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館玉器龍紋
龍形玉佩新石器時代·石家河文化通長9.1厘米 寬5.1厘米 厚0.2厘米湖南省澧縣孫家崗遺址14號墓出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首都博物館2008年「長江文明展」展品
玉豬龍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長16.8 寬11.5 厚2.8厘米1974年在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右旗羊場鄉額爾根勿蘇村徵集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右旗博物館藏墨綠色玉琢磨而成。豬首雙耳豎起,兩眼相對圓睜,吻前伸,口微張,鼻間有陰刻皺紋。龍體蜷曲無足像蛇身,首尾相接處缺而不斷,背部對穿一個供系掛的小孔。一般用作祈求吉祥和護身符懸掛在胸前,反映了先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平安的乞盼;也是代表某種等級和權力的祭祀禮器。在遠古觀念中,豬為「水獸」,是祈天、求雨等祭祀活動中的常客;認為中華民族圖騰「龍」起源於豬,存在一個由豬向龍的演變過程。在原始人的想像中,至高無上的龍也能夠像豬那樣給他們帶來財富和興旺,把龍頭描繪成豬頭,象徵了農業豐收,風調雨順,財富增多和氏族的興旺。首都博物館2008年「中國記憶——5000年文明瑰寶展 」展品
玉龍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高26厘米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這件大型蜷體玉龍是遼西地區史前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龍背上鑽有一個圓孔,以繩系孔懸掛時龍的頭尾恰好處於同一水平線上。龍體細長無足似蛇,龍頭既似馬又似豬,還有濃密飛立的馬鬃,張揚著騰躍飛舞的飄逸之感。它通體圓潤不重雕琢,以靈動的身姿、光滑的質感、匠心獨具的設計、質樸的內涵給予後人無限遐思。這件軀體內卷的玉龍代表了史前時期龍的另一種風格,與甲骨文「龍」的字形非常相似。蜷體龍的造型在我國新石器時代南北方均有發現,併流傳至商周時期。有專家認為蜷體龍取材於昆蟲從幼蟲到成蟲的變化過程,龍「能為大,能為小;能為幽,能為明;能為短,能為長」的神通就是從昆蟲演繹而來。首都博物館2009年「早期中國——中華文明起源」展品
雙龍首玉璜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長4.8厘米遼寧省凌源出土遼寧省博物館藏璜是中國古代玉器最早出現的器形之一,在新石器時代各文化普遍存在,多用於裝飾。其基本特點是外形為長條弧形,兩端一般均有鑽孔用於穿繩,佩戴時凸面朝下。首都博物館2009年「早期中國——中華文明起源」展品
玉龍紋管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高8厘米浙江省杭州餘杭瑤山出土浙江省博物館藏這件玉管出土於墓主腳端的隨葬陶器之上,其用途尚不明了。外壁有三組用淺浮雕和陰線刻划出的圖案,每組為共用眼睛的4個龍首。這種龍首形象與當地玉器上的「獸面紋」基本一致,有學者認為這類獸面紋是虎頭的變形圖案,可能是史前虎崇拜的反映。首都博物館2009年「早期中國——中華文明起源」展品
四獸首玉鐲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高2.7厘米 外徑8.2厘米浙江省杭州餘杭瑤山出土良渚博物院藏這件玉鐲製作工藝精湛,內部的大孔為管鑽雙面對鑽而成,極其規整。玉質被鈣化成雞骨白色,但仍然細膩潤澤。外壁對稱裝飾的四個龍首(獸首)紋刻劃生動,富有立體感,應當是當地先民崇拜的對象。首都博物館2009年「早期中國——中華文明起源」展品
夔龍黃玉佩戰國 (公元前475~前221年)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夔龍黃玉佩:是出土的體形最大的一件玉佩。黃玉制,呈米黃色,半透明。兩面浮雕谷紋。整體造型為挺頸回首、全身蜷曲的夔龍,厚重又不失輕靈。首都博物館2009年「千古探秘——考古與發現」展
龍鳳形玉佩戰國 (公元前475~前221年)高11.5 長21.4 厚0.9厘米1977年安徽省長豐縣楊公鄉墓葬出土安徽省考古研究所藏此龍鳳形玉佩共有兩件,出土時分別置於人體盆骨的左右,顯然是主人佩戴的成組玉佩中的一件。《禮記·玉藻》記載:「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受禮教的滲透,導致佩玉風行,玉也成為了身份和地位的標誌。此玉龍注重造型的變化和神態的表現,使彎曲盤繞的身軀充滿活潑的氣息和強烈的動感。龍鳳組合渾然一體,體現了製作者豐富的想像力,也表達了人們期望龍鳳呈祥的美好願望。琢制工藝顯得揮灑自如,得心應手。精湛的琢玉技術和昂揚的藝術風格,充分顯示了戰國時代那種奮發圖強的精神面貌。首都博物館2008年「中國記憶——5000年文明瑰寶展 」展品
推薦閱讀:
※首都博物館?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館宗教藝術文化展—佛教
※《藝術品》 | 吉祥美好 五德之禽——首都博物館「金雞唱曉」生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