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名中醫消化病方1

巴坤傑,生於1924年,安徽省歙縣人。現為安徽中醫學院中醫方劑學教授。巴氏世傳中醫,幼承家訓,後又從師新安名醫方乾九,學成行醫梓里。1952年參加國家醫療機構,先後於歙縣、寧國縣醫院工作,1958年任安徽中醫學院方劑學教研室主任,從事醫教工作30年,臨床工作近半個世紀。巴氏在臨床、教學中,嚴於律己,醫風崇正,醫術精湛。學術上對脾胃生化氣血為扶正之本,肝藏血疏氣為調節生理機能之要有獨特見解。著有《方劑學問難》、《常見病食物療法》等著作,還有各種合著中醫書籍數種。先後於省級以上中醫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 【名方】活瘀消積湯 【組成】荊三棱(炒)lO克,蓬莪術(炒)lO克,青皮(炒)10克,枳殼(炒)lO克,柴胡8克,鬱金10克,當歸10克,赤芍12克,鱉甲(醋制)15克,牡蠣(生用先煎)20克。 【功能】養血活瘀,疏肝止痛,軟化肝脾。 【主治】痞積癥塊,肝脾腫大或肝縮脾大,多種病因引起的肝硬變。證見:脘腹脹滿,兩脅脹痛,腹大青筋,或有少量腹水,面色黧黑,或見蜘蛛痣、肝掌,唇青舌瘀或舌質暗紅,脈細澀。 【用法】將生牡蠣先煎20分鐘後,投入全方藥物,加水至淹覆葯面,置火上煎煮,沸後20分鐘,濾滓取汁,早晚各服1次,每日1劑。 【方解】   肝硬變一病,因肝細胞受損,門脈壓增高,血循不暢致肝縮脾大,腹脹腹水。由於肝病,疏泄失調,血運功能障礙,導致氣滯血瘀形成癥積,終至水聚。本方疏氣活瘀,軟化肝脾,係為調本治法。方中三棱、莪術破血祛瘀,行氣止痛,歷代視為癥瘕積聚證的主葯。當歸祛瘀血,養新血;赤芍瀉火降氣,行血散瘀,合為養血瀉肝,以輔主葯治瘀之效。青皮、鬱金、枳殼、柴胡皆肝經氣血調治葯,青皮疏理肝氣,散結消滯;柴胡疏解肝鬱,條達氣機;鬱金入胸膈,活血行氣;枳殼走脘腹,寬中舒脹;四葯為佐,體現氣血相依,氣行血循理論。鱉甲以柴胡引之,去脅下硬;牡蠣主心腹癥瘕堅積,二葯取其咸能軟堅散結,佐助軟化肝脾。其中柴胡、青皮、鱉甲、當歸、赤芍諸葯皆直達肝經,均兼使葯之用。 【加減】腹水甚者加四苓湯(白朮、澤瀉、豬苓、茯苓)。腹脹甚者加廣木香、檳榔。衄血者加蒲黃炭、阿膠、茜草、茅根。脅痛甚者加金鈴子散(金鈴子、延胡索)。 【病例】 夏某某,女,42歲,寧國縣人,農婦,就診日期1970年8月14日。患者有血吸蟲病史,診為晚期肝硬化。就診時脾大脅下5.5厘米,質硬脅脹,肝劍突下1.5厘米,質硬,脘腹飽脹,經閉4月,形瘦面暗,中度腹水,舌體暗紅苔薄白,脈細弦澀。處方活瘀消積湯合四苓湯。一月後複診,患者自購服原方21劑,自述服活瘀消積湯後食增脹減,尿利經行,能操家務,觸診脾減縮至脅下3厘米,諸症悉平而愈。【名醫簡介】   陳伯咸,生於1918年,北京市人。自幼嗜讀岐黃醫籍,承蒙清代名醫唐容川之嫡傳門人宋壺山教授庭訓9載,醫理日豐。1934年考入華北國醫學院攻讀深造,師北京四大名醫施今墨氏親授四載,悉得其傳。此間並協助施師創辦《文醫半月刊》、任社長兼主編。1938年畢業而問世京都。北平淪陷後,遂於1943年移寓濟南,懸壺濟世,不負師望,醫名日噪。建國初期加入聯合診所任中醫師,並執教於中醫進修學校等,1957年調入濟南市立中醫院,從事臨床、教學、科研。曾任濟南市中醫學會理事長,濟南市五、六、七屆政協委員。現任山東中醫學院二附院教授、主任醫師、濟南市中醫學會名譽理事長。1991年被國家確定為具有獨到學術經驗和技術專長的名老中醫藥專家,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其學術思想被收入《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陳氏醫林春秋近一甲子,蜚聲醫界。擅長內科,兼專婦、兒科。在肝膽、脾胃病的研究方面造詣精深,經驗獨到,療效頗著。已發表的30餘篇論文中有多篇獲獎。著有《內經選講》,參著《中醫學教材》、《黃河醫話》、《濟南醫藥志》等書。 【名方】清肝化滯湯 【組成】柴胡10克,白芍15克,金錢草10克,浙貝10克,雞內金10克,茯苓10克,枳實10克,鬱金10克,萊菔子10克,香附10克,丹參15克,黃芪30克,山楂10克,陳皮10克。 【功能】疏利肝膽,悅脾化滯。 【主治】肝鬱膽熱,脾虛失運,痰濁滯留而致的脂肪肝。證見脅肋脹痛,口苦納少,脘脹體倦,便秘或便溏,苔膩,脈弦細滑等。 【用法】清水浸泡1小時許,中火煎兩遍,共熬汁500毫升,分早晚服,忌食辛辣油膩。 【方解】 本方系陳氏臨床治療脂肪肝之驗方。病因緣於嗜食肥甘,癖酒乳酪無度,喜靜少動則臟腑功能失調。責之肝失疏泄,膽氣鬱遏,滲化脂濁無權則痰濁生焉。肝木乘土,中埠虛憊,升降轉化無權則谷反為滯,津反為痰,久必釀生脂濁。其性重著粘滯,極易親合贅積於肝為患。實與現代醫學謂之體內脂類物質代謝障礙、肝內脂肪蓄積過多之病理相吻合。故方以清肝化滯湯名之。柴胡辛苦微寒,為疏肝暢膽之要葯,並引諸葯以肝經為通道直達病所。研究證實其具有放鬆膽管括約肌、促進膽汁排泄、降脂作用。故《神農本草經》將其列入「推陳致新、久服輕身」之上品。白芍味苦性涼,善養血柔肝,與柴胡相合,疏養並舉,久用全無劫陰之嫌。膽為潔凈之腑,性喜清涼而惡濁熱,金錢草性味苦平,與膽氣相求,清利肝膽,廓清濕濁而澄源清流。浙貝入肝清脂散結,入肺肅降,以助大腸推盪之力,促進代謝則濁脂無以內存之機。萊菔子、鬱金、枳實、山楂散郁滯,化痰降脂,寬胸利膈;內金、茯苓、陳皮健脾助運,理氣消谷,寓「肝病實脾」之意。根據肝病「用熱不得遠寒,用寒不得廢熱」的原則,取甘溫之黃芪,補肝氣以助疏泄,益中氣以振奮機能,佐之以防清膽之葯苦寒之弊。香附合丹參,行氣活血化瘀,冀氣行痰消、瘀去血暢而血脈通泰。全方清疏利,標本兼顧,祛邪而不傷正,補虛而不惡邪。俾肝膽、脾胃疏泄升降自如,機體代謝正常而病自除。 【加減】氣虛疲乏益甚加党參;腎虛腰酸脛軟加菟絲子、杜仲;陰虛心煩不寐加炒棗仁;轉氨酶升高加茵陳;便秘加檳榔;血脂高加荷葉。 【名醫簡介】   陳庚吉,男,1918年生,山東省萊蕪市人。1937年肄業於濟南後師,即在本村從事教育工作,兼習醫書。1946年棄教從醫,1956年奉調泰安縣人民醫院中醫科。曾任泰安市中醫二院副院長,現任泰安市中醫二院主任醫師。陳庚吉從事中醫工作40餘年,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擅長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溫熱病。自1956年以來,陳氏不斷總結經驗,論文及治驗相繼在省級刊物發表的有10餘篇,地縣級發表的有20餘篇。自擬柴桂湯加減治療胃脘痛,臨床收到良好效果。 【名方】柴桂湯 【組成】柴胡8~12克,桂枝6~9克,半夏9~12克,白芍15~60克,甘草3克,生薑三片為引。 【功能】舒肝和胃鎮痛。 【主治】胃脘痛。 【用法】日1劑,水煎分2次服。 【方解】   柴胡疏肝通絡,配半夏一升一降,調理氣機,和胃降逆;桂枝辛散溫通,健胃止痛;白芍酸斂柔肝兼通脾絡,為治療諸痛良藥,合甘草緩急止痛,諸葯共奏疏肝和胃、升清降濁、通絡止痛之功。因此,應本著疏理不可太過,太過則傷氣;補脾不可太壅,太壅則腹脹增重:祛濕不可太燥,太燥則易傷陰;清熱不可太涼,寒涼則凝滯,疼痛不解;祛瘀不可太破,太破則正氣愈虛,病體不易恢復;養陰不可太膩,膩則滯邪,氣機不利,纏綿難解。必須照顧到邪正雙方,時刻注意保護和恢復脾胃的運化功能。因此治療本病的原則是疏理氣機、健脾和胃。   按語:胃脘痛包括現代醫學所說的胃的各類炎症和潰瘍病。每因飲食失節、情志刺激、感受寒涼而誘發。在治療時多以調氣健胃之品,所謂「治肝可以安胃,凡醒胃必先制肝」,臨床實踐中多以「理順」為主,對滋膩柔潤或過於寒涼及大補大下之品多不採用,以免有礙於胃的消化吸收。方中的藥引也很重要,如生薑為引可溫胃化飲,降逆止嘔。連須蔥白為引能行氣通中。伏龍肝泡水煎藥可補上安胃止嘔。大棗為引甘補脾胃,引導諸葯直達病所。此方也可用於其他部位的疼痛,如慢性腹瀉的腹痛、婦女痛經、肝膽疾病、疝痛及不明原因的腹痛,可在原方的基礎上加減治療,亦收良效。 【加減】(1)胃脘隱痛,喜熱喜按,嘔吐清水,大便稀薄等脾胃虛寒癥狀明顯者,加良姜、香附、熟附子、雲苓、煨姜以溫中散寒;如兼嘔吐劇烈不能進食者,加吳茱萸、生薑汁、灶心土泡水煎藥,少量頻飲;痛連少腹,喜溫喜按者,加小茴香、沉香、連須蔥白三寸為引。(2)全身乏力,脘腹隱痛,精神倦怠,少氣懶言,脈緩弱等氣虛者,加黃芪、党參、白朮、雲苓、陳皮、砂仁、大棗;伴有胃下垂者,重用黃芪、党參、白朮、澤蘭葉、枳殼。(3)肝鬱氣滯,胃脘脹痛牽及兩脅,噯氣則舒,脈弦者,加佛手、青皮、檳榔等,胸痛者加全栝樓、薤白;胃脘刺痛,固定不移,或見嘔血便黑,舌質紫暗者,加香附、五靈脂、黃連、蒲黃炭;便血重者,合黃土湯。(4)胃脘痛甚不止,重用白芍,量可達60克,加白芷、木香;兼有嘈雜泛酸,口苦苔黃者,另加左金丸、烏賊骨;食滯噯腐,胃脘脹滿者,加萊菔子、炒麥芽、枳殼。(5)濕熱郁滯,脘腹脹滿,胃中灼痛,口乾不欲飲,舌苔黃膩者加蒼朮、川朴、藿香、龍膽草;苔白如積粉者,此為濕濁內蘊,加草果、蔻仁、川朴、佩蘭等藥物,取行氣化濕的作用。 (6)胃脘疼痛,口乾唇燥,舌紅苔少,納食不香,採取標本兼顧之法,本方去桂枝加沙參、石斛、玉竹、雞內金、大豆黃卷等,俟痛止後再以治本為主。 【名醫簡介】   陳崑山,生於1936年,江西高安人。1962年畢業於廣州中醫學院醫療系本科,一直從事中醫內科臨床和教學工作。早期在湖南711醫院任醫師、主治醫師、科主任。調江西中醫學院附院後起任碩士生導師,1993年晉陞主任中醫師、教授,1997年國家二部一局審批為第二批全國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對象。現任肝膽、風濕內科主任,兼任中國中醫風濕病學會委員、江西省中醫藥學會理事、江西中醫內科學會常務副主任。平生勤於臨床,立足中醫,積極開展中醫辨證論治和中西醫結合臨床思路、方法的研究。治療肝膽病、風濕類病、急腹症和疑難雜症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近10多年潛心研究肝膽、風濕類病卓有成效,享譽省內外。先後發表論文20多篇,公開出版《實用肝炎學》(主編)、《慢性病診治與生活指南》(常務副主編)、《實用中醫風濕病學》(編委)等3本著作。開展肝膽科研課題4項,有2項正在結題待鑒定。 【名方】益氣活血利水湯 【組成】黃芪20~30克,白朮30克,連皮茯苓30克,當歸10克,三七粉3克,赤芍15克,柴胡10克,鬱金12克,車前子20克,陳葫蘆殼30克。 【功能】健脾疏肝,活血利水。 【主治】各種肝硬化中晚期,因肝脾失調,日久氣血水互結體內形成積聚水臌者。 【用法】成人每日1劑水煎2次,分2至3次口服。 【方解】   肝硬化中晚期,多屬中醫積聚水臌病。此病多因濕熱疫毒蘊伏體內引起。初期多為肝鬱脾虛,肝脾失調。久病必虛,脾虛則氣虛,氣虛多血瘀,氣虛血瘀易水氣停滯。正如《治法機要》曰:「壯人無積,虛人則有之。」《金匱要略?水氣篇》也說:「血不利則為水。」根據臨床觀察,積聚水腫病也多為氣虛血瘀形成氣血水互結,故常用益氣活血利水法治療取良效。方中黃芪、白朮、連皮茯苓、車前子、陳葫蘆殼等健脾益氣利水為主葯;當歸、三七、赤芍等活血利水為輔葯;柴胡、鬱金疏肝理氣兼引葯入肝經為佐使葯。 臨床應用:本方立意主治各種水臌屬於氣虛血瘀水停者。我多年來運用此方為主,適當加減治療肝硬化腹水取得良效,有效率超過80%,顯效率在50%以上。若無明顯腹水,屬肝硬化代償期,則應減輕或減去利水葯。 【加減】氣滯腹脹者,加枳殼、廣木香、青皮;陽虛寒濕明顯,加熟附、乾薑、蒼朮、草豆蔻、厚朴;水臌甚、尿少體質尚實者,加甘遂末1克,膠囊裝晨起吞服,見效則減量或停服;濕熱中阻者,加大黃、牽牛子、虎杖、茅根;陰虛明顯,加白芍、旱蓮草、枸杞子、鱉甲;瘀血明顯者,加桃紅、薑黃、地鱉蟲。水臌屬疑難病症之一,其病機特點是本虛標實,虛實錯雜。其治應當標本兼顧,攻補兼施,即治本補虛不礙邪,治標攻邪勿傷正,特別要忌急求近功,不圖遠利的措施,否則必變症叢生,不可收拾。 【名醫簡介】   陳喬林,生於1937年,湖南益陽市人。出身中醫世家,1962年畢業於廣州中醫學院。現為雲南中醫學院主任醫師、教務處長,兼任雲南省中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全國中醫學會老年醫學會委員。陳氏注重中醫理論和臨床研究,尤著力於外感熱病和老年病。其治熱病既融匯貫通仲景六經辨證和葉天士衛氣營血辨證學說,又注意攝取以吳又可為代表的庚氣學派大師之所長。強調傳統的綜合辨證體系決不可廢,而致力尋求針對病因病理之專方專葯的方法尤應加強,認為孫思邈《千金方》治五臟溫病陰陽毒,主以清泄、升散與清泄並施最得治熱要領。其治老年病重視腎,亦不忽略脾,善於妥善處理氣血食痰熱濕諸般鬱結。認為朱丹溪的相火說及所論六郁和張景岳的命門學說,很值得當今之世診療老年病借鑒。陳氏廣徵博採,重視從實踐中檢驗理論的價值,臨證思路開闊,投藥中的,療效顯著。其代表作有《172例少陽證回顧分析》、《寒涼葯與溫熱葯配伍初探》、《中醫內科急症病因病機治療述要》、《老年危急重證辨證救治規律初探》等論文20多篇,主編《中醫內科急症講義》。 【名方】疏肝暖土湯 【組成】白朮10克,蒼朮10克,炮姜10克,吳萸6克,茯苓10克,陳皮10克,防風15克,羌活10克,藁木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 【功能】疏肝暖土,順氣解郁。 【主治】老年結腸功能紊亂,表現為脾土虛寒、肝氣鬱滯者。臨床見症為脘痞納呆,左下腹痛,或腹部不適,腹脹,腸鳴,大便不爽,或瀉或結,甚或少腹脹痛即欲如廁勢極窘迫。舌質淡紅,舌苔白膩,脈多弦緩乏力。有的還伴有情緒不安、失眠、心煩。腹脹痛作瀉易在餐後,受寒後及情緒受刺激時誘發。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1日3次分服。 【方解】   老年結腸功能紊亂乃老年整體機能衰退在結腸局部的反映,疾病性質多責之於脾腎陽虛,治當濕補脾腎以求其本。然臨床所見,在脾腎虛憊的基本特性上又多有厥陰之氣鬱滯、脾陽不振、寒濕蓄聚的證情,此又不宜輕用溫補,須疏肝培土、順氣解郁,令肝氣伸達、能升能舉後,再予溫補圖本。本方脫胎於明?張介賓《景岳全書》所載劉草窗痛瀉要方及清?雷少逸《時病論》之培土瀉木法(白朮、白芍、陳皮、防風、茯苓、甘草、炮姜炭、吳萸、新荷葉)。 方中炮姜、白朮、茯苓、炙甘草培中暖土,蒼朮、陳皮燥濕和中,重用防風並伍以羌活、藁本協力吳萸、白芍疏木定痛。防風、羌活搜肝氣,藁本疏達厥明郁滯,三葯協同最善消風順氣、解結除痛。全方疏肝暖土,使肝膽之氣得以生髮,為再投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湯等創造條件。 【加減】陽虛肢冷、腹冷、脈沉加川附片30克(開水先煎2小時);濕郁化熱口苦、苔黃加黃連10克;化熱傷陰舌質紅去羌活、藁本加烏梅10克、白芍加為15克;泄瀉次數增多,加車前子30克(淡鹽水炒)、木瓜10克;若為濕郁化熱瀉次增多加臭椿皮15~20克;夾滯腹脹多加檳榔10克、雞內金10克;便結加火麻仁30克(打)、肉蓯蓉15克。 【名醫簡介】   陳士奎,生於1938年,山東省博興縣人。1962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1973年結業於黑龍江中醫學院西學中班,1981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獲醫學碩士學位。現任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主任醫師,中國中醫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及消化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編委、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副主編、美國中醫針灸醫師聯合總會顧問、英國中華學者醫學會通訊理事等職。從事消化病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30餘年。擅長消化系統肝、膽、脾胃、腸等慢性病的中醫及中西醫結合診治,尤其對慢性胃炎等非潰瘍性消化不良診治經驗豐富。曾在《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中醫雜誌》、《醫學與哲學》等20種刊物發表醫學論文40餘篇;編著或參加編著的著作有《活血化瘀名家王清任》、《血瘀證與活血化瘀研究》、《現代中醫內科學》、《中國傳統康復醫學》、《風濕類病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風200問》等7部。 【名方】三黃胃炎湯 【組成】黃芪18~30克,黃精12~15克,黃連3~6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神曲30克,生薑3片,大棗6枚。 【功能】健脾益氣,溫中和胃。 【主治】慢性胃炎等非潰瘍性消化不良。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15劑為1療程。 【方解】 本方以黃芪建中湯加黃精、黃連、神曲而成,慢性胃炎(合慢性淺表性、慢性萎縮性等)病程纏綿,病情極易反覆且虛多實少,常因「胃不和則卧不安」而呈現中虛里急之象。故以黃芪建中湯溫中健脾。加黃精以助黃芪益氣健脾,又兼養胃陰,且黃精亦有消炎之功。加黃連者,一取其苦味健胃,苦降和胃,應胃氣以降為順;二取黃連苦燥化濕,應脾惡濕之性;三取黃連消炎殺菌,對幽門螺旋桿菌(HP)有明顯抑制作用。大凡慢性胃炎必伴消化不良,故加神曲一味消食化滯,以利脾胃之納化。諸葯匹配,健脾益氣,溫中和胃,對慢性胃炎具有溫和平調、消炎益胃之功。 【加減】臨床上,慢性胃炎的中醫辨證以脾胃虛弱及脾胃虛寒者居多,此種類型者在北京地區約佔70%以上,又中焦脾胃喜溫喜暖為其特性,故本方可謂治療慢性胃炎的基礎方和常用方。若脾胃虛寒較重,胃脘寒涼怕冷,加高良姜;若以脘脹痞滿為主證,脈見弦象,證屬肝氣犯脾、肝脾不調、肝強脾虛者,則配以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實、甘草)以疏肝理脾;三黃胃炎湯配四逆散名曰「三黃四逆胃炎湯」,乃治肝脾不調型慢性胃炎之良方也。若以呃逆、噯氣為主證,證屬肝氣犯胃,肝胃不和,胃氣上逆,則用三黃四逆胃炎湯加竹茹、制半夏、丁香、代赭石等;若以胃脘痛或脹痛為主證者,加元胡、甘松、佛手等;若似痛非痛,或嘈雜難忍,或莫可名狀,加吳茱萸,視其寒熱配原方黃連決定二葯之用量比例,成左金丸、顛倒左金丸或加木香成加味左金丸;若便溏者加党參、木香、訶子、肉豆蔻等;食少納呆加炒谷麥芽、焦楂等;若口乾咽干證屬胃陰虛者加麥冬、玉竹、生地等。若經檢查明顯有HP感染者,再加蒲公英並酌加高良姜佐制其苦寒傷胃,等等。隨證加減,療效更佳【名醫簡介】   陳樞燮,1922年出生,四川重慶市人。現任重慶市中醫院主任醫師。陳氏出身醫門之家,弱冠之年從師舅父山城名醫吉子然,授讀6載,侍診3年。1939年懸壺渝州。1955年進入重慶市第二中醫院工作,歷任四川省中醫學會及重慶市中醫學會理事、重慶市中西醫結合研究會眼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陳氏臨床50餘年,潛心《內經》、《傷寒論》的研究,師法溫病學派。從事病房工作30多年,擅用古法而不泥古方,對溫熱病主張處治果敢,迅以劫變。他認為閉脫有相互轉化之機,故主張治閉須防脫、固脫當防閉;對內傷虛勞,力主培奠脾腎,對雜病尤重痰郁論治,遣方用藥靈動活達,多收卓效。近年繼承師門特色,用中醫論治眼病,建樹良多。 【名方】兩和鎮痛飲 【組成】竹柴胡12克,生白芍15克,枳殼12克,厚朴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炒建曲15克,甘草4克。 【功能】疏肝和胃,行滯鎮痛。 【主治】肝胃不和所致胃脘疼痛,包括胃炎、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膽囊炎、胃腸功能紊亂所引起的上腹疼痛。 【用法】上藥每劑煎3次,每日早、中、晚分服,日1劑。 【方解】 肝為將軍之官,職司疏泄而主藏血,性喜條達而惡抑鬱;胃為陽土,功能受納腐熟水谷,性喜濡潤而主和降。若肝鬱失疏,常致胃氣失和,或食飲不節,阻滯於胃,常致木氣壅遏、失於疏泄,從而均可導致氣機滯塞,不通而痛。本方以四逆散為主方增刪,方中柴胡、香附、佛手疏肝解郁、暢達木氣;白芍斂陰益血,柔濟肝體;枳殼、厚朴和降胃氣;建曲消食;甘草和中。方中既有柴胡、枳殼升降相因,又有柴胡、白芍散斂結合,既有白芍、甘草酸甘化陰,緩急止痛,又有枳、朴、佛手、香附溫辛靈動,疏達氣機。全方寓升降、散斂、疏和於一爐,共奏疏肝和胃、行滯鎮痛之功。若氣滯及血而瘀,食滯蘊濕鬱熱,則痛可加劇,當從加減之法。 【加減】脘腹脹滿或脹痛、呃氣者加廣木香10克,青皮、陳皮各12克加強行氣之功;痛如針刺或疼痛較劇者加赤芍、延胡索各12克活血化瘀止痛;疼痛有灼熱感或口苦咽干者加炒川楝子、焦梔各12克清泄肝火;口乾口苦、苔黃者加黃芩15克、黃連6克清泄鬱熱;食後痛甚或噯腐者加雞內金15克、炒二芽各30克增強消食導滯之力;泛酸時加煅瓦楞子30克、海螵蛸15克和胃制酸;腹痛有冷感者加砂仁、白蔻仁各9克以溫散行滯【名醫簡介】   陳樞燮,1922年出生,四川重慶市人。現任重慶市中醫院主任醫師。陳氏出身醫門之家,弱冠之年從師舅父山城名醫吉子然,授讀6載,侍診3年。1939年懸壺渝州。1955年進入重慶市第二中醫院工作,歷任四川省中醫學會及重慶市中醫學會理事、重慶市中西醫結合研究會眼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陳氏臨床50餘年,潛心《內經》、《傷寒論》的研究,師法溫病學派。從事病房工作30多年,擅用古法而不泥古方,對溫熱病主張處治果敢,迅以劫變。他認為閉脫有相互轉化之機,故主張治閉須防脫、固脫當防閉;對內傷虛勞,力主培奠脾腎,對雜病尤重痰郁論治,遣方用藥靈動活達,多收卓效。近年繼承師門特色,用中醫論治眼病,建樹良多。 【名方】扶土抑木定痛方 【組成】南、北沙參各30克,白朮15克,茯苓30克,陳皮12克,厚朴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白芍15克,炒建曲15克,甘草4克。 【功能】扶土抑木、行滯定痛。 【主治】脾胃虛損、肝鬱氣滯所致胃脘痛。 【用法】上藥每劑煎3次,每日早、中、晚分服,日1劑。 【方解】   肝木脾土息息相關。肝之疏泄助脾運化,木氣升動助上升清。若土虛運化失常,肝木乘虛凌侮,脾胃受伐則納化紊亂,升降失調,氣機郁滯,不通則痛。本病常由肝胃不和之實證因循失治演化而來,亦有因脾胃本虛,肝木橫逆為害者。故用本方扶脾益胃、抑木疏肝。方中南、北沙參益氣養陰,補益脾胃以培中土;白朮、茯苓助其培補之力;白芍斂陰柔肝以平木亢,與甘草合用,酸甘化陰,緩急定痛;炒香附、佛手疏理肝鬱、暢達木氣,陳皮、厚朴行氣和胃,建曲消食導滯。諸葯合用,補中兼行,疏中有養,頗為平穩、和達,實乃固本治標之方。 按語:兩方可根據病者具體情況結合使用。體實者,肝胃兩和鎮痛飲多效,體虛者扶土抑木定痛方頗靈,若虛實夾雜而病情反覆者,可兩方交替結合運用。總之要在臨證權變。 【加減】若肝胃不和諸症突出,可用肝胃兩和鎮痛飲治療以從其變;標實勢衰,即用本方。氣虛甚者可加党參、山藥各30克,甚則加人蔘6克以增強益氣之力;若氣短、頭昏者加黃芪30克、荷葉15克以益脾升清;失眠多夢者加棗仁、合歡皮各20克、夜交藤30克以養心安神。 【名醫簡介】   陳亦人,1924年生,江蘇省沐陽縣人。幼承家學,及長,復拜同閭儒醫戴笠耕為師,於四大經典精研細琢,自此醫理更得長進。越弱冠,適屆鄉里瘟疫流行,陳氏普為救治,活者甚眾,以此名噪一時。1955年春,陳氏復入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師資提高班進修,以其成績優異,留校任教。歷任南京中醫學院傷寒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衛生部高等醫學院校中醫專業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仲景學說研究會主任委員等職。陳氏畢生致力於《傷寒論》辨證論治規律研究,力倡《傷寒論》不只論外感,而是內傷、外感合論。陳氏治傷寒卻不拘傷寒,更能旁涉諸家,因此,其學術不只得力於仲景,更能包容各家之長。臨床上,陳氏於疑難雜證辨治獨具匠心,處方用藥,崇尚求實,不拘一格,能冶經方、時方於一爐。主要著作有《傷寒論譯釋》、《<傷寒論>求是》等。 【名方】開肺宣郁湯 【組成】秋桔梗6克,炙紫菀12克,川鬱金9克,炒枳殼9克,炙杷葉(包)12克,粉甘草3克。 【功能】開宣肺氣,利氣疏郁。 【主治】食道炎,食道痙攣,慢性胃炎,習慣性便秘,胃腸神經官能症等屬肺失宣降,氣機郁滯者。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方解】   肝雖屬疏泄之官,是人體氣機運行暢達之保證,然又須賴肺氣之降,才能使周身之氣流行無阻,如環無端。《醫碥?五藏生克說》即云:「氣有降則有升,無降則無升,純降則不升。何則?濁陰從肺右降則胸中曠若太虛,無有窒塞。清陽則以從肺左升,是謂有降有升。」因此,人體合身之氣只有得肝升肺降的協調,才能維持升降之序。或肝升不及,或肺降不力,皆可出現體內氣機升降之紊亂,致令氣鬱不暢罹病。   縱觀氣鬱之治,古來取諸肝者多。而氣之流暢又不只取決於肝氣之條達升發,更賴肺降之輔助,因此,氣鬱因肝升不及者治肝自能獲效,而若屬肺降不能者則疏肝究屬徒勞,甚或有傷陰助火之弊。因之,雖同屬氣鬱之證,然仍當細加分辨,庶可方證得當。 疏肝氣開郁,古方殊多,此不贅述。治肺降不及氣鬱者不僅少法可循,更乏固有成方。開肺宣郁湯正是基於這一迫切需要創立的一首新方。方中桔梗一味為舟楫之劑,有開提肺氣之力,更具欲降先升之能;合甘草實仲景成方桔梗湯,功在開肺利氣。紫菀溫潤肺氣,《本草正義》謂其:專能開泄肺郁……宣通窒滯。」川鬱金不獨入肝,更通諸肺,因此,其功不惟在「散肝鬱」(《本草備要》),更「能開肺金之郁」(《本草從新》),是一葯而兼二職,於肺降不力,氣鬱不暢者,用之極佳。炒枳殼《珍珠囊》謂其能「泄肺中不利之氣」,與桔梗相伍又有一降一升之妙,於肺降不及時用之最為恰當。炙杷葉則功專降肺利氣,合他葯則加強全方降肺利氣之力。值得注意的是,本方雖以降肺氣、行氣鬱為立方宗旨,然又非降氣之葯一味堆砌,而是降中寓升,升中求降,充分體現了中醫學的升降相因的辨證思想,實在是一張開肺宣郁的理想方劑。 【加減】若肺郁化火者,佐用瀉火開郁之品,如梔子、豆豉、丹皮之類;肺郁擾神伍入遠志、夜交藤;肺郁痰阻加入菖蒲、陳皮、桔梗;肺郁而腸痹者佐用栝樓、麻仁,或用適量硝、黃,取小承氣意;肺郁陰血不足者,當兼以養陰益血,可伍以白芍、當歸、雞血藤之類;肺郁兼氣虛則又當配用參、芪之類以助其推行之力。 【名醫簡介】   陳增潭,生於1929年,福建福州人。1949年以優異成績考入福建醫學院醫療系本科,1952年被中央衛生部調往山東醫學院進修病理學,學成派往西康雅安衛生學校任病理教師。1955年奉命復學,1957年大學畢業接受國家統一分配到北京友誼醫院任內科醫師。1959年離職參加北京市第一期西學中班系統攻讀中醫學3年,後分配到北京中醫醫院,現為主任醫師。兼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肝病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陳氏從1969年開始專門從事肝病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先後承擔「六五」、「七五」、「八五」市級和國家級中醫中藥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科技攻關研究工作,曾六次獲得部級、市局級科技成果獎。1989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稱號。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並參予撰寫《關幼波臨床經驗選》、《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中醫脾胃學說應用研究》等書。陳氏診治肝病注重分析病因病機,宏觀辨證與微觀辨證相結合,尋求治療用藥規律,他認為:「有了規律性,就有重複性」。他從中醫治療確有著效的一個個病例入手,探討其用藥規律,寫出了幾十萬字的臨診札記,總結出治療慢性肝炎需要祛邪、扶正、調理氣血三結合的用藥原則。 【名方】復元養肝湯 【組成】白芍15克,何首烏15克,山萸肉12克,百合15克,白茅根15克,炒酸棗仁15克,生黃芪15克,丹參15克,丹皮12克,雞血藤15克,水紅花子15克,生炒苡米各12克,金銀花20克,蒲公英15克。 【功能】涼血解毒,養血柔肝,滋腎扶脾。 【主治】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面色晦暗,頭昏目澀,手心灼熱,兩脅隱痛,腰腿酸軟或見齒鼻衄血。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煎取400毫升,早晚2次分服。 【方解】   本方以白芍、何首烏、山萸肉、酸棗仁、百合滋陰補腎以養肝體;但肝炎患者血中多蘊有毒熱之邪,此邪不祛,徒養何益?故用金銀花、公英清熱解毒,配茅根、丹皮、水紅花子涼血清肝利水,撤邪火以救肝陰。用黃芪、苡米,益氣健脾化濕,更益以雞血藤、丹參養血活血。全方涼血解毒以祛邪,益氣健脾補腎以扶正,養血活血以柔肝,脾腎雙補,以腎為本,氣陰兼顧,以陰為重,達到養肝復元之目的。 按語:慢性肝炎可由多種病因引起,其中以乙型肝炎在我國為害最甚。乙肝病因為疫毒之邪,深伏血分。肝為藏血之臟,受害最烈。血中陰液為邪熱所耗,漸致肝腎陰虛。肝體若缺陰血滋養,久則枯萎變硬,是為肝炎發展成肝硬化的病機。肝藏血,主疏泄,肝體端賴陰血滋養,肝陽責司條達氣機,如肝受邪擾,則氣血失調在所難免,氣滯血瘀必將相繼出現,所以祛邪、扶正、調理氣血三者均不可忽視。邪屬疫毒,伏於血分,故祛邪應重涼血解毒。至於養肝扶正,則有講究。蓋肝者屬木,無土難植,無水則枯,無合適陽光照射亦難茁壯成長,是以水、土、陽光堪稱木之三寶,水指腎陰,陽光指腎陽,土指脾胃,設若三者調攝適宜,則病木自能逐步繁茂起來,肝病祛矣。 【加減】脅痛加金錢草15克、小薊10克;血脂高加決明子15克、山楂12克;納呆腹脹加炒萊菔子15克、炒麥芽15克;便溏腹瀉加炒白朮12克、太子參12克;苔厚舌紅加茵陳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 【名醫簡介】   單兆偉,生於1940年,江蘇南通人。現任南京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內科及消化科主任、主任醫師,南京中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全國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和江蘇省中醫學會脾胃病研究會副主任委員、南京市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內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名中醫。單氏1965年畢業於南京中醫學院醫療系,先後師承全國著名中醫學家張澤生、徐景藩教授,盡得薪傳。作為全國脾胃急症協作組主要成員之一,多年來一直主持並參與了中醫藥治療消化系統急症的臨床及實驗研究工作,已完成的全國性科研項目先後5次榮獲部、省級成果獎,另有3項省級科研課題正在實施之中。由於成績顯著,被評為南京市勞動模範、江蘇省名中醫,並獲全國首批中醫急症工作獎勵基金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單氏長期從事中醫脾胃病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病及慢性萎縮性胃炎論治尤精,先後指導10名碩士研究生潛心於此,其相關理論和科研成果已引起國內外學者的密切關注。近年來,其學術思想先後20餘次被國家、省級刊物作專題報道,並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出版《脾胃學說與臨床》、《急症胃痛證治》、《中醫胃腸病學》等專著10餘部。 【名方】清幽養胃湯 【組成】党參15克,白朮15克,白芍20克,佛手片10克,丹參15克,紅花10克,黃芩10克,仙鶴草15克,山楂12克,神曲12克,甘草5克。 【功能】益氣活血,清幽養胃。 【主治】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十二指腸炎症、潰瘍病辨屬中虛氣滯血瘀證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2個月為1療程,每療程間隔1周。 【方解】   《金匱要略》云:「四季脾旺不受邪」,既病則中氣虛餒已明;再則「通則不痛」,胃脘痛且久留,瘀血之徵亦顯。故方中党參、白朮健脾益氣、培中養胃,且能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提高健康人淋巴細胞轉換率,促進細胞免疫功能;白芍養血斂陰,柔肝止痛,並可預防實驗性潰瘍,抑制胃液分泌和胃腸蠕動,有較強的抑菌作用;佛手片、丹參、紅花理氣活血、通絡消瘀;黃芩苦寒,瀉火解毒,清熱燥濕,實驗證明有很強的抑殺幽門螺桿菌的效能;仙鶴草能「消宿食,散中滿、下氣」(《本草綱目拾遺》),且能提高細胞耐毒試驗活性的Ea-花環百分率;楂、曲健脾消食和胃;甘草瀉火解毒,緩中止痛,並司調和之職。諸葯相合,特色在於辨證、辨病兼治並重,既可健脾養胃,益氣活血,以正中虛之本;又可有效清除幽門螺桿菌,控制感染,調整免疫功能,以清胃病之源。 現代研究:動物實驗證明本方具有直接抑殺幽門螺桿菌、類阿托品樣抗乙醯膽鹼、免疫調節、抗乙酸所致的胃粘膜損傷、改善血液粘滯度和胃血循環、提高SOD、增強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自由基對胃粘膜損害等作用:臨床應用本方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病患者258例,結果表明,顯效率為56.3%,總有效率92.7%,病理改善顯效率為52.2%,總有效率91.3%,均顯著優於慶大黴素對照組的26.7%、50%、76.7%和50%,幽門螺桿菌抑殺情況比較後示:兩組陰轉率無顯著差異,但治療組好轉率顯著優於對照組(P<0.05=,加重方面顯著於對照組(P<0.01=。以上研究業已於1993年12月通過專家鑒定。該項課題1994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推薦閱讀:

孩子積食不消化?教你補脾摩腹輕鬆除!
年度綜述:吃麵食引發的問題以及無麩質飲食2.0
胃息肉會癌變?教你怎麼對付它
動力功能性消化不良

TAG:中醫 | 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