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自學掌握流利英語的具體方法(3)
「讓全中國人民不花一分錢學好英語」
本文將解釋為什麼「多聽」對學好一門語言如此重要,並分享與「聽」有關的學習方法。
正確發音不是說出來的,是「聽」出來的
先給大家講一個輕鬆的玩笑 -- 話說有一幫朋友去露營,大家紮好帳篷之後決定分工負責不同任務。有一個日本人被分配的任務是去找supplies(供應),然後大家就分頭走了。隨著暮色降臨,大伙兒都回來了,發現日本人不見了。就在這時,日本人跳出來,大喊一聲「surprise!」。。。
如果過幾秒種後,你還是一臉茫然的話,讓我告訴你這個故事的笑點在哪兒 – 日語裡面沒有「L」和「R」的區分;日語里「R」的發音相當於英語里「L」和「R」之間,但又兩不像。因此,很多日本人聽英語的時候,分辨不出「L」和「R」這兩個音,因此也不能準確發音。
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兩個音的差別挺大的嘛,日本人怎麼會聽不出來?其實所有的人在學習外語的時候都會遇到這種情況,我曾經好幾次給老外表演「媽麻馬罵」的普通話四聲 -- 這四聲對我們來說挺明顯的,但老外們就是聽不出有啥區別。
再舉一個例子,阿拉伯語里的輔音發音比較微妙:譬如說 「s」 (?) 跟 「S」 (?) 是不一樣的, 「h」 (?) 和 「H」(?)也不一樣 – 「大寫」比「小寫」的發音要更重。我問我一位阿拉伯朋友(他名叫「ElmoSalHy」),你們阿拉伯人能聽出來其中的區別嗎?他說,你不覺得「Elmosalhy」 聽起來很不一樣嗎?
很多同學們都很重視英語發音,因此會特別花時間去模仿 native speaker 的口音。但我告訴各位:其實標準英語口音是靠「聽」出來的,而不是靠「說」出來的。為什麼日本人英語發音那麼糟?原因很簡單:你連 「L」 和 「R」 的區別都聽不出來,又怎麼可能正確發音呢?
同樣的,我們中國人英語發音不準,其實主要原因就是我們的大腦分辨不出英語里的一些(中文裡不存在的)微妙的音 – 大家最熟知的例子莫過於「三克油」的「三」。那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很簡單:多聽。
有語言學家做過實驗,如果把一群日本人當做正在學說話的小孩兒,找一個標準英語口音的老師對著他們以「母語」方式發音(就是媽媽跟孩子說話那樣 – 清楚發音,拖長聲調),久而久之日本人的大腦就可以慢慢分辨出「L」和「R」的區別了。同樣的,老外們在中國生活時間長了,他們的大腦不斷被中文語言環境刺激,慢慢地就能分辨出普通話四聲,從而不需要刻意練,發音也自然會提高。再舉一個例子:為什麼到北美留學的中國人說英語帶有北美口音,到英國留學就會有英國口音 – 還是因為:發音是「聽」出來的。
有一位同學跟我訴苦,「我英語閱讀基本上都沒問題,但盲聽同一篇文章的時候完全聽不懂啊。」 後來我聽他說了幾句英文,就知道他的問題所在了。不知道大家是否對以下這種情況有同感(我本人剛出國前感覺特明顯)– 就是聽中國人講英語比老外講英語更容易聽懂。對於出現這種現象,我要說一個觀點你可能一下子接受不了 – 我們學英語的時候,不應該太早說。
我看過一位小學英語老師的教學視頻,她帶著一群孩子們在朗讀英語。雖然我非常尊敬在一線工作的教育者,也看得出來這位老師教書很用心,但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這位老師的英語發音連我都聽不懂。那麼大家可想而知,在台下跟著這位老師朗讀的學生們,由於有聽覺的誤差,離英語的標準發音就相去更遠了。
傳統的英語教育模式是:先學會如何發音,然後再練聽力。但我要告訴各位,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反過來:先大量地聽,再學習發音。以上那位同學之所以「聽力」有困難,跟他沒有學好英語發音是息息相關的。就像我第一次去紐約的時候,碰到一個華人大叔問路時,提到紐約的皇后區(Queens)。我用比較標準的英語說「Queens」發現這位大叔沒反應,然後我說「哭因喜」,大叔恍然大悟。。。
我有一個更激進的觀點:英語初學者不單只不需要,甚至應該避免「多說」。某種程度上來講,我本人就是「多說」的受害者 — 初中的時候我參加英語補習班,老師布置的作業是要用復讀機把朗讀的課文錄下來。我當時的英語發音並不準確,但我卻這樣「強化訓練」不正確的發音,使我後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說英語擺脫不了一口廣東腔。
為什麼印度人英語說得溜,但口音卻是這麼重,就是因為他們長期習慣這樣說,以至於想改也改不了。相比於中國人「三克油」的「三」,印地語里也沒有英語里的「th」 這個音,所以他們會說「坦克你」。而日本人之所以英語口音讓人抓狂,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日語里有太多的英語外來詞。因此日本人一看到英語單詞(如:Christmas),首先想到的就是日式發音「kurisumasu」。
即便我的英語已經到了母語水平,有時候聽日本人講英語還會略感吃力。但日本人跟日本人之間講英語,他們完全不會覺得吃力(因為對他們來說,不標準就是標準)– 就像我們中國人跟中國人說英語感覺更舒服一樣。我們之所以遇到這個問題,就是因為中國的英語教育太強調從一開始就「多說」了,以至於我們養成了中式發音的習慣,越到後面就越是難改。
最後再來回答一個常見問題:學英語是否應該先學音標?我覺得這個問題就像「是否需要買一本牛津英漢詞典」一樣,答案是不需要。在智能手機時代,一本厚厚的詞典除了能給你一種「學術感」之外,並沒有實用的意義。以前學英語的人之所以需要學音標,為的無非就是查字典之後,知道怎麼對單詞發音。但現在當你碰到不認識的單詞,直接到「百度翻譯」一搜,然後聽APP里提供的發音就行了。
即便你查了百度翻譯後忘了新學單詞的發音也沒關係 – 因為你會不斷地聽。你只需要對單詞的拼寫留個印象,等你以後在聽的過程中不斷碰到,你自然而然就會掌握這個單詞的發音。再說了,由於我們中國人在初學時把握不了英語發音的微妙之處,學了音標也不見得能準確發音。還是那一句:正確的發音是「聽」出來的。
中國人「啞巴英語」的核心問題不是「不敢說」,更不是口音問題,而是「不會說」。要從根本上解決「啞巴英語」這個問題,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建立英語思維,而不是靠治標不治本的「多說」。
語感也不是說出來的,也是「聽」出來的
曾經有一位老闆跟我談商業哲學,他說:「危機危機,有『危』才有『機』嘛」。這句話聽來有道理,但實際上「機」在古漢語里的意思是「時刻」,並不是「機會」。同樣的,我們不能想當然地說:「語感語感,要『語』才有『感』嘛」 – 因為語感實際上是「聽」出來的。
傳統英語學習理念是:通過大聲讀,來培養語感。我不是說這種方法完全無效,只是我認為這完全是「多此一舉」 – 因為這實際上就是「自己讀給自己聽」,其實你直接放了錄音聽就行了,省事不累達到同樣的效果。這也是中國英語教育失敗的另一原因:我們錯誤地把「讀」來代替「聽」。
所謂「好語感」,其實就是「正確語法」。我認為語法分為兩種,一種是狹義語法(譬如「過去式」,「複數」等硬性規則),另一種是廣義語法(即表達是否得體,沒有硬性規則)。中國學生們經過反覆訓練,其實狹義語法並沒有問題,甚至有時候比很多老外還要好。但真正能體現外語水平的,是看你能多好地掌握「廣義語法」。
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什麼是「廣義語法」— 譬如我們中文會說「做功課」,但不會說「干功課」。其實「做」跟「干」並沒有什麼區別(大家不要想歪了!),「干功課」並沒有違反狹義語法的規則,但卻不符合「廣義語法」的規則。就像在英語里,我們會講「in the morning」和「at noon」。其實 「in」 和 「at」 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但我們不會說 「at the morning」 或者 「in noon」 – 這就是「廣義語法」,就是習慣用語,不需要邏輯原因。
中國學生們之所以英語說不好,更多是因為沒有掌握廣義語法(而非狹義語法),因為廣義語法必須通過大量閱讀來積累,是無法通過做習題學來的。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大量的「聽」(還有「閱讀」)– 為什麼你不會說「干功課」,就是因為你沒聽過這麼說的。還是那句話 – 語感是「聽」出來的。
我跟大家分享一個我自己的故事。我是2004年中考落榜後,來加拿大上中學的。當時我每次下課都會跟老師講「Ms./Mr. X, I am go now」(我想說的是「老師,我走啦」)。很明顯這是一個錯誤的語法(相信大家也看出來為什麼我中考落榜了)。但有意思的是:我越是這麼說,就越覺得這麼說是對的。不信大家試試 – 當你把「干功課」這個片語重複說十遍,你慢慢地就覺得「干功課」這個說法也是可以接受的。
你語感的好壞是由你「聽」的數量和質量決定的。大腦本身並不能判斷什麼是正確的語法,而我因為本身語法不正確,然後自己說給自己聽,大腦就會慢慢接受錯誤的語法了。所以為什麼在黑人英語裡邊「it don』t matter」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我們都學過應該是「it doesn』t matter」),就是因為他們聽周圍的人有這麼說的。
(註:以上例句取自 MJ 「Black or White」 的歌詞。。。當然,這是拿 MJ 的膚色開玩笑的惡搞啦)
那後來我是怎麼改過來的呢?很簡單 – 因為我聽周圍的人都是說「I am going」。因此:如果你想多說英語,你必須同時進行大量的聽 – 因為在你達到較高英語水平之前,你會犯很多語法錯誤,但你是完全不會意識的。你只有通過大量地聽標準的英語,才能規避出現像我這樣「自己說給自己聽」而對錯誤語法強化的情況。如果你聽得少卻堅持「多說」,你實際上就是讓自己在聽不正確的英語。
結合 「單詞、閱讀、聽」
前幾篇文章我說過「要先閱讀,再學單詞」。現在我們談到「聽」了,我需要在這個理念的基礎上做一個補充:你應該先「閱讀」和「聽」,然後再學習「單詞」(語法)。當你的單詞量增加了,也會反過來加強你的閱讀跟聽力,「單詞,閱讀,聽」三者形成良性循環。(還記得以下的這個自學框架嗎?)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我把「語法」放在「單詞」之後的括弧里呢?我的回應是:因為語法其實只是變相的單詞。給大家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
我們學習歐洲語言的時候,有相當一部分時間花在學習各種時態(現在式,過去式,等等)。我們之所以覺得難,就是因為有些詞的變形太多了,而按照傳統的學習模式,我們要一個個地去背各種不規範的變形。但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個學習方法,就是 – 不用刻意學。我拿我學習西班牙語的例子來舉例。
西語的語法比英語要複雜得多。譬如英語「to be」的現在式只有三種變形「am, is, are」。在西語里,有兩種說「to be」的方式,每種有6個主語形式,因此光是現在式就有12種變形。英語的動詞的現在式變形無非就是「後面加個s」,但在西語里,不但每個動詞都有6種說法,而且有相當多的「不規範」動詞。(如下圖)
雖然這看上去挺可怕的,但其實你並不需要刻意去記。因為它們雖然變了形,但意思還是一樣,而且你稍微觀察一下就會發現 – 它們普遍都很容易被認出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都是常用的詞,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因此,你只需要不斷地閱讀,你的大腦會很自然地對其進行分類(即哪個變形分別對應「我,你,他/她/您,我們,你們,他/她/您們」),並完全不費勁地記住這些詞的拼寫。
當我在前幾篇文章中提過「語法不重要」的時候,收到過這樣的批評:你不學語法,你怎麼進行閱讀?我的回應是:還真的是這樣 – 你並不需要語法,也可以進行閱讀。雖然西語的動詞變形比英語更多,但這種所謂「精準」對你理解閱讀其實是不重要的。就像「to be」在中文裡只有「是」這一形式(我是、他是、他們是、等等),但咱們閱讀中文時會因為中文的「不精準」而理解不了意思嗎?
可能又有人批評:如果你不去記這些變形,你怎麼能正確地說和寫呢?其實這就是為什麼我那麼強調 – 要大量地聽。為什麼說英語的人不會說「we is」?就是因為他們沒聽過這麼說的。反正「to be」只有「am, is, are」這三種形式,就從裡面挑一個最順口的唄,所以就「we are」唄。跟你會說「穿襪子」而不是「戴襪子」,說「戴帽子」而不是「穿帽子」是同樣的道理。學會這些語法規則的最有效方法不是做大量的習題(我本人學西語就沒有做過任何一道語法題),而是多聽。
可能有人還會說:語法除了動詞變形之外,還有句子結構順序,你不學習句子結構怎能正確理句子意思呢?我的回應是:其實你並不需要知道句子結構,也能進行閱讀。我用以下這個德語句子來舉例,看大家是否能讀得懂。
Ich will einen Arzt werden, weil ich m?chte den Menschen helfen.
單詞:
Ich 我
Will想
Einen 一(數字)
Arzt醫生
Werden 成為
Weil 因為
M?chte喜歡
Menschen 人(複數)
Helfen幫助
我相信在座各位大部分都沒有學過德語,但所有的人只要稍微動一下腦,都能讀懂上面的那句話的意思 – 「我想成為一名醫生,因為我樂於助人」。雖然德語的語序跟中文不一樣,但你只要知道所有的單詞是什麼意思,你的大腦就能八九不離十地判斷出句子的意思。
你的大腦是個神奇的東西。某種程度上來講:你是被你大腦控制的,因為大部分的腦部活動集中在潛意識,而潛意識實際上是不受你明意識控制的。就像你控制不住你的好奇心一樣,當大腦看到它處理不了的信息,它會想方設法去對其進行分析,你想阻止都阻止不了。以上只是一句例句而已,但大家可以想像:當你不斷閱讀,你的大腦就會更快摸索出規律,最後你自然就掌握德語思維了– 其實這就是小孩學習語言的思維方式。
小孩為什麼學習語言快?就是因為他們把大腦的這種潛能發揮到了極致。他們只需要不斷地聽,好奇的本能就會驅使他們通過觀察總結語言的規律。可是當我們成年了,基於種種原因,我們變得寧願相信書本里現成的東西,而不是通過自己觀察去尋找答案。因為我們害怕「不確定性」,與生俱來的「語言分析能力」得不到鍛煉,因此也自然學不好一門新的語言。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在公眾號里發的《何老師文化講堂》的視頻都是英文字幕 – 就是我想訓練大家以一種更接近小孩學語言的方式學習。我們要學會接受「不確定性」— 我們並不需要立刻聽懂,因為「聽不懂」只是暫時的;只要我們不斷地聽,最終就能聽懂。我們要學會不依靠「別人告訴我們」的方式學習,很多問題自己稍微動一下腦筋就悟出來了(就像以上的德語句子),而且學得好記得牢。
不同的人都可以用一種方法學好外語
其實學習英語非常簡單,就是我說的「多讀、多聽,學習過程中積累單詞」,堅持下去就行。但由於我們太迫切想學好英語,一時學不會就急,一急就「病急亂投醫」,從而催生了各種所謂的「學習方法」。
說句不好聽的,我認為絕大部分的這些所謂方法(可能對「應試」來講還有點用),就相當於古時候人們因為不懂科學而發明的「占星術」。雖然占星術也有他的一套嚴謹的學問體系,可以當你整個大方向是錯的,再怎麼注重細節也是錯的。大家這樣想好了:會講英語的人有多少是通過這些雜七雜八的方法學會的?即便有人通過這些方法學會了英語,那也是因為花了大量不必要時間。
不要跟我說「不同人有不一樣的學習方法」(如果你說「應試方法」,那我還能接受)。正確的語言學習方法是一門科學,是順應大腦的自然規律的。人與人之間的大腦構造其實都差不多,特別是語言這個東西,再複雜的語言,也有「腦殘」的人可以流利地講 -- 這證明了的確存在一條路,是所有人(包括傻子)也能走得通的,我要教會大家的就是這種方法。
學習語言到底為什麼要多聽?科學根據是什麼?
「多聽」歸根到底是為了達到以下這三個目標:A. 鍛煉對英語發音分辨力,B. 熟悉學過的單詞,C. 形成英語思維。這三個目標呈持續漸進趨勢 – 即,當你初學時,A占的比重最大,而到了後期,C占的比重最大。
A. 鍛煉對英語發音分辨力
有人問我:如果我單詞、語法懂得不夠,聽英語跟聽天書有什麼區別呢?我的回應是:就像閱讀一樣,誰說你必須讀/聽懂才有學習效果的?小孩之所以能學會任何一種語言,就是因為他們不會因為聽不懂就不聽 – 其實小孩聽不懂的時候,跟你聽不懂的感覺是一樣的;只是你聽不懂就不想聽了,但小孩不會,所以學外語比你好。
退一萬步講,即便你一個單詞都不會,你也要多聽,因為這樣你的大腦才能慢慢熟悉英語的發音,你以後說英語的發音才會更接近標準。但如果你問:要聽多少個小時才會讓我的發音足夠標準呢?我只能說:因人而異,越多越好。但我認為1000個小時是起點。
我到了加拿大後的第三年,聽英語積累的小時數已遠不止1000小時了。有一次我問一個本地同學「你覺得我的英語口音怎麼樣?」他說「廣東話口音挺重的」 – 我當時還不相信,因為我覺得我已經模仿得挺像的了。但有一天上語文課時,老師放了一段課文錄音,裡面有一個角色說話時帶有「紐約口音」 – 班裡很多同學都覺得挺逗的,但我卻聽不出來跟標準英語有什麼不一樣。
然後有一次我跟一幫中學同學們出去玩。晚上大家在房間里聊天的時候,我很驚奇地發現:即便都是從小在溫哥華出生長大的孩子(華裔、菲律賓裔、本地白人),由於家裡說的語言不一樣,他們互相是能聽出來對方口音的不一樣的。就好像佛山跟廣州雖然靠得如此之近(兩個城市的地鐵都連上了),但佛山話跟廣州話還是有區別的。但除非你深諳粵語發音,否則你是聽不出來區別的。
但話說到這兒,我認為大家的英語發音只要OK就行,因為學習語言是為了交流,不是為了裝逼。中國人英語短板的痛點真正在於沒有掌握英語思維,而不是發音。在日益多元的英語世界(特別是北美),人們越來越不把「口音」當一回事了。谷歌和微軟的 CEO 都是印度人,他們說英語時仍然有很明顯的印度口音。就連土生土長的美國精英 – 「人渣」特朗普(紐約口音),前總統小布希(南方口音),甚至奧巴馬(黑人口音)說的也不是所謂的標準英語,只是我們大部分人聽不出來而已。
(左:谷歌總裁 Sundar Pichai,右:微軟總裁 Satya Nadella)
因為「聽」是占你學習時間最大一部分,因此我強烈建議大家:你絕大部分「聽」的時間要在「除了聽英語幹不了其他事情」的碎片時間裡進行 – 如走路、等車、坐車等。如何最有效利用有限時間是讓你最短時間內學會一門語言的關鍵。而也因為這樣,在智能手機時代,我認為你沒有任何的理由學不會英語 – 因為學習英語最花時間的就是「聽」,但只要你有一台智能手機,你就可以理論上不花任何額外時間完成大部分「聽」的語言輸入量。
B. 熟悉學過的單詞
我在上一篇文章講過,中國學生英語聽力差就是因為學過的單詞聽得遠遠不夠,導致大腦缺乏「閱歷」,碰到了也認不出來。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我認為一個單詞你需要在不同場合聽20次,你才可以在大多數情況下聽到這個單詞立刻能反應過來。這裡要強調的是「不同場合」— 就是說,如果你僅把課文錄音聽20遍,效果是遠遠不夠的。
我學習葡語的經歷就非常好地說明了這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都是屬於拉丁語系,葡語是我最後學的一個。當時我以為懂了法、西語之後,學會葡語就是3個月的事兒 – 因為我葡語幾乎不用學,我都能看懂不少了(當然閱讀速度很慢)。但後來我發現事情遠沒有我想像中那麼簡單,因為從「看懂」到「聽懂」,中間隔了十萬八千里 – 我聽葡語積累了大概有500個小時後,才能基本上聽懂標準的葡語新聞。
我覺得某種程度上,我學習葡語的狀態跟廣大為英語聽力發愁的同學們是一樣的 – 就是閱讀、甚至說都沒問題,但就是聽不懂。我讀MBA上「商務談判」課程的時候,我都是找巴西的同學們來做我的「談判對手」以便我可以練習葡語口語。由於我是知道葡語的思維和發音的,因此說出來完全可以給對方一種流利葡語的感覺,但我卻對他們講「你們對我得講英語,不然的話我聽不懂」。
那怎麼解決「聽不懂」這個問題呢?其實道理很簡單:無他,唯熟爾。你不斷地多聽就行了。那可能有人會問,該怎麼聽呢?是精聽、還是泛聽呢?我告訴大家:我也是過去這一個月通過接觸大家的提問,才知道原來有「精聽」和「泛聽」之分。我認為精聽泛聽就是我上面說的表面上看起來有道理的「占星術」方法 – 我還是一貫地反問:我們學中文的時候會有精聽泛聽之分嗎?其實你多聽就行,沒那麼多亂七八糟的學問。
由於我西語的功底不錯,所以我只要花較少的時間,就可以把葡語的「單詞、閱讀」這兩方面掌握好。但葡語的發音規則跟西語仍然有很大不同,因此我的短板是「聽」。我學習葡語需要做的,其實就是把我所有會的單詞都能聽出來,我就可以達到基本流利程度了。同樣的,其實中國人如果都能把已經學過的英語單詞都聽出來,我認為你高中畢業後掌握的單詞量,就已經足夠達到基本流利程度了。
根據我個人經驗,只要你英語基礎不太差(高中水平或以上),即便你不做任何閱讀,只要你每天(利用走路、等車等碎片時間)聽英語一個小時,每過兩個月你都會明顯感覺「能聽懂更多了」。我之所以說「即便不做任何閱讀」,是因為中國學生普遍缺乏「聽」實在是缺太多了,因此一開始光是補短板就可以看到效果。但長遠來講,「單詞、閱讀」肯定也需要跟上才行。
至於「聽」的學習工具,我這裡強烈向大家手機APP「播客」(蘋果iPhone自帶,安卓需要下載)。此APP上面有大量的頻道資源,你總能搜到合適自己的。但作為起點,我建議大家搜一下「NHK World English」。此頻道的優點是:語速較慢,發音清晰、而且更新頻繁。
C. 掌握英語思維
當你不斷地聽,以至於可以把大部分的單詞都聽出來,你會遇到一個新的問題 – 就是雖然每個詞都聽懂了,但你好像還是沒能理解意思。當你達到這一階段,那麼恭喜你,你離流利英語就只差最後一道門檻了– 那就是英語思維。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種感覺:當你閱讀一篇英語文章,裡面所有的單詞你都認識,但是你閱讀的速度會比較慢 – 如果同樣的內容用中文寫成的話,你掃一眼就大概理解意思了,但如果是英語,你掃一眼只會感覺一頭霧水。又或者你會發現,要用英文去記一串數字或者一首歌的歌詞,要比用中文去記難多了。。。出現以上這些情況,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你還沒掌握英語思維。
當你達到這一階段,你已經進入「衝刺範圍」了。接下來我要跟你分享的,可能是最「燒腦」的但也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 當你在聽的過程中,嘗試重複說出來你聽到的每一個詞。某種程度上,這跟「聽寫」有點類似– 但我是強烈反對「聽寫」這種學習方法的。因為英語是拼音文字,寫下來完全是多餘的。
當你重複說的時候,你練的不是發音,而是思維方式。你之所以聽到一堆認識的英語詞,但卻不了解意思,是因為你的英語思維還沒建立起來。因此當你「聽著跟讀」時,你實際上是逼著你的大腦去組織這個語言思維。當你堅持久了,你就會最終達到「不留神也能聽懂」的地步了。
其實讓你感覺聽力難的,很多時候並不是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反政教分離運動)這類的單詞,而是一串很短單片語成的片語(「as good as it is」,「as far as I can tell」)。雖然這些單詞你都認識,但由於都揉在一起,你的大腦一下子分離不開來。當你嘗試重複你聽到的語音,會幫助你的大腦對片語進行分離,然後隨著你「閱歷」的增加,你也會逐漸「不留神也能聽懂」了。
結語
雖然我說過「學習語法不重要」,但我需要澄清一點:真正能體現你英語水平,最終還是要看你的語法的水平程度。我敢向大家保證:我本人的語法(英、法、西、葡)是過硬的;而大家如果通過我的方法學習,最終也一定會掌握正確語法。
我說的「語法不重要」,這就像Facebook剛成立的前幾年說「盈利不重要」一樣 – 雖然盈利對任何一家企業都很重要,但如果Facebook從一開始就准求盈利,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功。同樣的,如果你從一開始就追求完全正確的語法,你就很難學好英語(難道中國英語教育的失敗還不具備足夠說服力嗎?)。
我能想到的英語學習理念,基本上已經跟大家分享完了。我知道除了理念之外,大家還會有不少具體如何落實的問題。我打算在未來以篇幅更短的文章,來統一回答從大家那兒收集到的問題。
推薦閱讀:
※輕鬆自學七日瘦身瑜伽[圖文]
※零基礎快速入門的八個小技巧
※掌握這個概念,讓自學效率翻倍
※(1)自學摩登舞錄像研究筆記
※Udacity Data Analyst Nanodegree 月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