夠無條件地去愛自己的孩子。而不管在日常生活里還是我的心理諮詢工作中,卻經常發現有一種母親真正愛的只有自己,並無能力惠及孩子,可稱為自戀型人格母親。

從精神分析的自體心理學角度來看,自戀型母親的問題主要在於把孩子當成了自己誇大自體的延伸,而非一個獨立之人。

比如一個對自己要求嚴苛也具備相當成就的母親會認為自己很完美,自己的孩子也和自己一樣完美。這點體現在母子關係中變得異常有趣:抱有俄狄浦斯情結即戀母情結的「主犯」看似是一個不成熟的男人,然而他背後的母親才是「主謀」。

自戀型母親常認為:「哪個女人都配不上我家兒子」,實際上是自戀型母親覺得誰都配不上自己。夫妻關係作為家庭的定海神針,當一個自體發育不夠完善的女人無法從丈夫那裡獲得足夠的愛,她並不會考慮如何充實自己,反而會變相從兒子身上榨取。

當面對一個富於「誘惑性」的母親,兒子往往會產生投射認同,以為自己理應扮演一個對母親最重要的男人,結果通常發展為夾在婆媳關係之間的尷尬角色,更有甚者為了盡忠「孝道」犧牲了原本屬於自己的美滿婚姻。

另外一種對自己評價極低的母親則會認為孩子和自己一樣無能,基於同性競爭的原理,常體現於母女關係。一場場沒有硝煙卻異常慘烈的戰爭尤其會在所謂的「更年期媽媽」和「青春期女兒」之間上演:母親極盡挖苦諷刺之能事評價女兒的容貌以及情感,打壓女兒的女性特質。

這類母親往往思想封建,行為保守,源於她們內心深處對自己女性身份的認同度極低,所以很難為女兒樹立一個積極的女性榜樣。在如此環境下生長的女孩,要麼壓抑,要麼叛逆,心靈上實則孤苦無依。

還有諸如忽視、否認孩子情感的表現則不勝枚舉:前些年在新晉媽媽中流行的「哭聲免疫法」就是典型的忽視例子,被母親的不聞不問強制遏止哭泣的孩子後來再也不哭不鬧了,這哪裡是因為滿足,分明是因為絕望,長大後十分容易發展成人格障礙。

至於否認就更「滑稽」了,相當數量的母親喜歡對跌倒受傷的孩子說「不疼不疼,不哭不哭」。我就納悶了,您摔一個不疼試試?於是這部分孩子後來也出現在了我的心理諮詢室里,因為他們無法分辨自己的感受,更害怕因為真實表達自己的負面感受而遭到拒絕和拋棄。

請一位母親描述自己如何「愛」孩子向來是件再容易不過的事。朋友圈裡,不少母親尤其熱衷將自己的頭像照片以孩子的小腦袋填充,不知道是暗示孩子成為了自己的護身符,還是自己當上了孩子的發言人。實際上太多被假愛之名摧殘的孩子成年後卻是走上了心靈的歧途。究其真相,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自戀型母親無法坦誠面對內心對孩子的「恨」,因為一旦承認,將昭示對自身的否定甚至帶來自體的崩解。

精神分析家溫尼科特曾列舉出正常母親恨孩子的17條原因,諸如「嬰兒不是她自己心中設想的那樣」,「嬰兒妨礙了她的私人生活」,「生孩子是為了安撫自己的母親」,「嬰兒傷害了她的奶頭」以及「最初他一點也不知道她所做的,或者她為他所作的犧牲」等等。只有一個母親努力完成自身的成長,她的孩子才有可能在一種開闊性的滋養中獲得精神上的生命力量。

並非每一個母親都具備愛撫孩子的能力,儘管世上的孩子都渴望著被愛。並不是每一個母親都能夠釋放出母性的光輝,儘管世上的孩子都渴望著被這光輝照耀。即便拿一個人格相對健康的母親來說,她也不是完人,更不是聖人,同樣會犯錯。關鍵在於為人母者是否能夠敏銳覺察出自己的過錯,並且是否敢於直面自己的錯誤。倘若只管孩子吃飽喝足,全然不顧孩子內心豐盈與否,這種叫做「奶媽」,還稱不上「媽媽」。

19世紀的瑞典作家斯特林堡一生坎坷,他早年喪母並遭受繼母虐待,成年後幾次三番經歷了不幸的婚姻,晚年孑然一身,凄楚離世。他在世期間的文學創作中始終流露出這樣一種矛盾性:一方面對母親的仇恨泛化到整個女性群體身上,導致他聲稱:「精神戀愛是一種極不真實和複雜的感情,實際上是不健康的。」另一方面卻又吶喊出這樣的觀點:「一個做父親的人除了他的孩子以外還有別的,可是一個母親只有她的孩子!」把母親理想化為一個視孩子為世界的「偉人」,來自於這位鄙棄精神戀愛的大作家最原始的啼哭。對一個從未感受過母愛的孩子而言,或許沒有比「愛」更虛偽的事情了。

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二十四孝》里講過一個「埋兒奉母」的故事:東漢時期一人名叫郭巨,因家境逐漸貧困,在妻子誕下一男孩後,他擔心養育這個孩子必定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故事的結尾倒不算黑暗,從天而降的黃金解決了郭家的經濟危機,把孩子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故事裡出現了兩個母親形象,我們不難得見,即便這個孩子長大後未被告知自己曾遭受過這樣一場生死劫,但母親對自己見死不救的創傷必將以另一種鮮血淋漓的方式影響他的一生。我們亦不難想像,是怎樣的成長經歷和母子關係造就了主人公「愚孝」背後難負父親之名的孱弱人格。

我們不得不意識到這樣一種殘忍的現實:不論母親的離場是天意或是人為,不管母親的拋棄是主動還是被動,讓一個孩子尋求貌似正確的認知總是相對容易,經常卻是根深蒂固的苦澀情感令我們耽與緬懷,囿於從前。這也是應了曾流行的那句「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態度及情感總是會潛移默化地滲透進孩子的人格。

有心理研究者做過觀察實驗,當母親並不開心卻對孩子強行擠出笑容之時,嬰兒最初的反應是微笑,轉眼間變成了疑惑,最後的結果則是哇哇大哭。

舉一個典型的容易被曲解的例子:一個抑鬱的自戀型母親會在自己傷心需要安慰的時候,不管孩子當時在做什麼,就去抱著孩子說:「別傷心,媽媽愛你。」雖然丈夫帶給自己的傷心感受,這一刻被從腦中給拉了出來,但她講話的語氣仍不乏哀怨。於是,孩子和母親易位,孩子成為肩負重責無條件安慰母親的「母親」。當母親採取一種借對孩子表達愛意之機試圖修復自身創傷的方式時,孩子會形成一種「只有討好母親,為其付出,迎合她的需要,自己才會被愛「的感覺。更不乏有人會覺得母親對自己的愛如此深厚,以至於自己不得不拿整個人生去回報母親。而孩子本身的需要早就被遺忘在了角落。

一個母親倘若在自己的人生中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她就會試圖從孩子身上尋找生命的意義。「母親慈愛而憂鬱的目光,輕撫著我,就像初春和煦恬靜的陽光背後蘊藏著殘冬凌烈的寂寞。小時候的我還不能了解不幸的含義。許多年後,我才領略到母親眼神中那種入骨的蒼涼。」我們就這樣,不想成為,卻不得不成為了母親那樣悲哀的人。

不過這樣說起來,好像沒有不自戀的母親了。實際上,「自戀」人人都有,只是存在健康和不健康的分別。如果一點兒自戀都沒有,那就成了「病理性利他」,也蠻可怕的。當然,說到底,這種利他不過是「病理性自戀」的反向形成。令人嘆息的是,自戀型母親的問題往往會以代際創傷的方式傳承給下一代,唯有受到負面影響長大的孩子意識到這一點並積極尋求改變,比如通過心理諮詢的方式。

20世紀的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曾指出:母親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基地,讓孩子能探索世界。在心理諮詢訪談初期,經常有一些來訪者對我只是傾聽,並無建議而感到失望,不滿,甚至憤怒,從而脫落諮詢。但站在心理諮詢師的角度,雖然我會為這樣的阻抗而感到無奈,可依然認為讓他們自由選擇離去比起自己扮演一個控制型的母親告訴誰怎麼做要好得多。至於未能完成的那些海闊天空的心愿,也只有交給我的同道們了。

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探索實際上是一門育兒學。社會上各行各業都持證上崗,或者說需要具備執業資格,可惜時至今日,「母親」一職依舊是無證經營。絕大部分的來訪者都曾這樣告訴我:他們沒有安全感,沒有歸屬感。我相信在這些曾經的孩子心目中對於母親和家都是擁有強烈渴望的。然而那個家不是任何一個由郵遞區號,憑藉郵差可以找得到的家。那個家,不是一個蒼白的偌大空間,而是一段微微泛黃的幸福時光。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幾乎所有的的心理問題都是關係的問題,要解決一個問題必然需要追本溯源。6歲時你不快樂,可以怪罪於母親忽視了你的感受;18歲時你不漂亮,可以歸咎於母親沒有遺傳好的基因;可是如果你30歲了依然把生活過得一團糟,就只能選擇正視自己。因為在如此漫長的日子裡,你的愛恨情仇依舊與母親難捨難離。這無疑成為了一個對別人而言不存在只有母親一個人存在的世界。這是你依據母親的感覺,截取現實的片段,然後重組而成的世界。

世上最可怕的有兩種情感,一種叫一見鍾情,一種叫相依為命。當你意識到自己的生命雖由母親賦予,卻由自己掌控之時,生活必將以迥異於現在的面貌,逼近你我眼前。

作者簡介:石欣,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專欄作家。專註於個人心靈深度探索與成長。

著作權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作者簡介及出處。

點擊『閱讀原文』測測你對母親有怎樣的潛意識?


推薦閱讀:

趣味測試
10道心理測試題:你第一眼看到什麼字,就說明你是什麼人!很准
招行信用卡秒提提額5W攻略!已測試成功!
1518姓名測試打分
名字測試打分

TAG:心理 | 測試 | 心理測試 | 壹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