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清朝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政權,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帝制國家,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末農民將領李自成攻佔北京,明朝滅亡。清軍趁勢入關,政治上推行剃髮易服,軍事上打擊農民軍和南明諸政權,逐步統一中國。然後歷經康雍乾三朝,發展到鼎峰,這一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基本上奠定了中國版圖,同時君主專制發展到頂峰。

但是中後期由於政治僵化、文化專制、閉關鎖國、思想停滯逐步落後於世界。1840年爆發了中英鴉片戰爭,中國從此進入近代,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嚴重喪失。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開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地主階級進行了洋務運動。甲午戰爭之後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以康梁為首的維新派開始進行戊戌變法,但是變法失敗。1900年夏天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維護在華利益侵略中國。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從此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清朝從後金建立開始算起,共有十二帝。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國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1636年(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順軍攻佔北京,明朝滅亡;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清攝政王多爾袞指揮清軍入關,打敗大順農民軍;同年清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的統治者。入關後20年時間裡,清朝先後滅亡大順、大西和南明等政權,基本統一全國。

清朝最初建都於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1621年遷都遼陽,1625年遷都瀋陽(改稱「盛京」),1644年定都北京。以盛京為陪都。

清朝奠定了中國疆域的基礎,鼎盛時領土達1300萬平方公里。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台灣及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等,南至南海諸島。

清朝的人口數也是歷代封建王朝最高,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紀後期,已達到三億左右,清末時達到四億以上。清初為緩和階級矛盾,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內地和邊疆的社會經濟都有所發展。至十八世紀中葉,清朝的封建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史稱「康乾盛世」。於是中央集權專制體制更加嚴密,國力強大,秩序穩定。康熙年間,統一了台灣,並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段邊界;乾隆中葉,平定準噶爾、回部,統一了新疆。這不僅一舉解決了中國歷史上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曠日持久的衝突,而具採取了一系列政策,發展邊疆地區的經濟、文化和交通,鞏固了中國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在文化上,康乾時期編纂了幾部集大成之作,像《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等,對清理和總結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作出了重大貢獻。

清朝也有很多弊病。明代後期的君權有一定的鬆懈,而清朝又把封建專制推向了最高峰。清朝初期大力推行圈地、投充等惡政,極大破壞了中原地區的經濟;重農抑商,制約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製造了多起文字獄,加強對文人思想控制,導致思想上「萬馬齊喑」;在編撰古籍時又大肆銷毀古籍。最典型的就是明末可以和春秋時代相比的晚明思潮在清代終結。知識分子不敢發表獨立見解而是鑽進故紙堆去考究古書,這就是所謂的乾嘉學派。剃髮易服,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漢族的文化傳統;首崇滿洲政策和給旗人寄養的特權,使其迅速腐化。統治者輕視科技和閉關鎖國,導致中國的科技極大落後西方。1840年後帝國主義的入侵,使清廷與侵略者分別締結了大量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中國的主權受到嚴重損害,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人民負擔更為沉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告成立。同年2月12日,清宣統帝正式下詔退位,清朝滅亡。清朝共歷經十二帝,統治全國268年。

明朝初期,女真族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後又按地域分為建州、長白、東海、扈倫四大部分。明朝在東北設立遼東都司、奴兒干都司作為管理機構,女真各部皆臣服於明朝。清朝統治者為出身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氏。建州女真首領猛哥帖木兒(努爾哈赤六世祖,後被追封為肇祖原皇帝)時為明朝建州衛左都督,1433年因部族衝突被害。1440年建州部南移,最終定居於赫圖阿拉。南移後,建州女真部與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會生產力提高,經濟繁榮。

1583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襲封為建州左衛指揮使,以祖、父遺甲十三副,相繼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東海女真部,統一了女真各部。他還築城池、設大臣、定法律、理訴訟、建立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按軍事組織形式,把女真人編製起來,在貴族控制下進行戰爭和生產活動,是一種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八旗制度促進了女真社會的發展,鞏固了努爾哈赤的統治地位。

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自立為汗,國號金,史稱後金,建元天命,公開反叛明朝政府。1618年,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的討明檄文,誓師伐明,舉國震驚。1619年,明朝在薩爾滸之戰慘敗,幾年間喪失遼東七十餘城。

1621年,努爾哈赤攻佔遼陽、瀋陽,遷都於遼陽。1625春,努爾哈赤不顧貝勒諸臣異議,決定遷都瀋陽。當年農曆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後,便率親族百官自東京(遼陽)起程,夜宿虎皮驛,翌日抵瀋陽。從此瀋陽成為後金政權的統治中心。不過,努爾哈赤在1626年的寧遠戰役中被明軍的大炮打成重傷,不久逝世。第八子皇太極繼位。他繼續對明朝展開攻勢,並聯合蒙古各部,勢力不斷擴大。

1635年,清太宗皇太極廢除舊有族名「諸申」(女真),定族名為「滿洲」。1636年,清降服漠南蒙古。同年皇太極稱帝且改「金」國號為「清」,正式建立清朝,改年號為崇德。

1640年,明清松錦之戰爆發,1642年洪承疇在松山被俘,祖大壽在錦州投降。松錦之戰標誌著明朝在遼東防禦體系的完全崩潰,在關外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1643年皇太極病死,第九子福臨繼位,是為順治帝,由其叔多爾袞攝政。

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陷北京,明朝崇禎帝在農民軍的攻城炮聲中自殺於皇城後的景山。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清攝政王多爾袞指揮八旗勁旅,兼程入關,以吳三桂為前導,擊敗大順農民軍,進佔北京。同年清順治帝遷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已是全中國的君主。

接著,清軍南下剿殺農民軍,北方的地主、官僚紛紛迎降,勾結清軍,鎮壓農民軍。與此同時,在南方,一些明朝遺臣擁立皇族建立幾個小朝廷,史稱南明(弘光、隆武、紹武、永曆)。此外還有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的大西政權。清朝於1645年滅大順、南明弘光;1646年滅大西、南明隆武、南明紹武;1662年滅南明永曆;1664年消滅大順殘餘勢力。清朝入關後歷經20多年的戰爭,基本統一全國。

李自成死後,余部與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堵胤錫聯明抗清。1647年大敗清軍於全州,次年幾乎收復湖南全境。江西金聲桓和在廣州李成棟先後反正,出現了南明時期第一次抗清鬥爭的高潮。但永曆政權不能團結對敵,給了清軍以喘息之機。由於華南反清勢力較大,清帝冊封吳三桂、耿仲明與尚可喜為王以鎮守雲南、廣東與福建等地,史稱三藩。1658年,吳三桂率清軍攻入雲南,1662年南明永曆帝被殺,南明滅亡。

清軍進軍江南的過程中,無惡不作,激起江南人民的強烈反抗,特別是剃髮令強制執行,各地燃起抗清的熊熊烈火。清廷殘酷鎮壓,在揚州、嘉定、江陰等地進行了大肆屠城,史稱「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此後清軍各地「剃髮易服」,清軍採取多次屠殺以鎮壓之,造成人口驟減,發生西南地區民生蕭條、萬里無人的景象。史稱甲申國難,1659年,清軍佔領西南地區。並遷移湖廣人口填川,以補充勞動力的不足,視為歷史上的第二次「湖廣填四川」。清廷制定的圈地和投充政策使人民放棄土地,增加更多流民。為此又制定嚴禁奴僕逃亡的逃人法,激化京畿地區的民族矛盾。後來清廷下令停止這些政策,並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並且正式開科取士,追尊崇禎帝與明朝忠臣。

明延平王鄭成功在1661年收復了當時為荷蘭殖民地的台灣。永曆帝被害後,鄭成功之子鄭經繼續使用南明永曆年號,尊前明寧靖王朱術桂為監國。1683年,清朝統一台灣,1684年設立台灣府。

1662年康熙帝8歲即位,在位期間,平三藩,收台灣,三征準噶爾叛亂,抵抗沙俄侵略,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和《康熙字典》。

1735年雍正帝去世,其子弘曆繼位,即乾隆帝。乾隆帝執政60年,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樹,為鞏固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編纂《四庫全書》,1772年開始,經十年編成,為清理和總結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很多珍貴材料喪失。乾隆帝酷愛漢文,勤於寫詩,留下了約42613首各體詩作。由於清朝的文字獄,詩選的編選者不敢收錄、評價當朝皇帝的詩,而原著(《御制詩集》)又卷帙浩繁,所以乾隆的詩沒有流傳開來,大部分是帝王體打油詩。然而為維護統治卻嚴厲控制思想,編書期間藉機割裂焚毀大量不符其思想的書籍。此外大興文字獄使如戴名世等人被株連殺害或者流放。這些都讓文人思想受到嚴厲阻礙,遲滯文化的發展。乾隆六下江南,並仿製江南園林廣修園林,勞民傷財。

清朝從乾隆末年開始有衰落的現象,政治日漸腐敗。當時人口暴增與鄉村土地兼并嚴重,使得許多農民失去土地;加上貪官和珅等官員腐敗,於乾隆晚期到嘉慶時期陸續爆發民變。白蓮教於1770年代舉兵,後來又於1796年爆發川楚教亂,八年後被清軍鎮壓,領袖王三槐被處死。台灣天地會領袖林爽文於1787年發動林爽文事件。1795年乾隆帝禪位於子顒琰,即嘉慶帝。乾隆至1799年去世,嘉慶帝方得以親政。然而嘉慶帝未能解決弊端,清朝繼續走向衰退。道光帝也失去了早期君主銳意進取的精神,掌政風格日趨保守和僵化。官場中,結黨營私、相互傾軋、買官售爵、賄賂成風。軍隊里,裝備陳舊、操練不勤、營務廢弛、紀律敗壞。財政上,國庫日益虧空、入不敷出。階級矛盾激化,民變四起。

1839年,道光帝為解決鴉片貿易的弊端,派林則徐到貿易中心廣州宣布禁煙,此即虎門銷煙。1840年,英國悍然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1841年,清政府戰敗,被迫求和。1842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國侵略者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開啟了中國近代史。

西方各國迫使清政府開港通商,加上地方官吏地主兼并土地,使得傳統農村經濟受到破壞。各地乘機紛紛起事,其中華北以捻亂為主,華中華南以洪秀全的太平天國與雲南杜文秀、馬如龍的雲南回變為主。洪秀全改造基督教教義,1851年於廣西金田起義,聯和天地會、三合會北伐。兩年後攻陷並定都江寧,並且發動兩次西征;1853年5月8日,林鳳祥、李開芳等奉命率師兩萬餘人北伐。北伐軍雖然一度進至天津附近,因孤軍深入,被清軍圍困。後來曾國藩、左宗棠與李鴻章為保護儒家文化,紛紛組織湘軍與淮軍抵抗太平天國。太平天國發生天京事變後國力衰退,部分勢力轉入捻軍。太平天國最後於1864年被湘軍、淮軍以及外國人組成的常勝軍、常捷軍圍攻之下而亡。

1856年,英國借口「亞羅號事件」、法國借口「馬神甫事件」共同發動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到1860年,英法聯軍相繼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俄羅斯趁火打劫,從19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侵吞中國北方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根據不平等條約,中國喪失大量領土、主權和財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

1861年,咸豐帝去世,其六歲之子載淳繼位,即同治帝。咸豐帝本任命肅順等八大臣

贊襄政務,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奕?發動辛酉政變,兩宮垂簾聽政,最後由兩宮之一的慈禧太后獲得實權。被稱為洋務派的奕?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部分漢臣在消滅太平軍時認識到西方的船堅炮利,並且鑒於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以「師夷長技以制夷」、中體西用為方針展開自強運動(又稱洋務運動)。當時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與隨後的北洋通商大臣負責對外關係與自強運動的策劃與推行,先後引入國外科學技術,建立現代銀行體系、現代郵政體系、鋪設鐵路、架設電報網。建立翻譯機構同文館、新式教育(新學),培訓技術人才並派遣留學生到歐美日等先進工業國家,培育出唐紹儀與詹天佑等人才。開設礦業、建立輪船招商局、江南製造總局與漢陽兵工廠等等製造工廠與兵工廠,同時也建立新式陸軍與北洋艦隊等海軍。洋務運動使得中國社會出現較安定的局面。其間太平天國於1864年滅亡。1865年僧格林沁的滿蒙騎兵(八旗兵)中捻軍埋伏後全殲,賴洋務派左宗棠與李鴻章分別滅西、東捻,捻亂到1868年為止。1862年-1878年間左宗棠先後平定陝甘回變,平定新疆回亂,並收回伊犁。

洋務運動使得清朝的國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增強,到慈禧太后與恭親王聯合執政的同治年間,清朝在文武齊心合力之下,一度出現了較安定的局面,史稱「同治中興」。其間清朝在西方人的幫助下成功消滅太平軍、平定捻軍之亂,並收復新疆,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有相當大的改善。至19世紀80年代,清朝軍隊的裝備和洋務運動之前相比已有了明顯的提高;在1884年至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的一系列戰役中,清軍和法軍互有勝負。戰後,清朝設立了海軍衙門。

對外方面,1884年,清朝和法國為越南(安南)主權爆發中法戰爭。清朝失去藩屬國越南,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台灣也宣布建省。1885年英國入侵緬甸,清朝駐英公使曾紀澤向英國抗議無效,隔年被迫簽訂《中英緬甸條約》,承認緬甸為英國所有。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國力大增,1872年日本強迫清朝藩國琉球改屬日本,清朝拒不承認,中日交惡。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最後以清軍落敗而告終

清政府於1895年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清朝割讓台灣和澎湖,失去藩屬國朝鮮和租界。洋務派李鴻章建立的北洋艦隊全面瓦解,也宣告自強運動最終失敗。隨後,由光緒帝與梁啟超和康有為領導發動的政治改革運動:戊戌變法又因為慈禧太后和保守派的反對,而軟禁了光緒帝,變法因此失敗,因為只有103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維新」。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1901年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清朝於八國聯軍後國勢大墜,知識分子莫不提出各種方法拯救中國,主要分成立憲派與革命派兩種改革路線。1901年立憲派康有為、梁啟超推動立憲運動,梁啟超發表《立憲法議》,希望讓光緒帝成為立憲君主。而慈禧太后為挽清朝衰落危局,有意效仿歐日的改革而推行清末新政。新政主要推行君主立憲、建立清朝新軍、廢除科舉、整頓財政等一系列改革。而革命派對清廷的改革失望,他們鼓勵推翻清朝,建立中華共和。1894年孫文於夏威夷檀香山建立興中會、1904年黃興於長沙成立的華興會、1904年蔡元培於上海成立光復會,此外還有其他革命團體。1905年孫文在日本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成立中國同盟會,並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綱領。革命派聯合舊有反清勢力如三合會、洪門等,在華南地區發起十次起事,並將勢力滲入華中、華南的清朝新軍。

當時立憲派與革命派為改革方式發生爭執,一開始立憲派佔上風,清廷也承諾實行立憲。1907年清廷籌設資政院,預備立憲,並籌備在各省開辦咨議局。1908年7月頒布《各省咨議局章程及議員選舉章程》,命令各省在一年之內成立咨議局。同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以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成立代議會。在立憲派成員的請願下,清廷宣布把預備立憲縮短三年,預定在1913年召開國會。同年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皆去世,溥儀繼位,即宣統帝,其父載灃擔任監國攝政王。1911年5月清廷組成由慶親王奕劻領導的「責任內閣」,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君主立憲。不過,該內閣中的很多成員為皇族身份,故被稱為「皇族內閣」,引發立憲派的不滿和失望,很多轉向於革命派合作。

同年5月四川等地爆發保路運動,清廷急派新軍入川鎮壓。10月,革命派於湖北發起武昌起義,南方各省隨後紛紛宣布獨立。清廷任命北洋新軍統帥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成立內閣並統領清軍。袁世凱一方面於陽夏戰爭壓迫革命軍,另一方面卻暗中與革命黨人談判,形成南北議和。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於南京宣布立國,孫文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2月12日,袁世凱迫使宣統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將權力交給袁世凱政府,清朝滅亡,標誌著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君主制度正式結束。

1917年張勳組織辮子軍,於北京擁護宣統帝溥儀,復辟清朝(史稱張勳復辟),但只持續12天而終。日本於九一八事變佔領中國東北,1932年扶持溥儀建立滿洲國,其最終隨著1945年蘇聯的八月風暴行動而亡。

清太祖即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1626年)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滿語和漢語,喜讀《三國演義》。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國關東部,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後,遷都瀋陽。之後席捲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餘城。1626年兵敗寧遠城之役,同年四月,努爾哈赤又親率大軍,征蒙古喀爾喀,七月中旬,努爾哈赤身患毒疽,不久去世,葬於瀋陽清福陵。清朝建立後,尊為清太祖,謚曰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2月21日),努爾哈赤出生於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赫圖阿拉城(後改稱興京,今中國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的一個滿族奴隸主塔克世的家中。努爾哈赤出生時期,正值16世紀後半期,那時統治中國明朝雖然依然政權穩固,但已漸漸走向衰落。努爾哈赤的先人都非等閑之輩,從六世祖猛哥帖木兒開始受到明朝冊封。祖父覺昌安(明代譯作叫場)、父塔克世(明代譯作他失)為建州左衛指揮,母為顯祖宣皇后。

在當時的東北地區,最主要的軍事力量是遼東總兵李成梁的部隊。他利用女真各部落之間以及和其他民族部落之間的矛盾縱橫捭闔,以控制局勢。明朝建州右衛指揮使王杲(努爾哈赤的外祖父)於萬曆二年(1574年)叛明被李成梁誅殺。王杲的兒子阿台章京得以逃脫,回到古勒寨(今新賓上夾河鎮古樓村)。阿台之妻是覺昌安的孫女。

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李成梁攻打古勒寨。覺昌安、塔克世進城去勸降,因戰事緊急被圍在寨內。建州女真蘇克素滸河部圖倫城的城主尼堪外蘭在李成梁的指揮下誘阿台開城,攻破古勒寨之後屠城,覺昌安、塔克世也未能倖免,家中只剩努爾哈赤一人倖存,從此立下復仇誓言:殺死尼堪外蘭。努爾哈赤和他的弟弟舒爾哈齊在敗軍之中,因儀錶不凡,被李成梁的妻子放走。努爾哈赤歸途中遇到額亦都等人擁戴,用祖、父所遺的13副甲胄起兵,開始統一建州女真各部的戰爭。他回到建州之後,派人質問明朝為什麼殺害其祖父、父親。明朝歸還努爾哈赤祖、父遺體,並給他「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封龍虎將軍,復給都督敕書」。

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五月,努爾哈赤率領部眾去攻打尼堪外蘭,攻克圖倫城,尼堪外蘭逃走到鵝爾渾。

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正月,努爾哈赤向李岱駐守的兆佳城(今遼寧新賓下營子趙家村)發動攻擊,取勝並生擒李岱。

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努爾哈赤攻克鵝爾渾,尼堪外蘭逃到明朝領地。努爾哈赤請求明邊吏押還尼堪外蘭,並將他處死。

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在「建州老營」的廢址上建城,該城在天命六年(1621年)後金遷都遼陽後被稱為佛阿拉,即「舊老城」(今新賓縣永陵鎮二道村)。

據《滿洲實錄》,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努爾哈赤採用了蒙古文字而為滿語配上了字母。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去北京向明朝朝貢。

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遷都到赫圖阿拉。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成為後金大汗。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攻佔了大部分女真部落。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4月13日,努爾哈赤在盛京「告天」誓師,宣讀了與明朝結有的七大恨的討明檄文。

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明廷徵集十四萬軍隊討伐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掌握有利戰機,集中兵力,「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在薩爾滸之戰,大敗明軍,殺明軍約六萬人,取得勝利。之後,智取開原和鐵嶺,使明朝在遼東地區失去了御守後金西去的屏蔽。明人評曰:鐵嶺、開原,為遼重蔽,既並陷賊,則河東已在賊握中。

明天啟元年即金天命六年(1621年),努爾哈赤遷都遼陽,興建東京城。

天啟二年即金天命七年(1622年),努爾哈赤大敗遼東經略熊廷弼和遼東巡撫王化貞,奪取明遼西重鎮廣寧(今遼寧北鎮市)。

明天啟五年(1625年)三月,努爾哈赤遷都瀋陽。在統治遼東期間,多次在征戰中進行血腥殺戮。

明天啟六年(1626年)一月,努爾哈赤發起寧遠之戰,明朝守將袁崇煥以葡萄牙制的紅夷大炮擊敗之,兵退盛京(瀋陽)。同年四月,努爾哈赤又親率大軍,征蒙古喀爾喀,「進略西拉木輪,獲其牲畜」。五月,明將毛文龍進攻鞍山,努爾哈赤回師盛京。

明天啟六年(1626年)七月中旬,努爾哈赤身患毒疽,七月廿三往清河湯泉療養,八月初七,大漸,十一日,乘船順太子河而下,病死於叆(ài)福陵隆恩門雞堡(今瀋陽市于洪區翟家鄉大挨金堡村),終年六十八歲。努爾哈赤葬於瀋陽福陵(今瀋陽東陵),廟號「太祖」。

清太祖努爾哈赤姓什麼?一般人可能會毫不猶豫地說出姓愛新覺羅。其實關於努爾哈赤的姓氏,文獻記載,稗官野史,雜說紛紜,莫衷一是,成為一團歷史之謎。據文獻記載就有六種說法:認為努爾哈赤姓佟、童、崔、雀、覺羅、愛新覺羅。清朝皇室祖先以神話為名,認為其姓氏「愛新覺羅」原系天賜。

努爾哈赤的姓氏之所以謎團重重,原因在於,滿洲初期沒有文字,沒能留下原始的滿洲文獻記載;據《清太祖實錄》記載,清朝皇帝都認為自己姓愛新覺羅,其中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有三個仙女在池中沐浴,一隻神鵲銜來一枚果子,落在三仙女的衣服上,仙女愛不釋手,把果子放入口中,吞進腹中,從而有了身孕,生下一個男孩,男孩相貌奇異,而且剛出生就能說話,仙女告之,他姓愛新覺羅,名叫布庫里雍順。布庫里雍順也就是清朝皇帝的祖先。

清朝在《清太祖實錄》之後,官修的「會典」、「宗譜」、「通志」等,以及皇帝的御制詩文,凡屬清代的官書,都來自努爾哈赤及其後裔一方所編造的所謂記載,都是「欽定」、「御制」,也都是說自己姓愛新覺羅。

在明朝、朝鮮的文獻記載中,努爾哈赤姓「童」或「佟」。

剛開始滿洲並沒有滿文,當時明朝、朝鮮的官私書籍里,關於清朝先世的姓氏又是怎樣記載的呢?

據閻崇年考證,明朝和朝鮮的文獻均有記載,清太祖努爾哈赤姓佟或童。努爾哈赤曾作為明朝的建州衛官員,先後八次騎馬到北京向明朝萬曆皇帝朝貢。明人或明清之際的學者,做了大量的記載,都說努爾哈赤姓佟而且努爾哈赤曾同朝鮮打交道數十年,朝鮮文獻也留下大量記載。申忠一《建州紀程圖記》有如下記載: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正月,努爾哈赤向朝鮮國王回帖云:「女真國建州衛管束夷人之主佟努爾哈赤稟」等等。

努爾哈赤自稱姓佟。申忠一作為朝鮮南部主簿到達佛阿拉,受到努爾哈赤的接見,並在那裡住了一段時間。他回國後將見聞寫成《申忠一書啟及圖錄》即《建州紀程圖記》,資料珍貴,相當可信;而那篇《回帖》是努爾哈赤本人讓他轉給朝鮮國王的。這是努爾哈赤親自審閱過的正式公文,應當算是第一手資料。但是,朝鮮文獻更多的是把「佟」寫作「童」 。

「童」和「佟」實際上是女真人的普遍姓氏,是假借漢人的姓氏。佟姓或童姓,不但是遼東的顯著大姓,也是當時女真人的普遍姓氏。誰做了部落的酋長,誰與明朝發生關係,這人便以佟或童為姓,通過「四譯館」,轉給明政府。

章炳麟的《清建國別記》中提到一種說法,佟姓原來是漢人的姓氏,後來常被夷人襲用,以假冒漢人。清朝皇室的祖先在名字前面冠以「佟」姓,可見女真酋長,可以隨時姓佟或童,佟姓或童姓,也就成為他們的公姓。

努爾哈赤的姓氏除了佟或童的說法之外,朝鮮人還有記載稱他姓雀或姓崔。

閻崇年認為,有一種解釋是來源於努爾哈赤的母親因為吞下雀卵才生下了他,不過清朝人並沒有如此記載,《清太祖實錄》的《武錄》、《滿錄》、《高錄》三書,僅記載其母懷孕十三月而生努爾哈赤之事,並無吞卵而孕之說。

第二種解釋則來源於仙女吞服神鵲留下的果子而生下清朝皇帝祖先的神話,因此傳聞努爾哈赤姓雀。而且滿洲先人曾把烏鵲作為圖騰,這些都能把清朝皇室姓氏同「鵲」或「雀」相聯繫。當然也有學者提出了新看法,認為努爾哈赤姓「崔」是由於朝鮮語中,崔的發音介乎於漢語缺和吹之間,與「覺羅」中「覺」字音相近,於是懷疑崔姓是來源於「覺羅」的誤讀。

愛新覺羅·皇太極,

愛新覺羅氏,清太宗文皇帝,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滿族。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稱天聰汗,前後在位17年。在位期間,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作戰,公元1636年(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極改女真族名為滿族,在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為下階段大清迅速擴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廟號太宗,謚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皇太極出生於1592年11月28日(明萬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申時,努爾哈赤第八子,母為葉赫納拉氏,名孟古哲哲,是葉赫貝勒布齋和納林布祿的妹妹。

1603年(明萬曆三十一年)秋季,孟古哲哲生病,想要見她娘家母親一面,努爾哈赤派人去通知這事情,納林布祿沒有同意,同年九月孟古哲哲因病去世,皇太極時年12歲。孟古生前的時候,做大福晉時間較短,皇太極當了大汗後,尊奉孟古哲哲為孝慈高皇后。

皇太極自少年起常隨父兄狩獵和征戰,騎射嫻熟。1612年(萬曆四十年),從父出征海西女真烏拉部,克六城。

1616年(後金天命元年),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國(史稱後金),稱大汗,任命次子代善為大貝勒、侄子阿敏為二貝勒、五子莽古爾泰為三貝勒、四貝勒皇太極為四大貝勒。

1618年(天命三年),隨父攻明,獻計襲取撫順(今屬遼寧)。次年,在薩爾滸之戰中,與諸貝勒率兵大破明軍西路杜松部、北路馬林部,與代善破東路劉綎部。不久隨父攻取明開原、鐵嶺,滅葉赫部。

1625年(天命十年),與兄阿巴泰率精騎5000馳援科爾沁,迫使察哈爾蒙古首領林丹汗遠遁。

1626年(天命十一年)農曆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因病去逝。大妃烏拉那拉氏和兩個庶妃殉葬。代善與其子岳托及薩哈廉,擁皇太極嗣汗位。代善的長子貝勒岳托和三子貝勒薩哈廉,對諸貝勒大臣說出了擁戴皇太極的原因:「才德冠世,當速繼大位」。由於身為長兄的代善的鼎力支持,所以眾貝勒乃合詞請上嗣位」,皇太極「辭再三,久之乃許」,被擁舉為大汗。農曆九月一日,皇太極在大政殿即汗位,焚香告天,宣布次年為天聰元年。

1635年(天聰九年)農曆十月十三日,皇太極下令改族名為滿洲。

1636年(天聰十年)四月,諸貝勒大臣以遠人歸服、國勢日隆為理由,請求為皇太極上尊號,未允。後來薩哈廉讓諸貝勒檢討過去,表示今後忠誠效力,皇太極答應可以考慮了。然後皇太極又以「早正尊號」徵詢漢官儒臣的意見,鮑承先、寧完我、范文程、羅綉錦等都表示贊成。薩哈廉又召集諸貝勒各書誓詞,向皇太極效忠。「外藩」諸貝勒聞訊也請求上尊號,皇太極同意了。上尊號的準備活動至天聰十年三月末大體就緒。

同年四月五日,滿洲諸貝勒、固山額真,蒙古八固山額真,六部大臣,孔、耿、尚,外藩蒙古貝勒及滿蒙漢文武官員齊集。多爾袞捧滿字表、巴達禮捧蒙字表、孔有德捧漢字表各一道,率諸貝勒大臣文武各官赴宮門跪下,皇太極在內樓,御前侍衛傳達,皇太極命滿、蒙、漢三儒臣捧表入,諸貝勒大臣行三跪九叩頭禮,左右列班候旨。三儒臣捧表至御前跪讀,表中盛讚皇太極的文治武功,上合天意,下順民情,請上尊號,一切儀物,俱已完備,只待賜允。皇太極聽後同意,並發誓倍加乾惕,憂國勤政。消息由儒臣傳出,眾皆踴躍歡欣,叩頭而出。第二天決定選擇吉日四月十一日舉行登極大典。屆時正式祭告天地,受「寬溫仁聖皇帝」尊號,建國號大清,實際是把後金改為大清,改元崇德,即天聰十年為崇德元年。祭告天地完畢,在壇前樹鵠較射

1632年(天聰六年)農曆正月,廢除「與三大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舊制,改為自己「南面獨坐」,突出汗位獨尊地位。繼而尋機削除異已,剷除了威脅汗位的三大貝勒勢力,使汗權得到鞏固。仿明制,設內三院,六部,「停王貝勒領部院事」,獨主政務。又設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備的國家機構。集中了汗權,加強了專制統治。

為了擴大兵源,創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命人在老滿文的基礎上增加圈點,將老滿文改造成新滿文。為了聯絡蒙古和西藏,大力扶植和宣揚喇嘛教。

他決意承襲父志,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統治。在即位後「邦家未固」時,一方面對明廷採取議和策略,同時又屢次入關,擄掠漢地大批人畜、財物。

為解除後顧之憂,兩次出兵朝鮮,統一蒙古和黑龍江流域。在鞏固了內部統治,並基本上消除了來自朝鮮和內蒙的威脅後,於1636年(天聰十年)農曆五月,稱帝,定國號「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為滿洲。其後將主要兵力用於對明戰爭。

1640年(崇德五年)七月,帶病急援松錦之戰,指揮清軍取得松錦大捷,生擒洪承疇,殲滅明軍五萬餘人。在降服松山、錦州後,清軍佔領了除寧遠外的明朝關外全部城鎮。

1642年(崇德七年),再次遣軍入關,連破遠至山東的八十餘城。

1643年(崇德八年)農曆八月初九日,猝死於盛京後宮,年52歲。卒謚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文皇帝,後累加謚為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廟號太宗。葬瀋陽昭陵(北陵)。

愛新覺羅·多爾袞

(公元1612-1650年),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清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少年時多次隨兄出征蒙古與明朝,因屢建功勛16歲而獲「墨爾根代青貝勒」(滿語「聰明王」)之號,成為正白旗旗主(與兄阿濟格分別持有正白旗15個牛錄,阿濟格年長為旗主,因阿濟格代多鐸說親,被廢旗主,多爾袞繼而成為正白旗旗主)。其兄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帝位,並於第二年以攝政王身份率八旗軍入關。他是確立清初政權及清廷各項政策的最重要的決策者,加封至「皇父攝政王」。順治七年(1650年)冬死於塞北狩獵途中,追尊為成宗義皇帝,廟號成宗。不久,追論其生前謀逆罪,被削爵。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復還睿親王封號,追謚忠,配享於太廟

多爾袞十五歲時,皇太極矯旨,迫其母阿巴亥(烏拉納喇氏)為努爾哈赤殉葬,多爾袞的生母名阿巴亥,烏喇那拉氏,是烏喇貝勒滿泰的女兒,生於明萬曆十八年(公元1590年),比努爾哈赤小三十一歲。她早在萬曆二十九年十一月滿十二歲時嫁給努爾哈赤,為努爾哈赤生了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與多鐸。在努爾哈赤晚年她是最得寵的人,被立為大妃,努爾哈赤給她的三個兒子分別掌管三旗。可是這位薄命的紅顏佳麗在三十七歲的盛年,因為努爾哈赤的病逝,而殉葬,香消玉殞了。(清史原文:大妃,納喇氏,烏喇貝勒滿泰女。歲辛丑,歸太祖,年十二。孝慈皇后崩,立為大妃。天命十一年七月,太祖有疾,浴於湯泉。疾大漸,乘舟自太子河還,召大妃出迎,入渾河。庚戌,舟次叆雞堡,上崩。辛亥,大妃殉焉,年三十七。同殉者,二庶妃。妃子三:阿濟格、多爾袞、多鐸。)父母死時,多爾袞年僅15歲。父母早喪,對少年多爾袞是最大的不幸,這對他一生的成長和政治生涯,產生了深遠影響。

天聰二年(公元1628年),在母親死去的豎年,多爾袞就隨其兄皇太極進軍蒙古察哈爾部。多爾袞有戰功,破敵人於敖穆楞。皇太極賜給他「墨爾根戴青」的美號,這一年,多爾袞才16歲。

皇太極在位期間,多爾袞參加了幾乎所有的重大戰役,逐漸成為著名的軍事統帥。在攻打大凌河城的戰役中,他親自衝鋒陷陣,直抵大凌河城下,城上炮矢猛烈,後金軍多有傷亡。事後,皇太極怒責他的部下不加勸阻,說:「墨爾根戴青也衝鋒而入,倘有疏失,必將你等處以嚴刑,斷不寬容!」進攻錦州城,他又一馬當先,沖在前面。明將祖大壽的軍隊從錦州城頭向南發炮,洪承疇的軍隊則由南向北發炮,多爾袞受到夾擊,幾乎被擊斃。(清史原文:從上圍大凌河戰,多爾袞陷於陣,明兵墮壕者百餘人。上切責諸將之不阻。)以後祖大壽投降,多爾袞向他談及當時的險狀,祖大壽說:「果有此事?如炮火擊中大王坐騎,後果不堪想像!」多爾袞卻說:「當時兩仇相敵,唯恐打不中啊。」

明確提出對明「殘毀」戰略。天聰七年(公元1633年),皇太極與諸貝勒、大臣商討進一步興國的大計,詢問他們征明及察哈爾、朝鮮,應該以何者為先?多爾袞力主以征明為先。他從動搖明統治根基,進而奪取全國政權的戰略目的出發,建議皇太極每年整頓兵馬,乘穀子熟時深入明境,圍困燕京截其援兵,殘毀其屯堡,消耗其國力。(清史原文:詔問征明朝及察哈爾、朝鮮三者何先,多爾袞:「宜整頓兵馬,乘谷熟時入邊圍燕京,截其援兵毀其屯堡,為久駐計可坐待其敝」。)多爾袞的建策,得到皇太極採納。因山海關外一帶地方尚為明朝重兵把守,於是八旗軍隊繞道蒙古地區,越過長城,多次深入明境,蹂躪土地人民,給明朝以沉重打擊。

攻滅蒙古察哈爾部,獲傳國璽。後金征服與招撫蒙古各部時,惟獨察哈爾部在林丹汗率領下,不肯降服,始終採取與後金對抗、周旋的態度。天聰八年,林丹汗出天花死在青海打草灘。皇太極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於天聰九年二月命多爾袞等率精兵萬人,前往黃河河套地區,招撫察哈爾部眾。此次進軍,進展順利,先後招降林丹汗的妻子囊囊福晉、蘇泰福晉、林丹汗的兒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林丹汗曾得到元朝傳國玉璽,上有「制誥之寶」四字,多爾袞將玉璽呈獻給皇太極。群臣因而奏請皇太極上尊號稱帝。多爾袞也晉封和碩睿親王,更加受到重用。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農曆八月初九日,皇太極猝死於盛京後宮,他生前未立嗣子,因此,郡王阿達禮、貝子碩託勸多爾袞自立為皇帝。多爾袞誅殺阿達禮、碩託,與諸王、諸貝勒、群臣奉福臨即位。鄭親王濟爾哈朗與多爾袞左右輔政,等福臨年長後,當即歸政。這個方案,打破了僵局。多爾袞顧全了大局,雖然沒有得到皇位,卻也不是這場爭鬥的失敗者,由於擁立6歲的福臨,一切實權掌握在他手中,與濟爾哈朗商議罷黜諸王貝勒在六部的官職。順治元年正月,禁止外國饋贈清朝諸王貝勒。濟爾哈朗諭令諸大臣,凡事先奏請攝政王多爾袞,書寫名子時,多爾袞亦先之。由是多爾袞始專政,成為清朝實際的最高統治者。

順治帝臨政時,關內正一片混亂。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聲威日壯的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城,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今景山),統治中國276年的明王朝宣告覆滅。消息傳到清廷,朝野震動。當權的多爾袞決定立即入關,爭奪政權。這時,本已投降農民起義軍的鎮守山海關的明總兵吳三桂因不滿起義軍對其家屬的侵犯,遂一怒而去。李自成得到消息,於順治元年農曆四月十三日與劉宗敏率兵前往征討。吳三桂自料不敵農民起義軍,遂請求清朝出兵援助。順治元年農曆四月二十一日,農民起義軍抵達山海關,與吳三桂展開激戰。順治元年農曆四月二十二日晨,吳三桂眼看就要戰敗,遂出關至歡喜嶺上的威遠台謁見清攝政王多爾袞,再次請求清軍入援。多爾袞立即下令清軍三路入關,向農民起義軍陣地發動猛攻。起義軍寡不敵眾,劉宗敏受傷,李自成只得下令撤退,於順治元年農曆四月二十六日返回北京。順治元年農曆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舉行了登基大典,順治元年農曆四月三十日,以郊外祭天為名撤出了北京。順治元年農曆五月初二,清軍進入北京城。順治元年農曆六月,多爾袞與諸王貝勒大臣商議決定,遷都北京(時稱燕京)。

  清朝遷都北京既是出於彈壓中原、雄霸九州的目光,也是基於退可出關外的戰略考慮。清廷以多爾袞為首者認為要「以圖進取」,必須遷都北京,只有佔據這個關口才能進而統一全國,「以建萬年不拔之業」。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農曆八月二十日,清朝開始遷都。順治元年九月,順治帝從盛京(瀋陽)到達北京,封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賜穿貂蟒朝衣。命禮部為多爾袞建碑紀績,加賜多爾袞冊寶、上飾十三顆東珠的黑狐冠一頂、黑狐裘一襲,金銀、馬駝等。順治元年農曆十月初十,皇帝在皇極門(順治二年改稱太和門)向全國頒布登基詔書,清王朝正式定都北京,開始了以北京為都城的長達260多年的統治。

清軍進入北京後,順治元年農曆十月十九日,多爾袞命英親王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同平西王吳三桂、智順王尚可喜等部三萬餘騎,由大同經榆林、延安迂迴入陝進攻大順軍;命和碩豫親王多鐸為定國大將軍,率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所部進軍江南。由於此前李自成為扭轉大順軍在山西、河南的頹勢,自十月十二日起反攻河南懷慶(今河南沁陽),連克濟源、孟縣,在柏香鎮大敗清軍,斬殺懷慶總兵金玉和等人。多爾袞聞訊,急命正在南下進攻南明弘光政權的多鐸轉兵向西,先解懷慶之圍,然後由河南渡黃河,與英親王阿濟格形成南北夾攻之勢,兩路清兵同時進攻大順軍。李自成親率劉宗敏、劉芳亮等精銳部隊北上,準備與阿濟格軍決戰於陝北。順治元年農曆十二月十五日,多鐸部進攻至陝州(今河南三門峽西),在靈寶境內擊敗大順軍後趨向潼關。李自成聞訊後急忙率兵掉頭趕赴潼關。清軍為保證此次戰役的勝利,增調固山額真阿山、馬喇希等部經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濟市西北)援助潼關清軍,並調來紅衣大炮加強裝備。清軍與大順軍在潼關激烈爭奪,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正月,多鐸率領的南路軍於潼關大敗大順軍。同時,英王阿濟格率領北路軍也一路過關斬將、勢如破竹,與多鐸會師西安指日可待。南北受敵的李自成棄西安南逃,出藍田,走商州(今陝西商縣),轉戰湖廣地區。順治二年二月,多爾袞命阿濟格繼續揮兵追擊大順軍。順治二年三月,劉宗敏率所部大順軍佔領守備空虛的武昌,清軍追蹤而至,圍攻武昌。順治二年四月二十三日,劉宗敏率所部大順軍棄城突圍,遭清軍伏擊,大將劉宗敏負傷被俘,後清軍用弓弦將其勒死。在此之前李自成率已部分大順軍從漢陽經嘉魚、蒲圻退至通城。順治二年五月十七日,李自成在湘鄂贛交界處的通城縣九宮山玄帝廟中拜神時遭當地鄉民誤殺,大順政權至此滅亡。

清朝入關,百廢待舉,多爾袞令戒飭官吏,網羅賢才,收恤都市貧民。用湯若望議,釐正曆法,定名曰時憲歷。倚重漢官范文程、洪承疇、馮銓等人,將內三院改為內閣,設大學士,行使原先明內閣的職責。承襲了明代「票擬」制度,即內閣對內外大小臣工的題奏本章草擬出批複意見,供皇帝審閱定奪。

順治元年農曆五月,多爾袞進入北京後,宣布自順治元年起,薄稅斂。令曰:「明朝弊政,實行三餉,遼餉之外,復還有練餉、剿餉,數倍加派,近者十餘年,遠者二十年,以致民不聊生,朝不保夕。更有糧料、召買諸多名目,各種私派巧取殃民。今與民約,凡正額賦外,一切加派盡予刪除。官吏若有不從者,察實治其罪。」

多爾袞進入北京後,還下令:「自明朝禍亂,刁風日競設機構訟,傷財敗俗心竊痛之!自今皆予以維新,凡順治元年五月初二日昧爽以前,罪無大小悉行豁免。有違諭訐訟者,以所告之罪罪其自身。田、婚、鬥毆細故,就有司告理即可。重大案情者經撫按結案,不是機密要情,無許進入北京越級訴訴。有訟師誣陷良民的,加罪一等反坐訟師。」

肅武親王豪格,清太宗的第一個兒子,封肅親王。順治初立,肅親王怨多爾袞不擁立他為皇帝,有嫌隙。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夏四月戊午朔,以語侵睿親王多爾袞,為固山額真何洛會等所訐。訐告肅親王豪格怨望悖妄罪,多爾袞就以豪格「圖謀不軌」,削去他的王爵,廢豪格為庶人,其黨俄莫克圖等皆論死。大臣揚善等以諂附,坐死。順治元年十月,大封諸王,又恢復了他的王爵。順治三年,多爾袞派豪格為靖遠大將軍,統兵往四川鎮壓張獻忠大西軍。順治五年二月,豪格凱旋迴京,沒有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多爾袞與豪格有夙隙以豪格犯有包庇部屬、冒領軍功及提拔罪人揚善弟吉賽等罪名,將豪格囚禁於牢獄。順治五年三月,豪格死在獄中。多爾袞納豪格福晉為妃。

清入關之初,多爾袞頒布「剃髮易服」令,清廷明令清軍所到之處,限全體漢族人10日之內盡廢明朝衣冠,依從滿族剃髮垂辮、著馬蹄箭袖的服飾習俗,違抗者處死,引起全國各地民眾的強烈反抗,很多人為此獻出生命。

清軍入關後,以明末戰亂造成大批無主土地為由,強行將京畿土地無償分給八旗王公貴族,造成大批被圈土地的百姓流離失所,社會更加動蕩。

清朝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官民隨同遷入關內,分布在北京及京畿地區。為了解決他們的生計,多爾袞下令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把北京內城(又叫北城)的幾十萬漢民強迫遷往外城(南城),騰空內城安置清朝皇室和八旗官兵。漢人搬遷時雖然給一點搬家費,但根本不夠買房或蓋房。許多漢民傾家蕩產,或流離失所。另一件事,是在京畿地區跑馬佔地。清廷派出官員,騎在馬上,拉開戶部發給的繩索,縱馬圈佔百姓良田,俗稱「跑馬佔地」。名義上是圈佔無主荒田,分給王公貴族和八旗官兵,實際上是把農民的大量土地無償佔有了。

清朝王公旗人富戶並不從事農業生產,他們在圈佔的田地上設立農莊,因為缺少勞力,便實行逼民「投充」的政策,招收農民供其役使。許多漢人不願離開故土,或經濟破產,紛紛投充到八旗名下,充當奴僕。他們的處境非常悲慘,又引發大批逃亡問題。

多爾袞制定了嚴禁奴僕逃亡的法律,規定:抓獲逃人,鞭一百,歸還原主;隱匿者正法,家產沒收;左鄰右舍,各鞭一百,流放邊遠。這種肆意株連、刑罰過重的做法在社會上產生了嚴重惡果,與多爾袞「滿漢一家」的思想當然也是南轅北轍。

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農曆八月,多爾袞追尊生母太祖妃烏喇納拉氏,尊為「孝烈恭敏獻哲仁和贊天儷聖武皇后」,祔享太廟。

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農曆十一月,多爾袞出獵古北口外。行獵時墜馬跌傷。順治七年十二月(公元1650年12月31日),多爾袞薨於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歲。順治聞之震悼。率王大臣縞服東直門外,迎多爾袞奠。下詔追尊多爾袞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順治八年正月,尊多爾袞正宮元妃博爾濟吉特氏為義皇后。祔享太廟。

  多爾袞無子,賜以豫親王子多爾博為後襲親王,俸祿是其他諸王的三倍。又以多爾袞的近侍詹岱、蘇克薩哈為議政大臣。順治八年農曆二月,蘇克薩哈與詹岱訐告「多爾袞薨時,其侍女吳爾庫尼將要殉葬,請以多爾袞所制八補黃龍袍、黑貂褂、大東珠置棺內。多爾袞活著時,欲謀篡位。」

固山額真譚泰亦言「多爾袞納肅王福晉,復令肅王之子至第較射,何洛會以惡言罵之。」於是巽親王滿達海、鄭親王濟爾哈朗、敬謹親王尼堪、端重親王博洛及內大臣等疏言:「昔太宗文皇帝龍馭賓天,諸王與大臣共矢忠誠,擁戴皇上。皇上方在沖年,令睿親王多爾袞與臣濟爾哈朗同輔政。後多爾袞獨擅專權,不令濟爾哈朗干預朝政,以多爾袞母弟多鐸為輔政叔王。背誓言行妄自尊大,自稱為皇父攝政王。構陷威逼肅親王,使其死,遂收其財產,且納其王妃。更悖理僣妄入生母於太廟。臣等從前畏懼吞聲,今冒死上奏,原重加處治。」

順治遂下詔削多爾袞爵位,撤去廟享,並廢除孝烈武皇后謚號、廟享,罷黜宗室,收籍財產入官,養子多爾博歸豫親王宗。

乾隆三十八年,高宗詔曰:「睿親王多爾袞攝政有年威福自專,歿後其屬人首告定罪除封。念定鼎之初王實統眾入關,肅清京輦檄定中原,前功勞未可盡泯。今其塋域榛蕪,後嗣廢絕殊堪憫惻。交內務府派人員修葺,並令近支王公按時祭掃。」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又下詔曰:「睿親王多爾袞掃蕩賊氛肅清宮禁。分遣諸王追殲流寇,撫定邊疆。創製規模皆所經畫。奉世祖車駕入都,成一統之大業,厥功最著。身後為蘇克薩哈所構陷,首告誣陷以謀逆。其時世祖未嘗親政,經諸王大臣定罪除睿親王封。朕念王若果萌異志,兵權在握何事不可為?其不於彼時因利乘便,直至身後始以入斂服僣越用龍袞,證為覬覦有是理乎?朕每覽《世祖實錄》至此,未嘗不為睿親王墮淚。睿親王之立心行事實為篤忠,感厚恩明君臣大義。由宵小奸謀構成冤獄,豈可不為睿親王昭雪?宜復還睿親王封號,追謚忠,配享於太廟。依親王園寢制度,修建其塋墓,令太常寺於春秋致祭。其王爵世襲罔替。」

軼事典故

太后下嫁

孝庄文皇后究竟是否下嫁了多爾袞,乃清初三大疑案之一,在史學界是爭論的焦點問題。

持下嫁說專家的理由:

1.多爾袞自稱「皇父攝政王,又親到皇宮內院。」無疑是把太后置於妻子,皇帝置於兒子的地位,如果太后沒有下嫁,她和皇室親王貝勒是萬萬不能接受的,奇怪的是此事卻得到他們的默認。當多爾袞死後,竟破例追封為「誠敬義皇帝」,用皇帝喪儀,神位附太廟。曾有順治時太后下嫁皇父攝政王詔。

2.據朝鮮史料記載,順治六年二月,清朝廷曾派遣使臣赴朝鮮遞交國書,朝鮮國王看見書中稱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便問「清國咨文中有皇父攝政王之語,此何舉措?」清朝來使答曰:「今則去叔字,朝賀之事,與皇帝一體雲。」右議鄭太和說:「敕中雖無此語,似是已為太上矣。」朝鮮國王也說:「然則二帝矣。」這裡說明朝鮮君臣也發現所謂「皇父」的奧秘。無疑是指太后下嫁一事。

3.明朝遺臣張煌言著《張蒼水詩集》中「建夷宮詞」一詩中云:「上壽觴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咋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

4.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孝庄文皇后病重留下遺囑,「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去,務於孝陵近地擇吉安厝,則我心無憾矣。」這種作法是違背清朝帝後喪葬制度的,可見她有難言苦衷,所以康熙把太皇太后的靈樞停放在東陵,雍正時才葬入昭西陵地宮。

持未嫁說的專家認為:

1.孝庄文皇后在順治時已貴為皇太后,以她的尊崇身份,如下嫁就不會死後葬入皇陵了。

2.順治詔書子虛烏有。

3.張煌言之詩不可信,有的著名清史學家認為,張煌言對清廷懷有成見,其詩不能作為史實根據,帝後分葬在清代不乏其例,如真有其事,當時私人著作里應有所反映,清末民初有大量的前清私家著述印行問世,除了張煌言的詩之外,沒有什麼可以印證太后下嫁攝政王的史料,因而下嫁是「敵國」(指南明政權)之傳聞而已。現存的清代官書、檔案中沒有任何記載,「詩之為物,尤可以興到揮灑,不負傳信之責。」因此不能據此孤證為定論。在《建夷宮詞》中另外一首中說,清初某皇帝曾經娶了一個懷有遺腹子的孀婦為皇后,「錯將蝦子作龍兒」,但在清史上,這事子虛烏有,可見他的詩根本沒有史實根據。

4.康熙帝及以後各帝始終承認孝庄文皇后是清太宗文皇帝的皇后,對其尊崇備致,歌功頌德,祭禮有加。所以「太后下嫁」之案根本不存在。

5.「慈寧宮裡爛盈門」之句說太后大婚時慈寧宮內外張燈結綵,喜氣洋洋。但據《清實錄》載,孝庄文皇后是在順治十年慈寧宮修葺之後才搬進去的,所以大辦婚事必得在順治十年之後,但多爾袞已於順治七年十二月病死,可見「太后下嫁」之說不可信。

生母之死

關於多爾袞生母阿巴亥的死,在清朝的官修史書中就有不同說法。

在成書最早的《清太祖武皇帝實錄》中,阿巴亥被描繪成容貌艷麗,卻心懷嫉妒的人,因此屢屢引起努爾哈赤不悅。努爾哈赤擔心自己死後,阿巴亥會危害國家,所以,預先遺言給年長諸子,到時候必須令她殉死。在努爾哈赤死後,努爾哈赤年長諸子代善、皇太極等告訴阿巴亥,按照父親遺言,她必須自盡,以便死後繼續服侍他。阿巴亥只有37歲,丰姿綽約,正值盛年。基於對人生的留戀和對愛子的牽掛,她百般支吾,不願殉死。代善、皇太極堅持必須遵從先帝遺命。阿巴亥被逼無奈,只好盛裝打扮,佩帶珠寶飾物,請求諸貝勒善待兩幼子多爾袞、多鐸,隨即在辰時(早晨7-9時)自盡。阿巴亥死時,阿濟格22歲已經成年,多爾袞15歲,多鐸13歲。但這種有意醜化阿巴亥的說法,似乎有些牽強,因而有研究者推測,這部編寫於清太宗時代的《實錄》企圖隱瞞歷史上的某些真相。

根據朝鮮史籍《春坡堂日月錄》記載,努爾哈赤臨終時,曾遺命由幼子多爾袞繼承汗位,代善為攝政。但努爾哈赤死後,代善支持皇太極登極。為確保多爾袞母親不加反對,必須逼迫其自盡。還有一種說法,努爾哈赤並未確指繼承人,但他曾明確宣布,日後將由掌管八旗的八和碩貝勒共同執政,並從中推舉一名新汗。努爾哈赤死時,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各領一旗。其它和碩貝勒擔心,在其母阿巴亥的支持下,他們三人聯合在一起,力量會變得十分強大。因此,四位年長的和碩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才決定阿巴亥必須自盡。如果這種推測言之成理,阿巴亥應是被迫自盡的,並非遵照努爾哈赤的遺詔。所謂「遺詔」,純屬偽造。《實錄》中有關阿巴亥的記述,也是無中生有。

此後,關於多爾袞生母的記載,在清朝官修史書《實錄》中幾經修改。

清朝入關後,順治帝福臨年幼,多爾袞總攝朝政,權勢達到頂點,他追謚其母為「孝烈武皇后」,並配享太廟。他還命令編寫本朝歷史的史官,從《實錄》中刪除不利於其母的記載。然而,一旦多爾袞逝世,在諸王羅致他的諸多「罪狀」中,就包括篡改歷史、使其母配享太廟。隨即,「孝烈武皇后」的謚號被追奪,並重新恢復了《實錄》中已被刪除的有關阿巴亥的內容。

最後,在乾隆年間編纂的《清太祖實錄》的最後定本中,關於阿巴亥的死,做了新的解釋:一是否定了努爾哈赤生前有遺囑的說法,「上(指努爾哈赤)於國家政事,子孫遺訓,平日皆預定告誡,臨崩(死)不復言及」;一是對阿巴亥的死做了含糊其詞的處理,只用了「以身殉焉」四個字。至於是被逼殉死,還是主動殉死,完全沒說。

福臨即愛新覺羅·福臨。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清太宗皇太極第九子,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滿族。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時(晚七點至九點)出生,生母為孝庄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六歲繼位,在位十八年(1643年—1661年),卒於順治十八年(1661)2月5日,享年24歲,陵寢清孝陵,謚號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廟號世祖。

順治即位後,由叔父多爾袞輔政,順治七年,多爾袞出塞射獵,死於塞外,14歲的福臨提前親政。順治帝天資聰穎,讀書勤奮,他吸收先進的漢文化,審時度勢,對成法祖制有所更張,且不顧滿洲親貴大臣的反對,倚重漢官。為了使新興的統治基業長治久安,他以明之興亡為借鑒,警惕宦官朋黨為禍,重視整飭吏治,注意與民休息,取之有節。但他少年氣盛,剛愎自用,急躁易怒,當他寵愛的董妃去世後,轉而消極厭世,終於匆匆走完短暫的人生歷程,英年早逝。他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公開歸依禪門的皇帝。

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1638年3月15日)戌時生於盛京,其母為永福宮庄妃,博爾濟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崇德八年八月庚午(1643年9月21日),皇太極暴卒,由於未預定儲嗣,所以在這一突發事件後,在其第十四弟掌正白旗的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與其長子肅親王豪格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皇位之爭。爭奪者雙方勢均力敵,相持不下。精明的多爾袞隨機應變,提出動議,以擁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由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和他共同輔政,結果獲得通過。福臨於八月二十六日登上盛京篤恭殿的鹿角寶座即帝位。次年改元順治。

1644年改元順治。九月自盛京遷都北京,十月初一日(公曆1644年10月30日)即皇帝位於武英殿。福臨是於順治元年入關的清朝的第一位皇帝。6歲登上王位的福臨是在多智多勇又獨斷專行的叔父多爾袞與深明大義的寡母孝庄文皇后教導之下成長起來的皇帝。多爾袞攝政7年間,清廷在以武力統一全國的過程中,發兵追剿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和南明抗清勢力,推行剃髮易服、圈地等民族高壓政策。

順治七年十二月戊子日(1650年12月31日)在關外出獵的攝政王多爾袞逝世。順治八年正月庚申日(1651年2月1日),順治帝開始親政,年十四歲。同年八月大婚。多爾袞病逝後,順治開始擺脫傀儡地位,對多爾袞實行了削除封號爵位、罷撤廟享謚號、籍沒家財等身後懲處。為加強皇權,他廢除了諸王貝勒管理各部事務的舊例,又採取了停止圈地,放寬逃人法等一系列緩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儘管順治很想有番作為,也頗為中原文化所吸引,但終因他周圍尚未形成一支以他為主導的強有力的政治勢力,致使他在與朝中反對漢化的勛舊大臣的較量中敗下陣來

福臨因董鄂妃之死,陷入了無法擺脫的困惑之中,心灰意冷到了極點。這時只有佛學理論使他還有所寄託,再萌出家之念。約於九、十月之交,福臨決心出家,由茆溪森剃度成了光頭天子。十月十五日,茆溪森本師玉林琇奉詔到京,聞其徒已為皇帝剃髮,遂大怒,即命眾聚柴薪準備燒死茆溪森。玉林琇比茆溪森明智得多,他接近皇帝宣講佛法,目的是希皇帝以至高無上的權威,發揮護法作用,他決不要皇帝出家而無所依靠。這點他與木陳忞的態度是一致的。因此他勸福臨說:「若以世法論,皇上宜永居正位,上以安聖母之心,下以樂萬民之業;若以出世法論,皇上宜永作國王帝主,外以護持諸佛正法之輪,內住一切大權菩薩智所住處。」福臨聽其諫,許蓄髮,罷出家之念。茆溪森因以免燒,當月便離京南還。福臨雖然不再出家,但精神卻再也振作不起來。

福臨自親政伊始,曾雄心勃勃,力圖振興國祚,政治一新,但卻力不從心,致使矛盾重重,他已疲憊不堪了。在董鄂妃未薨前,他曾對木陳忞說:「老和尚許朕三十歲來為祝壽,庶或可待。報恩和尚(玉林琇)來祝四十,朕決候他不得矣。」他已自覺骨瘦如柴,體力不支,難以「挨得長久」到四十歲,頂多勉強可以活到三十。他的精神支柱已轟然坍塌,已覺不久於人世,再也無力支撐這座輝煌的帝國大廈了。大概是他不希望最寵幸的太監在他身後伏法,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他安排吳良輔出家為僧。這天他親臨憫忠寺觀看吳良輔出家儀式。歸來的當晚即染上天花,發起高燒來。他預感病體沉重,勢將不支,初六日深夜急召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王熙及原內閣學士麻勒吉入養心殿,口授遺詔。王熙、麻勒吉二人退至乾清門下西圍屏內,以初七一天的時間撰擬。「凡三次進覽,三蒙欽定,日入時始定。」當夜,年僅二十四歲的青年天子便與世長辭了。福臨晏駕後,麻勒吉及侍衛賈卜嘉二人「捧詔奏知皇太后,即宣示諸王貝勒貝子公大臣侍衛等」。遺詔立八歲的皇三子玄燁為皇太子,繼帝位,命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遺詔實為罪己詔,共羅列十四條罪過,主要是未能遵守祖制漸染漢俗,重用漢官致使滿臣無心任事,幾乎完全否定了他自己一生中最有光彩的政績。至於這是否福臨本意,即這十四條是否福臨過目批准的已無從知曉。但卻留給了後世之疑:遺詔公布前先「奏知皇太后」;遺詔的主要起草者王熙事後對此守口如瓶:「一不以語子弟,世遂莫得而傳。」「面奉憑几之言有事關國家大計,與諸大臣再三密議而後決者,公終身不以語人,雖子弟莫得而傳也。」因此,人們有理由說「遺詔本出太后(昭聖皇太后)授意,實為母責其子之言」。但不論怎麼說,福臨一死,他便被徹底否定了。

福臨崩後,梓宮厝於景山壽皇殿。四月十七日,由再次進京的茆溪行森秉炬,舉行火化儀式。茆溪森的偈語云:「釋迦涅盤,人天齊悟,先帝火化,更進一步。大眾會么?壽皇殿前,官馬大路。」火化後寶宮(骨灰罐)安葬於遵化馬蘭峪,是為孝陵。廟號世祖,謚號章皇帝,後世累有尊謚,至乾隆元年尊謚加為二十二字: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順治的母親是蒙古族人,蒙古族普遍信奉喇嘛教,所以種種歷史和家庭的影響,再加上自己一些特殊的原因,順治,就和和尚結成了很密切的關係,有一個和尚叫憨璞聰,順治是皇上,親自到這和尚住的地方叫做海會寺,促膝長談,相得甚歡,就是談得很融洽。順治回到宮裡以後,又把和尚召到宮城西側的西苑,裡頭有個萬善殿,繼續論佛談法,還有一個大和尚叫木陳忞,順治到了那兒,他跟他說,說:「我呀,總感覺我的前世好像就是佛家的人,說我到你這個寺廟之後,覺得這是窗明几淨,就不願意回到宮裡。」還有一個大的和尚叫溪森。順治就跟溪森一塊談話,他自稱是這和尚的弟子,和尚當然也捧這位,有一次他跟一個和尚說,這個和尚叫木陳忞,說什麼朕思上古,惟釋迦如來舍王宮而成正覺,達摩亦舍國位而為禪祖。朕想效法他們可不可以。順治想學釋迦,釋迦牟尼,想學達摩要出家。後來他就找了溪森說我要剃度,溪森開始勸阻,他不聽,還是要剃度。溪森就把他頭髮給剃了,剃成和尚頭了。這不得了,皇太后怎麼可以同意呢。這樣,就找了溪森的師傅,叫玉林琇,玉林琇就趕到北京,就讓徒弟們架起柴禾來,點上火要把他的弟子溪森燒死。順治一看這個情況不行,我不剃度了,我不出家了,就救了溪森一命。

  一天,順治和玉林琇兩個人對面坐著,談佛論法,兩個人都會意地互相笑了,為什麼笑了呢?玉林琇看到一個光頭的皇帝,順治看了一個光頭的和尚,兩個人會心地笑了。 順治愛子死了,愛妃(董鄂妃)死了,保姆死了,出家不成,心情非常鬱悶。在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二,順治就病了,初三,他就傳召翰林院掌院學士王熙,康熙那個「熙」字,王熙到養心殿。順治就和王熙秘密談了一番話,後來王熙閉口不談此事,有難言之隱。到正月初六子時,忽然傳召王熙,到養心殿,到了養心殿之後,順治說,說朕患痘,勢將不起,病勢很重,爾聽朕言,速草詔書。我們翻譯過來,就是我得了天花了,病勢很嚴重,可能好不了,你聽我口授,回去趕緊撰寫遺詔,王熙就到了乾清門西側圍屏內,就起草詔書,起草一條就上奏一條,批回來改,再起草再上奏,三次上奏,得到欽定,就是它了。傍晚的時候,初七,傍晚的時候遺詔撰寫和修改剛完,順治死了。

  順治是出家了還是死了,根據我看到的材料,順治還是死了,根據很多,我就舉三點就可以了。第一:就是順治病重得天花的時候,歷史有記載,還傳到民間不許炒豆。第二:王熙死了以後,有一本書叫《王熙自定年譜》,這裡面記載了順治臨終讓他撰寫遺詔的事情,第三:溪森和尚死了之後,他的弟子給他整理一本書,在書裡頭記載就是順治死之前,就說遵照祖制,實行火浴。朕身後要森溪速回京城為他火浴,順治的遺體移到了景山壽王殿,四月溪森趕到了北京,在景山壽王殿前舉行法會,溪森將順治皇帝火浴,這是給順治火化的和尚溪森的記載,再加上翰林院掌院學士王熙的親自記載,順治臨危的時候,面授遺詔的時候,以及參考其他的文獻和檔案的記載,可以證明順治是病死的,不是出家了。

《清史稿·后妃傳》記載順治帝有兩後、十五妃。但他的婚姻生活是個悲劇。

順治先後冊立兩位皇后。一位是他的母親昭聖皇太后的侄女博爾濟吉特氏,由多爾袞做主定婚、聘娶。順治親政,冊為皇后。二人性格不合,順治廢掉皇后,降為側妃。另一位是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順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年十四,聘為妃。六月,冊為皇后。她不久又受到順治帝的責斥。但這位皇后能委屈圓通,又有太后呵護,才沒有被廢掉。

順治真正視為國色天香、紅粉知己的是董鄂妃,即後來追封的孝獻皇后。順治帝對董鄂妃可謂是一見鍾情,至死不渝。有幾件事可以說明少年天子對董鄂妃的恩愛逾常。

孝獻皇后,世稱董鄂妃,內大臣鄂碩之女,董鄂妃在順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冊為「賢妃」,僅一月有餘,順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理由,晉封她為皇貴妃。這樣的升遷速度,歷史上十分罕見。十二月初六日,順治帝還為董鄂妃舉行了十分隆重的冊妃典禮,並按照冊封皇后的大禮頒恩詔大赦天下。在有清一代近300年的歷史上,因為冊立皇貴妃而大赦天下的,這是絕無僅有的一次。這一年順治19歲,董鄂妃18歲。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保存了冊立董鄂妃為皇貴妃的《詔書》。按常規,皇帝只有在冊立皇后的大禮上,才會頒布詔書公告天下。董鄂妃享受到這種特殊禮遇,表明她得到了順治不同尋常的寵愛。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順治欣喜若狂,頒詔天下「此乃朕第一子」,對這個孩子的待遇如同嫡出,大有冊封太子之意。然而這個孩子生下不到三個月就夭折了,順治下令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為他修建了高規模園寢。董鄂妃本來就體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殤,這種打擊使得她從此一病不起,順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名妃、絕代佳人董鄂妃香消玉殞,病逝於東六宮之一的承乾宮,年僅22歲。據福臨說,董鄂妃崩時「言動不亂,端坐呼佛號,噓氣而死。薨後數日,顏貌安整,儼如平時」。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

(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康,安寧;熙,興盛--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他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玄燁是順治帝福臨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時為庶妃,順治帝生前沒有冊立太子。順治十八年,順治帝接受湯若望的建議,因玄燁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選為繼承人,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順治十八年正月玄燁即位時只有6歲(虛歲八歲),次年正月(1662年2月)改元康熙。遺詔同時指派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輔政。

康熙8歲喪父(存疑),10歲喪母。母親重病時,玄燁「朝夕虔侍,親嘗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病故後,玄燁晝夜守靈,水米不進,哀哭不停。康熙後來回憶說,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輔索尼病故。七月初七,十四歲的康熙帝正式親政,在太和殿受賀,赦天下。但親政僅十天後,鰲拜即擅殺同為輔政大臣的蘇克薩哈,數天後與遏必隆一起進位一等公,實際政局並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時常召集少年侍衛在宮中作撲擊之戲,不過在五月十六日(6月14日),突然下令這些侍衛在鰲拜進見時將其逮捕。大臣商議鰲拜大罪三十條,請求誅其族,康熙帝念鰲拜功勞,赦死罪而拘禁,但誅殺了鰲拜的很多弟侄親隨及黨羽。僅存的另一輔政大臣遏必隆因為長期勾結鰲拜,被削去太師、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請求歸老遼東,但請求留其子之信繼續鎮守廣東為引線,引發了是否撤藩的激烈爭論。最後康熙帝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決定下令「撤藩」。

同年十一月,吳三桂在雲南發動叛亂,提出反清復明,並於次年派將率軍進攻湖南,攻陷常德、長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齣散布檄文,聲討清朝。廣西將軍孫延齡、四川巡撫羅森等許多地方大員紛紛反清。接著,福建耿精忠亦反。在短短數月之內,滇、黔、湘、桂、閩、川六省丟失,一時間清帝國危在旦夕。隨後,陝西提督王輔臣、廣東尚之信等也相繼反叛,叛亂擴大到廣東、江西和陝西、甘肅等省。

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月,福建耿精忠在清軍進攻下,被迫投降。廣東的尚之信也於1677年投降。閩、粵以及江西都先後陷落。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吳三桂死,其部將迎立其孫吳世璠繼位,退居雲貴。此後,清軍先後收復湖南、廣西和四川。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

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中風而死,台灣鄭氏王朝發生政變,年僅12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王,大權實際上為馮錫范、劉國軒掌握,鄭氏官員向心力開始動搖,負責與清朝談和的傅為霖甚至願當內應。姚啟聖認為是進攻台灣的好時機,向康熙帝推薦施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敗劉國軒所率領的鄭氏海軍,收復了台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灣設一府(台灣府)三縣,即台灣縣(今台南)、鳳山縣(今高雄)、諸羅縣(今嘉義),隸福建省,並在台灣設巡道一員,總兵官一員,副將二員,兵八千。在澎湖設副將一員,兵二千。從而加強了中央對台灣的管轄,促進了台灣經濟文化的發展。

從明末開始,沙俄遠征軍曾多次入侵黑龍江流域,燒殺搶劫,四處蠶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勒令盤踞在雅克薩等地的沙俄侵略軍撤離清領土。侵略軍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竄至愛琿劫掠,清將薩布素將其擊敗,並將黑龍江下游侵略軍建立的據點均予焚毀,使雅克薩成為孤城。但侵略軍負隅頑抗。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正月二十三日,為了徹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命都統彭春赴愛琿,數日攻克雅克薩城,即行回師,留部分兵力駐守愛琿,另派兵在愛琿、墨爾根(今黑龍江嫩江)屯田,加強黑龍江一帶防務。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沙俄捲土重來,再次佔領雅克薩城。俄軍這一背信棄義的行為引起清政府的極大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報,即下令反擊。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七月二十四日,清軍2000多人進抵雅克薩城下,將城圍困起來,勒令沙俄侵略軍投降。托爾布津不理。八月,清軍開始攻城,托爾布津中彈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揮,繼續頑抗。八月二十五日,清軍考慮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薩,必待援兵,且考慮隆冬冰合後,艦船行動、馬匹糧秣等不便,於是在雅克薩城的南、北、東三面掘壕圍困,在城西河上派戰艦巡邏,切斷守敵外援。侵略軍被圍困,戰死病死很多,826名俄軍, 最後只剩66人。雅克薩城旦夕可下,俄國攝政王索菲亞急忙向清請求撤圍,遣使議定邊界。清答應所請,准許侵略軍殘部撤往尼布楚。

雅克薩之戰結束後,雙方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七月二十四日締結了《中俄尼布楚約》,規定以外興安嶺至海格爾必齊河和額爾古納河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均為清朝領土。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爾喀蒙古內部又分為扎薩克圖、土謝圖、車臣等三部,漠西厄魯特蒙古內部又分為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部。清軍入關之前,漠南蒙古就已歸附大清,喀爾喀蒙古和厄魯特蒙古各部,也與清政府關係密切。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底,沙俄參加中俄邊界談判的全權代表戈洛文,在伊爾庫茨克專門接見了噶爾丹的代表,陰謀策動噶爾丹叛亂,支持他進攻喀爾喀蒙古。在沙皇俄國的唆使下,噶爾丹終於率兵進攻喀爾喀蒙古。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爾丹親率騎兵三萬自伊犁東進,越過杭愛山,進攻喀爾喀,佔領整個喀爾喀地區。喀爾喀三部首領倉皇率眾數十萬分路東奔,逃往漠南烏珠穆沁(今內蒙古烏珠穆沁旗)一帶,向清廷告急,請求保護。康熙一面把他們安置在科爾沁(今內蒙古科爾沁旗)放牧,一面責令噶爾丹罷兵西歸。但噶爾丹氣焰囂張,置之不理,反而率兵乘勢南下,深入烏珠穆沁境內。對於噶爾丹的猖狂南犯,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徵集兵馬,嚴行防堵,一面調兵遣將,準備北上迎擊,先後在烏蘭布通和昭莫多大破準噶爾。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鑒於噶爾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詔親征。噶爾丹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服毒自殺而死。至此康熙時期平定噶爾丹叛亂之戰始告結束,喀爾喀地區重新統一於清朝。

噶爾丹死後,策妄阿拉布坦便成為準噶爾部的統治者。隨著他的統治地位的鞏固和地盤的不斷擴大,又滋長了分裂割據的野心,沙皇俄國也積極支持其叛亂。策妄阿拉布坦在沙俄支持下,不斷襲擊清軍據守的科布多、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哈密等軍事重鎮,並派兵侵入西藏,進行分裂叛亂活動。由於康熙及時派兵進藏協同藏軍進行圍剿,才將策妄阿拉布坦叛亂勢力趕出西藏。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二阿哥胤礽為皇太子(2歲),日後皇太子變得驕縱與蠻橫並結黨營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殺索額圖,父子關係趨於緊張。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蘭圍場的布爾哈蘇行宮,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的理由,宣布廢除太子。之後眾多阿哥開始了對於皇位的覬覦。

大阿哥胤褆是庶長子,一向不被康熙喜歡,自知無望,向康熙提議八阿哥胤祀,理由是「術士張明德嘗相允祀必大貴」,又說要替父殺掉胤礽,讓康熙極為寒心,嚴加訓斥,同時對胤祀嚴加提防。這時三阿哥胤祉揭發大阿哥搞魘鎮加害胤礽之事,康熙將大阿哥囚禁。康熙厭胤祀勾結胤褆,也將其關押,後又釋放。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恢復胤礽太子地位。康熙五十年末被告與刑部尚書齊世武、步軍統領托合齊、兵部尚書耿額結黨營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詔廢太子。從此廢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三阿哥胤祉見此亂局,主動退出競爭。

胤礽再度被廢之後,八阿哥胤祀轉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禎(四阿哥同母弟),九阿哥、十阿哥附庸八阿哥。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廢后,敢於為胤礽說好話,屬太子黨。胤礽二度被廢之後,胤禛看到胤礽絕無復立之可能,開始結黨營私,窺視儲位。這時形成了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和以胤祀為首的八爺黨兩大勢力。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1722年【壬寅年】12月20日)崩於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69歲。在位61年零10月(1661年2月5日-1722年12月20日)。當時八爺黨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禎遠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軍統領隆科多宣布康熙遺囑宣胤禛繼承皇位,是為雍正皇帝。

2013年8月29日,遼寧省檔案館新館首度展出的「康熙遺詔」,上面寫著:「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布告中外,咸使聞知。」

法國傳教士白晉:「他威武雄壯,儀錶堂堂,身材高大,舉止不凡。他的五官端正,雙目炯炯有神,鼻尖略圓而稍顯鷹鉤狀。雖然臉上有一點天花留下的痘痕,但是絲毫不影響他的美好形象。」

荷蘭使節《韃靼旅行記》:「皇帝中等人材,是位慈祥、穩重、舉止端莊的人,他那威嚴的外表,無論從那一方面看,即使放在千人之中,也與眾不同,能夠立即分辨出來,這是由於他想使自己的容態和舉止,讓人—看便是心地高尚的人所造成的。」

法國耶穌會士李明《中國現狀》:「據我所見皇帝身材比普通人稍高,堪稱恣態優美,比我們稍胖些,但還達不到中國人所謂的"富態』的程度。臉也稍寬,有痘痕,前額寬大,鼻子和眼睛比中國普通人小些。嘴美,頤和靄,動作溫柔,一切容態舉止,都象是位君主,一見便引人注目。」

朝鮮使節金昌業《老稼齋燕行日記》:「廣顙,頤稍殺,疏髯犯頰而斑白,雌雄眼,神氣清明。」

清以前歷代王朝的國家「大一統」,表面上是為長城所阻,實際上是傳統、狹隘的民族觀念制約著人們的思想。這種由區分「內中國外夷狄」到「天下一家」的破局,是從清朝的康熙帝開始的。

康熙帝即位時,除了台灣,全國大陸重新實現了統一,當台灣歸入版圖後,清朝對全國的統一始告完成。清朝的「大一統」能否鞏固,尤其是能否進一步發展,同歷代一樣,關鍵取決於「三北」游牧民族的動向和清朝所採取的政策,其中如何看待長城又是一大關鍵。

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朝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東段邊界,「三北」之一的東北趨於安定。二十九年,以噶爾丹為首的準噶爾割據勢力公然發動戰爭,侵奪內外蒙古,直接威脅京師。康熙帝毅然決策征伐,很快就阻擋住了噶爾丹的攻勢。次年,康熙帝率諸王、貝勒、大臣前往多倫諾爾(今內蒙古多倫),約集內外蒙古來此「會盟」,定疆界,製法律,為外蒙的喀爾喀蒙古諸部編製盟旗,使其接受清朝的管轄,從而實現了北部乃至西北的空前統一。蒙古問題宣告解決。

就在這次「會盟」之後,有大臣看到長城年久失修,建議撥款修理。康熙帝繼承皇太極、順治帝提出的「滿漢一家」的民族思想,進而又發展成為「中外一視」「天下一家」的「大一統」思想,發現長城的存在不利於國家的統一,尤其不利於與「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一體化,於是否定了修長城的建議,並說出了一段意義深遠的話:

「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敢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法養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也。」(《清聖祖實錄》)

康熙帝總結歷代修長城的歷史教訓,悟出一個治國的大道理:長城再堅固,也無法保障國家的安全,惟有「養好」百姓,讓他們高興,才會得到治國之本,邊境自固而無憂。這就是「眾志成城」的意思。康熙帝決策廢棄長城,實際是拆除了分割廣大漢人與「三北」少數民族的一道隔離牆,不再有內外之分,迅速形成空前「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康熙帝廢除土石工程長城,力主構築一道「眾志成城」的思想長城,是「大一統」理論的劃時代突破,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康熙善射。他晚年對近御侍衛說:「我自幼至老,用鳥槍弓箭射死老虎135隻,熊20隻,豹25隻,猞猻10隻,麋鹿14隻,狼132隻,吹哨引來而射死的鹿幾百隻。射獲其餘野獸不計其數。曾一天之內射兔318隻。」

康熙在位61年(1661—1722),是帝國時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玄燁活到69歲,他壽命長與其含性養身,飲食、起居咸成規度,潔衣凈寶,注意生活細節不無關係。康熙的養生之道,在《庭訓格言》中有多處記載,對於我們今天養生有可吸取的東西。

一、飲食有節,起居有序。

這是康熙的養生之要。康熙曰:「節飲食,慎起居,實卻病之良方也。」他說,不可暴飲暴食,要「起居有常,」不可「貪睡」、「貪食」,更不可「沉湎於酒席中」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

二、衣著潔凈,室內溫馨。

愛乾淨,講衛生,成習慣是康熙的健康之友。康熙曰:「凡居家在外,惟宜潔凈。」就是說,不論在家裡或出門在外,都應該乾淨整潔。他說:「人平日潔凈,則清氣著身,若近污穢,則為沌氣所染。」

三、飲酒有度,葯補慎用。

康熙不反對飲酒,而反對沉湎於酒中及不節制,常常喝得酩酊大醉。康熙能飲酒而不多飲,只是「平日膳後,或遇年節、筵宴之日飲小杯一杯。」他厭惡貪杯之輩。康熙曰:「大抵嗜酒,則心志為其所亂而昏昧,或致病疾。

四、清虛棲心,神靜心和。

「寡慮」、「寡嗜欲」、「寡言」,是康熙養生之道的另一招方。他引庚桑子之言日:「毋使思慮營營。」就是說,不要使你的思慮焦憂不安。康熙以「寡思慮」養神,以「寡嗜欲」養性,以「寡言語」養氣,方可以「養生」。因為,形體是感放生命的器具,而心是形體的主宰,精神則是心聚會的東西。康熙曰:「心靜則心和」,「心和而形全」。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

(yìn zhēn)(1678年—1735年),滿族,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關後第三位皇帝,清聖祖康熙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1722—1735年在位,年號雍正,廟號清世宗,葬清西陵之清泰陵。雍正在位時期,平定了羅卜藏丹津叛亂,設置軍機處加強皇權,實行「改土歸流」、「火耗歸公」等一系列鐵腕改革政策,對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去世後謚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

康熙十七年(1678年)胤禛出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是康熙帝第四子。德妃烏雅氏所生。於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為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晉封雍親王。此間諸皇子為謀求儲位,各結私黨,勾心鬥角極為激烈。當時的太子胤礽兩立兩廢,康熙諸皇子儲位的傳奇猜疑很多。胤禛善於治國、懂得韜光養晦。他尊釋教道學,自稱「天下第一閑人」,與諸兄弟維持和氣,與年羹堯和隆科多交往密切,同時向父親康熙表現誠孝,畫西藏於版圖,贏得康熙的信賴。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了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胤禛即了帝位之後即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而康熙皇八子胤禩先是被安撫封為廉親王,後被削宗籍和圈禁,並被改名為"阿其那",意為待宰的魚。康熙的皇九子胤禟發往西寧,後被削宗籍和圈禁, 並被改名為"塞思黑",意為討厭的人。皇十子胤?被圈禁,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禎(允禵)先是派去守陵,再後來受圈禁。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降爵,後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圈禁。

從雍正年間時,對雍正繼位的談論便不絕於耳。雖然史學界對皇位合法性尚無定論,但流傳的把"十改於"的改詔之說是不成立的,因為現存於遼寧省檔案館的康熙遺詔是雍正登基後擬就並頒布天下,並非康熙真跡,所以遺詔不能說明問題。

主張篡位說的學者中,有的認為康熙去世過於突然,未來得及留下任何傳位遺詔,而雍正和隆科多等合謀搶佔了先機;有的認為康熙生前兩立兩廢太子,對立儲君一事勞心傷神,直到臨終前才屬意皇十四子為儲君。

按照正統繼位說學者觀點,如果沒有實在的證據證明其他皇子為康熙所屬意,雍正的即位是有理由的。

雍正登基,有八萬四千法門皆可成佛之說,八旗弟子,能夠用四太子的方式擴大疆土(雍和宮),都可以立為儲君!登基為皇帝!因此,國內廟宇改稱為寺院!(寺,與四諧音,)這段傳奇對世界的影響是美國的建國有效仿的影響!

即位後,他在政治上採取多種措施以鞏固自己的皇位。首先是消除異己,分化瓦解諸皇子集團,將胤禵從西

北軍前召回,加以圈禁。晉封胤禩為廉親王和總理事務大臣。將胤禟發往青海西大通(今青海大通西北)。鑒於清朝沒有行之有效的立儲制度,常因皇位繼承權產生爭端,創立了秘密立儲制度。雍正元年(1723年),接受山西巡撫諾岷的建議,施行耗羨歸公和養廉銀的措施,以此增加中央財政收入,並限制地方橫徵暴斂。二年,又針對康熙末年各地虧空錢糧嚴重,決定嚴格清查,對貪官污吏即行抄家追贓,對民間拖欠,命在短期內分年帶徵。三年,世宗以作威作福、結黨營私之名,責令撫遠大將軍年羹堯自盡,同時削隆科多太保,後圈禁致死。並因此株連出汪景祺《西征隨筆》案和查嗣庭試題案。七年,發生曾靜遣其徒張熙策動川陝總督岳鍾琪謀反的投書案,牽連到已故理學家呂留良,世宗遂大興文字獄,以作為控制思想、打擊政敵、提高自己權威的手段。同年,為適應西北用兵之需,始設軍機房(十年時改軍機處),選親重大臣協辦軍務。軍機大臣只能繕述皇帝命令,本身無贊畫權,因而使皇帝更加集權於一身。他還在題本、奏本之外,命督撫布按等地方大員密摺奏事,以加強皇帝對地方行政的控制。

清世宗把他批閱過的奏摺選擇一部分輯成《硃批諭旨》。他對臣工的諭旨,由張廷玉等紀錄編成《上諭內閣》、《上諭八旗》。他的各種體裁的文章被後人輯為《御制文集》。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胤禛因迷信道士,服用丹丸過度死於圓明園[1]。葬於清西陵之泰陵,廟號世宗,謚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但是,這只是後人的一種猜測而已,雍正的死至今還是個迷。

弘曆即皇帝位(滿清入關後的第四任皇帝,雍正帝第四子,公元1736-1795年在位。屬兔,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於嘉慶四年正月初三,終年八十九歲,葬於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

清高宗即愛新覺羅·弘曆。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後當了三年太上皇,實際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年壽最高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間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並且當時文化、經濟、手工業在有清一代算是比較繁榮,但主要物品產量還是沒有趕上明代。他在位後期奢靡,使清朝統治出現了危機,發生白蓮教起義;文字獄之風比康熙時更嚴酷,束縛了人民的思想;閉關鎖國,驕傲自大的思想,使清朝國力日益衰敗。廟號"清高宗",葬於清東陵-裕陵。

愛新覺羅·弘曆(1736年-1795年在位)雍正帝第四子,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卒於嘉慶四年(1799年),自幼聰明,五歲就學,過目成誦。

據說康熙年間的一天,康熙帝在圓明園第一次見到了孫子弘曆。弘曆當時只有十二歲,一下子就為其祖父康熙帝所喜愛,令養育宮中,親授書課。雍正元年,雍正手書立儲密旨,立弘曆為繼承人,藏於錦匣,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

雍正十一年弘曆被封為和碩寶親王,開始參與軍國要務。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帝駕崩,內侍取出諭旨,宣布弘曆繼承皇位,以明年為乾隆元年。

弘曆即位初年效法漢人立「嫡長子」的做法,在乾隆元年(1736年),密立嫡出的永璉為皇太子。然而乾隆三年永璉就死了,還不到十歲。後又立皇后生的二兒子永琮為皇太子,不久永琮也死了,才兩歲。一年後皇后富察氏死在東巡途中,弘曆十分傷心,遂遷怒於庶出的皇長子,皇長子不久憂懼而死,立儲的事讓弘

歷傷透了心,他命令大臣不準再提立儲之事。轉眼到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六十三歲的弘曆已經沒有任何理由迴避立太子的問題了,這個時候,還活著的皇子只有六人,這六人中,又有兩個過繼給了兄弟,所以可供選擇的就只有四人: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立為皇太子後乾隆改其名為顒琰其餘弟兄均未改名,仍用永)、皇十七子永璘。弘曆覺得誰都不是理想的人選,相對而言永琰的缺點最少,於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弘曆下定決心,立皇十五子顒琰為太子,按照胤禛定下的規矩「秘密立儲」,他書寫了立儲諭旨,將諭旨藏在一個硬木匣子里,再命人將匣子放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完成了立儲工作。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1795年10月15日),圓明園勤政殿,為了不超越自己的祖父康熙大帝的在位時間(61年),已御極天下60年的乾隆決定禪位於自己的兒子嘉慶,弘曆當眾開啟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宣布永琰為皇太子,改名顒琰,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內毓慶宮。以第二年為嘉慶元年,正月初一舉行傳位大典,自己退位稱太上皇帝,仍自稱「朕」,太上皇諭旨稱為「敕旨」。皇帝處理「尋常事件」,如果有重要軍國大事以及官員任免,由太上皇親自指導處理,新授府道以上官員,都要到太上皇前謝恩。太上皇每天還要對皇帝「訓諭」。

嘉慶元年的正月初一日(1796年2月9日),一場千年罕見的傳位大典在紫禁城舉行。八十六歲的乾隆皇帝不靠攙扶,邁著穩健的步伐登上太和殿寶座的台階,就皇帝寶座。寶座前地上放著拜墊,寶座東側案上陳放著傳位詔書和皇帝玉璽,皇太子顒琰立在西側,侍衛近臣分立太和殿內外,大殿前廣場文武百官按文東武西原則,分班肅立。朝鮮、安南、暹羅、緬甸等屬國也派使臣前來朝賀,場面莊嚴、壯觀。據說乾隆曾臨時決定不把玉璽授給顒琰,只念一下傳位詔書即可。這可急壞了幾位大學士,因為這樣一來典禮就不圓滿了,傳播天下也有損乾隆帝的形象。於是連哄帶勸,最後乾隆答應交出玉璽。授璽後,禮部鴻臚寺官員詣天安門城樓,恭宣嘉慶帝欽奉太上皇帝傳位詔書,金鳳頒詔,宣示天下。

弘曆在禪位之後仍居住在養心殿掌控朝政。嘉慶元年正月十九日,太上皇在圓明園召見屬國使臣,告訴他們:「朕雖然歸政於太子,大事還是我辦。」

嘉慶帝對乾隆十分順從,當時朝鮮使臣向國內報告清朝帝國情況,說嘉慶帝「侍座太上皇,太上皇喜則亦喜,太上皇笑則亦笑。」 隨著乾隆太上皇的身體逐漸衰邁,和珅逐漸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

乾隆剛一退位,湖北、四川多處爆發叛亂,後有數十萬人參加,波及川、陝、鄂、豫、甘5省。乾隆立即分兵鎮壓各路叛軍,戰局進展很不順利,白蓮教叛軍雖遭到一些打擊但仍如火如荼。和珅怕影響太上皇的心情和健康,對他往往報喜不報憂。

嘉慶三年十二月,乾隆病重。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辰時(1799年2月7日晨7~8點),乾隆太上皇在養心殿病逝,終年八十九歲。謚「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廟號「高宗」,葬河北遵化清東陵馬蘭峪之裕陵。

陵墓被盜

1928年,乾隆去世近一百三十年後,軍閥孫殿英看準了乾隆帝後及慈禧太后陵墓的珍貴財寶,藉演習之名,率其部下盜掘乾隆帝後及慈禧太后之陵墓。士兵為得棺內珠寶,將乾隆梓棺劈開並大肆搜掠,乾隆帝後遺骸四散在地,情況奇慘;及後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派人前往收拾,亦只能找回部份遺骸,勉強砌回主體,並將帝後遺骸合葬一棺,重新行葬。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第十五子。年號嘉慶,1795年~1820年在位。在位前四年是太上皇乾隆帝弘曆發號施令,嘉慶帝並無實權。乾隆帝死後才獨掌大權,懲治貪官和珅,肅清了吏治。他在位期間是世界工業革命興起的時期,也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內憂外患此起彼伏,國內爆發了白蓮教起義,清朝統治危機出現。他繼續推行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政策,導致清朝落後世界大潮,留下千古遺恨。廟號清仁宗,謚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葬於清西陵之昌陵。

嘉慶帝(1795-1820年在位)愛新覺羅·顒琰,清高宗弘曆第十五子,滿族。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乾隆五十四年(1789)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布第二年正月初一禪位,顒琰於是於次年登基,改元為嘉慶,在位25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終年61歲。廟號仁宗,謚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葬於河北易縣清西陵的昌陵。

愛新覺羅·顒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為皇儲。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為嘉親王。六十年(1795年)九月,被正式宣布立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受乾隆帝禪位即帝位。其後,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顒琰暫時居住在毓慶宮。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死後,開始親政。面對乾隆末年危機四伏的政局,嘉慶帝打出「咸與維新」的旗號,整飭內政,整肅綱紀。誅殺權臣和珅,罷黜、囚禁和坤親信死黨。詔求直言,廣開言路,祛邪扶正,褒獎起複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詔罷貢獻,黜奢崇儉。要求地方官員對民隱民情「纖悉無隱」,據實陳報,力戒欺隱、粉飾、怠惰之風。但其對內政的有限整頓,未能從根本上扭轉清朝政局的頹敗。

國內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起義如火如荼。顒琰即位後,傾盡全力,大舉圍剿鎮壓川、楚、陝農民大起義。更易統兵大員,嚴懲鎮壓不力的將吏。嚴密軍事部署,實行剿撫兼施的兩手政策,分化瓦解起義軍。實行寨堡團練的堅壁清野政策,割斷了起義軍與人民的聯繫。嘉慶十年(1805年),川、楚、陝農民起義被鎮壓,清統治力量也受到嚴重削弱。嘉慶十五年(1810年),鎮壓了爆發於東南海疆的蔡牽起義軍。嘉慶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發天理教起義,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監接應下衝進皇宮,「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顒琰下詔罪已,同時嚴令對衝進皇宮的起義軍血腥屠戮,無一倖免,並捕殺在城外的頭目林清等。天理教起義被鎮壓。

在對外交涉中,嘉慶帝力主嚴禁鴉片,對英國侵略者在沿海的騷擾活動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對英國提出的幫助清朝鎮壓起義軍,幫助澳門葡人抵禦法國的居心叵測的要求,明智地嚴辭拒絕。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拒絕了英國提出的建立外交關係、開闢通商口岸、割讓浙江沿海島嶼的要求。而閉關鎖國的傳統觀念,也使其對外來事物採取盲目排斥態度。

卒謚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

清宣宗即愛新覺羅·旻寧。

愛新覺羅·旻寧(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即清宣宗,史稱道光帝,原名綿寧,即位後改為旻寧(滿語,穆麟德:min ning)是清入關後的第六位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分繼承皇位的皇帝。嘉慶皇帝第二子,生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在位期間清朝積貧積弱,他為挽救清朝衰落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頓吏治,整厘鹽政,通海運,平定張格爾叛亂,嚴禁鴉片,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他本人力行節儉,勤於政務,但作為一個帝王他的資質不高,加之社會弊端積重難返,清王朝在道光帝的統治時期進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來越大,1842年清朝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此後十年道光帝苟安姑息,得過且過,沒有任何學習西方,振興王朝的措施。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十四日去世。在位30年,終年69歲。廟號宣宗,葬慕陵。

他是嘉慶帝嫡出的皇次子,由於長子早夭,所以他是事實上的嫡長子。正是因為嘉慶長子早夭的緣故,所以愛新覺羅·綿寧是大清朝第一位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

如何繼承皇位的 其父親嘉慶皇帝本來就對綿寧很讚賞,因為在鎮壓白蓮教起義之事中綿寧的表現,更是堅定了嘉慶皇帝傳位於綿寧的決心。

綿寧年幼好學,間習武藝。10歲跟隨祖父乾隆皇帝打獵獲鹿,乾隆帝大喜,賜黃馬褂、花翎。嘉慶十八年,天理教徒攻進紫禁城,他又以鳥槍擊斃兩「賊」。嘉慶帝很高興,封他為「智親王」,其御槍也賞賜了一個封號,叫「威烈」,嘉慶帝稱讚他「忠孝兼備」。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嘉慶帝崩,綿寧繼位,因為擔心綿字老百姓不容易避諱,所以改名旻寧,定年號為道光。即位時正值鴉片泛濫,道光帝為挽救國家財政危機,也主張禁煙,多次下詔禁鴉片進口,禁止自種自製。之後鴉片戰爭爆發,由於道光帝戰守無策,時和時戰,清朝戰敗於英國,並與英人簽訂近代首條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及開放五口通商。

道光帝在位時因循守舊,絕少建樹,重臣曹振鏞奉行「多磕頭,少說話」哲學。大臣所上奏章也「語多吉祥,凶災不敢入告」。繼起的穆彰阿,人稱「在位二十年,亦愛才,亦不大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為務」。鴉片戰爭戰敗後,前方將帥還不斷謊報戰績,掩敗為功,責任重大的指揮官靖逆將軍奕山竟被欽命「交部優敘」,賞白玉翎管。禮部右侍郎曾國藩批評道光時代:「九卿無一人陳時政之得失,司道無一折言地方之利病,相率緘默。」「以畏葸為慎,以柔靡為恭。」,「京官之辦事通病有二:曰退縮、曰瑣屑。外官之辦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顢頇。」乃至太平天國兵起,地方官仍互相隱諱,不敢上報。

道光朝稍可稱善的政績是用陶澍改革鹽法,革除了壟斷商販的束縛,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此外,道光帝崇尚儉樸,所穿龍袍甚至是宮內舊料所制,「衣非三浣不易。宮中用款,歲不逾二十萬,內務府掌司各官,皆有"臣朔飢欲死』狀。頌之者謂其儉德實三代下第一人,雖漢文帝宋仁宗亦不能及。」滿朝文武亦因此投其所好,所穿朝服故意打上補丁,以示清廉。

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駕崩於圓明園,終年69歲。廟號宣宗,謚「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成皇帝」,葬於清西陵慕陵。

清文宗即愛新覺羅·奕詝。

清文宗愛新覺羅氏·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道光帝第四子,其母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圓明園。道光二十六年,按照秘密立儲制度,被道光帝立為儲君。道光於1850年正月丙午日病死後,他於同月已未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咸豐」。

咸豐帝即位後便勤於政事,廣開言路、明詔求賢,先後將有損國家利益的穆彰阿和耆英革職,大手筆的對朝政頗有改革。但此時的大清帝國內憂外患不斷,先後爆發太平天國宗教運動以及第二次鴉片戰爭,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圓明園、清漪園等西山行宮等相繼被焚掠,最後以簽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場。其中,分別與英、法、俄、美等國代表,簽訂清英、清法、清俄、清美《天津條約》,隨著這些條約的簽訂,也逐步導致了國家主權的喪失。咸豐皇帝鑒於組訓,令耆英自盡,後來又簽訂清英、清法、清俄《北京條約》,沙俄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迫使奕山簽訂清俄《璦琿條約》,割去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清帝國領土60萬平方公里。咸豐朝也因企圖重新扭轉對內交外困的局面而開啟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在這一時期,相繼出現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繁榮局面。

在位十一年(1850年-1861年)。崩於承德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葬於定陵(河北遵化縣清東陵),享年31歲,廟號文宗,謚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庄儉顯皇帝。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圓明園,道光帝 第四子也,母為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

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用立儲家法,書名緘藏。道光三十年正月丁未,道光帝不豫,宣召大臣示硃筆,立其為皇太子。宣宗逝世後,己未,咸豐帝即位,頒詔覃恩,以第二年(1851年)為咸豐元年。

奕詝即位後,面臨內憂外患的統治危機。其時,太平天國起義爆發於廣西,不久,進軍湖南、湖北,咸豐三年 (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建都,改稱天京,與清政府分庭抗禮。西方列強以「修約」為名,準備對中國發動新的侵略戰爭。沙皇俄國在中國東北興師動兵,強佔中國黑龍江以北大片領土。

為了挽救統治危機,咸豐帝頗思除弊求治。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依靠其訓練指揮的漢族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提拔敢於任事的肅順,支持肅順等革除弊政。同時,他罷斥了道光朝任軍機大臣二十餘年、貪位保榮、妨賢病國的穆彰阿,處決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中主持和局、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員耆英。

咸豐六年(1856年),英法對中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攻佔廣州。咸豐八年(1858年),英法艦隊攻陷大沽炮台,進迫天津。咸豐派桂良、花沙納往天津議和,與英國、美國、法國、俄國分別簽訂《中英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和《中俄天津條約》。列強不滿足於《天津條約》規定的權利,蓄意重新挑起戰爭。咸豐帝命清軍加強大沽口防務。咸豐九年(1859年),在英國蓄意挑起的大沽口衝突中,英法侵略軍被擊敗。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兩國再次組成侵華聯軍,大舉入侵。英法聯軍進攻北塘,咸豐帝在清軍與英法聯軍激戰之時,竟令清軍統帥離營撤退,大沽再次淪陷。

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天津,隨即向北京進犯。咸豐帝派遣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為欽差大臣,往通州與英、法議和。英法聯軍以和談為掩護,繼續組織對北京的進攻,在通州八里橋擊敗清軍後,進攻北京,圓明園、清漪園等處被焚掠。咸豐帝自圓明園倉皇逃亡熱河(今承德市),命恭親王奕訢留京議和。奕訢代表清政府與英、法、俄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 》、《中俄北京條約》,並批准了中英、中法《天津條約》。在《中俄北京條約》中,承認了咸豐八年(1858年)沙俄迫使清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的《璦琿條約》。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豐帝在熱河行宮病重。十六日,咸豐在煙波致爽殿寢宮,召見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御前大臣景壽、協辦大學士肅順,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杜受田之子)、焦祐瀛等。咸豐諭:「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又諭:「皇長子載淳現為皇太子,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以上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顧命八大臣」或「贊襄政務八大臣」。載垣等請咸豐帝硃筆親寫,以昭鄭重。而咸豐帝此時已經病重,不能握管,遂命廷臣承寫硃諭。咸豐在病逝前,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貴妃掌管)。十七日清晨,咸豐帝病逝。

軼事典故

避其短處,巧斗奕訢

道光帝生育過九個兒子,但論年齡、資質,能被選為皇儲的阿哥。就只有兩個,就是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

訢。由於四阿哥奕詝的母親孝全成皇后英年早逝,所以奕詝是由六阿哥奕訢的母親靜妃養育的。平時小哥倆兒雖然不是一母所生,但關係一直很好。道光帝也很彷徨,不知道奕詝和奕訢哪個更有才幹繼承大統,所以就準備用打獵和召見阿哥來觀察、斟酌。選出皇儲。

很快,打獵的日子就到了。所有的阿哥都井然有序地來到了木蘭打獵場。打獵前,四阿哥奕詝的老師杜受田就對四阿哥奕詝說:「阿哥論英武,是比不上六阿哥的,阿哥到了木蘭圍場萬萬不可開弓放箭,一定要空手而歸。若是皇上問起,你就說現在正值春天,萬物復甦,生氣盎然。正是動物繁育的季節。若是在此時對他們展開殺戮,豈不是太殘忍了嗎?」奕詝很信賴杜受田,就牢牢記住了杜受田的話。而六阿哥奕訢的老師卻叫奕訢儘力發揮,多打獵物。

打獵正式開始了,奕訢是意氣風發地打起獵,並且滿載而歸。而奕詝卻是一箭不發,兩手空空。道光帝看到兩個兒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很是吃驚,便問奕詝原因。奕詝就對道光帝說:「皇阿瑪,兒臣看到現在正值煙花三月,所有的動物都開始生息繁衍。如來佛就以慈悲為懷,曾割下自己的肉給鷹吃。如若這時,兒臣用冰冷的弓箭將他們一網打盡,太過殘忍了。這都是佛祖不願看到的結果。」道光對四阿哥奕詝的回答很滿意 ,認為他有帝王的仁慈,以及寬大的胸襟。慢慢開始對四阿哥奕詝產生好感。

還有一次,道光認為自己時日不多了。便把兩個兒子叫到身邊來,問他們倘若自己百年之後,如何治理國家?出發前,奕詝的老師杜受田對奕詝說:「阿哥論口才是比不過六阿哥的,待會兒皇上問你時,你就嚎啕大哭,說皇上永遠不會死去,永遠輪不到自己當皇帝!」奕詝記住了這些話。待到道光帝詢問兩個阿哥如何治理國家之時,奕訢講得頭頭是道,口若懸河。而輪到奕詝講時,奕詝卻泣不成聲。抽噎著說:「皇阿瑪這是什麼話?皇阿瑪行善積德,得蒼天庇佑,永遠也不會死去。哪裡輪得上我輩當上皇帝呢?」道光畢竟是一個老人,希望兒女孝順、關心自己。六阿哥奕訢滔滔不絕的回答讓反而道光不高興了。他覺得奕訢對國事這麼有研究,肯定是巴不得自己早點死,然後他早早登基。而四阿哥奕詝的回答雖然不如奕訴的回答有謀略,有方針,但是卻體現了對道光帝的愛。道光帝更加喜歡奕詝了。後來道光帝選擇了奕詝。

以上這種說法,表面上看起來似乎頗有道理,但細細分析卻是站不住腳的。史書上說道光帝是道光二十六年立儲的,那麼最晚就是這年去打獵了吧。這不是在間接地斥責道光帝舉辦打獵大會嗎?道光帝聽後肯定不會高興,更別說對奕詝好感增加了。最後一點,也就是最有說服力的一點,那就是道光二十六年,就是打獵那年。上面說全部的皇子都參加,那時候,最小的皇子才1歲,還不會走路,怎能去打獵呢?,

先立奕訢,後立奕詝

這種說法是說,道光經過對奕詝和奕訢長時間的觀察以後,發現奕訢確實是比奕詝有才華,有謀略,有武力。於是下定決心立六阿哥奕訢為皇太子。由於清朝自雍正帝選立儲君以來,就流傳著有把已選定的皇太子名字寫在一張紙上,放在「正大光明」匾額後的習慣。於是,一天晚上,道光帝覺得自己時日不多了,便清理了大堂之內的宮女和太監。自己拿出一張紙,準備寫冊立儲君的「遺詔」了。

這時,有個守門的小太監很聰明。他偷偷地看道光帝運筆的姿勢,暗自揣摩道光帝寫的是什麼字,好從中了解一些眉目。結果,他看見道光帝寫最後一個字的時候,拉了一個很長的一豎。便琢磨起哪個阿哥的名字的最後一筆的長長的一豎。結果他想到了「奕訢」。「訢」字最後一筆就是一豎。他興高采烈,連忙去通報奕訢的生母靜妃,好領點兒賞。靜妃聽後也歡天喜地,給了小太監很多賞。然後到處去和別人炫耀:「我兒子六阿哥奕訢特別有才幹,都被皇上立為皇儲了。我就要當皇太后了。」結果這話一傳十,十傳百。最終傳到了道光帝的耳朵里。道光帝很不高興。認為自己的秘密竟然被靜妃公之於眾,一點皇上的威嚴也沒有。便馬上改立了皇儲,把寫上奕訢名字的遺詔換下來,改寫成了奕詝。

其實這個說法很荒謬,由於清代皇室是滿族人。所以他們在寫一些重要的文件的時候。都既要寫滿文,又要寫漢文。那個小太監怎麼知道道光帝寫的那一豎是滿文中的還是漢文中的。還有,就算靜妃得到了音訊,她也不會輕易說出去。因為畢竟她在宮中已經摸爬滾了二十餘年,早就揣摩透了道光帝的性格和鍛造了一顆謹慎的心。她很明白其中的利害的。

心憐皇后,冊立奕詝

身為至高無上的皇帝,道光雖有著三千佳人,但他最愛的嬪妃卻是四阿哥奕詝的親生母親孝全成皇后。這不免讓年輕的孝全成皇后心高氣傲,沒有搞好與孝和睿皇后(是指道光帝的父親嘉慶帝的皇后)的婆媳關係,很

早就被孝和睿皇后毒死了,迫於皇太后的權利,更為了維護皇家的面子。道光帝一直是敢怒不敢言,不敢追究孝全成皇后的死因。但在他心裡,孝全成皇后依然有著很高的地位,為奕訢之母靜妃所不能及也。孝全成皇后逝世那年,奕詝才十歲。道光帝心痛皇后的死去,把他對孝全成皇后的愛全部傾注到了小小的奕詝身上,一直對奕詝疼愛有加。

奕詝長大後,雖然才華、武功方面不如奕訢,道光也覺察到了。但是,正如康熙帝偏愛太子胤礽一樣。明知道有其他的阿哥比自己喜歡的這個阿哥能力強。但是聯想到奕詝的母親,曾經是那麼楚楚動人,曾經是那麼溫柔似水。自然就更加喜愛奕詝。道光本來就對不能為孝全成皇后追查死因,不能保護孝全成皇后而深感歉意。所以道光帝最終選擇的奕詝。這個說法合乎情理、實際。但至於是真是假,還有待考究。

臨終託孤,錯定顧命

咸豐帝僅有一子,懿貴妃所生的大阿哥載淳。自己死後,江山必將由載淳來繼承,但載淳年紀太小,今年不過六歲,剛剛開始上學讀書,一旦登基,十年八年之內不能親理國政。由誰來輔佐兒子,代行皇權呢?憑血緣關係,憑才略,首屈一指的人物是恭親王奕訢。但此時,咸豐帝跟恭親王奕訢之間的關係越來越惡化了。雖然奕訢的血緣關係最近,是載淳的叔叔,又才略非凡,但在咸豐看來,威脅也最大。奕訢不可靠,能不能向肅順託孤呢?肅順是自己的親信,忠心耿耿,但咸豐這對肅順也不能說一點戒心都沒有。咸豐知道,肅順作為一個遠支宗室,他不可能篡權奪位,但肅順這個人飛揚跋扈,權力欲極強,很可能欺負皇帝年幼,大權獨攬,成為「鰲拜第二」,這也是咸豐帝不願意看到的。如果奕訢、肅順都不可靠,不用說了,惟一的人選就是懿貴妃了。懿貴妃是載淳的生母,按清朝制度,載淳一旦登基,懿貴妃就將升格為太后,兒子年幼,自然聽媽媽的,懿貴妃母以子貴,到時候大權獨攬,發號施令,順理成章。咸豐知道懿貴妃那可不是一個安分守已的人,她已經表現出了對朝政過分的熱衷。咸豐帝又擔心清朝出現一個呂后甚至武則天,怎麼辦?

經過幾個月的苦思冥想,咸豐帝終於在臨終前確立了他身後的權力格局和行政運行體制。咸豐帝把太子交給肅順,然後由其他七位大臣替小皇帝處理國政,當然咸豐帝對肅順也不是沒有防範,他還交給即將成為太后的皇后和懿貴妃一人一個圖章,給皇后的圖章印文是「御賞」,給懿貴妃的圖章印文是「同道堂」。從此以後,肅順等人擬好了小皇帝的上諭,然後把這個上諭拿到兩位太后那裡蓋章,「御賞」章蓋在上面或者叫前面,「同道堂」蓋在下面或者叫後面。兩位太后蓋完章之後,上諭生效,頒發執行。咸豐帝這個安排的用意是拿肅順來壓制奕訢,然後用懿貴妃牽制肅順,那麼誰來制衡懿貴妃呢?這由皇后來完成。因為咸豐帝規定,將來下發的上諭,必須兩位太后同時蓋章才能生效。

咸豐皇帝的死因

世人皆知,咸豐皇帝有四大癖好:

其一,咸豐貪戀美色,在避暑山莊,他依舊不問窗外風雨,今朝有酒今朝醉,只圖自己逍遙快活。據書中記載:奕詝置兵敗於不顧,攜妃嬪遊行園中,寄情於聲色既聊以自娛,又自我麻醉。據野史記載:「山西籍孀婦曹氏,風流姝麗,腳甚纖小,喜歡在鞋履上綴以明珠。咸豐帝詔入宮中,最為眷愛。國難當頭,他卻依然沉浸於美色,不思進取。

其二,貪絲竹,他把一個戲班挪到承德,上午唱叫「花唱」,下午要「清唱」,天冷在屋子裡演,夏天在「如意洲」演出。每天樂不思蜀。

其三,貪美酒。咸豐貪杯,一飲即醉,而且大耍酒瘋。野史記載:「文宗嗜飲,每醉必盛怒。每怒必有一二內侍或宮女遭殃,其甚則雖所寵愛者,亦遭戮辱。倖免於死者,及醒而悔,必寵愛有加,多有賞賜,以償其苦痛。然未幾而醉,澤故態復萌矣。」

其四,貪鴉片。咸豐即位不久,違背祖訓,吸上鴉片,並美其名曰「益壽如意膏」。而且咸豐在熱河期間常常吸食鴉片來刺激自己、麻醉自己。

咸豐如此折騰自己,自然離死不遠了。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早在北京時,咸豐帝就因為被酒色掏空了身子,面黃肌瘦,時常咳嗽不止。後來醫生開出藥方,說鹿血是純陽之物,可以長期飲用,滋陰壯陽。於是咸豐帝就養了百餘只鹿,每天取血飲用。後來到了熱河,鹿群留在北京,而他又不知休養生息,成天沉溺聲色之中。

到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老毛病終於又犯了。這次沒有鹿血滋補,咸豐帝終於走向了死亡的邊緣。十五日,咸豐帝病重,臨死前立載淳為皇太子,並命八名心腹重臣為顧命大臣。兩天以後,一命嗚呼,結束了他年僅31歲的生命。

愛新覺羅·載淳

(1856年—1875年),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也是清軍入關以來第八位皇帝,年號「同治」。咸豐六年三月二十三日生於北京紫禁城儲秀宮,為清文宗咸豐帝長子,生母為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在位13年,同治帝在位期間,清政府依靠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1865年僧格林沁的滿蒙騎兵(八旗兵)中捻軍埋伏後全殲,賴洋務派左宗棠與李鴻章分別滅西、東捻,捻亂到1868年為止。先後平定陝甘回變。同時興辦洋務新政,史稱「同治中興」。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親政,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1875年1月12日)崩於皇宮養心殿,終年19歲。葬於河北省遵化清東陵之惠陵。廟號穆宗。謚號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明肅毅皇帝。

咸豐六年三月二十三日,生於儲秀宮。八年,其弟憫郡王早夭,其後載淳一直是咸豐帝唯一存活的兒子,也是慈禧皇太后的親生兒子。十一年,載淳開始上學,由編修李鴻藻授讀。

咸豐十一年(1861年)八月二十一日,咸豐帝病危,召戶部尚書肅順、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協辦大學士及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代寫珠諭,立載淳為皇太子,並命上述大臣贊襄政務,第二天咸豐帝去世,6歲的載淳即位,擬定年號「祺祥」,載淳嫡母鈕祜祿氏和生母葉赫那拉氏並尊為皇太后。

咸豐死後慈禧太后勾結奕訢發動北京政變。當時,朝廷主要分為三股政治勢力:其一是顧命大臣勢力,其二是帝胤勢力,其三是帝後勢力。三股政治勢力的核心是同治皇帝,哪股政治勢力能夠同帝後勢力相結合,它就會增加勝利的可能性。

慈禧太后鼓動東宮慈安太后與八大臣爭奪權力,暗中聯絡在京的恭親王奕為援。9月14日御史董元醇奏清皇太后垂簾聽政,並派近支親王輔政。八大臣以清朝無此先例,令軍機處擬旨斥駁。慈禧串通慈安拒絕蓋印,將折旨留中不發。八大臣以「擱車」示威,迫使兩宮太后讓步,頒發駁斥董折諭旨。事後八大臣以小勝而疏於防範,其對手則加緊暗中策劃。在取得外國勢力支持後,奕不顧八大臣梗阻,於9月中旬奔喪熱河,與兩宮密謀政變之策,召鴻臚寺少卿曹毓英密擬拿問各旨,旋即返京布置。奕爭取到朝中大學士賈禎、周祖培、戶部尚書沈兆霖、刑部尚書趙光的支持,握有兵權的僧格林沁、勝保等人也表示效忠於兩宮太后。在兩宮太后催促下,八大臣同意迴鑾北京。

10月26日兩宮太后偕幼帝載淳啟程回京,肅順護送咸豐帝靈柩後行。11月1日兩宮太后抵京,即召見奕等王大臣,安排政變事宜。次日,將載垣、端華、肅順等革職拿問,罷景壽等軍機大臣職。3日命奕為議政王,入軍機處,並以桂良等五人為軍機大臣。7日改年號「祺祥」為「同治」。8日詔賜載垣、端華自盡,肅順處斬,景壽、匡源、杜瀚、焦祐瀛褫職,穆蔭遣戍軍台。

同治幼年,政事由兩太后管理,同治帝只是讀書。朝廷對同治帝的讀書十分重視,派禮部尚書祁寯(jùn)藻、管理工部事務前大學士翁心存、工部尚書倭仁、翰林院編修李鴻均、編修李鴻藻教授漢文,禮部尚書倭拾琿部、左侍郎伊精阿臣、兵部尚書愛仁均教授滿文。此外還教授步射、騎馬。同治四年十一月十一日開始,在咸豐朝獲狀元,同治朝擔任詹事府右中允的翁同龢受命教皇帝讀書。

同治帝即位之初,清政府利用湘軍並借列強之師助剿太平軍,同治三年(1864)將太平天國運動鎮壓了下去。接著李鴻章率淮軍於同治七年將捻軍也鎮壓了下去。

19世紀60年代開始,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辦起了洋務,以建立新式軍備為中心,並創辦了一些為它服務的民用工業、交通運輸業。洋務運動與鎮壓太平天國為清朝贏來了「中興」。

由於慈禧太后貪戀權力,她以同治帝「典學未成」為由,拖延同治帝親政時間。直到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1872年10月16日),才為自己十七歲的兒子載淳舉行了大婚典禮。同治帝婚姻是個大問題。找誰做皇后,兩宮皇太后意見不一:慈安太后提議以侍講崇綺之女阿魯特氏為皇后,慈禧太后主張以侍郎鳳秀之女富察氏為皇后。同治帝本人喜歡前者,同治皇帝便以阿魯特氏為皇后,富察氏為慧妃。同治十二年,同治帝親政,親政時間只有一年多。

同治十二年九月,同治帝以方便太后頤養為名,實為自便,降旨興修頤和園。修頤和園需銀1000萬兩,木材一項,徑七寸至四尺多,長一丈五到四丈八的楠柏陳黃松木要3000根。錢,因為鎮壓太平天國,各省款項支絀,當時西北左宗棠又正鎮壓回民起義,捐輸和厘金全用在上面了,清政府的財力根本不允許再拿出這麼多錢來修園。木材需從四川採集,但道光初年以來已經砍伐得差不多了,無從購覓,況且運輸艱難萬分。十月二日,御史沈淮上疏請求緩修,師傅李鴻藻與翰林院侍講學士李文田也都上疏勸諫。同治不聽。十三年正月十九日,正式開工。錢出自捐款40多萬,木材由人到福州買進口的。十二日,同治帝親自視察工地,此後又於四月初九、五月十一日視察工地。

贊成修園的也有,那就是與慈禧太后同族的兩廣總督瑞麟,而越來越多的大臣反對同治這一做法。三月二十四日,奕訢、奕譞、景壽等共同上疏勸諫,仍不聽。七月十六日,開始忍耐並出了兩萬兩報效銀的恭親王也上《敬陳先烈請皇上及時定志用濟艱危折》,附議此折的還有10多名御前大臣與軍機大臣。該折提出了一系列大政要事,要求停工。同治讀了摺子上幾行字,便勃然大怒,說了好些低水平的話:「我停工何如?爾等尚有何嘵舌?」奕訢又提出一些問題,同治帝大怒,說:「如此位讓爾何如?」奕訢又提到同治「微行」一事。所謂「微行」是指他便裝到宮外尋秦樓楚館。同治帝開始矢口否認,待奕訢說出時間、地點和人證,才無話可說。同治帝對奕訢懷恨在心,寫了一道硃諭,革掉他一切職務。九月二日又改為只將他降為郡王,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九月三日又下硃諭,革去惇王奕誴、醇王奕譞、科爾沁博多勒噶台親王伯訥彥謨詁、額駙景壽、貝勒奕劻、軍機大臣奕訢、文祥、沈桂芬、李鴻藻等9人的職務。慈禧太后儘管與奕訢有矛盾,但她還不想馬上就把奕訢完全排斥掉。她立即叫同治帝取消這個上諭,說:「十年以來,無恭王何以有今日?皇上少未更事,昨諭著即撤銷。」同治這才立即發出上諭,恢復了奕訢世襲網替的親王銜,奕誴、奕譞的官職也得以恢復。

由於眾多大臣反對,同治帝終於於八月一日下令停工。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病逝,終年19歲,其壽命是清朝十二帝中最短的。

同治帝的死因有不同說法:

一、梅毒 [5]說。這是民間說法。同治帝喜歡皇后阿魯特氏。而慈禧太后要同治帝多接近慧妃。同治帝不高興,常獨處乾清宮。苦悶的他,由王慶祺導淫,與載澄微行,在宮外尋花問柳,引起性病。慈禧太后誤作天花來治,最後病死,這種說法證據不足。

二、天花說。這是官方說法。根據相關史料,時人筆記記載,多數史學家認同同治帝死於天花。

同治帝死後葬河北昌瑞山惠陵,廟號穆宗,謚「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明肅毅皇帝」。

死因之爭

咸豐十一年十月初九在太和殿舉行了載淳的登極大典,改號為同治,實際上是慈禧一人總攬大權,開始了她

長達四十八年之久的統治。載淳于十一年九月十四日十七歲時舉行了大婚典禮。兩宮皇太后於第二年正月廿六日正式捲簾歸政了,但慈禧極不放心,還常常插手干預,使年輕自負的載淳皇帝不甘忍受,不到兩年就死了。 對於同治帝的死,儘管清代宮廷史料,特別是檔案內均有較明確的記載,但由於上述的種種原因,在一些私人著述和筆記中,還是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說法,並加了一些演義性的描繪,有的說他死於天花,有的說他死於梅毒,也有的說他死於疥瘡,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據《桃花聖解庵日記》同治十三年甲戌十二月五日記載:……嘻戲游宴,耽溺男寵,日就裸瘠,旋患癰,項腹各一,皆濃潰,日未昏,殆不知人。《國史舊聞》)濮蘭德、巴克斯著《慈德外記》載:「私家著述,皆謂太后縱帝遊盪,及至得疾,又不慎重愛護,以至深沈不起,……蓋帝常履飲於外,至翌晨召見軍機時猶未歸也,或醉中言語失次,雜以南城猥賤之事,……一八七三年(即同治十二年)外間皆竊竊私議恐帝壽之不久。至次年十二月,帝得痘症,不能臨朝,兩宮皇太后代執國政,月底帝遂降諭日:"朕於本月有天花之喜,……』」。《四朝佚聞》中載:「穆宗之崩,傳者不一,或雲天花,或雲內毒,而醫藥不能盡合……」這些著述除了記載同治皇帝的病情死因之外,還特意說明了同治皇帝南郊微服履行之事,並且把這件事與同治皇帝母子矛盾及病和死聯繫在一起。說明由於西太后專權,同治憂鬱不快之情,但是,在慈禧監視之下,僅有幾個太監夜間常出沒於宮禁森嚴的大內,至整夜不歸,竟達次晨來不及召見軍機大臣或醉語胡言的程度似難出現。

其實。同治皇帝的病情和死因,可以從清代皇帝「脈案檔簿」中看得一清二楚,《萬歲爺進葯底簿》中詳細記錄了自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未刻載淳得病至同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死去前後三十六天的脈案、病情和用藥情況,它完全證明了載淳最後死於天花。

這是詳實可靠的。1979年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醫研究院和北京醫院的有關專家教授,對同治皇帝的病情發展及用藥情況進行了專門的研討,大家的結論仍認為同治皇帝死於天花是無疑的。

關於他的死因,傳聞很多,十分離奇,廣為流傳的是說他因患天花而死。尤其一些野史小說,無中生有,添枝加葉,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例如,影響很大的《清史演義》第七十九回寫道:「同治帝患天花」,並將其死因歸於「御醫未識受病緣由」患天花而死。另部影響亦很大的《清宮歷史演義》卷十二第九十六回也稱:「穆宗(同治帝)一向在外胡鬧不已,早就沾染了天花」,並在該書《編輯大意》中講:「本書事實,或采輯名人文集,或依據私家筆記,語有來因,事可微信,絕非憑空結撰、向壁虛造之作品所可比擬。」這樣,百年來就給廣大讀者一個印象:同治帝確系死於天花,「絕非憑空結撰、向壁虛造」。廣為流傳的台灣作家高陽寫的長篇巨著《慈禧全傳》第二部《玉座珠廉》(下)的《惡疾初起》一節中,認定「是天花!」。特別是電影《一代妖后》的公演,片尾說明同治皇帝本患天花,但在慈禧授意下,外稱「梅毒」,還篡改檔案,將御醫們寫的「脈案」。(即診斷記錄及處方)篡改成梅毒病症。使得同治帝患天花致死之說,盡人皆知。

同治進葯簿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同志為澄清歷史事實,在《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七輯中編纂公布了《同治進葯簿》編者根據宮中所藏《萬歲爺天花喜進藥用葯底簿》中御醫對同治帝臨死前診斷記錄(即脈案)及處方進行研究,認為「從這本進葯薄的名稱,以及從載淳患病到去世的脈案、用藥處方,都可以證明是因患天花沒有治好而去世的」。

第一  從理論上講,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梅毒則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播疾病,患天花之初都要發燒,這是患急性傳染病的規律,體溫增加一度,脈搏增跳十次。從同治脈案可以清楚看到,從發病第一天就脈搏加快,發高燒達7天多:十月三十日發 病第一天,他「脈息浮數而細……發熱頭眩,胸滿煩悶,身酸腿軟,皮膚髮出疹形未透」;第二天「脈息浮數……咽喉干痛,胸滿作嘔,頭眩身熱」;第三天因發燒而「大便四日未行」;第四天至第七天,天天皆「脈息滑數」、「脈息數大」,均為發燒導致脈搏加塊癥狀,說明起病很急。而患梅毒起病不急,無發燒癥狀,病情發展緩慢。

第二  天花發病帶季節性,有嚴格的發病時間,一般在冬春發生,非其時不可能發生,同治帝發病在陰曆十月末,死於陰曆十二月初,與天花冬季發病相符合。而梅毒發病無明顯的季節特點,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第三 患天花開始還頭痛、背痛、發冷、寒戰等,皆為天花明顯癥狀,在脈案中上述現象記錄得相當詳細:「十月三十日……發熱頭眩……身酸腿軟」;「十一月初二日……腰疼胸堵」;「十一月初三日……嗆咳腰疼」;「十一月初七日……腰疼腿酸,未能驟減」。皆為天花典型癥狀。而梅毒發病緩慢,無明顯全身癥狀,表面像個健康人。

第四 天花皮疹的形態,分布及轉化時間有一定的規律性。在天花發病後的第一或第二日,皮膚上就可見皮疹,即斑疹,但數小時後即迅速變為丘疹,丘疹呈園形,邊緣清晰。同治發病第一日,脈案記載:「皮膚髮出疹形未透」;第二天為「疹形透出,挾雜瘟痘」,「頭面周身疹中換雜之痘顆粒透出,系屬天花二朝之喜」,「頭面頸項顆粒稠密,顏色紫滯」,這裡所說「瘟痘」,是指斑疹已轉為丘疹。自這天御醫確認同治帝患天花,在以後脈案中均記為天花。

天花皮疹光發於額部、髮際、面頰、腕,逐漸延及臂、軀幹而至下肢,疹多見於身體暴露部位,即呈離心型分布,這與同治帝發病第二天脈案記載相同,直到十一月初七日仍「蒙頭蓋面,鎖項咽關」,這與天花的皮疹分布特點吻合。

天花在出疹後全身中毒癥狀顯著減輕,脈案記:「十一月初三,顆粒漸長,紫艷稍化,胸堵煩嘔俱退,大便已行,胃口漸開」;初四日「顆起長紫滯漸潤,內症俱見稍減」;初五日「已有放白之勢,飲食亦佳」;初六日「漿汁已行,飲食俱佳」。這些記載與天花癥狀極為相似。

天花出疹後二至三日,丘疹開始灌漿,成為皰疹,皰疹中央凹下呈臍形,周圍有紅暈。脈案中亦記載:十一月初三日皰疹顆粒「極實頂陷,攢簇紫滯」;初四日皰疹「色艷板實,頂平不凸」;初五日「頂陷漸起」,「惟形欠飽滿」;初六日「漿汁已行」、「惟漿未充足,根暈未收」。上述癥狀說明天花皰疹頂陷為明顯臍形。

天花發病的第八天至第九天,皰疹轉為膿皰,膿皰形成二至三日逐漸干縮成痂,於發病的二至四周開始脫痂。同治帝脈案記載他皮疹轉化始終都與天花癥狀一致:十一月初八日「漿漸蒼老,盤暈赤色見退」;初九日「漸有收靨之勢,惟收靨較遲」;直到十一月十八日「痂漸脫落,滑濁漸止」,說明天花病已基本結束。

但梅毒則沒有如此明顯的急性發病過程,它發的斑疹如蠶豆大小,呈園形或略帶不規則形,初起淡紅,二至三周後呈青色或綠色,並不是臍形,與天花皰疹有明顯區別。

十一月十九日起,同治帝染上皮膚感染,這一天的脈案記載「發熱頭眩俱退,惟溫毒乘虛流聚,腰間紅腫潰破,浸流膿水,頭項胳膊膝上發出痘癰腫毒」,這種「痘癰」即並發的皮膚感染。二十日「痘痂漸落,發熱咳嗽俱減」,天花漸愈,乃正常現象,但「腰疼重軟,漫腫流汁,頭項、胳膊、膝上發出痘癰腫痛」,說明形成廣泛皮膚感染的跡象;二十二日感染惡化:「潰破流汁,其餘各處痘癰有已潰而毒未凈者,有未潰而仍腫者」;二十三日雖然天花「痘痂俱落」,「惟腰間潰孔膿汁不減,紅腫不消,臀肉左右潰孔二處流汁」;以後逐日惡化,說明他幾乎沒有抵抗力。此時又並發壞疽性口炎,俗稱「走馬牙疳」,此病一般發生在全身性重症疾病的末期,常於短期內因全身衰竭而死亡。從同治脈案看,他全身皮膚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又並發了走馬牙疳,導致他迅速死亡。

這種病在口腔壞死部分迅速向周圍及深部發展,痛疼、惡臭。脈案記載:十一月二十九日「牙脹面腫」:三十日「面頰腫硬,牙浮口粘」;十二月初一日「面頰硬腫,牙齦黑糜口臭」;初二日「各處痘癰俱見正膿,唇腮硬腫,牙齦黑糜,舌干口臭,大便黑粘」,開始便血,死期已近;初四日「牙齦黑臭,勢恐口疳穿腮,毒熱內擾」,這一天,御醫已確診為走馬牙疳;初五日酉刻死亡。

傳說

在社會上還有一種傳說,李鎮在文章中也加以重複:「據祖父面告,同治之病經曾祖父精心治療,已有起色。十二月初四日午後,阿魯特氏(同治皇后)來東暖閣視疾,當時載淳神志清醒……(皇后)哭訴備受母后(慈禧)刁難之苦,皇帝亦親有感受,勸她暫且忍耐,待病好之後,總會有出頭的日子。可知載淳在去世的前一天,所想的是病好之後的事,沒有預感到明天就要死了。不料在窗外偷聽的慈禧聽到此處正刺所忌,竟勃然大怒,立刻推幔闖入幃內,一把揪住皇后的頭髮用力猛拖,一大撮頭髮連同頭皮都被拉了下來,又劈面猛擊一掌,頓時皇后血流滿面,慘不忍睹,慈禧又叫太監傳杖,棒打皇后,同治大驚,頓時昏厥,從床上跌落在地,病勢加劇,從此昏迷不醒。急傳先曾祖入閣請脈,但已牙關緊閉,滴葯不進,於次日夜晚死去」。此說未見檔案史料記載,其事有無策,姑不作評論,僅以脈案對照,可知:自十一月二十九日同治帝患走馬牙疳後,御醫們已經束手無策,脈案記載「正不制毒,症勢日進,溫補則恐陽亢,涼攻則防氣敗」,左右為難;到十二月初四日(即皇后挨打這一天)同治帝「脈息弦數無力,上唇腫木,腮紫腫硬……不能作膿,時流血水……毒熱內擾,減食少寐,理必耗傷氣血」。這樣的狀態,就不可能再經「精心治療已有起色」,「神志清醒」,還能講話更不可能有氣力「從床上跌落在地」。

總之,通過對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公布的《同治進葯簿》研究,我們認為,同治帝因患天花而死,而非梅毒。

癖好

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同治有兩個癖好,一是好玩,一是好奢。

同治喜歡兩種遊戲,一是蹴踘,一種是蹶張。前者類似足球戲,後者是以足踏弩,使之張開。

同治喜歡演戲,但他演的不是重要角色。有一次,演《打灶》,恭王奕 兒子載澄扮演小叔,一個妃子演李二嫂,同治演灶君,他身穿黑袍,手持木板,為扮演李二嫂的妃子一打一罵以為樂。

同治最喜歡玩的是摜交。他讓小內監橫卧板凳之上,他用手按在小內監肚子上,要下面的小內監旋轉如飛。好些小內監受不了。

同治生活奢侈。有一天,小內監拿著同治御筆批的字條到內務府要500兩銀子買木瓜吃。管內務府的榮祿到宮門口奏請說:「各宮要的木瓜已由管理部門供奉,即須添加,怎麼要這麼多錢呢?」同治聽後,發脾氣。此事後來不了了之。

史學界有這樣評價:「宣宗好儉,穆宗好奢。」

葉赫那拉·杏貞,

滿族,出身北京鑲藍旗世襲官宦之家,葉赫那拉·惠征之女,後抬入鑲黃旗。咸豐二年(1852年)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咸豐六年(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詔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

1861年,咸豐崩逝後,與慈安太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又稱西太后,上徽號曰慈禧皇太后,後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除掉顧命八大臣。同治即位後,以聖母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為自1861年至1908年間清朝的實際統治者,掌權時間在清朝僅次於康熙與乾隆,在中國史上排名第四。統治期間發動政變兩次,立皇儲兩次。自光緒年間,宮中及朝廷開始以「老佛爺」尊稱之。1908年,光緒帝崩逝後,即日尊為太皇太后,次日崩逝,葬於定東陵,上謚。謚曰: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簡稱即「孝欽顯皇后」,謚號長度超過清朝開國皇后及孝德、孝貞兩位正宮,為清代及中國歷代皇后之最。

葉赫那拉氏於咸豐二年(1852年)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後冊封懿嬪。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生下咸豐帝唯一的皇子載淳(即同治帝),詔晉封懿妃。[3]次年又晉封懿貴妃。由於咸豐帝體弱多病,大清正值內憂外患之際(北有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南有太平天國反清農民運動)又讓他心力憔悴。懿貴妃工於書法,於是咸豐帝時常口授讓懿貴妃代筆批閱奏章,並且咸豐允許懿貴妃發表自己的意見,使得大臣們對葉赫那拉氏產生不滿。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前,她隨咸豐帝逃往熱河。1861年8月咸豐帝在熱河去

世,由於皇子載淳只有6歲,咸豐帝臨終前將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景壽、協辦大學士尚書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任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輔佐同治帝處理朝政。這些人都是咸豐的親信,肅順尤其足智多謀。又給皇后和懿貴妃兩枚代表皇權的印章,希望他們相互牽制。

咸豐帝死後,皇子載淳即位,定年號「祺祥」。她與皇后鈕祜祿氏(當時的中宮皇后(慈安))並尊為皇太后。顧命八大臣企圖專權,權力欲極強的慈禧非常不滿,於是聯合在京主持和談的咸豐帝的弟弟恭親王奕訢,利用帝後和咸豐帝的梓宮回京的機會發動辛酉政變,設計逮捕了八大臣,判處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自裁、肅順斬立決,其他人革職,粉碎了八大臣勢力。奕訢被封為議政王,1861年12月2日,兩宮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並改年號為「同治」。執政初期她在議政王奕訢的輔佐下,整飭吏治;重用漢臣;依靠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族地主武裝,又在列強支持下,先後鎮壓了太平天國、捻軍、苗民、回民起義,緩解了清王朝的統治危機,使清王朝得到暫時穩定。出於維護封建專制統治,她又重用洋務派,以「自強」和「求富」的方針,發展一些軍用,民用工業,訓練海軍和陸軍以加強政權實力。客觀上對中國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這一時期,國內起義被平定;兩次鴉片戰爭暫時滿足了列強的貪慾,外交上沒有吃大虧;洋務運動後清王朝的軍事實力有所提高;工商業有了初步發展,被稱為「同治中興」。

同治十一年(1872年),載淳已17歲,慈禧不得已為他選後,次年,兩宮太后捲簾歸政。但同治帝親政後仍難擺脫慈禧的干預。慈禧為了享樂,授意同治帝修繕圓明園以供其居住,同治帝也想趁機讓太后離宮居住以擺脫慈禧干預朝政。然而當時財政緊缺,圓明園又殘毀嚴重,修復耗資甚巨,同治帝堅持開工,引起奕訢等王公大臣多人反對,同治帝竟將他們全部革職。慈禧出面制止了同治帝這一決定。

1875年1月,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她的侄子(丈夫的侄子)兼外甥4歲的愛新覺羅·載湉為帝,改年號為「光緒」,兩宮太后再次垂簾聽政。

1865年—1870年中亞浩罕汗國侵略者阿古柏侵入並且竊據了新疆大部分地區;1871年,沙俄出兵佔領伊犁地區。1875年,慈禧採納陝甘總督左宗棠的建議,出兵新疆,清軍於1878年1月收復新疆。1881年,中俄通過談判,中國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區。

1881年4月8日慈安太后暴崩,卒年45歲,有人認為是慈禧所害;從此慈禧實現一宮獨裁。

1883年—1885年爆發了中法戰爭,雙方在軍事上互有勝負,但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卻主張「乘勝即收」,與法國簽定了《中法新約》,又使法國獲得了不少侵略利益。1889年2月,光緒大婚,名義上由光緒帝親政,慈禧又訓政了數年。在訓政結束後,朝內一切用人行政,仍出其手,「上(光緒帝)事太后謹,朝廷大政,必請命乃行」。

1894年,醇親王借慈禧六十壽辰擬「在頤和園受賀,仿康熙、乾隆年間成例,自大內至園,路所經,設彩棚經壇,舉行慶典」。挪海軍經費,繕修頤和園,布置點景,廣收貢獻。是年,適逢日本發動中日甲午戰爭。光緒主戰,慈禧亦主戰,「不準有示弱語」。但是,當有人提出停止頤和園工程,停辦景點,移作軍費的時候,慈禧卻大發雷霆,說出了「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生不歡」之語。後來,清軍在朝鮮戰場上接連失利,北洋水師在黃海之戰中又遭受嚴重挫折。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六旬慶典,慈禧希望外國出面干涉,儘快結束戰爭。她支持李鴻章避戰求和的方針,以各種借口,打擊以光緒為首的主戰派。由於形勢日益緊張,面對朝野上下的重重壓力,她無法再一意孤行,

大擺排場,她不得不改變原來的計劃,縮減了生日慶典的規模,在金州、大連相繼陷落,旅順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慈禧在紫禁城內的寧壽宮度過了她的60歲生日。次年2月7日,威海衛日艦及炮台夾攻劉公島,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中國海陸兩個戰場均遭失敗,以慈禧為首的主和派下定決心向日本求和,3月,慈禧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乞和,4月17日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空前屈辱的條約《馬關條約》,中國放棄對朝鮮宗主國地位;賠款2億兩白銀;割讓遼東半島(在俄,德,法等西方列強幹涉下,後以白銀3000萬兩贖回),台灣,澎湖列島;開放4個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礦設廠。

清日甲午戰爭失敗後,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為了救亡圖存,資產階級改良派發起維新變法運動,慈禧希望強國但又擔心光緒會借變法脫離她的控制。對於變法慈禧最初表示支持,但她隨後把軍權,用人權都抓在自己手中,1898年6月光緒發布帝「明定國是上諭」(即《明定國是詔》),實行變法。光緒帝的變法觸動了滿洲舊勢力貴族,和眾多封建官僚的利益,他們聚集起來,竭力反對變法,當聽說光緒帝企圖讓袁世凱派兵包圍頤和園,殺死榮祿時,慈禧等人發動戊戌政變,拘禁光緒皇帝本人,並處死了譚嗣同等六人。

19世紀末,中國北方興起義和團運動,慈禧最初主剿,但鎮壓屢屢失敗,義和團迅猛發展並進入北京。慈禧希望剿撫並用,區別對待義和團,但列強要求清政府完全剿滅義和團,並且不顧清政府的反對,堅持調兵進京。慈禧素來對洋人不滿,於是產生了利用義和團對抗列強的想法,當她看到一份造假的「洋人照會」,要勒令她歸政,更是忍無可忍,對列強宣戰(並未下宣戰詔書)。但是,慈禧的決定,遭到了劉坤一、張之洞等地方督撫的反對。他們聯名電奏清廷,力主剿滅義和團。並與列強訂立條約,實行「東南互保」。慈禧的決心開始動搖。她一方面要求各省將軍督撫認真布置戰守事宜,繼續利用義和團圍攻使館、抗擊八國聯軍。另一方面,她令榮祿前往使館慰問各國使臣;又分别致國書於俄、英、日、德、美、法等國元首,請他們出面「排難解紛」、「挽回時局」。將兩廣總督李鴻章調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準備與列強談判。但是,八國聯軍並沒有停止進攻。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次日凌晨,慈禧帶著光緒帝倉皇出逃北京。令奕匡、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與列強進行談判。把戰爭的責任推到義和團身上,下令對義和團「痛加剿除」。第二年2月14日批准《議和大綱》,並發布上諭,表示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1901年9月7日與11個帝國主義國家簽訂了《辛丑條約》,規定按照當時中國人口的數量賠款4.5億兩白銀,39九年內賠款9.8億兩白銀;懲辦主戰官員,拆除大沽到北京沿線所有炮台等。1902年初,慈禧與光緒帝回到北京。

為了維持統治,改變自身守舊無能形象,慈禧太后在「西狩」期間宣布實行「新政」,進行經濟,軍事,教育,官制等方面的改革。

1904年,日本與沙俄為了侵佔中國東北和朝鮮,爆發了日俄戰爭,戰場正是在中國東北,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宣布中立,日俄戰爭的結果是日本戰勝了沙俄,國內人們普遍意識到君主立憲優於君主專制,要求清政府進行憲政改革;與此同時,國內革命運動也愈發高漲,為了維持統治,慈禧作出要立憲的姿態。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1906年又宣布預備立憲,1908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內容仿照德國和日本的憲法,維護皇帝「君上大權」。

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駕崩,經她命立醇親王載灃子、年僅3歲的溥儀為帝,年號宣統,慈禧被尊為太皇太后。[7]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因病而逝,享年七十四歲,葬於河北遵化定東陵。

軼事典故

名字之迷

民間傳說或影視作品,一般稱慈禧太后為蘭兒或玉蘭。可能是因為慈禧進宮後的第一個封號為「蘭貴人」,很多小說筆記誤以為「蘭兒」是她的乳名,實則不然。據慈禧家族後人葉赫那拉·根正稱,慈禧的乳名實際上叫「杏兒姑」,「姑」是滿人對未成年女子的通常稱呼,而「杏兒」的名字則是因為當時家中庭院種有幾顆白杏樹,由此,慈禧的爺爺給她起了個大名叫「杏貞」,小名「杏兒」,取義「忠貞」之意。至於咸豐皇帝初封杏貞姑娘為蘭貴人,大概是因為咸豐最喜歡玉蘭花,因此給她這樣一個封號。

稱老佛爺

說法一:光緒初年,慈禧太后剛滿40歲,她為了達到二度垂簾聽政的目的,曾使用了種種手段,但懾於朝中有人反對,終日心中不樂。心腹太監李蓮英猜知真心事,便令人在萬壽寺大雄寶殿的後面建了一座佛。

建成之後,李蓮英速去稟告慈禧,說:「聽說萬壽寺大雄寶殿常常有雙佛顯光,這是大吉大利之兆,奴才想請太后駕臨前往觀看。」 慈禧聽罷感到十分驚奇,便起駕出宮。出西直門下高梁橋,坐上皇船,沿長河,直到萬壽寺(今北京藝術博物館)。慈禧上了碼頭,進了山門,直奔大雄寶殿而來。進得殿來,見供奉的依然是原來的三世佛,不覺勃然大怒:「明明是原來的三世佛嘛,哪來的雙佛顯光?」 那個時候,奴才欺騙主子是要殺頭的,但李蓮英心中有數,忙說:「太后息怒,請您後殿御覽。」

慈禧太后慢慢悠悠轉到三世佛後,果見一慈眉善目的觀世音坐在殿中央,此寺方丈住持,還有慈禧的文武大臣也在這裡。這時,李蓮英喊道:「老佛爺到。」其他人即刻跪伏高呼:「恭迎老佛爺!」 慈禧見狀明白了一半兒,但她故作不解問道:「你們迎接的是哪位老佛爺呀?」李蓮英他們答道:「就是迎接太后您老佛爺呀!」「您就是當今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啊!」「如今先皇晏駕,新皇尚幼,國不可一日無主,臣民們請您垂簾料理朝政,您可要救庶民於水火之中啊!」一席話說得慈禧心花怒放。自此,老佛爺這個稱呼便從萬壽寺傳遍京城,舉國上下,都稱慈禧為「太后老佛爺」。慈禧也就心安理得地垂簾聽政了。

據說這個觀世音是李蓮英讓人按慈禧的模樣塑造的,後來慈禧來萬壽寺焚香禮佛,卜簽求壽,由於對此觀世音非常賞識,還穿上了寺里方丈為她準備的觀音衣服,李蓮英扮作護法神韋馱,雙手合十,橫杵於腕上,倆人還在這個佛像前照了張像,曾經有人見到過此照片。

說法二:中國歷史上歷代帝王除了有「廟號」、「謚號」和「尊稱」以外,有些帝王還有「特稱」。如宋代皇帝的「特稱」叫「官家」,明代皇帝的「特稱」叫「老爺」,而清代皇帝的「特稱」則叫「老佛爺」。在有些歷史小說,電影、戲曲中,把慈禧太后稱作「老佛爺」。實際上,「老佛爺」的稱呼不是慈禧專用的,清朝各代皇帝的特稱都叫「老佛爺」。清朝帝王之所以用「老佛爺」這個稱呼,是因為滿族的祖先--女真族首領最早稱為「滿柱」。「滿柱」是佛號「曼殊」的轉音,意為「佛爺」、「吉祥」。後來,有的顯赫家族,世襲首領,起名就叫「滿柱」。滿清建國後,將「滿柱」漢譯為「佛爺」,並把它作為皇帝的特稱。

身世傳說

一般認為慈禧為滿洲鑲藍旗人,玉牒明確記載是「葉赫那拉氏惠征之女」。據葉赫那拉·根正的口述記載,慈禧出生於北京西四牌樓劈柴衚衕,今辟才衚衕。

但也有學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認為慈禧太后很有可能是漢族人。

1989年6月,長治市郊區(原屬長治縣)下秦村77歲的村民趙發旺帶著他和上秦村宋雙花、宋六則、宋德文、宋德武等人的聯名信,找到長治市地方志辦公室。趙發旺說,慈禧是上秦村人。他是慈禧太后的五輩外甥,宋雙花、宋六則等人是慈禧的五輩侄孫。他們要求政府幫助澄情。從此,劉奇踏上了慈禧童年的研究之路。佐證材料的不斷豐富,愈加增強了劉奇的信心,有關著述也頗見報端。2012年 4月,在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主持召開的「共和國社會主義文學藝術五十年研討會」上,劉奇撰寫的《揭開慈禧童年之謎》,獲得一等獎。這篇7000餘字的論文,集中闡述了慈禧的身世問題。

據劉奇考證,1835年,慈禧出生在山西長治縣西坡村一個貧窮的漢族農民家庭,取名「王小慊」。4歲時,被賣給本縣上秦村宋四元為女,改名「宋齡娥」12歲時,又被賣給潞安府知府惠征為婢,改名「玉蘭」(蘭兒),並在衙西花園專設書房中獲精心培養。咸豐二年( 1852年),以葉赫那拉惠征之女的身份,應選入宮,平步青雲,直至皇太后。

喜愛珠寶

清代民間,慈禧太后的金銀首飾是數不勝數,有這麼一對「翡翠西瓜」,慈禧太后的掌上寶貝。相傳慈禧死後,兩個「翡翠西瓜」被陪葬在慈禧墓中,1928年,孫殿英盜掘了東陵後,這兩個「西瓜」就杳無蹤跡了。

慈禧太后採購美國碧璽大部分都是通過馳名世界的蒂凡尼公司進行的,碧璽寶石也大部經過了蒂凡尼公司的寶石學家J.L.坦綸博姆的鑒定。翡翠西瓜所特有的雙色組合當時幾乎只有聖地亞哥的碧璽礦才具備。所以毫無疑問,慈禧太后的翡翠西瓜來自美國聖地亞哥。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梅薩平原的伊巴拉雅碧璽礦,在19世紀末期即已聞名於世。自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伊巴拉雅礦開採出來的大部分碧璽都出口到了中國,供慈禧太后的宮廷享用。隨著滿清王朝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被推翻,王朝的奢侈生活也到此畫上了句號。其結果是伊巴拉雅礦的碧璽產品因為中國市場告吹而滯銷,該礦被迫關閉。一直到2012年12月,該礦才被重新開發。

處死記者

《中俄密約》的內容公之於眾後,國內外輿論一片嘩然。全國人民群情激憤,紛紛斥責清政府的賣國行徑,進一步促進了全國範圍內革命運動的深入開展,清政府則陷入了非常難堪的狼狽境地。在國內外強大輿論的壓力下,清政府不得不放棄簽訂《中俄密約》的計劃。

惱羞成怒的慈禧太后極其殘忍地下令將記者沈藎「斬立決」。後因懼怕行刑會影響慈禧太后的生辰「慶典」,慈禧太后這才發布懿旨:「著即日立斃杖。」

1903年7月31日(陰曆六月初八),刑部大堂8個獄卒手拿特製的大木棍,準備行刑。沈藎面對獄卒,大聲說道:「快些了事!」於是,8名獄卒輪流捶打沈藎的四肢和背部,時間長達4個小時之久。沈藎被打得血肉橫飛,「骨已如粉」,其狀慘不忍睹,但沈藎自始至終「未出一聲」。這時,堂司以為沈藎已死,下令停止捶打。不想這時沈藎用微弱的聲音說道:「速……用繩絞……」見沈藎還沒有死,堂司又下令「以繩勒其頸,而始氣絕」。

於是沈藎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殉職記者。

情敵麗妃

看過電影《垂簾聽政》的讀者一定對電影里慈禧殘酷迫害咸豐帝的另一個妃子麗妃的情節印象深刻。在影片中,慈禧與麗妃是一對情敵。

麗妃千嬌百媚,能歌善舞,深受咸豐的寵愛,根本不把慈禧放在眼裡。一心想要承寵、費盡心機往上爬的慈禧對她妒恨不已。咸豐皇帝死後,慈禧成功發動辛酉政變,實現垂簾聽政,成了大清皇朝的實際統治者。她在剷除了政治對手,肅清了敵對勢力後,回過頭來整治昔日與她爭寵的麗妃。慈禧效法漢代呂后迫害戚夫人的方法,將麗妃的手腳悉數砍去,裝在一個罈子里,對她極盡侮辱之能事。這段情節,在影片中陰森恐怖,儘力將慈禧塑造成了一個刻薄寡恩、睚眥必報的惡毒婦人形象。那麼,歷史上是否真有麗妃這樣一個人,她與慈禧的關係真的像影片描繪的那樣嗎?慈禧真的以那樣殘酷的手段迫害過她嗎?

據史書和清宮檔案記載,麗妃是主事慶海的女兒,他他拉氏。道光十七年(1837)二月二十七日生,比咸豐帝小6歲,比慈禧小2歲,與慈安同歲。咸豐元年(1851)參選秀女時,麗妃和慈禧同被選中。麗妃被封為麗貴人,

慈禧被封為蘭貴人。咸豐二年(1852),二人同時入宮。咸豐四年(1854),麗妃被封為麗嬪,慈禧被封為懿嬪。咸豐五年(1855)五月初七日,麗妃為咸豐帝產下了皇長女,三天後就晉封為麗妃。咸豐六年(1856)三月二十三日,慈禧生下了皇長子載淳,即後來的同治帝,當天就晉陞為懿妃。咸豐帝死後不到3個月,慈禧就以同治帝的名義,以「麗妃侍奉皇考有年,誕育大公主」,晉封她為麗皇貴妃,越過了貴妃這一級,一次升了兩級。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慈禧又降懿旨,尊封麗皇貴妃為麗皇貴太妃,地位僅低於皇太后。

多年來,麗妃體弱多病,經常吃藥,於光緒十六年(1890)十一月十五日病逝,享年54歲。她死後第三天,光緒帝親自到金棺前奠酒、行禮。她的金棺暫安於田村殯宮。光緒十九年(1893)四月十八日,麗妃金棺葬入清東陵的定陵妃園寢。這座妃園寢的後院建有15座寶頂,共分三排。麗妃的寶頂位於第一排的正中之位,處於這座園寢的最尊貴的位置。

麗妃所生的女兒是咸豐帝惟一的女兒,所以備受咸豐帝和眾妃嬪的喜愛,同治九年(1870)被封為榮安固倫公主。清朝制度:只有皇后生的女兒才能封為固倫公主,妃嬪生的只能封和碩公主。按此規定,麗妃生的這個女兒應封和碩公主,可是慈禧卻破例封她為榮安固倫公主。

以上史實表明,麗妃不僅未受到慈禧的迫害,反而受到了慈禧的格外關照和一系列禮遇,表明麗妃與慈禧的關係是十分融洽的。由此看來,經常以專橫跋扈、陰狠刻毒面目示人的慈禧也還有溫情、恤下的一面。也可能是因為麗妃本人比較溫順聽話,而且在慈禧牢牢掌握了國家、後宮大權之後,麗妃對她不構成任何威脅,所以才對她如此禮遇有加。而一旦有人膽敢忤逆她的旨意,挑戰她的權威,慈禧流露的就是另一副面孔了。這從她對兒媳的態度上可見一斑。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

(zǎi tián)(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號"光緒",史稱"光緒帝"。光緒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後由慈禧太后一人垂簾,直至光緒帝十八歲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緒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掌控,未曾掌握實權。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光緒帝打算依靠袁世凱牽制住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這一股勢力,但反被袁世凱出賣,從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個維新不過歷時103天,故稱「百日維新」。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暴崩,享年38歲,葬於清西陵的崇陵。

光緒帝親兄弟有六個:長兄早殤;三弟早殤;四弟載洸,早殤;五弟載灃,世襲醇親王;六弟載洵;七弟載濤。清朝最後的攝政王載灃就是光緒皇帝的弟弟,同時也是溥儀的父親,光緒皇帝的父親醇親王奕譞死後載灃襲爵為醇親王,是清朝最後實際的統治者。

光緒帝載湉,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二十八日子時出生於北京宣武門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為宣宗(道光帝)第七子醇賢親王奕譞。載湉四歲時同治帝去世。因同治帝沒有子女,且咸豐帝也僅有同治帝一子,同治帝去世後,咸豐帝也隨之絕嗣。同治皇帝死後沒有兒子,慈禧為了能名正言順地把持朝政,親自指定醇親王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親生子,過繼於咸豐帝,登基為帝,名義上繼承咸豐帝而非同治帝的皇位,以維持咸豐帝的皇統和父死子繼的法則。年僅4歲的載湉繼承皇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光緒」

光緒元年正月二十日(1875年2月25日),四歲的載湉在太和殿正式即位。從這一天起,光緒就被慈禧抓在手裡,或當作爭奪權利的工具,或作為顯示威嚴的權杖;更多的情況下,則當作她御案上不可缺少的擺設,或是任意玩弄的木偶。這是慈禧專權的政治需要。

入宮後的光緒,是在孤獨中長大的,繁瑣的宮中禮節,慈禧經常不斷地嚴辭訓斥,沒有母愛,飲食寒暖沒有人真心去細心照料,應倡導應禁忌之事,無人去指點揭示。沒有童年的歡樂,致使他從小就心情抑鬱,精神不快,造成身體積弱,難以抵擋疾病的侵襲,留下了難以愈治的病根。天嘏在所著《滿清野史》中稱:人在幼年的時候,都受到父母的呵護,照顧其出行,料理其飲食,體慰其寒暖,即使是孤兒,也會得到親朋好友的照顧。只有光緒皇上無人敢親近。……皇上每日三餐,其飯食有數十種,擺滿桌案,可離皇上稍遠的飯食,大都已臭腐,接連數日不換。靠近皇上的飯食雖然並未臭腐,可經多次加熱,已不能可口。……載湉自十餘歲後,雖為天子,可還不如一個孤兒,以後身患痼疾,即是由於少年時衣食不節造成的。雖為野史,可內容與惲毓鼎的《崇陵傳信錄》所述:「緬懷先帝御宇不惟不久,幼而提攜,長而禁制,終於損其天年。無母子之親,無夫婦昆季之愛,無臣下侍從宴遊暇豫之樂。平世齊民之福,且有勝於一人之尊者。」大致相近。說明光緒帝體弱多病之原因,實與自幼在慈禧太后淫威之下,失於調養照料有關。

清朝皇室規定,皇子6歲上學,光緒二年四月二十一,光緒皇帝開始上學讀書,地點在毓慶宮。6歲的小光緒上學,環境生,

師傅生,伴讀也生,一切都不習慣。給他選了師傅,一個是翁同龢,署侍郎,內閣學士,和侍郎夏同善。翁同龢和夏同善是同科的進士,翁同龢主要教給他書,識字,四書,夏同善這個時候主要教給他寫仿格,寫字。還有御前大臣,主要教他學滿語文,蒙古語文和騎射,剛一上學的時候,他不習慣,他就哭、鬧、發脾氣,翁同龢、夏同善就報告慈禧了。慈禧說你們再好好開導一下皇上,開導還是不聽,發了脾氣以後就摔書本。所以把他爸爸找來了,讓醇親王奕譞到毓慶宮來幫著照顧小皇帝讀書,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光緒就比較習慣了,他學習很用功,光緒還是比較聰明的,不像同治那麼頑皮,字寫得也可以,也能做詩,後來文章也行,因為他受了一種帝王教育,特別要強調「仁愛」之心。

光緒十一年,這一年他15歲,虛歲15歲,寫了一篇御制文,裡面有幾句話,他說:「必先有愛民之心,而後有憂民之意,愛之深,故憂之切,憂之切,故一民飢,曰我飢之,一民寒,曰我寒之」。這就是15歲的時候,有一點愛民之心,他還寫了一首叫《圍爐》的詩,詩有四句話:「西北明積雪,萬戶凜寒飛,惟有深宮裡,金爐獸炭紅」。光緒上學的時候比較用功,學習也還可以。光緒逐漸長大了,順治是14歲親政,康熙也是14歲親政,到了14歲了,按說光緒應該親政了,慈禧說再等一等。等到光緒十三年,虛歲17歲了,不能再拖了,才讓光緒親政。

光緒帝讀書階段是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掌握大權的階段。這個階段發生的大事是:

1877年,左宗棠擊敗阿古柏,阿古柏自殺。攻佔烏魯木齊,平定天山南北路。曾紀澤取代崇厚對俄談判,取得勝利,收回伊犁和特克斯河地區。

1881年,慈安太后暴崩,從此慈禧太后一宮獨裁。

1883年12月—1885年4月中法戰爭爆發,由於李鴻章的妥協投降,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光緒帝在軍機大臣翁同龢、光緒帝吏部左侍郎夏同善的指導下讀書。荀子關於君與庶人是舟與水的關係的名言以及翁同龢主戰思想都對他產生了很深的影響。他決心做個愛國愛民的君主,反抗外來侵略。

為了歸政後更有效地控制光緒帝,慈禧太后把一個面長如驢的內侄女——都統桂祥女葉赫那拉氏硬塞給光緒帝做皇后,即後來的隆裕太后。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冊封,二十七日大婚。二月三日,慈禧太后歸政。

親政時期,光緒帝仍未擺脫慈禧太后的控制,遇到大事要向慈禧太后請示,沒有多少決定權。他以迫切心情了解世界情況。十六年,駐美公使張蔭桓自美歸國。他急切召見他,詢問國外情況。後來他又索取駐日公使參贊黃遵憲的《日本國志》,日本明治維新在他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光緒帝還讀了馮桂芬《教邠廬抗議》,萌發改變中國積貧積弱狀況之志。

甲午戰爭中,光緒帝主戰。二十年(1894),朝鮮東學黨起義,日本借口保護僑民,增兵朝鮮,蓄意挑起中日戰爭。光緒帝認為:「倭人肇釁,挾制朝鮮,倘致勢難收束,中朝自應大張撻伐。」七月二十四日,他又諭示李鴻章不要貽誤軍機。他直接命令朝鮮牙山南路葉志超與進入朝鮮北部的清軍夾擊侵朝日軍。他多次下令加兵籌餉,停止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李鴻章沒有聽取光緒帝的諭旨,結果「初敗於牙山,繼敗於平壤。日本乘勢內侵,連陷九連、鳳凰諸城。大連、旅順相繼失守。復據威海衛、劉公島。奪我兵艦,海軍覆喪殆盡。於是議者交咎鴻章,褫其職。以王文韶代督直隸,命鴻章往日本議和」。當不得已批准《馬關條約》時,他以硃筆寫下一段話,要求全軍上下戮力一心,痛除積弊,興革自強,表明他振興國家的決心。甲午戰爭失敗決不是主戰的罪過,是戰之不力的罪過,是光緒負不了責的腐敗的清朝封建統治造成的。

甲午中日戰爭後,清政府一敗塗地,割地賠款,倍受欺侮。隨後,帝國主義列強又進而掀起了瓜分中國

的狂潮。古老的祖國驟然面臨亡國大禍,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迅速激化。繼台灣愛國同胞的英勇抗戰,各地人民群眾的反抗鬥爭也在加緊醞釀。這時,資產階級(主要是它的上層部分)的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在社會上積極宣傳、組織變法圖強,以挽救深重的民族危機,並迅速形成了一個激蕩全國的時代潮流。

1895年5月於北京發起公車上書。當時齊集在北京參與科舉會試的各省舉人收到《馬關條約》中,清國割去台灣及遼東,並且向日本賠款白銀兩萬萬兩的消息,一時間群情激動。4月,康有為和梁啟超作出《上今上皇帝書》,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得到一千多人連署。

光緒二十四年六月到九月(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光緒皇帝親自登上天安門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開始維新變法。深入經濟、教育、軍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個層面,希祈清國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

慈禧太后起初表示同意變法,但她害怕變法會侵害她的權力,於是想方設法控制變法。她發出懿旨,迫使光緒帝將變法中堅人物翁同龢革去其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職務,同時任命後黨重要人物榮祿為直隸總督,掌握兵權,又規定新任職的兩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向她謝恩。

後來光緒帝革去了守舊、阻撓上書的懷塔布、許應揆等6名禮部堂官,任命了7名新堂官,其中4名是支持維新的,這一行為觸怒了慈禧。七月二十日,光緒帝又任命維新派重要人物江蘇候補知府譚嗣同、刑部候補主事劉光第、內閣候補侍讀楊銳、內閣候補中書林旭擔任四品銜章京,處理新政事宜。後來維新派又企圖聘請當時已經下野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擔任顧問,在慈禧干涉下未能實現。與此同時又有眾多利益受到侵犯的頑固勢力聚集到慈禧身邊,請求她出面制止變法。於是慈禧太后決意破壞變法,發動政變。

她叫榮祿調兵遣將,聶士成部駐天津陳家溝,董福祥部駐北京長辛店。翰林院編修李盛鐸奏請光緒帝奉慈禧太后去天津閱兵,以乘機脅迫光緒帝讓位。七月三十日,光緒帝密詔楊銳,告以危局,命與林旭、劉光弟、譚嗣同等速議對策。鑒於光緒帝處境危險,譚嗣同於八月三日夜訪在天津訓練新軍的袁世凱,要求他舉兵殺榮祿,圍頤和園以救光緒帝。袁世凱慨然應允,但當晚就密報榮祿。不知情的光緒帝於八月五日還召見袁世凱,袁世凱建議他召張之洞相助。八月四日,康有為訪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請英國公使相助,未應允。

九月二十一日,政變發生。光緒帝被囚於中南海瀛台,慈禧太后第三次訓政。康有為、梁啟超逃往國外,張蔭桓戍邊,徐致靖永禁,楊深秀、楊銳、林旭、劉光第、譚嗣同、康廣仁(康有為之弟)處斬。維新舉措,除京師大學堂外,全部廢除,戊戌變法失敗。慈禧太后立端郡王載漪之子溥儁為「大阿哥」,以取代光緒。由於得不到列強支持,企圖失敗。

光緒帝支持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實行的戊戌變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目的正確,時間不長,雖敗猶榮。

光緒帝在位的第三階段基本是在囚禁中度過的。囚禁瀛台的光緒帝面色蒼白,神經極度衰弱。抑鬱,常患遺泄、頭疼、發熱,脊骨痛,無胃口,腰部有病,尿中有蛋白質。肺部不好,似有癆病。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光緒帝曾參加決定是否向八國聯軍宣戰的御前會議。他主和,這是基於敵我雙方力量對比懸殊而做出的正確選擇。慈禧太后感情用事,草率決定宣戰,光緒忍不住發話問許景澄:「許卿出使外洋多年,又在總署當差,外國的情況卿最知曉,卿以為大清有無與外國一戰的實力?」許景澄先後出使法、德、意、荷、奧、俄等國,通曉幾國語言,在中外外交領域享有崇高的威望。許景澄激動的說:「聖上垂問,臣就據實而言,依大清目前的實力,似難敵其中一國,更不用說數國聯軍了。臣以為和為上策,保護使館、征剿拳匪事上策。」慈禧一聽立馬怒了,宣布處死主和的吏部侍郎許景澄、太常寺卿徐用儀、戶部尚書立山、內閣學士聯元。議和再無希望,八月十一日,聯軍已攻破北倉,楊村,擊潰清軍提督馬玉鯤部,直隸總督裕祿受傷死於回京途中,朝廷特派從四川總督任上率師入京勤王的李秉衡赴前線督戰,與聯軍在通州黃村交火,清軍在半個時辰內即被擊潰,李秉衡兵敗自殺。臨死前李秉衡寫下遺言,差人送回京。光緒讀後不禁掩面大哭。信寫於亂軍陣中,只有潦草數行,意謂聯軍裝備精良、士氣正旺,勸朝廷速電召李鴻章來京辦理議和。聯軍於八月十四日攻破北京,慈禧太后於八月十五日挾光緒帝逃往西安,《辛丑條約》簽訂後返回北京。

二十七年十月二十日,溥儁被撤去大阿哥稱號。光緒帝的皇位保住了,但形同木偶,臣工奏對,不發一言。有時慈禧太后示意要他表態,也不過一兩句罷了。

光緒帝囚禁瀛台到他死前發生的大事有:義和團與清軍勇斗八國聯軍,《辛丑條約》簽訂,慈禧太后實行新政,日俄戰爭爆發,革命黨發動起義(萍瀏醴起義,七女湖起義、安慶起義、紹興起義、欽廉防起義等)等。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光緒生病卧床。這時慈禧也生病了。光緒在日記中寫道:「我現在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覺得老佛爺(指慈禧)一定會死在我之前。如果這樣,我要下令斬殺袁世凱和李蓮英。」不料這段日記被李蓮英獲悉,他立即報告了慈禧,說:「皇上想死在老佛爺之後呢!」慈禧聽了,恨恨地說:「我不能死在他之前!」。

政治上的失意,長期的精神抑鬱,更使他患有嚴重的神經官能症,心悸、失眼、食欲不振等癥狀相繼出現,直接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並發急性感染。這一說法為多數學者接受。

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正二刻三分,光緒帝身故,終年38歲,葬河北永寧山崇陵,廟號德宗,謚「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簡稱景皇帝。

死因之謎

光緒被囚於中*南*海瀛台,由慈禧的四名親信太監監視著。他或者坐在露台,雙手抱膝,愁思哀傷,或者睡在木床上苦思苦想。在太監的監視比較鬆懈時,就偷偷地記日記。這樣差不多被關押了整整兩年。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中國北方爆發了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引起英、俄、法、德、美、日、意、奧匈等八國聯軍入侵。在八國聯軍逼近北京時,光緒被慈禧帶著逃亡西安。臨時前,慈禧命總管太監崔玉貴將珍妃推入東華門內的一口井內。在逃亡中慈禧下令剿殺義和團運動。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歲次辛丑,九月七日,清政*府在北*京與各國所訂立的條約,共十二款,以賠款一項為最重,數目高達白銀四億五千萬兩,為不平等條約中最苛刻的。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一月,光緒又被慈禧帶回北*京,仍然被囚禁在瀛台。光緒帝沒有勇氣衝破封建倫理思想的束縛,「天顏戚戚,常若不悅」,心境悲愴,終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劇命運。

光緒的病情突然轉危,不久死去。據說是慈禧令太監將他毒死的。有的學者認為,由於袁世凱的叛賣告密,使慈禧鎮壓了維新運動。袁世凱擔心慈禧死後光緒重新執政,將會問罪於他,於是就與慶親王勾結,打算廢黜光緒,立慶親王之子為帝,事不成,就下手毒殺了光緒。又有學者認為光緒是病死的。光緒自幼身體孱弱,一直有脾胃虛弱的毛病。成年後又有滑精癥狀,而且一天比一天厲害。他又長期咳嗽,似乎患有肺結核。政治上的失意,長期的精神抑鬱,更使他患有嚴重的神經官能症,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癥狀相繼出現,逝世前一年已病入膏肓,直接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並發急性感染。這一說法為多數學者接受。

2008年11月2日,在用法醫學的手法歷時5年研究之後,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在北京舉行清光緒帝死因研究工作報告會,正式宣布其死於急性砒霜中毒。光緒被人用砒霜毒死,一段糾纏了100年的光緒死因之謎,就此破解。

2008年,在光緒帝去世一百年之際,由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清西陵文物管理處、中央電視台、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鑒定中心等單位聯合組成的「清光緒帝死因」專題研究課題組確定光緒是因為「急性腸胃型砒霜中毒」而亡。研究人員通過現代法醫學手段,對光緒遺體的頭髮、遺骨、衣服及墓內外環境樣品,進行了反覆的檢測、研究和分析。專家發現,光緒的衣領部位及頭髮上均沾染有高濃度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其袍服胃區的三氧化二砷源於屍體腐敗時的體液浸蝕所致,而頭髮及衣領的三氧化二砷也是屍液浸蝕的遺留。常人口服砒霜60至200毫克就會中毒身亡。而僅在光緒帝部分衣物和頭髮上檢出的砒霜總量就已高達約201毫克。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11月14日傍晚被囚禁在瀛台的38歲的光緒帝駕崩;第二天下午,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之久的74歲的慈禧太后也斷了氣。因僅隔一天,其死因引起許多猜測。

「清光緒皇帝死因」研究報告會上,頗多爭議的光緒死因疑案,在百年後通過一系列現代專業技術手段得以確證:光緒帝突然「升天」系急性胃腸性砒霜中毒所致。

「光緒之死」是上世紀初的重大歷史事件,關於光緒的死因卻眾說紛紜,成為近代史上一樁謎案。有人認為,慈禧不願意光緒在自己死後重新掌權,派人毒死了光緒。有人說,戊戌變法時袁世凱出賣光緒,怕慈禧死後遭光緒報復,於是賄賂太監下毒。還有說是太監李蓮英下的毒,因為他得悉光緒日記中說慈禧死後將誅袁世凱和他。但也有人認為光緒是身體虛弱病死。

宣統是清朝第十二位皇帝,

字耀之,號浩然,是清軍入關以來第十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年號。起止時間為1909年-1912年。辛亥革命之後,一些清朝遺民仍然使用宣統年號紀年。1917年張勳擁戴溥儀復辟時,稱宣統九年

曾是清朝皇帝和偽滿洲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辛亥革命以後,被袁世凱逼迫於1912年2月12日頒布退位詔書,宣布退位。抗戰時充當日本扶持的偽滿洲國「皇帝」,被定為戰犯,後被國家主席毛澤東特赦,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後擔任第四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1967年在北京去世。作為清朝皇帝在位時的他的年號為「宣統」,故通稱宣統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其在偽滿洲國「皇帝」。


推薦閱讀:

揭秘:清朝順治帝福臨的生母是孝庄文皇后嗎?
有哪些演員演過溥儀,哪些演得比較好?
乾隆為什麼命這麼好?還有比他命更好的皇帝嗎?
慈安皇太后權利比慈禧大,為什麼默認立光緒為皇帝?

TAG: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