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學和心理學的角度談談愛情
今天談談愛情。
首先,什麼是愛情?
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斯特伯格有一個著名的「愛情三角理論」,他認為愛情是由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大要素所構成的,三者缺一不可。
激情是愛情的動機因素,包括生理上的需求和衝動,如被對方外表和內在魅力吸引,怦然心動,當然還有性,都包括在此類。
親密是愛情的情緒因素,指兩個人情投意合,兩小無猜,親密無間,此類不用多說,反正各種甜蜜,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各種想像。
承諾是愛情的認知因素,指兩個人之間的承諾,是一種理性的抉擇。像兩人之間的海誓山盟,訂婚、結婚之類。
這是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愛情,激情像夏天的暴風雨,北京的二鍋頭,親密就是你是風兒我是沙,這承諾是自己搶了一重重的包袱背上還挺美。
一段感情如果具備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大要素,說明這感情是穩固的,如果缺少一個要素或者只有一個要素,那麼這段感情可能就不長久或者經不起生活中的風雨。
以上是從心理學的角度解讀愛情,下面是從佛學的角度:
佛教中有十二因緣的理論,指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然後循環不息。
其中,」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值得注意。為什麼有愛呢?因為有受,這個受是感受的意思,這個受是從哪裡來的呢?觸,指的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觸到的東西。一美女婀娜的走過來了,眼睛看到了,美!耳朵聽到滴答滴答的高跟鞋聲,高貴!鼻子聞到香水味,如沐春風!心裡怎麼想?愛!下一步就想要是這個人是我老婆多好,就差跑上去親人家一口了。
這個愛是因為受,這個受是誰的感受?是自己的!從這裡就能看出所謂的愛情是自私的。因為我愛我自己的感受,因為我愛我所以我愛你,我把我的愛,無私的愛,忘我的愛,不惜一切代價的愛通過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傳遞給你,讓你自己感受,如果你的感受也是美好的,那麼你會靠近我,彼此之間的感受越來越強烈,那麼愛情就這樣誕生了。
從佛學的角度談愛情是不是有些殘酷,我還沒有說完。
有一句話,大家都知道,「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我還記得一句話是說,意思是愛情最好的結局就是一塊殉情,這樣愛情就得到了永生!這種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是都是說不管多麼偉大浪漫的愛情都是短暫的。這種說法在佛教也得到了印證,因為佛法說一切都是假的,都是虛妄,如夢幻泡影。所以不必過於執著。七夕節快到了,單身狗們,當然包括我自己,可以抱著這段話睡個好覺了。
看到這裡,希望大家可以更好的享受愛情,不要把愛情搞得那麼糾結那麼苦。
學學佛,學學心理學,它們讓生活美好起來。我是佛心路(3224463642),我在佛心路上,分享,交流。
推薦閱讀:
※如何反駁「歷史書里的東西能信?都是勝利者寫的!」這一觀點?
※那些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時面帶微笑的與遇難雕塑合影的人是什麼心態?
※為什麼女生會說我小?不成熟?
※作為老公又作為兒子,當媳婦和他家人發生矛盾時,他在一個大家庭中應該處於什麼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