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沈善增)《王宗岳太極拳論》心解
06-10
修鍊太極拳者,多熟知《王宗岳太極拳論》,在太極門中開宗立派者,更是引用拳論之語,為其宗派技法之理論基礎。王宗岳相傳為明朝萬曆年間人,更有民間傳說他的太極功夫為張三丰親傳。但據河南省博愛縣地名辦公室魏美智先生考證,《王宗岳太極拳論》實為其師李鶴林於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二月二日在唐村講武堂所作的一篇訓論。由於李家有「未成功器,勿名師門 」之嚴訓,王宗岳先生沒有註明老師李鶴林的姓名。太極拳是否張三丰所創,張三丰所創之太極拳架式、套路是什麼樣式,今天已無法考實,而《王宗岳太極拳論》與其他有關著述,則白紙黑字留傳至今,成為毋庸置疑的經典,因此,王宗岳(或其師李鶴林)實是可考的太極拳的創始人,以後各派各式,具出諸門下,萬變不離其宗,也要用拳論之語,來考量其是否正宗。猶如道教,尊原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上三清」為最高神,實際的創始人可以說是春秋時的老聃。一部《老子》,是文本意義上的道教的原始經典,《太極拳論》亦復如是。但以我四十多年學研太極推手的體會,這三百六十三字(不計標點符號)的太極拳論,語辭通俗,意義深奧,真正登堂入室者恐千萬人中無一二。現在的環境,修習太極拳者比之五六十年前已大大減少,學太極拳也為了養生鍛煉,學太極推手不過是提高學拳興趣的輔助手段,太極推手比賽規則也離此項技擊運動的特點(也是其優越性)遠矣,一般來說,參加這項運動的基礎人群少了,提高就更困難了,太極拳論所說:「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並非杞人之憂。但從另一方面說,隨著中華傳統文化日益被公眾重視,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太極拳中文化積澱非常深厚,從太極拳術比較直感的角度,也有利於形象地領會中華文化的真諦,或者也是太極拳精義重新顯發於世,或至少能於後世傳承不絕的大好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故此不揣淺陋,作此夾注心解,以期拋磚引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太極功夫更要面授機宜,親身體驗,勤加修鍊,但有正確的理論引導,或可以少走歪路,也不至於買櫝還珠。總之是為太極拳道發揚光大,造福人類,有益身心,此吾願矣。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機」者,發端也,機弩之謂。陰陽之母也。「母」 者,本體也。此句意為,「太極」由「無極」生,而生「動靜」、「陰陽」。以「太極」為拳名,說明此拳理即是「動靜」、「陰陽」之理。「動靜」是對「用」而言,「陰陽」是對體而言。「陰」之「用」則為「靜」,「陽」之「用」則為「動」;「動」之「體」則為「陽」,「靜」之「體」則為「陰」。「動靜」、「陰陽」,「同出而異名」,以其論說對象而異名。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此就對抗雙方而言,以動態觀之,有彼此之分,以靜態觀之,則雙方「合」為一體。太極拳理,研究的就是如何在不斷的打破平衡與取得平衡的過程中建立優勢。所以,與其它拳術唯追求此方增強實力(如追求力能舉鼎,追求一記重拳多少磅數),與閃避對方鋒芒不同,太極拳研究的是雙方交手(動)接勁(靜)後的變化。無過不及,隨曲就伸。「過」則為「頂」,硬撐住,「不及」為「丟」,逃避掉。「無過不及」,就是「不頂不丟」。「曲」則「柔」,「伸」則「剛」,「隨曲就伸」,就是「以柔克剛」,以柔和的方式(隨曲)達到剛強的目的(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走」,又謂之「走化」,就是在運動中使對方剛勁失去進一步打擊的著力點,剎那間使對方來力的速度為零。注意,不是「逃」「避」,不要脫離接觸。「走」是若即若離,有條不紊,沒有一點慌忙緊張。「粘」,又謂之「粘隨」,就像粘上去的一張紙一樣跟著對方動。這一點非常重要。理解「人剛我柔謂之走」的還有人,理解 「我順人背謂之粘」的則鳳毛麟角。「我順人背」,就是我方得機得勢,處於進攻狀態,太極拳理的高明之處,就是指出,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方在與彼方的接觸點上也不能加力加速,而要像一張紙那樣粘著。你若加力加速,對方就可能在一剎那間得到一個支撐點,恢復平衡。如果不加力加速,僅僅是粘隨,對方就會像落水的人,找不到可以憑藉的用力點,亂動只有更加失衡,加快沉沒。所以,我說太極勁是水一樣的勁,作用原理是流體力學的原理。從固體力學角度,是無法領會「我順人背謂之粘」的意思與重要性的。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這句話是針對「手慢讓(不敵)手快」的世俗之見而言的。指出,動作無所謂快慢,以對方的動作速度為依據,不急不緩。對方動急而緩應,就是「頂」,對方動緩而急隨,就是「丟」。太極拳的制勝之道就在「不頂不丟」。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力的三要素,力點,力的方向與力的速度。力點是雙方力結合的結果,不是一方的主觀意志可以決定的。所以,太極拳理很少研究力點。其它拳術,也有研究力點的,如擒拿與點穴術,但在太極拳理看來,根據「以柔克剛」的原理,對方作用於我方的力點,意念一動,一剎那間就可以化為烏有,所以沒有研究的必要。換言之,太極拳理研究的是任意力點上的力的方向與速度的變化。所以,變化雖萬端,理卻唯一貫。這一貫之理,就是不頂不丟,柔能克剛。由著熟而漸悟懂勁,「著熟」是由老師言傳身教,自己反覆練習後所得,為「知其然」。「懂勁」為「知其所以然」。為什麼太極拳有「懂勁」的要求?因為太極勁與其它拳的勁力根本的不同,是一種柔弱如水的勁,從固體力學、槓桿原理,瞬間爆發力、加速度角度去理解太極勁,就是不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懂勁」還只是理會,知其然而後知其所以然,還要不斷實踐,才能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這就是「神明」。陰陽不測謂之神,見微知著謂之明。「神」乃變化莫測之用,「明」即舉一反三之智。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用力」者,用心力也,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思考,終究會產生質的飛躍,對各家之說、各種觀念、各類經驗,都能融會貫通,看到本質上的一致,層次上的差別。虛領頂勁,就像頭上頂著一個碗。頭頂是太極拳所謂「力達四梢」之上梢,虛領頂勁,就是取得高屋建瓴之優勢,就像一個浪頭拔高,然後乘著一股勢砸下來就是。這是對應向上的來力的,就是後面說是「仰之則彌高」。氣沉丹田,與虛領頂勁形成一個對拔勁,動態的保持中正。,具體做氣沉丹田,師傅教我是提肛,把意念放在尾閭,尾閭是四梢之下梢,好比船的舵。氣沉丹田,是對應向下或向前的來力的,一沉則一升,可以使對方起根,產生被兜底抄起的感覺。不偏不倚,忽隱忽現。「不偏不倚」就是中正,這容易理解。重要的是「忽隱忽現」。什麼「忽隱忽現」?就是己方之力給對方的感覺忽隱忽現,從勢上說,「顯」、「有」,有一股很強大的東西壓迫過來,衝激過來;從接觸點上說,「隱」、「無」,感覺不到哪一點上受到了力。因此,理解「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一定要注意是「虛」與「氣」,不是有形的實力。有把「氣沉丹田」理解為重心下移,下樁穩固,十趾抓地,猶如石礅,可以產生很強的抵抗力,這是未得要領。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左重」與「右重」是指對方加於我方之力,應之是「左虛」與「右杳」,就是讓其重力落空。這就是「引進落空」。但須注意是「引進」,也就是誘敵深入。所以交手後一定不能逃避,要「粘」「走」,這樣對方才能放心使力,落空失重了還不知道是由接觸點上失去憑依,用力方向偏轉,導致重心不穩。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仰之」者對方,「彌高」者己方,對方用力往上,我比之還要高。同理,可以理解「俯之」、「進之」、「退之」。為什麼說「退之則愈促」?因為「退」一般是受到驚嚇,一個突然反應,很快,而我方之力還是隨勢而進,一涌而入,使對方來不及調整重心,就被衝垮,感覺上比後退的力還要快。這就是所謂的「後發先至」。實際上不是速度更快,而是水之乘虛而入、無孔不入之效果。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這是形容水之反應。一片羽毛落到水裡,也不會紋絲不動,也要沾濕,也要被水波漂出些許。蠅蟲也不能在水面上站穩腳跟。這句話乍看上去很神奇,其實,知道了這是水的自然(無心)反應,才能說對太極拳的真諦有所領會。我提出太極推手的第四境界也即最高境界是「來往皆善」,只要想到對方不是來打擊我,而是來為我按摩的,即能做到「不頂不丟」,即能做到「捨己從人」,即能做到「引進落空」,這三句話其實是一個意思。因為人的意念決定人的身體反應,想到「按摩」,就不會頂(繃緊肌肉),也不會丟(逃避來力)。但對方來力很輕,或對方停住不動了,怎麼辦?我就想到了這句話,再輕,靜止不動,如片羽、蠅蟲之份量總還是有的,只要想到對方仍在給我按摩,身體就依舊有反應。這反應也許有些放大,就像人怕呵癢的身體反應,但還是捨己從人的,還是順著對方來力方向走的,不是主觀的亂動。這樣一想,一反應,對方猝不及防,失重更加明顯。由此我知道,太極勁不是把人「發」出去的,而是叫人失重後,自然漂出去的。或者說,發勁還是太極拳與其它拳種所共有的,粘勁才是太極拳所獨有的。還有,《老子》說:「蓋聞善執生者,陵行不避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無死地焉。」與此句說的是一個意思。為何「無死地」?因為被施加強硬的外力,一定要本身有個硬點,如果柔弱如水,沒有硬點,強力就無法起作用。這是從應對強力、大力角度說的。「一羽不能加」,是從應對靜力、微力角度說的。要做到對刀兵、羽毛應付裕如,遵循的是一個道理,破我執。無我則無畏,無畏則放鬆,放鬆則自然,自然則神明。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人不知我」因我柔,「我獨知人」因我粘。我柔則人不知我可著力點,我粘則人之動作我無有不知,皆從隨之。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此」者為柔,非為剛也。柔弱勝剛強,乃中國式英雄也,真英雄也。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指明非太極勁的二種特性,反過來說,只有「柔克剛」(「無力勝有力」),「慢制快」(「手慢縛手快」)才是太極勁。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也。有幾個現代標點本,「是」前面用逗號,這樣容易使人認為此「是」(這)指的是「壯欺弱」、「慢讓快」。從上下文來看,顯然並非如此,「是」指的是正宗的太極功夫。王壯弘先生就由此句悟到太極勁是本來具有,與生俱來,不是學得的。可惜天不假日,在理論上還來不及進一步詳加闡發。此一悟得,與他之前總結的「點」 「線」「面」等經驗,有「道」與「術」的層次差別。所以,我註解太極拳論,也有完成王壯弘先生未竟事業之心在。察四兩拔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御眾之形,快何能為?立如枰凖,活似車輪,偏沈則隨,雙重則滯。「立如枰凖」,保持中正;「活似車輪」,腰為主宰,靈活轉動,容易理解。後兩句誤解就嚴重了,特別是對「雙重」的理解。現在一般理解的雙重,是指兩腿不分虛實,重心在兩腿之間,這樣舉步動足就不靈活了。這是對步法的要求。殊不知如今教拳,動步前先要把重心放在一條腿上,然後另一條腿虛起,跨出,是一種畫蛇添足的教條,此教條就來自對「雙重」的誤解。其實,動步只要想著尾閭朝欲往的方向平移,人的先天本能自會圓滿完成,不勞意識去具體指揮。意識指揮只會使兩腿分外緊張,動不了幾步就酸脹莫名。我是吃過這種苦頭的,當年還為自己肯下苦功而自豪,現在看來,就像釋迦牟尼佛住世時代印度外道的苦修,也有苦勞功德,但究非正道。到底什麼是「雙重」?「雙重」是對「偏沉」而言,「偏沉則隨」,從前文「隨曲就伸」,「動緩則緩隨」可知,「隨」是雙方交手後的反應,有對方,才有「隨」。所以,「偏沉」是交手情況下的一種狀態,「偏沉」,就是一頭沉下去了,失重了,「隨」,就是順水推舟,用四兩之微力,使對方失重狀態加劇,千斤之體重變成傾倒之慣性。之所以能使對方「偏沉」,就因為我方的虛無、輕靈。而「雙重」,則是雙方都執著於自己的立足點,寸土不讓,都撐住了,頂牛了,成為膠著狀態,就「滯」了。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抱著我執不放,拚命站穩自己的立場,就是把自己送給人家去制服。「率皆自為人制」,處世之理亦復如是。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陰陽」也是雙方構成的「陰陽」,即是「剛柔」,即是「動靜」,即是「順背」,即是「進退」,即是「走粘」,總之是反覆的打破平衡與取得平衡的過程。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近」者自身本有之調諧能力、生命潛能,「遠」者外人之技法。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太極拳論,於「理」已然透徹,於「行」還差一口氣。這口氣就差在認為於理還是要漸悟,未明頓悟之理。不知只要正確一念(如「被按摩」),即可使身體反應達到最佳狀態,所說種種要領,剎那間均可圓滿完成,無所謂之前的多少年功夫基礎。因此,雖然認識到「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也」,但終究未信本有之 「先天自然之能」,可以如此容易的被一念激發出來。若拳論作者對惠能大師所說「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深有領悟,境界可以更上一層樓。所以,我說太極勁不是學的,因為與生俱來,無需學,也無從學,而是修的,因為要去掉後天獲得的種種觀念、種種技法。最後之所以要強調這一點,就是要破對太極勁的神秘化,使更多人容易從中獲得身心之益。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698936_p_1.html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段位制楊式太極拳六段單練套路分解教學
※吳氏太極拳北派八法秘訣
※陳氏太極拳的周身規矩---
※著名太極拳傳人李正專訪
※第637期:太極拳「節節貫穿」之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