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缺主義只缺人性

去年到德國烏珀塔爾學術交流研討,因知道那裡是革命導師恩格斯的故鄉,剛到就問德國朋友:「這裡人怎樣看待恩格斯?」

德國朋友回答:「當然是因他而驕傲,這裡人都親切地稱他為烏珀塔爾的兒子」。

「哇,這樣啊?」

"那麼,你想像的該是怎樣?」

這倒把我問住了,便如實回答:「其實我並沒認真想過,卻想不到有如此溫馨。這兒有關於恩格斯的紀念物么?」 「有啊,有一座雕像。」說到這兒朋友眼睛忽然放光:「對了,雕像還是來自你的祖國呢。」

怎麼回事?

德國朋友說:「原本之前就有雕像,因為造型顯得有些過於修長,有人覺得不太理想,認為該更魁梧些才好,為此就在市議會提出議案,得到大家認同,決議立個新的。可市政廳因經費緊張,當時沒能納進預算,事情就耽擱了。大約半年後,來了個中國代表團,交流中聽說了這事,中國代表團非常豪爽,當即決定贈送一個。」

「哦,原來這樣?」「別急,還有波折呢。議會擔心中國製造的雕像,社會主義風格有可能會過於濃厚,因此並沒有馬上接受。」「啊?恩格斯本來就是社會主義導師,社會主義風格濃厚那也很恰當啊,再說那麼親切地稱之為兒子,難道並不認同他的思想?」 「你算說對了,人歸人,主義歸主義,烏珀塔爾人是這樣的觀點。」 「後來呢?」 「後來交談中,中國代表團說剛從馬克思故鄉特里爾過來,那裡的紅色文化比這裡發展得好,每年都吸引了幾十萬的中國遊客,紅紅火火的,在這裡可沒見著中國遊客,冷冷清清呀。市長一聽這話,馬上就答應了。半年後,雕像就從上海飄洋過海來到這裡。」 「那麼這雕像烏珀塔爾人民認同么?」 「很喜歡,議會原來的擔心是多餘的。」 「恩格斯家鄉人民,為什麼排斥恩格斯的主義和思想呢?」 「這個么?也不是的,算不得排斥,德國人認為所謂主義就是某種觀點、理論和主張,各種觀點、理論和主張,在德國很有多呀,德國人不認為哪種主義是絕對的,都是基於當時時代的認知,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需要發展變化。你知道德國也是黑格爾的故鄉,人們普遍具有辯證法思維,這不算意外吧?其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不是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那樣。」 「對對對,你對中國還蠻有研究嘛。」 想起中國正處於轉型期,多年所習慣的意識形態已經迷離,新的並沒有構建起來,知識界、思想界都認為信仰信念有所缺失,普通人也感受深刻,除了現實利益,別的都很淡薄。於是問到:「德國人的普遍信仰是什麼?」 朋友陷入深思,半晌後說:「日常沒太思考這些問題,你知道德國走過極端,希特勒的大日耳曼民族夢差點把我們毀了,這些年全社會一直在反思。要說信仰么?宗教的當然是基督,世俗的恐怕是人道主義吧。」「哦,人道主義?寬容、包容以及與人為善。」「不不,人道主義固然首先是人文關懷,但並不僅僅是些,我認為完整的人道主義的完整概念是一切從人性出發,追求人性規律,按人性規律辦事。」 提到人性,我忽然想起恩格斯說過一段話,好像見自《反杜林論》,原句記不準,但大意記得,就對朋友說:「恩格斯對人性的評價是不高的,他說人來源於動物界這一事實已經決定人永遠不能完全擺脫獸性,問題永遠只在於擺脫得多些或少些,在於獸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異。」 誰知朋友的回答又出乎我意料,他說:「我認同恩格斯的說法,因為他所說的就是人性本質。」 我陷入了深思,於是有感而發:「主義的誕生,是不是智慧之人基於人道思索而歸納出來的理論?」

「我認為是,否則主義就沒了可取之處。主義可也作用於人道,好的主義可以促進人道。但如果我們本末倒置,把某種主義尊崇為絕對,拿它來限定人道,甚至用以要挾人性發展進化,問題就嚴重了。」

「是不是說根本該把人道作為根,把主義當做階段性成果,主義之後還要主義,主義主義再主義,中國典故有個愚公移山,挖山不止,要子子孫孫挖下去,沒有窮盡。」「我雖然不知道這典故,但是我認為迄今為止,我們對宇宙的認知程度還是很渺小的。」

我忽然感覺中國的思維方式大概出了問題,知識界過於追求主義了,習慣於把尚需繼續發展變化的某些主義當做了不一成不變的根,卻把真正天成的人性拋到了一邊。 是的,我確信只這樣。但怎麼弄成這樣的呢?原本中國是沒有主義的概念的,有的只是一些古老高深的道,比如老子的大道、孔孟之道等等,還有就是諸子百家,比如儒家、法家、墨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等等,這道那道、這家那家。憑藉這些,幾千年來大中華一直獨尊天下,忽一天,碰到了船堅炮利的西方現代意識,幾個回合,大中華居然敗陣,而且敗得很慘,震驚之餘開始放眼重新認識世界,於是乎發現了「德先生、賽先生」,發現有好多的主義。 五四運動就是啟蒙了主義,主義成為智者的追求,從此我們就認準了主義,特別是「十月革命炮響」送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被我們視為選擇了許久和等待了許久的,因此被認準了為終極真理。 當年布魯諾為什麼會被人們燒死,不就是他崇尚的日心說在當時被認為是邪說,是無限可笑的?誰能想到當時笑人可笑的最終本身成為可笑,地球根本只是太陽的一棵行星,後來又進一步認識到日也不是心,它僅僅是太陽系的心,在銀河系裡微不足道,在浩瀚的宇宙里更沒法提。 鄧小平說擱置爭議,的確是因為當時他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但爭議之所以可以擱置,則是他基於「後世人可能比我們更有智慧」的認知。他的理念是:當代人因時代局限窮盡思維也想不到的,後世將會被突破。在這個意義上,世界上的確不存在絕對真理。於是他進而又推出「實踐檢驗」論,這不啻於已經否認了絕對主義:一切都有局限,時光的局限、時代的局限。 因為歷史的客觀原因,大中華的整體思維意識肯定是鑽進了牛角尖,時至今日仍不知基於人性出發,進行理性思考,以及不斷再思考,卻以「主義」思考主義,把階段性成果當成終極。五四以來我們追求了多少年的主義,其實都是西方人在探索人性過程中得出的階段性成果,人家是思考創造得來,而後繼續又不斷有新的思考,舊的就隨時拋棄了。我們本來就是舶之而來,根本不是自己思考創造,卻抱定認為絕對真理。其實,我們老祖宗的諸多的道以及諸子的百家,本質上也都是「主義」,只不過當時沒這個概念不是這個叫法而已,我們為什麼可以把老祖宗的拋棄?還不是因為碰撞之後的實踐檢驗證明了不如西方的先進,才改為追求「德先生、賽先生」的?難道老祖宗都可拋棄,「德先生、賽先生」就是永遠都不能拋棄的?再思考創造出更先進的都不再認,認到此處就到了盡頭了? 所以說中國不缺主義,不但不缺,而且主義是太多了,我們應該覺醒,因該進入後主義時代,回歸到人性的本源和人道主義上來,基於人性和人道主義以發展變化的眼光重新審視老祖宗的道和諸子的百家以及西方的各種主義,把一切都列為重新審視之列,實行自我思考創造。即便這樣的思考創造也還不是絕對真理,但必定才有可能契合實際。 故此,我們可以大聲的說:中國不缺主義,只缺人性。人性到底是什麼?恩格斯已經說過了,人性就是獸性的進化和差異化,就是獸性的演進,不承認這個顯然不行,因為人本身就是來源於動物界的。雖說是來源於動物界,但不論「少些多些」,到底是擺脫了些,換句話說就是比獸性要高一些。但所謂「高一些」只是個形容詞,如果概念性的概括該怎麼說?我認為可以這樣理解:人之所以高於動物,其實就是具備了主體意識,不但能夠感知外部世界,還試圖感知自我。人生於世一生中遇到或將要遇到的問題可謂多多,但終極問題其實只有三個,這三個問題是任何人都逃不過的,也是任何正常人必將要面對的,對不同人來說。區別僅在「早些或晚些」,那就是:我是什麼?別人是什麼?客觀世界是什麼?上升到理論境界,對應的就是自我意識、社會意識、自然意識。所以人性就是首先自我自私,然後又不得不進行社會化合作,最終必欲利用自然而改造自然。人從脫離母腹呱呱墜地那一刻起,自然生理屬性方面就僅僅屬於自己了,獨立於任何,之所以還要有屬於父母的觀念,那就是人的社會屬性問題,而不是生理屬性。既然獨立於任何,那麼自私自利就是自我,這沒什麼錯誤,也根本不是罪惡,從科學進化的角度看待,人的一切行為行動的根源,無不是為了滿足自私自我的慾望,所謂科技進步以及現代化追求,一切的一切,甚至於包括夢想,也包括「中國夢」在內,最終為了什麼?終極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我的願望,我的意識,推及到社會化的我們,就是我們的意識。在這個意義上講,既然終極還是為了我、我們,那麼,拋棄人性本源,捨棄人道主義,為現代化而現代化,為中國夢而中國夢,不就可笑了嗎?但是似乎又產生了悖論:難道就該不要現代化、不要中國夢嗎?也不是,因為人性除了我的自我意識、我們的社會意識,還有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自然意識。三個意識都不可少,相輔相成,缺了哪個,另外的都不會存在,沒社會我一個人能孤獨生存嗎?我們缺了大自然能到哪裡去?自然缺了我和我們即便仍然存在那誰又會知到?誰可以感知?還有什麼意義?雖然是相輔相成,那也要有個先後順序,這順序就是我、我們、世界。那麼,我在先,就要基於人性出發;我們緊跟,就要構建公平正義的規則和程序,人與世界也不單單只是利用和改造,也有個該如何和諧相處的問題,例如環保問題。結論是,規則程序最重要,基於人性出發和人道主義思考探索,構建規則程序,這個最重要。規則程序可以超越主義,不要主義,只從最基本的人性出發。比如人性自私自我,就不要把人所不欲的強加,什麼大公無私之類。那麼,這樣會不會亂套?不會,因為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人還是需要公平正義的,我和我們不想要幾所不欲的,並不是不要公平正義。這兩個又是相輔相成,舉例來說,人人的幾所不欲,形成民主共識自然會是公平正義的,而共識一旦形成,就是規則程序,在公平正義的規則程序面前,有少數個別的幾所不欲也能心平氣和的「欲」了,比方說經過民主程序表決形成共識認為在公共場所不可吸煙,對個別人來說原本還是不欲,但由於是經過了規則程序,他就欲了,基本上也是無怨無悔的。但是,沒有經過規則程序,比如這規矩是一個人定的,不讓他吸煙,他會滿意和服氣嗎?不會。過份強調社會屬性,過份講究大公無私,必然扼殺自我,那麼整個社會必然失去前進的原動力,科技進步發明創造都會被遏制,成為大鍋飯懶漢的天國。那麼,突出自私自我,積極性是激發了,有些因各種原因的確跟不上的落伍者怎麼辦?不管么?這就又體現了構建規則程序的重要性了,規則程序里應該包括社會救助呀,以社會救助保障落伍者,怎麼不可以?所謂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都有合理性,也都不可偏激。事實上,現代國際社會那些先發先進的國家,早已都不是一個單純的主義了,比如說以公眾持股的股份制企業,大家共同受益你說是資本主義的還是社會主義?人家早就追求民主憲政、追求契約文化、講究自由人權和人道主義、人文關懷、陽光化鬥爭合理性妥協等等。但是民主憲政就是最好的了嗎?也不是,邱吉爾就說過,「它不是最好的體制,僅僅是最不壞的體制」。是的,我們不必崇洋媚外,美國的月亮並不比別處的更圓,但是從人性出發進一步探討規則程序,這樣的道路才是正確道路。那麼,就先不要管它什麼主義的,好的就吸收,不好的就揚棄。自我思考嘛。中國不差主義,只缺人性。回歸人性,以人性規律思考問題,按人性規律辦事處理問題,構建好規則程序,理想、信念、信仰、道德自然都會到來,引用前蘇聯經典老電影瓦西里一句台詞:麵包就會的,一切都會有的。

推薦閱讀:

《炁母論》—破譯中國古老哲學的物理內涵
探秘中國的殭屍傳說
中國象棋棋史談(一)
中國古代十大招財寶,你知道幾個?
中國反恐行動任重道遠 需要全球聯動

TAG:人性 | 中國 | 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