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造 徹悟通靈——白崇然寫意山水畫芻論
白 崇 然
Bai chong ran
白崇然,回族。1952年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生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供職於北京大學,兼《中國書畫收藏》雜誌學術部主任、北京大學資源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徐悲鴻畫院院士、中國王羲之藝術研究院榮譽院長。
曾獲1997年中國畫壇「百傑畫家」稱號,「中國藝術飛天獎傑出貢獻人物」榮譽稱號「感動中國傑出文化傳承人」榮譽稱號,被國家人事部授予「當代中國畫傑出人才」獎。
其作品被國務院辦公廳、中南海紫光閣、國家博物館、美術館、中央軍委、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全國人大、政協、外交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各大國家機關等重要部門收藏。
出版有個人畫集十多種及入編系列叢書畫集數十部。2005年入編《中國當代美術全集.山水卷》。
對於一個畫家的認識,尤其對於一個具有深厚傳統淵源而又奮力於承古出新實踐的畫家的認識,往往需要一個過程。畫家的作品在一次展覽中或一次見面時所看到的只是一種膚淺、朦朧的印象,如果就此妄加評論,只能是管窺之見。而對於畫家那驚人的創造能力和作品獨特的表現風格以及深邃的美學內涵,只有在反覆賞閱和細細品味的過程中才能加以理會。我一直關注白崇然的作品,常常與他共享一次次創作成功帶來的喜悅。我為他沿著長征之路寫生而創作的氣勢宏大的百米長卷而慶賀,我為他為人民大會堂等國家級樓堂管所創作的不同凡響的山水畫巨制而祝頌,我為他的作品隨「神州六號」飛船上天而歡呼,我為他一次次入選全國性美展和邀請展並屢屢獲獎而振奮,更為他的作品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收藏而欣喜。
白崇然的山水以雄強豪放為特點,大筆揮灑,隨機放鬆,洋洋洒洒,勾勾斫斫,擦擦點點,富於行草般的書寫性,雄強而不霸悍,豪放而不輕狂,綿密的筆意和鬆動的內部空間相輔相成,在蒼茫雄厚、秀潤華滋的視覺符號中傳達出中國傳統筆墨豐厚的文化蘊涵。概言之,白崇然的筆力、筆意、筆性自有一種朴茂蒼鬱的獨到氣象,早已走出了明清以來的傳統山水畫圖式,包孕著中國文化的現、當代性因素。
經過幾十年的歷練,其畫已「入深」於「成厚」,即意趣之深和氣質之厚已達「法備氣至,純任自然」階段,呈現出一種筆意縱橫、靈氣往來之感。畫家在強調「有生活感受,無生活實景」的實踐中放開徹悟,復歸心靈,以意取象的山川流水、林木煙雲,含蘊著獨特而又不可替代的某種心緒,乃是一種秀潤於滄桑的融合。作品中的意象,既不恣肆超拔,也不華美工麗,而是從容自在、平易簡淡、松秀舒展,筆法愈為自由率意,狀物益加不拘細節,筆法、墨法、色法都是適意、散淡、平和、凝練的結果。顯然,畫家意在強調作品的本色流露、無法之法,以實現「山水真趣」----造化自然之趣與人工剪裁之意。
其藝術表現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用筆已極鬆動自然,順筆、逆筆、中鋒、側鋒,拖拉摁捺,皴擦點染,自由馳騁,率性而為,進入無礙無滯境界,筆與象、意與境、心與畫,化合為一,真正有一種「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之感。這種筆法表現上的自由王國狀態,是畫家數十年純功歷練的結果,它合符「道法自然」的人文理想。石濤在《畫語錄》里所謂「腕不虛則畫非是」,「其用筆極重處,卻須飛提紙上,消去猛氣」,白崇然上述畫法,恰是體現「虛腕」、「筆活」、「飛提紙上」之妙處。 (二)用墨已達「筆與墨會,是為氤氳」,「筆不筆,墨不墨,畫不畫,自由我在」(石濤語)的境界。這種境界無處不自然,無處不天成,無造作之筆,無雕琢之痕,美在清雅,妙在分明,將觀者帶進一個特殊的審美天地。有時精心層層積染,有時及時捕捉和留住偶然得來的墨色效果。在寫與染的關係上,寫不到時,他力求「染」到,滿紙五墨交替,玲瓏剔透,不板、不結、不滯,重重景象,虛靈綿邈,煙波無盡,目極無窮,雖丘壑無言,卻透露出生命的神韻。
作品欣賞
推薦閱讀:
※風水與山水畫
※【靜逸詩畫】千年的對話.唱和杜甫秋興八首(含原創彩墨山水八幅)
※張正忠田園山水畫
※二十四山水法
※中國水墨山水畫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