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女人最幸福》
06-10
根據吳大真的博客整理,至2013.6.19,未完。吳大真王鳳岐的博客:《健康女人最健康》《健康女人最健康》:女人經期的4個麻煩月經前頭痛是血瘀或者腎虧肝旺;月經後的頭痛是陰血虧虛;月經期感冒發燒是血室開放、衛氣不足,風邪入侵;月經期水腫是脾腎陽虛,水濕不化;月經期口鼻出血是血熱氣逆……中醫在這裡為你細說經期種種困擾,並度身定製多種個性化的自我調理對策。即使最激進的女權主義者也不得不承認:「月經」給男女之間造成了終身難以平等的生理差異。正常情況下,月經會伴隨一個女人30年,以每個月5天來算,每個女人一生要與月經打交道整整1800天。這項無法修改的身體屬性,給女性帶來了很多困擾,比如頭疼、感冒等等。對於這些困擾,西醫籠統地解釋為月經期內分泌失調,顯然在這方面,中醫的分析更加深入細緻一些。麻煩1:月經期口鼻出血有些女性來月經的時候會有流鼻血的情況,有的甚至還可以發生口腔出血、便血、外耳道流血、眼結膜出血等情況,中醫把這種情況稱為「經行吐衄」、「逆經」,俗稱「倒經」。關於倒經,古人有一個專門的漢字來形容它——「否」。否的上面是「不」字,「不」字繁體字里上面是個倒三角,象徵女性的陰部,下面的三個分叉則表示滴滴答答的經水;加上「口」字,「否」字的本意是指女子來月經了,但血沒往下走,而從口腔鼻子等地方出來的現象。《易經》中的「否卦」,也與該病有關,占卜時遇見「否卦」就表示最好什麼也不做、靜觀其變。大家都知道否極必然泰來,否卦同時也預示著,黑暗不會長久,應當堅定信心,不可動搖。為什麼呢?因為女孩過了月經期,不用治療,流鼻血的現象自然會好的。中醫認為,倒經主要由於血熱氣逆,經血不能下行反而上溢所致。正常情況下,經血的氣是往下走的,如果體內血熱,這股氣就像沸騰的水一樣下不去,反而被迫往上走。而血之所以熱,氣之所以逆,有時與肝經鬱熱有關,例如,平時性情急躁,愛生悶氣的,可致肝氣鬱結,氣機不順,肝火內盛;有時與肺腎陰虛有關,比如身體素質歷來比較差的;有的是心火亢盛,比如憂愁不解,成天東想西想,不能自制的人;此外,如果平時吃多了椒姜辛辣之類的食物,也可導致鬱熱內積,引起血熱。在月經來潮的前後幾天或行經的時候,這些積聚的內熱都有可能迫使經血上逆,從而發生倒經。中醫治療倒經症有很好的療效,除了針對上述病因進行調理外,一般可以按照「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施方。如果遇到鼻出血或吐血較多時,首要的任務是止血:冷敷止血法:讓自己坐在椅子上,然後將冷水毛巾敷於前額。另外用一塊乾淨棉花浸透冷水,像鼻貼膜一樣敷在鼻樑骨上,上面與眼睛平行,下面與鼻尖平行。從西醫來看,冷水可以使毛細血管收縮,從中醫來看,冷水可以使血熱有所收斂。注意不要熱敷,否則會加重出血狀況。很多人遇到扭傷、出血等問題,慌亂之中總是搞不清楚該冷敷還是熱敷,一般剛發生時應當先選擇冷敷。穴位壓迫止血:用兩手指分別壓迫兩側迎香穴。迎香穴在鼻翼旁開一分凹陷處,我們做眼保健操的時候,第三節按摩的就是它。一般按摩5分鐘,也可以請別人按摩,姿勢是一手扶住你的後腦勺,一手按摩迎香穴。為了增強效果,可以再向鼻通穴、四白穴點推各5分鐘,療效欠佳時亦可加按迎香穴,慢性反覆出血病例每日點推1次,急性出血且量多的時候,可每隔1~2小時點推1次,直至痊癒。麻煩2:月經期水腫有些女性經期會發生浮腫,浮腫部位和程度因人而異,但以上眼瞼較明顯。上眼瞼腫脹,發亮光,有沉重感,嚴重時外觀像「蠶寶寶」。面部浮腫者,面部有繃緊感覺,手指浮腫時有腫脹感,從而影響手指的靈活性。腳的浮腫,使病人感到穿鞋緊腳,手按壓足背及踝部皮膚時,可出現凹陷。如果腹壁和腹腔臟器水腫,便會出現腹部膨脹感,體重增加,尿量減少。胃腸道水腫時,會出現食慾減退或腹瀉。盆腔臟器水腫,可引起下腹部疼痛或墜感。這種浮腫,經前期達高峰,經來後尿量增多,浮腫減輕。這些情況中醫上稱為經行浮腫,主要原因是脾腎陽虛,氣化不利,水濕不運,或因肝氣鬱滯,血行不暢所致。月經期水腫就是因為脾虛使得水液凝滯成「濕」,又腎陽虛,不能向全身均勻運化水分,導致體內水分滯留。治療時必須活血通經,利水消腫。比如過咸傷腎,經期來潮前10天要吃低鹽清淡的食物,減少過鹹的食物。另外可以吃一些利水的食物,比如紅豆湯,用紅豆100克,小火煮成湯,熬到湯的分量只有原來清水的一半即可飲用。每日 1 次,7 天為一療程。紅豆可以除濕、利尿,對臉部、腳部浮腫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古人歷來有「紅豆使人瘦」的說法,這主要是針對浮腫引起的虛胖而言的。此外綠豆、冬瓜湯等也可以適當多吃。麻煩3:月經期頭痛每逢經期,或行經前後,很多女性都會出現頭痛的現象。在中醫看來,經期頭痛主要是氣血為病,一般是當事人身體本來不太好,氣血比較虛弱,遇到淤血和失血兩相夾擊的月經期,身體會更加氣血不足、淤滯不暢,頭部得不到充分的清氣來滋養,就發出求救信號——頭疼。根據頭疼的具體情況又可以分為三類:刺痛是血瘀:一般發生在月經前,頭痛位置固定不移,像針頭或者錐子一樣刺痛。如果接下來的經期經血排出不暢,頭痛就會加劇;如果經血暢通,則頭痛減輕。同時可以觀察舌頭,上面可能有紫色的瘀斑。這些都是血瘀的典型癥狀,日常可以適量使用紅花、玫瑰花、丹參等活血化瘀藥物3~5克泡茶喝來治療。痛而昏眩是腎虧肝旺:頭痛發生在月經前,頭痛時伴有昏眩感,其他還有腰痛、腰部酸軟,心煩易怒、兩乳脹痛、耳鳴、難以入睡等情況。自我調理應選擇滋腎平肝潛陽、養血安神的葯食,例如用滋腎的何首烏6克、枸杞子20~30克泡茶喝,可以單泡,也可以一起泡,1日1次。何首烏塊比較粗,可以碾成粗末再泡水。另外還可以用平肝潛陽的天麻3~9克,放在日常的雞湯、魚頭湯中一起燉湯喝,對預防這類經期頭痛會有良好作用。空痛是陰血虧虛:頭痛發生在月經期後,為空痛(中醫學名詞,指疼痛有空虛之感。一般多見於頭部或小腹部,多由氣血精髓虧虛,組織器官得不到榮養所致)。頭疼跟月經失血量有關,經量多則經後頭痛更甚,頭痛而暈,心煩不寧,神疲乏力,面色晄白(面色白的發亮,沒有血色)。這類人平時應當多食用山藥、枸杞子來滋補肝腎之陰;此外人蔘、當歸氣血雙補,可使腦髓脈絡得以濡養,也能使頭痛緩解。例如人蔘一根(約50克)、當歸三五片、紅棗20粒,和烏雞一起燉湯,在月經前吃一兩次,對陰血虧虛有很好的補益作用。此外,經期情緒緊張、性情起伏不定也會加重經期的瘀血阻滯和絡脈不通而引起頭疼。所以月經期及其前後一段時間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工作壓力,精神也不要過於緊張,這樣才利於身體健康。麻煩4:經期容易感冒除了頭疼以外,有些女性經期特別容易出現發熱、鼻塞、流涕等感冒一樣的癥狀,一般可以隨著月經期結束而自動消失,這種情況中醫稱為「經期外感」、「婦人中風」、「婦人傷寒」。這也是當事人平日身體素質差,遇到經行期間婦女血室開放,體內血不足則「衛外之氣」(抵抗力)不強,風寒外邪最容易乘機入侵,正邪之氣兩相搏擊,就發生感冒,所以經期防風防寒防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對於這個小毛病的治療和預防,只要用一味黃芪煎湯就能解除。服用方法是這樣的:生黃芪10~30克,剛開始服用時從10克開始,根據自己服用的效果和感覺以後逐漸增加至30克。先用200毫升清水浸泡黃芪30分鐘後,大火煮沸,再用文火持續煎煮1個小時,一直到葯汁濃縮到50毫升左右濾出即成。一日喝一次,於清晨空腹溫服效果較好,服用時間從經期前5~7天開始至月經來潮為止。黃芪性溫,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等功效,可以很好的扶陽氣,驅趕風寒邪氣,防感冒於千里之外。不過,因黃芪性溫,補益力較強,因此適用的癥狀是「虛人外感風寒型感冒」,也就是經常容易感冒的人,主要表現是頭暈、鼻塞、流清鼻涕、畏風寒、咳嗽無痰或痰白等等。還有,生黃芪泡茶主要運用於預防,也就是感冒之前喝,感冒後再喝的話,就會把病邪封在裡面。因為黃芪是固表的,它幫助身體關閉大門,不讓外邪入侵。可是當身體已經感受外邪的時候,就會變成閉門留寇,把病邪關在體內,無從宣洩了。《健康的女人最幸福》:月經不是「麻煩事」,排毒護肝又延壽月經是女性的「良師益友」:肝經繞過女子子宮,肝經積聚的邪氣可以被月經沖走;定期的失血使女子造血功能強,氣機旺盛;經血還可以排出體內的熱毒——痘痘,所以月經越順暢,女性越健康、越美麗、越長壽。古代天子和諸侯等人的老婆比較多,如果丈夫沒有指定,一般由管事的人將她們按順序「排班兒」過夜。女人們一方面要絞盡腦汁爭寵、討皇帝丈夫的歡心,一方面還要善待自己的身體健康,保持青春美貌和生育能力,才能鞏固自己的地位。如果遇到月經這樣特殊的時期,該怎麼辦呢?當時,月經期不能房事被看成是女人對丈夫「失職」的表現,按規矩只能暗示不能明示,這時就用紅顏色在臉上做一個標記,等丈夫或者主管房事安排的女官看到,再另行決定人選。此外還有一些暗號,比如戴上一枚金戒指,寓意「經戒之」,提醒丈夫在妻子月經期間應戒除性行為,而有實力的女人會用陪嫁丫頭或者宮女代替自己。比較有名的事情是:漢景帝召寵妃程姬來侍寢,由於程姬來了月經,於是讓宮女唐兒代替自己前去侍寢,結果生下了地位卑微的劉發。這個事情本來不值一提,但劉發的五世孫出了一個大人物,就是東漢的創始人光武帝劉秀,所以這個事情才不算名不見經傳。今天的女性地位大大提高,經期如何面對老公的麻煩已經沒有了,而說起月經本身的麻煩,幾乎每個女人都有一肚子難念的經。其實,月經不是麻煩,沒有月經才真是麻煩了呢,因為它代表著女性生理功能的正常。此外,它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功效,就是入葯。在古人看來,「一切污穢皆可入葯」,月經的經血即是如此。過去道家有一種藥物叫做紅鉛,就是用處女第一次月經血的乾燥物製成,採用的是「失血還用血補」之意,曾經運用於長期久病和失血的治療。《黃帝外經》說:女子外陰而內陽,初潮月經就是女子內陽之真火的排泄,因此可以用來給男人壯陽。紅鉛在明代曾經很流行,《攝生眾妙方》、《萬病回春》等書中都有記載,但是現在卻見不到了,為什麼呢?因為此藥物材料神秘而有限,又能壯陽,一些財迷心竅的人把它的功效吹噓得天花亂墜,鼓動皇帝大量煉製。結果明代嘉靖皇帝用宮女煉製紅鉛,宮女們不堪折磨,便趁皇帝睡著的時候準備將他勒死,結果皇帝沒有被勒死,獲罪的宮女妃嬪反被處死了不少。李時珍十分痛恨這種邪術家用紅鉛迷惑世人的行為,因此《本草綱目》中堅決不用紅鉛的方子。後來明光宗朱常洛沉迷女色導致渾身燥熱而病倒,因服用大臣進獻的紅鉛,病情先是稍微緩解,但三天後離奇暴斃,在位僅29天。大臣們都認為紅鉛是「陰中之陽,純火之精」,而皇帝得的是熱病,火上加火,所以才駕崩,結果獻葯者被發配新疆。後來紅鉛這味葯漸漸銷聲匿跡了。從這些事迹來看,紅鉛在歷史上可能具有一些功效,但由於容易被沒有醫德的人利用,所以不如沒有的好。再說月經對於女性本身的好處,可以先從沒有月經的男人談起。在一項調查中發現,各種肝病的發病率中,男性可謂佔了絕對「優勢」,男女發病相差懸殊,少則4~5倍,大的接近10倍。而這種差異跟女性的麻煩——月經有關。在中醫看來,肝主疏泄,月經就是疏泄肝經各種邪氣的通道,因為肝經繞過女子子宮,每當肝經有點什麼邪氣積聚,很快會被每個月的月經給沖走了。而男人由於沒有月經這個疏泄通道,所以肝經積聚的邪氣,只能自己慢慢消受,最終是由表及裡,病到肝膽的臟腑之中去了。可見,月經可以幫助女性排毒養肝、防肝病,它像一道天然屏障,讓女子的肝病停留在經絡的層面,難以深入到臟腑裡面。另外,眾所周知,女性壽命比男性長,平均多活7~10年,這也全靠女子平日月經失血的「鍛煉」。有調查顯示,健康的男女在同樣失血的車禍中,男性等待救護車到來堅持的時間沒有女性長,而且搶救過程中死亡的概率也比女性高。從醫學上講這是因為女性平時有月經期失血鍛煉的緣故。中醫講的則是「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數脫血故也。」這裡的「氣」,也可以理解為維持生命的氣機,是推動生命運轉的能量,人們常用「斷氣」來說一個人死了,就是這個原因。女性由於長期失血,所以造血、換血能力強,用中醫的話來說,就叫做氣有餘、氣機旺盛。由於造血功能一般都高於男人,女人生命的活力和耐力比男人大。有專家做過試驗,一組女人與一組男人同時絕食,男人頂多能挺到6天,女人則可堅持到7天以上。這是男女之間造血功能差異形成的。此外,女人由於這一生理特點,血液經常得到更新,所以患心臟病、腦血栓疾病者明顯少於男人。而男人的血液終生閉路循環,得不到定期更新,患高血脂、高血壓的人數多於女人。如果說經血裡帶走的這些邪氣、疾病是看不見的,那麼月經期皮膚排出的熱毒——痘痘是很多人都看得見的。月經一月一至,是女性排毒的一個通道,可以幫助女性排出體內的各種鬱熱和火毒。有些女性在月經前10天左右,在臉上會長出一些痘痘,月經後迅速緩解;或者原來有痘痘的婦女在月經前痘痘會明顯加重,等月經結束後癥狀明顯減少甚至完全消退。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中醫認為,痘痘的發生是體內的熱毒在面部、皮膚的發散。一個人壓力大、生悶氣、或者常吃辛辣的食物,熱毒就容易在體內積聚。如果一個人體內氣血旺盛,這些熱毒會自動發散出來,比如發怒、運動出汗、長痘,都是宣洩熱毒的途徑。由於有些女性比較內向,體內火力也不旺,這些熱毒痘痘平時難以發散出來,只有每逢月經期,肝陰之血下行,肝陽之氣則往上走,就會驅趕體內的濕熱毒火,這時痘痘才從皮膚表面鼓出來了,中醫稱為「托毒癰」。如果這些毒素積聚在人體,危害是很大的。美國生理學家艾爾瑪·辛吉斯曾經收集過人們不同情緒時呼出來的「氣水」進行試驗,結果發現,心平氣和時呼出來的氣水清澈透明、無色、無雜質。如果生氣,水中則會出現一種紫色的沉澱物。將這種「生氣水」注射到小白鼠身上,幾分鐘後,小白鼠竟然死了。可見這種鬱熱的毒氣對人體的影響是很大的。月經期痘痘最常見於濕熱體質的人。濕熱體質的人一般皮膚油性大,頭髮容易臟,口腔有異味,所生出來的痘痘如果抓破會有白色小脂粒溢出,但沒有滋水(組織液),也無膿血,同時會伴有心情煩躁、月經量或多或淋漓不凈,月經顏色偏紅,血液比較黏膩的表現。如果痘痘太多影響容貌和心情的話,可以採用一些自我調理的方法,沖泡一些清熱去火的食物,比如平時可以喝點綠豆、薏米等去火祛痘的食物。這裡給大家介紹一款雙花陳皮茶:用菊花3克、金銀花3克、陳皮3克,水煎代茶,就非常適用於肝脾濕熱者。很多人都知道喝菊花茶敗火,但不知道原因,其實是因為大多數的花朵都開在夏至以前,只有菊花耐晚秋,獨得秋冬之氣。同樣的道理,金銀花也是比較耐寒的一種花朵,它的藤葉入葯時就叫做「忍冬藤」。民間也有「澇死莊稼旱死草,凍死石榴晒傷瓜,不會影響金銀花」的諺語,可見金銀花耐寒收斂的特性很強,可以去火。除了飲茶,還可以採用外敷的方法,每晚用菊花5~10朵,煎上一杯水,然後用棉簽蘸著藥水清潔面部皮膚,對痘痘的控制也能起到輔助作用。不良生活習慣也是痘痘泛濫的原因。比如經前要少吃辛辣刺激及油炸食物,沒有火氣,痘痘自然少。少熬夜,少上網,保證充足的睡眠,「卧則血藏於肝」,肝血為陰,肝血養好了就能剋制火氣,減少痘痘的泛濫。如果睡眠不足,疲勞加劇,身體免疫力下降,不僅痘痘來犯,其他疾病也有可能染上身。另外很多女性在經前都會出現抑鬱、煩躁、多慮等不適,心情的不愉快可以說是導致痘痘的最主要原因,因此,經前一定要注意調理好心情,多關注一些開心的事情,努力讓自己去保持心情愉快,這對整個身體健康來講都是百益而無一害。明白了這些關於月經的好處和故事,當下一次面對月經帶來的黏濕不適以及種種麻煩之時,你的心情也許又不一樣了吧。《健康的女人最幸福》:月經守時,要靠女人自己「調」出來古代人把月經也叫做「月信」。為什麼呢?首先,顧名思義,月經也好月信也好,是說它和月亮盈虧的周期有相應的地方,而女性月經也一般在十四歲前後開始一月一行,其周期恰好與月球環繞地球一月之數相符。其次,「信」字從「人」從「言」,是一個會意字,本意是「說話算話、真心誠意的約定」,引申為有規律、定時定期的意思,所以定期的潮水叫做「潮信」,定期的風向叫做「信風」,而月經周期恰恰就像一位受月亮派遣的每月定時來一次的信使,所以就稱為「月信」。月經是否「守信」,也就是月經周期是否規律,是月經情況中最基本的信息,也是判斷更年期是否到來最直接的參考。除了初潮後的一段時間會有波動之外,其他時間應當越規則越好。古人觀察到,一般一月一次的,屬於大部分人的一般規律和正常情況。然而也有極少數女性有兩月一行的月經,叫做「並月」;有三月一行的月經,叫做「居經」,俗稱四季經;也有一年一行的月經,叫做「避年」;更有一些奇特的女性,一生不來月經而依然能懷孕生子的,這就叫做「暗經」。清代《醫宗金鑒》認為這幾種情況屬於特別情況,因每個人先天稟賦不同導致的。所以有些女性月經如果不是按月而來,只要時間比較規律,不影響生育,就不算做病態,可以不需要治療。對於一月一行的月經,如果提前或者延後一個星期,而且持續幾個月以上,這就是月經失調。月經不調分為三種,其中月經提前的叫做「月經先期」,月經延後的叫做「月經後期」,月經時而提前,時而延後,則叫做「月經先後無定期」。它們背後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多種情況,女性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理,讓自己的月經變得很準時,延緩更年期的到來。月經先期:血熱宜吃蓮藕芹菜,氣虛宜吃烏雞當歸月經提前可以由血熱或者氣虛導致。如何區別呢?如果平時身體無力,愛出汗,氣虛的可能比較大;而平時手心、腳心都感覺很熱,鼻子、牙齦容易出血則常常屬於血熱體質。血熱者的月經量比較多,顏色偏深且質地稠黏,這時應當吃一些清熱涼血的食物,比如芹菜、蓮藕。關於蓮藕,我國民間素有「男不離韭,女不離藕」的說法,眾所周知,韭菜生長迅速,剪而復生,久而不乏,長生不衰,故有「長生草」之稱。加上韭菜味辛咸,性溫,有溫中行氣、補虛益陽、散瘀解毒之功效,吃了可以促進男子的性功能,所以又被稱為「壯陽草」。藕是荷的肥大根莖,出生在池塘深處的污泥之中,終年不能被太陽照耀,所以藥性偏寒偏涼,具有很好的清熱收斂功能,不僅可以調經,還可以廣泛清熱止血,比如鼻血、尿血、便血、子宮出血、月經過多等等。《日用本草》認為:「一切血證宜食之」。這裡的血證,還包括了吐血、咳血等症,而女性由於特殊的生理機能,更易患「血證」。因此,血熱引起的月經提前的女性,平時應適當吃些生的蓮藕。由於月經期不宜吃生冷的東西,這時就要改吃炒熟或者煮熟的蓮藕。蓮藕煮熟以後,藥性由涼變溫,失去了消淤清熱的性能,但變的對脾胃很有益,有養胃滋陰、補血、止瀉的功效,適合各類人群食用,對女性的月經期補血也大有好處。所以蓮藕無論生吃還是熟吃,對女性都好,這就是「女不離藕」的原因。只是脾胃消化功能低下、大便不成形,或者腹瀉的人不宜生吃,而應當以熟吃為主。以上方法只適合血熱引起的月經提前,如果是氣虛引起的話,經血就收斂不住,就會提前來到,表現是月經量多,顏色偏淡,質地清稀,同時還會有心悸氣短、精神疲倦、小腹有墜脹感等氣不足的表現。這時要多吃一些滋補肝腎之氣的食物,比如烏雞燉枸杞。用乾淨烏雞一隻,去除內臟和頭尾,洗凈;另用紅棗20粒,枸杞一小把洗凈,和烏雞一起放入鍋中,倒入清水,以沒過烏雞為好。水要一次性放足量,如果熬到半路再加水會影響湯的口感。大火加熱後,撇去浮沫。再熬上1~2小時,等烏雞熟透,適當調味就可吃了。月經後期:血虛首選阿膠,血寒可用生薑艾葉煮雞蛋月經延遲的原因主要是血虛和血寒。如果是體內有寒,寒則血凝,血液流動變慢,氣血瘀滯不暢,經血顏色就偏向暗紅而量多,同時瘀滯會引起小腹陣陣絞痛,通過外用熱敷或者溫暖以後,氣血稍微通暢,疼痛也會稍微緩解,其他還有面色青白、四肢冰涼、畏寒怕冷等寒症的表現。治療上應當活血化瘀除寒氣,比如生薑紅糖大棗粥、醪糟蛋湯等常用溫熱性質的食物。現代女性大多「美麗凍人」,不分季節都穿的很清涼,體內多多少少都有些寒氣積聚,而寒氣是最傷子宮的,例如不孕、子宮肌瘤、子宮癌等都和寒濕有很大關係。這裡推薦一個新的食療方就是艾葉生薑煮雞蛋。方法是這樣的:艾葉9克,生薑15克,雞蛋兩個。將艾葉、生薑、帶殼雞蛋一起放入砂鍋內煮熟,然後剝去雞蛋殼,再煮一小會,去掉藥渣,吃雞蛋,把生薑艾葉湯也喝掉。服用的時間一般是月經前7天,每天1次,連喝3~5天。常言道:「居家常備艾,老少無疾患」,可見艾葉對健康的重要性。艾葉的用途以火灸最為著名,而內服也應用廣泛,它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溫經通絡,驅逐寒濕,對治療腹部冷痛很有效。這是因為,艾葉的採集只在葉子茂盛的春、夏二季,所以帶有較多的溫陽之氣,加上氣味清香濃郁,最能發散,可以很好的穿透遊走於經絡之中。現在很多白領女性流行做香薰減壓,就是因為馥郁的香氣有利於經絡的疏通,而艾灸更是借火力、香薰一起來溫經通絡。經絡通暢了,寒濕被驅逐了,月經自然可以按時順流而下了。以上方法只適用於血寒瘀滯引起的月經延遲,血虛的情況下就不適用了。血虛也會導致月經的延遲。月經的正常到來,需要靠任脈來募集血液,同時又靠太沖脈來聚氣,如果女子血虛不足,任脈在30天內不能按時募集到足夠的血液,太沖脈氣也無法充盛,這時月經就遲遲不來,一直等到任脈氣血募集足了,月經才會慢慢到來。所以女子血虛的話,月經不僅會有延遲、量少的癥狀,同時還有心悸、眼花、面色發黃等其他血虛表現,一般多吃點阿膠是非常快捷的方法。阿膠屬於比較粘稠滋膩的滋補品,冬天服用比較好,一般1日3~9克,春夏在3克左右,冬天可稍多。如遇到消化不良、咳嗽痰多的現象應當停用。此外,阿膠還有止血的功效。想當初,慈禧太后懷著同治皇帝的時候,曾經出現胎漏出血的癥狀,服用了東阿產的阿膠,很快血止病癒,東阿阿膠由此名揚天下。由於阿膠止血功能大於補血,氣滯血瘀之人不宜服用,比如胸悶、肋痛、血液粘稠的人就不宜服用,否則容易有上火的表現。月經忽前忽後:調肝調腎調脾胃有些女性月經像捉迷藏,忽前忽後沒個準兒,中醫認為,這就是蓄積經血的源頭,沖任二脈出了問題。沖任二脈屬於奇經八脈,主要掌管女子月經、乳房第二性別特徵的正常發育。如果沖任不調,子宮蓄積的血液時而滿溢而月經提前,時而不足而月經推後。沖任不調引起的一般跟腎虛、脾虛和肝鬱有關,具體可以根據月經紊亂伴隨的癥狀來判斷,比如腎虛引起的月經紊亂,最典型的是更年期婦女,腎氣漸漸衰竭,月經就忽前忽後的不規律,所以中醫有「補腎就是調沖任」的說法。青壯年女人如果伴有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小便頻數等情況,也主要考慮為補腎,應多吃山藥、蓮子等食物。脾虛引起的沖任失調大多是年輕女性,而且和減肥有很大的關係。很多女性為了減肥不吃主食,而五穀雜糧卻是入脾胃生氣血的食物,如果你五穀吃得少,脾胃氣血生化無源,子宮的血液不足,月經就推遲。如果碰巧又吃了一些,則可能使月經比原來提前了。所以如果你腹部脹滿,不愛吃飯,或挑食或減肥並伴有月經不規律的現象,則可以考慮為脾虛引起的。怎麼辦?當然是多食用五穀雜糧了,脾胃吃飽了,血液才能正常蓄積,月經周期慢慢的就會固定起來。血液與肝的關係也很密切,「肝主藏血」,肝臟就相當於存儲血液的血庫,如果肝臟功能不穩定,血庫的血液就會忽多忽少,月經自然一會兒前一會兒後。女性如果肝氣不舒,胸脅、乳房、小腹就容易脹痛,而且精神比較鬱悶,老是喜歡嘆氣,這時候要多吃小金桔、蘿蔔、陳皮等疏肝解郁的食物;同時要保持心胸開闊,眼光放長遠一點,不要老是為無名小事抓狂生悶氣,這樣肝氣舒展,肝臟藏血功能穩定,月經周期就不容易變化了。總之,只有對照自己的癥狀,找出月經不調的原因,制定自我調理方案,才能有的放矢,調出規則守時的月經來。《健康的女人最幸福》:經血點滴如更漏,讀懂月經量里的健康學問人體是一個自然的生物鐘,而女性則更像是一個水做的更漏時鐘,容貌和健康就是更漏的刻度表。如果氣血漏的過多,女性就容易早衰,健康不再;而漏的太少就會讓你體內的邪氣無法正常疏泄。總之,經血的疏泄和收斂之間必須有一個平衡,只有經量不多不少才能讓人體生物鐘更加準確地運行。「梆梆!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這是古代巡夜人的常用語,除此之外,每隔一個時辰,他們還要喊一些不同的號子,並更換不同的敲打節奏,這就是打更報時。那麼在沒有手錶沒有太陽的情況下,更夫們靠什麼來定時呢?這就是漏壺。漏壺是中國最古老的計時器。根據史書記載,周代時已有漏壺,到春秋時期,漏壺的使用已相當普遍。人們在漏壺中裝上一枝有刻度的木箭,當水從壺底的小孔漏出時,壺中水位下降,木箭會隨之下沉,觀測刻箭上的水位,便知道是什麼時間了。漏壺計時準不準,全看漏的水量是否恆定,如果漏的過多,「時間」就會變快;如果漏的少,「時間」就會變慢。所以漏壺的技術含量全在如何控制它恆定的漏水量。這個問題一直到北宋時期,由龍圖閣一位叫燕肅的科研人員設計出精緻的蓮花漏,水鍾計時才變得非常精確了。中醫婦科里也常常會聽到「月漏」「血漏」「漏下」這樣的字眼,「漏」的漢字學本意說的就是滴漏之壺,這裡說的是經血量不大,但滴滴答答的,不清不爽不幹凈,像更漏一樣沒完沒了。其實,和精確的蓮花漏一樣,經血「漏」的量有一個正常的範圍,只有超過了才稱之為病態,一般經血漏量應波動在50~100毫升之間,平均75毫升。75毫升大約是最小的那種小酒杯容量的大小。如果經量大於100毫升,人體這個血庫難免缺血告急,影響人的正常機能,而如果月經量少於30毫升,體內淤積的邪氣又不能完全排出,嚴重的可能影響生育,這樣對女性也是不利的。俗話說,「一滴精、十滴血」,男人們為此視精液為珍寶,而女性也應該對月經的失血量更加重視才對。氣不攝血經血泛濫,花生衣補血又收斂止血月經就像在人體的下方打開了一個通道,經血為什麼不會一直流,而是流到一定程度就不出血了呢?中醫認為是因為脾臟強大的統血功能。脾臟就像體內的一張大網,不僅讓血液在出血過多的情況下開始止血、不再出血,還讓正常的血液在體內正常循行,不至於往外逸出。如果這張大網的統血能力下降的話,不光經血會過多,還會有便血、尿血、崩漏、鼻出血、紫癜(一種皮膚看起來像要出血一樣的斑點)等這些血液泛濫亂跑的疾病,從中醫理論推理就是脾臟「氣不攝血」的緣故。這類女性常常還有喜歡躺著,渾身肌肉無力,不愛社交的表現。遇到這種情況可以使用紅棗花生衣湯。花生衣25克,大棗15個,掰開,洗凈,用三碗水熬成一碗水,煮湯喝,渣滓倒掉不用吃,一日一次。花生衣、紅棗都是補血的食物,可以彌補原有血液的損失;同時又是補脾氣的食物,可以增強脾臟「氣攝血」的功能。中醫認為花生衣是紅色的,所以具有補血養心的作用。此外,生的花生衣味道比較澀,而澀味在中醫中是負責收斂的,屬於「收澀葯」。收澀葯常常用來指一些酸味、澀味的藥物,用來治療氣血收斂不住的疾病,比如收斂神氣的龍骨、牡蠣,收斂汗液的酸棗仁等等,而澀味的花生衣具有很好的收斂血液、防治「漏」得過多的作用。此外,花生開花在地上,結實卻在地底下,其他果實都是吐花出去種子收不回來,而花生卻可以吸納回來,和古代人練氣的基本方法「吐納」相似,因此被稱為長生果。花生衣有些的地方比較好購買,像榨油作坊剩下來的花生衣洗凈就可以用。有些地方不榨油,就不太好買,因此也可以將帶皮花生和紅棗一起熬湯喝,而帶殼的水煮花生也可以算是一種簡單的吃法。此外,單用一味炒紅棗泡水也有一定效果。先將紅棗洗凈晾乾,在鐵鍋中干炒一遍,使紅棗表面干焦,呈現一些黑色的碳化點才好,然後一次三五顆,用開水沖泡,一日2~3次。為什麼不用生紅棗泡開水呢?因為紅棗表皮比較厚,不炒破表皮的話,裡面的藥性難以沖泡出來,另外,紅棗經過炒制,可以增強收斂止血的功效,這樣才適合中氣不足、脾胃虛弱、月經量大的貧血女性。中醫素來有「紅見黑止」的說法,就是說紅色的出血類疾病見了黑色的碳化藥物自然就會止住了。氣滯血瘀月經量少,山楂活血消淤不傷氣血同樣是月經量少,有些顏色淡,有些顏色深紫,甚至有一團團的血塊。兩者有什麼差別呢?顏色淡的往往是血虛,血液的生產不夠,但流通沒有問題,所以色淺而少。顏色深的則是血瘀,血液的生產沒問題,但流通受阻,流不出來,濁氣較重,所以色深而少。血虛的調理前面講過,一般用阿膠就是不錯的辦法。而血瘀就不能用阿膠了,因為阿膠止血的功效大於補血,血本就瘀住了,你再用阿膠,只會越來越瘀。所以先需要活血化瘀,可以使用山楂當歸湯:山楂30克,當歸15克,水煎兩次,每次用水2小碗,水開後煎上半小時,然後去掉渣子,將兩次煎的湯液混合,加入紅糖,加熱溶解即可。一日一劑,分兩次服用,月經前連服7天。山楂有什麼功效呢?山楂在樹上一簇簇的生長,所以唐代藥典里叫做「赤爪」。自古女子容易有肝鬱血瘀的問題,兒童有積食難消的問題,自元代朱丹溪以來,歷代醫家都喜用山楂。究其原因,是山楂藥性較為平和,可以活化體內瘀血而不傷新血,開解抑鬱之氣而不傷正氣,加上又善於化解油膩,消除脾胃消化不良的積滯之氣。值得注意的是,產於長江以北的叫做北山楂,而生於長江以南的叫南山楂。如果你生在南方,可能就需要仔細查看一下了,一般北山楂肉比較厚,皮紅肉白(或稍黃),對比鮮明。而南山楂不僅肉比較薄,去了果皮就是果核,味道非常酸,很刺激胃,一般用來製作炒山楂和焦山楂,不製作乾燥生山楂。此外,山楂里的籽兒是藥性的一部分,不要隨意去掉了,同時也不能拿鐵鍋熬山楂,最好是砂鍋、瓦罐,其次才是鋁鍋、電飯鍋。幾乎所有中藥都忌鐵器,中醫認為鐵器「有毒」,實際上是因為鐵的活性比較大,容易和藥物發生相互作用,使藥性發生變化而失去作用,甚至產生副作用,山楂等酸性藥物更是如此。另外,市面賣的山楂片成分複雜,一般不建議吃,傳統小吃糖葫蘆倒是可以吃一些。總的來說,山楂活血化瘀,當歸補血行血,紅糖補血且性溫,三味合用,不僅補血、行血,還有溫暖驅寒的功效,不僅適用於性情抑鬱引起的血瘀,也可以適用於寒氣引起的血瘀。月經量不固定,病在腎臟和脾臟還有一種特別的情況就是月經量忽多忽少不固定。如果是50歲左右的女性,大多屬於腎虛引起的更年期表現。我們知道,腎精可以化血,腎精就像過去存儲的錢,人老了以後,就靠存的這些錢兌換成血液來滋養身體。更年期的時候,腎氣虧虛,滋陰收斂的功能時好時壞,受心火、心情的影響就比年輕時大,心火一旺,馬上調很多腎精化血來滋養,心火一降,調的腎精自然就少,所以容易有經血時多時少的表現。更年期月經量不固定和一般更年期保養一樣,要養心養陰,盡量保持性情平和,平常還應少吃辛辣燥熱之物,如蔥、蒜、辣椒、酒等,多吃養陰的食物,如百合、藕、生梨、地瓜、芹菜等。年輕女性若有出現經量不固定的情況,如果沒有陰虛火旺的現象,多屬於脾虛。脾胃是造血的工廠,是胞宮血海的源頭,在胞宮功能正常的情況下,脾胃造的血多,經血就多一點,脾胃造的血少,經血就少一點。青春期的女孩子曾經有這樣的經驗,在學校寄宿的時候月經血變少,回到家裡就恢復,自己都能感覺出來是因為在學校沒有在家吃得好的緣故。另外,出現這種情況的女性有不少是節食減肥愛好者,所以要調理脾胃,好好吃飯,不要用饑飽無度的方式來減肥。另外,很多女性不知道的是,如果你的脾胃沒有養好,這種信息會通過腎精遺傳給孩子,使他們容易有挑食、偏食、營養不良的毛病。那麼如何緩解減肥和月經量之間的衝突呢?秘訣是,肉類可以少吃,但種子類的食物、主食一定不能少。《黃帝內經》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其中五穀排在最前面,是養人氣血最基本的、不可少的食物。另外,五穀養生,不僅僅指細糧,也包括粗糧,尤其是不可缺少豆類。有些女生可能已經養成挑食習慣,往往主食吃不多,這種情況也應當多備一點種子類的乾果,比如栗子、開心果、榛子等等。如果說人體是一個自然的生物鐘,那麼女性的月經則更像是一個更漏一樣的時鐘,經血漏的過多,女性就容易早衰,健康不再;而漏的太少卻不是讓你延緩衰老,而是讓你體內邪氣無法正常排除,讓你的身體慢慢的熬著而已。孔子說「過猶不及」,過多和過少都是一樣的不好,經血也是一樣,經血的疏泄和收斂之間,必須有一個平衡。經量過多疏泄過度就會收斂不夠而傷及體內氣血,經量偏少收斂過多疏泄不足又不利於排毒祛邪,只有不多不少才是健康養生的中正之道。《健康的女人最幸福》:辨「痛」知證,將痛經的源頭各個擊破疼和痛都和經絡不通有關,但程度上有些差異。外邪侵初犯經絡叫做「疼」;經絡淤堵不通,這才叫做「痛」。正所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對於痛經,關鍵就在於疏通經絡。由於導致痛經的原因很多,所以在治療時要辨證施治,將痛源各個擊破!很多女性都有痛經的體會,如果去看西醫,倘若沒查出什麼炎症或者腫塊,常常是建議吃避孕藥或者止疼葯。避孕藥是激素,長期服用對女性有一些副作用,比如發胖、長斑、白帶增多、嘔吐等;而止疼葯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藥效會慢慢降低,嚴重的吃幾片也無法緩解,甚至毫無作用。由於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女性們常常是勸誡自己忍忍就過去了。那麼,中醫有什麼好辦法嗎?日常生活中,我們是疼痛不分的,而在中醫里,疼和痛是兩個意思,兩者都和經絡不通有關,但程度上有些差異。打個比方的話,當我們被什麼東西扎了一下,立刻產生的難受感覺叫做「疼」;如果接著受傷的地方又青又腫,產生的持續的難受,這才叫做「痛」。從字面來分析,疼字是「疒」下面一個「冬」字,泛指由像冬天一樣的寒邪侵襲經絡所引起的難受,一般是剛發病的時候,經絡受到外邪干擾,但「不通暢」「堵塞」的局面還沒形成。所以「疼」通常是一閃而過的,位置呈點狀或散點狀,如果經絡沒有堵塞,疼過以後也可能無跡可尋。痛字是「疒」下面一個「甬」字,「甬」是「隧道」、「走廊」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人體內部通道——經絡的疾病。實際上,痛就是經絡瘀滯不通甚至腫起來而發出的信號。「痛者不通,通者不痛」,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痛感可以反覆發作,面積比疼要大一點。明白了疼和痛的差異,那麼「痛經」的意思就是經絡不通導致的持續時間比較長、比較頑固的經期疼痛。如果痛經的癥狀比較輕,只要平時注意避免受寒,適當按摩相關部位,疏通經絡,就可以不再複發,比如摩擦八髎。八髎是8個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對,分別位於靠近腰下方的脊柱兩旁,大致相當於三角內褲後面遮擋的一小片三角區。這裡是盆腔所在之處,鄰近胞宮。這裡的皮肉,應該是很鬆軟,能捏起來的,如果不鬆軟,說明經絡肌膚之間有粘連,這種粘連,正是體內尤其是胞宮有毛病的外在表現,而婦科的一切疾病,都與胞宮緊密相連。沖脈、任脈和督脈也都起於胞宮。督脈主一身陽氣,任脈主一身之陰血,沖脈則為經脈之海,五臟六腑都要靠他們支配,所以,八髎乃支配盆腔內臟器官的神經血管會聚之處,是調節人一身的氣血的總開關,務必暢達無阻。在八髎區域進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正是從外而內調理胞宮。胞宮健康了,痛經自然可以消除,同時困擾女性的很多雜病,比如失眠、便秘、愛生氣、急躁、慵懶等,都會自然消失。注意,如果是自己調理的話,注意不是點按,而是用掌心摩擦該部位,摩擦到臀部發熱為止。長期按摩這裡的話,可以感覺到熱力往膝蓋,甚至足底擴散,這都是經絡通暢的最好表現。1、辨「痛」知證,將痛經的源頭各個擊破如果經期持續不斷地疼痛,甚至難以忍受,那往往是經絡堵得比較厲害的表現,需要辨證分型進行調理,將痛源各個擊破。其中第一種是因寒而痛,應當採用寒則溫之的方法來調理。寒證大多跟平時不注意受到寒邪侵襲有關,比如淋雨、下冷水,或貪吃寒涼生冷食物,或居住環境潮濕寒冷引起。有些女孩臉色比較白,穿的衣服總比別人多,夏天空調不敢開,摸一摸肚子都是涼的,不用說就知道她體內寒氣比較大。而月經前或經期下腹冷痛,遇冷加重,遇熱減輕,按壓局部則疼痛加重,月經血色暗而有血塊。對此應進行對症的生活調理,比如平時注意保暖,隨氣候變化加減衣物,避免受涼、淋雨,少吃生冷、冰凍食物,少喝冷水,經期則更應注意避免受寒。此外,也可以食用一些溫熱的食物來驅寒。比如生薑紅糖大棗湯,用紅棗10枚掰開,生薑6克(2-3片),加入適量水煮好,加入紅糖60克,溶解均勻,然後服用。經前3~5天的時候喝,每天一次即可。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方子,每一味都是尋常的東西,但溫經去寒的效果非常好。其中紅糖不僅補血還可以驅寒,俗話說,「女子不可百日無糖」,這個糖指的就是紅糖。生活中總是白糖用的多,紅糖用的少,實際上白糖性平,適合日常用,而紅糖性溫,更適合女性經期、產後或體虛體弱的人的調理。中醫營養學認為,性溫的紅糖通過「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來發揮補血作用。而白糖雖味甘,然而其色白,性平,故其補血驅寒方面不能和紅糖相比。另外,痛經還可採用泡腳和熱敷的療法,泡腳大家都熟悉,踝部以下有湧泉、然谷、太溪等66個穴位,熱水泡腳如同用艾條灸這些穴位一樣,有推動血運、溫煦臟腑的功效。而熱敷也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用粗鹽50克裝入乾淨布袋中,然後放進微波爐加熱以後,放在下腹熱敷局部,從月經前3~5天開始,月經結束後停止。一般熱敷3~5個周期可以讓痛經的癥狀緩解不少。2、辨「痛」知證,將痛經的源頭各個擊破第二種痛經則屬於氣滯血淤型痛經,應當採用理氣通經法。氣滯血瘀常與女子個性有關,大多由於平時性情內向、心情抑鬱、遇事易怒及工作壓力大等引起。表現為月經前及經期下腹脹痛,疼痛呈遊走樣,位置不固定,伴乳房脹痛,月經血下行不暢。此類痛經最重要的是調理情志,減輕生活及工作壓力,每天抽半小時左右參加戶外活動,如散步等;疲勞時聽一些舒緩、輕快的音樂,以達到消除精神緊張、焦慮和恐懼,解除心理負擔的目的。食物上,每天可以用月季花、玫瑰花蕾泡水代茶飲,長期飲用可以達到行氣、活血、潤膚的作用。近年來花卉茶越來越受到女士們的喜愛,這是什麼原因呢?中醫自古就有「諸花皆升」的說法,其含義之一可以理解為花的作用是上升到頭面以利於美容,另外,各種花蕾香氣濃郁,可以疏通經絡,可以使人神清氣爽,減緩壓力,同時也可以疏通胞宮的氣血。所以歷代宮廷嬪妃都有以花養顏、沐浴的習慣,而玫瑰花無疑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一種。《本草正義》說:玫瑰花香氣最是濃郁,而且貴在「清而不濁,和而不猛」,是活血化瘀藥物之中,最有效果而且最為溫和的一種芳香藥物。女性天生多愁善感,氣血容易瘀滯,日常如果以玫瑰花代茶,對調經養顏有很好的功效。一般花蕾在茶市、超市都有賣,如果自己採摘的話,記得是採集半開放的花蕾,也就是綠萼已經張開,花蕾露出來,但沒有真正開放的花骨朵。以顏色紫紅、氣味清香的花朵為佳,採摘的時間以清晨陽氣初生的時候最好,這樣香氣還沒有發散,藥性會更好。3、第三種痛經是氣血兩虛型第三種痛經是氣血兩虛型,必須採用邊補邊通、提高身體素質的方法。如果你天生是個「林妹妹」,年輕時又不慎多次流產,那氣血兩虛十有八九會纏上你的。其他體虛久病、營養不良及青少年女性的可能性也比較大。氣血兩虛的表現為月經期及月經後小腹、下腹隱隱作痛,遇熱及按壓後減輕,活動後則加重,嚴重者甚至不能從事日常生活及工作,常伴有頭暈心悸、腰酸腿軟、失眠等全身虛弱的表現。此類痛經調理的關鍵在於預防,增強體質,補足氣血,平時應多參加體育鍛煉,如跑步、騎自行車等,以增強體質,但也不要從事負重和劇烈運動。食療上可以用當歸羊肉生薑湯來調理:當歸10克,羊肉100克,生薑10克,燉爛,每日一次,經前連服5~7天。此湯具有養血止痛之功。當歸是婦科聖葯,民間歷來有「當歸補血第一,人蔘補氣第一」的說法,雖然聽起來讓人以為當歸是補血不補氣的,實際上當歸是氣血雙補的。宋代醫家陳承說:當歸能夠調氣養血,使氣血各有所歸,所以叫「當歸」;清代黃宮綉則稱讚當歸能使瘀滯的氣血通暢,虧虛的氣血充盈,枯竭的血脈潤澤,逆亂的氣血平靜下來,可見當歸補氣血的神功。另外,一般當歸指的是當歸身,購買的時候常常是切成斜斜的薄片的那種,不能與歸頭、歸尾混淆。因為當歸雖然補氣血,但頭身尾的藥性又各有差異,中醫認為當歸頭破血,歸身行血,歸尾止血。所以我們有時候看藥方,中醫會明確寫明歸頭、歸尾什麼的,購買的時候是不能混淆的。總而言之,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通」在痛經的預防和治療中至關重要。只有擅於自我保健,加強身體鍛煉,調節情志,建立合理的膳食結構,氣血才會通暢,痛經才會遠離你。《健康的女人最幸福》:巧用月經周期塑體美容:月經前運動減肥,月經後滋陰養顏月經和月亮一樣有盈虧,和四季一樣有陰陽消長。月經過後就像「新月初生」,宜靜不宜動,宜補不宜瀉,可以滋陰養顏;月經來臨之前就像「月滿將虧」,宜動不宜靜,宜瀉不宜補,可以運動減肥;而月經期就是「月郭空」,不宜用針葯,而應當安穩的度過。只有順應月經陰陽消長的周期,美容塑身才會更健康更有效。古人有立夏之日「秤人」的習俗。也就是在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立夏這一天,吃罷午飯,人們在戶外懸秤於大樹下,為小孩及老人稱量體重,以檢驗一年來身體是壯實了還是消瘦了,俗稱「驗一年肥瘠」。而婦女們不宜出門,則將秤懸於家中屋樑,並相互嘻哈逗趣,似閨中嬉戲。清代蔡雲有一組描述江浙的風俗詩,其中一篇說:「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鞦韆戲卻非。為掛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大意說,女孩子都走出了深閨,面前的懸秤看來像是鞦韆,玩起來卻發現不是,原來是讓大家輪流上秤稱體重,進行環肥燕瘦的比美取樂。此外,按風俗司秤人一邊打秤花一邊說些吉利話,比如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秤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等等。古人為何有稱體重的習俗呢?實際上則是因為古人食物比較缺乏,加上體力勞動比較多,稱體重主要是為了保持體重,健康成長,立夏時候陽氣漸漸旺盛,人體發散的多,收斂的少,最容易體重下降,所以要稱體重,等到立秋再秤以便養陰進補。對於愛美的現代女性來說,利用季節的陰陽周期來塑身美體時間好像太長,而如果懂得根據月經周期中陰陽二氣的消長來調理自己,減肥或者保養就變得事半功倍了。月經和月亮一樣有盈虧,和四季一樣有陰陽消長,根據一月內氣血的變化,將月經前的一星期左右稱為陽長期,是運動減肥的好時機;月經後的一星期稱為陰長期,適宜滋陰補血做保養;中間的十天左右,以排卵期為核心,作為陰陽平和期,適宜安排房事;而月經期陰陽俱逝,是人體推陳出新的過渡期,應當平穩安靜的度過。陽長期(月經前的一個星期):運動減肥的最好時機月經來臨前的一星期稱為陽長期,這時宜動不宜靜,宜瀉不宜補,可以運動減肥。月經要想順利排出,必須依賴體內太沖脈彙集的陽氣往外發散,月經前期身體的主要任務是募集陽氣,所以叫做陽長期。這個時候,胞宮就像夏天一樣以發散為主,這樣月經才能準時到來。如果你是一個體內陽氣不足的人,在這個時候會自然而然想吃一些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很多女性都會發現自己在這一段時間裡胃口特別好,就是這個原因。如果怕發胖,高熱量的食物可以適當少吃或者不吃,改由性溫的水果和蔬菜代替,比如荔枝、桂圓、南瓜。同時要少吃寒涼的食物。有喜歡用水果蔬菜減肥的女性,寒性的水果比如香蕉、梨、葡萄柚,寒性的蔬菜比如芹菜、蘆筍都應當少吃,因為這個時候胞宮血液漸漸淤積,寒性的食物會傷及陽氣,加重瘀滯,結果胞宮陽氣不足,經期就不能準時到來,或者來的時候容易痛經等。另外,當歸、阿膠等滋陰補血的食物在這個時候也不宜進補,在胞宮血液淤積的狀態下繼續進補,只會使血液更加瘀滯,不容易補進去。飲食被控制了,為了提昇陽氣,一定要配合一定量的運動,比如一兩公里的慢跑、一個小時的羽毛球、網球等,促進體內氣血的循環和發散。很多運動減肥失敗,或者毅力不佳的女性,不妨嘗試在這個時間段來運動,過後再停止,可以促進體內脂肪燃燒「化氣」的過程,同時可以補充陽氣調理月經。由於順應了體內陽長的自然周期,停下來也不容易形成依賴而反彈。此外,還可以用艾灸來補陽氣,比如艾灸氣海。氣海,顧名思義,是元陽之氣聚集之海,歷來只可補不可泄,是修行十分重視的丹田所在。氣海的位置在肚臍正下方1.5寸,常用艾火灸之,可治百病,唐代書法家柳公權的堂弟柳公度以養生聞名,他說:我沒有特別保養的方法,只不過平時溫灸氣海罷了。而對於女性來講,灸氣海不光補氣,而且體內如果有寒邪,借陽長期艾灸氣海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此外鬱悶、壓抑的情緒也會使體內陽氣不得宣發,所以這段時間身心安靜放鬆也很重要。有些女性經前抑鬱就是因為陽長期陽氣生髮不起來,而有些女性一減肥就抑鬱,就是因為陽長期節食過度傷到了陽氣,沒法生髮。(氣海穴;仰卧位或正坐位。從肚臍起沿下腹部前正中線直下量2橫指處,即為本穴。)陰長期(月經後的一個星期):滋陰養顏的最好時機月經乾淨以後一個星期是陰長期,這時人體宜靜不宜動,宜補不宜瀉,有利於滋陰養顏。在月經剛結束時,胞宮內陰血損失較大,女性體內十分缺血,需要以滋陰養血為主,促進體內「陰」的力量的聚集,陰血充足了,就可以為下一次排卵期胚胎受孕做好準備。大家知道,女性的保養重在滋陰。比如女性更年期會性格大變、衰老加快就是因為陰虛;又比如長痘痘大多是陽氣太旺,陰虛不能涵陽而往外冒的緣故。許多女人一說到滋潤、保養,立馬就去買一大堆名牌保養品、做美容,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因為從外部保養如同在花草樹木葉子上洒洒水,哪裡夠呢?只有從根本上滋陰涵木才能見效,而利用月經後的陰長期來做保養就是一個小訣竅。陰長期的調理以養陰、封藏陰血為主。想內部保養的女性可以適當食用一些滋陰補血的食物,比如用3~5克阿膠和烏雞一起燉湯喝,一周吃一兩頓。而肉類可以使用豬肉、排骨,因豬為水畜,又是血肉有情之品,填精補髓又生血,滋陰的功效也是很好的,一周喝兩三天。對於氣血虧虛的人,雖然同樣受「虛不受補」的限制,只要注意口味清淡、營養豐富、少食多餐,陰長期吸收效果會比平時好。而減肥的女性在陰長期則不宜過度節食減肥,因為在身體最需要營養的時候沒有吃好,身體會留下飢餓的記憶,就容易過度儲存脂肪而使體重反彈。另外,陰長期最需要營養,陰長期節食,氣血生化一少,月經就容易不調,比如經期忽前忽後、經量忽多忽少等。同陽長期相反,陰長期不宜用過度運動來減肥。而靜能養陰,靜能生血,只有血足了陽氣可以漸漸生髮起來。陰血不足的時候如果運動過度,陰血收斂不住陽氣,反而會傷陰、傷血,使人氣色變差不滋潤,性情也變得急躁不穩定。但是陰長期也不是不需要運動,可以用輕鬆地運動來輔助生陽,比如散步、觀賞風景、書畫娛樂、聽音樂等。此外還有較為安靜的氣功治療,比如腹式呼吸:慢慢的深吸氣,同時鼓起肚子,此過程大約3~5秒,鼓到不能鼓的時候,憋氣1秒,然後慢慢呼氣肚子漸漸回縮,3~5秒,癟到不能癟為止,憋氣1秒。如此反覆,每次5~15分鐘,做30分鐘最好。時間以午後和晚間練習為宜,堅持到排卵期。腹式呼吸時氣機隨膈肌下沉,有利於氣血在肝腎的運行而養陰。很多人練習的時候覺得乏味,如果能堅持3~6個月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妙處。此外,還可以使用吞津滋陰法,每晚靜坐或靜卧時,舌尖抵上顎,去除雜念,意守丹田,把口腔中的津液吞下去。的侯期(排卵期前後5天):陰陽交合的最好時機的侯是中醫術語,是男女「受孕的真機」,古人說它「一月只有一日,一日只有一時,凡婦人月經運行一次,必有一日情慾氤氳如水氣,在某一個時辰內,體內濕熱蒸騰,內心煩悶,精神恍惚,有欲交不可忍的感覺。」不難看出,它描寫的實際上是排卵期。標準的排卵期一般在下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實際上由於排卵受外界影響波動較大,一般把計算得出的排卵日的前5天和後4天,連同排卵日在內共10天稱為排卵期。這段時間陰陽二氣達到平衡,可以參加一些輕鬆的運動,比如音樂舞蹈活動。同時按摩小腹兩側的卵巢部位,促進排卵。由於排卵期的時間比較短,準備懷孕的女性可以在這幾天內安排性行為,同時要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對受孕非常有益。在飲食上,可以食用一些溫陽活血的東西,比如紅花酒:紅花200克,低度酒(38度)1000毫升,紅糖適量。紅花洗凈,晾乾表面水分,與紅糖同裝入潔凈的紗布袋內,封好袋口,放入酒罈中,加蓋密封,浸泡7日即可飲用。早晚喝一點,每次飲服20~30毫升,連服5~7天。紅花有行血活血的功能,加上酒力,行血效果更好。如果沒有,紅酒也可以替代,不僅有助於誘導排卵,也能為兩性生活提供更多的情調,月經期(3~7天):排淤去虛胖的最好時機中醫對於外傷導致的淤血,女人比男人好治,因為女性有月經這個排淤的自然通道。但這個通道同時也給寒濕開了一個「後門」,所以月經期要注意保暖,避免寒濕和生冷,安穩的度過經期。有些女性減肥不輟,月經期也大吃減肥藥,或者僅以少量蔬菜水果裹腹,其中減肥藥大多是抑制食慾的寒涼之品,經期應當停用,而性涼的水果蔬菜也要少吃,可以適當吃一些紅豆,比如紅豆沙的豆包。紅豆是經期常用食物,有一部日本喜劇叫做《繼母庸人妙管家》,裡面青木小姐來例假了,冒充女管家的未來繼母清水桂立刻殷勤的按照日本傳統給她準備紅豆飯。而從中醫來看,紅豆不僅補血,而且能利水,對經期水腫和虛胖都有很好的減肥作用,因此古人有「紅豆使人瘦」的說法。如果你屬於體重不胖體態胖,甚至感覺「喝水都在長肉」的女性,在月經期和日常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紅豆。生活習慣上,月經期不宜洗頭髮、洗澡,盡量避免冷水、淋雨等等,否則不利於淤血排出,淤血長期瘀滯在子宮,中年後就容易生成子宮肌瘤,甚至子宮癌。另外,乳房與子宮同屬肝經,乳腺增生、乳腺癌也和它密切相關,所以經期避免寒冷不是一件小事。其他方面還應避免鬱悶、生氣這些影響經血排出的生活習慣等等。總之,「女子以血為主,以血為用」,實踐中,無論增肥還是減肥,無論美容還是塑身,都不能傷及氣血,如果不順應月經周期,就容易傷及氣血。《黃帝內經》說:「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其中陰長期就像「新月初生」不宜消耗過多,陽長期就像「月滿將虧」,不宜進補,而月經期就是「月郭空」,應當安穩的度過。只有這樣順應月經周期,才能達到健康美容塑身的目的。《健康的女人最幸福》:女人的幸福從子宮保養開始未婚前注意子宮的保養,為孕育做準備「宮」是孕育子女的宮殿,神聖不可怠慢。但凡女子,都要護好自己的「宮」,只有讓子宮這座神聖的宮殿保持完好安寧,生活才會沐浴在幸福永恆的光輝里。一般人都認為,只要女性不存在先天生殖系統的問題,婚後都可孕育。而現在的情況卻是,很多人想要孩子都要不了,並且多是女方的問題。為什麼這種情況會越來越普遍呢?說到孕育,就不得不提子宮。子宮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它的功能主要有兩大項,一個是排出月經,一個是孕育胎兒。「子宮」本身,就暗含了「子女的宮殿」之意。不過這個神聖的「宮殿」非常脆弱,很多不正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都會令它遭到破壞。很多女性婚前都忽視對子宮的保養,要麼是讓子宮受了寒,要麼是多次人流、刮宮等,給子宮造成致命傷,使孕育功能受損。要風度不要溫度,子宮受了傷百病起於寒。現在很多女性無法受孕的原因,是由於自身的宮寒。「女子風寒在子宮,絕孕十年無子」,《內經》里最先提出子宮一詞時便有宮寒不孕的說法。那麼這個「宮寒」怎麼理解呢?它不僅是指子宮本身的溫度低,更側重包括女性整個生殖系統(包括子宮、輸卵管、卵巢)生殖能力的低下。就像寒冷貧瘠的土地無法令種子發芽生長,寒冷的子宮同樣也孕育不出完好的胚胎。女體為陰,女性本身就屬多陰多血之軀,體陰而用陽,所以常常是陰氣有餘,陽氣不足。這在男女性情差異上也能看出來。比如都說男有陽剛之氣,女有陰柔之美。陰主靜,女子多是嫻靜優雅;陽主動,所以男子多是熱烈剛強。反應在生理上也是。陽主發散,所以男性的生殖器是長在外面的;陰主收斂,女性的生殖器長在裡面。在夏天,穿露肩、露背、露臍衣服的人非常多,空調的冷風帶著寒氣進入體內,子宮不可避免的得要遭遇這股「寒流」。為什麼月經遲遲不肯來?子宮受寒邪侵擾,血氣遇冷凝結,所以經血不下,不通則痛,月經推遲的同時還會出現量少、痛經。氣血紊亂不暢,還會導致面部黃褐斑。但很多女孩子都意識不到這一點。她們為了追求美麗,常常是只要風度,不要溫度,甚至有人天冷時也衣著單薄,雖是美麗,卻也「凍人」。比如現在的冬天,女孩子很流行雙棉褲襪加上超短裙的搭配。首先我們的膝關節部分是懼寒的,因為關節部位皮下脂肪較少,很容易受寒。其次,穿裙子會直接導致小腹和下體著涼,接著就會造成子宮寒冷。寒性凝滯,主收引,寒邪客於胞宮,會使血脈瘀阻不暢,子宮失去溫煦。整個盆腔的氣血不通暢,如此慢慢累積,就有可能導致無法受孕養胎。人流大傷子宮元氣,導致不孕現在女子婚後不孕,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曾有過一次甚至數次人流的經歷。人流會給子宮帶來不小的傷害,有時甚至是致命的傷。為什麼這麼說呢?子宮相當於女人的命根,它不僅重要,而且非常脆弱。人流手術中的負壓吸引術,是用一根中空的吸管進入宮腔,將胚胎組織通過負壓吸出來;另一種鉗刮術是用卵圓鉗將子宮內大塊的胚胎組織夾出來。人流技術再先進高超,也都是在子宮上做手術,你不能說哪家醫院的技術好就能不動子宮使裡面的胚胎神奇消失。只要手術,就會損傷子宮的元氣。《女科證治》里說:「婦人有孕,全賴血以養之,氣以護之。」人工手術使子宮元氣大傷,它就會失去孕育胎兒的這種能量。並且,人體之腎的脈絡與子宮相連屬。中醫認為,腎氣的盛衰,不僅是能夠受孕的關鍵,且會影響到整個妊娠期。如《醫學衷中參西錄》所言:「男女生育,皆賴腎臟作強,腎旺自能蔭胎也」。《女科經綸引·女科集略》里也有:「女之腎脈繫於胎,是母之真氣,子之所賴也,若腎氣虧損,便不能固攝胎氣。」一般流產手術,多少都會損傷胞脈之氣與腎中真氣,從而使女性的生殖系統狀態低下,無法受孕。按現代醫學的說法,人流後有可能會出現輸卵管不暢、宮腔粘連、子宮內膜異位等導致不孕的因素。其實這也是由於人流損傷了胞宮脈絡,胞宮與沖、任、督三脈直接連屬,胞絡受損使沖任氣血運行不暢,出現閉經或經血不暢;或是瘀血留滯,阻礙精卵在生殖道的運行和攝納。這都需要中醫里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暖宮補益腎氣等方法把手術造成的瘀阻化開,把受損的氣血補回來才行。但最好的方法,還是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愛惜自己,一個是潔身自好,一個是夫妻雙方在未準備要孩子之前嚴格做好避孕措施,以防後患。養護子宮,從護肝開始子宮實現生理活動,與各臟腑都有著經絡和功能上的聯繫,其中關係最密切的要屬肝臟。胞宮得養,時時都離不開肝臟的養護。為什麼這樣說呢?女性經、帶、胎、孕、產等各項生理活動,都需要以一個健康完好的子宮為前提。女子以血為本,這些還都必須靠陰血的充盛、通暢來實現。肝主藏血,相當於我們身體里的血庫,更是屬於子宮的血庫。肝臟怎樣把它的血拿給子宮來用呢?這主要靠沖任二脈來完成,沖任二脈與女性的生理功能聯繫十分緊密。沖脈為血海,任脈主胞胎,它們都是下起胞宮,同時與足厥陰肝經相通,隸屬於肝。肝臟是「將軍之官」,性喜條達。肝氣平和,肝血充足,則任脈通利,太沖脈盛,這樣月經就能按時到來。若肝血不足,藏血功能失調,人就會出現月經不調、閉經、崩漏這些癥狀。肝還是主情志疏泄的臟器,情志不暢則肝失疏泄,肝氣鬱結,造成氣滯血瘀。體內一旦有滯和瘀,子宮的生理功能就開始紊亂了。如沖任二脈瘀血內阻,經血便不能正常下達胞宮。肝經循經兩肋,肝氣不舒經前還會出現乳房脹痛。總之,肝失疏泄,便會起沖任二脈失調,氣血不和,因此便會引發月經、帶下、胎產方面的疾病,甚至會影響性功能和導致不孕。肝藏血,女子以血為用,實現於子宮。可見,我們只有把肝這個「將軍之官」養護好了,子宮才能得到愛護和滋養。灸「子宮穴」,調經理氣升提下陷如果說愛護肝臟是養護子宮的一個渠道,那麼養護子宮有沒有什麼具體可行的簡便方法呢?這裡教大家認識一個重要的穴位,就是子宮穴。它的位置在肚臍下4寸,旁開3寸的地方,是治療婦科病的常用穴,按揉或艾灸此穴,可以調經理氣,升提下陷。主要用來治療月經不調、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盆腔炎、闌尾炎、不孕症及子宮下垂等。如果採用艾灸的方法,一般是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5分鐘。還有個簡便的方法就是按揉。身體平躺在床,用自己的食指和中指按順時針方向按揉子宮穴2分鐘,之後再逆時針按揉2分鐘,最後點按半分鐘即可。我們在應用子宮穴的同時,還可配上其它穴來用,比如說歸來穴,位置在當臍中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的地方。歸來,這個名字聽上去似乎就能讓人聯想到它的意義。月經不調量少或閉經,可理解為月經不來,無法受孕為胎兒不來。如果我們合用歸來穴和子宮穴,對女性月經不調及不孕症都有很好效果。但凡女子,都要護好自己的「宮」,只有讓子宮這座神聖的宮殿保持完好安寧,生活才會沐浴在幸福永恆的光輝里。聰明女人,產後子宮恢復要趁早產後的子宮,不再像少女時的子宮那樣光滑,子宮壁容易出現皺褶和印窩。這成為了產後存留垃圾的隱秘地帶。如果產後不注意子宮的儘早恢復,宮腔內殘留物堆積成毒素,就容易引起子宮肌瘤、囊腫、內膜炎等婦科疾病。子宮不僅是身體的重要器官,更是賦予女性的健康和美麗的神聖使者。很多人心裡都明白要好好愛護子宮的道理,但由於對人體的無知和不了解,以致常在最佳保養期對子宮不聞不問,等到它出了問題,才深悔之前的疏忽和大意。很多婦科病就是這樣造成的。其實,保養子宮最重要的一環,在於產後的恢復上。如果產後子宮恢復不好,就等於給之後的健康埋下了隱患。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分娩之後,子宮裡會出現日積月累的殘留物,它們會慢慢給這個神聖的宮殿鑄上斑斑銹跡。我們知道,子宮是孕育生命的搖籃,女人生兒育女要靠它來完成。那麼在這期間,子宮都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在未婚少女之時,子宮大約只有50克重,相當於一個雞蛋的大小。而受孕後,隨著胎兒日漸長大,子宮就像氫氣球一樣被慢慢吹開了。一般正常的胎兒,體重在六到七斤,羊水在兩斤半左右,加上胎盤兩斤半左右的重量,一共得十多斤。可見我們的子宮有著多麼令人難以想像的彈性和張力。等到十月懷胎分娩之後,這個子宮就又收縮了回去。可是絕對不可能再縮到原來的大小了,而是變成像我們的拳頭這麼大了。不僅如此,子宮的質地也不如先前緊實了。生過孩子的子宮,先是被撐開,之後又一下子縮回去,就不再細膩光滑了,會出現很多皺褶、印窩。這些皺褶的縫隙里,就成為了產後儲存垃圾的隱秘地帶。大家會問了,子宮裡面怎麼會有垃圾呢?其實,分娩後的子宮,很容易有細菌貯存。首先來說我們生兒育女的垃圾,羊水。有人認為羊水是乾淨的,並且胎兒是喝羊水長大的,其實不然。在胎兒的不同發育階段,羊水的性質有所不同。在孕後一到三個月內,羊水的成分主要來自胚胎的血漿,之後隨著胎兒臟腑器官的發育成熟,羊水就成了小生命代謝的來源,比如尿液什麼的都混雜在裡面。分娩之前,胎兒的代謝物統統都留在羊水裡。到分娩時,第一個破的是羊水,之後胎兒胎盤就都出來了。但這個羊水卻是很難排凈的,會有一部門貯留在子宮壁的皺褶印窩上。其次就是惡露。生完孩子之後,醫生都會在產婦的肚子上揉一會,接著再按一會。這個揉是在幫助產後的子宮更好收縮,子宮收縮的程度離受孕之前越接近,我們身體恢復的就越好。按則是為了促進惡露的排出。但即便如此,惡露多少有點還會殘留在子宮壁上。羊水和惡露是伴隨懷孕出現的,屬於我們生兒育女的垃圾,但另一部分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就是夫妻之間性生活帶來的垃圾,死掉的精子。男性的精子在成活的時候是富含高蛋白的,屬於有益菌,如果夫妻間性生活夠健康、夠規範,每次精子都能把女方體內的細菌給帶出來,相當於給陰道做了一次大掃除。但精子的壽命非常有限,長則24小時,短則只有3秒,之後就變成死精子。如果精子在宮腔內死掉了,就變成了沒有任何價值的垃圾。每次成功進入宮腔的精子,它們從宮頸進入宮腔,死在裡面後不能出來。要想將它們排除掉就得找機會,這就要靠我們女性每月的排毒期——月經。我們不能把月經看得可有可無,它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每一次月經都可謂是雙排毒。首先它會把卵巢內膜毛細血管破裂出來的血排出來,也就是經血,屬於新陳代謝的毒素;其次便是殘留於宮腔的死精子,跟著經血一起排出。婚前女性的子宮內壁是光滑細膩的,內膜一剝可以全掉下來,但婚後的子宮,即便未經過受孕和分娩,也會出現皺褶和印窩。於是每次內膜都剝落不完全了,那些死掉的精子更是不能完完全全地隨經血排出,而殘留在子宮內。子宮如玉費思量:調經養性防肌瘤子宮如玉,玉有斑塊叫做「瑕」,子宮有肌瘤就叫做「瘕」。子宮長了肌瘤,不要輕易切除子宮,因為肌瘤好發於卵巢功能較旺盛的30~45歲的婦女,50歲以後,由於卵巢功能明顯衰退,肌瘤大多自行縮小。此外,肝經繞過子宮,任脈、督脈、沖脈也起源於胞中,如果子宮被切除,這些經脈都會嚴重受創,影響女性的壽命和容貌。「玉」字大家都認識,三橫一豎加一點,為什麼這麼寫呢?在古代,「玉」字本來沒有那一點,而是寫成「王」字,三橫一豎象徵一根絲線貫穿著三塊美玉。此外,三橫也象徵著「天地人」三才,加上一豎,表示能夠溝通神人,傳達上天的信息和意志的王者,於是玉石一開始是王者的象徵性配飾,所以和「王」字通用。後來佩戴玉器的人漸漸多起來,佩戴玉的不一定就是王,為了加以區分,就在「王」字腰上加上一點,創造了「玉」字,專指系在腰間的玉石,而「王」字則單指王者了。眾所周知,玉以沒有瑕疵為美,古人祭天的儀式之一就是將純白的美玉埋入地下以表虔誠;此外,漢字「皇」由「白玉」組成,本來就是指用白玉祭祀的天地之神。在女人的體內,也有一塊這樣的美玉,這就是子宮。古人認為,人居於天地之間,稟天之陽氣,地之陰氣而生長,其發育成人形的地方就是子宮,所以子宮和玉一樣也是天地人三才匯聚的地方;此外,玉稟土氣而生,土的特點是生生不息,這和子宮傳宗接代、繁衍人類的道理是有相通之處的。和美玉一樣,子宮也以沒有瑕疵為美,如果氣血不通、邪氣凝滯,天長日久子宮以及附近的組織就會留下實實在在的瑕疵,古人稱之為「癥瘕」,比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盆腔炎性腫塊、子宮內膜異位症等。 「瘕」和「瑕」同音,它們的意義也有相通之處,美玉里的斑塊叫做「瑕」,子宮裡的斑塊、硬結叫做「瘕」。其中,質地較硬的結塊,被稱為「石瘕」,伴有子宮出血的結塊,就叫做「血瘕」。所以《說文解字》說:「瘕,女病也」;《黃帝內經》也說:「石瘕……皆生於女子。」什麼是子宮肌瘤?它就像平常生活里見到的樹瘤一樣,好好的一棵樹,凸出來一個大腫塊。樹瘤是樹的一種病態反應,而肌瘤是長在身體裡面的一種病症,但是外表看不出來,一開始的表現頂多是月經有些不規律,很多女性常常沒當回事兒,等到癥狀多了,比如白帶增多、疼痛、排便困難等,再去醫院做檢查時,它已經長的很大了。其實子宮肌瘤早期是很容易查出來的,一般40歲以上的女性,無論月經正常與否,每隔一年左右可以去做一個婦科B超的檢查,有些直徑1厘米大小的肌瘤都可以看出來的。子宮肌瘤的特點是容易增長,又容易複發,所以儘管有些人不想切,有些人則是切了還是長,還有的人索性將子宮全切了。怎樣知道自己該切不該切呢?主要看年齡段和生育情況。30~45歲之間是女性子宮肌瘤的高發期,35歲以上,每4個女性里就有一個帶有子宮肌瘤。所以治療和切除主要集中在這一年齡段。而到了50歲以後,做手術的就很少了。為什麼呢?一來人的年齡大了,人體氣血已經不足,手術之後氣血更難恢復;二來由於肌瘤的生長速度和卵巢功能有關,卵巢功能強,肌瘤長得就快,50歲後卵巢功能衰退,肌瘤大多可以自行縮小。如果這個肌瘤生長在子宮表面,或者說也不是特別大,可以不用手術。因為這種肌瘤就像一個寄生菌,隨著年齡的增長,卵巢功能開始衰弱,肌瘤自然也跟著萎縮了,對身體的影響也就很小了。如果是35歲,或者更年輕,那就要看肌瘤的大小了。瘤子的直徑在2、3厘米左右,一般不用切。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困擾,一般女性應當盡量在35歲以前懷孕生子。35歲到50歲之間,小的肌瘤可以不用手術,大的根據具體情況再決定。由於子宮肌瘤是否手術、是否切除子宮,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是是否生育。以至於很多女性陷入一個誤區,生了孩子以後,子宮就可有可無,一發現肌瘤,不管大小,就乾脆切除一勞永逸了。有個別醫院甚至也會藉機鼓動女性切除子宮,增加收益。實際上已經生育的女性長了肌瘤,不一定嚴重到要手術。子宮肌瘤的惡變率很低,只有約1%,只要沒有引起月經過多、痛經或流產等嚴重不適,大多數情況下都不需要進行子宮切除手術。一來手術畢竟是一種創傷,一定會傷及氣血,加速女人衰老的過程。二來子宮是肝經運行的地方,而女子以肝為先天,肝經受損,壽命也會大打折扣,所以沒有特殊情況不要急於切除子宮。另外,任脈、督脈、沖脈三大脈皆起於胞中,如果子宮被切除,這三條奇經都會受到重創,給人健康帶來危害。很多切除子宮的人會發現自己老的特別快,就是因為體內經脈受損的緣故。而沖脈除了調經之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調氣,對推動人體新陳代謝的氣機、延緩衰老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不過,如果因此對切除子宮心存畏懼而延誤治療也是得不償失的,例如著名影星梅艷芳身患子宮癌,堅決不肯做手術,最後香消玉殞,實在令人惋惜。中醫有什麼防治肌瘤的好方法嗎?中醫認為,子宮肌瘤主要由氣滯血瘀導致,比如性情比較抑鬱的人,此外還與生活習慣中寒濕侵襲有很大關係,比如大量吃生冷,平時穿的太少的人,患子宮肌瘤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治療上以化瘀行血為主。然而「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用來形容子宮肌瘤的治療是最恰當不過了。從流動形態的氣血,慢慢凝滯,最後形成有形的結塊,肌瘤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藥治療起來也很緩慢,有時一月能夠見效,但治療常需要三個月以上,根治則比較難。近代有一位學貫中西的名醫叫張錫純,他也曾經說過:「女性癥瘕治癒者甚少」,「治療癥瘕者十中難愈二三」。所以,目前中醫主要治療比較小的肌瘤,比如直徑在3、4厘米以下的,可以採用中醫保守療法。預防上,女性從年輕時開始就要避免寒濕,比如月經期要少接觸冷水,天冷不要穿得太「清涼」,同時要促進月經期淤血的排出,比如非常常見的生薑紅糖水、醪糟雞蛋湯等等。寒氣對子宮的影響有多大呢?在日本有專門的研究,如果改掉月經期間的寒涼飲食和生活方式,結果使許多人乳腺、子宮疾病大大減少,而且使乳癌、子宮癌等患其它癌症的開刀者,術後複發率也大大降低。避免寒濕帶來的好處不可小瞧,現在這個方法已在日本被廣為宣傳,每年有數萬人因而得救。此外,對於健康的女性,適度的性生活也是預防子宮氣血瘀滯的一個方法。房事具有調和氣血、緩解肝鬱之氣的作用,生活中有些成年女性長期獨處容易感到壓抑,脾氣也會有些怪異就是這個原因。12時辰之中,亥時氣血在上中下三焦之間運行,而三焦恰好是連接五髒的樞紐,如果亥時(晚上9-11點鐘)進行交合,可以更好的疏通百脈,調和氣血,對緩解瘀滯之氣有很好的效果。宋代茶陵郁禪師有一首偈子(古代禪師的佛學心得的專用語)中說:「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希望廣大女性從現在開始好好養護自己的子宮,讓自己的子宮光潔無瑕,和面容一樣「如珠如玉生光輝」。預防宮頸癌,讓子宮健康活到天年子宮像一個倒立的瓶子,子宮頸則像是子宮健康的瓶頸。如果肝鬱氣滯,未排出的淤血最容易滯留在宮頸處;如果脾濕很重,未排出的濕濁之氣也會滯留在宮頸;此外,宮頸與陰道相連,是嬰兒生產、性交的關口,如果早婚、早育、多產,或者濫交都容易誘發宮頸病變,嚴重的將導致宮頸癌。《孟子·離婁章句下》中,有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叫做「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大意說一個能力出眾的君子,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基業,經過幾代人就消耗殆盡了。這句話換成民間一句極為通俗深刻的概括,就是「富不過三代」。西方人則將此種情況稱為「瓶頸」(bottom neck)現象。「瓶頸」一般用來形容發展中遇到的停滯不前的狀態。這個階段就像瓶子的頸部一樣是一個關口,再往上便是出口,但是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出路和方法,就有可能一直被困在瓶頸處,並滋生出很多棘手的問題來。對於所有渴望健康活到天年的女性而言,我們的體內也有一個影響健康的「瓶頸」,這就是子宮頸。子宮的宮體約莫拳頭大小,像一個倒置的燒瓶,上面圓而鼓的是子宮體,下面窄而小的就是子宮頸。子宮通過子宮頸與陰道相連,像一個燈泡「擰」在陰道上一樣。由於子宮頸與陰道相連,而陰道與女子體外環境相連,所以女子子宮的邪氣、淤血要排泄出去,或者外面的邪氣、寒邪要衝進來,子宮頸是必然經過的要道。如果這個關卡沒有保養好,子宮頸就容易發炎、糜爛、出血,最後就會發展成宮頸癌。由此可見,子宮頸是女性真真正正的養生「瓶頸」。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初期沒有任何癥狀,後期可出現異常陰道流血。中醫里沒有宮頸癌的說法,根據其癥狀被籠統的列入「五色帶」「癥瘕」的範疇。宮頸癌常見的原因可以分為三種:肝氣鬱滯型、脾濕下注型和肝腎虧虛型。肝鬱氣滯傷宮頸,坐學導引解肝鬱宮頸癌的一個原因是肝鬱氣滯。子宮是肝經氣血流注之所,只有肝經氣血充足,月經才能「風調雨順」。如果肝鬱氣滯,淤血就會在子宮淤積,疏泄也會不通暢。由於子宮像一個上大下小的倒立瓶子,所以瘀滯經血從上往下依次向陰道排出的時候,最後的一撥淤血最容易在「瓶頸」處淤積,這時子宮頸就成了淤血的重災區,慢慢的就會引發宮頸疾患。所以預防宮頸癌一定要讓肝經通暢,沒有淤血,宮頸癌就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現在女子因為工作家庭兩頭都要忙,肝鬱氣滯的人很多,比如一些都市女性,經常會感到鬱悶壓抑。有些女性解決的辦法就是上網狂聊或者泡吧、蹦迪、過瘋狂的夜生活,結果治標不治本,第二天反而更加空虛抑鬱打不起精神,氣色也越來越差。因為晚上是養肝血的時候,雖然瘋狂宣洩了一點鬱悶之氣,但肝血又不足了,所以與其用瘋狂叛逆的方式來緩解瘀滯,不如用傳統的導引術來緩解肝鬱。比如中國健身氣功中的六字訣,其中「噓字訣」是專門鍛煉肝的。具體做法是這樣的:在椅子上坐好,兩腿伸直,上身正直,然後深吸一口氣,再緩緩吐氣,同時發出長長的「噓」字音,每次噓6遍以上,每天一兩次,對舒緩肝氣有很好的作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比如我們被領導批評以後,回到辦公室肯定有個下意識的動作,就是我們會自動發出「呼」或者是「噓」的聲音,這樣簡單的方法就可以不讓肝鬱住。所以,這種自動發音就是人體的自救。通過發聲來治病,這是中國最古老有效的方法。解肝鬱還有一個方法,就是要宣開兩腋,坐著也可以做。方法是這樣的:兩個手掌交叉,抱著後腦勺,撐住了,手與肩膀齊平,盡量撐開拉住。這個動作一下子就把這兩腋宣開了。然後,維持這個動作慢慢左轉,在左轉的過程中,兩腋不許合上,慢慢地左轉,轉到最靠邊的時候,屏住呼吸待一會兒。然後,再慢慢地正過來,再右轉。同時注意眼神,要拚命地往身體最後面看。每天坐在辦公桌前左右各做六遍以上,會有很好的疏肝解郁的作用。因為腋下是主氣的膽經,它和主血的肝經是相連的,同時膽經從腳底上來到達腋下肋骨附近,左右移動也可以拉伸上身的肝經和膽經。此外,眼睛也是肝所主,往後看,可以順肝經拉升的方向疏導肝氣。脾濕下注傷宮頸,一把炒米幫你忙宮頸癌的另一個原因是脾濕下注。脾濕的現代人越來越多了。為什麼呢?比如現代人缺乏體力勞動,連走路都有車船飛機代步,氣血不暢就容易濕氣聚集。此外,酷暑時節,人們貪圖冷氣,愛喝冷飲,愛吃冷盤,這樣也會讓濕邪深深地埋在了體內。還有的人吃的太油膩,豬油、豬肉性味咸寒助痰,肉吃多了也能導致痰濕,「魚生火肉生痰」就是這麼來的。不光宮頸癌,其他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濕邪、痰濕有關。由於濕是陰邪,喜歡往人體陰部、下部等地方遊走,如果脾胃運化不動濕氣,濕氣最容易在子宮頸這個狹隘的關口積聚,引起白帶增多、異味等情況,久而久之,就容易引起子宮頸的問題。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要想去除脾濕,預防宮頸癌,就得注意改善以上生活習慣,同時體濕的人養生還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這就是平常吃點炒米。我國南北都有炒米的習俗,其中蒙古炒米很能說明它的養生功效,由於蒙古人吃肉類比較多,體內容易生濕,所以他們日常就以炒米來祛除濕氣,養護脾胃。因此當地人諺語說「暖穿皮子,飽吃糜子(炒米)」,就是說生活好了,肉吃多了就要吃點炒米來養生。炒米的製作很簡單,過去人們物質不夠豐足,常常用剩飯來做炒米。把平時煮剩的飯(太黏的江米除外),晾乾水汽,然後打散成一粒粒,再徹底晒乾。然後用乾淨無油的鐵鍋燒熱來炒米。炒制的時候記住兩點,第一、要不停的用鍋鏟炒動,否則米會燒焦的。第二、米一定要炒至發黃,至於是淺黃還是深黃,那就看你的口味來定了,你喜歡吃鍋巴就炒深黃一點,不喜歡就炒淺黃一點。為什麼炒米能祛濕呢?中醫里有一個理論,叫「焦香者入脾。」炒米其實就是焦香入脾、健脾化濕的最好的葯。而且黃色入脾,所以炒到發黃的時候效果會更好。不光炒米,其他烤饅頭片、鍋巴、麵包干都是異曲同工之妙的祛濕食物。炒米、鍋巴在家可以做,香脆的麵包干超市和麵包房就有賣,體內有濕的女性朋友常吃一點,不僅可以治療脾胃,又可以預防脾濕引起的宮頸癌。腎虛不足傷宮頸,潔身自愛最重要宮頸癌的第三個原因是腎虛。子宮頸既然屬於子宮的一部分,自然和主管生殖的腎臟是密切相關的。因為子宮頸既是孩子生下來的通道,也是性交時必然要頻繁接觸的部位,早婚、早性、多產等生活行為,很容易傷腎,結果導致宮頸癌的高發。早在19世紀40年代,一位義大利醫生從死亡登記資料分析中發現,患子宮頸癌的婦女大多數為已婚者,即有性接觸者,未婚者很少,而修女幾乎不患子宮頸癌。可見良好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比如女子20歲之前,肝腎之氣不夠充盛,對外邪的抵抗力也不強,如果早婚早育,而且又生很多胎,都會加重子宮頸的負擔,使子宮頸最容易被邪氣侵犯,因此這類女性得宮頸癌的概率比較高。有研究說宮頸癌發病,農村高於城市,山區高於平原,原因就因為這些地方女性常常早婚多產,所以女孩子不宜在生殖功能尚未發育成熟的20歲之前早婚早性。此外,生活在城市的女性也不要沾沾自喜,那些與過多異性濫交的女性,子宮頸也長期遭遇各類男人帶來的邪氣侵襲,所以也是子宮頸癌的高危人群。這對於那些從事「非常工作」的女性,以及熱衷於「一夜情」的女性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警告。有人不服氣的說,我知道某某是干這個的,她身體可是好得很啊。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因為腎精與遺傳有關,如果你的父母遺傳給你的腎精很充足,也許你要過很多年糜爛的生活才可能露出端倪,問題是如果你是腎精不足的那個,你踩中宮頸癌的地雷的可是容易得很。因此,過有節制的、道德的生活,不光是對社會負責,同時也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值得一提的是,曾經遇到一些自欺欺人的女性患者,還會問:宮頸癌患者手術後還能生育嗎?很遺憾,宮頸癌手術保住性命已是非常慶幸的事情,腎主生殖,宮頸癌手術讓女子腎氣大傷,所以術後一般都將喪失生育能力,大家不要奢望太多,還是多多的潔身自愛,加強衛生保健,注意按時婦科普查,發現癥狀苗頭,及時就醫比較好。宮頸刮片幾十塊,可把癌症掐死在搖籃目前宮頸癌的治療方案以手術和放射治療為主,亦可採用中西醫綜合治療,但中晚期患者治癒率很低。所以該病貴在早發現,比如,子宮頸早期癌的治癒率為90%~92%,子宮頸原位癌的治癒率則可達到100%。早期發現的簡單方法就是做宮頸刮片檢查。一般30歲以上的有性行為的婦女每年作1次宮頸刮片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宮頸癌。對於有早婚、早性、多產、濫交經歷的高危婦女人群,更是要定期檢查。一般如果連續2年篩查均為正常者,後面可以改為每3年篩查一次。這樣一直篩查到65歲左右,因為這時候女性子宮基本已經萎縮,可以不再參加篩查了。一般的正規醫院都具有這項婦科檢查,具體的檢查費用雖然有點差異,但一般只有幾十元,不會超過100元。此外,還有一些宮頸癌的早期信號值得注意,比如白帶異常,尤其是膿性、米湯樣或者帶血的白帶,必須高度警惕宮頸癌;還有性交的時候出血,不要總認為是由於性交用力不當而引起的,而忽略宮頸癌存在的可能。另外,有些老年婦女已絕經多年,突然無任何原因又「來潮了」,出血量常不多,而且不伴有腹痛、腰痛等癥狀,極易被忽視。其實,這種陰道不規則出血常是子宮頸癌的早期徵兆,許多老年患者就是以此癥狀而來就診,得到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總而言之,子宮的「瓶頸之痛」,一方面是宮頸自身的特點決定的,另一方面則是人們的生活方式導致的,只有掌握中西結合的方法,有效的預防宮頸癌,讓它健康的活到五六十歲然後萎縮,完成它的正常生命周期和使命。白帶是子宮的「保護神」,魚類和扁豆祛濕止帶最簡單魚類在水裡生活,屬於「至陰」,所以具有「陰極生陽、寒極生熱」的特點,可以用來溫陽健脾,調理寒濕引起的帶下證;扁豆為「脾之谷」,能化清降濁,故專治中宮脾胃之病,適宜濕熱引起的帶下證。大部分生活在低濕陰暗中的生物,都有他獨特的預防寒濕的工具。比如魚類,它有鱗片,鱗片的外面,仍有一層滑滑的粘液。而黃鱔、鯰魚、泥鰍生於更陰濕的淤泥層,鱗片退化,全身都布滿黏糊糊的液體。魚鱗對魚有保護作用,黏液也有相似的功能。它雖然不能阻擋硬物的撞擊,但可防止毒菌的侵襲,同時也可以阻擋水中寒濕邪氣從皮膚進入體內。人體的子宮也位於人體偏陰偏濕的部位,而且僅僅通過陰道與外界相連,沒有完全封閉,又沒有鱗甲,也沒有結實的皮毛,靠什麼來抵抗體內外的陰濕之氣,並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呢?秘訣就是分泌粘液,這粘液有個專業的名稱,叫做白帶。白帶主要來源於宮頸、子宮以及輸卵管內膜的分泌。很多女性不清楚白帶的源頭在子宮,常常把「陰液」當成白帶。陰液是陰道中的一種分泌液,平時不分泌,只有受到性刺激、性興奮時,陰道壁才會有粘性液體的滲出。女性的陰液與男子在性興奮時尿道口流出的前列腺液有許多相似之外,和白帶則大不相同。如果稍加註意,還是不難區別的。中醫認為,正常女子自青春期開始,腎氣充盛,脾氣健運,任脈通調,帶脈健固,陰道內即有少量白色或無色透明無臭的粘性液體,特別是在經期前後、月經中期及妊娠期量增多,以潤澤陰戶,防禦外邪,此為生理性帶下。如《沈氏女科輯要》引王孟英說:「帶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潤,本非病也。」由於宮頸、子宮內膜以及輸卵管都深深隱藏在體內,必須藉助現代儀器才能窺見其廬山真面目,所以白帶就成了古人了解子宮及其附件的健康信息的信號燈。如果白帶的量明顯增多,或色、質、氣味異常,這就是帶下病。因此,觀察白帶的性狀,並進行調理,就是養護子宮健康的第一步。白帶清稀量多是寒濕,黃鱔溫陽祛濕又止帶清代《醫宗金鑒》認為,帶下之病是體內生的濕熱或者寒濕下行進入子宮引起,由於五臟都可以生濕,其中青色的白帶是來源於肝臟的濕氣, 為風濕; 紅色帶是來源於心臟的濕氣, 為熱濕;黃色帶是來源於脾臟的濕氣, 為虛濕;白色代來源於肺, 為清濕;黑色帶屬腎, 為寒濕;以上五種總稱「五色帶」。聽起來很複雜,實際上該病的病因主要集中在一個字——濕,所以治療上以祛濕為主。其中寒濕帶下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帶下的特點是量多,顏色清亮而稀薄。患者往往寒症的表現,比如怕冷,腰腿酸痛、小腹冷脹或者隱隱作痛等等。一般選用健睥溫陽、清濕化帶的食品調治。人類常用的食物中,魚類是健脾祛濕驅寒的好東西。下面我們先來看幾種常見魚類的養生功效:1胖頭魚。中醫認為,胖頭魚有補虛弱、暖脾胃、益筋骨、祛風寒、緩眩暈的功能。2草魚《本草綱目》說,草魚能「暖胃和中」,《醫林纂要》還說它有「平肝祛風、治痹、截瘧」的功效。3鯉魚鯉魚有滋補、健胃、利水、利尿、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咳下氣的功效。4鯽魚中醫認為,鯽魚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的功效。5鱔魚(黃鱔)補氣養血祛濕、溫陽健脾、滋補肝腎。其中黃鱔治疳痢、腰背腳濕風、五痔、腸風、下血、帶下、陰瘡。從這些最常見的魚類中,我們發現了魚類的共性:第一,健脾胃,第二,祛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功效呢?中醫認為:魚在水裡生活,屬於「至陰」,所以具有「陰極生陽、寒極生熱」的特點。換句話說,魚雖然是冷血動物,為了能在水中生存,身體需要有一定的火性,才能抵抗低溫寒濕的環境,所以民間有「魚生火」的說法。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用魚類祛濕,不宜辛辣,而且吃魚的時候不要刮魚鱗,當然吃起來口感會有所下降。為什麼呢?因為魚鱗也是有助於祛濕的。《名醫別錄》中就這樣記載:用鯽魚、鯉魚之鱗片,用文火熬成膠凍,婦女食後,可治帶下病。印象中,湖南人吃魚就不刮魚鱗,可能是因為當地低濕氣候影響的緣故,而大多城市人則以刮魚鱗為吃得講究,視魚鱗為棄物,這實在是沒有懂得魚類食療的精髓呀。鱔魚雖然不是魚,不過也是生活在水底、乃至陰濕的污泥中,體內抵抗寒濕的藥性更強,所以溫陽健脾,是治療寒濕帶下的食療佳品,清代嶺南學派醫學家趙其光的《本草求原》認為以黃鱔最好,其他鱔魚則不行。這裡介紹一款常見的紅燒鱔段,方法如下:選新鮮黃鱔2、3條,個頭不要太大,宰殺後切成4厘米長的小段狀備用(此過程可以由商家代勞),大蒜10餘顆剝去外皮、洗凈,放入冷水鍋內煮熟(或蒸熟)待用。然後炒鍋置旺火上,放油(100克)燒至七成熱,放入鱔魚炒至熟透,然後加剁碎的豆瓣醬一小袋、薑片、蔥段若干,炒香至油呈紅色時,加鮮湯、醬油、鹽、大蒜燒沸入味至軟熟,放味精等待收汁後起鍋裝盤即成。為保持鱔魚的性味,鱔魚要新鮮食用,也不要冷凍,油鍋里的油不能太少,否則鱔魚容易有腥味。白帶粘稠色味異常是濕熱,白扁豆粥有神功帶下的第二個原因是濕熱。哪些人容易有濕熱?比如長期居住在比較潮濕的地方,喜歡酒類、油膩、高糖等食物的人,體內濕熱會比較重。另外,生活壓力過大,商人、銷售人員、服務人員也是濕熱體質的常見人群。濕熱帶下的特點是帶下黃白或黃赤,質地粘稠,常伴有臭味,量多。有些人小腹有脹疼或者熱感,甚或陰道瘙癢,並伴有口苦,噁心欲吐,飲食不香等表現,可以選用清濕熱止帶的白扁豆來治療。白扁豆是一味化濕消暑、補虛止瀉的葯食兩宜佳品,能治療夏日雨季的暑熱濕氣,古人檐前屋後常有種植,清代鄭板橋就有「庭春雨瓢兒菜,滿架秋風扁豆花」的詩意描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將白扁豆稱為「脾之谷」,可以化清降濁,故專治中宮脾胃之病。而《藥性辨疑》亦說扁豆「極補脾」。所以扁豆一直作為健脾和胃的滋補品。扁豆補脾不膩,除濕不燥,對脾虛有濕,吃得少、消化能力差而大便不成形的人確有良效。很多醫生在臨床治療中都會用到白扁豆,尤其以婦女濕熱引起的「赤白帶下」最為常用。所謂赤白帶下,就是婦女白帶量偏多,顏色異常,或紅或白,或者紅白夾雜帶有血絲的情況。對此,《延年秘旨》一書有一個專門的白扁豆粥的食療方,方法如下:白扁豆20克(鮮品用3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白扁豆先用溫水略作浸泡(鮮者不用浸泡),與米加水按通常的方法煮成稠粥。每日分2次溫服。一般連服5~7日即可見效。本方法對於無明顯黴菌感染而白帶甚多的女性,則可單服白扁豆粥,即可收效。而如果經檢查白帶中有陰道黴菌或滴蟲感染所致,則應該先行服藥治療,輔助食用,也有一定效果。注意熬粥的時候,一定要將白扁豆煮熟透,因扁豆含有一些物質,具有胃腸道刺激作用,可能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反應。保險的方法是:先將白扁豆煮半熟後再與大米煮粥。扁豆還有其他一些做法,比如扁豆紅棗粥、炒扁豆淮山粥、蘑菇燜扁豆、扁豆花生羹等均是民間樂用的保健粥菜。此外,現代醫學對於白帶疾病的研究也有很多發展成果,比如黃色泡沫狀白帶伴外陰瘙癢,可能是滴蟲感染;黃色水樣白帶,有腥味惡臭,同時伴有月經過多,應警惕子宮肌瘤;膿性白帶則多見於陰道炎,或宮頸糜爛、慢性盆腔炎及子宮內膜炎;若同時伴有尿痛、尿頻、尿急,則可能是淋球菌感染所致的性病;白色、黏稠的乳酪狀或豆腐渣樣,並伴有外陰奇癢,可能是白色念珠菌感染等等。由於通過超聲檢查或者白帶塗片檢查,很快就能找到以上原因並進行對症治療,所以婦科帶下病的治療陷入了一個誤區,就是:只重視外因,不重視內因。比如白帶多一旦被診斷為黴菌引起,不管中醫西醫,常常以殺滅黴菌為治療思路。結果雖然有效,但常常容易複發。其實,仔細分析一下,不難發現,黴菌是自然界最常見的細菌之一,為什麼有的女性就不感染黴菌呢?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內因,就是患者體內有寒有濕,所以陰部局部的抵抗力下降,皮膚黏膜受損,「國防」薄弱,不僅不能抵禦外來侵略,反而成了病菌藏污納垢之地。子宮為了保護自己,就會加班加點的分泌白帶來抵抗外邪,白帶也會由此自然增多。因此,築起抵禦外邪侵襲的屏障,提高局部的抗菌能力,是治療的關鍵所在。分析「黴菌」的「霉」字就能知道,凡是多雨多濕的地方,就容易有黴菌的生長,濕是黴菌生長的重要條件。所以接受抗菌治療雖然重要,重要的是同時也要消除生濕的內環境。除了食療之外,還要注意個人衛生,油膩食物不要吃得太多,適當的運動鍛煉,緩解壓力和焦慮等等,這樣才能鞏固帶下的治療效果,防止帶下病的複發。「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白帶本是子宮為適應陰濕環境、抵抗外邪而產生的保護機制,如果寒濕或者濕熱過度,都會引起子宮白帶分泌的異常,只有讀懂白帶的信號,祛除內濕與外邪,子宮才能更加健康。人如何養護自己的「房」 乳房自我檢查,每個女人的必修課乳房自檢的時間一般選在兩次月經之間,一般以月經來潮後的9~11天為最好,這樣比較容易發現腫塊。如何自檢呢?簡單說來就是一看:觀察乳房對否對稱、乳房的皮膚是否平滑,及乳頭是否正常。二摸:摸乳房周圍是否有腫塊、觸痛。乳房是女人美麗的標誌之一,同時也是女人健康最受威脅的部位之一。其實,關於乳房疾病,古人早有論述。如《肘後備急方》、《劉涓於鬼遺方》就有「乳癰」、「乳發」的記載;《諸病源候論》有「乳石癰」、「乳疽」、「乳漏」的論述。《婦科玉尺》也說:「婦人之疾,關係最巨者則莫如乳。」可見,古人對於乳房疾病就已經很重視了。其實對於乳房疾病,關鍵在於預防。中國有個成語,叫「見微知著」,也就是說,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預測到它的發展趨勢。對於疾病也是如此。就拿乳房疾病來說,在開始往往會有乳房腫塊、乳頭有液體溢出,或是腫脹、疼痛等癥狀。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注意乳房的變化,以便在乳房疾病萌芽之時及時就診。而掌握一定的乳房自檢知識,也就成為必須的了。先來說「看」。選擇在洗手間或是卧室等有鏡子的地方,雙手自然下垂,看兩側乳房是否對稱。正常的乳房的外形、大小一般是對稱的。如果外形不對稱,或者一方偏高、一方偏低,或一邊大、一邊小,都屬異常。乳房內有較大的腫塊,就會使乳房局部隆起,從而引起兩側乳房的不對稱。再者觀察乳房的皮膚。正常乳房的皮膚應該是平滑的,如果乳房上出現「酒窩」,即出現皮膚凹陷,就應該提高警惕了。因為如果乳房有腫瘤的話,就會使皮膚向腫瘤方向牽拉而形成皮膚凹陷。最後觀察乳頭。正常乳房的乳頭為圓柱狀,伸出於乳房平面約是1.5~2厘米,呈一結節狀。如果乳頭凹陷進去,就屬異常了。這種異常有可能是發育上的缺陷,也有可能是乳腺炎、外傷、腫瘤等疾病的表現。「看」完之後,就是「摸」了。在做這一步時,關鍵是手法。手法不對,有可能會傷到乳房,也有可能會把乳腺誤認為腫塊。那什麼樣的手法才是正確的呢?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三指併攏,用手指的指腹柔緩地按摩乳房。這幾個指腹是最敏感的,要平著摸,不要用手抓,乳腺一抓一大塊,會被誤認為是腫塊。順序上也要注意,一般從乳房的外上象限查起。「象限」是醫學上的術語。為了給乳房精確的定位,醫學上將乳房分為四個象限。以乳頭為中心點,與地面平行畫一條直線;再以乳頭為交點,做一垂直線,這樣便將乳房分為四個象限,即外上、外下、內下、內下象限。(結合兩圖示配圖)再加上乳頭乳暈中心為一區域,和四大象限共計五個區域。為什麼要從外上象限查起呢?因為外上象限接近腋窩的這個部位,有一個乳腺尾部。也就是說,外上除了自己應有的一部分之外,還有乳腺尾部,所以這個部位的發病率是最高的。從這個部位開始,然後是內上,內下,外下環繞一周,輕輕觸摸。觸摸完乳房後,再摸腋下,順著一個方向全面檢查乳房。觸摸時最好兩隻手同時進行,這樣的話,可以相互比較,兩側乳房哪裡是一樣的,哪一個有異常。如果有觸痛,是乳腺增生的表現;有腫塊,又不是很硬,且腫塊能活動的話,可能就是纖維瘤了。(1.內上;2.外上;3.內下;4.外下)關於乳房自檢的頻率,一般一月一次。30歲以上的婦女,最好每年請專科醫生檢查一次。40歲以上的婦女,每半年請醫生檢查一次。除了學會乳房自檢外,生活中還要學會對乳房的呵護。對乳房的保護一般分為三個時期,即青春期、哺乳期和更年期。青春期是乳房的發育階段,這個時期的女孩子要養成戴胸罩的習慣,以免乳房下垂。乳房比較豐滿的話,不要戴墊得比較厚的,或者帶鋼圈的胸罩,戴比較軟的那種,能起到支托的作用就可以了。乳房比較小的,也不太適合戴比較硬的,以免導致局部的血液循環障礙。哺乳期,乳房一般會出現明顯的增大,這個時期要特別注意乳房的清潔工作,每天用清水將乳頭和乳暈清洗乾淨。餵奶的時候,要儘可能的雙側對稱哺乳,一側剩下的奶水,也要用手擠出來,或用吸奶器吸出來,使其排空,這樣可以使乳腺管暢通。不然的話就會形成積奶,結成腫塊,一方面自己痛,另一方面,小寶寶也吃不到新鮮的奶汁。怎樣才算是排空了呢?有些哺乳期的婦女認為,乳房吸不出一滴乳汁才是吃空,一旦發現乳房還分泌乳汁,而寶寶又吃飽了,就用吸奶器排出奶汁,這樣只會刺激乳房不停地分泌,而頻繁地使用吸奶器還會導致乳頭內陷。其實只要乳房變軟、不發脹,就是吸空了。更年期是乳腺疾病的多發期,這個時候要注意合理的飲食,少吃鹽,少吃肉類食物,多吃蔬菜,多吃豆類食品。很多女性朋友為了延續更年期的到來或是減輕更年期的癥狀,通常會服用激素替代品,但這樣會加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對於這類產品,能不用就不用。如果已經患有乳腺疾病,就更不能用了。再就是加強乳房自測,如果發現乳房異常,立即到醫院就診。對於乳房疾病,一定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如此才能防患於未然,讓你在擁有美麗的同時獲得健康。預防乳腺增生,疏理經絡是關鍵胸部循行著多條經絡,經絡暢通,乳房得到正常的滋養就會健康;經絡不通,乳房就會出現結節、腫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乳腺增生。中醫認為,七情可以影響到氣血的運行,所以保持心情的開朗,情緒的舒暢,對於預防乳腺增生有著重要的意義。現代女性患乳腺增生的越來越多,據相關資料顯示,約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為何乳腺疾病的發病率這麼高呢?患乳腺增生的女性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愛生悶氣。古代也有關於乳腺增生的記載,只是歸於「乳癖」範疇。明代醫家陳實功指出,「乳癖乃乳中結核,形如丸卵,或墜重作痛……其核隨喜怒消長,此名乳癖。」患有乳腺增生的女性朋友應該知道,生氣之後乳房腫塊和疼痛一般會加重,這就叫「隨喜怒消長」。為什麼乳房跟情緒的關係如此密切呢?中醫將精神因素歸納為「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而七情直接影響到氣血的運行,《素問·舉痛論》就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所以情緒的變化會影響到經絡氣血的運行。而乳房處循行著多條經絡。其中胃經貫乳中,肝經走乳頭,腎經支脈入胸中,脾經、任脈走乳房外側,沖脈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因此乳房被稱為「宗經之所」。而這些經絡就好比是氣血通行的「高速公路」,道路暢通,氣血便能正常運行,乳房得到正常的滋養就會健康。如果其中的一條公路出現交通堵塞,氣血就會瘀堵,這樣就會形成乳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乳腺增生。雖說七情分屬五臟,但這其中,又以與肝臟的關係最為密切。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肝臟有一個功能,就是主疏泄。「疏」就是疏通,「泄」是發泄。肝在五行中為木,木就是樹木,是植物。樹木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伸展,不喜歡被壓抑束縛。不管是向上長的楊樹、松樹,還是向下長的垂柳,或是橫著長的側柏等,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最希望充分的表達自己的個性,自由的發展。這種性質,在中醫理論中,叫作「木喜條達」。把「木喜條達」這樣的特性,延伸到醫學中,變成了「肝主疏泄」。所以肝維持著全身氣機的疏通暢達。女人心思一般比較細膩,情緒波動比較大,有什麼事兒都愛放在心裡,生氣了也不愛發出來,自己生悶氣,這樣就會造成肝鬱,肝氣鬱結,氣血就易瘀滯,慢慢就成乳腺增生了。所以想要預防乳腺增生,首先就得學會化郁。氣機通暢,血行順暢,自然就不會有增生了。如何才能化郁呢?首要的一點就是學會豁達,不要為一些小事而斤斤計較。我們在勸一個人不要生氣時,經常會用到兩個字,就是「息怒」。「息怒」不同於「止怒」,別看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卻是不同的。「息」,就是希望怒氣像火那樣自動熄滅。大家看「息」這個字,拆開來是「自心」,也就是強調自身心性的修養,海納百川,真正有心胸的人什麼事兒都能看開,不會因一些小事而耿耿於懷,這樣的人身心都很健康。而「止怒」則不同了,它是將怒火強行壓下去。表面上看是沒事了,但其實怒氣會鬱結在心裡。氣發不出去,就會形成橫逆犯脾胃,如果經常這樣,還可能造成十二指腸潰瘍或胃潰瘍,一般人認為這是腸胃病,其實根源卻在肝上。我就曾經遇到這們的一位病人,跟別人發生爭執,結果導致胃出血住了院。所以,調理好身心比什麼都重要。當然了,「修心」並非一時之功,這裡再給大家介紹幾個可以消氣的穴位。其中一個叫膈俞穴,這個穴位於背部,當第7胸椎棘突下(女性胸罩橫帶子附近),左右旁開二指寬處壓上去感覺很悶很痛的地方。(配圖:膈俞穴;圖解:正坐或俯卧位。從兩肩胛骨下角水平連線與脊柱相交所在的椎體(即第7胸椎)的棘突下緣旁開量2橫指,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本穴。)由於這個穴位於背後,所以不好按摩,教大家一個辦法,就是拿一個網球放在床上,然後用後背抵在上面來回蹭,這樣就可以刺激到這個穴位了。然後再按太沖穴。太沖穴位於腳背上,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找這個穴的時候,用手指沿著拇趾、次趾的夾縫慢慢向上按壓,感覺到動脈搏動,就是太沖穴了。(配圖:太沖穴;圖解:足背由第一、二趾間縫紋頭向足背上推,在其交會處的最高點有一緣凹陷,約縫紋頭上二橫指處,即是本穴。)由於這個穴位比較深,所以一定要用力按才行。這兩個穴位每次按壓3分鐘,每天按壓1次,對於消氣解郁,預防乳腺增生有很好的效果。此外,用玫瑰花製成玫瑰露酒,對預防乳腺增生也有一定的效果。對於女性朋友來說,玫瑰花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它不僅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還是一味難得的中藥。中醫認為它能行氣解郁、和血止痛。清朝的養生專著《隨息居飲食譜》就記載了玫瑰花可以「調中活血,舒鬱結,辟穢,和肝,釀酒可消乳癖」。玫瑰露酒做起來很簡單,取玫瑰花175克,白酒一斤,將玫瑰花浸在白酒中密封,一個月後開啟,每次飲15~20毫升,大概一酒杯的量,每天一次,對預防乳腺增生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已經患上乳腺增生了也不用擔心,除了藥物治療外,也可以配合按摩。將右手四指併攏,放在左側乳房外側,從食指到中指到無名指輪流加力按壓,但四個手指都不離開皮膚,一邊按壓一邊前進,繞乳房一周,時間要久一點。這樣反覆一段時間,慢慢就會發現腫塊變小了,直到最後消失。左手同樣操作。對於乳腺增生,大可不必恐懼,只要學會正確地應對,是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的。經前乳脹要重視,醪糟理氣護乳房乳房與肝經、胃經、沖脈、任脈的關係十分密切。當胸部經絡不通暢時,乳房就會脹痛。其中沖任又同出於胞宮,如果不及時暢通,還會連累子宮,導致不孕或子宮肌瘤。沖任隸屬於肝,所以治療乳房脹痛,關鍵在於調肝。女人愛美,而一對豐滿的乳房,無疑會給女人增分不少。明代詩人王偁就專門做了一首《酥乳》的詩來讚美女人的乳房:「一雙明月貼胸前,紫禁葡萄碧玉圓;夫婿調酥綺窗下,金莖幾點露珠懸。」讓人讀罷不禁浮想連翩。然而正是這樣一個部位,也有讓女性感到煩惱的時候,除卻乳腺增生等常見的乳房疾病外,單是每個月「那幾天」乳房發脹、發痛,就令很多女性朋友煩惱不已了。對於經前乳房脹痛,很多女性朋友往往不以為意。其實從醫學的角度來講,這也是一種疾病,馬虎不得。經前乳脹,顧名思義,就是月經前發生的乳房脹痛。一般在月經到來前的3~7天發作,嚴重的經前半個月就會乳脹,月經來後的一兩天才消失,有的甚至要到月經乾淨後才消失。脹痛嚴重時會牽連到腋下,有時甚至一觸就會痛。逐月一次,反反覆復,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越來越重,年齡大了甚至會患上子宮肌瘤、乳腺增生甚至婦科腫瘤等婦科疾病,甚至會發展成不孕。所以對於經前乳房脹痛,一定不能忽視。導致經前乳房脹痛的原因是什麼呢?這要從經絡的角度來分析。中醫認為,「女子乳頭屬肝,乳房屬胃」,「沖任為氣血之海,上行則為乳,下行則為經」。也就是說,乳房與肝經、胃經及沖任兩經的關係最為密切。肝經走乳頭和乳暈,胃經走乳房的正中線,所以你看那些胃口好的女性,乳房發育就豐滿,反之成天挑食,不好好吃飯的女孩子,胸部也會特別小。所以女孩子,特別是處於青春期的女孩子不要隨便節食減肥,不然對胸部的發育是極為不利的。任、督、沖三脈從這出來之後,再分成三條,督脈走背部正中,上至頭面;任脈走腹腔正中,上抵頦部;沖脈與足少陰腎經相併上行,環繞口唇。這三條經脈對於人體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正好代表了天、地、人「三才」。其中督脈統領諸陽,為「陽脈之海」,就相當於天空中的太陽;任脈統領諸陰,為「陰脈之海」,相當於月亮。而沖脈主性,代表著人。而沖脈和任脈又是走乳房的,沖脈就像海潮,它是有規律的,每28天一個周期,波浪一來,女人的月經就來了。由於它又走乳房,所以經脈不是很順暢的話,乳房部位就會脹痛。這時如果能及時疏通開的話,乳房脹痛就會消失。如果你不管它,那麼經絡瘀堵就會越來越嚴重。由於它又下達胞宮,所以最後胞宮也會受到連累,時間久了,可能會導致不孕,或是子宮肌瘤等疾病。沖任二脈與足厥陰肝經的聯繫也很密切,從經絡循行上來講,它們是相通的,且沖任隸屬於肝。肝有一個功能,就是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任脈通利,太沖脈盛,月經就能及時來,人的妊娠、孕育才能順利。若肝失疏泄,沖任也會失調。像有些人在生了氣後,月經就變得不正常了,原因就在於此。所以,沖任的問題最終也可歸結到肝上。只要將肝調好了,那麼乳房脹痛的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如何調呢?中醫有一味葯,叫加味逍遙丸,治療這個病效果較好。逍遙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主要由當歸、白芍、柴胡、茯苓、白朮等藥物組成。方中柴胡能舒解肝鬱;當歸、白芍養血柔肝、舒肝理氣;中醫認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茯苓、白朮健脾化濕,可調解肝鬱。在逍遙散的基礎上加入丹皮、梔子兩味葯,就成了加味逍遙丸,加強了清心除煩、舒肝解郁的功效。月經來潮前一周開始服用丹梔逍遙丸,連續服用一周,月經來時停止服用,這樣服上三個周期,癥狀不是很嚴重的患者,一般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女性朋友多吃些醪糟對於消除經前乳房腫脹也有很好的效果。醪糟又叫酒釀、江米酒、米酒,一般多見於南方。醪糟是用糯米加酒麴製成的,它有補氣血的功效。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特別是台灣地區,都有坐月子喝米酒的習慣。大家知道,糯米不好消化,但醪糟就沒有這個弊端了,不但好消化,而且酒性躥透,所以它還有活血、散結消腫的效果。醪糟能豐胸、催奶,就是因為它能促進胸部血液循環的效果。再加上它還能理氣,而乳腺疾病、乳房脹痛等毛病都是氣滯或者氣逆造成的,所以這時喝點醪糟也是有效果的。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健身容易餓嗎?
※指甲上有白點是咋回事?專家:可能預示5種健康風險
※是不是大多數人都喜歡向右側睡?這樣會更有安全感嗎?
※易養生下篇:打通任督二脈,健康自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