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到《金瓶梅》至矣
西門慶的原型是誰? 明武宗、明穆宗、趙文華、胡宗憲,甚至還有一位沈將軍。 《沈將軍詩》(沈以鼓吹 起行間)(左橋)「買得綠珠可姓梁,一妻五妾愁專房」,沈將軍富貴無比,酒色作樂,上司器重,其實以男寵起家
西門慶生理上沒有什麼大病,主要是慢性病。 他身為早期資產階級,官商勾結,靠暴力獲取暴利。 他掌握不了政權和軍隊,只能依附於政權,處於附庸地位。 他精神上是寂寞孤單的,也是心虛的,積怨甚重,結仇甚多。他自己也是清楚的。 他的性愛,和酒一起,有時起炫耀作用,有時起麻醉作用,有時起發泄作用,有時起拉攏作用。西門慶一直起主導地位,所向無敵。 終於,潘金蓮鼓起勇氣,第一次主動出擊,西門慶結果不堪一擊。
然而在西門慶的西門府中,真正得勢的,還是李瓶兒、潘金蓮、龐春梅三個淫娃蕩婦。 吳月娘是大處聰明,小處不聰明,無情,貪財。 潘金蓮是小處聰明,大處不聰明,有情,不貪財。 李瓶兒是小處大處都不聰明,然而以情和錢感人。 孟玉樓是小處大處都很聰明,也能以情和錢感人。 李嬌兒是大處小聰明,小處大聰明,無情,貪財。 孫雪娥是大處小處都不聰明,無情也無才,有些技術。
《金瓶梅》的世界裡面,普遍的發生著「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官場裡面,清官被貪官驅除。 商場裡面,良商被奸商驅除。 情場裡面,清純人士被淫蕩人士驅除。
潘金蓮那種慾望,不過是一種健康的正常的慾望。 在變態的社會壓制下,才變態起來。 她從小被王招宣、張大戶、武大郎三個男人折磨,兩個色鬼老頭,一個陽痿小矮人, 後來25歲,好不容易碰到慶哥哥,一見鍾情, 誰知道他花心不說,還要搞虐待。 最後一次,潘金蓮終於放開了,終於滿足了自己一次, 結果慶哥哥掛了。 守寡、偷情、被賣, 終於又遇到了一個願意一夫一妻的健康男人——武松, 誰知道那小子卻是仇家。 潘金蓮完全是命苦。 封建社會苦, 最苦是婦女。
兩個版本的五十三到五十七回,確確實實大有問題,沈德符說是江浙一帶的「陋儒」補寫的,當然不是空穴來風。而五十三、五十四兩回問題尤其大。《繡像本》的補寫者緊扣回目放不開,寫得乾巴巴的,詩詞基本上都不敢引用化用,固然問題少一點,卻毫無味道。《詞話本》的補寫者自認為已經得了原作者真傳,想達到「酣暢淋漓、鋪張揚厲」的效果,便大著膽子放開手腳去發揮,結果是文章寫得和篩子差不多,漏洞百出。後面三回,兩個版本差異不大,不少內容比較精彩,可能和原作還是有聯繫的。這五回一個核心事件是西門慶進京給蔡太師拜壽,以原作者的脾氣,其中必然影射了大量明朝官僚,比如前文來保東京送禮,後文宴請六黃太尉、進京朝見皇帝等等,然而我們現在卻看不到幾個。於是我老是懷疑是一些敏感人士把這五回給抽毀篡改了。因為一本書前面不缺,後面也不缺,偏偏中間缺五回,很有點不正常嘛。 兩個版本的五十七回開始的「萬回老祖」的故事,看似荒唐,其實大有深意,千萬不可等閑視之。萬回老祖拜會的兩個皇帝,一個後趙皇帝石虎,一個梁朝武帝蕭衍,中間差了兩百年。石虎殘暴透頂,蕭衍糊塗透頂,但兩人佞佛費錢也確實是出名的。兩個人的下場呢,也非常相似,都是亡國滅族、生靈塗炭。這裡何嘗不是變著法子罵明朝皇帝殘暴糊塗,將來要走亡國滅族、生靈塗炭的老路?西門慶作為清河縣的土皇帝,也不過是這個下場。
西門慶這個人大致來歷:暴死於酒色中的明武宗、明穆宗,貪污淫蕩暴死的嚴嵩的乾兒子趙文華,貪污有戰功會拉關係會享受較慷慨的嚴嵩的乾兒子胡宗憲,在家鄉大修園林的狀元張元忭,官商勾結長途運輸大發橫財的徽商集團和倭寇集團,「一妻五妾愁專房」的「沈將軍」。 《徐渭集》161頁《沈將軍詩》(沈以鼓吹起行間)(左橋)「買得綠珠可姓梁,一妻五妾愁專房」。
講個民間笑話給大家聽: 徐渭小時候外出,看到一個官員和一個和尚打架,把路都堵了。 徐渭搖搖頭,說:「和尚不像和尚,官員不像官員!」 官員和和尚都惱火了,一齊住了手,攔住徐渭:「你個小子,也敢諷刺我們?」 徐渭說:「我又沒有說你們,我打了一個字謎。」 謎底是「賞」字。 《金瓶梅》裡面也是:「和尚不像和尚,官員不像官員!」
《金瓶梅》裡面主要還是色空、因果的佛家思想。 《詞話本》更強調因果,《繡像本》更強調色空。 陰陽對立也很明顯,拿潘金蓮為例子: 白玉蓮對潘金蓮,一死一生。 張大戶對潘金蓮,一老一少。 武大郎對潘金蓮,一丑一美。 武松對潘金蓮,一冷一熱。 西門慶對潘金蓮,一凈一旦。 吳月娘對潘金蓮,一妻一妾。 孟玉樓對潘金蓮,一隱一顯。 李嬌兒對潘金蓮,一貪一廉。 孫雪娥對潘金蓮,一冷一寵。 李桂姐對潘金蓮,一妓一妾。 李瓶兒對潘金蓮,一弱一強。 龐春梅對潘金蓮,一女一母。 潘姥姥對潘金蓮,一母一女。 王六兒對潘金蓮,一野一家。 宋惠蓮對潘金蓮,一軟一硬。 陳經濟對潘金蓮,陳為潘的化身
推薦閱讀:
※「精品笑話」 的更多相關文章
※世界最早的私立大學:三千燈火讀文章 裡面的千古絕對你能對出嗎?
※他不高也不帥 但每部戲都很用情 因為他是文章
※《朱子治家格言》學習心得24-文章
※《致橡樹》 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