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局是個什麼局
中國的飯局吃飯事小,設局事大。所以菜不一定豐盛,但一定有個主題。
中國的飲食之道,也是人情融合之道。一場飯局,既能是親朋故交之間的溝通交流,也是生意對手間的交鋒談判。所謂人脈,所謂圈子,所謂社會關係,所謂資源,所謂一個人的能量,所謂友誼,所謂生意和交易,最後通通繞不開飯局。酒肉雖然穿腸過,交情自在心中留。
飯局之妙,不在「飯」而盡在「局」也——一個完美的中國式飯局,設局人、入局人、局托兒、陪客眾角色一個都不能少。有組織,有派系,有結交,有承諾,有陰謀。
在中國飯局無處不在,結婚有飯局,升學有飯局,賠禮有飯局,辦事有飯局,過節有飯局,跳舞有飯局,開會有飯局,打球有飯局,電影收官有飯局,開業有飯局……
透過飯局裡的中國人,我們看到的卻是飲食之道里的政治利益、社會關係、人際規則和文化滋味。所謂飯局之妙,不在「飯」而盡在「局」也——飯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
中國人崇尚民以食為天。又說,人生在世,不過吃穿二字。所謂的歷史縱橫,文化長廊,風土人情,上下五千年,其實都蘊藏於日常生活的吃喝之間。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飯局,莫過於兩千餘年前的那場「鴻門宴」,但觥籌交錯背後暗藏的玄機、殺機卻未必是中國飯局傳統的常態。同樣是司馬遷,他在《史記·孟嘗君列傳》里的另外一段,卻寫出了中國飯局的原汁原味。孟嘗君廣招賓客,對於那些投奔自己而來的俠士,無論貴賤都與自己吃一樣的饌品。但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這裡所謂請客吃飯,從一開始吃的就不是飯桌上的東西。而戰國四君子,門下籠絡了食客三千,每日都會有大大小小的飯局開張——中國最早的圈子文化,就這樣誕生在夜夜笙歌不絕的飯局之中。
老子在《道德經》里說:治大國如烹小鮮,說的就是當權治國,就像一個星級大廚,將各種食物配料和烹調,從而達到政通人和的佳境。
對中國人來說,飲食之道,也是人情融合之道。可以是一場飯局,也可以是親朋好友之間的溝通交流,或者一個生意場上的談判,在這一點上,與西方人自居一隅,各自分餐有著文化根源上的區別。易中天說,中國人喜歡請客吃飯,並不是中國人好吃,而是中國文化的思想內核——群體意識使然。所以,看一個人經常混跡於何類飯局,幾乎便可以洞悉其興趣、愛好、財富、身份、地位。飯局在中國,也是一個人的社會身份認同體系。
中國飯局:最繁文縟節的飯局 中國人的飯局講究最多,這在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比肩。從座位的排放到上菜的順序,從誰先動第一筷到什麼時候可離席,都有明確的規定,把「中國是禮儀之邦」這個概念詮釋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人的飯局上,靠裡面正中間的位置要給最尊貴的人坐,上菜時依照先涼後熱、先簡後繁的順序。吃飯時,須等坐正中間位置的人動第一筷後,眾人才能跟著各動其筷。 中國曆來都是無酒不成席,勸酒是中國飯局最有特色的部分。飯局開始時,主人常要講上幾句話,之後便開始勸酒。主人先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客人一般也要喝完。不但主人要勸酒,客人與客人之間也要敬酒,為了使對方多飲酒,敬酒者會找出種種必須喝酒的理由,若被敬酒者無法找出反駁的理由,就得喝酒。罰酒是中國人敬酒的一種獨特方式,罰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最為常見的可能是對酒席遲到者的「罰酒三杯」。 吃完飯後,人們並不是馬上就散去,往往還要聊上一會兒,以增進感情。等坐中間位置的人流露出想走的意思後,眾人才能隨之散去。 美國飯局 美國人人是全世界最「自由」的民族,吃也不例外,不像中國有那麼多繁文縟節,一件T恤衫、一條破牛仔褲就可以輕輕鬆鬆去赴飯局了。 美國人吃飯最單調,早上喝點牛奶煮麥片,吃些麵包或果醬,中午吃個夾肉的三明治或夾香腸的熱狗,喝杯咖啡就算了事。一年到頭,吃的總是那兩種飯菜。即使設飯局請客吃飯,也無非是咖啡、牛奶、可口可樂、麵包、熱狗、三明治、漢堡包、煎牛排之類。 在飯局開始時,美國人通常先要喝一杯冰水或者一小碗湯,然後是一盤沙拉,接著才開始吃一道主菜牛排或牛肉餅。主菜吃完後吃西瓜或水果,不飽的話,再吃塊甜點心。在美國的飯局上,一般是由服務員或主人將每道菜送到餐桌旁供賓客取用。一個人取完後再傳給旁邊的人。麵包等食物也放在大盤子里根據需要自取,可在餐中任何時候取用。 一貫開放的美國人把個性自由帶到了飯局上,雖說少了許多禮儀的束縛,但吃的卻是全世界最單調的飯局。 俄羅斯飯局:酒的代名 伏特加是俄羅斯的名酒,俄羅斯人乾脆把伏特加當成了飯局的代名詞,因為無論誰設的飯局,席上都少不了伏特加酒。 在飯局上,俄羅斯人先在每人的酒杯里倒上一杯伏特加。第一杯通常是一齊干下,以後各人按自己的酒量隨意酌飲。不過,俄羅斯人在飯局上喝酒從不像中國人那樣耍滑頭,都極為誠實,一般不勸酒,有多少量喝多少。因為在俄羅斯人看來,不喝酒的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漢。俄羅斯的大街上隨處可見踉踉蹌蹌找不著家門的醉漢。俄羅斯男人常把伏特加比喻成自己的「第一個妻子」。 在飯局上幾杯伏特加下肚,能歌善舞的俄羅斯人就會雅興大發,或翩翩起舞,或盡展歌喉,妙趣橫生。朋友間的飯局一般要持續3到4個小時,每隔1小時休息10分鐘,煙民可出去過會兒煙癮。席上的祝酒詞也很有意思,第一杯為相聚,第二杯祝願健康,第三杯為愛--對祖國的愛、對家庭的愛、對妻子的愛。接下來便是祝願和平、祝願友誼等。如果是在朋友家裡赴的飯局,最後一杯要獻給女主人,表示對她高超廚藝的讚賞和辛勤勞動的感謝。 俄羅斯人的飯局不太講究菜的質量和多少,只要有酒喝就行。喝口酒,吃口麵包,再來一小口乳酪就是一桌絕佳的飯局。在俄羅斯的一些餐館裡,通常也可以看到成群的人圍著桌子干喝酒,那是俄羅斯的窮人在設飯局,沒錢買菜,喝一口酒後就把油膩的袖口貼近鼻子聞一聞,權當吃菜。儘管如此,飯局的氣氛仍然在酒精的作用下熱烈而快樂。 日本飯局:吃不飽的飯 日本人的飲食一貫樸實簡單,飯局上也如此,常讓人有一種吃不飽的感覺。如果在早上設飯局,不過是一杯牛奶、一份熱狗而已。中午可能稍微豐富一點兒,有大米飯、魚、肉、鹹菜和西紅柿等。晚餐相對來說是最豐富的,有飯有菜有湯,最重要的是日本人通常只有晚上請客吃飯時才會有酒。因此日本人的飯局一般都設在晚上,他們習慣下班後三五成群地去飯館。 日本飯局上的氣氛相對來說隨和且輕鬆。吃飯前都互相為對方倒酒,他們喜歡喝的酒是啤酒、清酒、威士忌、餐酒和燒酒。第一杯一起飲過後,大家就可以隨意開吃了。一般人的觀念中,日本食品只有魚肉,其實不然,日本飯局上許多新推出的食品於近年來已世界聞名了,比如生魚片。日本人自稱為「徹底的食魚民族」,每年人均吃魚一百多斤,超過大米消耗量。日本人吃魚有生、熟、干腌等各種吃法,而以生魚片最為名貴。一般來說,自己在家裡是捨不得吃的,只有在設飯局時才會叫上這麼一道菜來待客,因為在日本人的飯局上,生魚片象徵著最高禮節。開宴時,從魚缸里現撈現殺,剝皮去刺,切成如紙的透明狀薄片,端上餐桌,蘸著佐料細細咀嚼,滋味美不可言。但客人不能放開肚皮吃,因為菜的數量極少。 新加坡飯局:最謹慎的飯 新加坡人對飯局持非常謹慎的態度,他們一般不會邀請初次見面的客人吃飯,需等主人對客人有所了解後,才可能設飯局來款待。而且新加坡的政府官員不得接受社交性飯局的邀請,不然就會被有關單位嚴加處理。 新加坡人喜歡清淡,愛微甜味道,飯局上的主食以米飯為主,常有炸板蝦、香酥雞、番茄白菜卷、雞絲豌豆、手抓羊肉等風味菜肴。新加坡人在飯局上愛喝啤酒、東北葡萄酒等飲料,對中國粵菜也十分喜歡。去赴飯局的時候,男士必須穿西裝、系領帶,女士們則要穿晚禮服,這樣主人家會覺得受到尊重。 如果飯局是設在主人的家裡,吃完飯後,客人不能立即就走,要幫主人做清潔工作,否則就會被視為對主人家的不尊重。而且在赴飯局時,客人通常還要隨身攜帶一份禮物,因為新加坡人有贈送禮品的習慣。在飯局上禮物仍原封不動地被擱在一邊,客人散去後主人才會打開。 德國飯局:啤酒的天 德國人吃得比較簡單。早餐主要是麵包、黃油、果醬和咖啡。午餐和晚餐一般只有一個湯或一道菜。只有赴飯局時,餐桌上才相對豐富一些,但通常也不過是香腸和蛋糕等。德國人在飯局上主要是喝啤酒,數量達到驚人地步,平均每人每年飲啤酒145升。 德國人的飯局是名副其實的「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吃豬肉喝啤酒。德國每人每年的豬肉消耗量為65公斤,居世界首位。飯局上的菜大部分都是豬肉製品,最有名的一道菜是「黑森林火腿」,它可以切得跟紙一樣薄,味道奇香無比。飯局上的主菜就是在酸捲心菜上鋪滿各式香腸及火腿,有時用整隻豬後腿代替香腸和火腿。那燒得熟爛的一整隻豬腿,德國人在飯局上可以面不改色地一人幹掉它。在中國,飯局從來就不是簡單的解決溫飽而已的一次進餐活動,其中包括了各種各樣的目的和功能
飯局何以與社交聯姻
飯局這一辭彙雖然起源於距今1000多年前的宋代,當時引用「局」字是來源於下棋中的術語,而後引出「情勢」和「處境」的含義,「飯」與「局」的結合則為通過吃飯的形式而達到某種改變情勢的目的,這一辭彙的出現可以說是宋代文人們對漢語言的貢獻了。但實際上,在這一辭彙真正出現之前,中國就一直將「吃飯」和「工作」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早在春秋時期,春秋時代的齊相晏子,在飯局上「二桃殺三士」,藺相如澠池會上屈秦王,開趙國數十年之太平。此外,如「鴻門宴」、「青梅煮酒論英雄」、「杯酒釋兵權」、「火燒慶功樓」等歷代著名飯局已是耳熟能詳、婦孺皆知。可見,在中國,飯局從來就不是簡單的解決溫飽而已的一次進餐活動,其中包括了各種各樣的目的和功能。
那麼,飯局何以和社交有著如此緊密的聯繫呢?是誰將吃飯變成了工作了呢?這不得不涉及到中國的獨特文化和文化心理的問題。熟人社會起源於未分化的農業社會,中國人歷來重視熟人關係的搭建和溝通,一方面熟人關係是一種工具主義傾向,從中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與利益,另外它也是人們心理上的安全閥,可以為個人內心提供安全的社會支持。所以,即使在法制社會和規範社會的今天,中國的生活領域和工作領域的界限仍然是不明朗的,這使得熟人社會中的憑藉關係和門路與法制社會憑藉規範與約束而形成的界限與區別顯得十分模糊,人們常常在制度化的社會中依然運行個人的關係理論,憑藉熟人關係而開展下一步的業務工作。這樣,在社會生活中,許多由專業領域和正式組織領域中產生的原則和制度有一部分被熟人社會中的關係網所戰勝,這種強化力量使得工作和吃飯變成了更為緊密的連續體,使得「飯局」變得越來越重要。通過「飯局」可以不斷延伸關係的網路,可以獲得新關係,鞏固老關係。以致於在今天的人們生活中,「改天請你吃飯」變成了一種寒暄和人際交往的客套話,也成為人際關係中的常用語,甚至其勢頭可以和「你好」並駕了。
另外一個要提及的問題是,在這樣一個重關係的社會中,為何只有「飯局」這種社交方式承載了情感的傳達和功能的完成呢?為什麼是「吃飯」,而不是「唱歌」或者「垂釣」,偏偏選中的普遍社交方式是飲食呢?這是因為,「吃」是人類最大的「公約數」,其他活動人們的普遍認同性要小得多,有的人愛看戲,有的人愛聽歌,有的愛旅遊,有的愛運動,所謂眾口難調,但事實是,每個人都要「吃」,所以在這一點上人類是沒有差異的。而且這種活動還不怕重複,每天都有此需要,今天完成明天還可以繼續,今日的需要滿足後明日的需求仍然會出現。另外,從互動性上考慮,關係的達成需要高交往性,而「飯局」恰恰滿足了這一需求,從觥籌交錯之間,傳達了情誼,溝通了思想。飯桌的氛圍是相對輕鬆的,人們可以聊及的話題又無所不包,言語間的你來我往常常能在最短暫時間內相互了解和彼此熟識。這裡最為關鍵的要素還包括,人類的老祖先發明一種促進彼此情感交融和思想傳達的加速器——酒精,在這種催化劑的作用下,人能很快進入忘我的狀態,從陌生到熟識,從熟識到親密,一系列助推器的協助使得吃飯日益成為了工作的第二場所。
飯局社交變異主因「利」字當頭
當關係網、社會資源、人脈被看得越來越重要,當餐桌文化不斷興起,二者的一拍即合則成為目前國人社交的方式。人們在「飯局社交」中相互聯繫、互通信息、互相依存、守望相助,形成飯桌上的「熟人同盟」,所以才有了「一切情誼盡在酒中」、「酒逢知己千杯少」、「談事兒要飯局,沒事兒更要飯局」等這樣一些耳熟能詳的表達。但是,飯局文化也帶來了一些負效應,比如鋪張浪費的「吃文化」、「疲於奔命的趕飯局」、「沒完沒了的應酬」等就成為很多人的一大煩惱,也使很多人因為「飯局社交」問題而患上社交疲勞症。綜觀社交中的「吃請」一族,有的將「飯局」視為公關秘籍和通行證,樂在其中;有的卻勞心傷神。其中不乏以下幾類:
為了利益「攢」飯局者。這部分人大都為了某些或是個人的或是自己所屬群體的利益而有事相求於他人,交換過程中以飯局交換情誼和利益;
為了感情「拉」飯局者。這類人參與的飯局大都是感情聯絡式,其中不妨一些單純訴說情感式的交流,如同學聚會等,但更多的是通過某些感情的聯絡而發現更多的人脈資源,為了今後的利益而提前儲備足夠的社會資本;
被動無奈「陪」飯局者。這類人受飯局所累,其中一類是單位的負責接待的員工,每日的工作就是接待和迎來送往,有談生意的,有檢查的,有督導的,反正全部是高接遠迎的,為了個人的職位,為了企業的發展,不得不處處陪飯局;另一類人則屬於「拉」和「攢」飯局的目標者,即那些手中有權、有錢或有資源的一部分人,他們成為「飯局」中的座上客,鋪天蓋地的飯局躲都躲不開,頂著工作餐的帽子也常常不醉不歸,不但弄得身體上消受不了,身心也格外疲憊;
為了信息而「找」飯局者。這類人在社會生活中多少有些信息焦慮傾向,一旦失去和他人溝通的機會便感覺受冷落,一旦失去很多信息就感到被排斥,所以積极參与飯局,只要自己不買單,這樣的飯局何樂不為。蕭伯納說「你我是朋友,將彼此的蘋果相交換,我們各自還是一個蘋果,但倘若我們將各自的思想相交換,我們每人則有兩種思想了」,這類「找」飯局的人信奉的是通過飯局可以獲得新信息,了解新情況,認識新朋友,發展人際關係新空間。
在「社交飯局」的眾生相中,無論動機和目的如何,我們看到的儘是燈紅酒綠的喧囂世界;無論參與者懷揣著怎樣的態度,是積極或無奈,是踴躍或疲憊,但是在這場「工作變吃飯」的大潮中,又有多少人可以抵擋和改變呢。在一個充滿陌生人的社會中,人們千方百計的迅速連接和擴張自己的」熟人社會「關係,這本身有其文化的底蘊和心理的民俗性,但在現代化進程中,它一定會發展和變化,一定會朝著更文明、更健康的方式前進,阻礙現代文明進程的、干擾公正公平的社會體制的和擾亂人們正常工作和合理休息的「飯局社交」必然會在人們反覆的實踐中「去其糟粕留其精華」的。
飯局歷史學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飯局,莫過於兩千餘年前的那場「鴻門宴」,但觥籌交錯背後暗藏的玄機、殺機卻未必是中國飯局傳統的常態。孟嘗君廣招門客,對於那些投奔自己而來的俠士,無論貴賤都與自己吃一樣的饌品。而戰國四君子,門下籠絡了食客三千,每日都會有大大小小的飯局開張——中國最早的圈子文化,就這樣誕生在夜夜笙歌不絕的飯局之中。
飯局政治學
宋太祖在公元961年,安排酒宴,召集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飲酒,叫他們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從而以飯局為契機,輕鬆解除了重臣的兵權。
飯局社會學
大食客蔡瀾先生,在「吃的講義」里說,吃的文化,是交朋友最好的武器,你和寧波人談起蟮糊、黃泥螺、臭冬瓜,他們大為興奮。你和海外的香港人講到雲吞面,他們一定知道哪一檔最好吃。
飯局文化學
在《禮記·禮運》里有這麼一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說的就是禮儀制度和風俗習慣始於飲食活動之源。 金庸武俠小說出了菜譜,紅樓也出了菜譜,幾時能將袁枚《隨園詩話》里隱藏的食譜也發掘出來?
中國的飲食之道,也是人情融合之道。一場飯局,既能是親朋故交之間的溝通交流,也是生意對手間的交鋒談判。所謂人脈,所謂圈子,所謂社會關係,所謂資源,所謂一個人的能量,所謂友誼,所謂生意和交易,最後通通繞不開飯局。酒肉雖然穿腸過,交情自在心中留。
飯局之妙,不在「飯」而盡在「局」也——一個完美的中國式飯局,設局人、局精、局托兒、陪客、花瓶眾角色一個都不能少。有組織,有派系,有結交,有承諾,有陰謀,有稱兄道弟,有采陰補陽,有大哥的女人和新加盟的生面孔,有切口,有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有真心話與大冒險。
飯局在中國,也是社會身份認同體系。看一個人常混跡於何類飯局,便可洞悉其興趣、財富、身份、地位。透過飯局裡的中國人,看得到飲食之道里的政治利益、社會關係、人際規則和文化滋味。
飯局裡的中國人
透過飯局裡的中國人,我們看到的卻是飲食之道里的政治利益、社會關係、人際規則和文化滋味。所謂飯局之妙,不在「飯」而盡在「局」也——端的是飯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
中國人崇尚民以食為天。又說,人生在世,不過吃穿二字。現代的說法是,人與食物是平等的。研究飯局文化,就是觀察中國幾千年來文明史流變的一個窗口。所謂的歷史縱橫,文化長廊,風土人情,上下五千年,其實都蘊藏於日常生活的吃喝之間,所謂飯局之妙,不在「飯」而盡在「局」也——端的是飯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
飯局歷史學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飯局,莫過於兩千餘年前的那場「鴻門宴」,但觥籌交錯背後暗藏的玄機、殺機卻未必是中國飯局傳統的常態。同樣是司馬遷,他在《史記。孟嘗君列傳》里的另外一段,卻寫出了中國飯局的原汁原味。孟嘗君廣招賓客,對於那些投奔自己而來的俠士,無論貴賤都與自己吃一樣的饌品。但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這裡所謂請客吃飯,從一開始吃的就不是飯桌上的東西。而戰國四君子,門下籠絡了食客三千,每日都會有大大小小的飯局開張——中國最早的圈子文化,就這樣誕生在夜夜笙歌不絕的飯局之中。
關於飯局的歷史譜系和傳承,具體時間似乎很難實考。但有史可鑒的是,飯局文化在中國古已有之。再往深處考究,你又會發現,原來中國人以前也像西方人一般,是玩兒分餐制的。那時候,飯局的流行程度肯定沒有今天這般熱鬧。飯局的巔峰,大概是在清朝,因為有千叟宴,又有滿漢全席。那種浩蕩與氣派,想來才是飯局的夢之隊。
考古學家王仁湘在《往古的滋味》一書里說,中國人的分餐制,歷史可以上溯到史前年代,它經過了不少於三千年的發展過程。而會食制的誕生大體在唐代,說是大體在唐代,是因為當時會食制尚沒有真正普及流行,其間有一個漸變的過程。所以王仁湘又說,「到宋代以後,真正的會食——即具有現代意義的會食才出現在餐廳里和飯館裡。宋代的會食,由白席人的創設可以看得非常明白。」
在分餐制時代,就不會有真正潮流的飯局文化。由此可見,飯局文化的歷史感並沒有我們想像般悠久。
飯局政治學
老子在《道德經》里說:治大國如烹小鮮,說的就是當權者治國,就像一個星級大廚,將各種食物配料融和烹調,從而達到政通人和的佳境。
宋太祖趙匡胤有個典故叫「杯酒釋兵權」,是飯局政治的經典教材。宋太祖在961年,安排酒宴,召集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飲酒,叫他們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從而以飯局為契機,輕鬆解除了重臣的兵權。
飯局裡觥籌交錯之間,其實骨子裡所蘊含的意思,卻是求人辦事,升官發財……先是請客吃飯,然後才是送禮走後門。這中間是有很多政治交往的技巧或官場厚黑學在裡面,大家圍在一起吃飯,是一個熟悉的過程,是一個相識相知的過程,是一個合作無間的開始,通常水酒一杯,就是阿里巴巴打開財富之門的鑰匙。
在小品或相聲段子里,經常有領導幹部「喝紅了眼睛喝壞了胃」之類的嘲諷,趙本山在《牛大叔「提干」》里乾脆要在飯局裡假扮一個陪酒廠長,因此民間出現因陪酒而亡申報因公犧牲的鬧劇並不奇怪。沒辦法,在飯局裡如魚得水的人通常都是官場上混得比較如意之輩。
研究中西文化的易中天教授,對於飯局裡的政治性,似乎頗有見地。他在《閑話中國人》一書里對政治即吃飯有著詳細的解釋,「政治既然即吃飯,則會不會吃、懂不懂吃、善不善於處理飲食問題,就關係到會不會做人,會不會做官,會不會打仗,甚至能不能得天下。」易中天還舉了一個實例:「這也是有例的。比如趙國的老將廉頗,為了表示自己寶刀不老,雄風猶在,便曾經在趙王的使者面前,一口氣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因此辛棄疾才有『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詩句。」
飯局成為喧囂城市間燈紅酒綠場一道獨特世俗景觀。細細察言觀色,飯局就是以圓桌為中心,以利益或情感為紐帶的一個微型、微妙的社會,是人情的練達處、人性的百花園、權勢的競技場、嘴臉的作秀台。至於菜肴、煙酒只是這練達處、百花園、競技場、作秀台形而下的道具。飯局不是關鍵,關鍵的是飯局背後隱藏在心底深處的那種慾望表達,說得俗一點,就是通過這個飯局,想要達到何種目的? 從世俗人情講,飯局是情感的加油站;從官場生態講,飯局是結交權貴趨炎附勢的名利場;從社交處世講,飯局是交流思想增進共識的聯絡辦;從工作應酬講,飯局是凝聚人心、加深印象的聯歡會。 飯局不是人事局,卻勝似人事局。飯局,調節著人與人親與疏、遠與近、上與下的關係。一杯下肚,親疏無間,談笑風生;兩杯下肚,風生水起,雲霧洞開;三杯下肚,穿雲撥霧,遠近無隔。四杯五杯六七杯,霧裡看花,不分你我,俯首拍肩,稱兄道弟,儼然成了利益聯盟。只見酒精的力量,讓萬里河山千山紅遍,層林盡染,分外妖嬈。原來,飯局竟是如此美妙,又如此微妙。 飯局不是政治局。解決不了民生問題,只解決一晌口腹之歡,而不解決長治久安的生計問題。它只是當下現實社會濁而不清的、鬧而不靜的人間浮世繪。君不見,屁股決定腦袋,你所坐的椅子,決定了你所趕赴的飯局的位子。君不見,大凡在飯局上縱橫江湖,被一張張笑臉和甜言蜜語包圍在中間的油光發亮的腦袋,絕對是位居廟堂之高的人物。在飯局中央,別人為他頻頻舉杯,一飲而盡,而他淺斟低飲,象徵性地小喝一口「意思意思」,很顯然,這樣的人物肯定是手握升遷、評優、加薪大權的玩主。他飛揚的唾沫,佯裝謙虛低調的語氣,已經很完美地定位了屁股給腦袋帶來的無限風光 飯局不是文化局。君不見,一些葷素搭配的段子,一個一個,一段一段,爭先恐後、恰到好處地從一張張嘴裡源源不斷地發射出來,你不得不驚嘆,我們偉大祖先創造、承載文化文明的漢字所蘊涵的博大豐富的詞義在今天是多麼迅速地被曲解並發揚光大。似乎,在飯局上,你不說幾個段子,不贏得喝彩,你就沒有文化和水平. 飯局 飯局從來就是中國人不可或缺的首選交際方式。中國飯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而見諸於廿四史之中的著名飯局更是不可勝數。中國歷代的興衰成敗似乎都與飯局密切相關。飯局在中國承擔了太多的功能,從來沒有哪個國家如中國這般,整部歷史與政治都能與飯局聯繫起來。春秋時代的齊相晏子,在飯局上「二桃殺三士」,藺相如澠池會上屈秦王,開趙國數十年之太平。此外,如「鴻門宴」、「青梅煮酒論英雄」、「杯酒釋兵權」、「火燒慶功樓」等歷代著名飯局已是耳熟能詳、婦孺皆知。「飯局」這一辭彙起源於宋代,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局」是下棋術語,引申出「情勢、處境」的意思,後來再引申出「賭博、聚會、圈套」的意思。「飯」與「局」的組合,是宋代文人對漢語及中國文化的一大貢獻——因為飯局上的圈套實在太多了。正惟如此,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飯局才有了青史留名的機會。
一到飯點,各大中小型飯店裡都是觥籌交錯,人影婆娑,無數個飯局熱熱鬧鬧地進行著。「有個應酬」「有個飯局」也是大家向家人「請假」的大多數理由……
吃飯還是入局
漢字的博大精深真是了不起。簡簡單單的「飯局」二字就囊括了中國人最重視的一件事。雖說參加飯局的人在意的側重點不同,但飯局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卻都是最最重要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有沒有飯局讓你參加甚至表明了你這個人的生存意義。
有個聰明人總結中國人的飯局說,普通人參加飯局在意的是「飯」,精英們參加的飯局留心的是「局」。這話不假。無論是哪種飯局,只要你有機會參加,相信沒有多少人會真心拒絕,因為一個飯局都沒有的人,只能證明一件事,這個人被社會徹底遺忘了。
咱一個工薪族,雖說基本溫飽解決了,可下館子七個碟子八個碗海吃的機會還是很少,於是,同學聚會、朋友結婚、單位會餐,就成了工薪一族胡吃海喝、增加見識的良機,每遇到這樣的機會,需要自己出錢的就想著一定要吃回本、不需要自己出錢的就想著有便宜一定要佔足,本著這樣的原則到了館子里,自然對菜肴也就多了幾分挑剔,雖然這種挑剔大多停留在菜肴的分量大不大上,但卻足以讓自己充分體味一下當上帝的感覺,而且回家後還可以把對每道菜的評價與家人分享,所以吃一頓飯而回味一星期甚至更久在我輩人當中並不是什麼新聞。
精英們的飯局自然是多而又多,不過對於精英們而言,飯局之後回家再吃泡麵當是常事。雖說飯局上的菜個個精美得像是藝術品,大廚師做出來的味道也足以讓人聞之垂涎,可是,對於身處局中的精英們而言,菜色只是點綴,重要的是同桌人的動向,老闆為什麼皺了一下眉?生意對手怎麼冷不丁地笑了一下?將全副精神都放在這些事情上還唯恐誤事,誰還有閑情去留心桌上菜肴的冷熱?
所以,精英們的飯局結束時,就算肚子餓得發疼,也得任由桌上的菜幾乎原封不動地撤下去,要的就是這個勁,再稀罕的吃食也不能吃、不屑吃,就怕別人眼裡看出自己的沒見識來。咱們普通人的飯局結束後,就連吃剩下的骨頭也要打包回家喂貓喂狗,杯盤狼藉是好聽,風捲殘雲更貼切。當普通人仰在沙發上滿足地打飽嗝時,想到精英們吃泡麵的樣子,真是忍不住想,到底哪種人更幸福?可惜,身處局中的人怕是永遠都想不明白了。
飯局這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超脫的嫌那玩藝虛偽,不屑一顧;通達的藉以聯絡感情廣交朋友,未嘗不是好事。人活著,無論到了哪個境界,只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並快樂,就好。
飯局是看人不是吃飯
有個段子——人無信,不知其可也!于丹老師的解釋是:孔子說,一個人如果連簡訊也沒有,那還怎麼混呢?簡訊換成飯局,同樣成立。一個人如果連飯局也沒有,相當於沒混過。
飯局是一個有著草根味道的辭彙,多是自己圈子裡的人借口聚會,其實就是不想好好在家吃飯,周期性的放縱一次,但是,隨著一場場深入人心的飯局成功舉辦,以及在飯局上偶一靈光吐出的連珠妙語散布開去最終竟成為全民流行用語,例如「我想趕快過完這一生」例如「崩潰就是想起以前的歷次崩潰」,例如「不靠譜」這些時下高使用率的單詞也是出自某飯局之後始飛向祖國各地散落尋常百姓家的時候,飯局的影響力愈發明顯。「飯局」一詞已經不單單表示幾個人圍著一鍋香辣蟹或剁椒魚頭吃飯喝酒,已經開始向著吃的是菜吐露的是文化芬芳的道路上前進。
「飯局」一詞的發源地在北京,飯局的忠實擁躉大都也在北京,每到飯點嘩嘩衝進手機里的簡訊全是各個飯局「常委」們的問詢與打探:到哪兒了?要麼就是你怎麼還不來?回答一律都是:堵著呢——各環路上苦苦前行的計程車里拉的都是赴局的飯眾。沒有什麼地方比北京這座城市更適合飯局,也沒有什麼人比這個城市裡生活的人更熱衷於對飯局的組織與參與。北京之外的飯局愛好者要麼混過北京的飯局,要麼就是跟飯局裡的北京人混過——你還別不相信。最近一直在天津,儘管和北京只隔了70分鐘的車程,但這個以包子著名的城市,飯局並沒有得到大肆的鼓勵與追捧,吃的也比較謹慎和規範,違背了飯局的另一初衷——隨意。這也是飯局區別於宴會或酒席的標誌之一。
飯局其實有著最不適合吃飯的局面,一幫新人加舊人,誰比誰都更會聊天,天文地理政壇股市明星八卦無所不包無所不聊,喝大了之後上桌子跳舞的有,扛沙發練舉重的也有,形形色色市井百態推杯換盞中悲喜更迭。在飯局上,腮幫子是用來笑的,哪裡還有閑暇品嘗食物的味道,即使當真吃過,第二天酒醒之後恐怕也忘了吃的是什麼。
人之所以持之以恆地對飯局保有嚮往和衝動,絕非單純的追求吃或味覺刺激,更重要的是飯局之內的嬉笑怒罵人情世故星星點點,所以,千萬不要告訴別人你曾在某個飯局裡吃到什麼美味,飯局的關鍵詞是人,不是菜。飯局,讓我歡喜讓我憂
首先聲明,我所認為的飯局,既不是人家請我吃飯,也不是我請人家吃飯,而是張三請李四吃飯,拉上我入局而已。
對於這樣的飯局,我是既歡喜又憂慮。
歡喜的是:
一、有人拉你入局,說明人家看得起你,把你當朋友。二、說明你還有一些人緣,有一定的實力和魅力。三、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飯局就是拉關係、套近乎、增進感情、交流思想、豐富見識的最佳時機,要知道,多少大事都不是在辦公室里解決的,而是在飯桌上搞定的。飯局可謂國人最重要的交際手段之一,有這樣的機會,怎麼能不歡喜呢?
按說這是好事吧,但是於我,卻有另一層憂慮。
眾所周知,飯局的另一種稱謂叫「酒場」,可見,飯局離不開一個酒字,俗話說,「無酒不成席」嘛,酒在中國的飯桌上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而是缺之不可的要素,甚至有「酒文化」。這麼說吧,飯桌上要是沒酒,就相當於菜里不放鹽,這還怎麼吃啊?
可偏偏我輩不勝酒力,在酒場上失態,給人以不佳印象。
第一是「牛」,我敬你,你不敬我,牛什麼呀?其實是,不敢敬,敬多了,喝得多,受不了啊!
第二是「冷」,我滔滔不絕,你默默無言,怎麼,不待見俺們?其實是,不敢說話,說多了,喝得多,難受啊!
第三是「滑」,我幹了,你不幹,怎麼,耍滑頭啊?其實是,幹不了,干多了,就倒下了。
總之,在酒場上,像我這樣的人,是不喝不對事兒,喝了不對勁兒,左右為難,磨磨嘰嘰,給人一種不爽快、不實在的印象。有了這種印象,感情還怎麼增進?友誼還怎麼加深?怎麼能成為鐵哥們兒? 所以,對於飯局,我是既愛又怕,又想參加又怕參加。
推薦閱讀:
※沒有馬雲的烏鎮飯局……
※成功的飯局聊什麼?
※飯局裡的前途:淺規則吃出職場一片天
※官場「飯局文化」算哪門子文化
※奧巴馬最後一次設宴,「美國最頂級飯局」到底吃啥
TAG:飯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