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學明:蒙古對中國和俄羅斯的統治模式為什麼不一樣

2014-09-17 09:54來源:共識網作者賜稿作者:郭學明

通過本文中國模式與俄羅斯模式的對比,我們看到,在俄羅斯沒有儒家,那裡實行的是自治制度;在中國有儒家,也正因為有儒家,蒙古人才得以實行專制集權統治。1成吉思汗及其後代建立的龐大的蒙古帝國實行一國多制。對不同的被征服者,採取不同的統治模式。在中亞和俄羅斯,蒙古人與被征服者的關係是宗主國與附庸國的關係,只徵稅、不統治。而在中國,實行皇權專制制度,通過行省——路府州縣——「社甲」,統治到戶。2我們先看看蒙古人對俄羅斯的統治。蒙古人征服俄羅斯比征服南宋早29年。1240年,成吉思汗死後13年,他的孫子拔都率領蒙古騎兵征服了「羅斯」諸公國(「俄羅斯」最初叫「羅斯」),在伏爾加河下游建立了欽察汗國(又譯為金帳汗國)。蒙古人對羅斯的征服過程血腥殘暴,梁贊、弗拉基米爾、特維爾、雅羅斯拉夫、基輔、莫斯科等城市先後被屠城。但征服之後,他們的統治卻非常鬆懈。蒙古人沒有在羅斯建立自己的王朝,僅僅滿足於做羅斯諸王公的太上皇。除了攫取貢物,他們對俄羅斯內部生活干預很少。蒙古人最初派出或委託代理人收稅,後來乾脆把這項任務交給各公國大公。至於公國內部事務,蒙古人沒有管理的興趣。蒙古人與羅斯諸公國的關係是宗主國與附庸國的關係。除了交納稅賦,大公們每年要到蒙古可汗的大帳里行臣服禮,僅此而已。蒙古人在俄羅斯不搞種族歧視,還與俄羅斯人通婚。1317年,莫斯科大公尤里娶了可汗的妹妹。蒙古人允許羅斯諸公國持有武器,還可以有軍隊,各公國之間會發生戰爭。莫斯科公國和特維爾公國就發生過戰爭。莫斯科大公的夫人,也就是那位下嫁的蒙古公主,居然在戰爭中被殺死。當然,欽察汗國的蒙古人也沒有完全放任自流,作為蒙古帝國一部分,他們建立了暢通的道路和郵政系統,以便及時獲得反叛信息並快捷地調動軍隊鎮壓,他們還認真地進行人口普查,以防止逃稅。3蒙古人在中國的統治模式大家比較熟悉了。在這裡與俄羅斯模式大致做一下比較。與允許羅斯附庸國自治不同,蒙古人在中國的政治體制是直接的深入的徹底的皇帝集權制度。元朝沿襲了宋朝的政治、軍事和稅賦制度,並加以強化。將以前臨時性質的「行省」固化為正式的行政層級,在路、府、州、縣之上設立行省一級機構。元朝的行省規模大約相當於現在2——3個省。縣以下,蒙古人建立了社甲制度。在北方,50戶為一社。在南方,20戶編為1甲。由蒙古人(或色目人)出任甲主。甲主對甲內編戶有絕對權威,「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命。」元朝在「路」一級(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地市級)設立了一元化領導職務「達魯花赤」,作為「一把手」總攬一切。這一職務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擔任。蒙古人在俄羅斯不限制人員流動,而在中國,規定人員出行必須到有司開具「文引」,也就是路條,相當於毛澤東時代的「介紹信」。沒有「文引」,人不能出行,旅店也不能接待,違者罪之。蒙古人還禁止夜間通行,違者鞭笞27下。雖然俄羅斯大公們每年在向蒙古可汗行臣服禮時要吻可汗的靴子,但俄羅斯人沒有被蒙古人歧視。而在中國,蒙古人建立了嚴格的種族歧視制度,將臣民分成4個等級。最高等級是蒙古人;第二等級是色目人,即西域各民族,包括突厥、維吾爾、回回、乃蠻等族;第三等級是漢人,包括北方漢人、契丹人、女真人和高麗人;第四等級是南人,即南方漢人。蒙古人和色目人可以擔任政府部門的正職,漢人和南人只能擔任副職。1315年元朝實行科舉後,特意制定不平等的考試製度,蒙古人和色目人的考試要比漢人和南人簡單容易。元朝在法律上也搞種族歧視。蒙古人和色目人犯罪由特殊機構審理,漢人和南人犯罪則按常規審理。本來,成吉思汗的傳統法典「扎撒黑」規定犯有殺人、盜竊等罪都要處死,可元朝建立後,蒙古人殺死漢人和南人不用償命,處罰僅僅是「斷罰出征」和「全征燒埋銀」。漢人和南人殺死蒙古人或色目人則必須處死。刑法還規定,蒙古人毆打漢人,漢人不得還手。前面說了,蒙古統治下的羅斯諸公國可以有武器和軍隊。可在中國,朝廷禁止漢人和南人養馬、騎馬、打獵,不准他們擁有兵器,相撲摔跤習武都不行,還禁止祠堂和集市活動。蒙古人對中國的血腥征服和嚴密而殘暴的統治,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蒙元時期,中國人口減損約1500萬。4為什麼同是蒙古人統治,中國模式與俄羅斯模式差距這麼大呢?一個重要原因是,蒙古人在中國有儒家相助。儒家學說和儒者為蒙古人建立集權專制統治發揮了突出作用。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低文明異族全面征服並徹底統治的朝代。蒙古人在中國的「成功」得益於儒家。蒙元滅宋的重要策略出自儒家謀士;夷狄統治華夏的正當性由儒者論證;政治制度由儒者制定;幹部隊伍由儒家培養。還有,也是最重要的,中國人對權力的恭順與服從,是儒家思想長期灌輸的結果。5最先使蒙古人意識到儒學與儒者價值,特別是其統治效用的,是耶律楚材。1215年,蒙古人攻佔了金國首都北京。有人向成吉思汗推薦了耶律楚材。契丹人耶律楚材是遼國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的九世孫。遼國在90年前就被女真族金國滅掉了。亡國的皇族沒有被滅族,成了金國皇帝的臣僕。從耶律楚材的爺爺起,三代人都為女真朝廷效力。耶律楚材是漢化的契丹人,精通漢文,飽讀詩書,有著深厚的漢文化修養和儒學積澱。契丹族與蒙古族在血統上屬於一個種族,耶律楚材儀錶堂堂聲音洪亮,成吉思汗對他有著自然的親近感。成吉思汗對耶律楚材說:「契丹王族與金王族素相仇敵,朕今已為汝報仇矣!」耶律楚材沒有感謝成吉思汗為自己報仇,卻說到:「我之祖父、家父以及我本人,已經入朝侍奉金室,乃金王之臣僕也。我既已成為彼臣僕。若復對彼心懷敵意,即犯欺君之罪矣!」耶律楚材甘為仇敵臣僕,忠心不二,深得成吉思汗喜歡。成吉思汗征服者眾,仇恨者也眾,特別需要臣僕有耶律楚材這樣的忠君意識。成吉思汗最初建立的蒙古帝國嚴格地講算不上國家,而是氏族——部族聯盟,成吉思汗是盟主而不是君主。這個聯盟保留著部落傳統,推舉大汗和決定出征等重大事情必須經過貴族大會「忽烈爾台」通過。成吉思汗與追隨者是用誓約結合的。隨著軍事征服的巨大勝利和權力的急劇膨脹,成吉思汗與追隨者的盟誓關係向支配與順從的君臣關係轉化,成吉思汗需要追隨者無條件的忠誠與服從,耶律楚材提供了建立這種君臣關係的思想資源。成吉思汗任命耶律楚材為軍師,伴隨其左右。蒙古人習慣於殺戮和掠奪,但不懂得如何建立有效的統治。耶律楚材給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帶來了統治的理念和理論。蒙古帝國的政治架構本來是向著封建制發展的,猶如中世紀法蘭克人在歐洲的模式——將征服的土地和人戶分配給貴族。耶律楚材1236年說服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台選擇皇帝集權制,取消分封,建立層級行政體制,將土地和人戶隸與郡縣。耶律楚材設計了朝廷禮儀,以固化君臣尊卑關係。在窩闊台成為大汗後,耶律楚材勸窩闊台的哥哥察合台率領貴族向大汗弟弟行臣服禮。儒版朝儀改變了蒙古民族的誓約習慣,使氏族——部族的同盟關係演變為君臣尊卑關係,大汗由盟主變為至高無上的君主。耶律楚材還把稅賦制度帶給了蒙古帝國。在耶律楚材之前,蒙古人不知道稅賦是怎麼回事。他們只知道殺人和搶掠。有將領在征服甘肅後向成吉思汗建議把當地人殺光,將農田變為牧場。耶律楚材算經濟賬給成吉思汗聽:留著這些人每年可以得到白銀50萬兩、綾羅綢緞8萬匹。穀物40萬袋。比放牧收入更多。成吉思汗聽後覺得有道理,沒有採納那位將領的屠殺建議,令耶律楚材制定稅賦制度。(此事也有說是耶律楚材算賬給窩闊台聽。)作為信儒之人,耶律楚材有仁義之心,但他在勸阻成吉思汗及其子孫血腥殺戮方面力不從心。從1215年跟隨成吉思汗到1244年去世,耶律楚材是第一任大汗成吉思汗最信任的軍師和第二任大汗窩闊台最倚重的大臣。這30年間,正是蒙古人殺戮最凶的時期。在中亞、在西亞、在俄羅斯、在東歐、在西夏、在中原,屠城無數。耶律楚材能做到的只是在大火中搶救書籍和尋找藥物以防止成堆的屍體引發瘟疫。6最後完成征服中國大業並實現皇帝集權統治的是成吉思汗的孫子,第5任蒙古大汗忽必烈。忽必烈還是藩王時就看重儒學和儒者。1247年他受封邢州,開始攏聚儒者。忽必烈幕府的儒者包括王鶚、姚樞、竇默、張文謙、張德輝、郝經等人,還有僧人劉秉忠。劉秉忠雖出自佛門,卻是精通儒典之人,是忽必烈最重要的謀士。忽必烈對孔儒效用曾有疑問。他問,孔子已經死去很久了,其思想還有意義嗎?儒者張德輝答到:聖人與天地同始終,無往不在。殿下如果能行聖人之道,就會體會其意義。忽必烈又問,遼國因佛而亡,金國因儒而亡。是不是如此呢?張德輝答道,對遼國的事情我說不準,金國則是我親眼目睹。其亡不是由於尊儒,而是尊儒不夠。忽必烈請儒者為他講讀《詩經》、《論語》、《孟子》、《孝經》、《書》、《易》和《資治通鑒》,講齊家治國之道,他經常學習到午夜,在軍中也堅持學習。儒家的忠君思想是所有統治者都喜歡的。但蒙古人屬於夷狄,入主華夏能否獲得臣民的忠誠。儒家講忠君,但他們會忠於夷狄之君嗎?忽必烈身邊的儒者為蒙古人入主華夏提供了理論依據。儒者郝經說:「聖人有雲『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國之道,則中國之主也。」也就是說,只要進於中國,尊孔用儒,就可以當中國皇帝。用不著為民族和地域因素不自信。儒者給了蒙古人全面征服並統治華夏的信心。當然,也換來了蒙古統治者尊孔用儒的熱情。1233年,離蒙古1279年滅宋還有近半個世紀,蒙古第二任大汗窩闊台下詔封孔子後裔為衍聖公,並修了孔廟。1236年,蒙古朝廷派楊惟中、姚樞隨軍南下,搜集理學書籍,招納儒釋道醫卜人才。楊惟中和姚樞從俘虜中發現了名儒趙復,說服趙復放棄自殺念頭,隨他們到了北京。兩年後在北京開辦了「太極書院」,由趙復講授程朱理學。1255年,忽必烈在其轄地西安辦了儒家學校,任用理學大師許衡為管理儒學教育的官員(儒學提舉),培養儒學人才,包括一批蒙古貴族子弟。儒者不僅在論證蒙古人統治華夏的正當性上做出了理論貢獻,忽必烈能夠奪取汗位也與儒者的出謀劃策有關。在忽必烈因兵權在握受到第四任大汗蒙哥(忽必烈同母哥哥)的猜忌時,儒者姚樞獻上韜晦之策,建議忽必烈把妻女送到大汗身旁,並親自到蒙哥那裡表達臣服之意,由此,解除了蒙哥的猜忌。1259年,蒙哥去世。忽必烈正在鄂州前線與南宋作戰。謀士郝經建議他與南宋權臣賈似道議和,立即北返,去爭奪汗位。1260年,忽必烈未經貴族會議「忽烈爾台」推選,自立為大汗。當年鐵木真成為成吉思汗是貴族大會推舉的。成吉思汗以後的窩闊台、貴由和蒙哥三任大汗,都走了貴族大會推選的程序。窩闊台是成吉思汗死前指定的接班人,仍先由弟弟拖雷監國,走完「忽烈爾台」推選程序後才繼位。忽必烈廢止了貴族會議推選大汗的制度,並用武力打敗了爭奪汗位的弟弟,登上了大汗寶座。忽必烈身邊的儒者也從藩王幕僚變成了朝廷重臣。忽必烈1260年登上汗位後,即令劉秉忠、許衡、張文謙等人制定官制。1269年,忽必烈又讓許衡等儒者制定了朝儀,定格君臣尊卑關係和臣屬等級關係。1264年,為了便於徵服和統治全中國,忽必烈採納劉秉忠的建議,定都北京。1271年,還是劉秉忠建議,從《易經》「大哉乾元」中取大元二字,將蒙古國號改為「大元」。以前,中國各王朝的國號多取自地名,而蒙古國號從國學經典中提取元素,寓意著正當性。忽必烈改元「大元」8年後,南宋被滅。在蒙元滅宋的過程中,儒者貢獻了重要的戰略思想。蒙古人適合草原作戰,騎兵是強項,不適合打攻堅戰。蒙古征服南宋很不順利,沒有了以往的摧枯拉朽之勢。針對這種情況,儒者姚樞建議忽必烈在蒙宋邊界屯戌軍隊,耐心等待機會。這個戰略獲得了成功。蒙元滅宋過程長達45年,是蒙古人所有征服中歷時最長的。蒙古人口少,軍人更少,成吉思汗死時軍隊才12.9萬人。而南宋軍隊接近百萬。蒙古與南宋打不起攻堅戰和消耗戰。蒙古人以往攻城,只要守方有一點抵抗行為,陷城後就必屠城。在儒者的建議下,蒙古人不再堅持這一做法。而是靈活處置。這樣一來投降的反倒多了。這不僅減少了守方殊死抵抗所造成的蒙軍消耗,還使蒙古軍力有了正增長。一些南宋將領和軍隊在投降後即為蒙古人效力。守衛襄樊的南宋將領呂文煥就是例子,他一直抵抗到最後一刻,彈盡糧絕才被迫投降,投降後即被任命為攻宋前鋒,呂文煥還沿長江招納舊部,擴大滅宋隊伍。在蒙古滅宋軍事上有著重要貢獻的南宋降將劉整,曾經是抵抗蒙古人的驍將,投降後被高度信任,劉整也為蒙古人立了功。當他聽說最後關頭投降的呂文煥沿江招納舊部時,認為後來者的功勞蓋過了他,居然氣恨而死。南宋很多地方官和將領不抵抗就投降,與南宋的昏庸政治有關,與蒙元尊孔、用儒、宣示天命所在有關,也與採取了靈活的招降政策有關。7尊孔用儒可以名正言順地入主中國,可以不費力地建立統治秩序。忽必烈當然視儒者為寶。(只是不肯給正職。)1261年,忽必烈成為蒙古大汗第二年,下令對俘虜儒士可「聽贖為民」。1273年,又下令對被人掠賣的「南儒」由政府出錢贖為民。忽必烈滅宋後,實行過一段對儒戶免徭役的政策。忽必烈重視儒學教育,在行省一級設立了「儒學提舉司」,(也就是「儒學管理局」),對路、府、州、縣的儒學教育進行管理。1294年,忽必烈死了,他的孫子鐵木耳繼承帝位。新皇帝繼位後即下詔崇奉孔子。1307年,鐵木耳死了。他的堂侄海山與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殺死了鐵木耳的皇后、皇位競爭者阿難答和左丞相阿合台。皇后死得很慘,被脫光衣服審訊,然後裝入袋中扔進水裡淹死。海山哥倆為奪取帝位如此不仁如此殘暴,搶到皇位後卻立即下詔加封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海山的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被立為皇太子,他以《大學衍義》賜臣下。愛育黎拔力八達當上皇帝後,於1313年下詔將程顥、程頤、朱熹、司馬光、張栻、呂祖謙、許衡從祀孔廟。蒙元統治者在尊孔用儒方面非常用心。畢竟,一個只有十幾萬軍隊的小民族以集權專制方式統治5千多萬人口的大華夏,離不開儒者和儒家思想的支撐。8有人認為儒家有憲政功能,還特別舉例說,由於有了儒家,野蠻的蒙古人對華夏的統治才不那麼殘暴;由於有了儒家,成吉思汗的後代才趨向文明和仁義。儒家保護著人民。通過本文中國模式與俄羅斯模式的對比,我們看到,在俄羅斯沒有儒家,那裡實行的是自治制度;在中國有儒家,也正因為有儒家,蒙古人才得以實行專制集權統治。儒家的統治功效在於其忠君至上的意識,在於其嚴守尊卑禮制,在於其對權力的恭順與服從。儒家的支撐使統治者的統治變得容易,放肆。儒家政治意識的核心是依附,對權力緊密依附。儒家勸誘人民順服權力,以君為綱。正是由於這一點,一個人口很少的野蠻民族對中國的統治才那麼廣泛,那麼深入,那麼殘暴。
推薦閱讀:

女明星出嫁:每個中國人都面臨「如何處理慾望」古老命題|名利場|周迅
安倍頻向中國示好,實則背後暗藏3大心機,日本需拿出更多誠意!
那種叫 Flat White 的咖啡是如何在中國流行起來的?(15.11.5)
中國數術學綱要 陳維輝 (部分)
萱草-中國的母親花  

TAG:中國 | 俄羅斯 | 統治 | 蒙古 | 模式 | 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