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陀與四大菩薩【963期】

佛是「佛陀」的簡稱,梵文的音譯,意思是「覺者」或「智者」。從釋迦牟尼佛的言教中,使我們明白,過去久遠以前,這個世界曾經有佛出生,未來久遠以後,這個世界仍將有佛出生,現在的十方世界,也有很多佛的存在。所以,佛教不以佛陀是獨一無二的,佛教承認過去、現在、未來,有著無量無數的佛陀,乃至相信所有的人,所有的有情眾生(動物)不論信佛與否,將來都有成為佛陀的可能,因為佛教相信:佛陀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尚未覺悟的佛陀。在境界上,凡聖雖有不同 ,在本質上,佛性一律平等。

娑婆世界——本師釋迦牟尼佛: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本姓喬達摩,名悉達多。釋迦是其種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釋迦牟尼合起來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釋迦族的聖人」的意思。釋迦牟尼生於公元前565年,卒於公元前486年,大約與我國孔子同時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二十九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經過六年苦行,嘗盡了千辛萬苦,在一棵菩提樹下,面對東方靜坐思維。經過七天七夜的禪思靜慮,戰勝了來自各方面的煩惱魔障的干擾,終於徹悟了人生無盡苦惱的根源和解脫輪迴的方法,獲得了無上大覺而成佛。創立佛教後,隨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傳教。年八十於拘屍那迦城示寂。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阿彌陀經》里說到,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有十劫,佛號阿彌陀,其美妙絕倫的國土叫極樂世界,就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西方,離此十萬億佛土。他親自教導眾生修行,使信仰他的人都能一生成佛,尤其他的萬德洪名,能讓聞者、念者,無不獲得極大利樂。「阿彌陀」三字,是無量光,無量壽的意思,他的壽命、光明、智慧、功德、神通、道力、慈悲、相好……無一不是無量無邊。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沒有任何苦惱。在極樂世界,時常有天樂響起,隨著人的心意而有所變化,那是一個無限光明、芬芳的世界,因為那裡的一切,都是由無量的寶香和合而成。在極樂世界,甚至連樹上的小鳥都會向你宣說佛語,更不用說每日與諸佛菩薩相伴,隨時隨地都能聽到佛法妙理了。

東方凈琉璃世界——藥師佛:藥師佛,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又有醫王佛、醫王善逝等稱號,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教主。藥師琉璃光如來能拔除眾生的生死痛苦,醫治眾生的無名頑疾。藥師佛身呈藍色,如透明的琉璃,內外清澈,光明廣大,照無邊界,周身焰網莊嚴,勝於日月,相好圓滿,右手勝施印持天訶子,左手定印捧缽。他在行菩薩道時,發下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藥師如來所居住的東方琉璃世界純潔清凈,地上鋪滿凈琉璃,城池、宮殿等也都由七寶所成。國土清凈無染,沒有任何煩惱,其莊嚴殊勝之處,宛如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凈土。但兩者又有所不同,西方凈土著重眾生的來世安樂,而東方凈土則偏重於眾生現世的安樂。藥師佛除病救災,能夠使眾生得到安樂健康長壽的心愿,深得民心。歷代崇奉藥師佛的信眾非常多,還有專門供奉藥師佛的「藥師殿」。

未來娑婆世界——彌勒佛:彌勒,意為「慈氏」,是慈悲為懷的意思。彌勒是姓,名阿逸多,意為無能勝。原為釋迦牟尼佛座下大弟子之一,與釋迦牟尼是同時代的人,出生於印度波羅奈國劫波利村,輔相波婆利大婆羅門家,出生時即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身紫金色,姿容挺特且聰慧異常。照當時印度的習俗,生了孩子是要請相師來看相的。因此輔相招相師為子看相,相師一見便驚訝地說:「此兒具足輪王之相,長大必當成為轉輪聖王。」此話很快傳到國王梵摩達的耳里,國王十分惶恐,深怕其將來奪取王位。因此急欲覓得此子而加以殺害。彌勒菩薩的父親深感大禍將臨,便把彌勒匿藏於母舅家中。後來待彌勒長大,其舅聞佛出世,即令彌勒等十六人往至佛所,見佛聞法,從佛出家。釋迦牟尼佛因為弟子舍利弗的發問,預言彌勒菩薩將來會繼承自己的衣缽示現世間教化眾生,同時還預言了彌勒將會先於佛陀離開這個世間,全身釋放紫色金光,上升到彌勒凈土—兜率天。在那裡彌勒與諸天神演說佛法,直到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五十六億六千萬年(一說六十七億年)時,才從兜率天宮來到人間成佛,渡化眾生。所以一般世人皆稱彌勒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佛教四大菩薩:菩薩,是梵文的音譯,全譯是「菩提薩埵」。菩提是覺悟,薩埵是有情是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菩薩是眾生成佛的必經身份,眾生要成佛,必須先發大願心,最主要的有四條 ,稱為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可見,要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菩薩,並不容易。不過,從最初的發心發願,直到成佛為止,都可稱為菩薩,所以有凡夫菩薩與賢聖菩薩的不同。通常在佛經中所說的菩薩,都是指聖位菩薩,而中國佛教徒最熟悉的就是文殊、普賢、觀世音、地藏四大菩薩了。

大智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菩薩,還譯為曼殊師利,意為妙德、妙祥、妙吉祥等含義。文殊菩薩是般若智慧的代表,經常出現在般若部的經典中,與普賢菩薩同為華藏世界的上首菩薩。經典中常說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諸佛之母,這是說般若智慧是十方諸佛的老師與母親,信仰者非般若智慧不能成就佛道,佛陀沒有般若智慧也不會出現世間,教化眾生。但是般若智慧無形無相,不可觸摸,經上常形容般若是「言語道斷,心形處滅」,很難用言語表達,因此用文殊菩薩作為代表,給眾生一個生動的智慧形象,希望藉此來理解般若在佛教中的重要性。我們常見的文殊菩薩聖相通常是仗劍騎著雄獅的形象,代表其法門銳利無比,右手所執金剛寶劍,能斬斷一切眾生的煩惱。獅子作為文殊菩薩的坐騎,則代表菩薩智慧威猛,能摧服一切煩惱魔障。

大行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意為遍及,意思是具足無量行願。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妙善意。也就是說普賢菩薩憑藉大菩提心所升起的弘願和萬行,以及身、口、意一切平等,清靜妙善,具備一切德行,所以名為普賢。普賢菩薩立下大誓願要將佛門的「善」,普及到一切地方,可謂功德無量。這位大菩薩從名字到功能,都體現其行願的悲切。普賢菩薩有增益延壽的能量,當他注入增益延命佛果的境界,就成為普賢延命菩薩了。依據經典的記載:信仰者如果能修持信奉此尊菩薩,就可以累生不墮入三惡道,並能增加壽命,不會有夭折短命的災難,也沒有噩夢、鬼魅、詛咒等鬼神的恐嚇……普賢菩薩的坐騎為白色的六牙神象。象具有無比大的威力,代表法身複合一切眾生,白色象徵著無漏無染。

大悲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又名觀音、觀自在菩薩。在佛經中,稱觀世音菩薩為大慈大悲的菩薩,受苦受難的眾生,只要誠心誠意地念誦其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其名即由此而來。觀世音菩薩生於夏曆二月十九,涅槃日是九月十九,成道日是六月十九。在佛教中,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與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觀世音菩薩也被稱為「千手千眼大悲觀世音菩薩」,意思是觀世音菩薩度化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既現何身而說法。」在中國,觀世音菩薩在民間受到最普遍、廣泛的信仰,佛教各種圖像或造像中觀世音菩薩的法相也最為常見,而且種類繁多,變化也極大。如滴水觀音、白衣觀音、楊枝觀音等。

大願地藏王菩薩:地藏是梵文意譯。「藏」是寶藏、儲藏、存有之意。「地藏」的意思是如同大地一樣能承載萬物,含藏著無數的財寶資源,包含著無數善根種子。《地藏王十輪經》中稱其為「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思密知秘藏」,是說地藏菩薩的忍辱第一,像大地一樣接納所有的污穢,一切罪業給予他,他都欣然接受,承載一切眾生的種種罪業;而靜慮則是說地藏菩薩具有不可思議的禪定智慧,具足圓滿,地藏菩薩不但具有高尚的德性,還能背負眾生的所有苦難,他在因地曾發過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哪裡有苦難,哪裡就有地藏菩薩的身影。


推薦閱讀:

身安則道隆,地藏菩薩、准提咒、堅牢地神的求財增福之法
善財童子第五十三參 普賢菩薩
觀自在菩薩
印光大師:愚人見其有神通,遂謂是菩薩
ldjsld的【觀世音菩薩】

TAG:菩薩 | 佛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