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師父講禪的源流(四)
圓明師父講禪的源流(四)
上次講到南宗、北宗。其實南宗、北宗是人為地分,本來佛法不分宗派。也講了北宗神秀的禪學思想,同時也逐步介紹了南宗禪六祖慧能。什麼是南宗禪,南宗禪就是和北宗禪相對稱的。慧能得法以後,隱居獵人堆里十幾年,然後他在江南布化傳法,所以叫南宗禪。
禪宗從五祖弘忍處分為慧能和神秀兩支,神秀在北方傳承,慧能就在南方傳承,所以有「南能北秀」的說法。「南宗禪」的禪鳳完全擺脫之前的佛法學說,它不拘束於名相,也不在名句上面下工夫,提倡修證不二、迷悟一如;稱自己本覺之妙心即本成本明,並不存在真實的煩惱和妄念,所以倡導「一超直入如來地」的頓悟學說,又稱為祖師禪。「南宗禪」到後世極盛,分化為五家七宗,以後我們再把五家七宗一點點列出來講,把每一家每一宗的學術的主要思想和主要的意旨和大家做一個介紹。五家七宗,就倡領今後中國禪宗佛法的風範。所以大家稱南宗禪為正宗,慧能為禪宗六祖。
南宗禪,主張「明心見性」、「直指人心、」「頓悟成佛」。南宗的頓悟,認為只要消除妄念、性體無生,則立刻成佛。不要緩緩靜修。慧能的弟子神會比喻這種頓悟為「利劍斬束絲」。他說:譬如一縷之絲,其數無量,若合為一繩,置於木上,利劍一斬,一時俱斷。絲數雖多,不勝一劍。發菩提心,亦復如是。」但是大家這句話裡面,特別要注意一個問題:「譬如一縷之絲,其數無量,若合為一繩」,那麼這「合為一繩」就要心念一處。所以大家聽起來好像很方便,「若合為一繩」。其實「若合為一繩」就是把心繫念一處,把雜亂紛紜的心繫念一處。最後念佛之心、持咒之心都沒有了,一刀斬斷。頓消,妄念俱消,一念不生,那就是稱為「若合為一繩,置於木上,利劍一斬,一時俱斷。」大家要搞清楚。因為煩惱妄念可以「一時俱斷」,所以啥那之間成佛就是完全有可能的。這個成佛大家要注意,這是明心見性,徹悟徹證的意思。這是我們剛剛修持佛法的起手之門,大家要注意。
對「頓悟」的不同理解,是南北禪宗的分歧所在。所以在六祖慧能為代表的南禪宗提出,將頓悟作為唯一的修行層次。這唯一的修行層次,不但在座上,更重要的融入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今天既然講參禪佈道,一定要用功辦道。用功辦道,一定要有一個先決條件。前兩天,有人在問我,我在網上看,如何才能參禪,參禪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我呢,是把這個觀點提出來,和大家一起探討。我曾經也拜讀了老人以前寫的稿子,關於參禪辦道的要求,以及虛雲大師開示。虛雲大師認為辦道的先決條件,一個就是要深信因果,再一個要嚴持戒律,第三個要堅固信心,還有一個決定行門,還有一個參禪方法要如法。下面一點點講,一點點和大家共同學習。
我們修行佛法,不管什麼人,尤其我們想要用功證道的人,首先要深信因果。所以我們學佛法,絕不能離開因果。佛法離開因果講,那就不是佛法。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因果形成的,我們講緣。所以不依因果,妄作胡為,不要說辦道不成功。他不怕因果,什麼事也干,反正一死了了,什麼也空了。他除了造業,除了入地獄,其他沒有路可走。所以我們一定要深信因果,叫因果不爽,所以古師大德曾經說過:「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世作者是。」所以我們不管是誰,要切記,因地不正,果遭迂曲。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我們前面講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講,因果很重要。
講一個公案,琉璃王誅釋種的故事。在釋迦佛之前,迦毗羅閱城裡有一個捕魚的村。村裡面有個大池。很大很大的池子,不是說我們造一個池子,池子就是很大的壩,水壩的意思。那時候天旱水枯,池裡的魚類盡給村人吃掉了。因為天旱水枯,糧食作物都沒有了。大家吃什麼,只好吃池裡的魚。村裡的人因為災害多,都吃池裡的魚。最後剩下一尾最大的魚,也被烹殺了。但是整個村子裡面都在吃魚,只有一個小孩子從來沒有吃魚肉,僅那天他敲了個大魚頭三下來玩耍。後來釋迦佛住世的時候。波斯匿王很相信佛法,他娶了釋種女生了一個太子(釋種是個種姓),叫做琉璃。琉璃小的時候,在釋種住的迦毗羅閱城讀書。一天因戲坐佛的座位,大家都信佛法,小孩子不懂事,他到佛的座位上一坐,裝裝佛,冒充佛像的樣子,孩子的戲耍。大家一看,你不得了,你坐了佛的位置上,大家怒罵他,並把他從佛的位子上拋了下來。從此琉璃懷恨在心。及至他做了國王,一想起這件事情,便率大兵攻打迦毗羅閱城,把城裡居民盡數殺了。當時佛頭痛了三天,釋迦牟尼佛頭痛了三天。諸大弟子都請佛設法解救他們,佛說定業難轉。目犍連尊者以神通力用缽攝藏釋迦親族五百人在空中。因為釋迦親族都是釋迦牟尼的親人,都是他的家屬。所以大家起個慈悲心,用缽把五百人藏在空中,滿以為能把他們救出來。那曉得放下來時候,已盡變為血水。所以,弟子們請問佛。佛便將過去村民吃魚類那段公案說出來。那時大魚就是現在的琉璃王前身。他率領的軍隊,就是當日池裡的魚類。現在被殺的羅閱城居民,就是當日吃魚的人。佛本身,就是當日的小孩。因為他敲了魚頭三下,所以要遭頭痛三天之報。所以定業難逃。釋族五百人,雖被目犍連尊者救出,也難逃性命。當然後來琉璃王因殺業太重,也墮入地獄。所以冤冤相報,沒有了期。所以因果是實在可怕。所以大家不要因為一個小小的惡而為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你不要認為是小的善事不去做。也不要認為這是個小事情而去做。因果報應不爽,大家要切記這些事情。所以我們深信因果,要時刻提高警惕,慎毋造因,所以因果是很可畏的。
還有一個,我們學佛法的人,要嚴持戒律。所以我們修行佛法的人,如果戒不守的話,你是絕對不能有成的。不要說成佛成道了,下地獄都有份。所以戒律對我們非常重要。因為戒就是無上的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發慧,叫戒定慧。我們有時候燃香敬佛的時候,一般用三支香,三支香就是第一支表示戒,第二支就表示定,第三支表示慧,這三支香就叫戒定慧。我們因為有了戒,才可以生定,戒使妄念不想,壞事不做,守了戒。守了戒之後,你心能定得下來,妄念紛飛要少了一點。然後我們從定中生慧。所以我們不持戒而修三昧者,不可能跳出輪迴。所以雖然很多人你很有智慧,三藏十二部經人間的智慧都有,但是也逃脫不了邪魔外道。所以可知持戒的緊要性。我們持戒的人,有什麼好處?大家要講好處,持戒有什麼好處呢,為什麼持戒呢?因為你持戒的人,魔、外道都敬畏你,你這個人戒律守得很好,還有得到天神的擁護,天龍八部時時護持你,擁護你。但是破戒的人,也不好,或者更壞,鬼言大賊,掃其足跡。不管你做什麼事,你破了戒,你必下地獄。我們修密法的,現在大家還不太清楚,修密法的時候,剛剛在灌頂的時候,那麼我們就守小五戒。這個叫初步灌頂,到修到後面,修三密一戒的話,那上師和你說,你破了那個戒,就要下金剛地獄,這金剛地獄就是永世不得翻身。金剛就堅摧不得了。所以戒,大家一定要守住。不是說,我到寺廟裡面,那個地方皈依,付了錢,給你發一個皈依證給你。那皈依證給你,首先經過三皈依以後,還要有一個守戒的過程,叫五戒,就是居士的小五戒。小五戒就是說,你皈依了,守了戒。那麼你出了廟門你放鬆了,和凡夫俗子一樣,那就是破戒。所以大家要注意這個事,那就是破戒。所以這個戒大家一定要守住。因為這個戒能生定,定能發慧,這個叫戒定慧,是一體的。
那麼講一個公案說說這個戒,戒有什麼好處,守戒的作用。從前有個國家,近著僧伽藍的地,有條毒龍經常出現,危害地方。有五百羅漢聚在一起,想用禪定力把毒龍驅逐掉。但總沒有辦法把他趕走。後來,另有一位僧人來了。也不入禪定,僅對那毒龍說了一句話:「聖賢遠離此去吧。」 那毒龍遠跑了。眾羅漢問那僧人什麼神通把毒龍趕跑了啊?他說:「我不以禪定力,直以謹慎於戒。守護輕戒,猶如重戒。」我們想想,五百位羅漢的禪定力,也不如一位嚴守禁戒的僧人,這是什麼道理?證明這個戒的力量是非常大。因為你守戒的人,有天龍八部、護法神護持你。所以我們要嚴守這個戒。
但也有人曾經說過,「六祖慧能說過,『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那麼,我想問一下,你的心是不是真正平直了沒有?你的功夫是不是到了精深,叫一念不生的地步,你的妄念是不是還要產生?打個比方說,那個美女你抱在懷裡面,你是不是有感覺?你有感覺不行。證明你功夫還沒到。你心一動,壞了!你就下地獄。當你走在路上,人打你個耳光,你心動不動?你心動生火、生氣,你做得了主嗎?你還是做不了主。你和凡夫有什麼區別呢?還是沒有區別。所以,「講」大家都會講,真正能做得到嗎?你做不到。那你做不到,你就不要開大口。你做到了,你才能說。你真能做到了,那你就「心平何勞持戒」。所以大家不理解這意思。「心平何勞持戒」,你心真能平了?你做不到,不是這麼輕而易舉做到的。你雜念紛紜,妄念紛紛,一個妄念接著一個妄念,你打消不了,自己戰勝不了自己,這個談何容易啊。不能胡說,大家不能胡說。其實,這就是破戒。很多人講,「心平何勞持戒」,你把六祖、祖師大德的話都歪曲了。要六祖慧能在世的話,真把他氣死了(當然慧能大師是不會氣的,打個比方這樣說)。大家千萬不要說空話,叫慧空,你不要緊,等你一切都空了,但是慧空不行。
還有一個,我們修持的人,要有堅固的信心。修持禪定的時候,要有堅固的信心。想成佛,脫離三塗之苦,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心。這堅定的信心是什麼?
第一個,信為道源功德母。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沒有信心,是做不好的。以前毛主席語錄也講過,「下定決心,排除萬難。」所以我們要成就一件事情,成就一件凡人所不能做的事情,我們就要忍凡人不能忍的事情。所以我們要排除萬難,只有在堅定的決心和信念下面,你才能捨身,連自己的身體都舍了。大布施,連自己的身體都舍了,你才能見道。所以,沒有信心是做不好任何事情的。我們要了脫生死,尤其要生起一個堅固的信心。雖然,佛這樣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雖然也講了種種法門,來對治我們的種種心病。我們一定要當佛的話,就是真實不虛,我們要深信眾生皆可成佛,深信佛所教導我們的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我們的解脫法門。所以我們一定要如法地下死功夫,我們要有堅固的信心。打個比方說,黃豆可以造豆腐,你不去造它,黃豆是不會成為豆腐的。即使你造了,你石膏放得不如法,豆腐也造不成。若能如法磨煮去渣,再放適量的石膏,絕對可以成豆腐。法,方法你知道,你必須經過實踐。理論上懂得了,經過實踐,你才能做出豆腐來。那麼,磨豆腐是要功夫的,要半夜三更地起來,還要用力氣,排除種種的困難。磨的時候,半夜三更起來,你要打瞌睡,要睡覺。有些人問,我打坐的時候,怎麼會睡覺?打坐的時候睡覺,睡覺情況常有,我也有過。打坐的時候睡覺,一個身心疲倦了。但是有一個標準,就是印散沒散,如果你印沒有散,剎那的時間很快過去了,這是好的現象,印不要散。第二個打坐的時候,什麼都沒想,一點思想都沒有,但你有什麼感覺?是不是心靈澈透明了?如果心靈澈透明了了,那就是本覺,那是好事。你肯肯定,當下見性。但是,你心裡還是黑洞洞,像睡覺的樣子,那是無記,當心。這時候你呢,睜開眼睛,高聲持咒。那麼打坐的時候,打瞌睡的時候,也可以,你身體也動一下,屁股動一下,或者可以下座,印不要散,走一圈,慢慢走一圈。走一圈的時候,頭頸要貼住衣領,身體要直立,慢慢地走一圈,邊誦咒邊走一圈,然後再打坐。一個會掉舉,掉舉要睡覺,一個要無記,掉到黑咕隆咚去,這兩個問題是大問題,大家特別要注意。永嘉禪師曾說過:「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所以他老人家非常慈悲,把修佛法的根本方法,完完整整地講出來。永嘉禪師所講的,若將我說的話是妄語的話,「自招拔舌」,把舌頭拔出來。永嘉禪師的慈悲,就是要決定後人的信心,如此發這個宏誓,讓眾生相信,信佛。所以我們要講堅固的信心。
還有一個我們要決定入行的門,叫行門。信心既具備了,就要擇定一個法門來修持。我們好多修佛法的人,有一個通病,他不了解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通向果地之道。法法都是正統,但是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佛說的四十九年,都是為因地眾生各種病所說的。如果你不適合修密法的,那麼你修禪宗,禪宗不適合修的,修凈土,凈土不行,你修律宗。我們中原的五教,五個宗派,中原大地主要是五個門派,門門都行。修持佛法,一定要擇和自己有緣,適合自己的方法來修,這是頂頂重要的。切不可朝秦暮楚,無論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參禪也好,總是要認定一門,驀直地幹下去,永不退悔。不要今天修修禪宗,哎呀,好像毫無建樹。看看人家密宗不錯,有多少多少殊勝,然後我就修密宗去。密宗修習修習,不行嘛,人家說密宗不好。凈土最好,三根普被,還有西方極樂世界讓大家等等,唉,多好,那就修凈土。凈土修習修習了無消息,哎呀,又想起密宗好,嚴守持戒。結果他頭髮都老了,再想回頭,修什麼,什麼都不行了。所以我們大家要「驀直干去,永不退悔。」這個法一定要選自己有緣的法。所以我們要堅定一個什麼信心呢,今天不成功,明天一樣干,今年不成功,明年一樣干,今世不成功,來世一樣干。溈山老人曾說過一句話,「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意可期。」我們此世不成功,下世便成功,但是這世我們必定要成功,要抱著成功一個信念。所以我們不管是念佛也好,一定要聽善知識所說,要常親近善知識。常親近善知識有什麼好處呢?就是給你一個指導,一個方向。所以大家要特別注意。所以,不能東弄弄,西弄弄,你一直弄到死,總弄不出半點「名堂」來,非常冤枉的。既有緣信了佛法,既有緣修佛法,花了那麼多苦功,結果一無所成。像挖井人一樣,這裡挖了一個井,沒有水,挖了一半,我去挖那個井,那個地方挖了一半,也不行,又去挖那個。最後什麼井都沒有,最後渴死。所以大家千萬記住這個問題。
還有一個講參禪的方法。用功的法門雖多,諸佛祖師皆以參禪為無上的妙門。所以楞嚴會上,佛和文殊菩薩說,我們揀選圓通法門,以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為……以參禪為無上的妙門,我們修心中心法的人都是以耳根圓通為第一。所以我們要反聞自性,就是講我們參禪。所以說平常日用皆在道中行。我們講,不管是在群中也好,在道場也好,在那個廟堂也好,其實處處都是道場。不管是什麼地方,其實都是一樣的。我們前面曾經講過,坐禪的時候,要曉得善調養身心。若不善調,小則害病,大則著魔,實在可惜。
所以我們打坐的時候,碰到問題,昏沉啊,掉舉啊,我們適當地行行香。行行香,就和行腳一樣的道理。行腳的用意就是調養身心。調養身心的方法很多,把打坐的情況,我再講一遍。
打坐的時候要雙盤,有條件的最好雙盤。雙盤的時候,要順著自然正坐。有些人打坐的時候。。。我上次說過,打坐的時候,像一串銅錢一樣的。銅錢它不是很直的,它是柔軟的。其實我們脊椎骨,其實也就像一串銅錢穿住一樣的道理。你讓它太直了,不好。有的人以為腰拉得很直了,很挺的,好。為什麼不好?腰作意挺起,這個容易火氣上升。火氣上升會造成很多毛病。很多人打坐打得蠻好的,我身體本來不打坐不好,一打坐打得問題,打坐多了,口臭,氣脈朝頂上沖,從腦袋上沖,老脹乎脹乎的。特別有火大的表現,眼屎多,還有飲食不安寧,甚至重的時候會吐血。所以打坐的時候,大家腰不要太直,要略帶一些拱形的,像一串銅錢一樣的。
還有打坐的時候,既不要挺得太直,也不要縮頭縮腦,這個縮頭縮腦,脊椎放鬆,身體放鬆以後,也會昏沉,容易嗜睡昏沉。如果覺得昏沉嗜睡的時候,睜大眼睛,挺一挺腰。如果你身體全部鬆弛下來,人容易精神狀態不在修持狀態,在睡眠狀態的時候,人容易昏沉,這時候挺挺腰。略微動一下,昏沉自然會消失。
所以用功,切忌用力,前段時間有人講,叫「寂照照寂」,就是切忌用力。特別有人在心中煩躁的時候,萬緣都要放下,一切都放下,打坐的時候,就像死人一樣的,什麼事情都和我無關,一切放下。所以功夫也要放下來。打坐的時候,心裡煩啊,翻過來折過去,左想右想的,這時候要一念不生,不要去想任何問題。我打坐了,我散散步,把自己心調下來。不要身體煩得,硬撐坐在那裡,那沒有意義。最後休息半個小時左右,漸漸會舒服,然後再提起來用功。如果你心裡煩躁打坐,日積月累,脾氣容易暴躁,脾氣容易怒,甚至會發狂著魔。所以打坐的時候,一定要心裡無事才打坐,要有這個思想。不管你有什麼大的心事,一概放下,頓斷。打坐的時候一切不要看,什麼事情你不要理它。如果你帶著煩惱的心情,甚至帶著喜悅的心情,那都不是好現象。禪本身就是自自然然,你帶著一絲意掛上去,那就不是禪。
還有打坐的時候,有些受用的時候,境界很多,但你不要去執著它,它也礙不了你。上海閘北發電廠,有個姓吳的,他是個親欽上師,學打坐,打了坐,他高興啊,他碰到上師,說:「上師啊,我現在好啊,我一打坐,觀音菩薩就在我的面前。」 法師也好,「那好現象。我教你一個鑒別的方法。你念,嗡阿吽。真佛的話他不走,假佛的話就會走。」那他就「嗡阿吽」,「嗡」到後面,把自己毛病都念出來了。後來我帶他去見老人,老人說:「不管是真佛也好,假佛也好,一概不受。」都是心的境的援緣影子,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你執著上面,就出毛病了。恰是從心境上面徹底解決,「哦原來如此」。他後來佛來了也不理,打坐歸打坐,只修自性的清明,這些都是心的援緣影子。你打坐的時候,我一直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妖魔鬼怪來侵擾你,你不要管他,不要害怕,它近不了你的身。我們就是有釋迦牟尼佛一代代的受頂灌頂的傳記,有護法神護佑你,這些都近不了你的身。大家不要看見佛相來了,佛相,魔也能變成佛相啊。相是變化的,魔也能變成佛相,你能辨別?你不能辨別。所以一概不理。把自性佛和彼佛打成一片的時候,那麼燦然一片,你還有什麼呢?所以大家千萬注意這個問題。
還有用功的下手,就是要認識寶王,我們的摩尼寶珠,我們自性的主人公。用功怎樣下手,憍陳如尊者說客塵二字,就是我們初心用功下手處。「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陽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大家注意這兩個問題,修持的時候,「清陽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大家修持今後都會碰到,修到一定程度,這些景象都會碰到,這都是好的現象,但是也不要執著它。客塵就比喻妄想,主空就表自性。常住的主人,本來不跟客人或來或往,喻常住的自性。我本來是主人,反被客人牽過來牽過去,你不是反客為主了嗎?所以不隨客塵走,妄想,不隨妄念走,以我做主。我是家裡的主人,以我做主。你客人到我家裡來了,來了安排你坐就坐,安排你走就走。不為他客人所牽走,被他所牽走,你就慘了。所以,表示這個意思。所謂本不隨妄想忽生忽滅。所謂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塵質自搖動,本來不著澄寂的虛空,表示妄想自生滅,本礙不著如如不動的自性。所謂一心不生,萬法無咎。這個客字比較粗,塵字較細。所以我們首先認清什麼叫主人公,什麼叫客塵,什麼叫為主。認識主,認識自己的寶珠。所以我們用功,下手功夫的時候,要明白這一點,什麼叫主,什麼叫客。所以果能在此諦中,俗諦中、事諦中,領會「主」、「客」的關係,那麼我們用功之道,就過半了。
推薦閱讀:
※如何依止師父?
※首愚師父講法部分記錄
※[師父來了24]你在追求幸福,還是離它更遠?
※「師父」功夫了得,小心走火入魔
TAG:師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