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窮?_高端休閑_投資界

  和你同齡時候的父母相比,以購買力作為衡量標準,你拿到的工資實際上是增加了還是縮水了?

  迷茫的年輕人

  之前看到一個講年輕人的段子:快三十的人了,仍然像20出頭的小夥子一樣半夜打遊戲,約會穿T恤,偶爾小火煮鍋泡麵陶冶情操。人家問保持年輕的秘訣是什麼,我總是笑而不語:快三十了,賺得跟二十歲的時候一樣多,能不年輕么?

  中國的這代「年輕人」通常被分為80後和90後;在美國,人們將1980年至1995年出生的這代人叫做「千禧一代」(millennials);英國和澳洲則把他們叫做「Y一代」(GenerationY)。他們精通科技,伴隨他們成長的是手機、筆記本電腦、網際網路,以及運動型多功能車。

  總之,這代人是不缺外號的,而這些奇奇怪怪的外號多少也能反映出各地年輕人面臨的狀況。在瑞典他們是「冰壺一代」,因為父母已經為他們清除了路上的所有障礙;最慘的可能是25歲以下年輕人失業率徘徊在50%的西班牙,這代年輕人直接被叫做「沒沒一代」(GenerationNi-Ni),他們既不上學也不上班,成天待在家裡無所事事。

  德國和日本的年輕人就有點不上不下。在德國,他們是「也許一代」(GenerationMaybe),在日本則是「那旮旯族」(乍ら族nagara-zoku),這兩個地方的年輕人都得名於朝三暮四,不定性。

  「我們就像是在一個充滿機會的森林裡夢遊,由於選擇太多,反而不知道該做什麼,給「也許一代」下定義的德國記者傑格斯(OliverJeges)寫道:「我們想在一個地方安定下來,同時不錯過別處所有的一切。」

  年輕人的迷茫,是對未來的迷茫,更準確說,是對事業和人生的迷茫。

  代際之間的收入鴻溝越拉越大

  負債、失業、全球化、人口流動以及節節攀升的住房價格,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讓發達國家數以百萬人的年輕人收入增長乏力,這導致了代際之間空前的不平等。

  英國衛報為此展開了一項調查,這項調查涉及的人群出生於1980年~1990年代中期,即「Y一代」這群年輕人。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在西方社會,這些年輕人和「X一代」(出生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財富鴻溝愈發巨大。

  30年前,年輕人賺取的收入,比社會平均水平要高;但如今,在許多國家,年輕人的收入比社會平均水平要低20%左右。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在過去幾十年間,領取退休金的老人們的可支配收入要比年輕人的收入增幅要得多。下面這張圖,就最能說明情況:

  ▲上圖當中,分別是英國、加拿大、發過、美國、西班牙、義大利、澳大利亞過去十多二十年間,不同年齡階段人群可支配收入增幅與社會平均增幅之間的差值,橙色柱子代表25~29歲人群可支配收入增幅與社會平均工資收入增幅的差值;黃色和藍色柱子分別代表65~69歲人群、70~74歲人群。

  從上圖可以明顯地看到,無論是在美國、加拿大還是西班牙、義大利,年輕人的收入,其實是拖了社會平均水平的後腿,其中以義大利為最,年輕人的收入增幅竟然比社會平均水平低了19個百分點。

  年輕人需要安家置業,需要娶妻生子,其支出通常要比退休人群高,因此也需要相匹配的更高的收入,但現實就是怎麼殘酷。

  衛報上述調查還有以下幾個數據:

在美國,30歲以下的年輕人比退休人群要窮;

在英國,退休人群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幅相當於年輕人收入增幅的3倍;

美國千禧一代的工資水平大幅縮水,這樣的情況在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德國、加拿大也同樣存在;在一些國家,年輕人工資縮水的而程度甚至超過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

  根源:資本回報超過勞動所得

  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窮?深層次的原因很多,但就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的認知來看,最重要的原因,是勞動的回報永遠跑不過資本的回報。

  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在其著作《21世紀資本論》當中有一個核心觀點,即:西方社會資本回報率遠高於勞動回報率以及平均的實際經濟增長率,除了世界大戰等非常規影響因素縮小不平等差距外,財富分配一直以來都是向少數富人階層聚集,50%的國民收入都來自於前10%的收入者。

  需要釐清的是,皮凱蒂所說的資本,不僅僅包括那些企業家和資本玩家掌握的巨額資本,也包括掌握有閑余資金的普通人。如果按照年齡階段劃分,掌握資本的往往是那些年紀更大的人,而非年輕人。

  舉一個更為直觀的例子,買房。如果你是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每月拿著幾千塊錢的收入,然後租了一套公寓當中的一個單間,而這套公寓可能價值上百萬,你是否會有一種挫敗感——什麼時候才能買得起房?

  ▲圖片來自

  住房以及租金就是資本回報的一種表現形式。你工資的增幅(絕對數額,而非百分比),恐怕很難趕上房價的增幅。僅此一種財富分配上的差異,就足以拉開代際之間的收入。這樣的難題,並非中國獨有,全世界皆是這樣。

  比如,在每日經濟新聞此前的一篇文章當中,一位澳洲華裔女學生就寫了一封公開信,表達了對於前途的迷茫:「我們家10年前買的房只有40萬紐西蘭元(約合人民幣180萬元),如今它的市場價值已經翻倍至80萬紐西蘭元,這樣的漲幅超過了我父母薪水的漲幅,而我對自己大學畢業後的薪水預期,也就我父母當前的收入水平。曾經看似可以通過勤奮工作就能實現的夢想,如今變得遙不可及。」

  誰的青春不迷茫,或可聊以自慰。


推薦閱讀:

對於中國電影市場這個瘋長的年輕人,我們應該多一點警惕|好奇心年度票房(16.1.8)
我跳不過的坎兒年輕人能過
心梗盯上年輕人和女性
莫言對年輕人的五十條忠告,看到哪句你哭了?

TAG:投資 | 年輕人 | 年輕 | 休閑 | 高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