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治理還校園「藍天」
06-10
專項治理還校園「藍天」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向各地引發,要求各地中小學校針對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 此前,校園欺凌案件頻出,輿論已經進行了諸多討論,有人「挑刺」,有人支招,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見,看起來十分「靠譜」。不過,到底應該怎麼破題?我們有必要透過「眾聲喧嘩」分析總結,並站在務實的角度梳理可行性路徑。 首先,輿論對完善立法可謂千呼萬喚。從現實來看,這是必要的。現有的法律法規已無法對個別失控的孩子形成足夠的震懾,更無力對被暴力威脅的青春予以應有的保護。所以,補上法律的短板,讓零容忍的法律來對校園欺凌說「不」,迫在眉睫。不過,法律不是萬能的,不可能藥到病除;另一方面,完善立法也需要一個過程,不能操之過急,在「空窗期」內仍需有所作為。 其次,還有全員行動。當前,校園欺凌案件不斷引爆輿論,手法令人觸目驚心。但在很多成年人的觀念里,校園欺凌還是一個和鬧著玩、頑皮、惡作劇等並列的辭彙!反觀國外,校園欺凌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嚴峻的話題。挪威從上世紀80年底就開始向它「動手」,政府支持,學校干預,全民行動;日本成立檢查小組,監督教師的縱容行為,還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澳大利亞建立了政府組織和網站,將反欺凌、騷擾、歧視、暴力列入教學大綱,還有國家命名的「反欺凌日」;英國採取學校為主,結合家庭、社會、司法的綜合預防模式;德國重視從根源上解決,幼兒園和小學就開始「善良教育」…… 根據國外經驗,校園欺凌不只是法律問題,還是社會問題;不只是政府責任,還要研究機構、公益組織、專家、教師等也扮演重要角色,共同搭建起預警、發現、報告、處理和懲戒的體系。這些努力有的立竿見影,有的差強人意,但都在國家層面、全社會範圍把校園欺凌視為一個可怕的對手高度重視。 要做到這一步,需要久久為功,不可能一步到位。而從現實情況來看,專項治理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一方面,它可以「製造聲勢」。根據通知,專項治理覆蓋全國中小學校,分為各校治理和專項督查兩個階段,要求各地高度重視、精心組織部署——其範圍、聲勢和力度對於提高整個社會對於校園欺凌的重視,可謂大有裨益。 更重要的是,專項整治可以「投石問路」。首先,通過學校自查、縣級普查等程序,學校、教育部門等可以對自身情況進行「體檢」,找出問題和癥結;其次,專項治理的嘗試也可為常態治理積累經驗。根據通知,各中小學校將在專題教育,完善預防和處理制度、措施,建立應急處置預案,加強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心理健康諮詢和疏導等方面進行努力,這些做法具體怎麼做、成效如何、是否需要修正等都可以通過實踐來檢驗。 不管怎樣,治理校園欺凌是一場持久戰。在完善立法、全員行動之前,專項治理這記重拳可以大有作為,期待各地認真執行、落到實處,為今後「放大招」打下基礎、找到道路。 (夏振彬)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第二十三章 私定身
※就是這樣青春,就是這樣少女心,就是這樣熱血——日劇校園劇推薦
※上課的故事
※小清新校園說說:記憶中的那個少年,伸出雙手就能擁抱全世界。
※我的舍友是天師(5)戰鬥
TAG:校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