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種中藥現代研究(二十四) 平肝息風葯(一)

龍骨

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骨骼的化石。味甘、澀,性平。入心、肝、腎、大腸經。功能:鎮驚安神、平肝潛陽、斂汗固精、止血澀腸、生肌斂瘡。主治:驚癇癲狂、怔忡健忘、失眠多夢、自汗盜汗、遺精淋濁、吐衄便血、崩漏帶下、瀉痢脫肛、潰瘍久不收口。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主要為碳酸鈣、磷酸鈣,亦含鐵、鉀、鈉、氯、硫酸根等。

藥理作用:

1. 鎮靜、催眠、抗驚厥作用 實驗表明:20%龍骨混懸液20ml/kg給小鼠灌服,能顯著增加戊巴比妥鈉的催眠率;對回蘇靈所致驚厥亦有對抗作用。

2. 其他作用 20%龍骨混懸液20ml/kg給小鼠灌服,有縮短正常小鼠凝血時間的作用。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 治療尿崩症 生龍骨、生牡蠣、枸杞、菟絲餅、川黃柏各9g,砂仁、炙甘草各3g,北沙參15g,炒杜仲12g。水煎服。一般10~20劑均告痊癒,經1~4年隨訪,無1例複發。〔江蘇中醫雜誌 1964;(11):19〕

2. 治療燙傷 龍骨、生石膏、大黃、兒茶各等份,共研極細末,用冷茶水調成稀糊狀,敷患處,用紗布蓋好(面部可不蓋),隔日換藥1次。治療燙傷,療效較好。〔中醫雜誌 1957;(4):212〕

3. 治療化膿性疾病 冰片、生龍骨、當歸各 20g,硃砂25g,煅石膏40g ,煅爐甘石200g,共研細末,塗薄層於創面,膠布固定,2~3天換1次,治療瘡瘍20例,全部治癒。療程7~20天。〔遼寧中醫雜誌 1987;(10):47〕

方劑選用:

1. 治療大人、小兒一切癲狂,驚搐,風癇,神志不寧:龍骨一兩(火煅,研極細末),犀角、丹砂、琥珀、天竺黃各五錢(俱研極細末),鉤藤、懷生地、茯苓各一兩五錢(俱微炒燥,為極細末),蘇合香三錢,牛黃二錢(俱用酒溶化)。共十味,總和一處,用膽星八錢,研細末,竹瀝一碗,打糊為丸,如梧子大。大人服十丸,小兒服二、三丸,俱用生薑湯調灌。(《方脈正宗》)

2. 治療好忘:龍骨、虎骨、遠志各等分。上三味,治下篩。食後服方寸匕,日二。(《備急千金要方》)

3. 治療心虛盜汗:龍骨五錢(火煅),茯苓一兩,人蔘六錢,蓮肉三兩(俱微炒)。共研為末,麥門冬(去心)四兩,酒煮,搗爛成膏為丸梧子大。每早晚各服三錢,白湯下。(《方脈正宗》)

4. 治療久痢休息不止者:龍骨四兩。打碎,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五服,冷飲。仍以米飲和丸。每服十丸。(《肘後備急方》)

5. 治療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龍骨、牡蠣各三兩。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金匱要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6. 治療血崩不止:龍骨(煅)、當歸、香附(炒)各一兩,棕毛灰五錢。上為細末。每服四錢,空心,米飲調下。忌油膩、雞、魚、炙物。(《景岳全書》龍骨散)

7. 治療兩耳濕爛,久不收斂:龍骨、赤石脂(俱火煅)、海螵蛸(水煮過)各三錢。共研細末。先用綿紙條拭乾膿水,後吹葯末。(《本草匯言》)

配伍效用:

龍骨配伍黃芪、白朮 龍骨收斂止血;黃芪、白朮補氣健脾。三葯伍用,有補氣健脾攝血之功效,用於治療脾氣虛弱、不能統血之月經過多、血稀色淡、心悸氣短等症。

龍骨配伍牡蠣 二者均有斂陰潛陽、鎮驚安神、收斂固澀之功。但龍骨甘澀性平,主入心、肝經,功擅鎮驚安神、收斂止脫,益陰之中能潛上越之浮陽;牡蠣咸澀性涼,入肝、腎經,長於益陰退熱、化痰軟堅,益陰之中能攝下陷之沉陽。二葯伍用,調和陰陽,其鎮驚、斂陰、潛陽、固澀、止血、止帶之效更著,用於治療陰虛陽亢之煩躁不安、心悸怔忡、頭暈耳鳴、健忘失眠;心腎虧虛、肺腎不足之咳痰喘促、汗多厥脫以及久瀉久痢、遺精淋濁、崩漏帶下等症。

龍骨配伍牛黃、膽南星 龍骨重鎮安神;牛黃清心解毒、豁痰開竅;膽南星清熱化痰定驚。三葯共用,有清熱化痰、安神定驚之功效,用於治療痰熱內擾之驚癇癲狂之症。

龍骨配伍牛膝、白芍、代赭石 龍骨平肝潛陽;牛膝補益肝腎、引血下行;白芍滋陰養血柔肝;代赭石平肝鎮逆。四者合用,有補肝益腎、滋陰潛陽之功效,用於治療肝腎陰虛、肝陽偏亢之頭目眩暈、面紅目赤、煩躁易怒等症。

龍骨配伍酸棗仁、茯苓 龍骨重鎮安神;酸棗仁養心安神;茯苓補脾安神。三者合用,有健脾養心、鎮靜安神之功效,用於治療心脾兩虛、血不養心之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症。

龍骨配伍沙苑子、芡實 龍骨收斂固澀;沙苑子、芡實補腎澀精。三葯共用,既可補腎精之不足,亦可澀精液之外泄,用於治療腎虛遺精滑泄。

【注意事項】

宜忌:有濕熱、實邪者忌服。

「得人蔘、牛黃良;畏石膏。」(《本草經集注》)

「忌魚。」(《藥性論》)

【醫家論葯】

「龍骨味澀而主收斂,凡泄痢腸澼及女子漏下崩中,溺血等症,皆血熱積滯為患,法當通利疏泄,不可使用止澀之劑,恐積滯淤血在內反能為害也。惟久病虛脫者,不在所忌。」(《本草經疏》)

「澀可以去脫,龍骨入肝斂魂,收斂浮越之氣。其治咳逆,泄利膿血,女子漏下,取澀以固上下氣血也。其性雖澀,而能入肝破結。癥瘕堅結,皆肝經之血積也;小兒熱氣驚癇,亦肝經之病,為牛黃以協濟之,其祛邪伐肝之力尤捷。其性收陽中之陰,專走足厥陰經,兼入手足少陰,治多夢紛紜,多寐泄精,衄血吐血,胎漏腸風,益腎鎮心,為收斂精氣要葯。有客邪,則兼表藥用之。又主帶脈為病,故崩帶不止,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止澀葯中加用之。

止陰瘧,收濕氣,治休息痢,久痢脫肛,生肌斂瘡皆用之。但收斂太過,非久痢虛脫者,切勿妄投;火盛失精者誤用,多致溺赤澀痛,精愈不能收攝矣。」(《本經逢原》)

「龍骨功與牡蠣相同,但牡蠣咸澀入腎,有軟堅化痰清熱之功,此屬甘澀入肝,有收斂止脫鎮驚安魂之妙,如徐之才所謂澀可止脫,龍骨、牡蠣之屬。

白地錦紋,舐之粘舌者佳。」(《本草求真》)

「驚癇顛痙,皆肝氣上逆,挾痰而歸迸入心,龍骨能斂火安神,逐痰降逆,故為驚癇顛痙之聖葯。」「痰,水也,隨火而生,龍骨能引逆上之火、泛濫之水,而歸其宅,若與牡蠣同用,為治痰之神品。今人只知其澀以止脫,何其淺也。」(《本草經讀》)

「龍骨,質最黏澀,具有翕收之力,故能收斂元氣,鎮安精神,固澀滑脫。凡心中怔忡、多汗淋瀝、吐血衄血、二便下血、遺精白濁、大便滑泄、小便不禁、女子崩帶,皆能治之。其性尤善利痰,治肺中痰飲咳嗽,咳逆上氣。其味微辛,收斂之中仍有開通之力,故《本經》謂其主瀉痢膿血,女子漏下,而又主癥瘕堅結也。」「龍骨既能入氣海以固元氣,更能入肝經以防其疏泄元氣,且能入肝斂戢肝木,愚於忽然中風、肢體不遂之證,其脈甚弦硬者,知系肝火肝風內動,恆用龍骨同牡蠣加於所服藥中以斂戢之,至脈象柔和,其病自愈。」(《醫學衷中參西錄》)  「龍骨最黏澀,能收斂正氣,凡心神耗散,腸胃滑脫之疾,皆能已之。且斂正氣而不斂邪氣,所以仲景於傷寒之邪氣未盡者亦用之。」(《本草經百種錄》)  「龍骨,其用在心肝二經為多。能收斂浮越之正氣,安魂魄,鎮驚癇。……治泄精瀉利漏下。」(《本草思辯錄》)

守宮

為壁虎科動物無蹼壁虎 Gekko swinhoana   Günther 或其他幾種壁虎的全體。亦名蠍虎(《唐本草》)、辟宮子(《太平聖惠方》)、壁虎(《本草綱目》)、天龍(《飲片新參》)等。味咸,性寒,有小毒。功能:祛風、定驚、散結、解毒。主治:中風癱瘓、歷節風痛、風痰驚癇、瘰癧、惡瘡。外用:研末調敷。內服:焙研入丸、散,每次 1~1.5g;煎湯 2~5g。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有與馬蜂毒相似的有毒物質和組胺類。亦含有脂肪油、蛋白質、多種氨基酸及微量元素。

氨基酸中以甘氨酸、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天門冬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中以鈣、磷、鉀、鈉、鎂、矽、鐵、鋁、鋅等含量較高。

藥理作用:

1.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實驗證明:壁虎有鎮靜催眠作用。無疣壁虎的乙醇提取物能增加閾下劑量戊巴比妥鈉對小鼠的催眠作用;使小鼠轉棒爬動能力降低,自發活動明顯減少。尚有拮抗苯丙胺和增強咖啡因的作用;但對抗戊四氮和士的寧驚厥的作用不明顯。

2. 其他作用 體外實驗發現,壁虎水溶液可抑制人體肝癌細胞的呼吸,提示其有抗腫瘤作用。對結核桿菌及常見致病性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並有抗驚厥及溶血作用。

壁虎提取物給小鼠腹腔注射,有一定的抗血栓作用;與水蛭合用,抗栓效果更著,並能改善動脈血栓形成後的組織血液供應,但不延長優球蛋白降解時間及小鼠尾靜脈出血自然止血時間,提示對出凝血及溶栓無明顯影響。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 治療脊柱結核 將壁虎在瓦上焙乾研細末,裝入膠囊,成人每次3~4粒,小兒每次 1~2粒,日服2次,連服3個月為1療程,治療期間不加任何抗結核藥物。治療肺結核5例,痊癒4例,好轉1例;肺門淋巴結核20例,痊癒16例,顯效3例,無效1例;胸椎結核15例,痊癒10例,好轉4例,無效1例;腰椎結核10例,痊癒8例,好轉2例。〔浙江中醫雜誌 1982;(1):31〕

2. 治療慢性骨髓炎 壁虎50份,穿山甲、浙貝母各20份,蜈蚣18份,麝香2份,病位在上者加野菊花15份,在下者加牛膝15份。諸葯共研細粉,裝膠囊。每次6g(兒童酌減),用骨頭湯或鹽水早晚兩次送服。治療52例,痊癒43例,顯效5例,進步3例,無效1例。〔陝西中醫 1990;(4):175〕

3. 治療竇道、瘺管 活壁虎切取全尾,放瓦上微火焙乾,或將壁虎摔死、燙死,研成細末。各種竇道、瘺管視其大小、深淺,每次用1~3條壁虎尾插入竇道內,儘可能插到竇道底部不留死腔,5~7 天換藥1次。治療單純骨髓炎竇道9例,痊癒6例,好轉2例,無效1例;淋巴結結核性竇道6例,治癒4例,好轉2例;肛瘺5例,治癒3例,好轉2例;各種手術切口感染5例,治癒3例,好轉2例;膿腫1例、表淺潰瘍12例,損傷6例,全部治癒。〔河南中醫 1984;(6):29〕

4. 治療雷諾病 壁虎50g,丹參50g。焙乾研極細末拌勻,裝入膠囊,內服。每次10粒,日3次。治療早期雷諾病14例,痊癒11例,好轉1例,無效1例,中途停葯1例。〔黑龍江中醫藥 1987;(1):35〕

5. 治療外傷感染 將活壁虎浸泡入 75%乙醇中,半小時後備用。治療時可根據創面情況,選用活壁虎的不同部位。寬長敞開的創面選用活壁虎皮,剪取適當大小的一塊或數塊,將其表面貼於清潔的創面上,蓋上敷料,使其密切接觸,對較深的竇道可選用壁虎尾,也可選用四肢,置於狹窄的創面內。根據創面分泌物多少,可每日或隔日換藥。治療創傷感染34例(其中化膿性感染傷口10例,腸瘺1例,結核性瘡瘍2例,慢性潰瘍21例),多數在10天以內痊癒,總有效率為 90.7%。〔四川中醫 1987;(5):32〕

6. 治療皮膚表淺潰瘍 壁虎焙乾研粉備用。用時將藥粉撒於瘡(創)面上,根據情況包紮或暴露,3~4天換藥1次。治療12例表淺潰瘍,皆愈。其中1例因砍傷踝關節後感染,6個月不愈且有綠膿桿菌感染,用壁虎粉換藥4次而愈。另用此法治療裂傷2例,擦傷4例,亦愈。〔河南中醫 1984;(6):29〕

方劑選用:

1. 治療癱瘓,手足走痛不止(非痛勿用):御米殼(蜜炒)一錢,陳皮五錢,壁虎(炙黃)、乳香、沒藥、甘草各二錢五分。上為末。每服三錢,煎服。

(《醫學正傳》如神救苦散)

2. 治療歷節風,疼痛不可忍:蠐螬(濕紙裹煨熟,研)三枚,壁虎(研)三枚,地龍(去泥,研)五條,乳香一分(研),草烏頭三枚(生,去皮),木香半兩,麝香(研)一錢,龍腦(研)半錢。上八味,將草烏頭、木香搗羅為末,合研勻,為丸,如干入少酒煮麵糊,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臨卧乳香酒下。(《聖濟總錄》麝香丸)

3. 治療久年驚癇,心血不足:守宮一兩,珍珠、麝香、片腦各一字(研細)。上將守宮一個,以鐵鈐鈐定,剪去四足,連血細研,入珍珠、麝香、片腦各一字許,研細,薄荷湯調作一服。先須用奪命散,逐下痰涎,或用吐法,次服此葯。(《奇效良方》守宮膏)

4. 治療破傷風,如角弓反張,筋脈拘急,口噤:辟宮子七枚(微炙),天南星一兩(炮裂),膩粉一兩,白附子一兩(炮裂)。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研下七丸,以汗出為效,未汗再服。(《太平聖惠方》)

5. 治療癰瘡大痛:壁虎焙乾研末,油調敷之。(《摘元方》)

【注意事項】

宜忌:「病屬血虛氣弱,非關風痰風毒所感者,宜斟酌用之。」(《本草匯言》)

有報告認為,本品為安全有效的抗腫瘤藥物,曾有服用本品17個月,數量達1200餘條未見中毒者。近代用本品治療各種癌腫、結核病、瘺管竇道等有較好療效。

毒副作用:本品毒性較小,目前尚未見有中毒報告。有報告指出,少數病人服用本品可出現咽干、便秘,用麥冬、決明子各9g,泡茶飲即可改善此現象。

【醫家論葯】

「守宮,舊雲不入藥用,近時方術多用之。楊仁齋言,驚癇皆心血不足,其血與心血相類,故治驚癇,取其血以補心,其說近似而實不然。蓋守宮食蠍蠆,蠍蠆乃治風要葯,故守宮所治風痙、驚癇諸病,亦猶蜈、蠍之性能透經絡也。且入血分,故又治血病瘡瘍。守宮祛風,石龍利水,功用自別,不可不知。」(《本草綱目》)

牡蠣

為牡蠣科動物近江牡蠣Ostrea rivularis Gould、長牡蠣 Ostrea gigas Thunb. 或大連灣牡蠣 Ostrea talienwhanensis Crosse 等的貝殼。味咸、澀,性涼。入肝、腎經。功能:斂陰、潛陽、止汗、澀精、化痰、軟堅。主治:驚癇、眩暈、自汗、盜汗、遺精、淋濁、崩漏、帶下、瘰癧、癭瘤。內服:

煎湯,15~3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干撒、調敷或作撲粉。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80%~95%的碳酸鈣、磷酸鈣及硫酸鈣,並含鎂、鋁、硅及氧化鐵等。牡蠣煅燒後碳酸鹽分解,產生氧化鈣等。牡蠣原動物含糖原(Glycogen),牛磺酸(Taurine),10種必需的氨基酸,谷胱甘肽(Glutathione),維生素 A、B1、B2、D,無機質如銅、鋅、錳、鋇、磷及鈣等。

藥理作用:

1. 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作用 牡蠣所含的碳酸鈣有收斂、制酸、止痛等作用,有利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癒合。動物實驗證明:牡蠣製劑白牡片能治療豚鼠實驗性潰瘍和防止大鼠實驗性胃潰瘍的發生,並能抑制大鼠遊離酸和總酸的分泌。

2. 其他作用 牡蠣可能有調節整個大腦皮層的功能。生用鎮靜、軟堅、解熱的效力良好;煅用則澀而帶燥,收斂固澀之力較強。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 治療肺結核盜汗 牡蠣15g,加水500ml,煎至200ml (可加少量糖漿調味),裝入保溫瓶內。每次100ml,早晚各服1次,連服3劑,汗止後再服2~3劑,以鞏固療效。如服數劑療效不明顯者,可加酸棗仁、龍骨。治療10例,除1例療效不明顯外,其餘均效果良好,一般服藥2~3劑後盜汗消失。〔江蘇中醫雜誌 1964;(4):39〕

2. 治療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病 生龍骨、煅牡蠣各30g,水煎服,每日1劑,10~20天為1療程。疼痛者加元胡10g,夢多者加夜交藤15g。治療20例,治癒6例,顯效5例,好轉6例,無效3例。〔中醫雜誌 1983;(3):13〕

方劑選用:

1. 治療一切渴:大牡蠣不計多少,黃泥裹煅通赤,放冷為末,用活鯽魚煎湯調下一錢匕,小兒服半錢匕。(《經驗方》)

2. 治療卧即盜汗,風虛頭痛:牡蠣、白朮、防風各三兩。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二。(《備急千金要方》牡蠣散)

3. 治療溫病下後,大便溏甚,周十二時三、四行,脈仍數者:生牡蠣二兩。研細,水八杯,煎服三杯,分溫三服。(《溫病條辨》一甲煎)

4. 治療百合病,渴不瘥者:栝蔞根、牡蠣(熬),等分。為細末,飲服方寸匕,日三服。(《金匱要略》栝蔞牡蠣散)

5. 治療一切瘰癧:牡蠣(煅)四兩,玄參三兩。搗羅為末,以麵糊丸如桐子大,早晚食後、臨卧各服三十丸,酒下。(《經驗方》)

6. 治療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氣虛竭:牡蠣、鱉甲各三兩。上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備急千金要方》)

配伍效用:

牡蠣配伍白朮、黃芪、山萸肉 牡蠣收斂固澀止血;白朮、黃芪健脾益氣、固沖攝血;山萸肉補肝益腎斂陰。諸葯合用,有益氣固沖、收斂止血之功效,用於治療脾氣虛弱、統攝無權、沖脈不固之血崩、月經過多、色淡質稀、心悸氣短者。

牡蠣配伍鱉甲 牡蠣性寒質重,清熱益陰、平肝潛陽、收斂固澀、軟堅散結;鱉甲滋陰清熱、潛降浮陽、軟堅散結。二者伍用,其滋陰潛陽、軟堅散結之功效更著,用於治療陰虛陽亢之頭痛、眩暈、耳鳴、心煩、失眠以及腹部癥塊等症。

牡蠣配伍龜板、白芍 牡蠣平肝潛陽;龜板滋隱潛陽;白芍養陰柔肝。三葯伍用,有滋陰平肝潛陽之功效,用於治療陰虛陽亢之頭暈、目眩、耳鳴、煩躁不安等症。

牡蠣配伍沙苑子、芡實 牡蠣斂陰澀精;沙苑子、芡實補腎澀精。三者伍用,有補腎澀精之功效,用於治療腎虛精關不固之遺精、滑泄、腰酸、耳鳴等症。

牡蠣配伍天花粉 牡蠣滋陰潛陽、清熱退蒸、軟堅散結;天花粉清熱生津、開郁消腫。二者合用,共奏清熱養陰泄火、化痰軟堅散結之功效,用於治療痰火鬱結之頸部腫塊、癭瘤、瘰癧等症。

【注意事項】

宜忌:「凡病虛而多熱者宜用,虛而有寒者忌之,腎虛無火,精寒自出者非宜。」(《本草經疏》)

「貝母為之使;得甘草、牛膝、遠志、蛇床良。惡麻黃、茱萸、辛夷。」(《本草經集注》)

毒副作用:臨床應用本品,未見有不良反應的報告。

【醫家論葯】

「牡蠣味咸平,氣微寒,無毒,入足少陰、厥陰、少陽經。其主傷寒寒熱、溫瘧洒洒、驚恚怒氣、留熱在關節去來不定、煩滿、氣結心痛、心脅下痞熱等證,皆肝膽二經為病。二經冬受寒邪,則傷寒寒熱;夏傷於暑,則為溫瘧洒洒;邪伏不出,則熱在關節去來不定;二經邪郁不散,則心脅下痞;熱邪熱甚,則驚恚怒氣,煩滿氣結心痛。此藥味咸氣寒,入二經而除寒熱邪氣,則營衛通,拘緩和,而諸證無不瘳矣。少陰有熱,則女子為帶下赤白,男子為泄精,解少陰之熱,而能斂澀精氣,故主之也。」(《本草經疏》)

「(牡蠣)補陰則生搗用,煅過則成灰,不能補陰。」(《本草綱目》)

「牡蠣,入足少陰,咸為軟堅之劑,以柴胡引之,故能去脅下之硬;以茶引之,能消結核;以大黃引之,能除股間腫;地黃為之使,能益精收澀、止小便,本腎經之葯也。」(《湯液本草》)

羅布麻

為夾竹桃科植物羅布麻Apocynum venetum L. 的全草。味甘、苦,性涼。入肝經。功能:清火、平肝、降壓、強心、利尿。主治:心臟病、高血壓、神經衰弱、肝炎腹脹、腎炎浮腫。內服:煎湯,6~9g;或泡茶飲。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羅布麻葉含黃酮甙,有芸香甙(Rutin)、槲皮素(Quercetin)、異槲皮素(Isoquercetin,即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新異芸香甙(Neoisorutin)、金絲桃甙(Hyperin);有機酸類,有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醇類,有D-(-)-婆羅醇、β-谷甾醇(β-Sitos- terol)、羽扇豆醇(Lupeol)、正卅烷醇(Triacontanol)、β-香樹精(β-Amyrin)、中肌醇(Meso-inositol);酯類,有棕櫚酸蜂花醇酯(Myricyl palmitate)、棕櫚酸十六醇酯(Hexadecyl)、羽扇醇棕櫚酸酯(Lupenyl palmitate)、莨菪亭(Scopletin)、異秦皮定(Isofraxdin)。

尚含正二十九烷(Nonacasane)、正卅一烷(Hentriacotane)、d-兒茶素(d-Catechin)、蒽醌(Anthraquinone)、蔗糖(Sucrose)、谷氨酸、丙氨酸、纈氨酸、氯化鉀。

羅布麻根含強心甙類成分加拿大麻甙(Cya- marin)、毒毛旋花子甙元(Strophanthidin)及K-毒毛旋花子甙-β(K-Strophanthin-β)。

尚分離得α-香樹精(α-Amyrin)、羽扇醇(lupeol)和對羥基苯乙酮(p-Hydroxy-acetophe- none)。亦含有羅布麻甲素(異槲皮甙)、羅布麻乙素(槲皮甙)。

藥理作用:

1.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羅布麻對心肌收縮力和心率有明顯的作用。用羅布麻根煎劑 0.05~0.2g/kg 給麻醉貓靜脈注射,對正常心臟的收縮力未見有明顯的增強作用,但對戊巴比妥鈉中毒衰弱的心臟則有明顯的心力增強作用,與毒毛旋花子甙K 0.042~0.084mg/kg靜脈注射的作用相似。8%羅布麻煎液給犬和貓靜脈注射或灌服,其心電圖均可見心率減慢。羅布麻根中的強心成分1:60000 濃度時,可使離體蛙心的收縮振幅增大一倍,心率顯著減慢,最後可使心跳停止於半收縮狀態;若以 1:40000 濃度灌注時,則可使離體蛙心很快出現心律不整,傳導阻滯,使心跳停止於收縮期。此強心成分給麻醉貓靜脈注射0.64~0.82mg/kg時,1.5分鐘後,心收縮力增強,心率減慢,15分鐘後,出現心率不整,30分鐘後心房先於心室停止於舒張期,心室停跳前可見典型的心室顫動現象。60%羅布麻根強心甙的溶液以每分鐘1ml的速度給貓靜脈滴注,10分鐘後,心電圖可見心率減慢,20分鐘後更為明顯,先出現類似洋地黃效應的魚鉤型改變,隨後出現室性心動過速,多源性期前收縮,心室撲動,最終以心室纖維顫動而死亡。亦有報告指出,羅布麻葉的煎劑0.25g/kg 或羅布麻葉中提得的黃酮甙 10~15mg/kg 給犬靜脈注射,1~10分鐘後,心電圖可見心率明顯減慢,30分鐘後恢復;將煎劑的劑量增加至1g/kg,黃酮甙增至20mg/kg時,可出現心律失常,ST 段壓低,T 波變形,說明二者均可引起心臟毒性反應。

羅布麻根煎劑給麻醉貓靜脈注射或羅布麻根強心甙給麻醉犬靜脈注射,能使冠脈血流量增加,此時心肌耗氧量亦略有增加,但經統計學處理,二者均不顯著。羅布麻葉浸膏水濾液給麻醉犬靜脈注射,能使冠狀動脈左迴旋支血流量減少,心肌耗氧量亦減少。

羅布麻葉有明顯的降壓作用。羅布麻葉浸膏水濾液給麻醉犬恆速靜脈注射、羅布麻葉煎劑、羅布麻葉黃酮甙給犬和貓靜脈注射,均能使血壓明顯下降。

煎劑無明顯的快速耐受現象,而黃酮甙則有快速耐受性。研究表明:羅布麻葉的降壓作用與組胺有關,可能是有效成分引起某些組織釋放組胺或直接作用於組胺受體,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用抗組胺葯苯海拉明後,降壓作用可減弱二分之一,說明其降壓作用主要是通過組胺受體來實現的。黃酮甙每次5mg 灌流離體兔耳血管時具有明顯的擴張血管作用,說明其降壓原理與直接擴張血管的作用亦有關。

羅布麻根強心甙 0.2mg/kg 靜脈注射,可使麻醉犬的血壓略有升高。

羅布麻對實驗性心臟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加拿大麻甙對犬實驗性心血管機能不足有治療作用,對家兔心肌炎的急性循環障礙癥狀有減輕作用,並能防止心肌及冠狀血管的硬化,該作用較毒毛旋花子甙K好。加拿大麻甙能使動脈粥樣硬化家兔的心電圖變化恢復正常,其中對冠脈的收縮作用尤為顯著。對垂體後葉素及凝血酶所致家兔冠脈循環不足之動脈硬化亦有療效但較弱。尚能增加心臟糖元的再合成,亦能使離體兔耳的血管收縮。

2. 降血脂作用 實驗表明:羅布麻葉水浸膏對 Triton 造成的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總膽固醇值、血清三酸甘油酯值均有明顯降低作用;但未能降低因高脂飼料形成高膽固醇血症的膽固醇值。提示其降血脂的作用並非影響了動物對脂肪的吸收,對內源性高脂血症有降血脂作用,對外源性高膽固醇血症無降膽固醇作用。羅布麻葉水浸膏降血清總膽固醇的作用大於安妥明。

臨床觀察表明:羅布麻製劑用於83例高脂血症患者3個月後,可使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大幅度降低,降低有效率為75.91%。

3. 鎮靜、抗驚厥作用 羅布麻葉浸膏0.5g/kg 給小鼠腹腔注射30分鐘,可使小鼠自發活動明顯減少,作用可持續5小時以上,該作用隨劑量的增加而更加明顯。口服給葯可見作用出現較慢而且較弱。羅布麻葉浸膏對戊巴比妥的鎮靜催眠作用有協同作用,給小鼠腹腔注射30分鐘後,可使其活動減少80%以上,持續5~6小時。羅布麻葉腹腔注射對中樞興奮藥引起的驚厥有一定的抗驚厥作用。羅布麻葉浸膏給家兔靜脈注射1.5分鐘後,可使之皮層各區呈現出高壓慢波的睡眠型。

亦有報告指出,羅布麻葉水浸膏及其乙醇不溶部分和乙醚不溶部分均未見明顯鎮靜作用,而水浸膏的醚溶部分和戊巴比妥鈉的閾下催眠劑量有協同作用,入睡動物數隨劑量增大而增加,並且重現性比較好。羅布麻葉的乙醚提出物中極性偏大的部分或極性偏小的部分中,均有鎮靜作用的物質存在。

4. 利尿作用 羅布麻葉浸膏給大鼠口服,其尿量增加,尿鈉及尿鉀排出量亦相應增加。實驗表明:靜脈注射羅布麻葉浸豪使家兔和犬各時相尿量明顯增加,但尿鈉及尿鉀濃度均低於給葯前水平。羅布麻葉浸膏燒灼殘渣對家兔亦有快速而較強的利尿作用,但作用持續時間較浸膏劑為短,提示其利尿作用與無機鹽有關,但浸膏對家兔血鉀濃度無明顯影響。槲皮素為羅布麻的有效成分之一,亦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對大鼠的利尿作用比毒毛旋花子甙和糖芥甙的作用強。加拿大麻甙小劑量表現出利尿作用,大劑量則使尿量減少。

5. 抗衰老作用 實驗表明:羅布麻葉對動物壽命有一定程度的延長作用。10%的羅布麻葉提取物,有延緩衰老的作用,可使果蠅壽命平均延長9.53%~13.95%;羅布麻葉亦能使家蠶的總壽命和小鼠的平均生存期延長。羅布麻葉浸膏對動物內臟脂褐質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羅布麻葉浸膏1.5g/kg給小鼠灌胃,連續30天,結果其肝中脂褐質下降29.54%,心臟中脂褐質下降31.21%,腦中脂褐質下降16.37%。有報告指出,羅布麻具有一定的改善小鼠記憶力和抗疲勞能力等作用。同時,羅布麻可以提高紅細胞內超氧化物歧化酶值,還可以提高HDL-e,這對防止動脈硬化有一定作用。

6. 其他作用 5%羅布麻葉水提物灌胃後,對體液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增強作用;1%羅布麻液腹腔注射,對體液免疫功能有明顯的增強作用。羅布麻葉提取物給家兔口服,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羅布麻葉中卅烷醇對幼鼠生長無明顯影響,但能使成年鼠及幼鼠脾重增加,亦能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有結果表明:每人每天飲羅布麻茶 10g,連續5個月,免疫球蛋白含量多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有研究認為,羅布麻葉有明顯的抗輻射損傷作用,其中所含的斛皮素可能是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

羅布麻提取物有顯著的抗超氧陰離子自由基作用,其中斛皮素的作用比羅布麻強3倍。羅布麻浸膏喂飼小鼠,小鼠肝臟和心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力普遍上升。羅布麻袋泡茶內服可使紅細胞SOD含量明顯高於服藥前。

羅布麻對鼻病毒及流感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羅布麻葉主要成分為黃酮類槲皮素、蘆丁等,致突變性、致癌性研究結果不一,有陽性結果,亦有陰性結果。還有認為植物黃酮類有抗突變、抗癌作用。微核實驗表明羅布麻葉中卅烷醇無明顯致突變作用;與環磷醯胺合用,可降低環磷醯胺的微核率升高,因此認為卅烷醇有抗突變作用。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 治療高血壓病 羅布麻葉3~6g,用開水沖泡當茶飲。治療596例,其中未用過其他降壓藥者169例,高血壓癥狀消失或緩解者達81.7%,同時有70.4% 患者血壓有不同程度降低。曾用過其他降壓藥無效者427例,治療後,癥狀消失或緩解者佔76.8%,血壓不同程度下降者佔68.4%。並且還發現,用羅布麻茶的有效率隨給葯時間延長而增高,但療效與病程長短似無明顯關係。〔中草藥通訊 1972;(4):12〕

2. 治療水腫 羅布麻根12~15g,水煎服,每日2次。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病人34例(其中腎性水腫、心性水腫各10例,肝硬化水腫6例,妊娠性水腫5例,其他水腫3例,多數為重危病人,用其他利尿藥效果不明顯者),結果顯效10例,有效19例。除妊娠性水腫外,其他病人普遍有食慾增加、睡眠改善、尿量增多、浮腫消退、血壓降低等表現。但治療中應注意缺鉀的現象。〔陝西新醫藥 1972;(2):24〕

方劑選用:1. 治療肝炎腹脹:羅布麻二錢,甜瓜蒂一錢五分,延胡索二錢,公丁香一錢,木香三錢。共研末,一次五分,一日二次,開水送服。

(《新疆中草藥手冊》)

【注意事項】

宜忌:1~2周內用過洋地黃者不宜應用本品;心動過緩或傳導阻滯時慎用。

毒副作用:此葯毒性很小,用大鼠亞急性試驗證明羅布麻葉無毒。羅布麻根煎劑對貓的致死量為0.46±0.12g/kg。羅布麻葉煎劑給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10.6g/kg;口服的半數致死量為 66.9g/kg。黃酮甙給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 398mg/kg。羅布麻根強心甙對貓的平均致死量為 3.2mg/kg。

但亦有報告指出,根的強心甙對貓的平均致死量為0.8mg/kg。

有報告指出,羅布麻根的提取物有一定的蓄積性,1天蓄積61.7%,1.5天蓄積58%,3天蓄積34.3%。

臨床應用本品,口服羅布麻煎劑、流浸膏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瀉、上腹部不適,亦可出現心動過緩和期前收縮。個別出現氣喘或肝痛。吸羅布麻紙煙時可出現頭暈、嗆咳、噁心、失眠等不良反應。應用本品出現中毒癥狀嚴重者可見心律失常(常見為室性期前收縮、房室傳導阻滯)、病人極度虛弱、譫語、神志昏迷、甚至死亡。

中毒救治:

1. 用溫水或鞣酸溶液洗胃,用硫酸鎂導瀉,內服活性炭末、雞蛋清。

2. 治療心律失常:若伴有低鉀或頻發多源性室行早搏等,口服10%氯化鉀液10~20ml,或用氯化鉀1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在1~2小時內靜脈滴入。腎功能衰竭及重度房室傳導阻滯,且不伴有低鉀者禁用鉀鹽。

3. 如有重度房室傳導阻滯、竇性心動過緩等,可酌情給予硫酸阿托品,靜脈滴入、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房室傳導阻滯所致的心率緩慢性心律失常經阿托品治療無效時,可用異丙腎上腺素。

4. 如有快速型心律失常、伴房室傳導阻滯的房性心動過速和室性早搏者,可選用苯妥英鈉250mg稀釋於20ml注射用水中,於5~15分鐘內注射完,待轉為竇性心律後,每次0.1g,日3~4次口服。

5. 出現急性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可用利多卡因50~100mg溶於10%葡萄糖溶液20ml中,在5分鐘內緩慢靜脈注入。若無效,可取低限劑量重複應用數次,每次間隔20分鐘,總量不超過300mg。

6. 對症處理:吸氧、抗驚厥。

7. 中草藥治療:苦參120g,水煎服。

地龍

為巨蚓科動物參環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 (E. Perrier)或正蚓科動物背暗異唇蚓(縞蚯蚓)Allolobophora caliginosa trapezoides (Ant.Duges)等的新鮮或乾燥全體。亦名蚯蚓(《本經》)、土龍(《名醫別錄》)、地龍子(《藥性論》)等。味咸,性寒。入肝、脾、肺經。功能:清熱、平肝、止喘、通絡、利尿。主治:高熱狂躁、驚風抽搐、風熱頭痛、目赤、中風半身不遂、喘息、喉痹、關節疼痛、齒衄、小便不通、瘰癧、痄腮、瘡瘍。內服:煎湯,5~15g(鮮品10~20g);或入丸、散。外用:搗爛、化水或研末調敷。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蚯蚓的成分比較複雜。各種蚯蚓均含蚯蚓解熱鹼(Lumbrifebrine)、蚯蚓素(Lumbritin)、蚯蚓毒素(Terrestro-lumbrolysin)。廣地龍含6-羥基嘌呤(Hypoxanthine)、琥珀酸(Succinic acid)及L(+)谷氨酸等。蚯蚓亦含黃嘌呤(Xanthine)、腺嘌呤(Adenine)、鳥嘌呤(Guanine)、膽鹼(Choline)、胍(Guanidine)。尚含多種氨基酸,如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賴氨酸等。

蚯蚓(Lumbricus spencer)的脂類部分中含硬脂酸、棕櫚酸、高度不飽和脂肪酸、磷脂、膽甾醇等。

蚯蚓(Lumbricus terrestris)的黃細胞組織(Chlorogogen tissue)中含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及色素;所含鹼性氨基酸有組氨酸、精氨酸、賴氨酸;其黃色素可能是核黃素(Riboflavine)或其相似物質。

藥理作用:

1. 抗組胺和平喘作用 從廣地龍中提得的含氮有效成分(次黃瞟呤),對大鼠及家兔肺灌注具有顯著的舒張支氣管作用;對因組胺或毛果芸香鹼引起的支氣管收縮有對抗作用;給豚鼠靜脈注射可提高其對組胺的耐受量。實驗證明:地龍對組胺噴霧引起的豚鼠哮喘,有保護作用。從地龍中分離得到的琥珀酸用於臨床,有寬胸、祛痰作用,亦有鎮靜作用。

2. 解熱作用 實驗證明:蚯蚓水浸劑及蚯蚓解熱鹼對大腸桿菌毒素、溫刺引起的人工發熱家兔,均有良好的解熱作用,其作用比氨基比林、安替比林、鹽酸奎寧溫和。與氨基比林並用,能加速和延長作用的持續時間。但對二硝基酚引起的發熱則無影響。蚯蚓中所含的琥珀酸亦有降低體溫的作用。有報告認為,蚯蚓的解熱原理,主要是通過調節體溫中樞,使散熱增加,體溫下降。

3. 鎮靜、抗驚厥作用 蚯蚓熱浸液、醇提取液對小白鼠及兔均有鎮靜作用,對戊四氮及咖啡因引起的驚厥及電驚厥均有對抗作用,但對士的寧引起的驚厥則無對抗作用。有報告認為,蚯蚓中所含的琥珀酸有解痙、治療癲癇的作用;並有中樞神經抑制作用。琥珀酸銨能治療震顫性譫妄。實驗證明:給小鼠、大鼠、家兔等動物腹腔注射琥珀酸,能保護動物對抗高壓氧引起的驚厥;並能使化學藥物引起的小鼠驚厥出現時間明顯延遲。谷氨酸鈉在臨床上可用於治療血氨增高所致的肝性昏迷和癲癇。

4. 降壓作用 地龍熱浸劑或乙醇浸劑給麻醉犬靜脈注射,有降壓作用,正常大鼠一次劑量10g/kg 灌胃,或腎型高血壓大鼠50mg/kg長期(2 周)灌胃,均有明顯的降血壓作用。在後一種情況下,多數大鼠血壓下降出現於給葯的第3~7天,並於停葯後第2周回升至給葯前水平。對麻醉貓和犬靜脈注射地龍後的降壓作用有急速耐受現象,但口服及臨床應用則無此種現象。地龍解熱鹼亦可使兔血壓緩慢下降,如靜脈注射可產生休克樣血壓下降。地龍水、醇、丙酮提出成分亦有一過性或中等度的降壓作用。

有人認為,地龍降壓的作用原理可能與脊髓以上的中樞神經系統有關,因在第二頸椎處切斷貓脊髓後,其降壓作用即消失。但亦有人認為,地龍則作用於某些內臟感受器,反射地影響中樞神經,引起部分內臟(肝、脾等)血管擴張,容積增大而使血壓下降。

5. 抗心律失常作用 地龍對因氯仿-腎上腺素、烏頭鹼、氯化鋇及哇巴因造成的心律失常動物模型有明顯對抗作用,可使心律失常減輕,持續時間縮短;亦有抑制房室傳導的作用。研究證明,地龍的這些作用與其所含的鉀離子無關。

6.殺精作用 蚯蚓的水煎醇提物對人和小鼠均具有快速殺精作用。在一定濃度下,地龍液不僅能迅速抑制精子的運動,而且能使精子出現特殊的凝集現象。蚯蚓粉使小鼠、人精子瞬間失活的最低濃度分別為2.5%和5%。人體體外殺精試驗證明,蚯蚓提取物濃度在1.2%及其以上時,可於20秒內使精子全部失活,提示蚯蚓提取物有迅速殺滅精子的作用。另外,該葯尚有包圍、黏連及凝聚精子的作用,所以能限制精子的自由前進運動,成為有效的物理屏障,更有助於藥物發揮殺精作用,增強殺精效果。有研究認為,琥珀酸可能是地龍殺精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

7.抗腫瘤作用 地龍提取液對小鼠S180和H22均有良好的抑瘤效果,可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延長,瘤體明顯縮小;並能增強小鼠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

臨床研究表明:地龍提取液對不能手術的癌症患者有放射增敏作用,可增強放射治療效果,減輕放射治療反應。

8.其他作用 從地龍中提得的針狀結晶物對離體和整體豚鼠、兔的子宮均有強烈持久的興奮作用,引起痙攣性收縮;靜脈注射或灌胃可使子宮瘺管的的收縮波明顯增大,說明此物質對子宮縱行肌似有更強的作用。在整體兔實驗中,當子宮興奮時常伴有排便現象,提示該成分對腸道平滑肌亦有很強的興奮作用。該成分對大鼠離體後肢灌流有強烈收縮血管的作用。

對多種離體平滑肌臟器及離體兔耳的實驗中證明,地龍浸出液的直接作用為使血管收縮,而中樞作用則使血管擴張。地龍浸出液給家兔注射後能使血清鈣含量降低,但對血清鉀和膽鹼酯酶含量則無明顯影響。

研究表明:地龍提取液在體外有很好的抗凝作用,能使血液的凝血時間,凝血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均顯著延長,並呈明顯量效關係;能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栓形成。其抗凝機制是,其對凝血酶-纖維蛋白原反應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地龍尚有促纖溶作用,能使已形成的血栓溶解。

100%廣地龍煎劑對甲型鏈球菌有微弱的抑菌作用;86%的蚯蚓乙醇及石油醚提取物對人型結核桿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地龍提取液對毛霉和酵母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體外抗陰道毛滴蟲試驗表明:蚯蚓提取物對陰道毛滴蟲有較強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其濃度在0.2%及其以上時效果與滅滴靈相同,但滅滴靈副作用較多,不易被患者所接受。

地龍的水浸、乙醇或丙醇提取物的水溶成分對兔角膜有麻痹作用。地龍中所含的蚯蚓素,對犬、豬、牛、貓、兔的紅細胞有溶解作用。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 治療乙腦後遺症a. 鮮地龍淡紅色者(綠色而蜷曲者不宜用),以冷水洗凈,不必剖開,每100g加開水50ml,燉湯內服,重複燉兩次,小兒用量為每次100~200g。30天為1療程。治療10例有肢體不能活動,神志痴呆,語言不利,聲啞,吞咽困難等癥狀者,療效滿意。〔新中醫 1983;(4):7〕

b. 紅色鮮地龍10~15條,洗凈後放小碗內,上蓋白糖20g,置約2小時,去掉殘餘部分,再加適量涼開水為1日量,日服2次,並配合大定風珠湯內服。

治療乙腦恢復期嚴重精神障礙者8例,均在服藥1月後精神障礙恢復正常,未出現後遺症。〔湖北中醫雜誌 1982;(6):51〕

2. 治療中風 地龍20g、赤芍15g、紅花15g、生地20g、沒藥10g,水煎服。每日1劑,配合針劑。治療32例,顯效4例,有效27例,無效1例。〔浙江中醫雜誌 1960;(6):274〕

3. 治療癲癇 乾地龍3~6g,水煎服,每日1次;或將地龍與黃豆同煮後吃豆粒,也可佐以調味品食用。並配合小劑量西藥(苯妥英鈉0.1g/次,3次/日;安定2.5~5mg/次,3次/日;維生素B1 20mg /次,3次/日;地塞米松0.75mg/次,3次/日),待發作次數減少後逐漸停用西藥,單服地龍。治療外傷性局限性癲癇20例,基本治癒16例,好轉3例,無效1例。〔河北醫藥 1983;(3):48〕

4. 治療三叉神經痛 地龍30g、黃芪30g、當歸30g、細辛15g、川芎30g,研末煉蜜為丸,每丸含生葯6g,每次1丸,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30 天為1療程。治療14例,近期治癒1例,顯效3例,好轉9例,無效1例。〔陝西中醫 1983;(5):17〕

5. 治療濕疹 鮮蚯蚓60g、白糖30g,浸液內服、外擦治療本病,每日外搽4~5次,內服1~2次。用於濕熱型濕疹,效果良好。〔貴州醫藥 1980;(4):46〕

6.治療帶狀皰疹 鮮地龍20g,鮮韭菜根30g,搗爛加少量香油和勻,每日外塗患處2次,治療26例,均於發病2~3天內用藥,2~5天內痊癒。〔河南中醫 1983;(6):14〕

7. 治療小兒驚風 鮮地龍10~20條,剖腹洗凈,置鍋中炒至微黃,即加清水半碗入鍋煮之,略煮2~3沸,去蚯蚓取汁,另沖入童便少許,頻頻灌服,至嘔吐痰汁為止,如灌後逾時未吐,可用羽毛探吐。用於風邪熱痰閉塞型驚風,療效滿意。〔廣東醫學 1966;(1):20〕

8.治療鵝口瘡 取大的活地龍10~15條,用清水洗凈後放入杯中,撒上白糖50g,然後用鑷子輕輕攪拌,使其與白糖溶化在一起呈黃色黏液,將此液塗佈於瘡面上,範圍較瘡面略大,3~5分鐘後用鹽水擦去,每日3~4次。治療20例,一般3~5天痊癒。〔中醫雜誌 1986;(5):63〕

方劑選用:

1. 治療風頭痛及產後頭痛:地龍(去土,炒)、半夏(生薑汁搗作餅,焙令干,再搗為末)、赤茯苓(去黑皮)各半兩。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一字至半錢匕,生薑、荊芥湯調下。(《聖濟總錄》地龍散)

2. 治療陽毒結胸,按之極痛,或通而復結,喘促,大躁狂亂:生地龍四條,洗凈,研如泥,入生薑汁少許,蜜一匙,薄荷汁少許,新汲水調服。若熱熾者,加片腦少許,即與揉心下,片時自然汗出而解,不效再服一次。(《傷寒蘊要》)

3. 治療瘰癧潰爛流串者:荊芥根下段煎湯,溫洗良久,看瘡破紫黑處,以針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用蚯蚓一把,炭火上燒紅為末,每一匙入乳香、沒藥、輕粉各半錢,穿山甲九片(炙為末),油調敷之。(《本草綱目》)

4. 治療小兒急慢驚風:白頸蚯蚓,不拘多少,去泥焙乾,為末,加硃砂等分,糊為丸,金箔為衣,如綠豆大。每服一丸,白湯下。(《攝生眾妙方》)

5. 治療風赤眼:地龍十條炙干,搗細羅為散,夜臨卧時,以冷茶調下二錢,服之。(《太平聖惠方》)

6. 治療喉痹:地龍一條,細研,用白梅去核,以皮裹之,重著薄綿再裹,含咽津。(《太平聖惠方》)

7. 治療耳聾氣閉:蚯蚓、川芎藭各兩半。為末,每服二錢,麥門冬湯下,服後低頭伏睡,一夜一服,三夜,效。(《聖濟總錄》)

配伍效用:

地龍配伍黃芪、當歸 地龍通經活絡;黃芪補氣以助血行;當歸活血祛淤。三葯伍用,有補氣、活血、通絡之功效,用於治療中風後遺症之半身不遂、口眼斜等症。

地龍配伍桑白皮、黃芩 地龍清肺平喘;桑白皮泄肺平喘;黃芩清肺泄熱。三葯合用,共奏清熱平喘之功效,用於治療肺熱咳喘。

【注意事項】

宜忌:「傷寒非陽明實熱狂躁者不宜用,溫病無壯熱及脾胃素弱者不宜用,黃疸緣大勞,腹脹屬脾腎虛,陰虛成勞瘵者,咸在所忌。」(《本草經疏》)

「畏蔥、鹽。」(《葯對》)

毒副作用:廣地龍注射液給小鼠腹腔注射,其半數致死量為95~115g/kg。地龍內臟粉熱浸液給小鼠靜脈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38.5g/kg。廣地龍注射液用相當於人劑量的450~720倍注射於小鼠及豚鼠胃靜脈或腹腔,均無死亡。地龍內臟粉10mg/kg 給大鼠灌胃,45 天未見任何毒性,說明其毒性不大。

蚯蚓熱浸液或乙醇浸出液靜脈注射,可引起動物急劇的血壓下降,較大劑量則引起動物死亡。蚯蚓素有溶血作用。

臨床應用本品,曾有肌注復方地龍注射液引起過敏反應的報告。對高度過敏體質的患者應慎用,最好在用前先作過敏試驗。

地龍口服用量過大,可致中毒。中毒的癥狀表現為:頭痛,頭暈,血壓先升高,以後突然降低,腹痛,胃腸道有出血現象,心悸,心慌,呼吸困難。

中毒救治:

1. 立即服鹽水1杯,即解。

2. 蔥3枚,甘草15g,水煎服。

【醫家論葯】

「蚯蚓,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諸熱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經絡也。」(《本草綱目》)

「蚯蚓,大寒能祛熱邪,除大熱,故療傷寒伏熱狂謬。咸主下走,利小便,故治大腹、黃疸。」(《本草經疏》)

附註:參環毛蚓主要產於廣東、廣西、福建等省,其藥材名又稱廣地龍(Lumbricus Kwangtongensis);背暗異唇蚓(縞蚯蚓)主要產於河南、山東、安徽及其他省區,其藥材名稱土地龍(Lumbricus nativus)。

白僵蠶

為蠶蛾科昆蟲家蠶蛾 Bombyx mori L. 的幼蟲感染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 (Bals.) Vuill. 而僵死的乾燥全蟲。亦名僵蠶(《備急千金要方》)。味辛、咸,性平。入肝、肺、胃經。功能:祛風解痙、化痰散結。主治:中風失音、驚癇、頭風、喉風、喉痹、瘰癧結核、風瘡癮疹、丹毒、乳腺炎。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白僵蠶蠶體中含有激素羥基促脫皮甾酮(Ecdysterone)及一種色素——3-羥基犬尿素(3-Hydrcxykynurenine)。體表的白粉中含有草酸銨、蛋白質和脂肪。

藥理作用:

1. 催眠、抗驚厥作用 僵蠶醇水浸出液給小鼠皮下、腹腔注射或灌服,或給家兔靜脈注射,均有催眠作用。小鼠灌服25g/kg,皮下注射 12.5g/kg,其催眠作用與皮下注射苯巴比妥50mg/kg 的效力相當。小鼠灌服100%僵蠶煎劑,能降低士的寧所致小鼠驚厥的死亡數。但對電擊休克、戊四氮和咖啡因引起的驚厥無明顯對抗作用。有報告認為,僵蠶抗士的寧驚厥的成分是草酸銨,因為僵蠶煎劑除去草酸銨後,即失去抗士的寧強直驚厥的活性。

2.其他作用 50%僵蛹水煎液給小鼠灌胃0.2ml/只/天,對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為71.4%,但同時體重亦有下降現象。

僵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有輕度抑制作用;對家兔四氧嘧啶實驗性糖尿病有效,對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家兔的胰腺細胞有修復作用。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 治療支氣管炎 炙僵蠶12g,蟬衣、大黃各8g,薑黃5g,蘇子、紫菀各10g。每日 1劑,煎汁600ml,分2次服。病情重者,每日2劑,煎汁1 000ml,分4次服。隨證加減。治療110例,結果:顯效26例,有效63例,無效21例。〔遼寧中醫雜誌 1991;18(4):24〕

2. 治療三叉神經痛 僵蠶200g,全蠍150g,白附子100g,川芎200g,白芷200g,分別研細末拌勻,每次2g,每日服2次。10天為1療程。治療 50例,用藥2~3個療程後,治癒33例,顯效13例,有效2例,無效2例。〔廣西中醫藥 1984;(3):21〕

3. 治療高脂血症 白僵蠶末,每次3g,每天服3次,2個月為1療程。治療21例,全部有效。〔湖北中醫雜誌 1987;(3):43〕

4. 治療血吸蟲病 烏梅炭、炙僵蠶各60g,共研細末,調入250ml 蜂蜜中,每次15ml,日服2次。治癒1例晚期血吸蟲病所致直腸腺瘤型息肉患者,隨訪2年未複發。〔浙江中醫雜誌 1983;(5):209〕

5. 治療多發性癤腫 僵蠶研粉,每次10g,日服2次,若有噁心嘔吐者,可裝膠囊使用。治療35 例,全部治癒,隨訪1年以上,僅2例複發,再次治療而痊癒。〔廣西中醫藥 1983;(4):5〕

6. 治療乳腺炎 生僵蠶15g,研成細末,用陳醋調勻,塗敷患處,1日數次。另以金銀花、蒲公英各60g,分次煎服,或以沸水泡之代茶飲。治療17例,治癒16例。〔中級醫刊 1965;(7):454〕

方劑選用:1. 治療頭風:白僵蠶(去絲、嘴)、良姜等分。為細末。每服半錢,白梅茶清調下,臨發時服。(《百一選方》)

2. 治療瘰癧:白僵蠶,研末,水服五分匕,日三服。(《備急千金要方》)

3. 治療癮疹:白僵蠶四兩,蟬蛻二兩,大黃八兩,薑黃六錢。共研細末,絹羅篩過,瓷瓶存貯,每服二錢,以黃酒四兩、蜂蜜五錢調服,服後取微汗,避風一、二日。孕婦忌服。(《寒溫條辨》升降散)

4. 治療小兒驚風:白僵蠶、蠍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錢(微炮過)。為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以生薑溫水調,灌之。(《本草衍義》)

5. 治療喉閉牙關不開者:白僵蠶,微炒為末,生薑自然汁調下一錢。(《中藏經》)

配伍效用:

僵蠶配伍薄荷、桔梗 僵蠶祛風化痰止痛;薄荷散風熱、利咽喉;桔梗宣肺利咽。三者合用,有疏風散熱、利咽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風熱上攻之咽喉腫痛等。

僵蠶配伍刺蒺藜 僵蠶辛咸性平,祛風解痙、化痰散結;刺蒺藜苦辛性溫,平肝降逆、散風明目。二者合用,共奏平肝解郁、息風止痙、通絡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肝陽上亢之頭痛、頭暈、目眩;神經性頭痛、三叉神經痛以及各種內傷頭痛等。

僵蠶配伍地龍 僵蠶辛咸性平,祛風解痙、化痰散結;地龍味咸性寒,清熱平肝息風、通絡止痛。二者合用,有息風止痙、通絡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風痰阻絡之頑固性頭痛、神經性頭痛;中風之半身不遂以及高熱狂躁、驚風抽搐等症。

僵蠶配伍全蠍、膽南星 僵蠶息風止痙、泄熱化痰;全蠍息風鎮痙;膽南星清熱化痰定驚。三葯合用,有清熱化痰、息風止痙之功效,用於治療小兒痰熱急驚。

僵蠶配伍人蔘、白朮、全蠍 人蔘、白朮補氣健脾;僵蠶、全蠍息風止痙。四葯共用,有益氣健脾、息風止痙之功效,用於治療小兒脾虛慢驚者。

僵蠶配伍桑葉、木賊 僵蠶祛風泄熱止痛;桑葉、木賊疏散肝經風熱而明目。三者伍用,有祛風止痛、清熱明目之功效,用於治療肝經風熱所致之頭痛目赤等。

【注意事項】

宜忌:「凡中風口噤,小兒驚癇夜啼,由於心虛神魂不寧,血虛經絡勁急所致,而無外邪為病者忌之。女子崩中,產後余痛,非風寒客入者,亦不宜用。」(《本草經疏》)

「惡桑螵蛸、桔梗、茯苓、茯神、萆薢。」(《藥性論》)

毒副作用:給小鼠、大鼠腹腔注射僵蠶乙醇提取物0.5~5g/kg,未見毒性反應。

僵蛹水煎劑給小鼠灌胃的半數致死量為44.5±1.4g/kg;在劑量為35g/kg時開始出現中毒癥狀,表現為小鼠活動逐漸減少,伏地不動,部分動物出現紫紺,10隻中1隻死亡;給小鼠灌胃2g/kg/d(相當於成人每日服9g的10倍),連續22天,未出現死亡和病弱現象,解剖肝、腎、脾未見有明顯異常變化。

臨床應用本品,一般無明顯不良反應。少數有噁心、上腹部不適、口咽乾燥、食慾下降等;極少數病人可出現痤瘡樣皮疹及過敏性皮疹,停葯後均能自行消失。

【醫家論葯】

「白僵蠶,《本經》味咸,《別錄》辛平無毒,然詳其用,應是辛勝咸劣,氣微溫之葯也。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入足厥陰、手太陰、少陽經。厥陰為風木之位,主藏血,小兒驚癇夜啼,女子崩中赤白,風熱乘肝臟也,產後余痛,風寒入血分也,辛能祛散風寒,溫能通行血脈,故主如上諸症也。肺主皮毛,而風邪客之,則面色不光潤,辛溫入肺,去皮膚諸風,故能滅黑及諸瘡瘢痕也。男子陰瘍,風濕浸淫也,辛平能散風熱,兼能燥濕,是以主之。」(《本草經疏》)

「僵蠶,祛風散寒,燥濕化痰,溫行血脈之品。故書載能入肝兼入肺胃,以治中風失音,頭風齒痛,喉痹咽腫,是皆風寒內入,結而為痰。合薑湯調下以吐,假其辛熱之力,以除風痰之害耳。又雲能治丹毒瘙癢,亦是風與熱熾,得此辛平之味,拔邪外出,則熱自解。」(《本草求真》)

「白僵蠶,味辛氣溫而性燥,故治濕勝之風痰,而不治燥熱之風痰。小兒驚癇夜啼,是肝熱生風,又為痰濕所痼而陽不得伸,是以入夜彌甚。僵蠶劫痰濕而散肝風,故主之。至男子陰瘍,女子崩中赤白,產後余痛,無非厥陰之風濕為患,無他奧義。」(《本草思辨錄》)

附註:

1.白僵蠶,因蟲體內外均有白色粉狀物而名之。亦稱生僵蠶,俗稱天蟲、僵蟲。本品未經炒炙者辛散作用較強,藥力較猛,既能走表以散風熱,又能平熄內風以解痙。如川芎茶調散用其配伍川芎、菊花等以治風熱上攻之頭昏目眩及偏正頭痛;《楊氏家藏方》中牽正散則用其合生白附子、生全蠍,以治風痰阻於經絡所致的口眼#斜等證。

僵蠶經炒制入葯者,稱為炒僵蠶,亦稱炙僵蠶或制僵蠶。僵蠶經炒制後可去其腥臭味,減少對胃的刺激。有人認為,炒僵蠶疏風走表之力稍減,宜用於驚癇、抽搐、瘰癧痰核等證。

2.用白僵菌接種於蠶蛹,使發病而成僵蛹,可代白僵蠶供藥用。僵蛹有一定的退熱、止咳、化痰、鎮靜、止抽、消腫以及調節神經、參與脂肪代謝等作用。僵蛹能對抗硝酸士的寧引起的小鼠驚厥,並能降低死亡率。僵蛹對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亦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臨床可用來治療癲癇、高熱驚厥、流行性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氣管炎、遺尿、蕁麻疹、高血清膽固醇。

蜈蚣

為大蜈蚣科動物少棘巨蜈蚣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 或其近緣動物的乾燥全蟲。亦名天龍(《本草綱目》)、百腳(《藥材學》)。味辛,性溫,有毒。入肝經。功能:祛風、定驚、攻毒、散結。主治:中風、驚癇、破傷風、百日咳、瘰癧、結核、癥積瘤塊、瘡瘍腫毒、風癬、白禿、痔漏、燙傷。內服:煎湯,1~3g;研末吞服,每次 0.6~1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兩種類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組胺(Histamine)樣物質及溶血性蛋白質;尚含脂肪油、膽固醇(Cholesterol)、蟻酸(Formic acid)

等。亦曾分離出δ-羥基賴氨酸(δ-Hydroxylysine);氨基酸有組氨酸、精氨酸、鳥氨酸、賴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絲氨酸、牛磺酸(Taurine)、谷氨酸。

藥理作用:

1. 止痙作用 止痙散(全蠍、蜈蚣)每天1g,連服1、3、9天後,對卡地阿佐、士的寧、煙鹼的半數驚厥量引起的小鼠驚厥均有對抗作用,在同劑量時蜈蚣對抗上述3種藥物的驚厥效價比全蠍高,而對鹽酸古柯鹼性驚厥則無效。

2. 抗真菌作用 蜈蚣水浸劑(1:4)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胞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紅色表皮癬菌、緊密著色芽生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 抗腫瘤作用 蜈蚣水蛭注射液對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它能使小鼠的精原細胞發生壞死、消失。蜈蚣水蛭對小鼠肝癌瘤體的抑制率為26%,屬於微效,對網狀內皮細胞機能有增強作用,但長期應用對肝臟有損傷。化癌丹(含昆布、海藻、龍膽草、全蠍、蜈蚣、醋炒大米等),對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 治療肺結核 蜈蚣去頭足,焙乾,研末內服,每次3條,日服3次,連服1個月,停葯休息1周。治療空洞型肺結核12例,用藥3個月後,經X線透視證明空洞閉合者2例,縮小者6例,無變化者4例,對肺組織破壞廣泛者效果較差。〔陝西中醫 1983;(6):6〕

2. 治療腦血栓形成 白花蛇、蜈蚣各1條,全蠍10g,製成散劑內服。治療首次發作的腦血栓形成患者47例,痊癒24例,有效17例,無效6例。〔吉林中醫藥 1989;(4):15〕

3. 治療面神經炎 制蜈蚣2條(不去頭足),硃砂1.5g,研末混勻,等份分為2包,為一日量,每日早晚以防風10g 沸水浸泡送服。硃砂累積用量達30g後應改為每日0.5g,孕婦忌服。治療38例,15日內治癒者28例,30日內治癒者8例,無效2例。〔湖南醫藥雜誌 1981;(2):16〕

4. 治療面癱 蜈蚣2條,防風30g。以防風煎湯送服蜈蚣末,每日晚飯後服1劑。治療26例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痊癒16例,顯效6例,好轉3例,無效1例。〔山東中醫雜誌 1986;(3):26〕

5.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及風濕性關節炎 蜈蚣、細辛各20g,白花蛇30g,當歸、白芍、甘草各60g。共研細末,以白酒2 000ml浸泡密封10天後備用。

每日早晚各服30~40ml,小兒用量酌減。25天為1療程,療程間隔5天。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4例,風濕性關節炎7例,結果:顯效8例,好轉3例。服藥後均未出現任何副作用。〔福建中醫藥 1988;(4):13〕

6. 治療慢性骨髓炎 蜈蚣60g、淫羊藿30g、肉桂10g,研成細粉過100目篩備用,每日20~30g,分2~3次溫開水送服。治療52例,痊癒20例,顯效16例,好轉11例,無效5例。〔中醫雜誌 1983;(12):35〕

7. 治療腮腺炎 銀硃6g、蜈蚣2條。如局部發熱者可加黃連、黃柏、梔子各3g。共研細末,用雞蛋清調成糊狀,外敷局部。治療60例。對急性淋巴腺炎或其他無名腫毒亦有效。〔中醫雜誌 1965;(10):46〕

8. 治療瘡癤癰疽 生熟地黃各9g,蜈蚣7條,焙乾存性研末,以麻油調勻,洗凈患處後用本葯塗敷,每日3次,輕者1~2周可愈,重者1月可愈。忌食辛辣之物。〔浙江中醫雜誌 1957;(6):271〕

9. 治療無名腫毒 活蜈蚣2條,紅花5g,加75%酒精500ml浸泡7日後使用。用棉簽蘸藥液塗患處,每日3~5次,3~10天為1療程。治療600例無名腫毒(其中手指炎236例,毛囊炎168例,急性乳腺炎35例,外痔12例,癰26例,蛇咬傷3例,蟲咬傷92例,牙髓炎23例,外傷感染5例),結果:痊癒560例,顯效23例,好轉12例,無效5例。〔中西醫結合雜誌 1988;(9):566〕

10. 治療帶狀皰疹 蜈蚣1份,蛇蛻1份,香油8份。先將蜈蚣、蛇蛻炒黃研極細末,再加香油調勻備用。用時搖勻,將藥液均勻塗患處,日3次。治療24例,皆在用藥5天內痊癒。〔國醫論壇 1992;(2):32〕

11. 治療急性蜂窩組織炎 蜈蚣1條,全蠍、南星、天麻、白芷、防風各3g,羌活6g,雞矢白6g(焙乾研末另包),為1日量,先煎藥去渣,再放入雞矢白末,加黃酒1杯,分3次內服。必要時成人可加倍服用。治療數十例,效果良好。〔中醫雜誌 1962;(10):23〕

12. 治療銀屑病 蜈蚣5條,烏梢蛇、烏梅、石榴皮、紅花、三棱、莪術、木香各20g,紫草、黃柏、銀花藤各30g,放入砂鍋,以菜油500g,浸泡2小時後,以文火煎至發黃微黑時,用紗布過濾,每日外搽皮損處1~2次,搽藥後用手摩擦5~10分鐘,使局部微微發熱為度,1月為1療程。治療65例,臨床治癒41例,好轉18例,無效6例。〔遼寧中醫雜誌 1989;13(5):27〕

13. 治療雞眼 干蜈蚣30條、烏梅9g,焙乾研末,加菜油適量,以油浸蓋葯面為宜,浸泡7~10天即可。使用時先用1%溫鹽水浸泡患處15~25分鐘,待粗皮軟化後剪去,外敷本葯適量,用紗布包紮,每12小時換藥1次。治療87例,結果:痊癒71例,有效15例,無效1例。〔陝西中醫 1983;(4):24〕

14. 治療乳汁瀦留性囊腫 蜈蚣20條,血餘炭 3g,核桃仁40枚,各研細末,並和勻,等份分為20包,每次1包,日服2次,黃酒或溫開水送下。治療11例,全部治癒,無1例複發。〔安徽中醫學院學報 1984;(2):4〕

15. 治療陽痿 蜈蚣18g,當歸60g,白芍60g,甘草60g,共研細粉,分為40包,每次半包至1包,早晚各1次,空腹用白酒或黃酒送服,15天為1療程,忌生冷、氣惱。治療737例,近期治癒655例,好轉並持續治療者77例,無效5例,服藥後一般3~7日見效。〔中醫雜誌 1981;(4):36〕

16. 治療陰囊濕疹 蜈蚣10條,土元、地龍各6g,均烤乾研極細粉末,加香油適量調勻成糊狀油膏。先用苦參30g,地膚子、蛇床子、白蘚皮各10g,黃芩15g煎水洗患部後,再將油膏外塗。可用於各類陰囊濕疹。用上法曾治療一多方醫治無效之頑癬,以上述外洗葯加蒼朮10g,煎水洗患處,然後外搽油膏,1日3次。三天後丘疹消退,滲液停止,連用7天而愈。〔新中醫 1986;(9):8〕

17. 治療消化道癌症 蜈蚣晒乾研末,每日用量為2~3條,分3次服;或以100條蜈蚣製成200ml 注射液,每日用2~4ml,於病灶基底部浸潤注射。治療胃癌7例,治癒1例,顯效2例,有效2例,無效2例;食道癌11例,顯效4例,有效5例,無效2例。〔山東醫刊 1957;(4):12〕

方劑選用:

1. 治療中風抽掣及破傷後受風抽掣者:生箭芪六錢,當歸四錢,羌活二錢,獨活二錢,全蠍二錢,全蜈蚣大者兩條。煎湯服。(《醫學衷中參西錄》逐風湯)

2. 治療破傷風:蜈蚣頭、烏頭尖、附子底、蠍梢各等分。為細末。每用一字,或半字,熱酒調下。如禁了牙關,用此葯,斡開灌之。(《儒門事親》蜈蚣散)

3. 治療破傷風邪在表,寒熱拘急,口噤咬牙:蜈蚣二條,江鰾三錢,南星、防風各二錢五分。共研細末,每用二錢,黃酒調服,一日二服。(《醫宗金鑒》蜈蚣星風散)

4. 治療蛇頭疔初起,紅腫發熱,疼痛徹心者:大蜈蚣一條,全蠍七個,雄黃三錢。共為末。用雞子清調敷患處,外以豬膽皮套上。(《瘍醫大全》蜈蚣散)

5. 治療小兒急驚:蜈蚣一條(全者、去足,炙為末),丹砂、輕粉等分。研勻,乳汁和丸,綠豆大,每歲一丸,乳汁下。(《太平聖惠方》萬金散)

配伍效用:

蜈蚣配伍川烏、草烏 蜈蚣通絡止痛;川烏、草烏祛風散寒止痛。三葯伍用,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肢體關節疼痛較劇者。

蜈蚣配伍鉤藤、僵蠶、硃砂 蜈蚣祛風定驚;鉤藤清熱息風止痙;僵蠶合蜈蚣以祛風痰、止抽搐;硃砂安神定驚。四葯合用,有息風化痰鎮痙之功效,用於治療小兒痰熱急驚及破傷風證。

蜈蚣配伍全蠍、白附子、僵蠶 白附子主要祛頭面之風痰;僵蠶善祛經絡之風痰;蜈蚣合全蠍則增強祛風解痙之功。諸葯合用,有祛風化痰之功效,用於治療中風口眼 斜。

【注意事項】

宜忌:孕婦忌服。

毒副作用:蜈蚣含有二種類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組胺樣物質及溶血蛋白質。可引起溶血作用,並能引起過敏反應。大量蜈蚣能使心肌麻痹,並能抑制呼吸中樞。

曾有報告,蜈蚣注射液肌肉注射後10分鐘,部分病例有灼熱感,面部輕度潮紅,頭昏頭脹等,大都在1~2小時內消失。亦有報告,服含有本品的湯劑,每日9g,3天後出現頭昏乏力,尿呈醬油色,診斷為溶血性貧血。

亦有應用本品致全身出現過敏性皮疹和過敏性休克的報告。

本品中毒的癥狀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全身無力,不省人事,心跳及脈搏緩慢,呼吸困難或面色潮紅,尿呈醬油色,體溫下降,血壓下降等。

中毒救治:

1. 用2%~3%碳酸氫鈉溶液洗胃,然後服用活性炭。

2. 迅速沖服制馬錢子末0.5g,以對抗毒素。根據病情3小時後可重複給葯1次。

3. 酌情補液,並給予維生素C。

4. 其他處理:肌肉注射異丙嗪等抗組胺藥物,亦可酌情皮下或靜脈注射腎上腺素。呼吸困難時可給予呼吸興奮劑,如尼可剎米等。

5. 中草藥治療:

a. 茶葉適量,泡水頻服。

b. 人蔘(另燉)、五味子、甘草各9g,附子12g。水煎2次,混勻,2次分服。每次間隔4小時,連續服2~4劑。

【醫家論葯】

「蜈蚣有毒,惟風氣暴烈者可以當之,風氣暴烈,非蜈蚣能截能擒,亦不易止,但貴葯病相當耳。設或過劑,以蚯蚓、桑皮解之。」(《本草綱目》)

「蜈蚣,走竄之力最速,內而臟腑,外而經絡,凡氣血凝聚之處皆能開之。性有微毒,而轉善解毒,凡一切瘡瘍諸毒皆能消之。其性尤善搜風,內治肝風萌動,癲癇眩暈,抽掣瘛瘲,小兒臍風;外治經絡中風,口眼歪斜,手足麻木。為其性能制蛇,故又治蛇症及蛇咬中毒。外敷治瘡甲(俗名雞眼)。用時宜帶頭足,去之則力減,且其性原無大毒,故不妨全用也。」「有病噎膈者,服藥無效,偶思飲酒,飲盡一壺而病癒。後視壺中有大蜈蚣一條,恍悟其病癒之由不在酒,實在酒中有蜈蚣也。蓋噎膈之證,多因血淤上脘,為有形之阻隔,蜈蚣善於開淤,是以能愈。觀於此,則治噎膈者,蜈蚣當為急需之品矣。」(《醫學衷中參西錄》)

全蠍

為鉗蠍科動物鉗蠍 Buthus martensi Karsch 的乾燥全蟲。亦名全蟲(《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如單用尾,名為蠍尾(蠍梢)。味咸、辛,性平,有毒。入肝經。功能:祛風、止痙、通絡、解毒。主治:驚風抽搐、癲癇、中風、半身不遂、口眼 斜、偏頭痛、風濕痹痛、破傷風、淋巴結結核、風疹瘡腫。內服:煎湯,全蠍 2~5g,蠍尾 1~1.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現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蠍毒(Katsutoxin)。蠍毒中含較複雜的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是一種類似蛇毒神經毒的蛋白質。尚含甜菜鹼(Betaine)、三甲胺(Trimethylamine)、牛磺酸(Taurine)、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膽固醇(Cholesterol)、卵磷脂(Lecithin)及銨鹽、氨基酸等。

蘇丹產的同屬動物非洲蠍子Buthus occitanus含有神經毒素Ⅰ、Ⅱ、Ⅲ,這三種神經毒素分別為62、65和64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類物質。組成這三種多肽的氨基酸種類相同,但個別氨基酸的數目不同。

此外,在各種蠍毒中尚含多種酶類;在非蛋白質部分中,各種蠍毒大部分都含有遊離氨基酸,如組胺和5-羥色胺等。

藥理作用:

1. 抗癲癇作用 實驗表明:東亞鉗蠍毒和從粗毒中純化得到的抗癲癇肽有明顯的抗癲癇作用。東亞鉗蠍毒和抗癲癇肽均能使頭胞菌素引起癲癇的潛伏期比對照組延長,發作程度減輕,平均總持續時間縮短;亦均能使馬桑內脂誘發癲癇的潛伏期明顯延長,發作程度明顯減輕,死亡率有80%下降到零,發作平均總持續時間亦顯著縮短。與苯妥英鈉、卡馬西平和抗癇靈相比,抗癲癇肽作用強,用量小,毒性低;在印防己毒素模型上作用與苯妥英鈉相似,在青黴素模型上與抗癇靈相似。

2. 抗驚厥作用 全蠍對戊四氮、士的寧、煙鹼有抗驚厥作用。小鼠口服止痙散(全蠍和蜈蚣乾粉等量混合而成)每天1g,連服 1、3、9天後對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寧及煙鹼引起的驚厥均有對抗作用,對抗士的寧驚厥的效果最為顯著,而對抗煙鹼及五甲烯四氮唑驚厥的作用依次減弱。全蠍與蜈蚣分別單獨應用,每天1g亦有效,但全蠍的效果較蜈蚣差。有報告指出,抗癲癇肽對咖啡因所致的小鼠驚厥有較強的對抗作用,使用癲癇肽後,小鼠的驚厥發生率、嚴重驚厥發生率、動物死亡率和驚厥平均總持續時間均顯著下降;對美解眠所致驚厥的各項指標亦有明顯降低作用,但作用較弱;對抗士的寧驚厥的作用強度與安定相似。蠍毒的抗驚厥作用較抗癲癇肽為弱。

3. 鎮痛作用 實驗證明:蠍毒對內臟痛、皮膚灼痛和三叉神經誘發皮層電位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但對離體神經干動作電位傳導無明顯影響。提示蠍毒鎮痛可能作用於中樞與痛覺有關的神經元。小鼠扭體法實驗表明蠍毒素-Ⅲ的鎮痛作用較粗毒強3 倍,較安痛定作用亦強。

4. 對膽鹼能神經和腎上腺素能神經的作用 蠍毒能提高大鼠離體迴腸的節奏性收縮幅度和肌張力,並能鬆弛經阿托品處理過的離體大鼠十二指腸。蠍的粗毒和毒素Ⅰ、Ⅱ能引起豚鼠迴腸痙攣,這種作用可完全被阿托品抑制,被毒扁豆鹼增加,河豚毒素或嗎啡亦能抑制蠍毒的這種作用,說明蠍毒的作用是促使乙醯膽鹼的釋放;或者說有膽鹼能系統參與,並且作用點是在突觸前部位。有報告指出,阿托品和河豚毒亦能消除蠍毒誘發乙醯膽鹼分泌所造成的心律失常,說明蠍毒作用於副交感神經。

大鼠腹腔注射蠍毒2.5mg/kg 10分鐘後,血漿中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均顯著升高。蠍毒能提高正常大鼠和做過腎上腺切除術大鼠血清中的兒茶酚胺水平,對兔亦有升高血壓作用。這被認為是前丘腦下部腎上腺素釋放或是鈉離子、鈣離子平衡反轉而導致的。有人認為,蠍毒素誘導兒茶酚胺釋放的機制類似於藜蘆鹼,而不同於利血平。

5.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給家兔或犬靜脈注射全蠍浸劑或煎劑,可使血壓降低,維持降壓作用達1~3小時,口服或肌注亦同樣有效,重複用藥無耐受現象。其降壓原理可能與其抑制血管運動中樞、擴張血管,直接抑制心臟及對抗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等綜合作用有關。東北蠍粗毒素結晶的鹽酸鹽能增強離體蛙心的收縮力,特別在蛙心機能減退或障礙時,尤為顯著。實驗證明蠍毒能使離體豚鼠心臟收縮張力增強,心率減慢,並呈頻繁的心律不齊,心得安能對抗其心臟收縮力增強,但不能消除心律不齊。抗癲癇肽能使心肌收縮張力下降,心率加快,同時亦引起心律不齊。尚有報告指出,蠍毒可使家兔的心率減慢,心律不齊;但抗癲癇肽無論靜脈還是腦室給葯對心率、血壓、呼吸卻無明顯影響。

黃蠍對離體豚鼠心臟的試驗證明,黃蠍蠍毒最初亦能引起慢速的心跳,而後是強有力的心肌收縮,心率增加,最後是長持續性收縮的不規則心動過速。α-腎上腺素、5-羥色胺和組胺均未參與這個心臟效應。通過使用阿托品和六烴季胺,說明心搏徐緩的第一相主要是由於刺激副交感神經而引起的,這種刺激來源於神經節和副神經節;第二相不規則心動過速則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混合刺激引起;第三相的收縮性和心率加強是蠍毒對心臟的直接作用。

給家兔靜脈注射蘇丹蠍毒,最初引起短暫的心動過緩,繼而發生心動過速,最後又是長時間心動過緩。心電圖研究證明,此蠍毒降低了ST段,並使T波倒置,這可能是冠狀血管收縮導致前壁血管梗死的結果。

東北蠍粗毒素結晶的鹽酸鹽可使家兔血壓暫時下降。蠍毒對血管的正性肌力作用能被妥拉蘇林拮抗,同時蠍毒可引起血管條自發節律性收縮。蠍毒毒汁50~100μg/kg給貓和大鼠靜脈注射,能引起其動脈壓的雙相效應。六烴季胺對此無影響。阿托品1mg/kg可預防貓的血壓降低,二氫麥角胺能完全防止血壓升高甚至降低血壓。腎上腺素切除術實質上對高血壓狀況無影響,而在利血平化動物身上動脈壓的變化在統計學上亦不顯著。麻醉貓和犬靜脈注射0.06mg/kg蠍毒後血壓分別升高1.6kPa和 1.9kPa,若先靜脈注射2mg/kg妥拉蘇林,可對抗蠍毒的升壓作用,當累積靜脈注射蠍毒超過 0.18mg/kg 時,貓和犬的血壓呈先降後升的雙相變化。

6. 抗腫瘤作用 東亞鉗蠍尾提取物灌胃,預防給葯組S180肉瘤抑瘤率為45.0%,治療給葯組S180肉瘤抑瘤率為47.6%,表明其兼有預防和治療作用,而蠍體提取物未見抑制作用,腹腔注射蠍尾提取物亦無抑瘤作用。動物實驗表明:以全蠍提取液0.2ml(相當於生葯0.04g/只)隔天皮下給葯連用5次後,在用藥第11天和停葯第8天時,對細胞肉瘤(SRS)實體瘤的抑制率分別為38.8%和55.5%;對MA737乳腺癌,每天給葯,共12次後抑制率為51.8%。停葯8天時為30.4%。全蠍提取液對SRS腹水型帶瘤子鼠的生存率較對照組延長12.5%~20.7%。全蠍提取液對腫瘤細胞化學的影響,可使上述兩種瘤組織的DNA明顯減少;並使乳腺癌逐漸增多的AKP趨向減少,表明全蠍對帶瘤小鼠的腫瘤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7. 其他作用 蠍毒通過影響不同組織的許多酶而對機體代謝產生影響。研究表明:蠍毒對各類型組織中的琥珀酸脫氫酶均有抑制作用,對於谷氨酸脫氫酶、乙醯膽鹼酯酶、膽鹼酯酶亦有抑制作用。有報告指出,蠍毒能增強細胞內水解蛋白的能力;亦能使乙醯膽鹼酯酶活力下降,這樣就使得正常的乙醯膽鹼代謝發生紊亂。

蠍毒對糖代謝亦有影響。給大鼠按200μg/kg 注射蘇丹蠍毒,可引起高血糖症。特殊的蠍毒抗毒素能預防和減弱高血糖的發生,但心得安未能改變上述高血糖症反應。肝糖原分解是高血糖症發生的主要原因。 實驗表明:在蠍毒毒化作用後,細胞的氧化能力降低,而磷酸戊糖途徑的 NADP-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在注射後活力顯著提高。用蠍毒處理大鼠可發生高血糖和肝及肌糖元分解,有人認為這些腎上腺素樣的效應是蠍毒中存在的5-羥色胺而引起的間接作用。

給正常或去掉中樞神經系統的蒼蠅幼蟲施以蠍毒,可引起全身強烈收縮,並伴有完全麻痹,表明其對外周神經系統有刺激作用。

全蠍醇提取物置於15%豬膽汁常水溶液中 37℃進行體外培養有顯著的殺滅豬囊蟲尾蚴的作用,其不同的加工品和藥用部位的滅囊活性無顯著差異。蠍毒素對大鼠有催涎作用,亦能使胃液的酸度和蛋白酶活力增加。蠍毒還能產生宮縮,並導致早期流產。蠍毒中對宮縮起作用的是鬆弛結合在蠍毒中一種強鹼性蛋白質上的5-羥色胺樣物質。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 治療百日咳 全蠍1隻,炒焦為末,雞蛋1個煮熟,用雞蛋蘸全蠍末食之,每日2次,3歲以下酌減,5歲以上酌增。治療小兒百日咳 74例,全部治癒。治療時間最長7天,最短4天,平均5天。〔浙江中醫雜誌 1990;(3):114〕

2. 治療腦血栓形成 白花蛇1條,蜈蚣1條,全蠍10g,共研細末,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靜滴維腦路通400mg,日1次。治療首次發病之腦血栓形成47例,痊癒24例,有效17例,無效6例。治療時間10~30天,平均14天。〔吉林中醫藥 1989;(4):15〕

3. 治療偏頭痛 炙全蠍、鉤藤、紫河車各18g,共研細末,裝膠囊(每粒含生葯 0.3g),0.9g/日3 次口服。痛定後改為每日或隔日服0.9g。治療26例,均於服藥後12小時內頭痛漸趨緩解,48小時後明顯減輕乃至消失;1年後隨訪18例,僅1例複發2次。〔江蘇中醫 1988;9(4):10〕

4. 治療三叉神經痛 全蠍150g,白附子100g,川芎、白芷、僵蠶各200g。上藥分別研細末,過篩拌勻。每次2g,每日2次,以熱酒調服。10天為1療程,服用2~3個療程後,50例中,近期治癒33例,顯效13例,進步2例,無效2例。治癒33例中隨訪1年以上者29例,6例複發,但均較治療前為輕。〔廣西中醫藥 1984;(3):21〕

5. 治療呃逆 全蠍18g,置瓦上焙乾,呈黃色,研面。每服2g黃酒為引。共治療15例,效果顯著。〔黑龍江中醫雜誌 1991;(6):31〕

6. 治療癲癇a. 全蠍1個(不去頭尾),置洗凈瓦片上,文火焙乾,研成細末,新鮮韭菜250g,洗凈晾乾,將全蠍粉與韭菜混合一起揉汁,用新紗布濾汁,汁中放紅糖50g,拌勻後蒸熟,空腹1次服。大發作型:每月發作5次以下者每周服藥3次;發作6~10次者每日服藥1~2次;發作10次以上者每日服藥2~3次;癲癇持續狀態者每日服用3~4次。局限性癲癇頭痛型、精神運動型及腹痛癲癇發作,可根據每月發作次數控制在每周1~3次。發作控制後,服藥由每周1次逐漸減少至每月1次或2次,維持半年至一年。結果:顯效78例,有效17 例,效差9例,總有效率為95%,優於西藥對照組。〔四川中醫 1991;9(11):12〕

b. 全蠍、蜈蚣等量研成細末,用蜂蜜作成桐子大的丸藥,成人每次4.5~7g,劑量按年齡、體重遞減。治療8例,皆有效。〔江蘇中醫雜誌 1960;(2):

37〕

7. 治療面神經麻痹 當歸、全蠍、白附子、僵蠶各60g,大蜈蚣40條,製成50%的注射液,於患側地倉、頰車、牽正、陽白、太陽及健側合谷等穴位交替注射,每次3個穴位,各注射0.6ml。治療418例,痊癒者達90%,療程長者42天,短者7天,無不良反應。〔湖北中醫雜誌 1982;(1):33〕

8. 治療坐骨神經痛a. 蘄蛇、全蠍、蜈蚣各等份,研細末,每日3g,分1~3次服下,10天為1療程。治療52例,治癒42例,好轉6例,無效4例。其中1個療程治癒者28 例,2個療程治癒者9例,3個療程治癒者5例。〔浙江中醫雜誌 1982;17(6):273〕

b. 蘄蛇、蜈蚣、全蠍各10g,焙乾研成粉,等份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1包,繼之每日上午服1包,7 日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治療54例,一般1~2個療程可顯效至痊癒。〔新中醫 1987;19(3):25〕

9. 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制松香1.2g,水蛭1g,全蠍0.8g,共為細末,冷開水送服,每日3 次,30天為1療程。創面先用10%食鹽水洗凈,外敷松桐膏(松香220g 研細末,用100ml生桐油調為糊狀),每日1次。治療20例,全部治癒。隨訪1~2年,其中1例治癒後3個月複發,仍用上法治癒。〔新中醫1987;(2):34〕

10. 治療骨結核 蜈蚣、全蠍各40g,土鱉蟲 50g。共為細末分成40包,每包重3.25g,每次將1 包本品放入雞蛋(量不限)內攪拌均勻後,蒸蛋糕或煎或炒後內服,每日晨5時、晚9時各服1次,20天為1療程,療程間隔1周,一般服用3~6個療程。均停用一切抗癆葯。治療10例,痊癒8例,顯效1例,無效1例。對痊癒和顯效者隨訪1年,均未複發。〔中西醫結合雜誌  1988;8(6):379〕

11. 治療脊柱結核 全蠍100g,蜈蚣10條,核桃仁120g,製成丸劑,每丸重6g,成人每次1丸,日服2次,兒童酌減。治療6例,治癒4例,顯效2例。

〔河北中醫 1988;10(2):40〕

12. 治療淋巴結結核a. 全蠍、七星蜘蛛各6個(均用開水燙死後陰乾),蛇蛻1g(剪碎),共搗碎後,調入2隻去殼雞蛋內,用芝麻油煎,每晨空腹食用1次,7天為1療程。治療頸淋巴結結核12例,其中7例在用藥1周後獲愈,治癒病例隨訪3~5年未見複發。〔中醫雜誌 1981;(5):58〕

b. 全蠍、蜈蚣、僵蠶、浙貝母等量,共研細末,每次1~1.5g與雞蛋1枚攪拌後,以食油煎熟頓服,日服2次,20~80日為1療程。共治療92例,痊癒82例,好轉8例,無效12例。〔廣西中醫藥 1987;(5):23〕

13. 治療乳腺小葉增生 全蠍160g,瓜蔞25 個。將瓜蔞開孔,把蠍子分裝於瓜蔞內,放在瓦上焙乾,研細末,每次3g,日服3次。治療本病243 例,全部治癒。又用同法治療乳房腫瘤11例,痊癒10例。〔江蘇中醫雜誌 1982;(5):21〕

14. 治療乳腺炎a. 全蠍2隻包入饅頭中,飯前服食。治療308例病程1~7天的患者,結果治癒307例,治癒率為99.7%。〔中醫雜誌 1986;(1):40〕

b. 全蠍3g,研粉裝入膠囊頓服。治療急性乳腺炎10例,效果良好。〔黑龍江中醫藥 1988;(1):23〕

15. 治療乳房痛 全蠍6g,研細末,分3包,睡前白開水送服,治療乳房痛,1 次可愈。〔上海中醫藥雜誌 1989;(3):封四〕

16. 治療丹毒 全蠍30隻,蜈蚣5條,冰片 15g,凡士林500g,製成消炎膏,外塗患處,治療丹毒,3天可愈,也可用於乳癰,並配合大麥芽100g,水煎內服,每日1 劑,3周可痊癒。〔四川中醫 1989;7(2):封底〕

17. 治療慢性蕁麻疹 全蠍1枚洗凈,雞蛋1 只,在頂部開一小孔,將全蠍塞入,破口朝上,放容器內蒸熟,去蠍食蛋,每日2次,5天為1療程。治療73例,痊癒58例,顯效13例,無效2例。〔浙江中醫雜誌 1987;22(8):370〕

18. 治療無名腫毒 全蠍2~3個,研末撒於膏藥中敷貼患處,一般2~3天即可消散,重症者5天換藥1次,2~3次可愈。〔中醫雜誌 1984;(9):

23〕

19. 治療癤腫 全蠍1g、大黃10g、冰片0.5g。上藥分別研末,混勻用75%酒精調成糊狀。將患處用生理鹽水洗凈擦乾後,塗藥於患處。如已化膿,膿頭部不用藥。多數患者葯後1~2日痊癒。〔江西中醫藥 1989;(6):36〕

20. 治療肛門周圍炎 全蠍40g,研極細末,取10g與護膚霜和勻備用。每晚於睡前洗凈肛門部,塗患處,並於睡前用白開水送服全蠍末3g。一般1日見效,3日無癥狀,可再治療5日以鞏固療效。〔上海中醫藥雜誌 1989;(3):封三〕

21. 治療蠍螫傷 活蠍6隻,用50ml 酒精浸泡2天後,取藥液外搽患處,效果良好。〔中醫雜誌 1965;(9):33〕

22. 治療燒傷 全蠍45隻、蟾蜍7~10隻、麻油1kg、鮮蛋黃0.5kg,煎後去渣即可。先用生理鹽水或1:1 000 新潔爾滅清洗創面,再按創面大小貼敷生肌油紗布,每天換藥1次。本組患者創面0.2~9cm2,其中肉芽創面400例,脫痂創面50例,全部治癒。一般很少形成疤痕。〔中醫雜誌 1989;30(5):

29〕

23. 治療淚道疾患 全蠍置瓦上焙乾,研末,成人每次6~9g,日服1~2次,以白酒、黃酒或開水送服,3天為1療程。治療急慢性淚道疾患19例,療效滿意。〔中級醫刊 1987;(7):50〕

24. 治療化膿性中耳炎 全蠍、枯礬各等份,研末備用。用時先洗凈患耳,再撒入藥粉少許,每日1次,連用3~5日。治療30例,效果良好。〔江西中醫藥 1985;(1):21〕

方劑選用:

1. 治療中風,口眼 斜,半身不遂:白附子、白僵蠶、全蠍(去毒)各等分(並生用)。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不拘時候。(《楊氏家藏方》牽正散)

2. 治療大腸風毒下血:白礬三(二)兩,干蠍二兩(微炒)。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粥調下半錢。(《太平聖惠方》)

3. 治療破傷風:麝香(研)、干蠍各一分。為末,敷患處。(《普濟方》麝香散)

4. 治療腹股溝腫核,初起寒熱如虐,有時愈而複發,每次增劇,終成象皮腿:初起即用干蠍去腳頭,火焙研末,泡酒內服。每次一錢至一錢五分。(《泉州本草》)

5. 治療小兒驚風:蠍一個,不去頭尾,薄荷四葉裹合,火上炙,令薄荷焦,同研為末,作四服,湯下。大人風涎只一服。(《經驗方》)

6. 治療小兒風癇:蠍三十枚,取一大石榴,割頭去子作瓮子,納蠍於中,以紙筋和黃泥封裹,初炙干,漸燒令通赤,良久,去皮放冷,取其中焦黑者,細研成散。每服以乳汁調下一字。兒稍大,以防風湯調下半錢。(《太平聖惠方》)

配伍效用:

全蠍配伍川烏、白花蛇 全蠍通絡止痛;川烏祛風散寒止痛;白花蛇舒筋活絡。三者伍用,共奏祛風止痛、舒筋活絡之功效,用於治療風濕頑痹之筋脈拘攣、肢體關節疼痛等症。

全蠍配伍党參、白朮 全蠍息風止痙;党參、白朮補氣健脾。三者配伍,有益氣健脾、息風止痙之功效,用於治療脾虛之慢驚風。

全蠍配伍蜈蚣 二者同入肝經,均為息風止痙之要葯,有息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絡止痛之功效。二者合用,其功效更著,用於治療破傷風、中風、急慢驚風之角弓反張、四肢抽搐;肝陽上亢、虛風內動之頑固性頭痛、手足震顫以及瘡瘍腫毒、瘰癧、風濕痹痛等症。

全蠍配伍天南星、蟬蛻 全蠍息風止痙之力較強,為息風止痙之要葯;天南星祛風化痰解痙;蟬蛻涼肝祛風止痙。三者伍用,其祛風止痙功效更著,用於治療破傷風之痙攣抽搐、角弓反張等症。

【注意事項】

宜忌:血虛生風者忌服。本品有毒,用量不可過大。

毒副作用:全蠍含蠍毒,類似蛇毒神經毒,毒性劇烈。蠍毒的主要危害是使呼吸麻痹。其最小致死量對兔為0.07mg/kg,小鼠為0.5mg/kg,蛙為0.7mg/kg。全蠍及蠍毒因其產地和蠍種不同,而其毒性有較大差異。東亞鉗蠍蠍毒(遼寧產)給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10.3mg/kg,而產於河南及山東者給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2.4mg/kg;產自山東泗水的蠍毒給小鼠靜脈注射和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1.72±0.16mg/kg和2.74±0.06mg/kg。

兔中毒癥狀為強直性痙攣、流涎、呼吸停止,並且血壓上升;蛙呈現四肢肌纖維攣縮;小鼠則繼興奮狀態後四肢及呼吸麻痹。

臨床應用本品,曾有出生後2~10天的新生兒(3例)服用含有全蠍(3g)的中藥湯劑後,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的報告。亦有內服全蠍引起1 例蛋白尿及4例過敏反應的報道。

本品中毒的癥狀表現,一般早期出現頭昏、頭痛、四肢強直性痙攣,繼而血壓升高,出現溶血、心悸、心慌、小便澀痛不利、煩躁不安。嚴重時可見全身無力、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發紺、昏迷、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服用全蠍致過敏反應者可出現全身性紅色粟粒性皮疹或風團,瘙癢難忍。

中毒救治:

1. 早期洗胃,服活性炭末,灌腸。

2. 酌情補液,並給予維生素C。

3. 硫酸阿托品肌肉注射,並補充鈣劑。

4. 出現過敏反應者可酌情給予激素及抗組胺葯。

5. 中草藥治療:

a. 金銀花30g,半邊蓮、甘草各9g,土茯苓、綠豆各15g。水煎服。

b. 五靈脂、生蒲黃各9g,雄黃3g,共研細末,分3次用醋沖服,每4小時1次。

【醫家論葯】

「蠍,大人小兒通用,治小兒驚風,不可闕也。有用全者,有只用梢者,梢力尤功。」(《本草衍義》)

「蠍,足厥陰經葯也,故治厥陰諸病,諸風掉眩、搐掣,瘧疾寒熱,耳聾無聞,皆屬厥陰風木,故李杲雲,凡疝氣帶下,皆屬於風,蠍乃治風要葯,俱宜加而用之。」(《本草綱目》)

「全蠍,專入肝祛風,凡小兒胎風發搐,大人半身不遂,口眼 斜,語言蹇澀,手足搐掣,瘧疾寒熱,耳聾,帶下,皆因外風內客,無不用之。」(《本草求真》)


推薦閱讀:

「龍要眠,虎要纏」的現代風水學應用
現代家居風水 風水魚養幾條最好?不可不講究,你養對了嗎
細究現代離婚率高的原因
投資理財,是現代女性擁有亮麗人生的必備生存技能!
《現代陽宅風水學》選宅篇之七:房子好風水之「六不」

TAG:中藥 | 現代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