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永華:職場小說還會走多遠
06-10
駱永華:職場小說還會走多遠wen.org.cn 提交 2009/04/19 閱讀: 96 來源:《中華讀書報》 摘要:職場小說並非完全是舶來品,1990年代以來最早的雛形是官場小說。關鍵詞: 駱永華 職場小說 新興階層強烈的需求必然帶動創新和供應,這也是職場小說在幾年間形成熱潮的根本原因。文化需求和供應主體的高度重合,自發驅動決定了作為準教科書的職場小說將會長時間處於熱銷狀態。 金融危機、裁員減薪、大學生就業難……職場中和職場邊上人人自危,四處求取真經度過難關,職場小說成了他們首選的准教科書。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杜拉拉升職記》熱潮不減,不僅在各大暢銷榜高居不下,而且陸續被改編成話劇和電影。《杜拉拉升職記》的成功給圖書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杜拉拉2華年似水》、《白骨精列傳》、《丁約翰的打拚》等職場小說紛紛登上了書店的推薦書目,今年初,更是有歐美「職場小說之王」著名作家阿瑟·黑利的四本舊作重新在中國出版。舊著新作紛紛上場,毫無疑問,職場小說將在2009年持續火熱。 職場小說的中國簡史 職場小說並非完全是舶來品,1990年代以來最早的雛形是官場小說,其中最有名也最有影響力的是王躍文的《國畫》,早在1999年便成為席間熱議和相互推薦的官場羊皮卷,並在私下反覆揣摩和學習。近年來王曉方寫的《駐京辦主任》系列和《市長秘書》紅極一時。這兩名作者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緣於他們曾經都是官場中人,王躍文曾在湖南省縣、市、省三級的政府辦公室工作,王曉方曾經給因「慕馬大案」被判死刑的瀋陽市常務副市長馬向東做過兩年秘書,所以他們對官場的遊戲規則了如指掌,並且在官場生涯中有過困惑有過思考,有著細緻的體驗和深刻的洞察力。王躍文、王曉方的官場小說區別並超越於陸天明、周梅森等人的官場反腐小說的重要原因在於二王首先是曾經浸淫官場多年的「局中人」而不是「旁觀者清」的專業作家,這也是以後諸種職場小說所共有的重要特點之一。 職場小說熱潮的序曲始於描寫軟體銷售行業的《圈子圈套》系列,出版數年來依舊暢銷。《圈子圈套》的作者王強從清華大學畢業後,曾經做過兩個國際知名軟體廠商的中國區總經理,小說在「打單」和「跳槽」這樣兩個IT外企關鍵詞背景下展開,將自己多年豐富的銷售和管理經驗融合在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中娓娓道來。書名中「圈子」、「圈套」二詞,讓資深或還不夠資深的從業者一看便知其義,並因其點中IT產業和市場的潛規則而對小說產生高度的認可和深深的共鳴。後來類似主題的《輸贏》、《浮沉》等也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職場小說熱潮初起,便迅速影響到醫生、教師、銷售、廣告、公關、策劃、設計、記者、律師等白領的細分職業領域。 房地產行業因周旋於權力和金錢之間,該行業的職場小說極易陷入官場反腐敗小說的俗套。而2005年出版的《地產泡泡》和2008年出版的《北京不向北》因為聚焦於房地產策劃和營銷的職業和工作,成為典型的職場小說。 傳媒行業比較典型的職場小說有《記者站的故事》和《新聞界》,前者是人民日報華東分社記者的影射之作;後者則講述了地方報業集團在新聞體制改革中的人事紛紜,對宣傳部門、媒體和資本之間的互動關係描寫深入細緻。其他還有《報戰》、《記者》等。 《桃李》、《桃花》和《教授》集中描寫的是高校和教授,包含了「師生戀」、「明星教授」、「論文抄襲」、「股權分置」、「發審委」、「訴訟代理」等內容元素。而描寫基礎教育和中學教師的職場小說也不少,比較經典的有《磨尖掐尖》,說的是高中校長和高三班主任在高考前期急功近利搶狀元苗子的現象。 證券市場是個名利場,在上司公司、投行、證券公司、基金從事證券投資相關職業的白領更是被視之為令人羨慕的金領。但高質量的財經職場小說在大陸卻非常稀缺,除了中信出版社翻譯引進的《Banker半路出家的投資銀行家》和陳雪齡的《黑錢》,以及投資銀行家出身的蕭宏慈、胡野碧寫的《股色股香》,其他均乏善可陳。包括曾經以揭露德隆內幕和太平洋證券上市黑幕而成名的財經記者李德林寫的《陰謀》、《天下第一庄》、《迷影豪庄》,雖然故事情節的可讀性尚可,但距離《杜拉拉升職記》這樣的職場小說卻依然有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恐怕與金融行業高壓力高強度的工作節奏不無關係。同時,IPO(首次上市)、兼并重組和MBO(管理層收購)等領域涉及到大量利益輸送和交換,在小說中揭秘很可能斷送自己的職業前途。所以,財經類職場小說以往是非從業人員比如財經記者寫得多,而真正的專業人士涉入得少。 當然我們也不妨預期,2009年也許會成為高質量財經職場小說的爆發年,因為在經濟危機之下,金融行業是裁員重災區,閑下來的從業人士可以通過寫職場小說度日,同時順便梳理和總結自己的職業經歷和經驗總結,這也不失為另闢蹊徑打響個人品牌的方法,正如同《貨幣戰爭》的作者一樣。此外,金融行業是一個基於預期和信心的產業,巨大的周期變動經常挑戰人的內心極限,在徹底離開金融名利場之前,大暴行業內幕和潛規則也就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了。 職場小說終成氣候 標誌著職場小說熱潮真正形成的是書寫外企HR職業的《杜拉拉升職記》大獲成功。該書銷售突破70萬冊,被評為2008年度推薦書籍,創造了一個小說市場新的神話。 《杜拉拉升職記》的熱銷標誌著職場小說終成氣候,確立為一個獨立的小說類型。朝九晚五、晉陞制度、加班加點、靠領取工資生活……白領的工作方式決定了對專業知識和職場經驗的需求。職場小說區別於以往描寫或面向都市白領的小說的特點包括:職場小說中的主人公必然是一個典型的職業白領,而且故事情節一定是在一個或幾個職業背景下展開;主人公相同的行業、入場時較低的職場地位,遭遇的公司內部鬥爭、客戶的刁難、辦公室戀情……讀者猶如在鏡中看到了自己;職場小說中可能有一個或幾個資深人士充當職場新鮮人的導師,他們帶領書中書外人遊歷該行業的大觀園,作為資深職業人士的作者通過他們的言語行為,通過職場新人的所接受的閱讀、培訓和指導,介紹該職業的行業結構、企業組織架構、工作內容、工作特點和方法、通行的成功策略以及各種潛規則;如果一部小說在傳授知識之餘能更進一步觸及和描寫職業帶給從業人員的內心衝突、困惑、煩惱甚至異化,那它一定是一部非常優秀的職場小說;而要能做到以上這些,毫無疑問,職場小說的作者應該是一個該領域歷練多年的資深職業白領而不是靠體驗生活收集小說素材的專業作家。 為什麼是職場小說? 對職場小說的分析,我們也需要放在產業升級需求推動下的知識型組織和專業服務業發展、都市化進程中職業白領為主體的新市民階層興起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來展開。之所以職場小說首先萌芽和興起於官場、IT產業以及外企範圍之內,很大程度上跟這三者是中國三十年改革進程中首先走向職業化領域是相關的。 職場小說首先是滿足了白領對職業相關的知識和經驗的需求。職業白領大多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所從事的是知識經驗密集型的工作,專業服務業激烈的競爭和不斷加強的理性化管理要求職業白領不斷加強和完善自己、提高個人的核心競爭力。所以職業成長和發展是白領階層的核心利益,他們對專業知識和職場經驗的需求將長期存在。尤其是在專業服務業發展還遠未成熟,除了外企以外的大中小型知識性企業內部缺乏成熟的制度安排和培訓體系,對於潛規則層面的東西就更不可能通過企業內正規渠道來獲得,所以白領們只能「禮失求諸野」。而圖書市場上面向白領人群的各種圖書種類繁多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需求的空前旺盛和高度細分。 我們以內容主題側重情感生活還是職業發展為橫軸,以內容的感性化程度到抽象理性化程度的變化為縱軸,來構建職業白領的閱讀需求坐標系,我們會發現這幾年曾經風行一時的圖書類型在之上佔據了不同的位置:如《奮鬥》、《中國式離婚》這類以都市白領階層的感情生活為主題的作品;如《競爭戰略》、《第五行修鍊》、《組織行為學》、《市場營銷》這樣高度系統化、理論化的專業書籍;如《細節決定成敗》、《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樣的啟發性書籍和《經理人表格大全》、《商業文書手冊》這樣的工具書;如《水煮三國》、《梁山政治》、《孫悟空是個好員工》、《羅馬公司》以及許倬雲書寫的《從歷史看管理》、《從歷史看組織》等系列職業寓言;有比爾·蓋茨、馬雲、王永慶、郭台銘等各種成功人士的傳記;有《肖申克的救贖》、《士兵突擊》、《狼圖騰》等平衡職場帶給白領的理性不可承受之困等種種異化的小說;自然也有《杜拉拉升職記》、《國畫》、《圈子圈套》等職場小說。而且對於業餘時間和精力有限、工作之後非常疲憊、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淺度閱讀的職業白領來說,寓教於樂的職場小說顯然是上佳的選擇。 新興階層強烈的需求必然帶動創新和供應,這也是職場小說在幾年間形成熱潮的根本原因。同時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很多職場小說的作者不是著名的專業作家而是資深的職業白領。所以,被職場文化建構和影響的職業白領本身正是創作職場小說、倡導職場文化的核心群體。文化需求和供應主體的高度重合,自發驅動決定了作為準教科書的職場小說將會長時間處於熱銷狀態。請您支持獨立網站發展,轉載請註明文章鏈接: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2/1086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1086
推薦閱讀:
※《鄉村小神醫》趙大寶很在乎杜姑娘?
※女神夢之鄰家有女
※《英雄的誕生》
※如何評價《太古神王》最新章節?
※刀疤(原創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