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人必看凈空老法師讚歎】陶永吉居士學習《無量壽經》心得報告(第二集上)

《無量壽經》心得報告(第二集上)

凈空老法師對陶永吉居士學習《無量壽經》心得報告的讚歎

【摘自凈空法師《2014凈土大經科注》第214集 2015年7月17日 講於 香港】 我們這兩天,看到東北有一位居士,在跟大家分享我們的會集本。陶居士,年歲不大,好像今年四十六歲,他已經做了三四年了,二〇一一年開始,今年二〇一五年,做得非常成功!這一系列的錄像,我已經看了六個小時了,後面還有幾集,我抽出時間我就來看,真難得。

在家居士,弘法利生也比較方便。他不講經,他分享,讀經、聽經,把他的心得跟大家分享,很成功,講得活潑,講得透徹,無論是理是事,都講清楚了、都講明白了,怎樣落實、怎樣修正錯誤的行為,怎樣拿到往生的保證,很難得!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建立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就是為「廣度諸有情」,就是為這個。幫助這些有情眾生能在一生當中成佛,他這個法門妙極了!

陶居士說得好,他的分享報告非常詳盡,四十八願從哪裡來的?把經典裡面所說的,全都說出來了,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為了接引眾生,方便之妙,妙極了!怎樣才能到極樂世界去?條件非常簡單,你對西方極樂世界你相信,一點懷疑都沒有,西方真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我真想到極樂世界去,這條件就具足了。「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蕅益大師說的。所以你相信、真想去、願意去,這個條件就具足了。不是念佛多少,是有沒有信願,這就是能不能去。

念佛功夫淺深,是另外一樁事情。到極樂世界是什麼品位,那是念佛功夫的淺深,不是念佛多少。第十八願——「十念必生」,所以祖師告訴我們,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只要你具足信願。一生都沒有念過一句佛號,臨命終時念了一聲「阿彌陀佛」就能往生。兩回事情。「信願」是等於說拿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簽證,念佛是入學;入學當然給你分班,你分在哪一班?那是念佛功夫淺深。兩樁事,太簡單了,我們要好好地把它記住。【簡介:陶永吉老師講于吉林萬寶庵凈土寺院,指出現在大多數凈土修行人的修行誤區,他的分享得到老法師的嘆,他的分享令聽者有醍醐灌頂之感,修行凈土的同修千萬不可錯過! 】

(註:視頻整一集,文字版篇幅過長故分上下集)

阿彌陀佛!尊敬的各位師傅、各位長輩、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大家下午好!阿彌陀佛!好,大家請坐。

下午接著和大家學習無量壽經心得。

凈土法門,它是八萬四千法門之外的門余大道,是阿彌陀佛所創,它的創建的根據經典依據是什麼?四十八願。我們回顧一下啊,學修凈土經典,凈土法門的創建依據,凈土,凈土啊,創建的依據是什麼?四十八願。凈土法門修行的經典有幾部?五部,五經一論。那創建凈土的經典是什麼?修學經典,凈土修學經典,五經一論。我們都知道,有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還有什麼?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圓通章,還有什麼?普賢行願品。是五經一論,修學的經典,五經一論。那創建凈土的經典是什麼?四十八願,也就是凈土的說明書是什麼?四十八願,那就是四十八願,等於凈土說明書。修學的綱領,凈土修學的綱領,修學的方法是什麼?是信願持名,修學方法是信願持名,信願和持名。信願和持名,蕅益大師告訴我們,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那信願是管什麼的呀?管往生的。持名管什麼的呀?管品位的。那品位的高低全由持名功夫之淺深,這是我們上午給大家講的內容,我們回顧一下。蕅益大師告訴我們吶,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低全由持名功夫之淺深。凈土的修學方法就是信願持名,我們很多人,把信願給忽略了,只持名,這是不正確的。凈土的修學宗旨是什麼呀?以信為前導以願為後鞭。這個一定要懂啊,信願對於修學凈土非常重要,念佛人為什麼不能往生?就是只念佛,沒有什麼呀?信願。信願不足,就是修學凈土不得力的主要原因。所以說我們要修信願,那信願怎麼能來?老法師告訴我們,就是要讀經,那就是讀經修什麼啊?修信願的,修菩提心。念佛是修什麼?持名,所以凈土啊,信願持名,那就是一部經,一句佛號。誦經修信願念佛修持名,這屬於什麼?信願行三資糧就具足了。當然有些人確實有,他不誦經,確實也能往生,哪是什麼人?上上根人,個別人,我們比不上,比如鍋漏匠、海賢老和尚(等),這些人,他確實就一句佛號,這是什麼人?善根非常深厚的人,我們比不了。老法師一再強調,他們可以不用經教,海賢老和尚不用經教,我們必須通過經教,這是我們比不上他的地方。蕅益大師告訴我們啊,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低全由持名功夫之淺深。這個呀,我們怎麼去理解,我們再講一下啊,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低全由持名功夫之淺深。這句話可以說,把凈土法門就概括盡了,他的這句話,印祖啊,讚歎到五體投地。印祖說,假使古佛再重出於世,給彌陀經做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句話,這句話賢劫千佛出世不易之鐵案。那這句話非常的重要,大家一定要知道。我們現在人只注重持名,忽略信願,那凈土往生的關鍵在哪塊呀,就在信願,但是我們說的時候都知道,往生靠什麼?靠信願。但是在修學當中,他不注重信願,不修信願,他就修持名,所以雖然修行不得利益,不得往生西方的利益呀。蕅益大師告訴我們,欲決定得生凈土,要以信願為前導,以信為前導,以願為什麼?為後鞭,信的真願的切,散心念佛也可以往生。信不堅願不猛,你念佛念的一心不亂,也不能得生。說的明白不明白?但是我們聽沒聽呀,沒聽呀,欲決定得生,莫如以信為前導,以願我後鞭。信的堅願的切,散心念佛也可以往生。信的堅願的切,散心念佛也可以往生。反過來,信不堅願不猛,你念佛念的一心不亂,也不得往生,也不得往生。那就告訴我們,往生是不就在信願這塊,那我們就沒注意這塊,蕅益大師還把信願比作牛,持名諸行比作車,我們現在是光造車不養牛,不養牛啊。光念佛,要不就做善事,不修信願,光造車不養牛,行不行?拉不走,所以我們修的呀是凈土的一半,聽懂了嗎?不是全修的凈土啊,也就是我們修學缺腿,就像照相機或者比作三足鼎立,我們只要幾個?三足只要一足是缺兩足,所以不能站穩,站不住腳,所以說,三足鼎立,你缺一足,站不住腳,極樂世界你就去不了,聽懂了嗎?這就是我們所犯的弊病。蕅益大師又告訴我們,真信切願為凈土指南,若無信願,縱然把佛號持至,風吹不透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也不能往生。你看說的清楚不清楚,你把佛號念的風吹不透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也不能往生。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把蕅益大師的話記在心裡,不能只修持名,不修信願。蕅益大師又告訴我們,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凈土為一乘妙果,舉因果必隨之,固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凈土為一乘妙果,舉因果必隨之。你看啊,蕅益大師告訴我們,信願持名。為什麼要信願持名?它是一乘真因,四種凈土為什麼?一乘妙果。如果我們要往生到凡聖同居土,就不需要念佛功夫了。為什麼要信願持名?因為極樂世界有四土,聽懂了嗎?四土在一起,那念佛修什麼?修品位。修你斷煩惱能斷多少,你煩惱斷的乾淨,斷了見思煩惱去哪裡?去極樂世界方便有餘土。你破了無明,去極樂實報莊嚴土,所以凈土要信願持名。我們現在很多同修不知道,那我們在這寫下。你看我們叫什麼?信願持名,信願加持名。蕅益大師告訴我們信願持名是什麼?一乘真因。修信才能得果。那我們修信願持名是一乘真因,你得四種凈土妙果,那就相當於極樂世界有幾土?有四土,但是啊,可不是這麼畫的,因為我也不會畫,所以說這個大圈就相當於極樂世界,這相當於什麼圖啊?凡聖同居土。這是什麼?方便有餘土。這叫什麼?實報莊嚴土。這個是什麼?常寂光土。那就是持名,如果想去實報土,持名得要什麼功夫?持名念到什麼程度?破無明,破無明啊,就是念佛念得理一心不亂,念佛到什麼程度?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相當於破了什麼?破什麼?破塵沙和無明,破無明煩惱,那破無明就相當於明心見性。所以你念佛念到什麼程度才去實報土。一心不亂,就是什麼?破了無明,明心見性,你才去實報莊嚴土,到這個土。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亂,破什麼?破見思煩惱。去什麼?方便有餘土。那我們要去凡聖同居土,用不用念佛功夫了?用不用了?說不用還不行,凡聖同居土還有三輩,還有上輩、中輩和下輩,那去凡聖同居土,如果要下下品往生,用不用念佛功夫,就不用了。只要你有信願就可往生,就可往生了,所以說這個就是不需要念佛功夫了。當然凡聖同居土裡面還有上輩,那還得有點功夫。什麼功夫?不是一心不亂,沒斷煩惱,要做到什麼功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什麼呀?是凡聖同居土裡面上品,但是如果我們就要下品,用不用念佛功夫?不用。哪怕你念一聲到十聲,就可往生,聽懂了嗎?所以凡聖同居土的下下品,散心念佛,可不可以呀?散心也可以往生凡聖同居土下下品,那就是凡聖同居土,不需要斷煩惱的功夫,就可以入凡聖同居土。所以說蕅益大師說,往生全憑什麼?信願之有無。持名是負責什麼呀?負責品位。你念佛要有功夫,理一心不亂,去實報莊嚴土,事一心不亂,去什麼土?方便有餘土。念佛你達到成片了,去什麼土?凡聖同居土上品。我們念佛散心念佛,甚至你念一聲十聲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是什麼?凡聖同居土下品。那就是說,往生凡聖同居土不需要斷煩惱,帶惑往生,帶惑,帶惑往生啊,是帶見思煩惱就可以往生,不用破。去方便有餘土就要破呀,破見思煩惱,聽懂了嗎?破了見思煩惱帶不帶業?還帶業,還有什麼呀?還有塵沙煩惱,還有什麼?無明煩惱。說那我們念到理一心不亂帶不帶業?還帶業,聽懂了嗎?為什麼?等覺菩薩還有生相無明沒破,還算帶業,所以凈土叫帶業往生是籠統說的,但是就是往生下下品需要什麼?見惑可以帶著,一品都不要破,見思煩惱不用破,可不可以往生?可以往生。那關鍵在哪呢?那你看佛號不在念多少,散心念佛也可以往生,那我們關鍵那麼容易我們為什麼沒往生?為什麼沒有?沒有往生,關鍵在哪?這(信願)就是關鍵啦,我們為什麼我們要有信願,我們大家往生到底靠自己的力量還是佛的力量?往生到底靠自己的力量還是佛的力量?但就字面上來看,沒有佛力啊,字面看是不是沒有佛力。信是誰信?是我們信,願是誰願?我們願吶,那持名是誰持啊?我持,那不全是你的力量了么,是不是這樣,這個我們就要搞清楚了,要以這個來看,字面上來看,全是什麼力量?全是自力了。那我們往生到底是二力還是自力,二力什麼力?佛的佛力,佛的什麼力?願力。什麼願?四十八願。那在這沒體現出佛的力量啊,有沒有,在哪裡(信願),你深信切願,剛才不講了嗎?不是你嗎?不是你深信切願嗎?大家看啊,凈土往生全靠佛的力量,為什麼我們要有信願就能往生呢?因為你有信願就能獲得彌陀的四十八願的幫忙,那就是信願是什麼呀?是感。四十八願是什麼?是應。那就是你要有具足真信切願。為什麼要你真信切願,你明不明白?你要真信切願是感,就能感得四十八願,聽懂了嗎?你要是信願不足,就沒有四十八願的加持,所以光靠念佛不能往生,不能往生啊。所以信願表面看是誰呀?是我們自己,是自己。但是四十八願就在你的信願里,聽懂了嗎?那四十八願是什麼力?是不是佛力,持名是誰的力量?是不是自己的力量,所以說這個法門叫什麼力法門?二力法門。那我們看啊,這個法門是二力,往生去哪個土?需要有自己的力量,去哪個,方便有餘土和實報莊嚴土,要有自己念佛的功夫了,聽懂了嗎?但是我們要想往生必須靠佛的力量,那佛的力量,佛的力量是什麼?是佛的四十八願的願力,這個願力你怎麼才能得到?你要真信切願,就換來了彌陀的四十八願,就是我們信願是感,彌陀四十八願是什麼?是應。那就是你真信切願的時候,你就贏得了四十八願的支持了,聽懂了嗎?所以說你往生靠什麼?靠信願,更確切的來講,靠什麼?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吶。那就等於往生佛的力量加什麼?自己力量。佛的力量是什麼?四十八願。那我們看啊,那就是你要往生四十八願我幫你往生,信願是不是管往生的,那就是佛的力量負責往生,佛的力量負責往生,你感,佛的四十八願應,那就是說,你感和應就是你有信願,佛就四十八願加持你,這是管什麼的,負責什麼的?負責往生的,持名負責什麼的?負責品位。那就是佛的意思說,往生你想往生是誰的事,我的事,你信願要往生,你願意要來,往生是佛的事,是佛的事,品位是你自己的事。那就是說你有信願,佛把你接進極樂世界門,品位高低靠你自己,聽沒聽懂?是彌陀把我接進門,品位高低靠個人。聽沒聽懂?你要想往生,是誰把你接到極樂世界的呀?阿彌陀佛!但是阿彌陀佛接到極樂世界之後就不負責(品位)了。品位是誰的事兒?是自己念佛的功夫,聽沒聽懂,就是彌陀把你接進門,品位高低靠個人,靠你念佛的功夫。聽懂了嗎?所以凈土,我們叫什麼?既有佛力又有自力,如果不要品位就是全是佛力,全是佛力了。你看這個公式,能不能看明白呀,你有信願,這是誰,這是我們有信願,感的什麼?佛的力量,這個信願是誰?是我們,我們要有信願,就感什麼?佛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如果沒有四十八願,你憑什麼往生啊。你說你信了你願就能往生,它不存在啊,那你不也說,你也信你也願,你為什麼沒往生?因為你是信願不真,感不到四十八願的加持,所以不能往生,往生是四十八願的事,四十八願只負責往生,聽懂了嗎?負責成佛,不負責品位,阿彌陀佛只負責往生,不負責品位,聽懂了嗎?聽沒聽懂?四十八願裡面是十念保你往生,沒保你去哪個土,聽沒聽懂?品位是誰的事,自己的事。為什麼念佛?是看你念佛功夫深淺,決定你往生的品位。往生靠什麼?靠佛力,靠四十八願。為什麼沒有四十八願幫忙,因為你信願不足,聽懂了嗎?好像沒懂,到底懂沒懂,這樣一講清不清楚,你看看這不就完事了嗎。為什麼要你持名,持名負責什麼的?負責你念佛念到什麼程度,你念到理一心不亂,去什麼?實報土。事一心不亂,去什麼?方便有餘土。散心念佛,去往生什麼土?凡聖同居土。那這回你應該從哪下手,我們先別求品位高低,聽沒聽懂,你先別求一心不亂和功夫成片,先別求這個,先幹什麼?先求往生,因為極樂世界雖然分四土,只是成佛快慢,待遇都一樣。聽懂了嗎?往生品位高低待遇都一樣,都是阿惟越致,都是阿惟越致啊。聽懂了嗎?你別說那個品位高,我奔那個高的了,你先別好高騖遠啊,別耽誤了前程,是不是?你別奔實報土去,那需要功夫了,往生凡聖同居土不要功夫,全憑信願,全憑信願。所以說蕅益大師這句話明不明白啦?為什麼全憑信願,為什麼信願就能往生?因為往生是四十八願來接你,是不是四十八願接你,十念必生,臨終接引,是不是四十八願來接你往生的。但是他沒說,四十八願有沒有負責品位的,說沒說?沒說品位,品位靠自己,聽沒聽懂?也就是你有信願,彌陀把你接進門,品位高低靠個人。聽懂了嗎?這是凈土修學的關鍵啊,我們要了解了,就知道從哪下手啦,從哪下手?信願下手。先要拿什麼?拿往生把握,往生有把握了信願足了,再要什麼呀?品位。為什麼?因為有信願持名好壞都能往生,只是品位低一點,聽懂了嗎?咱們先別考慮品位的事,先考慮什麼啊?往生的事,好不好,這是關鍵吶。修學凈土,信願是指南吶,我們確實把信願給忽略了,忽略了,為什麼念佛人多往生的人少?念佛人多往生的人少,他只念佛了沒有信願,因為念佛,只念佛不負責往生的,負責什麼?負責品位的,聽懂了嗎?所以說,這就是我們修學凈土啊,不得力的原因。這裡又告訴了,為什麼信願是負責往生的,明不明白了,要不然以前認為,你看你信願,你自己也不幹,就能往生,其實你有信願,不是你自己就換來往生,是什麼?有信願換來什麼?彌陀的四十八願吶。

這個圖啊,一定要在腦印象深一點啊,記住這個圖解決了好幾個問題,為什麼信願是往生的因?因為信願能感什麼呀?四十八願,聽沒聽懂?要不然就說你有信願有願,那不是你自己力量了嗎?你憑自己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我們往生靠什麼?靠佛力。靠佛什麼力?四十八願的願力。怎麼能得到四十八願的支持?真信切願。這裡我重複太多了啊,能不能記住,那以後你應該先從哪下手?先從信願下手,有了信願就得到四十八願的加持,有了四十八願 加持往生就沒問題了,這樣再好好持這句佛號,提升品位,聽沒聽懂?很多人聽課不會聽,說這老師不讓念佛,沒有這話啊,告訴你信願念佛,大學裡有一句話,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聽懂了嗎?哪個在前,信願在前,沒有信願念佛不得佛力加持。

我們從這個圖可以看到啊,如果沒有信願了,變成什麼力?沒有信願就沒有佛力了,聽沒聽懂?你變成什麼力?自力。印光大師告訴我們,如果信願不堅念佛仍屬自力。那你說我們念佛冤不冤,還學二力法門,結果行的是自力,冤不冤,我們現在人多數都是,雖然學念佛法門,二力法門,仍行自力呀,自己要什麼功夫,沒修信願,這回知不知道什麼叫二力?二力有什麼力?有佛力,有什麼呀?有自力。佛力怎麼給你?信願。你有信願,四十八願加持你,如果沒有信願,那就把佛力丟掉了,就完全成自力了,雖然念佛還是自力,聽沒聽懂啊,念佛也是自力啊。為什麼不能往生?沒有佛力參與,聽沒聽懂,這是念佛人一定要知道的呀,一定要知道的。這個圖有沒有不明白的,有沒有不明白的,或者說有沒有疑惑的,直接問一下,這是關鍵吶。

信願是我們,我們信願是感,就得到四十八願的幫忙,是應。我們感,佛度眾生是靠什麼度?靠感應啊,其實觀世音菩薩也是靠感應,聽懂了嗎?千處祈求千處應啊,你這也有感,佛才有應。聽懂了嗎?你要想四十八願來應,來幫忙,你得有感,什麼是感?信願是感,四十八願是應,聽懂了嗎?所以才有信願是因,往生是果。你看啊,我們常講的信願是因,往生是果。那為什麼信願是因往生是果呢?原來你信願足了的時候,裡邊有什麼了?有四十八願了,四十八願是幫我們往生的,聽懂了嗎,所以說凈土的修學要信願持名。你要聽不明白,那就接著聽,咱們用六位祖師給你講,六位祖師給你講。上午和大家分享了第十八願,十八願也告訴我們,至心信樂,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你看你再回想一下十八願,它的焦點重點落在哪裡?至心信樂,願生我國。至心信樂,願生我國就感得什麼?四十八願,說我們往生是乘什麼?是乘彌陀的大願而往生的,不是自己能力往生的,聽懂了嗎?這個一定要懂呀,這塊兒我們已經走入誤區,不是一年二年了,太長了,尤其有些人認為,你說我要是沒信願,我能念佛嗎?一般人都這樣想呀。蕅益大師告訴我們,佛號是境,非心,修佛是修心,心中有信願,念佛才有信願,心中無信願,念佛也無信願。我們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念佛就有信願了,念佛人未必有信願,有信願的人他一定念佛,這是一定的,你看修佛,佛號是什麼?是境,不是心,聽懂了嗎?佛號是境不是心吶。我們心中有信願,念佛才有信願,心中無信願,念佛也無信願。如果說凈土啊叫信願持名,如果說念佛就有信願,持名是不是念佛,那還用不用加信願念佛了?那就不用說信願持名了,那就說念佛不就完了唄,證明念佛不一定有信願。如果說念佛有信願,就不用信願念佛,那凈土就念佛得了唄,是信願感四十八願,不是念佛感四十八願。聽懂了嗎?信願是感,四十八願接引是應。聽懂了嗎?這個一定要懂啊,很多人犯這個毛病,認為自己念佛,自己就有信願了,我有信願。一般人問,信不信,信。願不願,願。自己認為有信願,這個不行,你的信願不堅,不是說沒有,是什麼?不足,信願不足。所以說這個一定要知道,信願持名。如果說念佛要是有信願,那就不用信願念佛了,所以告訴你要信願持名。念佛是修持名,那我們信願用什麼來修?經教。經教幫我們斷疑生信的呀,所以說你看要靠經教經典,經典幫助我們斷疑生信,之後再念佛,那就是一部經一句佛號,這才可以呀。

我們現代人,很多人都不讀經教,就認為凈土就一句佛號,錯解如來真實意呀。然後這裡還不容易說,你一說他就反對,他說誰不念佛呀,誰不信願呀,最不容易接受,你聽一遍兩遍,你根本還聽不進去,甚至聽聽他就對立了,你看這老師不讓我念佛,都是念佛成佛。不是不讓你念佛,你要知道念佛是負責什麼?信願是負責什麼的?而且凈土修學一定要什麼?信願加念佛,聽懂了嗎?不是只念佛呀,所以蕅益大師給我們指出來了,不是說你念佛就有信願,如果念佛就有信願,蕅益大師說有信願就能往生,那就念佛各個都能往生,為什麼不能往生,原因出在什麼?只有念佛,沒有信願,所以說這個就不得力了,就不得力了。

我們下面用印光大師跟大家說一下,印祖呀是我們比較最近代的祖師,是第十三代祖師,他老人家也是贊同這件事。你看我們現在已經上午講了善導大師,剛才講了蕅益大師,善導大師也是主張具足三心,即便往生。三心(是)什麼心?菩提心。又叫什麼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又叫什麼?真信切願的心。所以蕅益大師和善導大師一個意思。那我們再看看印祖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啊,印光大師告訴我們,他說蕅益大師的要解,縱使古佛再重出於世,再重出於世,給彌陀經做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你看印光大師對蕅益大師要解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說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那就是說,蕅益大師是什麼再來?是古佛再來的呀,要不然能讓大勢至菩薩讚歎到如此的地步嘛。老法師說如果不是古佛再來最少也是觀世音菩薩再來,要不然不能讓印光大師讚歎到這種程度,印光大師大家都知道是誰呀,大勢至菩薩再來,能讓印祖這樣的讚歎,蕅益大師一定不是等閑之輩,但是沒有露身,不知道是誰,但是從印祖的判斷,他不是普通人。而且印祖還說,他說的蕅益大師的要解里說的,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賢劫千佛出世不易之鐵案。那就是說,蕅益大師這句話千真萬確,賢劫,賢劫是什麼意思?就是在我們這個大劫裡面,有多少尊佛,一千尊佛出世,假使這一千尊佛都出來說凈土法門,往生也靠什麼?全憑信願,全憑信願呢,品位高低靠持名。那你說我們這話都聽說過,他就不往這塊用,你看這句話有幾個不知道的,有幾個不知道的呢。印祖佩服的五體投地呀,那以後,你應該從哪入手?信願。信願是天生的還是要培養的,哪個人下生就說我要往生極樂世界,有嗎?對極樂世界一無所知,你怎麼就想去呢,所以一定要深入經教啊。我們現在好多人就認為念佛能修,信願不用修,這是很多念佛人,普遍現象,沒修信願,反正我念佛了,我念佛就有信願,要問你有沒有信願,有啊,我在佛前已經發了,那是發了,誰沒發呀,都發了,為什麼沒有往生?假的,口上的信願,不是心上的,所以說這是我們修學的弊病,從來沒考慮信願問題。

印祖又告訴我們,念佛法門重視信願,不是說只念佛,我們現在就只念佛,就貪圖省事嘛,一句佛號得了,要不能念彌陀經能念一遍不錯了,念無量壽經不願意念,長。念彌陀經得了,短。是不是,念彌陀經也長,一句佛號行了,省事,什麼時候都能念,是不是這樣啊。所以說念佛法門重視信願,有信有願就能往生,而世人多多不關注信願。很多人,他們一語指出了我們現代人的毛病,不關注信願,關注什麼?不關注,只關注什麼?關注一心,一心關注念佛是不是一心不亂。你看只關注念佛,念到什麼程度,只關注一心不關注信願,已失其要,什麼意思?說我們現代的人不關注信願,只關注一心,已失其要,已經把修學凈土的要領給失去了,錯上還加錯,已失其要,已經錯了而又復生起不得一心,恐不能往生之異,這全與真信切願相反矣。你看,印祖告訴我們了,他和蕅益大師見解一不一樣,完全一樣啊。他說有信有願就決定往生。我們世人現代多多關注什麼?關注一心,不關注信願,已失其要,是不是我們普通人的毛病。你看看大家見面,都怎麼說,念佛念怎樣了?一天念多少聲呀,成沒成片呢?哎都關心這個,沒有一個問的,你信願增沒增啊,信願足不足呀,沒有關心這個的,再不然就問你怎麼念佛呀?用什麼方法呀?你是用呼吸法呀?你是用掐珠法呀?你看都問這個呀,是不是,沒有一個問的說你信願足不足呀,你讀多少部經了,信願起沒起來呢?沒有一個這麼問的,是不是,這就是修學凈土一大弊病,只關注持名不關注信願。沒有一個見面問的,你信願足沒足呀,增沒增長呀,問你誦多少部經了,沒有這個,都問你佛號念的怎麼樣,而且成沒成片,要不就問你用什麼方法呀,那誰誰用什麼發法,他用什麼發法,那只是念佛的方法,用任何發法念佛只是念佛的方法,只是求生品位的方法,不是往生的方法。聽懂了嗎?你不管如何念佛,只是提高念佛的功夫,只是提高品位,跟往生沒有關係。往生靠什麼?靠你信願吶。現在已經三位祖師,都是給我們這麼講的,但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就沒有關注信願,已失其要,把重要的要領給失去了,所以說這是我們修學凈土的一大弊病。

印祖又告訴我們,何以世界人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只因念佛之人無真信切願故。你看和老法師和黃念老的說的一不一樣,全是告訴你,現代人念佛人多往生人少,什麼原因?信願有缺故。這印祖也是這個意思呀。你說讓你誦經,讓你生信願,再說讓你跟佛,阿彌陀佛學,這還錯嘛,能不能錯,你跟阿彌陀佛學好了,學透了,不就知道怎麼往生了嘛,你為什麼不跟阿彌陀佛學呢,所以說我們吃虧就吃到這塊了,聽人多了,沒聽佛的,依法不依人吶,我們經典是不是法。我們要學經典,看經典怎麼說,這才行啊,所以說印祖啊,也是和老法師還有黃念老說的一致,現代人念佛人多,念佛的多往生的少,什麼原因?信願不足,信願不足。

印祖啊,給我們做個比喻,他說念佛法門像什麼?比如坐輪船過海,坐輪船過海,靠的是什麼呀?船力,非人力。我們呢,現在也學凈土法門,也上船了,上船不藉助佛力,幹什麼?自己划船,認為我念佛成片,我能往生,我念的一心不亂,我能往生,他就沒說,我靠信願換取四十八願。印祖他做比喻,說念佛法門,往生西方,好比坐船,坐輪船過海,靠什麼力?靠的船的力量,而非自力。那就是我們往生靠什麼?往生靠佛力,而非自力。那我們現在呢,就認為自己念佛念的成片能往生,是什麼力了?是不是自力了,認為自己念佛成片能往生,要不一心不亂能往生,那就等於,你看看,你上了輪船,不用發動機來帶,用什麼?自己划船,你看自己劃,你說打著二力的幌子自己划船,劃呀,你累不累呀,你看你坐在輪船上了,靠什麼力?靠佛力,靠什麼呀?靠阿彌陀佛大法船把你載到彼岸,載到彼岸。你偏得自己劃,認為我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認為我念佛有力量,我念佛一心不亂,能自己往生,是什麼力?那不自力嘛,不是念佛好壞就能往生,往生不靠你念佛好壞,不靠有沒有能力,靠什麼?靠佛力,二力。你說站在輪船上自己劃,輪船有沒有自己劃的,你要站在小船上自己慢慢劃還行,輕輕飄飄的,那麼大的輪船你能划動嗎?所以說你看看,再說你能划到方向嗎?我問大家,你念兩天半,你就能知道西方在哪裡了,你讓不讓阿彌陀佛接,不接你能找到嗎,你要想接就得有什麼呀?有信願,信願是感阿彌陀佛接引的,有信願彌陀接你,感得四十八願幫忙。聽懂了嗎?所以說,我們別坐上輪船還自己劃,印祖告訴我們,修學念佛法門,如果信願不堅仍屬自力,仍屬自力啊,念佛法門如果不真信切願,仍屬自力。你看念佛么,你光靠念佛,是不是自己的力量,你念到什麼品位,念到什麼功夫成片了,一心不亂,跟佛有沒有關係,跟佛四十八願沒有關係呀,因為不是念佛感得四十八願,是你的信願感四十八願幫助,是信願。聽沒聽懂呀,好,所以說念佛法門,不真信切願仍屬於自力呀,仍屬於自力。

修凈土,今之修凈土者,多皆不知宗旨,但依事相,重念佛輕信願,而凡夫往生全靠真信切願,於阿彌陀佛宏願感應到交。所以說我們這個一定要知道,你看印祖啊說的非常清楚,今知修凈土者,多皆不知宗旨。就說我們今天的念佛人,這可不是我說的呀,誰說的?印祖說的,今天的念佛人,今知修凈土者,多皆不知宗旨。今知修凈土者,多皆不知凈宗宗旨。凈宗的宗旨是什麼呀?重在信願。不知凈宗者,但依事項,單依事項。重念佛輕信願。你看吶,我們只從事上看,這個念往生了,那個念往生了,他念佛,她往生,這是從事上看的,人家有信願能當你說呀,你能看到人家鍋漏匠,心裡有沒有信願呢,你能看到海賢老和尚,心裡有沒有信願呀。我們只從事上看,單一事相注意念佛,沒有看信願 ,試試,你看我們在談,哎這個念佛了哪個念佛號,那個念佛號,這個念佛往生了,那個念佛往生了,是不是都事上看的,所以說只重視事上看,只重念佛,而輕信願,而凡夫往生,但是啊,這是說我們凡夫,當然有利害的人,可能不用信願自己也能去,絕對有啊,但是這屋有沒有,我也不知道,但我是不行,而凡夫往生靠什麼?全靠真信切願,於彌陀四十八願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剛才我們畫那個圖,蕅益大師說了,印祖說沒說,我們靠什麼?靠真信切願,與誰呀?與阿彌陀佛是四十八願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就是我們的信願,與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感應道交,那你真信切願得四十八願的支持,聽懂了嗎?才能往生極樂世界呀,這叫感應道交啊。若不知此意,變成了無禪無凈土,無禪無凈土。你看如果你不知道這個意思,如不知此意,變成了什麼了,無禪無凈土,你看你修的還不是禪,也不是凈土。為什麼?禪要離相,你呢,還沒離相,你還沒有信願,你還沒有信願,凈土要信願持名,你還沒有信願,你看還不是凈土,你還不是禪,你還著相,禪還不讓你著相,無禪無凈土。這就是我們現在的修學者,而且印祖又告訴我們,凈土中人,今凈土中人,信願不真切,而自以為真切,今之凈土凈宗之人,自己信願不真切,認為自己真切,你看自己不真切,認為自己很真,信真願切,百有九十九無凈土,你看那是什麼意思呀,百分之九十九沒有信願,沒有信願只念佛不叫凈土,聽懂了嗎?

(未完待續)

精彩回顧

◎ 一般人念阿彌陀佛佛號為什麼念不好?

◎ 好人為何總是受氣?

◎ 為什麼我們六道凡夫心有千千結?

早晚課

◎ 《無量壽經》音頻、文字(第六品,四十八願)

◎ 《阿彌陀經》音頻、文字(點擊頁尾閱讀原文)

長按二維碼「識別」輕鬆關注我們

推薦閱讀:

學習八字的經典斷語「斷卦經驗」
了解史上最強的超級學霸,你也可以學習有成就!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68集】
Photoshop如何使用矢量蒙版

TAG:學習 | 心得 | 法師 | 報告 | 老法師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