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青龍廟安濟聖王的由來
06-10
潮州青龍廟安濟聖王的由來
推薦閱讀:
2013-03-04 17:48
潮州南堤有一座青龍古廟,又稱安濟王廟。這座神廟歷史悠久,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這座廟原是祀青蛇神的,潮人敬蛇如神,特別崇拜一種碧綠色的小青蛇,稱青蛇為青龍,遂建青龍廟以祀之。據乾隆《潮州府志· 寺觀》載:「前明滇有宦於潮者,奉神像至此,號安濟靈王。」這個神像即蜀漢永昌太守王伉之像。潮州民間相傳,安濟聖王神像是清初潮州人謝少蒼從雲南奉回來的。王伉是三國時期蜀漢永昌太守,保土安民有功,死後當地人立廟紀念。傳說多次顯聖,歷朝加封至安濟聖王。傳說清朝初年,潮州人謝少蒼到雲南永昌為官,有難,安濟聖王顯聖助其脫難。後謝氏回潮,便刻安濟聖王神像帶回潮州,在家中設壇祭拜。漸漸地鄉親鄰里到他家中拜安濟聖王的人越來越多,香火日盛,謝氏遂遷神像到青龍廟,供善男信女祈拜。潮人迷信,王伉神像入座青龍廟後,香火很旺。潮州人稱神為「老爺」,對王伉特別崇拜,敬稱為「大老爺」,稱青龍廟為「大老爺宮」。傳說有一年韓江水暴漲,南堤岌岌可危,險情疊現。大老爺宮前忽見青蛇群集,隨後水勢漸退,轉危為安。於是民眾紛紛傳說,是大老爺顯聖,化身為青龍保境救民。大老爺每年一次出遊,按光緒《海陽縣誌》記載,於正月初四擲環正月下旬擇日出遊,這是潮州城最盛大的游神賽會。大老爺出遊時,禮炮轟鳴,鼓樂齊奏。前面開路的是南門外謝姓的鑼鼓班,各社儀仗過後,是十多個經過挑選的健壯大漢,抬著大老爺神像和大、二夫人神轎,後面緊跟著十八隊鑼鼓班。遊行通常要進行三天,路線從南春路入南門,游完從東門經江岸回廟。大老爺出遊,全城轟動,沿途人家商鋪羅列香案祭品恭迎。祭品豐盛,有魚、肉、家禽、粿品、整甑的甜粿、發粿,全豬全羊、糖獅糖塔,不一而足。各家各戶門口掛花燈,鞭炮燃放不停。民眾認為大老爺在自家門口停留會帶來更大的好運和福氣,因此不惜花錢購買特大鞭炮、煙火、王鞭、寶蓋,隊伍到來時,大放特放,組成炮陣火牆,阻擋隊伍前進。而遊行的時間是固定的,不能久留,必須奮不顧身往前沖。這一阻一衝,把游神的熱鬧氣氛推向高潮。煙火把夜空照得通明、五彩繽紛,鞭炮巨響,鞭炮紙屑漫天飛舞,硝煙瀰漫。偏偏這時又有好多人拚命往前擠,要乘機摸一摸神像和神轎。傳說摸了神像會興旺,摸了二夫人神轎會生男孩。於是萬頭攢動,人潮洶湧,善男信女,如醉如痴,一派狂歡盛況。府城「營大老爺」這幾天,鄰近縣、鄉有很多人到城裡來觀看、朝拜大老爺,到處人山人海。日間便有許多潮州特色小食的攤檔都挑到街上叫賣。潮州小食豐富多彩,有甘草橄欖、蜜浸洋桃、沙魚皮凍蘸糖醋、豬肺煮番綠豆、粉腸湯、杏仁茶、小巧玲瓏的芝麻粿仔、筍粿、「笑嘴」形狀的鳳眼餃、煎糕粿、蚝烙、「風爐窗」(一種麵粉皮包豆餡的煎餅)、面蒸粿、無米粿、牛皮抽、沙茶粿、粿條湯等等,不勝枚舉,真是潮州小食的大匯展。大老爺受到民眾的頂禮膜拜,但是,大老爺在潮州數百年中,也有數次罹蒙劫難。辛亥革命之後,隨著科學知識的傳播,提倡科學、破除迷信的新風氣日盛。1928年到1931年,迷信活動受到取締,封廟、毀像,禁止乩占迷信活動。一些小廟小神在劫難逃。但大老爺因為善男信女多,沒有遭毀遭禁。1930年,大老爺木偶像竟遭土匪擄去,要挾善男信女集資贖回。民眾不忍大老爺久囚匪窟,有人發起捐資贖回的活動。縣長阮淑清卻要借這件事破除迷信,遂發布告示嚴禁贖回。匪徒勒索不到贖金,留著神像也無用處,就把神像拋入江中,終於被人發現,人們急忙撈起,迎回廟中,準備舉行隆重儀式祭拜。阮淑清認為民眾這種行為愚不可及,親率人馬往廟中把木像砍破,投入江中,隨水漂走。那時民眾都私下裡痛罵阮淑清,罵他「短命仔」。後來阮淑清調離潮州,人們紛紛傳說他暴病身亡,其實阮淑清一直在福建當官,好端端地活著。阮淑清離潮後,迷信活動重新抬頭,1935年大老爺再次出遊,依然十分熱鬧隆重,遊行隊伍還增加了綢鏢和彩旗,神前高掛汽燈,光明奪目,氣派非凡。解放後,迷信活動再次被禁止。「文革」期間,大老爺又一次遇難。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青龍古廟作為地方古迹重新修復。資料來源: http://news.0768.gd/view-14996.html推薦閱讀:
※娶女要娶潮州女,下一句是什麼呢?
※潮汕人為什麼早在上世紀初便被譽為「東方猶太人」?
※為什麼那麼多人想娶潮汕女當媳婦?
※這些潮州古字,99%的潮州人都只會說,不會寫!
TAG:潮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