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白話加原文)--學佛網

註解:  注一:此處依《中華大藏經》中版本,《乾隆大藏經》中「聞如是」一句前面尚有「殺戒第一」四個字。  注二:【可得願】 謂修福,可得人天中生;修戒定慧,可得阿羅漢乃至佛果;是名可得願。(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 摘自【《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注三:不可悔罪:不能按作法懺可以懺除的罪。  注四:此段第一句「自作者。」是依《乾隆大藏經》中版本,《中華大藏經》中為「自者」。  注五:矟:shuò <名>古兵器名,即長矛。也作「槊」。  叚:並非經中原字,原字是「叚」去掉右半部分加上「殳」。(原字可能是「段」的異體,意為段或者塊)  注六:核殺:古有「杏核殺狗」之說,語出東漢桓譚《新論啟寤第七》:「余與劉子駿言養性無益,其兄子伯玉曰:「天生殺人葯,必有生人葯也。」余曰:「鉤吻不與人相宜,故食則死,非為殺人生也。譬若巴豆毒魚,礜石賊鼠,桂害獺,杏核殺狗,天非故為作也。」」鉤吻是指鉤吻草,又名斷腸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人誤食其葉者死,而羊食其大肥。」豬羊雞等吃少量鉤吻草反而促進生長(當然太多了也受其害),而人食莖葉10克或根2-8克就可能引起中毒,被認為是對人最毒的植物之一。礜石,字典上說:「礦物,是制砷和亞砷酸的原料,煅成末可用來毒老鼠。」桓文中所舉幾種事實表明,一些對其它有情來說基本無毒或微毒的草木金石,對某些眾生來說卻是致命的。從此推斷,核殺應指的是利用針對性的草木金石毒殺有情。  弶殺:弶,音降,意為捕捉老鼠鳥雀等的工具。  另外,此段中「核殺。弶殺。作阱殺。觸殺。」是依《大正藏》、《中華大藏經》中的版本,《乾隆大藏經》中為「核殺。(木 強)殺。作阱殺。撥殺。」  注七:此段中「若是人因是死者。」是依《乾隆大藏經》中版本,《中華大藏經》中為「若是因是死者。」  注八:【非人】(雜名)對於人而謂天龍八部及夜叉,惡鬼之冥眾,總為非人。法華經提婆品曰:「天龍八部,人與非人。」藥師經曰:「無有非人,奪其精氣。」   摘自【《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畜生】又作傍生、橫生、畜生道、傍生趣。五道之一,六道之一,三惡道之一。指鳥獸蟲魚等一切動物。畜生之名乃由人畜養之意而得,主要指家畜家禽。新譯稱之為傍生,乃取其形不如人之直,傍橫且傍行之義。傍生是無智闇鈍且其本處在大海中,後轉而遍於人、天及地獄等。瑜伽師地論卷四(大三○·二九七中):「傍生趣更相殘害,如羸弱者為諸強力之所殺害,由此因緣受種種苦。以不自在,他所驅馳,多被鞭撻,與彼人、天為資生具,由此因緣,具受種種極重苦惱。」  摘自【佛學大詞典】  注九:【歌羅邏】或羯邏藍,此雲凝滑,又雲雜穢,狀如凝酥。胎中五位,此初七日。……  摘自【《翻譯名義集》南宋·法雲 著】  注十:【善法】(術語)五戒十善為世間之善法,三學六度為出世間之善法,淺深雖異,而皆為順理益己之法,故謂之善法。   摘自【《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注十一:城塹:壕溝,護城河。  注十二:值五錢——所盜之物,價值五個錢。這是佛陀比照當時印度摩羯陀國的國法而制。國法偷盜五錢以上,即犯死罪,所以佛也制定佛子偷盜五錢以上,亦成重罪不可悔。五錢究有多少價值,殊難衡定,唯據明末讀體大師考核,相當於三分一厘二毫銀子;又據蕅益大師研究,則為八分銀子。 ——摘自聖嚴法師著《戒律學綱要》  注十三:五寶之種類,經軌所說不一。……  十誦律卷六十一則舉金、銀、摩尼珠、玻璃、毗琉璃等。……  又十誦律卷六十一相對五寶,舉出赤銅、鐵俞石、水晶、鉛錫、白鑞等,稱為五似寶。  摘自【佛學大詞典】  另見五寶:即五金。所謂金銀銅鐵錫也。似者像也。以金銀等作諸器具。名為似寶。  若未成器諸金銀等名為生寶。故云生像金銀寶物。謂一者生金銀寶物。二者像金銀寶物也。  摘自:蕅益大師「優婆塞五戒相經箋要」  注十四:欲想欲覺:於欲境界安立名言名為欲想。於欲境界忽起尋求名為欲覺。  摘自:蕅益大師「優婆塞五戒相經箋要」  注十五:【生身】(術語)諸佛菩薩有法身生身之二身。所證之理體曰法身。為濟度眾生而托於父母胎生之肉身曰生身。又以通力一時化現之肉身。亦曰生身。……  【戒身】(術語)小乘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之五法立為佛陀三身中之法身。因戒為法身之一分,故云戒身。 摘自【《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伊羅龍王:見【伊羅缽多羅龍王】龍王之一。相傳此龍王身跨波羅奈國及呾叉始羅國。其前世嘗為比丘,居伊羅樹林中,因犯『損伊羅樹葉、午後乞食』二罪,故轉生為龍身。其七頭上生伊羅樹,常因膿血交流、蛆蟲嚼食而痛苦不堪。時佛在波羅奈城教化此龍,言當彌勒佛出世,彼始得除龍身。並以此警誡比丘勿行暴惡。……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注十六:【歡喜丸】(飲食)又曰歡喜團。餅名。梵語曰摩呼荼迦。涅槃經三十九曰:「酥面蜜姜胡椒蓽[卄/爰-(妥-女)]]蒲萄胡桃石榴桵子,如是和合,名歡喜丸。」大日經疏七曰:「歡喜丸,應以蘇煮諸餅,糅以眾味及三種辛葯等,令種種莊嚴。」……  摘自【《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推薦閱讀:

《青烏序》原文及其白話注釋
孝經白話註解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話淺譯 開示禪佛不二法門第七 示諸佛二土折攝法門第八 勸修第九
太上感應篇白話故事(三)
《雪心賦》(附:白話意譯)

TAG:學佛 | 白話 |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