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雅:一種本土化生活方式的再發現
□主講人黃卓越
「閑暇」與「閑雅」
「閑」是相對於「忙」而言的,也可以藉助這兩個概念而將我們每日的時間劃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工作時間」,第二部分是「閑暇時間」,或稱為「休閑時間」。
一個合理化程度較高的社會總是會致力於使這兩部分時間很好地協調起來,並致力於提高公民在閑暇時間的生命質量,甚至於將閑暇生活的重要性置於「工作」之上。我們常說的「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也是這個意思,但要真正做到卻並不容易。
「雅」是與「俗」相對的。正像法國哲學家列斐伏爾曾經做的解釋,即便是在閑暇時間裡,我們仍然很難避免各種規定性的世俗之務對日常生活的糾纏與侵佔,無法保證支配自己生活的權力。但是也可以將我們的閑暇時間進行再次劃分,從中辟出另外一個層次,以滿足我們的興趣愛好,在這個特殊的區域中照料自己在更高層次上的需求,通過將生活審美化而使心靈獲得自由與解放,進而修復在勞作中形成的異化狀態。
為此,就有了「閑雅」文化的出現。閑雅作為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不同於日常生活中十分泛化的世俗活動及由此得到的感受或樂趣,而是在某種生活態度的指導下,並通過有意為之,打造出一種凌越於世俗生活之上的體驗模式。
從「閑暇」到「閑雅」,既代表了一種理解方式的改變,也是生活技藝不斷提升的一個過程。
閑雅是中國人的生命哲學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處置閑暇時光的方式,然而如以「閑雅」二字來看,那麼毫無疑問,中國傳統是最善於此道、深諳此道的,而這又與中國人對人生的理解有關。
追溯中華民族的歷史,中國人一方面由於生存與社會的壓力,養成了忍辱負重、禁慾克己的精神特質,儒教與佛教等的世俗教義也總是在說服人們去遵循這樣的意義秩序。但是另一方面,儒教並未更多地給閑暇之域制定嚴厲的守則,這等於說是在一個很大的區域中留下了能量自由釋放的開口。而且,古人常說的「道」,也不像西方人認為的那樣是存在於隔世彼岸的一個精神實體,在世的、日常的生命被視為所有意義的載體。
既然如此,當中國人在遭受到各種外在壓力的時候,就會直接從日常生活及休閑方式中尋求心靈解脫的路徑,進而發展出一種「自適論」的生命哲學,及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以從容、恬淡、自足為特徵的閑雅文化。
我們可以從各種流傳至今的讀本中,發現古代中國人記錄下的各種有關閑雅生活的片段,如果對之加以排比綜合的話,則可以看到,其中含有一套很完整的哲學及活動設置程序。哲學,便是從理論上解答為什麼人需要閑雅生活的問題。這裡,可以舉明代文人徐中行在為《續欣賞編》一書所撰序言中的解釋為例。
在這篇文章中,徐中行重點闡釋的是兩個問題:一是人生的限閾在哪裡?作者的回答是在生與死的界限之內,因此人的一生很短。這也是魏晉以來的文士們對生命所持的一般看法,從而與西方通過基督的救贖而可跨越生死邊界的觀念有別。既然如此,重視在世生活的質量也便成為題中之義。二是設定了一個作為自我完善的「心性」,也就是「真我」,並將外在的社會活動視為它的衝突面。從而認為有必要通過自我的調協,將「重外者」轉移到「重內者」一端,而其方式也被稱為是「自適其適」。徐中行由此讚美了當時文士沈津所編的《欣賞編》與茅一相所編的《續欣賞編》,能以一種「欣賞」的方式來安置自己的生活,以一種心靈之輕而去抵制肉身之沉。
這裡最關鍵的一個概念便是「心性」,西方沒有任何一個詞語與之對應,也沒有相關的釋義。但在中國,「心性」也是儒釋道所共同享有的一個術語,藉此,既可引向一種規訓化的倫理哲學,也可引向心靈對自主與自由的嚮往。
作為後者,根據傳統的一般性解釋,不是指世俗活動中的情慾等的釋放,而是在擺脫功利性的社會設置以後的一種返歸自性,並由此而獲取的淡泊優雅心境。它的特徵不是一種強力性的外放,而是一種內斂性的從容不迫。
由此推知,在中國休閑文化系統中也沒有西方近代那種崇尚力量之美的諸如體育、探險等活動,而是更偏向於愛好細膩、生動的賞鑒性生活,及在其中發現「韻」、「趣」、「神」等的意味。
自適學:一種知識譜系
中國傳統的閑雅文化林林總總,包羅廣泛,歷來沒有系統分類與描述。
閑雅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首先體現為感受性的經驗,然後也有些文士、學者對之做了闡發,或根據自己的偏好臚列事項,考注辯析,集成一書,其中並無體系可言。
自引入現代學科體系之後,各種相關的活動事項又分別被歸入到諸如美術、戲曲、園林、考古、工藝、旅遊等學科之中,而且多從客觀方面考察,這就不僅使得原生態的生活方式因遭受割裂而失去了其整體性的面貌,而且也多剔除了原來包含在其中的意義指向,即那些蘊含在閑雅文化中的心性內涵。
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一是有必要重新將它們放回到原有的日常生活場景中,從中國人對之進行處置的態度上來理解它的含義;二是對之進行系統化的梳理與描述,依據閑雅生活的原理對之做整體式的考察。
通過以上兩個步驟,似可建立起一個可命名為「自適學」的框架。籠統地說,這門學問大致可包括人生體驗、哲理闡述與知識考訂三個方面。
從中國整個歷史發展的狀況來看,這一閑雅文化,也就是「自適學」是有一個自身構建過程的。
雖然在較早就已萌生,這也是有很多線索可以尋覓的,但是只是到宋代才算有了一個初步的定型,這與學術界所說的中國文化在宋代開始的「向內轉」有很大的關係,為此而從以前外擴型的心理姿態轉向一種更注重心性體驗、審美反視的內斂式的意識取向。在此之際,「文人化」作為一個新的意義標識開始引導時代的風潮,不僅影響到了繪畫與書法等的創作風格,也影響到了人們對待日常生活方式的態度。有些學者投入到收藏熱當中,並撰寫了一些金石學、博古學等方面的書籍,比較典型的如歐陽修的《集古錄》、呂大臨的《考古圖》、晁公武的《博古圖》等等。
至明代,自適學發展到了一個成熟的階段,不僅可納入的品類大大擴展,賞鑒方式更為精細,而且在理論上對之有了深入的闡述,各種相關的傳譜、指南、考釋等被大量生產出來,以描寫閑雅樂趣為旨歸的小品文廣播於士林坊間,風氣所向,在社會上引動了一場以閑雅生活為標榜的熱潮,極大地改造了日常生活的景觀。
清代則在賞鑒上更趨細化,但由於受到技術化、豪奢化、市場化等傾向加劇的影響,也使閑雅的本義有所扭曲。
過去我們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多限於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倫理學等層面,這些分別涉及到中國的政治運行、國民生計、社群關係、道德風尚等,無疑有其自身的重要性。但是卻不能以此替代我們對傳統日常生活景觀的認識,其間事實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與出入。
因此,通過對閑暇生活,尤其是更高一個層次上的閑雅文化的探索與描述,並將之做知識學、系譜學上的系統考察與構造,不僅可以重新發現本土生活方式一些主要面向,以補救對民族歷史認知的片面性,也能藉此展示出另一種生活的境界,加深對人性取向及其實踐方式的理解。
閑雅文化的分類
從整體上看待閑雅文化,我認為,如果從一種綜合性的角度入手,可以將中國傳統的自適學大致劃分為三個大類。
第一大類,可稱為藝事類,包含有對文房、字畫、玉石、器皿、古琴、香玩、雕綉、詩文、古版等的賞鑒。這些內容次一級的種類下又含有更多的分疏,比如器皿之下又有木竹器、金銀器、陶瓷、漆器、銅器等細目,不同的賞家會各有偏好。
藝事類屬於一種對物的品鑒,而現在大多也會將這些物稱為「藝術品」或「工藝品」、「文物」等,但古人則多將之歸為博古學或鑒賞學範疇,概念的變化也反映出了理解態度的差別。
儘管大量的鑒品在早期製作時是帶有實用目的的,但是在後繼的賞鑒活動中卻已被距離化、情態化了,以用之於無功利性的審美,進而在賞鑒中生髮出一種優雅、恬淡的心性,這個過程也可稱為是「格物以成心」。至少在明清時代的江南,只要是有一些條件的家庭中,是不可能沒有一點這些鑒品的,不然就「落俗」了。儘管有些還是出於附庸風雅,但也可見出社會的風尚所趨。
第二大類,依李漁《閑情偶記》中的提法,可稱為「居室」類,也可泛指與閑居生活有關的各種室屋、起居、日常活動等的安排,在類目上包含屋舍、園藝、品茗、攝生、植蔬、食調、聽樂等,往下的細分就更繁瑣了。居址方式則有家居、郊居與山居等。
家居是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間,因此對之的安排直接關係到閑暇生活的品質,由之又發展出一整套的理論及實踐程序,像《閑情偶寄》、《長物志》等都對之均有詳細的解說。當然,這些活動始終不離賞鑒的目的,以在其中獲得美感的享用。但至中晚明以後,則更多地加入了頤養的思想,將賞鑒與養神、衛生與調心結合在一起,以為借之可以補償平時耗損的元氣,達到充分自適的效果。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箋》可謂最有代表性的一部著述。與這一思想相關聯,明代的各種對閑居生活的描述,都會十分注重諸如廬舍、卧屋、茶寮、台幾、床榻等的便適與清簡,以與心性的舒展、頤養相契合。這一理念也貫穿在了所有的閑雅種類中,比如飲茶的模式,便從宋代的粗放型、嬉戲型在明清後轉變為了對滋味與境界的注重,關鍵點在於善「品」,而不是一般的飲。他如「沐浴」、「焚香」等細小的環節也被添入到閑雅生活的節目中,並對之有細微的說明與要求。
第三大類,為旅行類。包括短途的郊遊與路程較長的遠遊。旅行因目的不同而分為禪道的「遊學」、與任職赴行相關的宦遊以及自主型的山水游等,像徐霞客式的探險性遊歷在當時還是很少見的。
中國山水秀麗,從而使旅行成為國人安排閑暇歲日的最佳選擇之一。相比當代旅遊的套餐化,傳統的旅行一般以自主型為主,都是自己設計路線,自備行裝。長途旅行往往沒有時間的限定,有幾個月、半年,甚至幾年不等,徒步是最為常見的方式,有時也會舟車兼濟,興之所至,無規格可循。從各種詩詞、遊記等看,古人的遊興會多集中對山水之情的耐心發掘上,不是觀光式、瀏覽式、跑馬式的,而是耽溺式、交融式、憩休式的,因此獲得的樂趣也顯然會較當代人為多。
當然,以上的分類主要為了更為清楚地解說各種活動的一些特點,但在具體生活中有時並沒有那麼清晰的界分。這些活動之間的統一性,在於其目的都是指向於心靈的自適,由此構建出一種有「意味」、有品味的生活氛圍,因而也是有特定的情態定位的。從外部世界來觀察之,這種情態表現也可稱之為「中國情調」,其中蘊藉著中國化閑雅生活方式的至深內涵及中國人對人性模式的理解。
閑雅與當代生活
回到我們的當代生活,如果進行一些比較的話,毫無疑問,我們會更多地看到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首先,我們的生存環境已大不同於傳統社會。不僅閑暇的時間越來越少,工作或勞作成了生活的主旋律,似乎每個人都在為生計奔波操勞,「異化」於是也開始被理解為一種人性的正常狀態,這可能也是我們需要為「現代性」這一邏輯所付出的必要代價。
其次,我們的休閑方式發生了重大的改觀。舉例來說,比如許多人在業餘時間會更多地耽滯在電視、電影、網路、微視頻等為現代傳媒所製造出的空間中,在一種虛擬化及快速流轉的場景中消耗時光、收取快感,這與傳統社會中的直感式、慢體驗方式有很大不同,以致也會造成心理與人性構建效果上的重大差異。
再次,正如大家經常性地提到的,我們的休閑與娛樂行為,也在許多方面為消費主義所捆綁。
為此可見,傳統的閑雅生活方式已在現代性節奏的碾壓下破離支碎,無復原貌。儘管我們仍然還能在民間社會發現它的一些餘緒,但無疑已被迅速地邊緣化。
我們對日常生活方式的選擇固然無法離開當下的語境,也就是說它必然會被組合到現代性的結構模式中。但是,如果我們不承認存在的就都是合理的,並將人文主義的原則仍然作為鑒別社會與人性的標尺之一,那麼也就有必要去多方面地發掘有利於人性發展的那些要素,以使其有助於日常生活方式的調整與改造,以及國民生活品格的提高等。
傳統的閑雅文化儘管不可能取代各種現代休閑方式,但卻是特別值得期待去開掘與展望的。文字整理:沈仲亮本版繪圖:鮑冠龍
推薦閱讀:
※做自己尊重的人
※一隻幸運鳥
※他們把都市生活過成荒野求生,每天要靠釣魚才有飯吃
※為什麼很多時候敲門時裡面的人問是誰,大部分回答都說是「我」呢?
※一輩子那麼長,愛錯人也沒什麼好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