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關係: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切入點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早在先秦,就出現百家爭鳴的繁盛景象。漢代以後,道家和儒家在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與外來的佛教並存。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儒釋道成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儒佛道都具有輔助王化、教化民眾的社會文化功能。佛教產生於古代印度,在兩漢之際經西域傳入中國內地以後,便與以儒、道為主要代表的思想文化處在相互衝突和相互融合的複雜關係之中。儒釋道在衝突中融合,在融合中發展,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面貌及其發展路向。因此,儒釋道關係是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切入點。
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在本質上是一種關於「人」的學問,中國傳統宗教也以追求社會的安定和諧與人生幸福為目標。天帝神靈雖然高高在上,但卻是保障現世人生幸福的重要力量。中國諸多的思想流派雖具體觀點各異,但都重視現世的人與人生。這表現在哲學上,則是對人的主體價值和現世生活的肯定,只是各派在人的價值取向和實現途徑等問題上所持的見解不同,從而構成了中國傳統思想中人生哲學的豐富性。強調緣起「無我」、視人生為苦海而致力於追求超脫生死輪迴的印度佛教傳到中國以後,最終以「人人皆有佛性」得以廣泛流傳,突出主體、張揚自我的禪宗則成為最典型的中國佛教,這種轉化正是在佛教與儒、道的互動中實現的。以三者關係為切入點,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特質得以澄明,佛教同儒家和道家融合發展的脈絡得以呈現。
概括三者基本特點,可以說儒家重綱常名教,道教講長生成仙,佛教講出世解脫。但隨著三者關係的展開,原來主張「節慾」的儒家,卻提出了「學者須是革盡人慾,復盡天理,方始是學」;講求長生不死的道教卻提出了通過累世修道才能最終「滅度轉輪,終歸仙道」;講求斷滅生死輪迴的佛教卻表示「誓願入山學神仙」、「為護法故求長壽命」。隨著佛教的中國化和道教的儒學化,儒家倫理逐漸成了三者共同尊奉的內容。在東晉時,道教就認為「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宋元時甚至還出現了以「忠孝」命名的道教派別「凈明忠孝道」。佛教本來認為,「識體輪迴,六趣無非父母;生死變易,三界孰辨怨親?」但中國化的佛教卻提出「儒佛皆宗之,其唯孝道矣」,甚至認為「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提出「孝也者,大戒之所先」的觀點。重視孝道、突出孝道成為中國佛教倫理的一大特色。可見,隨著三者關係的展開,儒釋道的異同也在不斷變化,而透過三者關係,中國傳統文化重倫理的特點躍然紙上。
兩千多年來,儒釋道在相異衝突、相融互補中不斷發展。衝突和排斥中包含著融合,融合中也包含著矛盾和衝突。「老子化胡說」的提出,既有把佛教融入統一的華夏文化之中而利於其在中土發展的意向,又有視老子高於佛陀的傾向。有時衝突會促進融合,融合也會加深矛盾衝突。儒道結盟,以華夷之辨對外來佛教的攻擊,曾從反面促使佛教進一步與儒、道等傳統思想文化融合,而佛教對道教煉丹服藥和羽化成仙之荒謬性的批評,也從反面推動了道教吸取儒、佛理論,以構建自己的理論體系,並最終與原始道教劃清界限。
從歷史上看,傳統文化對外來的佛教一方面採取了一種本能的拒斥態度,使傳統文化能夠保持其獨特的魅力和穩定的發展,正所謂「並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亘古亘今」;另一方面又有選擇地吸收容納了佛教中有價值的成分,使傳統文化充滿了朝氣和活力,不斷實現著自我更新和完善。傳統文化對歷史上外來文化的第一次大規模傳入,所表現出的雙重性和進行的成功交融,仍對我們今天的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佛教自漢代傳入,完整意義上的儒釋道關係當從漢代開始,但佛教傳入之前的儒道關係,是理解佛教傳入之後與儒、道之關係的前提,也應成為三者關係的重要內容。
儒釋道三者都是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同時又貫穿於日用常行之中,並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形式來表現。因此,三者關係不僅僅是學術研究的對象,有時也是複雜的社會現象的折射,甚至是一種生活實踐和人生智慧。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哲學系)
推薦閱讀:
※感恩、忍耐、寬容、理解 柳靜榮老師的網校Office 最專業的教師、學生、家長交流的教育社...
※不就生個孩子嗎?至於要死要活的嗎你是不理解順產到底有多痛!
※YOLOv1論文理解
※怎樣理解孟子的「非人」之說?
TAG:中國 | 文化 | 中國傳統 | 傳統文化 | 傳統 | 中國傳統文化 | 關係 | 理解 | 儒釋道 | 切入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