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揭秘明朝最大的冤案|明清近代

揭秘明朝最大的冤案0原帖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94803d01000drt.html[wmv=314,256,0] [wmv=0] 大敵當前,主帥淪為階下囚;千古奇冤,忠義寫就百年傳奇。 在北京崇文區的東花寺斜街,一片林立的高樓中間矗立著一座僻靜的院落,這裡是明代督師袁崇煥的紀念祠堂。在這個不大的小院里,挨著文物局工作人員辦公室的還有一間屋子,門口的牌子上寫著佘幼芝辦公室、接待室。那這位佘幼芝究竟是個什麼人呢?她和明代督師袁崇煥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這件事兒還得從頭說起。 明朝崇禎三年,也就是公元1630年的8月16日這天,北京西市人潮湧動。西市就是今天北京西四的丁字街一帶,在明朝,這裡是處置犯人的法場。這一天要受刑的犯人叫袁崇煥。八個月前他還是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薊遼督師,是大明王朝抗擊後金的總司令。可現在,他被押赴刑場,接受中國歷史上最殘酷的刑罰之一——凌遲之刑,就是俗稱的千刀萬剮。 據記載,袁崇煥行刑的時候,圍觀的老百姓爭相搶奪從他身上割下來的肉,然後用嘴咬碎,一邊咬一邊還唾罵不已,還有一些撿到骨頭的,就拿刀斧狠狠的剁碎。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北京的老百姓對袁崇煥這麼恨之入骨,要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發泄自己的憤怒呢?事情還得從八個月前北京城那場驚心動魄的保衛戰說起。 崇禎二年十月,後金的皇帝皇太極親自率領十萬大軍,繞開袁崇煥重兵駐守的遼東前線,從西路進兵,直奔大明王朝的心臟北京而去。崇禎皇帝得到消息,驚恐萬分。 北京城雖然有一定數量的守軍,但是軍紀敗壞,戰鬥力差,根本不足以抵抗皇太極的十萬大軍。更何況,後金八旗軍素來以驍勇善戰著稱,在和明朝軍隊的交戰中向來是勝多負少。如果皇太極真的兵臨城下,那北京城,甚至是崇禎皇帝自己都凶多吉少了。 就在北京城岌岌可危的時候,又一個消息傳到了崇禎皇帝這裡。這個消息讓崇禎七上八下的心立刻有了著落。原來啊,薊遼督師袁崇煥知道皇太極率軍大舉進犯京城之後,一面派兵堵截後金軍隊,一面帶著九千騎兵火速從遼東前線趕往北京救駕。 一年多以前,取得了寧遠和寧錦兩次大捷的袁崇煥遭到閹黨魏忠賢的陷害,被崇禎皇帝的哥哥天啟皇帝撤了職,回到老家。可幾個月以後,剛剛登基的崇禎皇帝便迫不及待的召回了他,重新委以重任。此時,得到皇太極大舉進犯北京城的消息,袁崇煥一刻也不敢耽誤。 經過幾天幾夜的急行軍,袁崇煥終於趕在皇太極之前到達了北京。崇禎皇帝大喜過望,立刻接見了鞍馬勞頓的袁崇煥,並且任命他為各路援軍的總司令,指揮接下來的北京保衛戰。此時,袁崇煥提出,自己的兵馬一路兼程,疲憊不堪,希望可以進城休息整頓,然後在城內駐守。崇禎皇帝思量再三,卻拒絕了這個合理的要求。 無奈之下,袁崇煥只好屯兵在廣渠門外,準備和皇太極決一死戰。決戰這天,袁崇煥全副武裝,親自上陣督戰。兩軍整整打了八個小時,從上午一直打到了黃昏,主戰場廣渠門外橫屍遍野,血流成河。最後,後金軍終於抵擋不住,敗退了十餘里。袁崇煥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第一輪勝利。 可是,北京城的威脅並沒有解除,皇太極的大軍撤退得並不遠,隨時都可能捲土重來。但袁崇煥卻並沒有一鼓作氣,乘勝追擊,而是在北京城外按兵不動。崇禎皇帝和大臣們一看這情形,著了急了,聖旨一道接一道的送到軍營里,可袁崇煥就是按兵不動。此時,崇禎皇帝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隱約覺著這件事或許和袁崇煥的按兵不動有著某種聯繫。 三年前,皇太極的父親——後金創始人努爾哈赤去世,駐守遼東前線的袁崇煥派一位五台山來的喇嘛和一些隨從到瀋陽 去給努爾哈赤弔喪。名義上是弔喪,實質上是試探停戰和談的可能性。後來,袁崇煥和皇太極之間曾經多次書信往來,討論議和問題。只是,朝廷內的反對聲音過於激烈,議和的事情才耽擱了下來。 那麼,袁崇煥此時的按兵不動和他一貫以來的議和主張到底有沒有關係呢?就在崇禎皇帝的疑慮與日俱增的時候,又出事了。十一月二十七日,撤退之後的後金軍隊跑到北京郊外,大舉燒殺搶掠,老百姓是叫苦不迭。此後,袁督師不肯出戰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北京城的大街小巷。 前段時間還被奉為救命恩人的袁崇煥軍隊馬上便感覺到了情勢的變化。一天,士兵們正在城外駐守,突然幾塊大石頭從天而降,幾名士兵當場斃命。而投擲石頭的不是別人,正是北京城的老百姓。與此同時,有人說皇太極的軍隊根本就是袁崇煥引來的,否則他的九千兵馬怎麼可能抵擋得住十萬大軍,這樣的說法在老百姓中不脛而走。流言也傳入了皇宮,傳到了崇禎皇帝這裡。幾天以後,兩名在城外養馬的太監給崇禎帶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原來,這兩個太監前幾天被後金軍給俘虜了。晚上,正當二人愁眉不展,焦慮萬分的時候,卻突然聽到隔壁營帳似乎正議論著什麼事。兩人屏氣凝神,聽到一個聲音說:「這次撤兵,並不是我們打了敗仗,那是皇上的妙計,皇上和袁督師已有密約,大事不久就能成功。」兩人一聽這話,恍然大悟,原來傳言說袁督師通敵是確有其事啊。不久,兩人趁看守不注意,從敵營逃了回來,立刻向崇禎皇帝稟報這件事。 十二月一日這天,袁崇煥依然像往常一樣按兵不動。不過,讓他發愁的是,軍隊的糧食和補給已經不夠了,可皇上答應的餉銀卻一直沒有到位。眼下已是隆冬,大地冰封,將士們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正在此時,聖旨到了,皇上宣召袁崇煥入宮,要跟他商量餉銀的事情。 袁崇煥一聽是這件事,喜出望外。前幾天,一名士兵實在是餓極了,偷了老百姓的一塊麵餅,為了嚴肅軍紀,袁崇煥含淚把他當眾斬首。現在,皇上終於要跟他商量餉銀的事了。可讓袁崇煥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去就再也沒能回來。 袁崇煥來到北京城下,可是九門戒嚴,城門緊閉。這時,從城上墜下一個筐子,堂堂的袁督師就坐在這個筐里,被吊入城內。袁崇煥被帶入紫禁城,和往常不同的是,坐在寶座上的崇禎皇帝神情嚴肅。袁崇煥還來不及多想,突然間,四下里湧出好些甲兵衛士,一把就將他拿住。袁崇煥和同時入城的大將們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弄得不知所措。 三天後,崇禎派人向駐守在城外的軍隊宣布:袁崇煥因為謀逆被捕。 這真是聞所未聞啊!大敵當前,主帥卻被捕了。那這位千里迢迢趕到北京來救駕的袁督師真的通敵謀逆了嗎?如果不是,那他又為什麼打了勝仗不乘勝追擊,反而按兵不動呢? 其實,這主要是出於軍事上考慮。袁崇煥當時為了援救北京,走得匆忙,只帶了九千人馬,大部隊還沒過來。當時皇太極有十萬大軍,所以用九千博十萬確實有些冒險,而當時各路的援軍都在趕往北京的路上,所以他想等援軍。同時皇太極孤軍深入,不可能在這邊滯留太久,這也是一種緩兵之計。 可是,如果這樣的話,那兩個太監的供詞又是怎麼回事呢?他們可是親耳聽見袁崇煥和皇太極有密謀的呀! 150多年後,清朝的乾隆皇帝向世人公布了這件事的真相。當年,兩名太監聽到的所謂密談是皇太極事先安排好的,他用這樣的方式讓他們相信袁崇煥確實和自己密謀,然後再故意放他們逃走去給崇禎皇帝報信。 不論怎樣,袁崇煥就這樣被送進了大獄,一下子從軍隊統帥變成了階下囚。這下,駐守在城外的袁崇煥部下們可不幹了。一氣之下,將士們撤了,北京不守了,回遼東前線去了。撤退的路上還碰見了正趕往這裡的袁軍主力部隊。聽說這件事後,大部隊也掉頭回去了。這下子崇禎可慌了神了。 這天,關押袁崇煥的大牢里突然熱鬧起來,所有的內閣大學士和九卿都來了。他們向袁崇煥提出,要他寫一封信召回自己的部下,讓他們繼續守衛北京城。袁崇煥一口便拒絕了。 袁崇煥的反應我們完全可以理解,自己大老遠跑來救駕,不但沒有半點功勞,反而落了個謀逆的罪名,成了階下囚。現如今到了牢里,還要讓自己勸部下回來繼續給皇帝賣命,怎麼也說不過去啊。可是,幾天之後,袁崇煥卻還是提筆寫了這封信。 此時,北京城外一片混亂。皇太極趁著袁崇煥入獄的機會,和明軍再次交戰。接任袁崇煥的明軍將領有了前車之鑒,不敢按兵不動,只好擺開陣列,準備和後金軍隊正面交鋒。皇太極命令自己的軍隊換上明軍的服飾,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明軍大敗,兩名大將陣亡。 看來,缺少了袁崇煥的明朝軍隊還真不是皇太極的對手。此時,收到袁崇煥親筆書信的袁屬部隊開始重新向京城進發。而此時,皇太極也開始擔心自己孤軍深入,時間久了,恐怕有什麼不測,於是便率軍撤退了。北京保衛戰這才算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接下來,如何處置袁崇煥就成了崇禎皇帝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此時,一些人開始為袁崇煥鳴冤。他的一位部將上書崇禎,願意削職為民,為國家死戰疆場,放棄所有的獎賞,以求為袁崇煥贖罪。另一位部屬率領一家老小四十餘口向崇禎請命,希望用全家人入獄來換袁崇煥出來。可崇禎皇帝對這些請求一概不予理睬。 就在此時,一名御史稟報,自己抓到了七名姦細,他們是奉袁崇煥之命,前去給皇太極送信的。可是第二天,當大臣們聚在一起,準備審理這七個人時,卻被告知,犯人逃跑了。 這下大臣們終於明白了,皇上是鐵了心要殺袁崇煥,因為看守那七個人的錦衣衛是皇帝的私人衛隊,從他們眼皮下面逃跑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一個可能,就是被他們放跑的。原因也只可能有一個,就是避免這七個人和大臣們當面對質,露出馬腳。而這一切只會出於一個人的授意,那就是崇禎皇帝本人。可崇禎為什麼一定要殺掉這個對他忠心耿耿的袁崇煥呢? 為了給袁崇煥議罪,崇禎定了兩條罪名。第一條是「叛逆」,證據是當年擅殺大將毛文龍。毛文龍是當年鎮守朝鮮皮島的明軍守將,曾經深入到後金軍的腹地,打過幾場漂亮的仗。可等到袁崇煥擔任薊遼督師後發現,毛文龍以皮島為根據地,做起生意來,向來往船隻徵收商船通行稅,還派人到遼東和朝鮮挖人蔘。對於打仗,毛文龍現在一點兒也不關心。 那時候崇禎皇帝對剛剛走馬上任的袁崇煥很信任,賜給了他一把尚方寶劍,拿這把劍的人有先斬後奏的權力。袁崇煥正是憑著這把劍,列舉了毛文龍十二條罪狀,把他給殺了。當時,崇禎皇帝知道這個消息後,沒有怪罪袁崇煥,反而下旨嘉獎他辦事得力。這下,大家可能又覺得奇怪了,既然如此,崇禎後來為什麼又要因為這件事來給袁崇煥議罪呢? 其實,崇禎覺得毛文龍是大將,即使有罪,也應該由皇帝下旨誅殺,袁雖然有尚方寶劍,但也不應該越權。毛所佔領的皮島對滿清也有牽製作用。而且後來毛的很多部將都因此而投降清朝,比如清初的四大降王,除吳三桂外,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都是毛文龍的部下,崇禎也因此遷怒袁崇煥。 可是,如果因為這件事讓崇禎懷疑袁崇煥的忠心,一定要置他於死地,似乎說不過去。因為已經入獄的袁崇煥還給自己的部將寫信,讓他們回師救駕。天下有哪個叛徒會做這樣的事情呢?而逃回來的太監的供詞似乎也不能成為袁崇煥通敵的確鑿證據。畢竟《三國演義》里「群英會蔣干中計」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那崇禎要殺袁崇煥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崇禎給袁崇煥定的第二條罪名是「擅主和議」。袁崇煥曾經多次提出和後金議和,可是每次都在朝廷上引起軒然大波。但是崇禎當時卻並沒有因為這件事而怪罪袁崇煥,反而陞官晉爵,賞賜財物。 那麼,我們也可以思考:為什麼當時崇禎沒有怪罪袁崇煥?崇禎對議和的態度究竟是什麼?袁崇煥的真正死因是什麼? 袁崇煥最終被處以凌遲這個中國古代最殘忍的刑法之一。可悲的是,北京城的老百姓並不知道袁崇煥的冤屈。大家都以為,這是一個通敵賣國的大奸臣。所以,當袁崇煥被綁赴刑場,劊子手還沒有開始動手,老百姓就已經爭相上前撕咬他的肉了。袁崇煥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身體和心理上遭受的是難以想像的痛苦。 袁崇煥死後,頭顱被傳視九邊。崇禎皇帝想藉此來向天下兵馬昭示自己的權威。而袁崇煥的一位佘姓同鄉冒著滿門抄斬的危險,趁半夜之際,偷偷盜走了他的頭顱,埋在了北京廣渠門內的廣東義園內。這便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袁崇煥祠堂。 從那以後,佘義士為袁督師守靈終生。不僅如此,他還囑咐自己的後代不許回廣東老家,要世世代代給袁督師守靈。今天,古稀之年的佘幼芝老人就是當年佘義士的後代,她是佘家為袁督師守靈的第十七代傳人了。 而當年,袁崇煥無罪被殺後,沉重的打擊了明朝軍隊的士氣。《明史.袁崇煥》記載:「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征決已。」 崇禎皇帝殺掉了忠心耿耿的袁崇煥,等於是自毀長城。15年後,李自成攻入北京,隨後,清軍入關,崇禎也過完了他十幾年戰戰兢兢的皇帝生涯,在煤山的一棵歪脖子樹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一百五十年後,袁崇煥當年的敵人——皇太極的後代乾隆皇帝感念他的忠勇和死狀的慘烈,給他平反昭雪,冤案才算徹底大白於天下。
推薦閱讀:

新華社聚焦聶樹斌案:21年冤案平反,正義如何才能不再遲到
如何看待「呼格父母拒外媒採訪:我們國家的事你們別管」?
冤案之後,法官如何被追責?

TAG:明朝 | 近代 | 明清 | 冤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