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何時開始吃豬肉的

古人是何時開始吃豬肉的

漢代陶豬圈(隨葬品)。

古人宰豬圖(甘肅嘉峪關魏晉墓磚畫)。

古代廚師正在製作菜肴,廚房裡掛三大塊肉(甘肅嘉峪關魏晉墓磚畫)。

山西晉侯墓地遺址出土的西周豕尊。

湖南湘潭出土的商代豕尊。

倪方六

儘管有不少專家答疑闢謠,但吃「紅肉」致癌近來仍引發一片眾說紛紜。紅肉一般是指豬牛羊肉等,從史料來看,中國人吃「紅肉」的歷史相當悠久。特別是豬肉,據河北武安境內的「磁山遺址」挖掘考證,早在8000年前,中國人就開始養豬吃肉了……

古人吃家養豬肉始於何時?

《考古》發現:距今萬年「飼養家畜已經開始出現」

豬被認為是人類最早飼養的家畜之一,那麼,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吃家養豬肉的?

中國發現的早期人類生活遺址之一,是河北武安境內的「磁山遺址」,距今萬年。當時的中國北方人已進入早期文明社會,出土的動物骨骼十分豐富,有獸、鳥、龜鱉、魚、蚌等五大類,計23種,其中家畜家禽有豬、牛、羊、犬、雞等。據《考古》(1977年第6期)《河北磁山新石器遺址試掘》一文,一期試掘時發現的豬骨來自11頭豬,包括成年豬8隻、仔豬3隻,另有殘骨23塊。其考古結論是:「飼養家畜已經開始出現,從發現的豬、鹿、羊、牛、狗等動物骨骼已得到證明。」由此推斷,8000年前中國人就開始養豬吃肉了。

到商周時,養豬已很常見,吃豬肉在一定階層也已成風俗。在商代甲骨文中,「豕」、「豖」、「家」這類代表豬或與豬有關的文字均已出現。這一由文字上傳遞出的信息,也已被現代考古發現所證實。如1981年湖南湘潭九華船形山出土的商代豕形銅尊,腰平臀肥,已是家養豬特有體型。至於嘴部出現野豬才有的獠牙,應是工匠的一種藝術表現。而上海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商代豬卣和年代稍晚、在山西晉侯墓地出土的西周時豕尊,則已完全是家豬體形。

從考古發現來看,商周時期,除了吃豬肉外,家養的公豬還會被用於祭祀,即《禮記·雜記》中所謂:「凡宗廟之器,其名者成則釁之以豭豚。」

古人如何增加豬肉供應量?

《左傳·定公》記載:「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

周代,人工養豬已有一定的規模,豬肉消費量也在不斷加大。《詩經·大雅》中的《公劉》詩中提到當時吃肉的情況:「執豕於牢,酌之用匏。」意思是,從圈裡抓豬殺了做菜,用瓢兒喝酒,淋漓盡致地描述了古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場景。

如何增加豬肉的供應,滿足需求?從史料來看,古人首先是增加母豬產崽量,開始配種,這在先秦時已進行。《左傳·定公》里提到,時衛侯路過宋國野外,聽到有人唱道:「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大意是,已經讓你的母豬滿意了,為何還不歸還我那頭公豬?說明當時母豬配種很流行。

豬長得快慢,除了飼養方式,關鍵還是飼料。古人稱豬肥為「多膏」,如何讓豬長得肥長得快,肉質美?據《淮南萬畢術》,漢代時研究出了一種「麻鹽肥豬法」:「取麻子三升,搗千餘杵,煮為羹,以鹽一升著中,和以糠三斛,飼豕即肥也。」

在此基礎上,古人還研製出了一種「肥豬粉」:用水麻子和鹽一起,研成末,每次餵食時撒一點,可讓豬快速增肥增重。這種「肥豬粉」與現代瘦肉精不同,是綠色無害的。

在滿足有肉吃後,古人對豬肉的品質越來越講究。豬肉,尤其是公豬肉天生有一種臊臭味。如何讓豬的肉質變得香肥?古人意外發現,被破壞了生殖系統,即閹過的豬的肉更好吃。

據考,閹豬早在西周時期已出現,《周易·大畜卦》便有「豶豕之牙,吉」的說法,意思是,被閹過的豬已沒有攻擊性,其牙不足懼,所以吉祥。

哪個朝代豬肉最便宜?

宋代打油詩《豬肉頌》云:「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

到西漢,豬肉成為民間最主要消費肉品。據西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當時城鄉都有屠戶,吃豬肉很平常,即所謂:「今閭巷縣佰,阡伯屠沽,無故烹殺,相聚野外。」

但當時豬肉並不便宜,「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即買一頭豬肉的價錢相當於中等年景一畝地的年收入。據《後漢書》,東漢初年有位叫閔仲叔的人年老得病買不起豬肉,只能每天買一塊豬肝,有的屠夫有意不賣給他。

豬肉消費大增是在唐宋及以後。在歷史上,宋代城市豬肉消費相當大。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在介紹京城汴梁城(今開封)內朱雀門外街巷情況時稱:「南去即南薰門……唯民間所宰豬,須從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群萬數,止十數人驅逐,無有亂行者。」可見當時京城每天豬肉消費量之大。

到南宋時,城市豬肉消費有增無減。宋吳自牧《夢粱錄》「肉鋪」稱,臨安的肉市在壩北修義坊:「巷內兩街,皆是屠宰之家,每日不下宰數百口。」整個杭州城內外賣肉的攤子數不過來:「每日各鋪懸掛成邊豬,不下十餘邊。」一般到午飯前,這些肉就賣光了,「蓋人煙稠密,食之者眾故也。」

宋人喜歡吃豬肉,與豬肉比其他肉品便宜不無關係。當年蘇東坡被貶謫江西時,發現那裡豬肉太便宜了,其在打油詩《豬肉頌》中稱:「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

宋代豬肉到底便宜到什麼程度?北宋淳化年間(公元990-994年),京城一個叫牟暉的人丟了一頭豬,朝廷賠償他1000文錢。而當時一匹馬值25至50貫,也就是說,一匹馬可以換25至50頭豬肉。而在臨安城,豬肉同樣十分便宜。據《西湖老人繁勝錄》,當時熱鬧的瓦市裡有幾家肉食店,大店每天能消費10頭豬肉,花38錢買的肉,一個成年人一頓吃不完。

古代各地豬肉味道有何不同?

《豳風廣義》記載:

「南方之豬味酸冷」「秦中之豬甲天下」

中國人吃豬肉吃了幾千年,對不同豬肉的品質也有獨到觀點。吃豬肉的經驗之談,數明清時期最認真,且上升到了理論高度。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便對各地所產豬的特性作過總結,他在《本草綱目》(卷五十)「獸部」中,談的第一種家畜就是「豕」——

「豬,天下畜之,而各有不同。生青、兗、徐、淮者耳大,生燕、冀者皮厚,生梁、雍者足短;生遼東者頭白,生豫州者喙短,生江南者耳小,謂之江豬,生嶺南者白而極肥。」

從李時珍所記來看,今北京一帶家養的豬似乎不是太好,主要是皮太厚。而現在普通飼養的白豬,在明代只有東北、嶺南一帶有。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識》中的說法也證實了這一點:「遼東白蹢為奇,廣則大抵花白。」

對於各種豬肉的優劣,清代農學家楊雙山在其《豳風廣義》中是這樣說的:「南方之豬味酸冷而有小毒,食之動風生痰,弱筋骨,虛人肌,不可久食;北方水深土厚,風氣高燥,其肉味甘,性平無毒,大能補腎氣虛損,壯筋骨,健氣血;而秦中之豬甲天下,尤非它處可比也。」

楊雙山這段話堪稱「食豬肉經」,在他眼裡,南方養的豬肉質不是太好,北方及西部的豬肉好,尤其陝西關中地區的豬肉質量最好。楊雙山的觀點不一定對,但北方豬肉受消費者歡迎的確是事實。

如金元時期的金國,皇家就指定吃東北豬肉。據《金史·地理志上》「上京路」條,朝廷要求會寧府(今哈爾濱市境內)一帶,年「貢豬二萬(頭)」。即便海陵王遷都北京後,也只吃東北豬肉。

古人為何喜歡吃豬肉?

《淮南子》記載:

歷代均鼓勵養豬,「殺牛,必亡之數」

不論從歷史上看,還是就世界範圍來分析,中國人的肉類消費一直以豬肉為主。在中國,迄今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家畜骨骼中,年代最早的就是豬骨;而所發現動物骨骼中,數量最多的也是豬骨。

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吃豬肉?首先是受到遠古食肉風俗的影響。古人肉食主要來源於馬、牛、羊、雞、犬、豕等「六畜」。六畜也是古代祭祀使用犧牲的肉品。六畜中,最常用的是牛、羊、豕「三牲」。

為什麼六畜中,偏偏豬肉被吃得最多?主要是馬、牛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受到保護,而狗肉「上不了宴席」、羊產量低,雞太小。

在古代,馬是重要的戰備軍需物資,牛是重要的農耕工具。先秦時,秦國已頒布了中國最早的畜牧法規《廄苑律》。據《鹽鐵論·刑德》,在秦代,「盜馬者死,盜牛者加(枷)。」《淮南子·說山訓》中認為,「殺牛,必亡之數」,因為牛乃農耕之本。這一觀點為此後官府所奉行,從魏晉到明清,幾乎歷朝都有禁止殺牛的規定。

與此同時,養豬卻被鼓勵,從孟子每家「二母彘,五母雞」,到漢代每家「一豬,雌雞四頭」,歷代在勸課農桑時無不倡導養豬。為什麼?與禁殺牛一樣,也是發展農業的需要。清蒲松齡在《養蠶經》中的說法最有代表性:「歲與一豬,使養之。」養豬一年下來能積20車種田所需要的肥料。

一方面禁殺牛,另一方面鼓勵養豬,在如此政策的長期引導下,吃豬肉便成中國人的首選,久而久之也就最喜歡吃豬肉了。

文章作者系著名歷史學者倪方六先生

推薦閱讀:

如何幫助一個500年前的人快速了解現代社會?
古人桌子上為什麼放香爐?不刺鼻嗎?
古人寫詩詞是怎麼記住平仄的,難道是有個小冊子嗎?
效法古人「植芭蕉以揮毫」,心追北碑擅行楷,書作平和渾厚
把我們凍成狗的倒春寒,在古人的筆下竟然如此唯美

TAG:古人 | 豬肉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