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閑話「兒皇帝」(19) 第三壇 病夫皇帝

病夫皇帝

人吃五穀雜糧,焉得不病?日日山珍海味的一國之君,也難避此魔。病有輕重緩急,有的對症下藥,藥到病除;有的即使是扁鵲重生、華佗再世,也束手無策,任其肆虐。

病夫,就是多病之人,或是常年疾病纏身之人,八方求醫,遍尋良方,無可奈何;只得丟棄手頭之事,精心調養,無暇他顧。身體是「玩命」的本錢,身體不好,如何「玩命」?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兩位皇帝,常年在病榻上輾轉,有氣無力,心情煩躁,卻又不甘心自動下台,苦苦支撐,是為病夫皇帝。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治病彷彿臨陣殺敵,小心為上,謹慎是從,集中精力,循序漸進。病夫皇帝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們在位期間主要是治病,窮一國之力,集天下良醫,尋海內仙丹,以求得龍體安康。

皇帝治病,何人治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治病與治國,難以兩全。因此,在病夫皇帝那裡,治國非急務,治病理優先。皇帝撿了芝麻,有人就能抱起西瓜。病夫皇帝,大權旁落,是自然之理。如此一來,「病夫」型兒皇帝出現了。

一 唐 高宗李治 (628--683)

李治,唐代第三任皇帝,二十二歲登基,五十六歲去世,在位三十四年。他在歷史上的知名度,遠遠不及他的父親和他的老婆。其父為太宗李世民,老婆是女皇武則天。

李治的皇帝生涯,可以分成兩個時期:前十四年是「真天子」,後二十年為「兒皇帝」。究其原因,在於李治「心」「身」俱病,「心」病是相思,「身」是頭暈。

(一)相思難捺

貞觀二十三年(649)六月,李治即位,其娘舅、太尉長孫無忌,中書令褚遂良等人,共同輔政,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國阜民安,有貞觀時代的遺風。

治國易,斷家務難。李治的天下太平,但後院失火,雞爭鵝鬥,雞犬不寧。

皇后王氏,是名門閨秀,頗得公公李世民生前的讚許,謂其兩口子為「佳兒佳婦」;但王氏肚皮不爭氣,多年來占著雞窩不下蛋,不免心中焦急,口裡有氣,瞧著別人不順眼,別人看她亦皺眉。

淑妃蕭氏,深得李治寵愛,一口氣生了兩個千金,雖非王子,聊勝於無。當了「噸主」的李治,笑看這一對姊妹花,心花怒放,對蕭氏更是欣賞。蕭淑妃後來又生一子,底氣陡漲,恃強倚寵,與王皇后成水火不容之勢。

一邊是國母,一邊是愛妃,李治夾在中間,兩頭受氣,長噓短嘆,不知如何是好,漸漸地對這兩個女人心生厭惡。但凡男人,家不和則思野花,皇帝亦然。

不久,適逢李世民的忌日,李治御駕親臨感業寺,燒香拜佛,祭奠父皇。在香煙繚繞的佛門凈地,李治忽地瞥見一名念經的尼姑,四目相對,如五雷轟頂,驚得呆了!

頭頂光亮的女尼,面色蒼白,淚眼盈盈,含愁帶怨;心中有鬼的李治,微微一顫,潸然淚下,多年的相思,化作一線熱流,從腦際一直電到尾椎。

這就是史上最牛的尼姑——武則天。她比李治大了整整四歲,此時也已年近三十,而李治卻已為她害了五、六年的相思病了!

武則天之父是大唐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曾任工部尚書、荊州都督,封應國公。她十四歲那年,三十九歲的太宗李世民聽說武家有女初長成,明艷照人,一時心癢,情願做自己臣下的女婿,下詔將武則天納入後宮,封為「才人」,賜號「武媚」,人稱「媚娘」。

武則天與李世民共同生活了十二年,伴著這個比自己大二十五歲的糟老頭子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後歷程。李世民對她新鮮了一陣子,便撒手不管,任其在宮中自生自滅。不得志的武則天,一直鬱鬱寡歡,孤獨失落與酸楚一直在半夜三更時啃噬著她青春的心靈。

李世民死前一年,天空中太白金星屢屢白晝出現。太師占卜,得出的結論是「女主昌」。意思是將來女人掌管天下,加上民間謠言四起,說是《秘記》這本書中預言,唐朝開國三代之後,女主武王將統治江山。李世民對此心懷疑懼,對子孫後代的安危放心不下。

某日,他大宴武將,行酒令,讓他們說出自己的小名。有個叫李君羨的將軍,冒冒失失的說自己的小名叫「五娘」。李世民心中一驚,皮笑肉不笑的呵呵道:「何物女子,如此勇健!」

巧得是,李君羨的官銜封爵籍貫職務中一連有四個「武字」:左武衛將軍、武連縣公、武安人、主管玄武門宿衛。

李世民聯想到此,狂喜:原來將要篡奪我家天下的「女主武王」在這裡!總算被我逮住了!他索性將李君羨調出首都任華州刺史,不久尋了個借口將其斬首抄家。

殺了李君羨後,李世民仍不放心,私下裡垂詢據說能知過去未來的太史令李淳風:「你說實話,《秘記》中說的女主武王的事情,可信嗎?」李淳風答道:「臣仰觀天文,俯察曆數,《秘記》所言極是,此人現已在陛下宮中,而且是陛下的親屬。三十年之間,此人將統治天下,皇家子弟將有血光之災。徵兆已成,無可挽救。」

李世民道:「我殺盡所有的疑似者,如何?」李淳風長嘆一聲:「天道難違,王者不死,陛下只不過是濫殺無辜,於事無補。而且,今後三十年,此人漸老,或許能有幾分菩薩心腸,為害尚淺。假如陛下現在要是殺了此人,上天可能再降生更厲害的魔頭,到時候恐怕陛下的子孫,會被徹底趕盡殺絕,大唐的香火從此熄滅!」

李世民聽得汗毛直立,怏怏作罷。上應天相、下載《秘記》的武則天,安然無恙,只等一個人的到來,便可興風作浪。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李世民的兒子李治。

李治與武則天結緣,是在李世民的生前。在李世民眼裡,李治是個孝子,天天來給父皇請安問好。一日,李治按慣例來到後宮,參見父親,恰巧在李世民身邊陪伴。

她雲鬢高髻,秋波婉轉,恍如天人。一見之下,李治呯然心動,魂不守舍,頓時酥了半邊。武則天能夠征服李世民父子二人,可見其容貌非凡。見慣了風燭殘年的糟老頭子的武則天,對風華正茂的大小夥子當然有意。

倆人眉來眼去,一見鍾情,只是瞞著李世民一人。不過,李治生性懦弱,不敢再有進一步的舉動,只把相思埋在心底,用淚水去澆灌,用煎熬去陪護,自嘆無緣,悵悵不已。武則天雖然脾氣暴烈,敢作敢為,但在李世民生前卻不敢越雷池一步。

李世民去世後,武則天與眾嬪妃一起,削髮為尼,在感業寺出家,年方二十六歲。青燈古佛相伴,袈裟木魚緊隨,漫漫長夜,寂寞難當。

此番兩人重逢,淚眼相看,難捨難分,既不害怕先皇的在天之靈,又不顧及旁人的指指點點,恨不能當時就作一對並頭蓮蒂。

皇帝與尼姑的醜態,被皇后王氏一眼看破。她並不吃醋,反而像是飲了酒,興奮異常,心中盤算:要是將此妙尼引入宮中,不失為一張對付蕭淑妃的王牌;將來她必定對自己戴恩戴德,成為幫手。

主意打定,王皇后立即付諸行動。行香之後,李治依依不捨得離開寺院,腳尖朝前,眼睛朝後,儼然是個「狼顧」皇帝。緊隨在後的王皇后,招呼武尼姑同入密室,竊竊私語,吩咐跪著的她留起頭髮,以備大用。

武尼姑修行尚淺,塵緣未了,對皇帝情郎難以割捨,又盤算將來的大好前程,當時就滿口答應,並指佛發誓,願侍候王皇后一生。

王皇后大感滿意,洋洋而歸,在路上咬牙切齒地想:等著吧,蕭淑妃,有你好瞧的!為拒一狐,牽來一虎,養虎貽患,王皇后,知否?

在糊塗的王皇后的極力攛掇下,心急火燎的李治急如星火地將武尼姑接入皇宮。她頂上的光明隱去,化作一團烏雲,黑壓壓的湧入紫禁城。

巫山雲雨之後,李治得償舊債,心滿意足,龍顏大悅,封尼姑為昭儀,常隨左右,日夜相伴。相思症好了,迷戀症來了,從此李治心中和眼中只有武昭儀這顆珍珠,而視王皇后和蕭淑妃為死魚眼睛。

時隔不久,王皇后發覺大事不妙,恨不能揭去自己的臉皮。她沒有想到的是,從前的武媚娘,後來的武尼姑,現在的武昭儀,居然在感業寺中修鍊成精,迷得老公顛三倒四,甘受忽悠。

王皇后痛定思痛,轉而與昔日的情敵蕭淑妃捐棄前嫌,聯手抗「武」。她倆輪番在李治面前搖唇鼓舌,大說壞話,大潑冷水,試圖澆醒這個發高燒的夢中之人。無奈李治中毒太深,不僅執迷不悟,而且變本加厲,更加偏信和嬌慣武昭儀。

權利和地位對武則天具有天生的吸引力,她當然不會滿足於當個什麼昭儀,她想作天下之母。冷眼觀瞧,她知道李治雖然厭惡王皇后的嘮叨和傲慢,但並無廢立之心,自己要想當上皇后,只能耐心等待時機。

上天早有安排,在武則天為陷害王皇后絞盡腦汁、愁眉不展之時,永徽六年(655),已經生過兩個兒子的她又適時產下一女。

武則天懷孕,乃是一樁怪事。她與李世民同床共枕一十二年,卻從未開花結果。是李世民不中用嗎?李世民一生,育有十四子二十一個女共三十五個孩子,可謂是龍馬精神,碩果累累。是武則天無能嗎?她後來為李治生了四個兒子,比王皇后、蕭淑妃之流強了百倍。如果她為李世民生下一男半女,絕不可能變成李治的老婆,難道此乃天意嗎?

聽說武昭儀產女,王皇后出於禮節,前去探望。因為自己不能生育,她對孩子極為喜愛,縱然是對頭的後代,她也禁不住逗弄一番。然後,滿懷羨慕與酸楚潸然離去。

武則天生性嗜血,心狠手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王皇后剛剛離開,她不顧產後的疲憊,喪盡天良地惡狠狠地扼死了才在世上呆了一小會兒的親生女兒!喘息一陣後,她給死嬰蓋上被子,蒙了起來,自己裝出一付喜洋洋的模樣,靜候必定要來探望的李治。

聽說心愛的尼姑生了孩子,李治笑咧了嘴,三步並作兩步前來觀瞧,可惜比王皇后晚來一步。武則天強顏歡笑,迎接老公。李治慰勞了她幾句,讓她揭開被子,要看看掌上明珠。一揭之下,大驚失色:初放的花蕾,已經枯萎。

武則天放聲啼哭,哭得李治心如刀絞。他厲聲責問武則天身邊伺候的人,要追查兇手。左右人等嚇得不輕,異口同聲地顫聲答道:「皇后剛剛來過。」李治暴怒,一連聲地吼道:「皇后,你太狠了!竟然下此毒手!」

在李治看來,王皇后因平日里與武昭儀不睦,又加上自己不能生育,所以妒火中燒,惱羞成怒,出此狠招,此種女人不能留。這正是武則天不惜血本,以親生女兒的性命為代價所要達到的目的。

她見火候已到,哭哭啼啼,煽風點火,盡情控訴王皇后的「罪過」。李治被煽得頭腦發熱,滿頭火星,一溜煙找到王皇后,厲聲質問,大罵不已。王皇后百口難辨,急得淚雨滂沱。

李治連連冷笑,心中打定了廢黜王氏,立武則天為皇后的主意。他認為,不如此就不能安慰武則天的喪女之痛;不如此就不能讓武昭儀笑靨重開。

廢立皇后,是國之大事。李治擔心父皇李世民留下的老臣們的反對,首當其衝的就是自己的親舅、時任太尉的長孫無忌。他眼珠一轉,不久就親自領著武則天,雙雙屈尊來到太尉府,送去十車金銀珠寶。

皇帝賄賂大臣,也就是叫尼姑迷了心竅的李治能做得出來。長孫無忌並不推辭,收了禮品,擺上家宴,殷勤款待外甥皇帝和外甥皇帝的小老婆。席間,李治又燒了一把火,假公濟私,當場任命舅舅的小老婆所生的三個表兄弟為朝散大夫。

又送錢,又封官,李治下足了本錢。然後,他又試探著對長孫無忌言道:「王氏已當了五年皇后,一直沒有生育,難以服眾,您看怎麼辦?」

長孫無忌無視外甥皇帝眼巴巴的表情,岔開話頭,只言風月,不談政事,東拉西扯,不著邊際,急得李治兩口子暗中跺腳,最後不得不鎩羽而歸。從此,二人對長孫無忌懷恨在心,武則天尤甚。

八、九個月之後,李治又召見幾位大臣,逼他們表態。吏部尚書褚遂良言道:「陛下如果一定要換皇后,又何非得武氏不可呢!武氏曾是先皇的人,普天之下,無人不知,怎麼能當皇后!千秋萬代之後,後人如何評價陛下!請陛下三思!臣今日衝撞陛下,罪該萬死!」說罷,他撇下手中的笏板,解下頭巾,連連磕頭,血流如注,一臉氣憤,說道:「還陛下的笏板,請讓我辭官還鄉!」

李治又羞又惱,命人將他攆了出去。藏在李治身後帘子中的武則天,倒豎柳眉,圓睜虎目,尖聲叫道:「何不打死這個老畜牲!」受此羞辱,兩朝元老褚遂良悲憤之極!

長孫無忌不置可否,暗中反對;褚遂良赤膊上陣,當面頂撞;李治轉而徵詢另一位兩朝元老司空李勣的意見。李勣雖是一介武夫,但心思靈動,既不願得罪同僚,又不敢惹怒皇上,模稜兩可的答道:「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要問外人!」李治茅塞頓開,笑逐顏開,主意已定。

武則天上有李治執意提攜,下有一幫吹鼓手、抬轎漢搖旗吶喊,站樁助拳。禮部尚書許敬宗即是其一。這個無恥之徒把寶押在了武則天身上,自動賣身投靠。

他在朝堂之上,當著眾臣的面,大言不慚地叫道:「莊戶老頭多收了三、五斗,還想換換老婆呢,何況天子,關別人鳥事!何必多嘴多舌,胡說八道呢!」武則天聞言,正撓著癢處,笑得找不著眼了,趕緊將這番必將流傳千古的經典語錄告訴了李治。李治頻頻點頭,拈鬚暗笑。

永徽六年(655)十月十三日,李治公然誣陷王皇后與蕭淑妃陰謀投毒,將二人雙雙貶為庶人。僅僅過了六天,武則天被冊封為皇后。這個昔日孤苦伶仃的小寡婦、小尼姑,終於修成了佛法無邊的大菩薩。

可笑的是,在冊立詔書中,李治大言不慚地承認武則天當年的確是父皇李世民的女人,父皇由於欣賞她,便賜給了兒子。他的意思是說,武則天先後嫁給他李家父子二人,是李世民生前的安排。用死人來掩蓋姦情,也算是李治的一大發明。

尼姑成了皇后,原配和愛妾進了冷宮,前皇后王氏和蕭淑妃被關押在後宮之中。李治這個情種,對二人舊情難了,賊心不死,曾偷偷去看望二人。

他見牢房四面不透風,只在牆上鑿洞,用來傳送食物,心中很是不忍,小聲叫道:「皇后、淑妃,你們在嗎?」王皇后顫聲答道:「我們倆是罪人,您怎能還這樣稱呼我們呢?您要是還念舊日情份,就叫這個地方為『回心院』吧。」李治答道:「你們不要著急,我自有安排。」

武則天接到小報告,醋海翻騰五腑怒,立馬派人殺將過去,各打二人一百軍棍,然後斬去手腳,浸入酒缸。武則天從細碎的小牙中擠出一句狠話:「讓這兩個老婆子醉了骨頭!」過了幾天,二人雙雙斃命,武則天還不解氣,下令將她們的頭顱斬下。

昔日尊貴無比的皇后和妃子,雙雙成了無頭之鬼。李治聽說後,根本不敢放氣。失敗的女人啊,你的名字叫弱者!成功的女人啊,你的名字叫殘忍!

二人死後,常在夢裡披頭散髮渾身滴血去找武則天算賬。武則天做賊心虛,不勝其擾,乾脆跑到東都洛陽常住,終身不敢回長安。這下苦了炕頭漢子李治,不得不屈尊跋涉,前去朝見老婆大人。

(二) 大權旁落

在武則天爭奪皇后之位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後黨」,其核心人物是笑裡藏刀的中書侍郎李義甫、禮部尚書許敬宗等人。武則天當了皇后不久,便指使這幫爪牙羅織罪名,誣陷太尉長孫無忌謀反,將其逼死。

在此之前,因反對換皇后而遭貶斥外地的褚遂良也憂憤成疾而亡。李勣明哲保身,噤若寒蟬。至此,李世民時代的元老重臣悉數退出了權力中心。李義甫、許敬宗等人漸次陞官成了宰相,「後黨」勢力巨增。

但從永徽六年(655)十月立武則天為後,至顯慶五年(660)九月這五年間,李治仍然獨攬大權。然而,從顯慶五年(660)十月開始,李治的權力漸漸轉移到武則天手中,由「真天子」變成了「兒皇帝」。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為健康,二為性格。

顯慶五年(660)十月,李治開始生病,癥狀是頭暈目眩,嚴重時雙眼模糊,看不清東西。此病不知啥名,病理不清。雖經當時名醫診治,不見好轉。國家大事,不可停滯。李治迫不得已,只好尋覓「槍手」,代為處理國事。

皇帝的「槍手」的最佳人選應是太子。太子是國之儲君,早晚會變成天子。「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歸根到底是你們的。」皇帝常常如此諄諄教導太子們。

此時年僅三十四歲的李治已經有了兩任太子。首任太子是李忠,生母為劉氏。武則天當上皇后後,李忠被貶為梁王,武則天的四歲的長子李弘被立為太子。此刻僅有九歲,沒有當「槍手」的資格。

兒子不行,兄弟們可不可以呢?李治有兄弟十四人,他排老九。當年他的兩個同胞兄長李承乾、李泰爭奪太子之位,雙雙被斥,病死於貶所。

李治對其他健在的同父異母的兄弟實在放心不下,因為他們與他一樣,都是先皇的血脈傳人,有資格當皇帝,即便他們本人沒有野心,也得防備別有用心者拿他們做文章。歷朝歷代,皇帝最不放心的就是兄弟們。基於此,李治不可能從兄弟之間尋找槍手。

兒子不中用,兄弟信不著,更不說外姓的大臣們了,只好相信老婆。老婆是別人的好,但權力和財富還是交給自己的老婆為好。這是歷代皇帝在特殊情況下的選擇,也是同病。李治當然不能例外。武則天就這樣成了老公的「槍手」,替夫出征,代行國事。

這個娘們非同小可,巾幗不讓鬚眉,彷彿就是為掌權而生的。她生性聰穎,又好讀點書,一點就透,舉一反三,把國事處理的井井有條。

李治滿意之餘大感欽佩,頗有「吾不如也」的感慨,乾脆將皇帝專用的硃筆交予武則天,自己樂得清閑,躲在深宮中與幾個美女共同修身養性,捎帶著治病。

武則天當仁不讓,乘機「雌」起,大模大樣地坐在御榻上日理萬機,權勢漸漸放大,石榴裙邊聚滿了蚊香逐臭之徒。

這樣又過了四年。在這四年里,武則天開頭還是十分尊重老公的,事事請示,件件彙報。兩口子將國事當成了家事,在炕頭上夫唱婦隨,治大國如烹小鮮,大唐王朝漸入佳境。

然而,時間一長,武則天女強人的真實面目露了出來。權力如同情人,豈能與人分享!天無二主,兩人間勝齷齪,武則天急於大權獨攬,慢慢地不將老公放在眼裡,事事獨斷專行,連個招呼也不打。李治欲有所作為,常常受到限制,心中窩了不少惡氣,對這個河東獅子大起反感,極想轟轟烈烈的做一回打「獅」英雄。

麟德元年(664)十一月,有個道人經常出入皇宮,與武則天過從甚密,鬼鬼祟祟,形跡可疑。宮中的太監向李治告發,說這個道人在宮中施展妖術,暗中搗鬼,詛咒皇上,想讓皇上早死。

李治大怒:這還了得,搞到老子的頭上來了!他懷疑武則天是幕後主使,便找來西台侍郎上官儀,密商對策。上官儀原來是廢太子李忠身邊的人,也是個敢作敢當的奇女子,言道:「皇后橫行霸道,人神共憤,舉國痛恨,請皇上廢了她!」

李治在女人面前一向是英雄好漢,緊攥雙拳,砸向案幾,大聲嚷道:「就這麼辦!」上官儀毫不怠慢,立刻起草了廢黜皇后的詔書。

武則天早已在老公身邊布下了耳目,得此消息,氣勢洶洶地闖了過來。她叉腰站立,上以眼下一眼地打量著李治。李治在這隻下山母虎面前,英雄氣短,手搖腿顫,語無倫次,根本不敢宣讀面前擬好的詔書,結結巴巴地低聲嘟囔:「我原來沒有這個意思,都是上官儀的主意。」

幾天以後,上官儀和她的兒子一同被處死,與她有關係的右相劉祥道也被降職,一大批受到牽連的官員被流放。武則天的親信死黨們紛紛陞官,彈冠相慶,後黨勢力遍布朝廷。

從此以後,李治每次上朝時,武則天就在他身後垂簾聽政,事無大小,都有她決斷。天下大權,悉歸皇后,皇帝成了擺設。朝廷內外尊稱他們兩口子為「二聖」,實際只有一聖,就是武則天。李治之「治」,由「治國」之「治」,一變而為「治病」之「治」,李治真的是沒治了。

這一場廢黜皇后的鬧劇,匆匆落幕。李治打虎不成,反被虎傷,這是由他的性格決定的。此人除了相思病、頭暈病之外,還身染「妻管嚴」和「軟骨病」。

李治生性軟弱,其父李世民生前早已察覺,他曾對長孫無忌憂慮地說:「你勸我立李治為太子,但他過於懦弱,怕是守不住江山,怎麼辦?吳王李恪,英武果斷,很是像我,我打算立他為太子,你看如何?」

長孫無忌的私心雜念頗重,擔心李恪立為太子後,自己喪失娘舅的地位,堅決表示反對,李世民方才作罷,李治保住了太子之位。此時屍骨未寒的長孫無忌,如果地下有知,定會捶胸頓足,尋死覓活。

(三) 身心交瘁

自麟德元年(664)十二月拱手讓出朝政大權,至弘道元年(683)十二月去世這十九年間,作為「兒皇帝」的李治,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心靈世界屢遭打擊,身心交瘁,度日如年。

他的病情日漸嚴重,頭疼欲裂,雙目幾乎失明,對於上朝「聽」政、接見外賓、祭祀天地祖宗的繁文縟節,心生厭倦,有心無力,苦不堪言,他與群臣商議,打算讓武則天「攝知國政」,即由武則天當「代理皇帝」,自己就不必每次被武則天押著上朝了。

中書侍郎郝處俊表示反對,他說:「天子主外,皇后主內,是祖宗成規,天經地義。當年魏文帝曹丕曾經下令,說即使皇帝年幼,也不許太后臨朝干政,這是為了防患於未然。陛下何必要將高祖、太宗的天下,不傳給子孫而傳給老婆呢!」

群臣紛紛應和,李治拗不過眾人,只好強撐病體,繼續在朝堂上扮一尊泥胎塑像,任由武則天指手劃腳,發號施令。

身體疾病可以醫治,心靈創傷無法撫平,李治遭遇的精神打擊接二連三,情人和兩個兒子先後死於非命,使他精神萎靡,心灰意冷。

李治身體的上半截疼痛,下半截卻極不老成,時常背著武則天偷雞摸狗,一不留神把武則天的親姐姐和外甥女笑納了。

武則天姊妹三人,小妹早亡,大姐育有一子一女,不幸早寡。武則天發跡後,其姐攜女入宮,母女二人雙雙成了李治的情人,妹夫和大姨子擠眉弄眼,姨夫與外甥女勾搭成奸。武氏被封為韓國夫人,少的賀蘭氏被封為魏國夫人。

韓國夫人不久去世,李治嘆息不已,對她的女兒倍加珍惜,想將她接入宮中,做個長久「夫妻」,因為害怕武則天,遲遲未敢行動。武則天看不慣老公與外甥女打情罵俏,又擔心外甥女年青貌美,搶了老公,必欲除之而後快。

武則天是個蛇蠍女人,殺心熾烈,不僅殺情敵,也殺李家皇室之人,對娘家武氏子弟也不放過。

武則天的父親有兩房老婆,大老婆相里氏,生了武元慶、武元爽兄弟二人;小老婆楊氏,生了武則天姊妹仨。父親死後,武元慶、武元爽兄弟對後娘楊氏極不禮貌,順道也欺負武則天姊妹。

武則天成了皇后後,兄弟二人也當了不小的官,但他們並不感激妹妹,卻認為自己是功臣子弟,理所應該。武則天恨得牙關緊咬,將他們貶出京城,到外地任刺史,武元慶嚇得死在任所,武元爽後來被武則天尋了個由頭,流放至死。

武則天還有兩個叔伯兄弟,一個叫武惟良,一個叫武懷遠,都任刺史。此二人當年夥同元慶、元爽兄弟,不禮於武氏姊妹,武則天一直想要報復。

乾封二年(667),李治從泰山封禪歸京,惟良、懷遠兄弟跟隨扈駕,武則天見到二人,眼珠一轉,計上心來,要二人向皇帝進貢食物。二人不知是計,施出渾身解數,搜集山珍海味,送入宮中。武則天毫不怠慢,偷偷在食物中下了毒,然後送到外甥女魏國夫人住處,請她品嘗。

年青的魏國夫人忍不住腹中饞蟲,大吃特吃一頓,沒過幾個時辰就香消玉殞,紅顏變成了枯骨。李治接到情人的死訊,悲痛欲絕,下令徹查。武則天大義滅親,把兩個叔伯兄弟送上了斷頭台,並改其姓為蝮氏,不知誰更毒。即便如此,武則天仍不過癮,將二人的嫂子善氏抓入宮中,用帶刺的荊棘狠狠地打她,直到肉爛見骨而死。

四年之後,李治見到了魏國夫人的胞兄賀蘭敏之,忽地想起了慘死的情人,老淚縱橫地哭道:「那天早上,我上朝前見她還很好,退朝後就不行了,怎麼會這麼快呢?」賀蘭敏之知道底細,此刻想到妹妹遭此毒手,自己卻不能復仇,悲從中來,放聲大哭。武則天聽說後,心中嘀咕:「這小子懷疑我。」暗中又起了殺心。

賀蘭敏之是個帥哥,生性風流,被他的外祖母、也就是武則天的親娘楊氏看中,勾搭成奸,武則天恨得差點咬碎了牙。賀蘭敏之後來沒有管住自己的下半身,強姦了太子也就是武則天的長子李弘的未婚妻。這一下可叫武則天抓到了把柄,將其流放,中途用馬韁絞絲。武則天的可憐的姐姐,兩個孩子都被妹妹奪了性命!

情人之死,對李治而言,只是短痛,因為情人是移情別戀的產物;失去了情人,正好可以獵取更為香艷的尤物。隨著時間的流逝,李治漸漸忘卻了外甥女兼情人的魏國夫人。

在李治的一生中,最讓他飽受精神折磨的是三個親生兒子的慘痛遭遇。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慘劇,在他身上一再重演。

李治的長子名叫李忠,是宮人劉氏所生。劉氏在嬪妃中地位極低,生子而不能自養,母子二人咫尺天涯。李治的首任皇后王氏一直沒有生育,其舅中書侍郎柳奭憂心如焚,極為擔心外甥女的未來。他勸王皇后說服李治,立李忠為太子,指望李忠日後能對王皇后感恩戴德,為王皇后的將來提前上一份保險。

王皇后的枕邊風加上柳奭等人雷鳴般敲響的邊鼓,收到了奇效。永徽三年(652)七月,李忠當上了太子。

不幸的是,三年後王皇后被打入冷宮,武則天成了國母。李忠背靠的大樹轟然倒地,他這個猢猻的好日子結束了。顯慶元年(656)正月,李忠被貶為梁王,武則天的長子李弘被立為太子。

李忠被貶後,內心不安,總是懷疑有人要害他,經常穿著女人的衣服以防備刺客;又多次占卜吉凶,求神問鬼,以求平安。牆倒眾人推,有個小人告發了他。顯慶五年(660)六月,李忠被一擼到底,貶為庶人,流放到荒蠻之地的黔州。

麟德元年(664),西台侍郎上官儀替李治起草了一份詔書,企圖廢黜武則天。東窗事發,上官儀被捕。武則天認為,上官儀原來在東宮服侍前太子李忠,此番舉動必是李忠指使,遂讓人誣告他謀反。李治迫不得已,丟卒保帥,斬了上官儀,賜死李忠。

事實上,李忠的廢立,在李治心中可以說是波瀾不驚。因為李治與李忠的生母劉氏本無感情,李忠是他一時性起的副產品。李忠被立為太子時,李治剛剛當了三年皇帝,國事繁重,加上又是新手,自然無暇教育兒子,更無暇培養感情。他們二人,名為父子,實同路人。

廢黜李忠太子之位時,李治高舉雙手甚至抬起雙腳表示贊成,因為武則天此時是她最心愛的女人。立最心愛的女人的兒子為太子,是給最心愛的女人的最好的孝敬,最能討最心愛的女人的最大歡心。

然而,李忠之死,卻讓李治深感愧疚,因為李忠的確沒有參與廢黜武則天的陰謀,此事是上官儀秉承李治的意圖一手操辦的。武則天拿老公皇帝無法可想,轉而將怒氣撒在了老公的另一個女人生的兒子身上。

「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李治對這句話深有感觸。對於成了自己替罪羊的兒子,李治心底油然而生同情和憐惜。

在李治三十四年的皇帝生涯中,除李忠外,武則天所生的李弘、李賢、李旦兄弟三人相繼當上了太子,但都經歷了悲慘的遭遇。其中,李弘、李賢兄弟給予李治心靈的創傷最為慘烈。

李弘,武則天長子,四歲時繼李忠之後,被立為太子。

對於這個兒子,李治視若珍寶,這是他歷盡千辛萬苦、排除千難萬險立為皇后的武則天生的頭一胎。朝罷回宮,領著咿呀學語、憨態可掬的寶貝疙瘩四處遊盪,也是人生一大樂趣。

尤其是顯慶五年(660)十月始,李治因病將國事委託老婆處置後,更有閑心與閑空與兒子共享天倫之樂。可以說,李治對李弘關懷備至,耗盡心血,寄予厚望,父子間感情極深。

李弘對父親也有鳥雀反哺之心,從小就非常依戀父親。顯慶四年(659)閏十月,李治從長安前往洛陽朝拜老婆,留兒子李弘在首都監國。七歲的李弘對父親思念不已,以淚洗面。李治聽說後,慌忙命車駕中途停留,派人接來李弘。父子二人喜笑顏開,一路歡歌。

李弘像極了李治,無論是相貌還是性格上。成人後的李弘,性格溫順,仁厚孝順,謙虛謹慎,禮賢下士。朝野上下,好評如潮。李治越聽越高興,越瞧越歡喜,對大唐帝國的未來充滿信心。

但是,有一個人卻倍感威脅,極為惱怒。此人並非外人,而是李弘的生母武則天。此刻的她,手握重權,獨步天下,作法行雲,呼風喚雨,正是大呼過癮之時。李弘的崛起和威望,使她感到很不自在,擔心大權從手中溜走,對兒子白眼相看,充滿戒心。

李弘的性格和行為,與兇狠暴戾的母親大相徑庭,充滿了溫情與善良。上元二年(675)四月的一天,他在宮中閑逛,發現了兩名被關押的姑娘。打聽之下,方知是蕭淑妃的兩個女兒,年過三十,仍是待嫁之身,已被幽禁二十年了。見兩個姐姐如此,李弘心中不忍,立刻請示父皇,要求讓她們出嫁。李治想起當年往事,心中慘然,當即表示同意。

武則天聞訊,大發雌威,吼道:「你們父子二人,不是讓她們嫁人嗎?好,我現在就讓她們嫁!」她當即喚來正在殿上執勤的兩個衛兵:「一人一個,領回家吧!」皇帝李治、太子李弘,驚得目瞪口呆,眼巴巴地望著兩個衛兵挾著姑娘揚長而去。可憐金枝玉葉女,化作武夫糟糠妻!

幾天以後,即上元二年(675)四月二十五,李弘在合璧宮暴亡,死因不明,年方二十三歲。朝廷內外議論紛紛,都懷疑是武則天暗中下毒,殘殺親子。

李弘死後,李治哀痛欲絕,下詔說:「我正要禪位於太子,他卻先我而去。我重申以前的旨意,給予太子以尊貴的名號,追謚他為孝敬皇帝。」

太子在父皇生前去世,一向不可能有「皇帝」的謚號。李治此舉,表明了他的惋惜、悲痛的心情,也流露出對武則天暴行的抗議與無奈。

國不可無儲君。李弘死後四十天,武則天的此子李賢當上了太子。

此時的李賢,已經二十多歲了,天分極高,學識淵博。李治漸漸地淡忘了長子,在李賢身上重燃希望之火。四年後,李治讓李賢監國。李賢處事明快果斷,周密細緻,贏得好評如潮。

武則天再一次坐不住了,讓人撰寫了《少陽正范》和《孝子經》賜給兒子,意思讓他閉門讀書,莫談國事,以孝為重,以國為輕,不可急於攬權,免得老母睡不著覺。

李賢不知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沒有深刻領會母親大人的用心,仍然熱衷於朝政。武則天氣得大罵不已,親自寫信給兒子,對他橫加指責。李賢這才感覺不妙,聯想到哥哥的下場,不寒而慄。

恰在此時,他又聽到宮中流言,說他是武則天姐姐的兒子而非武則天親生。這一驚非同小可,李賢對武則天更是恐懼,簡直到了夜不能寐、寢食不安的程度,不知武則天的黑手何時伸向自己。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就在母子二人相互猜疑之際,「明崇儼案」突然爆發。

妖人明崇儼,不知從哪裡修鍊了一套鬼把戲,以符咒和幻術被李治兩口子雙雙器重,經常出入宮廷,官至正諫議大夫。他屢屢在武則天面前吹風,道是太子李賢望之不似人君,沒有做皇帝的福分,倒是英王李哲(顯)長得像太宗李世民,一看就是有福之人,而且相王李輪(旦)最有貴相等,攪得武則天日益堅定了調換太子的念頭。

調露元年(679)五月,能卜人生死、知過去未來的明崇儼橫屍街頭,兇手不知是誰。武則天下令全城搜捕,卻無濟於事,她想來想去,越發懷疑李賢是幕後主使,害怕自己也會有如此不堪的下場,決定對兒子下手。

在中國的過去和現在,要想搞倒搞臭一個人,通行的手法是在事先或事後廣造輿論,大肆散布此人「私德不淑」,要麼貪財,要麼好色,要麼五毒俱全;如此這般,則使天下人認為被拿者活該,拿人者高尚。武則天對付兒子,也跳不出這個老套路。

她指使手下的小爪牙,到李治面前告狀,說李賢是個「雙性戀」,喜好美女之餘見愛男色,與家奴趙道生幹了不少苟且之事,花費了巨額公款。李治不辨真假,又拗不過武老虎,下令逮捕了趙「同志」。武則天乘機命人把東宮翻了個底朝天,在馬棚里搜出了百餘件黑甲。

武則天強行認定,這是兒子企圖早飯的憑據。同時,細皮嫩肉的趙道生,在大刑面前打熬不住,受人誘供,承認自己授太子指使殺害了明崇儼。武則天見人證物證俱全,心中喜悅卻面帶寒霜地找到老公,逼他表態。

失去了長子的李治,不想讓次子重蹈前轍,一個勁地為李賢說好話,想讓兒子避此一劫。武則天再度咆哮:「他是我們的兒子,我們有什麼對不起他的,他竟然想造反!天地不容!大義滅親,絕不能輕饒了他!」

面對這樣一個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放過的母老虎,李治膽戰心驚,招架不住,低頭不語。永隆元年(680)八月二十二日,武則天作主,廢黜太子李賢,貶為庶人,其東宮舊屬也被斬殺。第二天,武則天的第三子、英王李哲(顯)被立為太子。

李賢先是被關押在皇宮別院,後被流放外地。三年後,李治去世,三個月後,李賢被逼自殺。

五年之內,兩個愛子先後遭遇不幸,兩個希望相繼破滅。五十三歲的李治,老淚流幹了,病情更重了,黃泉路更近了。

弘道元年(683)十一月,李治頭痛加劇,雙目失明。御醫秦鳴鶴診斷後,說唯一的辦法是用銀針刺頭,使之出血,方能痊癒。在李治病榻前垂簾的武則天,心中極不願意李治康復,厲聲喝道:「秦鳴鶴!你好大膽子,不要腦袋了!竟敢在天子頭上刺出血來!」

秦鳴鶴渾身篩糠,不同一聲跪地求饒。李治強忍疼痛,有氣無力地說:「你就聽他的吧,讓他試一試,說不定就好了呢。」武則天無奈地點頭同意。秦鳴鶴戰戰兢兢地爬起來,偷偷瞥了一眼帘中的武則天,穩了穩心神,大著膽子在李治頭上的百會、腦戶兩個穴位下針。

時間不長,李治就欣喜地說:「我的眼睛,好想能看見東西了!」武則天吃了一驚,慌忙假惺惺地把手放在額頭上,言不由衷地說:「天助我也!」然後,她又拿出了看家的表演天賦,親自背來彩緞百匹,賞給了秦鳴鶴。秦鳴鶴一會兒在火中,一會兒在水中,心情恍惚,不知眼前這個女人究竟是魔鬼還是天仙。

僅僅過了一個月,李治舊病複發,崩於貞觀殿,享年五十六歲。

李治這個「兒皇帝」,即喪失了朝政大權,也保護不了心愛的兒子;既不是一個好皇帝,也不是一個好父親。他靜悄悄地走了,眼睛再也睜不開了,頭也不痛了,心也不疼,但大唐王朝卻開始發病了,皇家宗室、文武百官的苦難即將開始。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更是唯一一個女皇——武則天就要殺氣騰騰地登基了。那團當年被李治喜氣洋洋地迎進皇宮的烏雲,就要攪起腥風血雨了!


推薦閱讀:

閑話英國人的戀舊情結
閑話命理之續篇(二)
閑話中西醫
【閑話】《珍愛你的枕邊人》
蓮語閑話之德不孤(3)--白芙蓉石與白汶洋石

TAG:皇帝 | 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