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住房簡史」

中國人的「住房簡史」http://lrb.dayoo.com/html/2013-03/13/content_2178998.htm

大洋新聞 時間: 2013-03-13 來源: 老人報

  該書從平常百姓的生活入手,再現新中國成立以來平常人生活的酸甜苦辣和那永遠抹不去的生活往事。書中內容涵蓋了與百姓生活相關的服飾、飲食、娛樂、住宿、交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小見大、從細節展現宏觀,從生活方面的變化展示了新中國的輝煌成就。正如該書總顧問于光遠先生題詞所言:記錄點滴生活,彰顯社會進步。

  50後住上「新村」

  上世紀50年代初期的城鎮住房,新建居住區是結合城市市區工業分布和職工就近工作、就近生活的要求來確定布局的。這時期的新建民居,除平房外,大多數是四層左右的小樓,屋頂較高,達3米左右,有的高達3.5米,窗戶卻很小,不夠暢朗,居室通常是大間套小間,沒有廳,只有一個狹窄的過道,這是借鑒了蘇聯住宅模式。

  新建的住宅小區通常稱為新村,住戶是普通職工。當時,工人,尤其是大城市的工人住房困難受到特別的關注。1952年,上海為執行毛澤東數年內解決大城市工人住宅問題的指示,專門成立了工人住宅修建委員會。當年,第一批住宅21002戶完工,以當時的家庭成員平均每戶5人計算,可解決10萬人的居住問題。

  修建於上海西郊的曹楊路一帶的「曹楊新村」,1952年4月竣工,佔地200畝,可以容納1002戶,建有合作社、醫療站、公共浴室等設施,處處花草林木,小橋、流水、人家,渾然一體。一時間,「曹楊新村」在上海成為令人羨慕的新式住宅的代表,是無房戶夢想中的天堂。

  60後搬入新型住宅

  1960年10月15日,建築工程部向中央提出關於解決城市住宅問題的報告提出,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城市住宅面積遠遠落後於實際需要,各地都有無房不能結婚、婚後不能同住、幾戶同住一屋的現象。要調動國家的、地方的、工礦企業和廣大群眾的力量,分期分批地建設住宅,力爭三五年內基本緩解居住緊張的局面。

  上海中心城區建國上世紀前遺留下來的舊住房、棚戶簡屋較多。從上世紀60年代起,以街坊為範圍的舊房改造規劃展開,1962年的蕃瓜弄改造較為成功。改造後的蕃瓜弄,人均建築面積由原來的3.06平方米提高到7.27平方米,由原來的棚戶密集、地勢低洼積水區,變成街坊外綠帶環繞、街坊內建築整齊、環境優美的新型住宅區。

  70後的筒子樓

  上世紀70年代,一些企事業單位住房分配,仍然以筒子樓為主,其前身大多是單位的辦公室或者單身職工宿舍。當時城鎮居民解決住房停留在「等、靠、要」三個字上:「等國家建房,靠組織分房,要單位給房。」當時的福利分房依據的是在單位的工齡、職稱,還有工作年限以及是否是雙職工等綜合評分,想分房要論資排輩。所有人都期盼著單位分房能儘快輪上自己。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送禮的、遞條子的,甚至拿菜刀威脅的……房管科的門檻都被踩破了。

  上班是面對面的同事,下班是門對門的鄰居,一到吃飯時間樓道里就油鹽飛濺、人聲鼎沸,這樣的場景和生活方式也許都成了一代人永遠的記憶。

  80後被迫當「房奴」

  你買房了嗎?你買房貸款了嗎?你的房貸還剩多少?這是一些姑娘拷問男方的「逼供詞」。2009年5月5日《中國青年報》刊載的調查顯示,73.2%的人認為房子是婚姻必需品。有專家表示,現在「80後」僅僅依靠男女雙方的力量去買房基本上不可能,大部分是兩個家庭拿出積蓄為年輕人買房。有一句話是說「80後」的:「不怕某一方買不起房子,就怕兩個都買不起房子的人走到一起。」

  新千年後,隨著房價的一路攀升,買房,成了百姓,特別是年輕人很大的負擔,「房奴」一詞橫空出世。「房奴」是指城鎮居民抵押貸款購房,在生命黃金時期中的20年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償還貸款本息,從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長期壓力,甚至讓人感到奴役般的壓抑,人們擔心會像奴隸一樣為銀行工作。

  於是,買房人被決定了必須要找到月薪六千以上的職業才能供樓,還得必須不失去工作,必須不生病……這樣的現狀讓人感嘆。

  (摘自《中國生活記憶(建國60年民生往事) 有刪節 有改動 作者:陳煜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推薦閱讀:

在美國的中國人是如何看待美籍華裔的?
中國人真的是『妻不賢則子不孝(轉)
1980年中國人生活的老照片,圖2現在已經看不到,圖5比賓士牛
中國人英語水平不盡如人意
「奔跑」的中國人需要健康轉型

TAG:中國 | 中國人 | 住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