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長大(1)
《陪孩子長大》 文 / 李子勛| 2006-3-16 15:45:23 投稿 | 評論 |
陪孩子長大李子勛親子關係36講第一章溫暖的港灣培養親密依戀——幼兒期心理發展任務依 戀是由兒童與母親的共生關係引發的,心理學理論認為孩子在剛生下來的頭兩個月,處在原型自戀狀態,類似一種自閉,對外部世界渾然不知。這個時候的嬰兒相當 於生活在伊甸園,享受著欲求與滿足。是母親的愛撫、溫暖、懷抱和哺乳,讓孩子從自體依戀轉向客體依戀,開始感知外部世界,感知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感知身體 的邊界。如果母親性格強硬,動作粗糙,情緒不好,對孩子管理疏忽(讓孩子處於飢、渴、冷、濕等不安狀態),或不願親自陪伴孩子,把孩子寄養別處,甚至虐待 孩子,那麼孩子就可能很難與人形成良好的依戀,心理發展延續甚至出現自閉傾向。有很多不能形成依戀的孩子,在成長中慢慢出現邊緣型人格障礙或自戀型人格障 礙等。孩子在出生後的第一年很重要,母親的接納、喜歡、擁抱、軀體撫慰和精神關注,將促進孩子與母親形成信任、安全、溫暖的關係,這樣的依戀關係能讓孩子 變得健康、活潑、開朗、自信和自尊。很多母親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因為自己初產沒有經驗,工作繁忙,住房條件不理想,而影響孩子的心理 發展。其實心理學低估了嬰幼兒的心理能力,我們忘記了存在本能這個東西,絕大多數嬰幼兒都有主動與環境適應的能力。在沒有語言的時候,他努力用笑、眼睛的 追隨、手舞足蹈、哭來表達內心趨向,討好並控制母親或照料他的人。母親或養育他的人不要挫敗孩子這樣的努力,給予必要的回應可以鼓勵並激發孩子努力發展與 人的交流和建立親密關係。如果孩子在兩歲前,母親由於種種原因,如外出、產後抑鬱、讓保姆或奶奶全權餵養,沒有與孩子形成好的依戀該怎麼辦呢?孩子在前兩 年已經出現一些心理發展問題又該怎麼辦呢?不要擔心,只要孩子五歲前回到父母身邊,一切就都來得及。兒童的發展其實並不像精神分析說的那樣是一種時間性、 順序性很強的線形發展,我覺得兒童的心理發展很多是齊頭並進、並存不悖的。兒童的心理發展也可以看成一種心理欲求,這種欲求的滿足可以因為環境而延遲或階 段性潛抑,只要母親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接納、欣賞,並適當地增加與孩子的軀體接觸、溫暖地擁抱、輕柔地撫慰、細心地照料,孩子仍舊可以重新獲得與母親的依 戀。唯一不同的是,這種依戀可能會維持得比普通孩子更長一些。與父母形成深層依戀的孩子有以下特徵:人際關係中,開朗活潑,有自信和自尊,懂得愛別人,能與人「共情」,沒有暴力傾向,善良,寬容,知道自我的邊界,不對別人過度要求。能正確解讀父母教育自己的信息,打得也罵得,孩子不會忌恨父母,一般也不會讓父母太傷心。依戀不夠的孩子打不得也罵不得,因為父母這樣做會激發孩子內心深處對父母的不信任。當孩子回家,回到母親身旁需要和母親重建依戀的時候,母親最好不要做的事:對孩子身上的某些行為、特徵、習慣不滿意,忙著糾正孩子,讓孩子感覺很糟糕,沒有安全感。很長一段時間裡不要批評孩子,如果什麼事非說不可,也要這樣說:「孩子你這樣做很不錯啊,不過,媽媽還有一種方法,你想不想試試?」急於向孩子或讓孩子表達親密感,結果遭到孩子拒絕,引發大人的挫敗和孩子的焦慮害怕。拒絕原來曾與孩子形成依戀的人(如老人、阿姨),嫉妒孩子對那個人太好,讓孩子在客體關係發展中產生混亂的感覺。扔掉孩子隨身攜帶的舊手帕、毛絨玩具、漫畫書,給他買更好的。其實,這些東西對孩子內心平靜很重要,是一種對父母依戀的替代品,要暫時保留,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失去興趣。父母要用一種平和、堅定、溫暖的心去引導孩子,孩子會慢慢地完全投入父母的懷抱,完成兒童時期的心理發展任務——依戀。1.親情濃於血單身母親的煩惱我 的寶寶現在一歲零八個月,在她十個月時,我和她父親分居了。雖然這是一場讓我痛苦的婚姻,但我的女兒卻給了我很大的安慰,她還不到兩歲已經顯得特別懂事、 聰明,一個人撫養女兒,辛苦自不用說,但我最擔心的是單親生活給她的性格或心理的發育帶來陰影。前幾天,我們一起看嬰兒畫報,裡面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三口 之家,我問她哪個是寶寶,她一次就指對了,又問她哪個是媽媽,她也是一次就指對了,問到哪個是爸爸,她就是不指圖中的爸爸,這讓我別提有多心疼了。還有, 前些日子,她見我叫我的爸爸,她也叫「爸爸」,我糾正她:「你應該叫姥爺」。我原來的想法是等寶寶長到十八歲以後再慢慢告訴她親生父親是什麼樣,我想這樣 做也許能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可是現在我有了疑惑。我的問題是:1.是現在就慢慢告訴她,還是等她問我「為什麼我沒有爸爸」時再對她講?2.是對她講真話,還是編一個美麗的謊言?我是個單身媽媽,我女兒現在一歲九個月,她見到小朋友的爸爸就發愣,她也會用疑問句說出「爸爸?」這個詞。雖然她說不清,但我明白她的意思,她想問為什麼她少了個爸爸。而我看到動畫片或兒歌里講爸爸的地方也發愣(連嬰兒畫報上都有爸爸的內容!)。因為我還沒想好怎麼同女兒說,她爸爸又不願意回來看她。在街上也會有人對她說:「哎呀!多可愛的寶寶!你爸爸呢?」我急需幫助,因為我越來越焦慮,我不希望女兒受到太大傷害,當然我明白她肯定會受到傷害。但我確實應付不來,我甚至希望女兒不再長大,希望老師能提供一些幫助。單 親家庭並不一定會給孩子的心理發展帶來影響,事實上,某些單親家庭的孩子發展得比普通雙親家庭的還要好。當然,單親家庭的孩子要發展好需要一些條件。一是 帶孩子的母親必須是成熟的人,個性獨立、開朗、快樂,並且樂於關照自己的孩子。二是母親要有良好的社會身份與不錯的經濟收入,住房要寬一些,這樣容易形成 孩子與母親各自的空間。三是孩子生長的環境,如社區、幼兒園、小學等不歧視單親家庭的孩子。四是離婚的父母彼此寬容、認同,沒有相互的怨恨、冷漠與隔絕, 雙方在孩子面前要維持一種親情。五是有一個彼此和睦的、擴大的親友系統,如孩子喜歡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舅舅、姨、叔叔等,他們都共同來關注孩子的 成長。六是離家的父親要保持與孩子的接觸,並承擔撫養與教育的責任,讓孩子知道自己有父親。如果上面的六點都具備,孩子的心理發展就不會出現問題,如果缺 少其中的一兩項,基本上是可以緩衝的,出問題也不會出大問題。如果缺少兩項以上,未來就很難預測。其實,單親也有單親的優勢。首先在教育 上更具有一致性,母親容易輕鬆地貫徹自己的養育思想,沒有旁人來干擾。不用考慮丈夫,母親對孩子的關愛會更多,可以促使孩子更容易地形成與人的依戀關係, 孩子愛與被愛的能力得到發展,自我認同得到發展,會覺得自己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稍大一些的孩子有機會反過來關心母親,甚至照料母親,替代父親的功能。這 樣可以幫助孩子更獨立,提升社會能力與助人能力。還有,孩子與母親容易形成清晰的信息交流,不必搖擺在父母之間。單親的不利因素主要在孩 子五歲的時候,不容易與母親完成依戀分離,性格發展可能滯後。原因往往是母親對孩子的依戀太多,無意識地阻礙了孩子對外部世界的興趣,這可以用擴大的親友 系統來緩衝,讓孩子與爺爺、姥姥、舅舅、阿姨等建立親情關係,防止母親的情感佔據孩子的全部身心。如果男孩沒有父親的引導,在性別發展上可能會不夠男性 化,或者,孩子用過度補償來彌補家庭的男性角色,顯得過於男子氣。其實,社會、學校對男性角色的認同可以幫助孩子實現性別意識的健康成長。當孩子與母親發 生情緒衝突時(生活在一個屋檐下難以避免),缺乏家庭內部的緩衝人,母親可以憑藉良好的個性幫助母子渡過難關。當然,還有社會歧視的問題。許多公眾信息過 於強化單親子女的教育困境,不恰當地誇大單親的危害,使孩子內心留下陰影,結果造成更多的單親孩子陷入混亂,因此改變公眾信息導向可以讓單親孩子的成長更 為順利。上面案例里的女孩很小就離開了父親,沒有與父親的親密感,在孩子心中父親只是個象徵,也許更像是個玩具。和藹地、自然地告訴孩子 父母離婚的事,不會給孩子形成太大的心理傷害,當然孩子可能有些缺失感,每個孩子都希望擁有更多的東西。在告知孩子離婚事實的同時,要給孩子適當的保證, 說自己非常地愛她,不會離開她,一定會照料好她等等。講故事、做遊戲,通過隱喻的方式來讓孩子易於接受父母分離是心理學常用的方法。孩子 五歲以後才離婚的家庭,是否告訴孩子要複雜一些,因為孩子的內心已經有父親的存在。這時候不要著急,讓孩子慢慢接受父親不再回家的事實,給孩子內心的緩衝 時間。開始的時候可以給予一些模糊信息,不要一下切斷孩子內心的期待。用孩子不能理解的話直白地告知,常常會帶有母親的情緒,可能孩子並沒有明白髮生了什 么,卻因母親的情緒感覺害怕,從此不敢提到父親。這個時候孩子需要對父親的幻想,鼓勵孩子維持正面的、良好的父親形象很重要,因為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發展 需要父親的形象。尤其不要讓孩子覺得父親是被母親趕出家門的,否則可能給孩子埋下母親怨恨父親的種子。由於父親的缺席,孩子很可能表現得更依戀母親,行為 會更乖一些,更聽話和懂事一些,這是假象,不要沾沾自喜。孩子害怕再失去母親,不得不過多的討好母親,放棄了自己年齡應該有的興趣和個性發展。很多母親希 望對孩子更好來補償孩子,卻使孩子更多地失去自我空間,結果更糟。離婚的父親要保持與五歲至九歲孩子的密切接觸,讓孩子感覺他實際上並沒有失去什麼,只是 父母不再生活在一起而已。十歲以上的孩子想隱瞞是隱瞞不了的,孩子比誰都精。事實上這個時期的孩子對父母的離婚會有自己的成見,會偏向一 邊而把憤怒投向另一邊,主動地捲入父母的離婚之中。父母最好彼此補台,不要讓孩子覺得是因為他才離婚的,不要讓孩子產生抑鬱、自卑、敵意、逆反等情緒。心 理醫生不太認同美麗的謊言,謊言對五歲的孩子也許有效,對十歲以上的孩子就會適得其反,孩子會覺得被欺騙。坦誠的告知是可取的,不過母親不能流露悲傷情緒 或對前夫的憤怒,這樣的告知會給孩子內心帶來陰影。母親要先修補好自己的創傷,等自己可以平靜的接受離婚時,再告訴孩子會更安全一些。李子勛支招:如何把離婚告訴孩子一、坦誠平和的態度,重要的不是說什麼,而是用什麼情緒在說。二、不彼此抱怨,讓孩子感覺離婚後的父母更開心幸福,自己也更被關心。事實上這點很難做到,中國主流文化對離婚仍然是否定的。所以,這點上不要說得過火,要用行動讓孩子感覺到。三、不要讓孩子捲入離婚事件,比如說離婚是因為他太淘氣,或父親覺得母親沒有教好他,等等,這樣的話會給孩子內心留下永久的傷痛,甚至無法再信任親人。另 外,如果母親還年輕,努力尋找合適的對象再婚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孩子很小的時候比較容易接納新來者,七八歲以後就困難一些,十二歲以後基本不情願融入 新結合的家庭。讓一個青春期後的孩子接受繼父或繼母是件很費腦筋的事。母親應該爭取在孩子五歲前把自己嫁出去,這樣更能重獲一個溫馨家庭,孩子接受起來要 容易許多。我想提醒單身母親:孩子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只是你愛與職責的一部分,你的職責還有很多。你首先要繼續完成自己,善待自己,不要放棄追求幸福的機 會,越是這樣孩子的心理發展越好,因為母親對生活的態度就是孩子成年後對生活的態度。2.靠愛心包容愛聽表揚的兒子星 期天,我帶著兩歲的兒子去玩滑梯。只有我們兩個人的時候,他玩得好好的。後來,有一位奶奶從這裡經過,他就坐在滑梯的最高處不動了,扭過頭去看著她。當老 奶奶也注意到他的時候,他立刻「噌——」地一下就滑下來了,老奶奶就表揚他:「這小傢伙真棒呀!」他特別高興,沖著老奶奶呵呵地笑。以後 每一次坐滑梯,他都會觀察旁邊有沒有別人在場,如果有的話,他就賴在那裡不下來,一定要等別人注意到他的時候才滑下來,然後笑著等著別人的表揚。起初,他 能很好地和別人交流,得到別人的稱讚我也很開心。可是,後來我發現他越來越在意別人的目光。從樓道里出來,和叔叔阿姨打招呼,他也是那樣呵呵地笑,可是這 種笑我感覺好像不是發自內心的。倘若對方沒有注意到他,他會顯得特別失望。從孩子剛剛會交流起,孩子每次有什麼新的進步,我都有意識地表 揚他、鼓勵他,希望他能在這種表揚與鼓勵當中增長本事。可是現在他的做法是不是太不自然了?一方面我擔心這樣在意別人的表揚會對他的成長不利,覺得是不是 因為我對他的表揚太多了才造成今天這個局面;另一方面他得不到表揚時的那種失望,也讓我這個當媽的心裡挺不是滋味。我想大多數情 況下是這位母親忘記了自己的存在。很難說,孩子在意別人的目光是否是她無意識的多次鼓勵與強化的結果。或者她曾經起勁地讚許了這樣的行為,而現在又為這樣 的行為擔心。從另一個角度講,孩子沖別人微笑或期待別人的關注,精神指向還是站在旁邊的父母,當父母故意走開的時候,多數的孩子不再對別人感興趣,這個時 候的沮喪實際上是他的行為沒有得到父母及時肯定的結果。當然,孩子的內心是非常複雜的,不像許多兒童學者自認為的那樣簡單。我們對孩子內 心世界的了解非常少,卻自以為懂得的非常多。原因是我們處在強勢,經常不自覺地以自己的思維方式來理解孩子,逼迫孩子放棄天賦中的能力,努力學習如何與成 人相處,學習成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可笑的是,我們把這個過程稱為教育。也許孩子憑直覺知道如果不這樣或那樣,他就不能與母親很好相處。他的很多自發 行為與興趣既有自己的堅持,又需要母親的及時肯定。他把母親當作資源,學習成人的行為規則,並以此在成人的世界裡生存。如果我們假定孩子 對陌生人的讚許需求是即興的,那麼母親對孩子關注別人的反應,以及這些反應讓母親內心不是滋味就值得分析。假定孩子完全不是母親理解的那個樣子,那麼母親 的一切心理反應就只是她自己的,前者是對孩子需要別人關注的一種嫉妒,後者是母親對孩子不能吸引別人關注的一種失落。她把這些情緒不假思索地投射給了孩 子,並通過行為與語言來強化,最終讓孩子被迫認同。這是一個糟糕的建構過程,挫敗了孩子對這個世界旺盛的好奇心,使孩子失去對自己的信任。比較合適的做法 是要承認我們對兒童心理的無知,當孩子坐在上面等待別人關注時,自己走開,看看會發生什麼。當孩子在別人讚許下飛快地滑下,故意裝著沒有看見的樣子,看看 又會發生什麼。其實,孩子的興奮點可能有階段性,面對這個無窮複雜的大世界,孩子的興奮點會很快地游移。從兒童發展心理學來看,孩子兩歲 前由感覺主導,二至四歲由感覺與直覺混合主導。這個階段的孩子與他人接觸時,往往採用類似於與母親接觸的方式,因為當他關注母親的表情並與之互動時,他曾 得到許多他想得到的東西。一般說來,四歲以前的孩子是比較乖的,陌生的叔叔阿姨讓他唱歌或跳舞,得到母親的首肯後,大多可以來一段激情表演。五歲以後就沒 有那麼聽話了,孩子已經具有判斷能力與經驗,知道他不幹也不會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談到孩子的笑,我想說大人的笑又有多少是真正為了取悅自 己而不是取悅他人和環境的呢?孩子的笑一樣多少有些工具性,因為哭與笑是他可以熟練駕馭的信息技術,他就是這樣來操控父母的。為什麼母親覺得孩子的笑不一 樣呢?因為心境不一樣。母親覺得孩子對自己的笑是真心的,因為彼此相依相愛,對別人的笑是勉強的,因為對方是陌生人。我以為,孩子對陌生叔叔阿姨的笑,在 本質上,與對母親的笑沒有很大的不同,他只有這樣的交流技術,更多交流方式還有待時間與經驗去解決。讀這封信,我更加感覺用成人的心態去 解讀孩子內心是件非常糟糕的事,因為這樣總是能發現問題,也總是感覺到教育的重任,父母失去了平和的心境,孩子也失去了自由快樂成長的空間。父母的眼睛在 建構孩子的問題,以為在教化甚至拯救孩子的時候,其實,可憐的孩子可能會慢慢地失去創造的能力,變得聽話與平庸。對五歲以前的孩子來說,任何看似問題的行 為對他的成長都非常重要,制止他的一些奇思妙想或古怪行為,可能會令孩子的心身發展不順利。3.關注閃光點兒子總愛討好人我 是一個四歲九個月男孩的媽媽,有個關於孩子性格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我的孩子沒有主見,總是看大人的臉色行事,為了討好別人而委屈自己。坦白地說,我的性 格也是如此,很在乎別人的看法,孩子的性格有遺傳的因素。因為深深地體會到這種性格帶來的痛苦,所以想要我的孩子改變這種性格。在日常生活中盡量聽取孩子 的意見,比如講故事時讓他自己選擇故事書;買東西時讓他挑選,按他的意見買;吃東西、做遊戲、出去玩時都徵求他的意見,只要能做到就按他的要求去做。可我 發現還是不能改變,他總是說:「媽媽喜歡我就喜歡」、「你說怎麼著就怎麼著」。效果不盡如人意。我覺得他這個年齡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想請你們幫 忙,告訴我應該怎樣做才能改變孩子這樣的性格。需要說明的是:孩子的父親性格暴躁,不僅對孩子,即使對我也是經常用命令的口氣說話,有時威脅孩子「如果你 不怎麼怎麼樣,我就不帶你去哪裡玩」。是不是他的性格、說話方式也對孩子的性格有影響?我也勸過他,但收效甚微。我知道僅憑我一個人的力量幫助孩子改變性 格很難,請你指點迷津!孩子是什麼個性本身並不給孩子帶來痛苦,帶來痛苦的是父母對不同性格賦予的觀念。快五歲的孩子正是開始學 習判斷、識別環境和自我行為的年齡,從發展的眼光看,孩子喜歡看父母或大人的臉色,聽從父母做決定是天經地義的。這位母親的煩惱來自於把自己對個性的評價 投注到跟孩子的關係中,在孩子身上尋找那些自己不接受的東西,擔心孩子會有自己不喜歡的某些個性特徵。往往是這樣,越擔心的事情越可能成為現實,因為擔心 本身可能存在一種心理驅動力,並緩慢地變成真實。其實,正是這位母親過度的關注,並試圖糾正孩子的行為強化了孩子類似的心理特徵,孩子在一種標籤下生活, 就會用自我求證的方式發展出糟糕的個性來。成人關注孩子的眼睛,就像在黑屋子裡用一支微弱的蠟燭去照,只能看見被我們的關注所照亮的東 西,這些東西並不是孩子的全部。相反,由於這樣的照亮會讓孩子對自己的感覺被修正、歪曲,他會被自己為父母照亮的部分所制約,變得不自由起來。本來性格應 該隨著成長而變化流動,被關照著就會不自由了,固化了,結果孩子就被這樣「建構」了。其實,我們轉個角度,用關注去照亮另一面,孩子很快就會忘掉他是這樣 的,而變得那樣,變得對孩子的成長更有益。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自己決定,可以換一種方式來強化孩子,經常誇獎孩子喜歡作決定,並且孩子一旦作決定,總是很快地接受和贊同,並分享快樂,慢慢地,孩子就會喜歡作決定了。這裡有兩個原則:(1)不要評論孩子所作決定的好壞,先誇獎他作決定的行為;(2)孩子的決定可能錯誤時,母親不要馬上糾正,要等一等,問問孩子還有別的方法嗎。有 時候也可以讓孩子體驗失敗,提高他對決定的判斷力,鼓勵他作新的更好的決定。母親可能會說,「孩子從不作決定我怎麼可以表揚他呢?」不,孩子說「媽媽喜歡 我就喜歡」就是在作決定,這是一個「狡猾」的決定,是不用承擔責任、不會遭致批評的決定。對這位母親來說,如果你覺得孩子沒有作決定,可能是你被孩子矇騙 了。小孩子無處不在作決定,只是你不覺得那是決定而已。我個人認為更深的問題是人的觀念,由於我們的文化認同某些性格特徵,父母就期望自 己的孩子養成那樣的個性。個性的形成有很多的理論,如果選擇基因性格論,而不選擇社會性格論,那麼在自然狀態下一棵梨樹很難結出蘋果來。當然,我們會想到 嫁接,嫁接雖然可以結出與蘋果類似的東西,但也不叫蘋果,而是蘋果梨。一個孩子的心理、性格是否發展健康,並不在於是什麼樣,而在於對自己個性的接納程 度,接納程度決定著孩子對自己的滿意度。從你的行為看,不管動機是多麼的想對孩子好,行為的結果是製造孩子對自己的不接納、不喜歡。孩子由此產生的自我沖 突有可能在他整個一生都余恨綿綿,有時還伴隨一種深層的自我缺陷感。其實很多孩子對社會的不適應是文化造成的,我們過於強調一種文化觀 念,而忽視我們需要與更多的文化觀念並存。心理學看來,在一個社會人群中,需要不同個性的人有機構成一個整體,即使牽制也是互補。如果大家個性都高度一 致,社會不僅單調而且瘋狂。看看「文化大革命」,看看德國二戰前的社會,就可以理解。我們的社會需要不同性格的人,正如機器上需要不同的零件,每種性格對 社會都是重要的。遺憾的是,我們的主流社會是否對每種個性都有積極的認同?是否提供了適合不同個性的孩子生長的社會環境呢?當一個社會不 能理性對待不同個性的時候,父母為孩子擔心,想讓孩子東施效顰是可以理解和同情的。不過,聰明的父母知道不喜歡孩子的天賦個性,等於逆水行船,喜歡孩子的 天賦個性是順水推舟。接受並喜歡孩子的個性可以幫助孩子完成自我認同並積極上進,最終比主流文化認同的完美個性者更傑出與成功。我們看到,沒有哪個高智 商、高度成功者、統治者是特別外向、開朗、熱情的;相反,主導社會生活、文化、政治的那一群人大多都是內斂、沉穩、複雜的。我們要正確解讀主流文化對孩子 個性與行為的要求,讓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學習適用的行為與言語的交往技術,而不是片面的期望孩子改變自己的性格。父母積極認同孩子的個性,同時又幫助孩子學 習生活中的社交技能,這樣的教育可以讓孩子避免陷入對自己的否定,他的內心會協調、平和得多。4.改譯他的行為孩子知錯不改我 兒子現在五歲多,在幼兒園中班,他活潑好動,自尊心強,因為淘氣、做事不計後果,大人總愛說他。說輕了,他不理;說重了,他馬上會哭著說:「媽媽,我以後 再也不這樣了。」可過後他還做同樣的事,說同樣的話。我能感覺到他很想做個好孩子,很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特別在乎我對他的態度,經常問我:「媽,你愛不 愛我?」「我是不是好孩子?」犯了錯誤不讓說,只要一說他的缺點,就表現得很不耐煩,或者乾脆說媽媽不愛他。他還會表述內心的矛盾,說:「我心裡有兩個 人,一個讓我做這件事,一個又不讓我做這件事。」幼兒園規定不讓把小朋友捐的書帶回家看,他就偷偷地放在內衣裡帶回家,對我說是他的好朋 友送的。第二天我才知道,他的那位好朋友那天根本就沒去。道理給他講了不少,他也明白這樣做不對。可過了幾天,又把這本書放在內衣裡帶回了家,還說是那位 小朋友送的。在家裡喜歡上了他哥的東西也總是掖掖藏藏的。因為經常給他講這樣做不對,有一次,他問我:「媽媽,我長大了會不會變成小偷?」對於他的這些表 現,我也常常反省自己,到底是孩子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呢?孩子這樣我真的好擔心,他這樣知錯不改,我該怎麼辦?五歲的孩子處在價 值自我評價階段,他們想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如果父母、老師讓孩子做好孩子不做壞孩子,那麼孩子就會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到底屬於好孩子還是壞孩子。三到五 歲是自我意識的萌芽階段,孩子喜歡想像自己屬於哪一類的孩子,但他們並沒有判斷的標準與能力。他們不能抽象地判斷未曾做過的事是好還是壞,必須嘗試著做, 並通過父母、老師、同伴的語言評價去獲得判斷。不讓五歲的孩子犯一些被大人看起來是明顯的錯誤是不現實的,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基本上都在錯誤中成長。可以 想像,五歲孩子的心在這兩種評價中起落跌宕,有時自豪有時挫敗。這樣的心境會一直延續到學齡期,在那裡他們可以獲得一些行為指南。為了讓 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更聰明懂事一些,很多家長試圖提前讓孩子知道更多的正確行為方式,並天真地以為孩子被告知以後就應該記得。遺憾的是,這個時候孩子的 記憶更多是指向父母的情緒,很少關注父母的言語,更少關注父母的價值標準。所以,孩子讀出母親的表情,知道自己這一次又錯了,至於為什麼是錯,心裡還是糊 塗。五歲孩子的思維是發散的,當父母用對與錯這種二律背反的觀念去引導他時,他的思維方式慢慢地會變得狹隘,以為世界就是兩極分化的,不是對就是錯,以後 除了對錯他不再能感知其他的東西。他內心的快樂、創造力、幻想與興趣被壓制,同時外部世界的豐富性、色彩和內涵也變得單調簡單。為了成為好孩子,快樂和興 趣變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定要正確。這種單調的價值判斷系統,會限制孩子的思維發展,直到青春反叛期到來。如果很多信息告訴他世界並非 如此簡單清晰,處在正確與錯誤之間的邊緣地帶過分地大,他就會處在長久的困惑中。在青春期他可以通過反向的情緒、行為來修正孩提時期被大人種下的謬誤,重 新整合自己的價值系統。常常是青春期前越規矩的孩子,青春期折騰越厲害,因為過於極端的信息要整合必然要伴隨強烈的情緒。很有幽默意味的是,父母給予孩子 價值觀方面的教育越多,孩子成年後越可能出現反叛,儘管是一種充滿內心掙扎的反叛。為什麼會這樣?心理學的解釋可能是,孩子在成長中有一種背離父母的傾 向,要獨立,要通過否定父母的形象來擺脫內心對父母的依戀。而父母教導的價值觀與父母的形象密不可分,教導孩子時容易像潑洗澡水一樣把孩子好的價值觀也給 潑出去。像這個母親面對孩子拿書回家的事,為了避免教育的困境,最好的辦法是改譯孩子的行為,可以說:「老師是不允許把書拿回家看的(不 是想佔有,而是想繼續閱讀),你要把書還回去,明天在幼兒園裡接著讀。」母親可以收起書,在第二天上幼兒園的時候託付孩子把書帶著,並微笑著讓孩子在自己 面前把書交還給老師,給予及時的表揚,並說放學後媽媽要聽孩子講書中的故事,看他是否把這本書看完了。處理孩子的破壞行為或出錯,只有兩 個原則。一是要孩子自己承擔責任:讓他把書交還老師。二是幫助孩子從錯誤中獲益:仔細閱讀這本拿來的書並回家給父母講述。要實現這兩個目的,有兩種方法。 一是避免說孩子錯了,更不能說「偷」這個字眼。因為這樣的詞極容易引發孩子的焦慮,感覺媽媽不喜歡自己。要說「不怎麼好」,或「這樣不太好」,可以隱含一 種委婉的責備。當然,首先還要把他的行為導向一個良好的動機,而非一種糟糕的動機,使他好的意願被強化。二是要在孩子改變的過程中給予及時的鼓勵與表揚, 讓孩子覺得雖然自己幹了件不太好的事,媽媽仍舊是愛自己的。本篇求助中,我沒有讀到母親是如何糾正孩子行為的,只看到簡單的批評和擔憂,如果孩子用不當行 為獲取別人的書,父母雖然批評,卻容許他繼續擁有這本書,結果是非常糟糕的,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擔心的!5.快樂療法兒子動手能力差我有一件麻煩事要請教您。我兒子六歲多,貪玩好動,在學前班學習。老師常反映他的動手能力差,摺紙、畫畫都比同學們慢。尤其是寫拼音,做算術題就更慢了。別的同學一節課寫兩篇,可他連玩帶磨才寫幾行。無論老師怎麼懲罰、嚇唬,都無濟於事。老 師說他有多動症,對他束手無策。可我觀察他不像,他性格和順,從不因拔尖和同學們打架。他愛看書,識字量大,經常在班上替老師給同學們念故事書。並且每天 都自覺地看半個多小時的書。老師教的拼音和算術題,他都會,可就是不愛動手寫,多寫一點,他就不想寫了。我也採取過獎勵的辦法,甚至是打罵,都收效甚微。 大道理他都明白,就是不願寫,好像是對寫字沒興趣,嫌累。他小時候的爬行時間並不短。而且,我也從未像別的家長那樣限制過他玩土,玩石子。問題究竟出在哪 兒呢?這樣下去,一年級還能不能上?請您幫我分析一下,他像是寫字方面有障礙嗎?該採取什麼方法引導、訓練他呢?對 一個六歲孩子的行為作任何評論都還早,家長千萬不要想方設法地給這樣的孩子貼標籤。我們必須看到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有很大的差別,同一個孩子在心智的各個 層面,如思維、想像、運算、語言、動作、肌體反應、感覺、情緒等方面的發展也會有不同。這個個案里的孩子語言能力、運算能力、閱讀識字能力都比較好,但運 動協調或手的精細動作能力稍差,其實也是一種平衡,大腦機能把興趣集中在其他方面,這一部分的腦功能發展就相應減慢。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其實,同樣的 差異在動物中也能很自然地看到,電影《導盲犬可魯》中,一窩五隻小狗也都各有各的行為特徵。客觀地說,手的精細動作能力與肌體的運動能力 與智力一樣,同樣是重要的智力活動。哲學家康德說過:「手是外部的大腦。」對嬰幼兒來說感覺運動是智力的起源,孩子的活動、遊戲、語言可以促進孩子思維的 發展,增進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從大腦神經結構來看,手的神經分布佔大腦皮層近三分之一的區域,所以手的運動能力,尤其是精細活動能力可以促進這部分大腦皮 層的發展,從而帶動大腦思維能力、抽象能力、判斷與運算能力、情感情緒等能力的發展。通常的情況是,手的運動機能高的孩子智力水平也高,當然不排除少數孩 子高度發展智力而使運動機能發展遲鈍的例子。兒童手的活動,如寫字,主要依靠小肌肉的精細操作,它的發展對兒童的心理智力發展可能產生巨 大影響。在上學以前,家長並沒有過於強調規範動作,上學後老師卻要求許多規範動作,如起立、舉手、姿勢、列隊、跑步和書寫等。大多數孩子需要慢慢積攢運動 經驗。兒童手部精細活動的初步發展應該是七歲以後,這個個案的孩子才六歲,有些慢是可以理解的,不要心急。可以用一些訓練來補償對大腦發育的刺激,如用筷 子把豌豆(或小珠子)從一個盤子里夾到另一個盤子里,摺紙,畫畫,拼圖遊戲,搭積木,彈鋼琴,穿珠子,甚至打電腦遊戲,都可以促進手的精細活動能力提高, 不一定表現在讀書與書寫上。在寫字方面,從家長的信可以看到,孩子在其他方面得到父母的認可與表揚比較多,在寫字方面得到的批評比較多。 如果是這樣,對孩子寫字能力的發展是不利的。要想讓孩子對寫字感興趣,就要想辦法讓寫字與快樂的體驗結合起來。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特點來建構這樣的聯 系,比如把他書寫的句子貼在顯眼的地方,父母天天裝著欣賞,讓孩子覺得自己寫的東西很重要。不要反覆在寫字上挫敗他,使他產生畏難情緒,否則這樣下去,孩 子的個性也會遭受打壓,結果得不償失。作為老師,也不能對學齡前和一二年級的孩子在學習方面的適應能力作輕率的褒貶,這樣可能無形中傷害孩子心身平衡發展 的熱情。科學的方法是等待和協助,根據兒童心身發展理論,在適合的年齡範圍發展適合這個年齡段的事,讓六歲孩子寫很多東西,還要求寫得工整可能是對孩子心 身能力的一種忽視。在心理技術方面,可以採用「代幣療法」。比如,孩子寫完一篇字,給他的盒子里裝上一顆棋子,等棋子湊夠十粒,就答應他一個要求。這樣就可以把寫字與孩子獲益聯繫在一起,讓孩子覺得寫字是很有意思的事,比教育他說寫字對將來有多重要更實際。6.無條件的愛沒主意的女兒我 六歲的女兒沒主意,缺乏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比如:(1)口中有痰,問我怎麼辦?我說吐吧。她又問:吐在哪兒?生活中很簡單的問題都要問大人。(2)與小 朋友玩,其中一個男孩不讓她和另一個孩子玩,女兒聽了就玩不好了,她陷入思索中,一臉茫然,最後跑過來問我:「那我跟誰玩呀?」(3)一個小朋友給女兒幾 張卡,另一個小朋友也得到同樣多的卡片,但他還找我女兒要。他說完就走了,可女兒卻很認真地陷入了茫然,不知怎麼好。過會兒她問我:「媽媽,這張卡我該給 誰呀?」我說:「你喜歡就自己留著,願意送人,給誰都行。」她還是很茫然,非讓我說出具體給哪個人。看她這樣,我又著急又心疼,就提醒她:要卡的小孩子早 走了。這句話似乎是一把鑰匙,終於把她的心鎖打開了,又快樂地玩兒去了。通過以上幾件事,我發現,當別的孩子對女兒提出要求時,女兒不知 道自己該怎麼做。為什麼她會這樣?是不是我的原因?我一直反思自己對她的教育是不是有問題。記得這個孩子生下來之後,我出現過失眠、緊張和一定程度的焦 慮,身體也弱,常得病。不健康的身心使我情緒不好,怕她生病,管教孩子很嚴格。現在,我已經放鬆對孩子的規定了,雖然我知道只有自己是健康快樂的,才能把 這份快樂帶給孩子,但我不知道該怎麼去引導教育孩子的問題。不知道這位母親意識到沒有,她說「我已經放鬆對孩子的規定了」,在我看來,這樣的說法還不成立。讀她的信,我感覺她只是在意識層面這樣想,在下意識層面其實並沒有多大的變化,還是原來那個有些焦慮、喜歡苛求的母親。她 的內心在管與不管上還充滿了衝突,所以孩子每出現一個不是她預期的行為,都可以激發她的焦慮,並由此引發她內心的挫敗與沮喪。她對過去的事耿耿於懷,儘管 在自責,但從描述中還能讀出隱含的抱怨與憤怒。她沒有整理好自己,只是試圖壓抑自己的情緒而已,所以,當孩子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時,她自己就不行了。一 位母親怎樣才能走出過去養育孩子的困境呢?首先需要換一種思維,把過去種種的不快看作是一種有趣的實踐。如果這樣想,當母親真是一樁偉大而艱難的事業。現 在好歹總算讓孩子健康地長到六歲,你可以讓自己輕鬆一些,給孩子更多的自由,因為自己已經不那麼脆弱了,可以試著去觸摸這個世界了。母親可以跟在孩子的後 面,而不再拉著她往前走。當孩子有疑問時,能好奇地問孩子:這口痰你想吐哪兒呢?媽媽覺得有三種方法:吐到果皮箱里;吐到手紙里包起來,有了垃圾箱再扔; 實在不行,咽下去未嘗不可。或者問她:寶貝,你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嗎?這位母親的焦慮還來自於對孩子的內疚。客觀上說,內疚可以引發對自 己的分析,並改善與孩子的關係,選擇更寬鬆的教育方式。但內疚也有明顯的壞處,就是讓母親失去原則,因為內疚會干擾判斷,破壞基本的原則,在管理孩子的時 候無意識地顯現出搖擺和含混,更不利於孩子的心身發展。她需要處理好對孩子的內疚,可以這樣想:「女人並不都是天生的母親,我和孩子共同成長,她慢慢成為 健康聰明的好孩子,我慢慢成為溫暖快樂的好母親。」不必割裂現在與過去的關係,過去是現在讓她變成好母親的必由之路。還有一種想法也可以幫助她減少母親的 內疚:「我過去管孩子還是不錯的,不過,現在我有了更好的方法來和孩子相處。」不把兩種親子教育方式看成是對立的,把它們看作是並存的甚至是互補的,更能 獲得親子教育中的自由感覺。我很同意她最後的話,「我知道只有自己是健康快樂的,才能把這份快樂帶給孩子」。好好想想上面的話,也許她的 心情可以真正輕鬆一些。當然,我還覺得,她對家人孩子苛求,首先是對自己苛求,所以也要對自己好一點,每天都做點讓自己開心快樂的事。當善待自己的時候, 才能真正善待家人和孩子。現在說說孩子。六歲的孩子正處在對外部世界高度的興趣和高度的害怕之中,出現任何「反常」行為都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孩子想關注蜜蜂,媽媽說蜜蜂會用刺蜇人,並不能抑制他要走近觀察的慾望。當蜜蜂被驚擾猛地飛起,孩子可能會「哇」地一聲嚇哭了。母親不能說「不讓你去 你非去,這不,嚇著了吧」。其實孩子不是被蜜蜂本身嚇著了,而是因為母親的暗示,是對暗示的聯想在蜜蜂飛起的時候嚇哭了孩子。我們再來談 這位母親的三個問題,其實我讀到的只是母親的內心解釋,顯然不是孩子的。如果你的觀察是對的,僅從現象分析,那我倒覺得這個孩子喜歡思考,執著地要弄清每 個問題,是思想主導而不是行為主導的孩子,至少不會沒頭沒腦地傻玩。退一步想,就算你的解釋是對的,那麼我們要考慮考慮行為的慣性,母親的內心變了,希望 孩子可以更加自主一些,可是孩子還不知道呢,她還在用過去有效的互動方式來與母親接觸。如果你突然改變了方式,孩子反倒會非常茫然,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 么,結果反而不好。孩子即使理解了母親的新要求,她要適應也還有一段時間,你必須允許孩子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可能會有矛盾的行為意向。如 何處理呢?母親要保持高度的興趣,看看自己怎樣利用聰明才智來引導孩子獲得更為開朗活潑的行為模式。適當地表達自己的無知,讓孩子期望立即從你那兒得到正 確方法的慾望被延遲,母親要參與式地與孩子討論。下面的話是可以多說的:「孩子,你想怎麼做呢?」(讓孩子學會選擇);「這樣做對你來說沒什麼,但我是不 敢這樣做的,別人會批評媽媽!」(讓孩子明白孩子還是有某些特權,孩子與成人的規則不同);「哦,那是佳佳的想法,不是你的,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 的。」(讓孩子尊重自己的決定);「牛牛的要求你想滿足他就給他吧!你不想給他就別搭理他!」(幫助孩子建立人際邊界)……7.批評也是親密愛發脾氣的兒子我的兒子五歲了,非常愛發脾氣,當他發脾氣時,我總想給他一巴掌,然後把他關在房間里。可這樣做沒有什麼用處,而且我還會產生犯罪感,不知道該怎麼辦。五 歲的孩子正好是需要發脾氣的時候。不僅如此,在體驗安全、快樂、滿足、友情、信賴、親密與依戀的同時,他還需要體驗憤怒、敵意、悲傷、抑鬱、挫敗、不誠 實、破壞、執拗、疼痛、饑渴、寒冷等情緒。五歲孩子正面臨情緒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最初階段。而一個人的情緒能力恰好是他個性、情商、情愛能力發展的溫 床。這個階段父母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幫助孩子的情緒成長,比如讓孩子對自己的情緒有識別,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情緒表達方式,促進孩子自我疏導與管理各種情 緒的能力。最終幫助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可以自如的在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時間表達合適的情緒。媽媽想懲罰孩子,可能是自己頭腦里認 為無端發脾氣是一個壞習慣,或不制止它孩子會越來越糟糕,其實這是想當然。孩子亂髮脾氣是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他的情緒,當他發脾氣時,感覺對父母牽制比較 大,於是他就接著這樣干,並樂此不疲。孩子這樣的情緒現象是有心理學意義的,五歲孩子正處在與父母的依戀分離期,一方面他要隨心所欲、自行其是,不願意再 受父母管轄,一方面他又想繼續依賴父母,恐懼父母離開自己。這是一種雙向衝突,孩子出現情緒不穩,發脾氣意味著一種對父母的關係控制。對 策是告訴孩子發脾氣是一種生氣,一種憤怒情緒的暴露,還有告訴他生氣的時候內心是很難過的,一點都不好受。這個過程是識別。靜靜的,甚至可以微笑著看他發 一會兒脾氣,最多兩三分鐘情緒就會結束。情緒的結束往往會讓孩子感覺疲憊,告訴他發脾氣可以不那麼久,媽媽聽你嚷一句就知道你要什麼了,生氣太過人就沒有 精神了。這個過程是鼓勵情緒節制。然後告訴他生氣的原因是什麼?願望沒有滿足:如想要什麼東西卻未能如願;遭受一種限制:比如必須按時起床吃飯;失去了某 種快樂:喜歡的電視節目停播,沒人陪他玩或大人只顧自己的事;遭受挫敗:搭積木失敗等。讓孩子把發脾氣和可能的原因結合起來,這個過程叫「聯偶」,對孩子 說哪些情況下發脾氣是可以的,哪些情況發脾氣也沒有用。尤其要跟孩子說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不發脾氣,好好跟媽媽說,你的願望更容易實現,這個過程是「選 擇」。最後,媽媽要模仿情緒給孩子看,如何合適的表達憤怒,這個過程叫「管理」。對亂髮脾氣的孩子,這樣做還不夠,亂髮脾氣的孩子一定是 習慣了通過發脾氣來獲益的,所以當孩子發脾氣時,媽媽就走開,干自己的事。等孩子發完了裝著什麼都沒有發生,更不要批評他。因為在某些時候,批評也是一種 親密獲益。而孩子態度和藹地要求什麼,媽媽立即滿足,哪怕要求稍有些過分,為了抑制他的脾氣也要滿足,讓孩子覺得好好說話更能實現理想,這個過程叫「消 退」。家庭塑造人說到雙親對孩子的教育,我就想起一個故事叫「臨江之麋」。講一隻小鹿從小與幾隻小狗作伴,在它看來狗是一種友善的動物。長大以後,主人帶它重返森林,回歸自然。不久,它遇到幾隻獵狗,兒時的記憶讓它自然地把狗看成是朋友,結果慘遭厄運。自 然界普遍存在一種「印刻效應」,剛睜眼的小鴨會把孵蛋的母雞看作媽媽,長大的魚會游回它的出生地去產卵。人類在幼年時期,雙親與環境對其心身體驗產生的影 響很像這種「印刻效應」。如果說孩子的心理、個性在出生時是一張白紙,到五歲時可能已被雙親想當然地胡亂塗鴉到無處可再下筆。一位女性告訴我:「兒時非常 痛恨母親因為煩心之事打我出氣,曾經發誓為人母時決不動手。不想世事難料,我的女兒依舊成了我的替罪羔羊。看到女兒淚眼汪汪且膽顫心驚,我真感覺是造化弄 人。」記住,你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可能來源於你對兒時經歷的反芻。記得小時候,我的鄰居娶了一位二十歲的漂亮媳婦,行為乖巧,深得大夥喜 歡。但她有個怪癖:極其怕貓,怕到望貓即逃的地步。住宅院里,本有兩戶人家養了貓,一黃一黑,習慣了邀歡取寵,遊手好閒。看到那女子避貓時那種風聲鶴唳、 草木皆兵的慌亂樣,鄰居們甚覺好笑,常裝貓叫來逗趣她。一晚納涼,大家圍坐一起,天南海北談興正濃,突然「喵嗚」一聲,那隻黑貓從天而降,正好掉在這女子 的頭上,只聽一聲驚叫人便倒了。肇事者這才明白玩笑開過了頭,急忙將這女子送往醫院,守了兩天兩夜她才從歇斯底里的狀態下復原。從此,人們逗她的膽子已不 再有,兩隻驕傲的貓也被主人送往他鄉退避三舍,以免再生事端。同院的人都很好奇,不明白為什麼她那麼怕貓,後來才知這女子的母親有潔癖,厭惡一切小動物, 從小就經常危言聳聽來恐嚇她。若干年後,女士雖不再怕貓,但她的兒子長到十二歲連剛出殼的小雞都不敢碰,那種對小動物的恐懼,與其母親相比,有過之而無不 及。可以想見,女士也用她的母親曾經用過的恐嚇方法,來教育兒子,對待兒子。恐嚇也許是家長教育孩子最經常使用、也是最無賴的殺手鐧。使用不當,孩子心靈 深處就會留下難以消除的恐懼體驗。家庭塑造人的力量,遠大於人們的想像。家庭教育可能包含一些傳統、習俗的東西,也有一些家庭規則。這些 規則反映雙親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我有一個朋友,她出身於一個開明的知識分子家庭,崇尚自由、平等與博愛。她的丈夫卻是東北人的後代,夫權意識明顯。他們 在大學相識、相愛。戀愛時節,兩人尚能平心相容、克己相待。結婚後,角色變了,兒時耳濡目染的陳規陋習在塵封多年之後,似乎順理成章地來了個借屍還魂,就 像潘多拉盒子里的魔鬼,一個一個爭先恐後地跑了出來。家庭優先權之爭給這段原本美滿的婚姻畫了個句號。「家庭」兩個字,在中國人乃至全世 界華人的心目中都是至高無上的,這似乎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精神和文化沉積,一種榮格筆下的集體無意識。但家庭常常也在傷害人,可以不誇張地說,一個人的 品行問題、心理問題、社會適應問題主要植根於家庭教育,而非社會之責。例如,喜歡把愛作為砝碼來使孩子臣服就範,孩子就學不會怎麼去愛和被愛;不能變換角 色平等地和孩子相處,孩子就無法學到怎麼與社會相處;以為批評和大棒就能給孩子一個好品質,恰恰給予孩子的是精神和肉體都備受折磨的自卑和自貶。溺愛與苛 求是教育孩子最可怕的兩個極端,但遺憾的是這兩個極端常相伴而行。教育孩子之難,難在雙親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樂於寬容與變通。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父 母自身必須成為一個好的模範,不然,上行下效、承先啟後,受苦的永遠是下一代。第二章空間無價有舍才有得——少兒期心理發展任務少 年階段,孩子要完成的心理任務有很多,首先是與父母完成親密分離,這種分離代表孩子從俄狄浦斯情結中出來,欣賞並喜歡父親,接納家庭的權利,並與父母形成 穩定的情感交流與言語交流模式。同時,孩子還要學習家庭的規則,並願意按照父母引導的成長方式去發展自己。如果父母按照兩種模式來教導孩子,孩子也會學會 用搖擺的應答方式來面對不同的家長。然後,孩子開始嘗試從外界(鄰居、學校、社會)去尋找親密感,並試圖用一種家庭似的感覺去獲得安全 感。孩子已經形成早期的自我感,自我感的建立是在孩子開始對自己身體感興趣,形成身體邊界感的時候。心與身是相對應的,身是心的所依,心是身的所屬。孩子 照鏡子正是一種自我認同的開始。這個階段有三個最重要的任務:(1)自我情緒的識別,體驗與管理。孩子在五歲以後已經對 自己的情緒變化好奇,家長要引導孩子閱讀自己的情緒類型。告訴孩子這是快樂,這是憤怒,這是敵意,這是委屈,這是傷心。鼓勵孩子體驗這樣的情緒,並鼓勵孩 子與父母分享情緒的感覺。家長要告訴孩子,情緒本身是沒有好與壞之分的,情緒是受身體內部心理與生理共同影響產生的。但情緒需要管理,比如如何適當地釋放 或表達自己的情緒,如何選擇環境、情緒釋放的程度和時間,讓孩子了解男女之間在情緒類型、情緒方式上有哪些不同。不要讓孩子壓抑情緒,或因為家長不喜歡某 種情緒方式,如哭、撕扯東西、吵鬧、拒絕、怒目圓睜,就不管孩子感受如何,大加呵斥。先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情緒識別),也知道你內心很……(情緒 體驗),不過,你可以用……(情緒表達方式)來告訴我你感覺到……(情緒),並且我已經知道你想……(情緒目的),那麼,為什麼你還要這樣無休止地…… (情緒時間)呢?這樣的話,就可以讓孩子在一次情緒爆發中學到很多。不要讓孩子誤認為什麼情緒是不好的,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樣的情緒發泄方式是不好的。(2) 自卑與自尊、自信與不自信。這個階段孩子的另一個重要心理任務就是社會化,社會化過程中孩子會因為社會認同的不足,競爭意識的受挫,羞恥心的產生,學習不 順利等引發自信危機。突然感覺不那麼相信自己了,自我懷疑了,有些孩子的心理可能會暫時「退化」到幼年時期,更多的依戀父母,想從父母那兒重新獲取自信的 資源,和自我完美感。家長要及時鼓勵孩子,給予孩子堅定的信任,並把社會化過程中的受挫看成是普普通通的事,減低孩子的焦慮。家長要努力幫助孩子尋找,建 立一種個人優勢,如體育、藝術、寫字、閱讀,不管哪一個方面,孩子覺得他是最棒的,這樣的感覺就會讓孩子獲得必要的自信與自尊。最糟糕的做法就是誇大孩子 的缺點,或因為孩子學習不夠好而全盤否定孩子。這樣會給孩子在建構自信自尊的心路歷程上增加沉重的負擔。鼓勵孩子勤奮學習、喜歡自己、接納社會是很重要 的。(3)性別意識與自體性。在這個階段要幫助孩子形成性別意識,心理學認為這個時期的孩子處在性心理發展的潛伏期。其實,更多的資料顯 示,孩子在這一時期一直或多或少伴有自體性愛,通過撫摸自己的身體來緩解社會化過程中的焦慮。他們對異性沒有感覺,卻在同性夥伴的交往中感覺興奮與快樂, 並激發友情與親密感。家長要告訴男女孩子各自的行為規範以及自我保護的意識。8.重視他的需要女兒很自私一 天,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兒放學回來,對我說:「媽媽,我給你留了一件禮物。」我問:「是什麼禮物呀?」「是一塊糖果。」我聽了挺高興,忙感謝女兒。誰知女兒 接著說道:「媽媽,這是老師發給我們的。一共發了兩塊糖果,一塊大的,一塊小的。我本來都想留給你,可我看著那塊大糖果特別想吃。我忍了一下,又忍了一 下,最後還是沒忍住。現在就剩下那塊小的了。」雖然沒忍住,但不管怎樣,不還是有塊小的嗎?我摸摸女兒的小臉,回應道:「沒關係,只要女兒想著媽媽就挺好。謝謝你的禮物!」女兒看我沒說什麼批評的話,一下子放鬆了下來,接下來的話就更讓人哭笑不得了:「媽媽,那塊小糖果我不愛吃,因為我覺得它可能太硬了,我怕吃了會把牙硌疼!」其實,以前也有過這種情況,女兒會說:「媽媽,這塊點心我吃不了了,留給你吃吧。」我有些奇怪,其實從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教她分享的道理,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什麼事都先想著媽媽,我總是很羨慕。可女兒卻總是把自己照顧得挺好之後再想到我,這讓我多多少少有點傷心。請問,我該怎麼對待這種情況?我 們都曾被父母告知「孔融讓梨」的故事,也把這樣的故事告訴過自己的孩子。但我們聽這樣的故事和把這樣的故事告訴孩子的時候,骨子裡並不真的那麼情願,只是 覺得應該如此,而不是真心如此。東方的文化追求一種「大我」的概念,不那麼強調自我。所以,我們做任何事都要事先想一想這樣做應該不應該,不鼓勵僅僅考慮 自己的意願、興趣,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通常認為自己想怎麼做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別人期待我們怎麼做。其實按照這位母親的擔憂,我們會陷 入一種難堪的情景。因為母親絕不會真想吃孩子喜愛的糖果,只是希望聽到孩子符合道德但違背意願的聲音,這其實是虛偽的聲音。我們通常鼓勵孩子說一些虛假甜 蜜的話來取悅自己,最後獲得一個機會對孩子說:「寶貝,媽媽不吃你的,媽媽只是想知道你有這樣的心意。」孩子得到的感覺是不管自己是否情願,這樣的話一定 要表達。更為悖論的情況是,我們教育孩子要把自己的東西無私的分給別人的同時,又告誡孩子絕不能向別人要,或者隨意接受別人的東西。我也有個女兒,在她小 的時候,我也曾遇到這樣尷尬的場景,鄰家的孩子來玩,要玩她的洋娃娃,她不肯,那孩子就哭。我問她兒歌里是怎麼說的,她非常流利地說:「排排坐,分果果, 大的給別人,小的給自己……」我說好東西是要和別人分享的,她回答說:「好孩子不會要別人的東西。」鄰家孩子只好哭著回家了。我們的某些 文化教育違背了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是不能用善惡來判斷的。我個人覺得,首先要幫助孩子珍視自己,覺得自己很重要,而不是教育孩子別人比自己寶貴,別人 的需要比自己的需要更重要。一個不珍愛自己的人絕不會去珍愛別人,一個不認為自己重要的人也不會認為其他的生命很重要。我們對孩子的許多教育完全建立在大 人假設的世界觀里,以為我們用無私的心(實際上我們自己也從來沒有真正無私過)來塑造孩子,孩子就會有良好的自我道德。其實,很多說法看起來很美,真正這 樣做的話,不僅傷害自己,也傷害這個社會。我在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的《成長在線》做節目,其中有個個案很有代表性。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孩子,熱心社會公益事 業,每天給自己定下任務要收集多少舊電池,以此來幫助環境免受舊電池的污染。她的成績斐然,被學校、社會多次當作典範。慢慢地,她欲罷不能,給自己定的任 務越來越重,結果學習生活都受到很大影響,內心也很焦慮,最後連吃飯和睡覺都出問題了。她的父母也受到此事的影響,知道這樣幹下去孩子身心會崩潰,但卻不 知道怎麼來說服她回到一個五年級孩子應該有的自然狀態。我對這個孩子說:「如果我們有能力,我們要承擔大一點的社會責任,為社會奉獻更多的愛心,為此我們 感覺很愉悅。如果我們能力很小,那麼我們就承擔小一點的責任,為此我們也很愉悅。如果我們能力很差,坦然地接受社會與他人的關心照顧,我們也可以是幸福和 愉悅的。只有這樣,社會才是一個和諧的社會。」我們的文化也告訴我們,「能者安邦興國,無能者獨善其身」,兩者對於這個社會都是同等重要的。幫 助別人首先要看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我們都鼓勵孩子去愛別人,在沒有完成對自己的關愛時,對別人的愛就是無源之水。假想我們內心有一隻盛滿愛的杯子,給別人 的愛是杯子中自然溢出的水,那是真愛,是真正的對他人的關懷與幫助。如果自己不珍愛自己,杯子里盛的愛就會很少,在自己對愛與被關注還很饑渴的狀態下,倒 空自己的杯子去愛他人,這是假愛,是需要回饋的愛,是一種希望獲取更多愛的虛偽的愛。一個不顧自己的利益,把自己整得慘兮兮的人,其實是社會的負擔,因為 任何理想的社會都期待每個人能得到必要的舒適與滿足。對這個母親來說,你對孩子的擔憂是你內心存在對文化觀念的一種困擾,這個困擾不是孩子的,是你自己的。你能做的就是充滿好奇心去等待,孩子愛母親的心是真誠的,不能容納虛偽,你也不能鼓勵孩子去虛偽!9.男女有別和孩子同浴的夫婦都說孩子的性觀念要從小教育。可是尺度該怎樣把握呢?我有個朋友,他們夫婦一直和孩子同浴。孩子如今已經六歲。他們覺得這是非常好且健康的性教育方式。我卻很困惑,不知道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我 們常常會說「如果嬰兒剛生下來,看見人可以自由的在天上飛,她不會有任何驚訝。如果你看見,就不能不驚訝」。這裡有個樸素的道理就是有關性觀念是如何構成 的。如果小孩子從小就跟父母同浴,對孩子的心身不會有什麼影響,她會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到兒童與成人、男人與女人身體結構的不同,並視這些差異是自然而然 的。長大後她不會驚訝為什麼男孩子會長的不同,也不會產生弗洛伊德所說的「陰莖嫉妒」。孩子五歲前看男女情愛、性交、懷孕、分娩的過程,讓他了解生命是如 何誕生的,他雖然好奇,內心卻會很平靜。十歲後看就會夾雜著害羞、衝動、緊張感,內心就亂亂的。原因很簡單,五歲前接觸過的大多數信息會忘掉,會潛抑下 來。青春後期再接觸類似信息,是一種被喚醒,或一種心理反芻的過程,孩子的內心早已經有了認同,引發的窘迫、混亂就少了許多。但我並不主 張一個七歲的孩子還可以和父母同浴,原因也很簡單,五歲以後的記憶都是可以被孩子記住的。五歲的孩子面臨與父母心理分離的重要階段,既要解決戀父戀母情 結,又要形成基本的性別意識。和異性孩子同浴破壞孩子正常的性別意識發展過程,干擾孩子與雙親的心理分離。以為同浴可以幫助孩子發展性別意識是非常幼稚 的,孩子的性別意識不只是身體性別,更重要是心理性別。雖然五歲到十一歲的孩子處在性意識的潛伏期,對親密、身體、異性不感興趣,而把興趣投注到外部世界 與學習,但也需要一個相對單一的環境。和孩子同浴是一種心理纏繞,會妨礙孩子自然的社會化過程,也是典型的家庭無性狀態,沒有男女間的忌諱與界線,很難幫 助孩子形成正常的性別心態和合適的性別行為。很明顯,這對父母的做法很不妥,如果說十歲以前,袒露時不迴避異性孩子,與異性孩子同眠同浴 還情有可原的話,那麼十歲以後這樣做就有點罪不可恕了。原因是十歲後的孩子已經有了性衝突與性意識,這樣做會激發孩子的親密(亂倫)焦慮,敗壞孩子的心 靈。孩子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通過憤怒、破壞來壓抑自己對父母的親密需求,發展許多非行、學習障礙,用社會化焦慮來替代親密焦慮;二是通過幼稚化來潛抑對 父母的親密需求,性心理重新回到潛伏期,甚至發展軀體的病態,通過疾病合理化與父母的親密行為。10.放開手來愛我的孩子不願上學我 的孩子今年八歲,上一年級。孩子覺得學校離家近,主動不要我接送,我很高興。可過了一個月,孩子突然對我說:「媽媽,你中午接我吧。」我好奇地問:「中午 你一回家就要吃飯,如果接你,會耽誤做飯時間的。」孩子回答:「中午回家,我先做作業,你做好飯我再吃。」我覺得孩子很懂事,就答應了他。這樣過了兩天班 主任對我說:「你的孩子上課時總哭,問他原因,他說『想媽媽,怕媽媽不在家』。」這使我想起了前些日子發生的一件事——那是一個星期六的 上午,我要去買菜,找不到孩子,在窗口喊了幾聲沒回應,到樓下找了幾圈也沒找著,便直接去買菜了。過一會兒,一位鄰居看到了我家孩子,她剛才聽到喊聲,知 道我在找孩子。便對孩子說:「你媽讓你回家呢!」孩子聽了趕緊跑回家,卻撲了個空,於是號啕大哭,從家門口一直哭到大門外,在一個常去的店內找到我後,還 一直在哭。我哄了好一會兒才好。接下來的一個星期,事情變得越來越糟,不僅要接送,平時也要我在校門口守著,他要一下課就能看到我。上課鈴響了,他卻磨磨蹭蹭地不主動進教室,要我把他送到教室門口,再糾纏一會兒,還要老師叫幾遍才進去。後來,我被纏得沒法,只有請孩子的姥姥姥爺來幫忙照看。現在儘管大人跟著,孩子每天能按時上下學,可學習成績根本不如以前,做作業心煩意亂,明知錯了也不樂意改。上學期還是優等生,這學期最多也只是個中等生而已。眼看一個聰明健康的孩子變成了這個樣子,我的內心很沉重。希望李老師能幫助我這個無助的母親。這封信「切下」了生活的一個片段,給人們看到的是家庭與孩子間存在的一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只是親子互動在某個時刻的具體反應,它由既往的關係中演繹而來,也會隨著關係的發展淡化而去。問題是父母要等待多久,孩子才能放棄纏繞走出依戀。這封信給我們的信息並不多,許多家庭內部的關係和互動規律我們只能靠假設,當然,假設常常是不可靠的。讓我們思索的有以下幾個問題:(1) 信中沒有父親的影子,也看不出孩子的性別。如果是八歲的男孩,最能幫助孩子放棄對母親纏繞的人就是父親。男孩在五歲左右的時候,要解決母子關係中的糾結, 才能利於男孩的性心理和社會心理發展。如果一個八歲的男孩還和母親糾纏不清,出現不願上學等情形,是非常自然的事。對五歲以後的男孩,不管父親有多忙,都 需要擠出時間插入母子之間,把引導孩子長大的責任接過來。(2)從孩子的行為看,我們很容易得出結論:孩子缺少安全感,害怕失去親人,需 要時時刻刻關注到親情的存在。不過且慢,我們還看不出這種依戀是孩子的需要還是母親的需要。有的父母總是把內心的焦慮投射給孩子,從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 子,無意識地強化了孩子的依戀行為。有可能是母親對孩子依戀情況的過度關注使孩子深深陷入對親情的不安之中,孩子的問題只是母親的「癥狀」之一。當然,這 樣的假設也是有危險的,如果母親的確需要把內心的不安投射出來,孩子的問題實際上就在「醫治」母親,一旦孩子的行為得到糾正,母親的心病也能得到痊癒(比 如獲得價值感、成就感或其他一些正面情緒,從而找到自我位置)。如果是這樣,心理專家的過早介入會把家庭搞得更亂。(3)信中看到最多的 是母親與孩子的互動,母親似乎在逐漸地放棄「原則」,遷就孩子,甚至不惜讓孩子的姥姥和姥爺捲入進來。在孩子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本能的趨力總是有兩個相反 的流向:一是對新鮮事物的探索,尋求變化;二是對熟悉事物的保守,反抗變化。兩種力量同時產生並保持一種發展的均衡速率。所以,孩子上幼兒園哭,上小學 哭,看不到父母哭和在離開父母后在幼兒園開開心心地鬧,在小學校自由自在地玩等情況是同時並存的。不要以為孩子的哭意味著沒有父母他就不痛快。很多時候, 雖然孩子糾纏親人,但是等親人想盡千方百計離開後,孩子轉臉就笑逐顏開,把父母忘到爪哇國里。臨床經驗告訴我,孩子在與親人的關係中體會到兩組矛盾的信 息:愛與苛求;關心與冷淡。他無法識別哪一種信息更真實,因此發展一種極致的行為來確保愛與關心就是很普通的事。男孩子的這種特徵與母親的情緒不穩定或者 存在癔症性人格有關。李子勛支招: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一年級是孩子開始走出家庭、探索社會的一個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家長與孩子都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首先是孩子 要學習新的學校規則,交新朋友,同時理解學習的重要性並培養學習的興趣,還要在學校里獲得他人的認同和成就感。家長則要修正家庭規則,把孩子的學習納入日 常的時間安排,並儘可能多地在學習上欣賞、獎勵、鼓勵孩子,讓他在學習中體會到比玩更大的快樂。對孩子纏繞、哭等類似對親人控制的行為,父母可以給予理解 但不要支持,不要改變規則,遇到孩子反抗時可以溫柔地堅持。利用孩子偶爾表現出來的例外(主動上學或做某件事),給予明確的共情、誇讚和物質獎勵,幫助他 培養好的行為。從幼兒園的兒童轉化為一名小學生,在心理層面會有一些衝擊,出現這樣那樣的不適應應該是預料中的事。建議父母保持平常心,把孩子的行為看成 是他心性發展的一種自我磨合,父母坦誠、信賴、溫暖的態度,可以支撐孩子穩步向前。11.引導孩子的慾望偷錢的孩子我 是一位二年級男孩的母親。最近有件事讓我非常煩惱,兒子偷拿我的錢,而且不是第一次。那是在去年的一天,我發現錢包里的四十元零錢不見了,開始擔心是不是 兒子偷拿了,心裡七上八下的。等兒子放學後,我直接問他:「你拿媽媽錢去買什麼了?」他愣了一下,誠惶誠恐地說:「買了一盤遊戲光碟,分了十元給小朋友 了,買了點吃的,還剩了五元。」果然是他!怎麼辦?要不要揍他?我努力使自己冷靜下來:「這是小偷的行為,你知道嗎?」接著跟他講了些「小偷針,大偷金」 之類的道理、典故。後來我每星期給他五元零錢。其實在這之前他就有些零錢,是他自己賺的,每洗一次碗一元錢。後來上小學,有功課了,時間 上感覺沒那麼充裕,就沒怎麼洗。結果出現偷拿錢。前天中午,我在房間午睡,聽到有硬幣掉地上的聲音,我心一沉,難道兒子又在偷拿我的錢?我悄悄走出去,看 到他正躲在冰箱後面,手裡拿著我的錢包。我很生氣:「你怎麼能這樣?!」一個下午我都在想該怎麼辦,他再拿錢是不是我也有責任?難道是錢包放在他隨手能拿 到的地方,他難以抵制這種誘惑?後來沒有揍他,只罰他洗一星期的碗。他爸說我這樣也不對,這麼輕易就放過他,以後有可能還會犯。我想知道,我到底做得對不 對?該不該多給他零花錢?給多少是適當的?一個還不滿十歲的孩子開始喜歡錢,並且用一些幼稚的辦法來擁有錢,對父母來說,既是一件讓人擔心的事,也是一件讓人可以高興的事。為什麼這樣說呢?因 為一個孩子能否比別的孩子成長得更快和更好,關鍵要看他對外部世界是否產生慾望,有沒有物慾或佔有慾,慾望是一個人成長的原動力。父母可以和孩子討論通過 何種方式去擁有他喜歡的東西,錢只是實現慾望的工具和橋樑,不要就錢的問題糾纏不清。十二歲以下的孩子,一般沒有管理金錢的能力,每周一兩塊錢的零花錢就 可以了。如果他需要什麼東西,父母應該給他機會讓他說出願望,並共同來討論哪些願望是可以馬上實現的,哪些願望需要等一等。或者,哪些需要父母可以無條件 滿足,哪些需要父母要跟他談條件。比如,孩子說他喜歡某個遊戲軟體,朋友都有,他也想擁有,這得需要幾十元錢,父母可能會因為遊戲影響學習而簡單地對孩子 說「NO!」,這樣做會使孩子通過正常途徑滿足自己的努力落空,甚至心理受挫。孩子偷偷拿父母的錢,內心也會承受很大的道德衝突,若不是因為想得到什麼東 西的慾望很強,一般也不會輕易涉險。從根源上看,常常目睹父母大手大腳花錢的孩子,對金錢的慾望會大一些,因為他知道花錢可以買來快樂。節儉的家庭,孩子 更知道錢的重要性,也輕易不敢亂花錢。從方法上看,父母隨意放置錢會讓孩子時時刻刻面臨內心的衝動,可能會養成孩子亂拿錢的行為。如果父母善於管理金錢, 孩子的非分之想也自然會得以收斂。如果孩子拿的錢數目不大,我個人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只是孩子缺少正確的金錢觀念,利用這件事告 訴孩子如何通過正確的途徑得到錢就可以了。不過,對十二歲以下的孩子,最好跳過錢這個問題直接問他需要什麼,可以由父母幫助他實現願望。如果孩子需要電腦 遊戲軟體,要跟他討論那是些什麼樣的軟體,適不適合他的年齡,如果不適合,是否可以找到替代的軟體。當然,如果不是暴力的,什麼樣的軟體問題都不大。決定 幫助他的話還要和孩子討論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不能因為玩遊戲而耽誤了學習。如果遊戲軟體的價格較貴,要討論孩子應該分擔的責任,比如在一定時限里減少孩 子的零花錢等等。偷拿家裡的錢是每個孩子都會犯的錯,作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減低這件事的重要性,不要說那些「小偷針,大偷金」之類無限上綱的話,更不要 提「偷」這個字。十二歲以下的孩子心理都很脆弱,會以為自己不是好人,形成創傷體驗。現在的獨生子女,普遍都以為家裡的就可以是自己的。十二歲以上的孩 子,可以幫助他學習對錢的管理,給他稍微多一些的零花錢,要求他建立一個賬目,時不時看看,然後誇獎幾句。如果這樣管理的效果不錯,孩子不亂花錢,可以獎 勵他更多的錢,讓他在錢的管理上有成就感。如果亂花錢,就剋扣一些零花錢,讓他覺得這樣做得不償失,他就會改變做法。母親的問題是陷入一 種文化衝突,把孩子的行為等同於大人的行為。因為大人們內心害怕「偷」這樣的字眼,孩子的行為激發了成人的焦慮。這位母親,先不要忙著處理孩子的行為,等 自己內心的焦慮平息以後,再採取合適的措施。我建議今後每周給孩子一個時間,讓他說出自己有什麼購買願望,討論哪些願望可以很快得到滿足,哪些願望需要等 待,哪些願望必須具有孩子改變自己的先決條件(當然是讓他稍作努力就能達到的)。這樣,孩子就可以通過正當方式擁有自己的物質願望,也會懶得再去冒偷拿的 風險。12.教導社會原則敏感的女兒我女兒是個三年級的小學生。在家庭以外的環境里, 她是一個懂事、聰明的孩子,老人們都稱她是「小人精」。可在家裡,她常常發脾氣、坐立不安,有點凡事都不順心的感覺。當她心情好時,說出來的話讓你心裡甜 滋滋的,可一旦發起狠來,都有掐死你的心。對於這種心態,我真不知該怎麼教育她。還有,她時時都在觀察我的表情,總讓我笑。不管什麼情況 下,我沒了笑容,她就要說:「媽媽又不笑了。」當我勉強地笑時,她也能感覺我的不開心,總是問:「媽媽為什麼跟別人說話都笑眯眯的,跟我說話就不笑。」這 給我很大壓力。我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媽媽,生活的壓力很重,感覺有些喘不過氣來,女兒偏偏又是一個隨時都需要媽媽的人。不管寫作業還是玩,總希望我同她一起 做,比她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讓她沒新鮮感還不行。因此,我很煩,也很著急。今年春天,給女兒做了一個心理測驗,她屬於敏感型的孩子。我應該怎麼對待 她。對十歲左右的孩子來說,學會在家與在外可以不一樣,是一種心理成長。學校里,老師是絕對權威,孩子必須學習規則,學習與人交 往的技術,學習人際溝通交流的方法。所以孩子對鄰居、對周圍的人用的是學校里學習的社會原則。家裡則不同,沒有固化的權威,孩子不必被強迫必須要怎樣,她 有選擇行為或情緒的權力。而且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他們還能分享某些父母的權力,心性會表現得更自由。一般在關係良好的家裡,孩子會有比較 多的安全感,這也是她表現得隨心所欲、不願約束自己內心的原因。關係不好的家庭,孩子可能會呈現一種虛假的懂事,因為她要分擔家庭裡面的憂鬱與煩惱。有的 孩子為了讓父母的衝突減少,會逼迫自己快速成長,以便於部分地替代父母在家庭裡面的功能,這樣的孩子看起來很美,其實內心痛苦之極。我想 對這個母親說,十歲的孩子還有一種情緒的「鏡像作用」,越關心誰,喜歡誰,心性脾氣就越像誰。你覺得孩子「常常發脾氣,坐立不安,有點凡事都不順心的感 覺。當她心情好時,說出來的話讓你心裡甜滋滋的;可一旦發起狠來,都有掐死你的心」,也許正是孩子對你的感覺。讀讀孩子的話「媽媽,為什麼跟別人說話都笑 眯眯的,可跟我說話就不笑」,你就會明白,你覺察到的孩子身上的東西,也正是你自身的。你很煩、很急躁與孩子無關,與你的情緒特點有關。如果真要孩子在家 里變得懂事、溫和,你必須做一些表率。可以利用父親的介入來彌補你自己個性里的不足。在你的信中我讀不到來自父親的信息。如果父親長期不在身邊,或已經分離出家庭,那麼你需要與女兒拉開一些親密距離,很多事不要替女兒做主,不妨用更多的信任、欣賞、認同去處理兩人間的分歧。要 關注女兒正面情緒的那個部分,及時與她分享,減少關注她的負面情緒。如果看到孩子無端的發脾氣,可以裝作沒看見,不對這樣的信息作回應,讓孩子慢慢學會調 整自己的情緒。這樣的處理,更容易讓孩子從負性情緒中獲得經驗和自我管理情緒的技術。如果看到孩子的壞情緒馬上就希望能幫她克服或解決,結果不但會強化這 些情緒,孩子也不能從中獲益。如果你的工作忙,心情不好,一定要先給孩子一個信息:「寶貝,別擔心,媽媽有點不高興,但不是你的錯,是 與……有關。」孩子需要這樣清晰的信息,因為孩子可能天真的以為媽媽的一切不高興都是自己引起的,如果自己表現好,媽媽就是快樂的。對於敏感的孩子,母親 還要說「你能關心媽媽,讓我的情緒好多了……」,這樣的信息也很重要,孩子可以從母親處理情緒的過程中獲得表達情緒、管理情緒的經驗。 13.保持適當距離纏著母親的兒子有 一個母親打電話說到自己比較苦惱的一個問題:兒子該上初三了,還是跟媽媽依戀得非常緊密。以前自己沒覺得有什麼,可是最近聽了廣播節目之後心裡開始恐慌, 覺得兒子對自己總是什麼事情都說,晚上散步的時候一定要跟媽媽一起去,有的時候甚至班裡哪個女孩給他寫了信,對他有好感,甚至對某個女生的評價,全部都要 告訴媽媽。媽媽開始焦慮:擔心兒子是不是有什麼俄狄浦斯情結;兒子現在這麼大了對母親很依戀是不是會很過分;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夠做一些什麼。她在電話當中 還提到自己的愛人有時候也很生氣,說這兒子總是長不大一樣,是怎麼回事呢。他們想知道,夫妻之間究竟能夠做一些什麼,才能讓兒子長大起來。回答這樣的問題首先要降低母親的焦慮,因為母親的焦慮會無形中誇大或修正心理醫生回答問題時的含意。先讓她鬆弛下來,保持一種平常的心態,聽回答時自我的東西就不會強行地介入。很多問題是被關注出來的,母親聽一個廣播出了狀況,現在也是在聽解答,需要給她不一樣的聲音。客 觀地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遺留一點戀母情結,這是幼年在內心深層留下的經驗痕迹。人們在成年的生活中尋求舒適、柔軟、放鬆,都是在重溫躺在母親懷抱里的 感覺。生活中的藝術、沙發、席夢思、沙灘、溫泉、風景區、游泳、穿衣等,都能激發一種尋找溫暖懷抱的衝動,讓人們的潛意識聯想到母親懷抱的一切事物,也被 文化標定為美好的事物。所以在處理戀母情結時要小心,避免破壞孩子永久的美感和對美的追求。首先我覺得這個問題本身不是問題,是這位母親 聽了廣播節目,才覺得兒子纏著自己是問題。而且在這種前提下,我也希望她暫時不要把自己的問題看成是問題,因為每一個孩子長大的過程是不一樣的。當然,有 些上初中的男孩會對媽媽出現一些排斥,想跟爸爸接近,有一些話願意跟爸爸說,有一些活動要讓爸爸參加,爸爸幹什麼,他就幹什麼。但並不是說一定要這樣才 好,其實心理學家在研究家庭的時候,並不認為家庭一定要怎麼樣才是好的。比如說在這個家庭裡面,孩子跟媽媽比較親近,什麼都跟媽媽講,如果這並不引起一些 客觀問題的話,比如孩子的社會適應問題,學習問題和爸爸的關係問題等,通常就不會認為孩子有俄狄浦斯情結。因為俄狄浦斯情結的特徵有強烈的排它性,表現為 控制母親、拒絕父親。一般來講,男孩子十二歲就要開始接受社會的認同了,如果他上了初三還總是纏著母親,是不是說明比較晚熟呢?不是的,這不一定是孩子的問題。我 們評價一個現象的時候,很容易被捲入現成的模式。比如,對於這個纏著媽媽的兒子來說,表面上看依戀媽媽就是孩子的問題,其實事實不一定是這樣。在這個家庭 里,孩子和媽媽形成了情感結盟,經常互相分享情感,遠遠超過了妻子與丈夫、兒子與父親之間的分享,這樣的現象,在心理學來說,可能有雙方的甚至三方的原 因。比如兒子纏著母親,可能就是因為媽媽的鼓勵,孩子從小就感覺到母親需要和人分享情緒與觀點,學會了與母親共情的技術,無意識地覺得這樣跟媽媽相處會比 較好,無意識地討好媽媽,或者表達對媽媽的關心。孩子小時候起就靠分享體驗跟媽媽相處,以便獲得認同和支持,媽媽也因此表揚他、鼓勵他,甚至由此更喜歡 他。慢慢地,這樣的交流就會形成一種慣性,一直延續到孩子很大的時候。但只要母子彼此喜歡,能從中獲益,而且並不排斥他人,就不代表孩子有俄狄浦斯情節。現 在我們來談談,怎樣讓孩子像一個男孩。首先媽媽要有迴避的態度,比如說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聽到孩子說到某些事情,可以說:「STOP,等一等,這個問題 你要跟爸爸討論,不要跟媽媽討論。」或者在孩子換衣服等涉及性別隱私的時候,尤其是換內褲、上廁所、洗澡時,媽媽要主動迴避。迴避給孩子帶來很多信息,比 如「長大了,媽媽不能像過去那樣對我了。媽媽不能在床上跟我摟在一塊兒了」,這樣的信息會很自然地讓孩子去選擇和媽媽間的言行。這種選擇是自然發生的,不 是孩子有什麼弱點,而是因為家庭已經不需要孩子有小時候那樣親密的行為。如果爸爸和媽媽沒有意識到孩子需要自我的空間或自我隱私的東西,現在就可以提醒自 己。同時,這也有爸爸的原因,如果爸爸很忙,他會希望孩子和媽媽依戀,因為孩子一旦跟媽媽依戀,找爸爸就少了,爸爸的責任也少了,爸爸就 可以安心去工作,掙錢,幹事業。但是任何日常發生的事物都有慣性或催眠性,孩子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可能意識不到自己長大了,所以那個時候,關鍵是要提 醒,而不是批評,不要罵孩子,也不要說孩子有戀母情結的問題,那會讓孩子非常困惑,把他搞得很慌亂,他不知道昨天還是對的東西,今天怎麼就錯了,他會很失 落。這時候,父母要告訴孩子,過去的方式父母是很喜歡的,現在關係需要有一些變化,父母很喜歡這樣的變化,孩子也會喜歡的。當然,有時候孩子要思考,想想 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有一些孩子還會反抗,要跟爸爸媽媽糾纏一下,試試能不能回到變化以前。媽媽要溫柔地堅持,要是信息達到了,孩子的變化就會出來。大部 分孩子儘管嘴上反對,甚至還會變本加厲,增加對媽媽的依戀,內心卻會變得輕鬆起來。很難說孩子的依戀行為不是為了迎合母親,以為母親需要才做的,現在當然 就可以釋然了。關鍵是信息要傳達出來,孩子意識到了,就會慢慢朝獨立方面發展。其實,很多孩子與媽媽間的依戀的延長是有意義的。社會過於 強調學習,忽視了孩子如何建立社會情感與獨立的經驗,孩子就需要與父母有更多的情感聯結。當然,依戀父母會帶來孩子心理發展偏幼稚的副產品,比如現在普遍 認為孩子大多偏幼稚,但是幼稚並不是都不好。適當的幼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孩子,減少社會中的應激事件。比如說很多孩子由於單純幼稚不敢去早戀,不敢去 幹壞事,不敢抽煙,不敢打架,因為他覺得那些事情是長大做的,現在沒長大,做了會讓父母難過傷心,這樣的幼稚就有一種自我保護色彩。犯罪心理學認為與父母 有成熟依戀關係的孩子長大後很少犯侵害罪,原因是依戀會讓他獲得與他人共情的能力,心會軟,做不了殘忍的事。14.鼓勵孩子交朋友在 家庭中,父親究竟該做一些什麼呢?如果父親恰好工作一直非常忙碌,現在看兒子跟媽媽粘得很緊,也希望兒子能夠跟自己親近一些,無奈就是沒有時間。這時就可 以鼓勵孩子,與同年齡的男生多交往。社會是很大的緩衝系統,不管家庭是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孩子是面向社會的,是願意在社會上交朋友的,他就會得到 補償,也會得到修整,會通過同齡孩子的行為來修整自己的行為。儘管男孩心中沒有父親的形象,但是如果他能夠在社會上結交到其他的男孩或者男老師,或者去崇 拜一些男性的形象,照樣可以成長得很男性化。對男孩子的引導,父親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父親不管多忙,哪怕是國家的主席、總理,也應該至少 一周有一個半天來陪孩子玩,是玩,而不是教育他。這半天完全由孩子來支配,把爸爸交到孩子手裡,孩子讓爸爸幹什麼就幹什麼,由此來補償孩子對父親的需求, 這個方法的效果很不錯。可能會有一些父親,的的確確每周也抽出時間了,但卻是在教育孩子,其實在這個時候他應該把自己交給孩子。有一些孩 子由於被爸爸媽媽保護得很多,本身社會交往就非常少,到了青春期,甚至是十七八歲的時候,讓他去結交一些同性的朋友,他仍舊會覺得很難適應。雖然很難適 應,但還是要適應,走路再難也得走,不能退。社會適應不是退回家庭就能解決的,必須要面對,要社會化,要社會化就要接觸社會的人,這是不可調和的,除非一 輩子在家裡面躲著。要是遇到孩子交朋友比較困難的情況,就要給他鼓勵,要不停地說,「你看那孩子不錯,很像你,你們之間一定很……」。有 些時候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把同學邀請到家裡來或者支持孩子到別的家庭去串門。中國社會不是很講究家庭聚會,西方社會孩子的交友很豐富,可以課外交友,也 可以開Party,組織家庭聚會。文化也是可以學習的,現在的文化都在交融,我們也主張孩子和一些同齡的孩子交往,跟同齡孩子交往會學到很多的東西包括家 庭無法給予他的東西。現在是獨生子女比較多,突出的問題是缺乏兄弟姐妹的情感,但這個情感在孩子的發展中非常重要,所以父母可以鼓勵他從社會上同齡孩子那 里獲得兄弟姐妹的情感。從父母方面來講,從孩子兩歲開始就要鼓勵他尊重、喜歡別的小朋友。家長應該知道,對一個孩子來說,人際交往是很重 要的,除非他是科學家,像陳景潤這樣,不需要什麼太多的交往,只要專心科學就行了。但實際上,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必須學會普通人的生活技術,和人交往就 是很重要的技術,從小就要開始培養。如果孩子初三還不能和別的孩子交往,家長也不要太著急,偶爾提醒提醒就可以。往往是這樣,越想交朋友,越交不上朋友, 順其自然反而可以交到很多朋友。當然,交朋友並不是學校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這個家庭來說,母親要讓孩子意識到,他這個年齡應該把一些情 感、興趣投向於家庭外部的人。把這個信息傳達到就行,並不一定要疏遠孩子。如果爸爸媽媽疏遠了孩子,孩子仍然可以和爸爸媽媽保持親密的話,那也是可以接受 的。親密的經驗是學習獲得社會情感的前提,孩子首先要能跟爸爸媽媽建立親密關係,才可能學會跟別人親密,這很重要。李子勛支招:如何處理孩子和父母分離的焦慮俄 狄浦斯情結是精神分析語言,指孩子在五歲前後一段為了對抗與母親的分離焦慮而激發的依戀母親的情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戀母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必然階段,如 果孩子在五歲前和母親形成穩定安全的關係,戀母期伴隨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感知方式會慢慢因為心身成長,被對外部世界的興趣取代,開始社會化過程,戀母的心理 趨向也慢慢地潛抑,並在成長中轉化為愛的動力,形成與人達成深層親密的能力。如果媽媽忙著工作,忽視了孩子,或個性比較冷,不怎麼喜歡孩子,不能給孩子及 時的照料,甚至虐待孩子,孩子就不容易與母親形成穩定溫暖的關係,戀母階段的心理成長也就無法完成。孩子會因此在潛意識裡去尋求補償,甚至過度補償。比如總是渴望母愛,不願離開母親,害怕不被母親接納,對母親的話過度認同等。也 有孩子用控制母親的方式來表達戀母情結。為了讓母親變成自己需要的樣子,做一些非理性的行為,用各種辦法糾纏母親。母親不願意滿足他的需求時,就仇視母 親。也會有這樣的情況,母親過度依戀孩子,強化和鼓勵孩子與母親保持密不可分的關係,無意識地控制、壓抑、挫敗孩子自立的能力,讓孩子離開母親就不行。這 樣的孩子成年以後,甚至結婚生子後還會需要媽媽參與自己的生活。這種情況的戀母不是純粹心理學的戀母,而是混雜著對母親的依賴和服從,內心可能有衝突與痛 苦。在上面的案例里,兒子與母親間的親情更像姐弟間的感情,是一種彼此依戀。依戀是典型的戀母方式,是孩子與母親的習慣性關係,這種關係 並不妨礙孩子的社會生活。所以我並不認為這個家庭存在戀母情結的狀況。而且這個問題是媽媽聽廣播後提出來的,就更有可能是她對廣播信息的誤解。15.孤獨是金陷入困境的男孩我從小就生活在單親家庭,心靈孤單、寂寞,很少有人愛我,我總是在心靈最深處抱怨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上。傷心的時候,總會躲到角落裡哭,從來不願意讓別人看到。一 直以來,我都是一個家庭服務員的角色,爸爸身體非常不好,年老體衰,家務都是我做。爸爸又找不到好的工作,我們家的經濟越來越拮据,總是面臨雪上加霜的窘 迫。在懂得了這樣的處境之後,我拚命地學習,但憂愁總是纏繞著我,學習也總不好,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學校,都一樣煩惱。在家裡,當我向父親要錢的時候,父親 總是嘮叨我這不好,那不好,說我亂買東西,罵我罵得翻天覆地,還說我是無用的人,我的心就像插下了一根鐵棒,感覺非常沮喪。我經常會怨恨父親,因為他給我 留下了很消極的影響,可我還是深深地愛著他,總是為他著想,但這種感情從來都是隱蔽的。在初中遇到學習的挫折,我總是想要默默的去奮鬥,但成績一直在下 降。我並不害怕別人不重視我,我害怕的是會對不起父親。我該怎麼辦呢?在學校里我不喜歡跟同學交往,有時候能夠開朗起來,但有時候又非常壓抑,我是不是有毛病呢?我在傷心的時候沒有人關心我,我恨透了自己這樣的生活絕境,我不知道在這樣的現狀當中,是能夠交朋友呢,還是能夠把學習成績提上去?對這個男孩而言,很多困難要看我們怎麼對待,如果把它看成挑戰、鍛煉、經驗,就能夠培養生活的能力,面臨的困境也就不是困境。也可以把困難看成很大的障礙,比如爸爸的身體不好,掙不了更多的錢,生活境遇不好,就會讓自己失去自信與自尊,萬般煩惱、焦慮。解 決困境關鍵在於態度,認為問題是什麼,它就會為我們顯現什麼。事實上,很少有小時候非常順利的成功人士,他們回憶早年時,都會對曾經經歷的苦痛困難表示感 謝。沒有那段讓人困窘的日子,也不會學到堅強和堅韌,那是不良境遇送給人的很好的心理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看看那些知名的科學家、哲學家、政治家,他們年 輕時往往都經歷過痛苦,沒有父愛、飢餓、流離失所、親人分隔等。痛苦常常使人覺醒,給人以力量,也讓人知道奮鬥。因為人的欲求有一種張力,當欲求被滿足 時,人往往比較鬆弛,沒有進取心。這就是為什麼富裕的家庭不要全方位滿足孩子的物慾,而要讓孩子處在欲求不滿中,促使他為自己奮鬥的原因。欲求不滿的孩子 會思考自己要做什麼,能做什麼,未來要成為什麼人。如果從小生活順利,就很少會思考這些有意義的問題,這種思考正是對成長的激勵。這個孩 子正處在困境中,但沒有看到困難中蘊含的積極意義。如果只被困難的消極意義控制,孩子就會因此自暴自棄,放任自流,比如不好好學習,放棄責任,想怎麼生活 就怎麼生活,還以為那才是擺脫困難和痛苦的方法。如果孩子知難而進,越是環境艱苦,越管理好自己,過更有效率的生活,那麼他將能夠利用困境激勵自己,一步 一步實現人生的目標。關鍵要看孩子自己如何對困境的意義做選擇。我們可以看出這封信有一種憂鬱的味道,一個男孩子寫這樣的東西,像在做自 我覺察,他在分析自己。從信里看出他是很壓抑的,沒有情緒釋放的時候,不能開放自己,不能忘情地大聲喊叫或者開懷大笑。對這樣的孩子我常常會鼓勵他建構一 個強有力的興趣來支撐自己,興趣可以是體育運動,也可以是文藝愛好或者是對藝術的追求,興趣是一個可靠的朋友。當然,他也可以克服自卑,在同學之間建立感 情,維持對社會的接納與信任。如果什麼興趣都沒有,同學之間也沒有朋友就很不好,會失去心境緩衝的資源。一旦他喜歡某種運動、知識或者特定興趣,他的生活 就會突然舒展開來。當然,在讀書的時候,孩子不一定適合廣泛社交。有的孩子因為太孤獨、太壓抑就去找朋友,但學習好的同學不願意過多交 往,他只能找到學習不好的同學,或者是不讀書的社會青年做朋友,那一部分人可以天天陪著他玩,但是這樣的玩有一種麻醉感,結果會越來越脫離學生的身份。所 以建議在學校的時候,不妨培養運動的興趣,一方面可以在運動中心情舒暢,得到快樂的體驗,產生幸福感,一方面又會因為多了一門技術而增加自信和喜愛自己。 當然,學習與交朋友可以是不矛盾的,兩者的共同點就是在交往中可以切實地促進學習進步。怎麼跟父親相處呢?父親有病閑置在家,只能對孩子發脾氣。如果孩子能理解到,發火是父親的一種心理需要,對身 體康復有好處,他的內心就要好受一些。人與人之間往往關係越好,距離越近,越容易彼此產生傷害。我覺得首先要把自己不好的感覺告訴爸爸,爸爸批評或者無端 埋怨的時候,他可以跟父親說:「你心情不好讓我很難受,我聽到你說這樣的話不快樂!」不要說爸爸錯了,不要在是非上跟爸爸爭吵。孩子如果想讓父母改變態 度,關鍵要直接把感受說出來,比如「爸爸你這樣說我,我特別難受」,讓爸爸知道孩子的感受。如果爸爸是愛孩子的,下次發火就會有所收斂,因為人都有共情能 力。很多家長罵孩子的時候,是因為看到孩子沒表情、沒反應、無所謂,所以就一句話比一句話重,越來越厲害,直到孩子發脾氣了他才收口。但 如果孩子一開始就跟爸爸說,「我很痛苦,我不快樂,我覺得你不理解我」,架就不會吵下去,因為這種說法不是批評。相反,孩子要是說爸爸說錯了,爸爸就會強 調,「我說錯了嗎,你上次幹什麼事情是不是也這樣呢,你那次也是什麼什麼樣的」,爭吵就會繼續。所以孩子一定要把感受說出來,讓父親能夠體會到,這樣父親 才會慢慢學會跟孩子說出有分寸的話。 |
推薦閱讀:
※一個好的父親勝過200個老師,做到這30點,孩子長大定有出息
※孩子越大越說不聽?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式,再不看就晚了!
※我承認打孩子是不對,但有必要上綱上線嗎?
※有種別朝孩子發火,經常朝孩子發火的家長定是無能、無用之輩!
※一波擅長挑釁家長的熊孩子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