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言妙語摘
轉載▼
標籤: 文化雜談 |
我摘錄一些警言妙語,供大家參考。對與不對,請博友各自斟酌。
*維繫社會安定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法律,一是通過道德。人性中的貪、嗔、痴煩惱,和兩千多年前佛陀時代的人們並沒有什麼不同。。。。人性的弱點在今天更為張揚。從整體來看,現代人的慾望或許比以往任何時代的人更大,也更貪婪。古人崇尚的是哲理,是精神追求;而現代人崇尚的是金錢,是物質享樂。
宗教的戒律,是針對人性弱點而建立的。
佛教提倡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等就是為了從根本上消除犯罪現象產生的根源。
建立規範很容易,但使大家共同遵守這一規範就不容易了。只有當規範成為法律時,才會具有一定威力。但法律的作用不可能面面俱到,總會有漏洞可鑽。即使法律能發現並制裁所有的犯罪現象,但法律發生作用時,對社會已經構成破壞。更何況,法律能在多大程度上發揮作用,還取決於執法者是否公正等諸多因素。而宗教戒律是根植於信仰之上,根植於對神的敬畏,對因果規律的敬畏。。。。持戒就是自覺行為,絕不會存有僥倖心理。(《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濟群法師)
*天主教有七宗罪戒:驕傲、貪婪、暴食、懶惰、憤怒、淫慾、妒忌。(《七宗罪》,註:次序不一定對)
*佛教認為自利與利他是統一的。凡夫難免有我執,因而做每件事都會有利益的考量。如果像儒家那樣將利與義對立起來,很難使人堅守這一道德信條。
我們一直提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也正是佛教所提倡的菩薩道精神。但是意識不到「為人民服務」的意義所在,這種服務能持之以恆嗎?
在很多人的感覺中,利益他人似乎必需以損失個人利益為前提。而佛教卻認為,凡是有利於別人的行為,必然有利於自己。當然,可能需要暫時付出一些,但這一善行會給未來生命帶來百千倍的回報。
善行能使我們內心善的種子得到滋養,所以在付出的當下,就會使我們得心靈得益。這正是佛教對於因果報應的更重要的詮釋。(《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濟群法師)
*生命是習慣的積累。
每貪一次,生命中貪的力量就會得到張揚,貪的種子就會得到滋養,久而久之,貪就會成為人性中最強大的力量,使其成為地道的貪性人。
人與人這麼大的差異正是因為每個人在生命延續過程中,張揚了不同的方面。。。。在我們得生命中,善惡雙方一直在不斷爭鬥,不斷發展自身勢力。(《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濟群法師)
*中國社會的道德水準很糟糕。根本的原因是什麼,不是中國人的思想品德比其他國家的人如何低劣,而是中國的法治出了問題,有法不依、違法不究中國還不是一個完善的法治國家。我經常說,外國人品德如何高,不隨地扔垃圾、吐痰、不闖紅燈等等,都是品德的問題。可事實是,如果外國跟中國一樣,扔垃圾、吐痰、闖紅燈不用付出任何代價,估計比中國人好不了多少吧。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不敢,時間長了,就成了生活習慣。中國人之所以這麼干,簡而言之,就是沒人管嘛。(辛克在北師大演講)
*厚德載物是清華大學校訓。厚德有幾德?
一﹑口德得饒人處且饒人:1.直話:可以轉個彎說;2.冷冰冰的話:可以加熱了說;3.批評人的話:一對一的說,要顧及別人的自尊
二、掌德
讚美別人,學會鼓掌:1.每個人都需要來自他人的掌聲;2.為他人喝彩是每個人的責任;3.不懂鼓掌的人,人生太狹隘;4.一贊值千金;5.給別人掌聲其實是給自己掌聲
三、面德
不給面子是最大的無禮:1.中國人最講究的是面子;2.任何時候,給對方一個體面的台階;3.看破別說破,面子上好過;4.傷什麼,別傷人面子;5.千萬不要揭人老底
四、信任德
生性多疑的人不可能有真朋友:1.被人信任是一種幸福;2.有多少信任,就有多少成功的機會;3.疑人不交,交人不疑
五、方便德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1.請主動坐里座;2.與人方便,自己方便;3.在他人最需要的時候輕輕扶一把;4.為對方著想,替自己打算
六、禮節德
有「禮」走遍天下:1.彬彬有禮,方能魅力四射;2.禮多人不怪;3.送禮送到位
七、謙讓德
鋒芒畢露者處處樹暗敵:1.切忌鋒芒畢露;2.放下身段,降低自己;3.勿在失意者面前談論你的得意;4.人前勿張狂,人後別得意,為人應低調
八、理解德
人人都渴望他人的認可:1.理解,就是給人方便;2.理解一般人不能理解的事;3.換位思考,替別人著想
九.尊重德
把別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1.努力使人感到他的尊嚴;2.給弱者的尊重更可貴;3.真正的高手好像平平常常;4.地位越高越不能輕視別人;5.把別人放在心上
十、幫助德
關鍵時刻,誰不希望有人拉一把:1.無私勝有私;2.你的好,別人是會記住的
十一、誠信德
無信不立,狡詐者必無朋友:1.誠信為本,重諾守信;2.誠信深入人心,成功接踵而至;3.失去誠信,百事不可為;4.任何理由都無法解釋自己的失信
十二、實惠德
空頭支票,萬萬開不得:1.許之以利,曉之以理;2.不以利益大小親疏你的朋友;3.儘可能滿足對方的慾望
十三、虛心德
讓別人顯得高人一等:1.要一點含蓄,要一點謙遜;2.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3.虛心求教,成就大業
十四、欣賞德
使別人擁有優越感:1.渴望被欣賞之心人皆有之;2.「高帽子」的成本最低;3.要及時肯定別人的長處
十五、感恩德
不感恩,就別指望有下次:1.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2.及時感激,切莫等到花兒都謝了;3.感謝你的對手
十六、援助德
雪中送炭,危難之中現真情:1.別忘了買人情原始股;2.當別人危難時伸手援助;3.援助人時要讓對方樂於接受
十七、激情德
這個社會沉悶者太多:1.成功需要激情;2.開朗熱情,堅冰可融;3.用100%的激情去實現1%的可能
十八、形象德
使自己形象成為一流品牌:1.名譽比金錢更珍貴;2.好形象容易獲得認同與喜愛;3.你的形象價值百萬
十九、愛心
愛像春日的陽光:1.永存仁愛之心;2.仁愛之人,易獲他人合作
二十、笑臉德
沒人會拒絕真誠的微笑:1.願微笑之花開遍人間;2.微笑是人際交往的鑰匙;3.用微笑輕鬆應付對手的挑釁;4.微笑著掙錢
二十一、寬容德
容不下別人,是因為自己太狹隘:1.以容忍改變能夠改變的;2.寬容為懷,贏取人心;3.學會原諒別人的過失;4.有時,良好的關係是忍出來的
二十二、合作德資源共享,利益均沾:1.合作是最有效率的借力方法;2.合作才能雙贏
二十三、善良德
沒有人不想與善者為伍為鄰為友:1.為善者可服人;2.勿以善小而不為;3.善待每一顆心;4.美德,生命中最閃光的部分
二十四、傾聽德
多看多聽,少開口:1.會傾聽者得人心;2.傾聽是最好的恭維
二十五、寬恕德
感謝所有折磨你的人:1.恕人之過,方顯大家本色;2.和為貴,責人不可太嚴;3.讓仇恨之樹長出寬恕的鮮花
(尹志剛)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張載為中國知識分子提出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立身處世的標準。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滅,是故空中無色,無受相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從佛法修行上說,「空」主要是破除「我執」。一切煩惱和罪惡皆根源於對自我的執著。如果一個人總想著個人得失,不定活得特別痛苦。如果一個人處處為大家著想,很少考慮自己,一定過得很開心,很安然。
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世界,都是活在這個屬於自己的世界中。有些人的世界很狹窄,有些人的世界很開闊。
佛教關於「空」的認識,作用就在於幫助我們打破「我執」,使有限回歸無限。因為「我執」使人世充滿了無盡的煩惱和痛苦,一旦打破「我執」,生命就會回歸到原初的自然狀態,成為一個自在的人。(《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濟群法師)
*上帝讓誰滅亡,總是先讓他膨脹。
時間是篩子,最終會套取一切沉渣。
蜜蜂盜花,結果卻使花開茂盛。
暗透了,更能看的見星光。
(維特克)
*凡學佛者,先恭戒、定、慧三學:
一。受持戒法。迷心為惑,動慮成業。由業惑報,生死無窮。
二.受持定法。欲除苦果,先除苦因。業分善惡,功無起滅。
三.受持慧法。塵去鏡明,天空自照。業盡惑除,情忘性顯。
何為四變:
一.佛之慈悲,變眾生之暴惡。
二.佛之喜舍,變眾生之貪吝。
三.佛之平等,變眾生之冤親。
四.佛之忍辱,變眾生之嗔害。
(雪澗長老)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論語)
*這世界是好地方,值得為它奮鬥。(海明威)
*長路漫漫而艱苦,一出地獄即見光明(米爾頓)
*愛的狀態就是上善若水的狀態,真正的愛不是感情,而是慈悲、融合、心底升花,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恭敬和虔誠,一種敬畏之心。。。。你在什麼情況下才可以愛?在你的心沒有灰塵的時候,當你的心被擦乾淨的時候,這時你的心像鏡子一樣,站得見所有宇宙真相,這時愛,這是真愛。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愛,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不是真愛,都是假的。都是小我的把戲,跟真正的愛無關。在愛的狀態下,你會感到光明,你會無畏,你會感到身心和諧,事實上任何一個開悟者最起碼的外在表現是與整個宇宙、社會及環境和諧。
(根除煩惱的秘笈)
推薦閱讀:
※妙語錦句|從天堂到地獄,我路過人間
※妙語(238)夫妻之間
※書畫家必備佳句妙語
※蓮華般若屋:《種妙蓮》妙語集匯
※精言妙語集25
TAG:妙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