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活用:精神價值是國學的根

國學活用:精神價值是國學的根

發布: 2010-5-17 14:59 | 作者: 祝和軍 | 來源: 中國經濟網 | 查看: 25083次

列印 | 收藏此頁 | 推薦給好友 | 舉報

摘要

繁瑣冗長的學術著作總是讓人感到枯燥,退避三舍,有不敢親近之感。本書卻沒有給我們這種感覺。

繁瑣冗長的學術著作總是讓人感到枯燥,退避三舍,有不敢親近之感。本書卻沒有給我們這種感覺。因為這本書雖然是學術書,但又不是一本嚴格意義上的學術書。作者一改學院派令人厭煩的考據和論證,而是採取了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將那些令人頭疼的概念和術語玩弄於股掌之間,不但不讓人生畏,還給人幾分親切之感,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

今天,關於傳統文化的書寫,好像走向了兩個極端:要麼過於通俗,要麼過於玄虛。過於玄虛者,皓首窮經,曲高和寡,書齋里的革命,使得書寫的內容逐漸褪掉了血肉,成為了一堆毫無感性內容的亂碼。這種研究無論如何高深,再貌似於真理的佔有者出現,仍然是更高層面的弄虛作假。而過於媚俗者,在一些歷史和傳統故事裡徘徊,不管情節如何曲折,語言如何幽默,都不能改變其就事論事的底色。所以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國學的弘揚,需要擺脫掉這兩個極端,走一條中庸的道路,即在玄虛和媚俗的夾縫中行走,做到深入淺出,微言大義。

對於這一點,此書的作者有著充分的自覺,正如他在引言中所說的:「國學」和「文化」,估計是今天被炒得很熱的兩個辭彙。講國學、講文化、講歷史的書琳琅滿目,目不暇接。但是將國學、文化和歷史結合在一起,讓二者互相牽引、相互對話的書卻是稀少得很。有的一談國學,就是「之乎者也」,結果雲里霧裡,不知所云,把讀者都嚇跑了。而另外一種,則是把史書篡改成了「故事集」,其實就是快餐式的媚俗。無論是玄虛,還是媚俗,都是不可取的。

中國近代曾經經歷了亡國滅種的危機,拯救興國的情結已經深入國人的骨髓。於是乎,帶有強烈目的性的知識學習迅速演變成了經世致用的技術訓練。這使得我們的學習和教育至今還帶有濃厚的「培訓」色彩。教育取得的成就是應該肯定的,但在「救亡情結」壓倒「啟蒙情結」的現代,太強的目的性預設和功利性色彩反而會讓我們南轅北轍。雖然「文化熱」、「儒學熱」、「國學熱」的浪潮此起彼伏,但真正將自己的文化看作安身立命之本之信念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大家對待文化,對待國學,仍然沒有走出經世致用、急功近利的目的預設。為什麼要學國學?因為國學對我有用;為什麼要讀國學,因為裡面有智慧,有技巧,有升官發財的門路。於是,我們堂堂五千年文化,在今天的我們眼裡,已經蛻變成了赤裸裸的經世致用之術,成了徹頭徹尾的「用經」。

僅求其「用」,不見其「體」,將是最大的無用。僅求其「術」,而對中國文化的「道統」視而不見,將是中國文化最大的悲哀。正如作者所說的:文化的大眾化,經典的世俗化,卻有著嚴重歪曲經典的傾向,即過分迎合受眾,過於強調實際應用,而忽視了其「潤物細無聲」的熏陶作用。比如,很多人青睞國學,僅僅是為了「有用」,而忽視了我們文化中那種「安身立命」的信仰。正因為此,很多人對所謂的「謀略」、「智慧」、「君人南面之術」很感興趣,而對中國文化中的「天」、「道」卻是置之不理。我們的文化從源頭開始,就是「仁」與「智」的糾纏,「體」和「用」的不分,「道」和「術」的難辨。如果僅僅把「智」、「術」、「用」從中單獨抽取出來,而忽略了其中「道」、「體」和「仁」,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根本沒有抓住中國文化的宏旨。

正因為此,作者說:「這不是一本推陳出新的書,而是一本向源頭回歸的書。」但在我看來,這本書中所體現的回歸,並不是簡單的回歸,而是要和我們的傳統文化展開創造性的對話。《尚書》中曾說:「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但是「周邦」所謂的「新命」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而是要靠人不斷地去探幽發微,闡發新意。馮友蘭先生說,中國的哲學,要「接著講」,不能「照著講」。而「接著講」,並不是空發臆想,隨意揣摩,而是要以「照著講」的方式和姿態去「接著講」,不如此,就無法做到「闡舊邦以輔新命」,更無法做到「在一定分寸上熄滅,又在一定分寸上燃燒」。

從多重視野對中國傳統的源頭文化進行觀照,是此書最大的特色。作者不僅站在現代的角度闡述古代文化的現代價值,而且還在中西方文化比較中的凸現中國文化的自身魅力,指出我們的文化優勢是什麼,劣勢又在哪裡。比如,在闡述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的時候,作者將中國人的「陰陽思維」與西方人的「直線思維」進行了對比。並指出,西方人在「直線思維」的影響下擁有了科學,而中國人在「陰陽思維」下擁有了智慧和謀略。科學不能替代智慧,智慧也不能替代科學,兩種文化根本不能放在一個平台上來分辨優劣,只能說各有千秋。正如作者說的,文化本是「無待」的,沒有對待,何談優劣?

文化立國,首先是信仰立國。任何一種文化都包含著深刻的兩面性。所謂的精華和糟粕往往是糾結在一起的。更多的時候則是:精華往往是糟粕,劣勢恰恰可能正是優勢。一味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無疑是把文化這樣一個有機體進行片面地拆解。所以說,一味地「用國學」,而不能心平氣和地「講國學」,仍然透視著我們這個從近代走來的多災多難的民族的功利心態和自卑心理。「無心恰恰用,有心恰恰無」。所以,目前所迫切的,仍然是平心靜氣地去了解我們的文化。本書在這方面無疑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優秀的榜樣。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可以控制自己打寒顫,起雞皮疙瘩?
精神病康復的概念
為什麼會有生理性抑鬱?
陳贇: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的自我理解
神醫圖書館318—精神病—臟躁症=更年期綜合症 3

TAG:精神 | 價值 | 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