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旨要闡微
第一章 陳家太極拳概論
太極拳流傳頗為普遍,因其動作圓柔,老幼強弱男女皆可練習,故易於推廣。但一般練習者雖因傳授不同,形式各異,多數是以楊式所傳為宗,凡習楊家太極拳者又皆知楊露禪是從陳長興先生學來的。惟陳氏世以務農為業,在外教拳者甚少,故陳家拳流傳於世者也很稀少。
外形似簡樸,而內容極精細豐富。此陳家拳如同文學中的古典文學,拳的特點是全在處處走纏勁,每一動作公轉中從頭到腳,雖一指之微,也有自轉。按力學來講,纏法是調節全身重心平衡的主要方法。因為每一動作處處旋轉,身體上每一經絡穴道的運動,可以影響到內髒的新陳代謝機能,所以得到卻病強身的偉大效果。至於拳的技術方面,更是離開纏法即失掉太極拳的意義。所以陳品三先生作的陳家拳譜第一句就說「太極拳纏法也」。
一般太極拳譜各有其優點與心得。陳家老譜講的理論很是高深,對每武動作和作用講的還嫌欠詳細,可供已有陳家拳鍛煉基礎者參考,而非初學者所能領略。吾特根據所學並參照老譜,將各種練法加以整理,式名動作重複者遂縮減至最少數量(頭趟拳只有七式重複)並詳細說明動作規律及作用如何,對於初學者或可減少困難而提高興趣,易於進步。
但此拳在運動時纏法的變化是手足全身同時動作,變化非常複雜,矛盾而又統一。經教者口傳身作,尚不能立刻全面掌握,單看說明不講,難以即得頭緒,仍須先從人學習,一面學一面看譜,互相對照,細細體會,然後再一一實驗,才能漸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
又一般練太極拳者只有一路拳,陳家拳則有兩趟。二趟純是技擊作用,陳家拳譜亦只有頭趟而未發表二趟,不解何故。今亦將二趟的說明供給對陳家拳的愛好者,作為深造的參考。
第二章 陳家太極拳的源流
據一般傳說,太極拳是張豐豐創造的,但沒有文獻上的根據。按陳家族譜「始祖陳卜,自明洪武七年由洪洞遷至河南溫縣當陽村,後因陳氏族人眾多,居住既久,遂名家陳溝。從陳卜起世傳太極拳。」這是太極拳最初的根據,然亦未說明,是從何人學來的?
唐豪先生的著作中,有太極拳可以斷定為陳氏創造,而陳氏創造的來源是根據明代戚繼光的拳經,戚氏則系吸取各派拳術的精華髮展為理論。唐豪對武術史深有研究,且曾親赴陳家溝探求有關太極拳歷史證據,從陳氏先人遺留的文字和碑文中得到了上述論斷。
陳家太極拳確是從各種武術精華中提煉而來,而且是經過多次試驗不斷改進的。但陳式老拳譜常引用拳經為證,亦可見此拳與拳經理論確為一致的。
又有傳說,陳長興的拳法是從蔣發學來的。按陳氏族譜第九代陳奏廷游山中,見蔣發貧苦事母極孝,因迎養於家,蔣發從奏廷學拳,終身不肯離去,陳家祠中奏廷畫像身後侍立者為蔣發,長興為十四代的人,
蔣發既從奏廷學拳,又終身居於陳家,且為長興祖父行輩,則其於長興幼時教授拳法亦屬可能,但所教的還是陳家拳,而不是別的什麼拳。
據其族譜又載,第十五代名耕雲者,曾應人聘來山東萊州擒凶僧錄耳。當地有田姓以拳勇著名,教徒甚眾,初聞陳氏名,不服,集其徒眾欲往較量。陳氏聞之,遂隻身往見,行至關途遇其徒眾,人多路塞,陳
氏手持一旱煙袋,請求讓路。諸少年頗欺其老,不肯移讓。陳氏用一手撥之,眾皆紛紛而倒。問知為陳氏,方大驚服。田姓亦從此相交為友。曾有碑記其擒凶僧故事。
陳長興是陳氏第十四代的一位高手。晚年工夫精進,終日靜坐。有人來訪,也是聽人向之動手,手一沾身,自己反跌出去,並不見長興身手動作。因此,人多稱之為牌位陳,言其靜坐床上如同牌位一般。河北
廣平人楊露禪的拳法即從長興學來。
一般傳說,陳家拳向來不傳外人,楊的拳法是偷來的。從先有一部小說《偷拳記》,記載偷拳經過,大意說「楊系廣平富家子弟,自幼好習武術,曾從名師學得多種拳法,因慕陳家太極拳名,厚禮往求師,陳氏不收。楊於數年後偽裝啞丐,冬日大雪凍卧陳氏門外,為長興所見,憐而救之,留居陳家,因偷學拳法」雲。問之陳福生師,雲與事實不符,且該書所記為陳清平,清平乃長興侄輩,移居趙堡鎮,系武禹襄之師孫
祿堂所自出地。
福生師之父諱延熙,年八十餘,嘗於冬日著長袍,在家祠前看諸青年練拳,偶值興發,呼諸人來攻。延熙公袖手而立,但見諸人略一挨身,即紛紛跌出,延熙公仍袖手笑立,並未見其有何動作。亦可證其工夫熟練,老而彌精。
福生師乃長興公曾孫,系十七代,子兆旭、兆奎,工夫雖不及前輩,尚能繼其家學。侄績甫(兆丕)曾於廿年前在南京國術館教拳。又有陳子明曾在上海教拳,不知是何行輩。子明印有陳氏拳譜,績甫亦用老譜加其自己畫像拳式及簡單說明印出行世。惜今已不易購得。
陳氏拳譜系陳鑫號品三者,根據家藏拳論編製而成。此君系前清撥貢,文字頗有根底,對於此拳的理論及用法講的極為親切,每式有節解,將全身從頭到腳應如何走法,詳細說明,比一般拳譜更為仔細,又將每式配合易經理論加以詮釋,亦非淺學者所能辦,但非曾熟習此拳,仍不易領會。
福生師自言為老生子,生時延熙公已六十餘歲,老年得子未免偏愛,食物不節,腹有痞疾。每逢病發,輒疼痛難忍,極為瘦弱,因,亦未能好好用功練拳。當十四歲時,延熙公為友人邀同出外遊玩,數年未歸。族中諸老人夜坐閑話,談及陳家拳歷代以延熙公一支工夫最好,可惜發科(福生師名)生小病弱,未下苦工,恐此支拳法將因此中斷。時福生師在旁聞之甚以為恥,遂思發憤用功。爾時堂兄某,在陳氏兄弟中,工夫最好但下手較狠,同族子弟之與推手者常被擊跌。福生師自念雖不敢希望練到如何精妙,只要能趕上堂兄於願已足。但其堂兄因受延熙公委,住此照料門戶,與福生師對榻而眠,同時卧起,同時練拳,即有進步亦同一進步,仍難追及。日夜苦思,方得一法,即在彼休息時我不休息,彼練一趟,我練十趟,彼練十趟,我練百趟。如同行路人,雖彼先數日出門,我只要日夜不息,終有追及之日,於是下決心多練。每當下地干
活歇息時,趁空練拳,夜裡偷偷在床上練,每日至少練七十趟或至百趟,如此三年。身體發育漸正常,腹中痞塊亦消化下去。遂從伯父輩問知推手方法,乃與堂兄推手,一舉手而勝之,再試再勝,堂兄頗不說,出語人曰:「此支有秘訣,所以從前不行的人現在都比我強了。」其實延熙公至今尚未回來,工夫之進步全是從苦練得來的,別無他巧。
兆旭得福生師之沉著,兆奎則得其輕靈,以身形論,兆奎較為美觀,倘勤苦用功,仍可繼承陳氏家法。其姊豫俠幼時練拳動作自然,頗似福生師,惜婚後子女為累,竟不復練,誠為可惜。今後在政府提倡民族形式運動號召下,甚盼陳代後人發揚其祖傳數百年之寶貴遺產,亦即祖國之寶貴遺產,更加以推廣,勿使埋沒,實為後人之職責,亦光榮任務。
第三章 陳福生師之歷史與來京教拳經過
福生師名發科,行三,為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第十七代名拳手,長興公之曾孫,體偉實貌樸質,性尤忠厚,事母至孝。母病偏枯,師衣不解帶,親侍包含便溺,夜不得眠,故至老而目紅。少時嗜飲,能飲白酒五七斤,嘗與舅某角飲,皆醉甚,舅竟醉死,師亦數日方醒。母囑戒酒,遂終身不再飲酒。
師之拳法,幼得家學,兼用苦功,雖身體性質略似拙笨,而練拳動作輕靈沉著,所謂翩若驚鴻,宛若游龍者。師嘗自雲較之老輩,猶相差甚遠,學然後知不足,亦見師之謙和不自滿。
民國十八年即1929 年,其侄兆丕(績甫)偕鄉人經營葯棧者,來游京師。太極拳正風行一時,雖學者多習楊家拳,然人人皆知楊露禪之師為陳長興。聞績甫為長興公之後人,遂爭從學,以研究此拳根底。旋因南京國術館聘績甫南下,學者不舍,績甫乃告眾人以吾能,福生實吾之師,工夫更高於我。我可以延之來京,因商請福生師出而教拳,此為福生師來京之始。 福生師初來京時,曾住劉子誠家,弟子元、侄女月秋、月華,均從習拳。子誠雖已將五十歲,猶能刻苦用功,子元並習單刀、雙刀,惜為生活所累,不復鍛煉。月秋月華爾時均十三四歲,梳雙辮,衣紫衣,一同演拳,靈活可愛。聞因染猩紅熱症,雙雙夭折,至為可惜。
吾時住東拴馬,因體弱,經友人周懷民介紹參加北鄰劉慕三先生處學吳鑒泉師之太極拳。因見《小實報》載名伶楊小樓從陳師學拳軼事,托友人原君轉請陳師來教。陳師初表演一趟拳法,眾人鑒於楊家太極拳之柔緩,乍見此動作靈活,發勁沉著之拳,咸懷疑問。乃從學日久,漸知太極拳原應如此。惟學他武拳工夫較深者,反不易領悟此中趣味。先入為主,凡事皆然。
陳師嘗說平生所教徒弟,以楊小樓天分最高,彼時雖已年過六旬,每教一式,一遍便會,且動作全合太極拳道理。兩套拳半月便學完。楊未學拳前,每周唱兩次戲,不敢賣力氣,還累得全身酸疼,一周也歇不過來。練拳半年後,精神大長,多年不演之冀州城、金錢豹等戲又敢演出,且有時一天能演雙場。可見戲上的武功與此拳武功完全兩樣。
陳師教人極有耐心,百問不厭,嘗說我教人恨不得叫徒弟一天就趕上我,但是武術不似文學,只須略有根底,憑仗天分可以速成,武術則全靠功夫。學的人下一分工夫就得一分成績,下十分工夫就得十分成績。工夫和我一樣就可以趕上我,比我工夫還勤,就可以超過我。我只有絲毫不保守的教出來,成就多少就全在學的人工夫如何。因為這不同財物,想給人立刻可以拿了去,成為自己的,武術則全在工夫。
又說初學必須照規矩多練,一天至少廿趟,越多越好,猶如趁熱打鐵(註:Strike the iron whileit is hot.),可以速成器物。如打成九分成熟,只欠一分放下,明日再打又得升火費事,多費工夫,倘仍欠一分,則永久不能成器。其言至為切要。
陳師又言,凡學拳者,天分高的人,在初學時進步較易,但往往把拳法看得容易而不深入。天分低的人,初學時較難,如能立志堅決,苦練不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雖其初不免多費工夫,及乎達到豁然貫通之時,則以前所下工夫皆不是白費。所以天分低的人,反多得到成就。我們應當以此言為戒。天分高的人不可自滿,天分低的人不可畏難,全可深造,得到成功。
第四章 纏法在太極拳中的重要性陳氏老譜第一句就說「太極拳,纏法也」。這是太極拳的特點,合於生理學的在此,合於力學的也在此。
纏是螺旋的旋轉。任何一個動作從頭到腳,從肢到指,全用纏法。頂勁從百會穴纏起達到襠部,往左轉則頂勁領著左轉,往右轉則頂勁領著右轉。右轉時則右襠松左襠緊,左轉時則左襠松右襠緊,那邊襠松那個腿走外纏,襠緊的那一方腿走里纏。外纏是從根節達到梢節(即從襠到腳指),里纏是從梢節達到根節。
外纏、里纏在手上更為顯明,即外纏從臂根而上轉,以轉到手心斜向上面為度。里纏從手向下轉達到臂根,以手心斜向下為度。外纏是開勁,里纏是合勁。動作的配合,經常是形合用開勁,形開用合勁,這是陰陽虛實的妙用。 手指的配合,也是每一指每一節全有纏勁。外纏從小指開始,里纏從大指開始,全以中指尖為中心。
從生理學講,手指足指以至全身處,全有經絡穴道,所以這種動作,又使每個經絡穴道得到平均運動,影響到內臟甚至每個細胞全得到運動,促進新陳代謝的機能。拳論所說「一動無有不動」,又說「運動如九曲珠,無微不至」。會走纏勁,才真作到「一動無不動」和「無微不至」。
從力學來講,纏勁是手引化來勁,手反擊對方,才能做到「似松非松,將展未展」,是「以柔克剛」的妙法。螺旋推動,無堅不摧。
第五章 三節的配合從全身講,足是根節,腰是中節,頭是梢節。從內講,思想是根節,氣是中節,勁是梢節。從腳體講,肩是根節,肘是中節,手是梢節。襠是根節,膝是中節,足是梢節。再幼分析一下,也分三節,腕根、掌中而指梢。即一指之微也有三節。(山中一石:此段文章有誤,上下肢三節,明白就可。)這還是說直的。橫的方面,手外纏是小指至外掌為根,中指至掌心為中,大指至掌內側為梢;手裡纏則反過來。無一處不是三節,合起來還是調協如同一個整的。
第六章 九宮的變化八方加中心是九宮,如用方向來講,還是科學的,唯物的。但拳而論,不可講作東西南北,那就成固定了,應當講為前後左右四斜角,本身就是中心。這是平面的。按立體的講,就須說成上下左右和四斜角,加上中心為九宮。拳式的變化,角度的大小,甚至一指尖的動作,只要旋轉走纏勁就有九個方向。在兩個人研究推手時,更須掌握九宮的變化。中心只旋轉而不變,八方則變化而無窮,如按一個圓周分為三百六十度來講,變化之多可想而知。
第七章 步 法身手的變化雖然很多,全以步法的變化為轉移。步法的方向,按正規講是以胸部的方向為準的。兩腳尖必須和胸口方向一致,通常是三角形,前窄而後寬。步法順利則手上無不順利。手就是反了,也可以後步當前步,後手當前手,如倒卷肱的後手後腿就是這樣作用。陳家拳和別的拳不同之處即在步法變的靈活,特別是前腿無實步,所以才進退自如。練拳時步法應盡量開展,以後腿屈著膝與襠平,前腿自然平展為度,不可過大,用時只可開到一尺二寸到一尺五寸,開大了,後步應跟上,步有餘則易於變換。
第八章 重心的所在和如何調節平衡
全身雖然只有一個重心,經常保持在腹部。步法任何變換,儘管有虛實,重心總是保持在腹部,決不是移至某一腿上去的,這也是陳家拳的特有條件。
如分開講,則一個指頭也有它的重心,如同鑽頭往前旋轉時,重心在尖上,拉鑽時是一左一右的旋轉,尖不偏,就直往前鑽進。
腹部的重心,也全仗左右襠的大筋一松一緊和兩膝的一升一沉而調節平衡。規律是身往右轉,右襠必然松,而左襠必然緊,鬆緊的限度不可過了,就是心口的方向,只可轉到左右的前斜角。當右襠松時,右膝必然上升,左襠緊時,左膝必下沉;左襠松時,左膝必然上升,右襠緊時,右膝必下沉,再加上全身的配合,重心就永久保持在身體的中心。
凡是步的進退,必然腰先轉動。規律是身向右轉則左足進,身左轉則右足進,是相反的。退時則右轉右退,左轉左退,是一順的。進步時,後足重而前足輕;退步時,前足重而且後足輕。進步足根先貼地,落時足尖點地發勁;退時足尖先貼地,落時足根踏地發勁。不拘進退,重心是在腹部,如同拉地排車,上坡則塌把,下坡則揚把,揚塌是調節平衡的方法,重心則永遠保持在車軸上。
所以按勁的分配講,中心永久保持一分。進時後足作六分勁,前足作三分勁;退時前足是六分勁,後足三分勁。中心的勁可以隨時調給前足或後足一部分,使之平衡。在拳法進退時,前後手還有一部分勁,幫助調節,如同拉車揚把時,手須有下按勁,塌把時手須有上提勁。這也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配合。
再如手轉的方向,角度大了,則腳的方向,必然得向相反之處開出,重心仍然平衡。大抵在變化時,下邊的角度比上邊的角度略大一點,略快一點,才能恰好平衡。
第九章 雙 重我們明白調節重心平衡的道理和方法就可以體會到什麼是雙重,並且怎麼避免雙重了,雙重決不是單純在腿上講的,有人認為腿一虛一實就不雙重,騎馬式的步子是雙重的,但在不會掌握全身平衡調節的人,步法虛實雖然分清了,怎麼更站不穩?而拳里為什麼又保留騎馬式的步法。
所以雙重是說手足的配合,前手足同實,則後手足必全虛。全實是雙重,就不靈活。所謂「雙重則滯」不是進退前手足必須是一虛一實,就是腿必須虛。
第十章 用意不可用力和以柔克剛處理任何事物,必先有個道理,根據道理,生出方法,這個道理和方法就是理想,理想是唯物的。俗話說:「繩磨木斷,水滴石穿。」這是柔能克剛的道理,但磨、滴就是方法,不磨不滴,並且不久磨久滴,也達不到「斷」和「穿」的要求。
我們再看,農夫的鋤地,木匠的斫輪,庖丁的解牛,只要老手動作起來好象不用力的,可是他們的心中是有數的,就是有原理有方法,勞動起來才能「得心應用」。
因此可以想到,太極拳既然有原理,一定有方法,有運動規律,結合起來就是理想,簡單地說就是「意」,而不是空洞的意。任何動作或者研究推手,必須根據這樣的「意」去作,才能作到「不用力」而以柔克剛,此拳「以柔克剛」的方法,就是「螺旋推進」。
第十一章 全身動作要點
形的動作雖然受意的支配,但是有一定的規律,合乎這樣規律,外形才能順遂,外面順遂,內氣才能舒暢。初學更須先把外形的規律作正確了,才能漸漸內外合一,內外調協,滋從頭到腳節一一詳細寫出,以供初學研究。
頭:要正,從頭頂百會穴,假想如一根繩子懸起,所謂「虛領頂勁」和「滿身輕利頂頭懸」。
眼:自然睜開,注意力偏於前手(即對方所在),也要兼顧後手和全面,有時身雖左或右轉,而眼神注意相反的方向(如倒卷肱,二起腳向左後退時身向左轉,眼須看右前方),以眼神補手足的虛處,這也是「虛中有實」的一種配合。
耳:聽身後,習慣了,身後略有動靜就能聽到。
鼻:呼吸勻而長。
口:自然合住,在發勁時,可以呼出氣,但決不可吸氣。
舌:自然平貼上齶,平貼則津不妄出,口不會幹。
下頦:略往內收。
項:自然挺起,頦收則項自挺(豎),身向何方轉,則項亦隨之轉,不可扭轉,即眼向左右看時,也系眼球轉,而項不單獨轉。
以上是上盤。
胸:微內涵,必須自然,則氣舒暢。
背:同項部一齊自然挺拔,拔背則胸自涵。
腰:是個總軸的中心,方向變化則左右旋轉的角度,通常以左右前斜角為限,如轉的過了,則步須隨之進退轉換,不可前傾後仰。但有特別著式,如七寸靠、閃通背,斜中寓正的動作不在此限。腰以松為主。但須明白,松是圓活,而不是鬆懈。
腹:在生理方面講,是氣的本營(氣海穴),在力學方面講,是重心所在,必須松靜。松則氣舒,靜則形穩。腹的下邊應向內斂,則氣下沉不會上浮,且沉著穩定。
臀:俗名尾巴骨,就是長強穴,要略向後上翻,如同正身端坐之狀,這樣才能尾閭中正,氣從督脈直貫於頂,而小腹也自然合住。任何動作時經常如坐在平穩的物件上邊,十分得勁。這裡和腹的形狀、動作必互相結合,才能做到「氣沉丹田、腹內松靜」。
以上是中盤。
襠:大腿根內的兩條大筋是調節全身重心平衡的樞紐,勁要轉靈而下塌。腰左轉則左襠松而右襠緊,右轉則右松左緊,但不可過緊,過了就不靈,而重心反偏了。表上的遊絲,總是左右旋轉就是此意。在襠的中間講須開得圓如鬥口,不可成上尖如人字形。圓則活,尖則滯,特須注意。
膝:膝蓋經常向上,在虛實變換時,隨襠勁的轉向上下。即右襠松則右膝上升左膝下沉,左襠松則左膝上升右膝下沉。我們看電梯上下時,有兩塊鐵總是一升一降,可悟此理。膝蓋不可搖擺。凡是軸子,即關節,全是只許轉不許搖。膝蓋與足根前後等限,但須略向內合,不可上下成垂直狀,又在弓蹬時後膝略向下松垂。
腿腕:要挺立不可軟,而能隨身轉。
足根:要有勁,前進則足根貼地前進,後退則足根提起,落時踏地發勁。
足掌:經常是內側用勁,但在弓蹬步中後腳掌外側不離地,前膝不過足根,則後掌不偏。
足指:經常是大指為中心,進步時大指支地發勁,退步時足指貼地後滑,虛步大指如釘釘在地中。
以上是下盤。
肩:要松,如掛背上,不可聳起。
肘:要下沉,沉則氣松,而動作靈活。任何旋轉動作只是小臂變化纏勁,肘尖永遠是下垂的。亮肘不但氣浮,而且易受人制,牽動全身。
在開手時,肘亦保持彎度,不可伸直,大抵平目,臂開五六分,至多開到九分為限。
手腕:要挺勁,不可軟,但旋轉要靈,不可上仰下折。
手掌:外纏則外側發勁,里纏則里側發勁。
手指:自然伸開,不曲不挺,自然合住,似挨非挨,外纏則小指領勁,手心向上轉側往;里纏則大指領勁,手心向下轉側住。全不可正面向上或向下,里纏外纏全以中指為中心。
掌法:分陰陽,陽則外纏,陰則內纏,指如魚鱗,依次發勁。
拳法:也分陰陽,如掌一樣,全是側勢。握拳時食指到小指如魚鱗依次貼合掌心,不用拙力,也不鬆懈,大指斜貼在食指中指的中間,指尖斜向中指中節。外纏發勁以中指根節為中心,里纏以中指中節為中心。
鉤法:手變鉤時,食指到小指斜合攏住,大指合在四個指頭中間如撮物狀,但從腕到手背是個弧形,腕部不可彎折。
以上是講臂到手的,以部位論應屬中盤,但手最靈活,上中下全可照顧,左中右和各斜角也可照顧,只要身步相隨,手總是順的。一般是左手管左半邊,右手管右半邊,全以心口為限,不可過限。
第十二章 內三合
一是意,就是理想,包括原理和方法,方法即運動規律。二是氣,人體內中血液循環,新陳代謝,消化排泄,吸收長養,全仗氣來運行,在生理方面講是自然循環規律,不經用意支配,但講到導引養生方面,也可以用合理的思想,支配氣的運行。人身外形的動作,也是受氣的鼓動,才能靈活,氣走的順遂就是中氣,中氣是益人的,氣走逆了,就是橫氣,橫氣在內部臟腑就成為病症,在肌肉中就成為皰疽,或者感到內部不舒,筋骨疼痛。氣集中運行就是勁,所以內三合是意與氣合,氣與勁合。
第十三章外三合
從上下來講,頭、腰、足相合。
從手足來講,是肩戌胯,肘與膝,手與足相合。
從左右來講,也是互相配合。
從內外來講,意氣與勁,勁與形體合,所以可以說是三合,也可以說是六合。
第十四章 呼吸如何配合動作
講到氣功原理,應當注意呼吸,講到勞動習慣,也應當注意呼吸,但在初學時,要求合理配合,極不容易,而且過分強調了這一點,反弄的顧此不能顧彼。動作不調協,連呼吸也不自然了,所以在初期,只以自然動作,自然呼吸就行了。
有關生理的呼吸,要求勻細深長,吸則肺活,呼則腹鼓,此理已為一般具有常識者所知。在勞動用力量,則呼口號或唱歌(如南方挑貨行船,及北方打地腳時),全是發勁時呼氣,可使氣調協,而勁整勻。練拳是內外兼修的。凡是發勁,凡是由動到靜,亦即每式完成時,總是呼氣,動作慢則一式兩呼兩吸,快則一呼一吸,只要在初期純任自然,練拳熟了,自會找到規律。
呼吸調勻,並且每式全作到由動及靜,等於隨時有休息,所以練到終了,不會疲乏,反覺舒暢。
第十五章如何發勁
從王宗岳的拳論看,講到發勁的地方很多,但一般練太極拳的由於動作過於慢了,沒有發勁的機會和經驗。甚至看到陳家拳的發勁而驚異懷疑,以為不合理,甚至以為有礙衛生,好象練太極是拉著一車瓷器,一震動就要碎了似的。當然發勁而震動,就是發的不合理,勁發對了絕無回力。
又有人引拳論「運動如抽絲」的話,認為抽絲必得慢慢的,急了絲就會斷,其實如真看到繅絲的情況,就可知繅絲的飛快,並不是慢的,因為軸子是圓轉的,繭是圓滾的,絲也是環練的,在轉的時候,並不因快而斷,只是一生障礙,絲成直狀,這才會斷。
講到如何發勁,拳論上說「曲中求直,蓄而後發」。這裡說的曲不是直折,而是螺旋。這兒曲中求直就是螺旋推進,如同鑽頭和槍彈經來福線旋轉發出,方向是「專註一方」,無法抵制。
也有人認為,太極拳的勁是彈力,好象彈簧一樣,看到外形「似松非松」似乎相同,實則彈力還是直的,壓住它不松,它的彈力就發不出來,和螺旋推進還不一樣。
又有人看到發勁總認為是斷勁,可是拳論也說「勁斷意不斷」「斷而復連」,可見發勁對了,雖然形似斷的實則不斷,可以作為兩個解釋:
一是勁發出時,因為轉著發的,勁出後還存在虛線的旋轉慣性,所以雖形似斷,而虛線余勁不斷。
一是輪子轉時,雖然把外來的物件旋飛了,可是輪子還是照常循著它的規律而轉,並沒受到影響。
講到發勁是和引化的勁分不開的。用兩手業說,右手接到對方的右手,不拘是捋、采、裂,總是向右後斜角走里纏,這是向右後斜角的發勁,纏到最緊的時候,如同繩子擰緊了,自己就向相反的方向轉回去,這時候手變外纏又可以向前方發勁。以左手來說,當捋、采、裂時,應當搭在對方右手肘外關節上,走外纏下塌外碾勁,對方被我右手捋時,向前隨上想用擠、肘、靠勁,經這一撥,勁會向我右前斜角轉回,這又是左手的發勁。以兩手的配合說,右手是引化,左手是發勁。從一手來說,右手裡纏時是引化,變外纏時又是發勁;即單用左手接對方右手的肘上,用外纏勁沉肘的地方是引化,而手指上揚向左又是發勁。角度變化難以盡述。總之,凡向右引身必右轉,右足必外纏,是一定的。
發勁時,前進步足尖點地,後退時則足根踏地,配合手勁;同時還要前邊發勁,後邊塌勁,以調節平衡。進退時膝提起貼襠進步走Z線,落時系從下往上的弧形才能沉穩。線平則無勁,如成為⌒往下的弧形,必系人字襠,重心前傾。
勁的作用有以下四種:
輪子邊上的勁,輪子飛轉,物體碰到輪邊,就被輻射出去,單手發的勁是這樣的。
輪子裡面的勁,如用棍子伸到飛轉的輪中會被撞斷,雙手發的勁如二趟的攢手。
鑽頭的勁,和鑽物一樣,雙手一引一擊,如掩手肱拳,並且鑽身上還有輻射的勁。
崩炸的勁,如炮彈的爆炸,這個勁最難發,是對方摟住腰時,發的內勁,須工夫極深,才有此勁。
總而言之,太極拳既然是圓形,用螺旋推進法發勁,是全身的配合發勁,雖然說是「專註一方」,實際上是從頭到足,從左手指到右手指,無一處不旋轉,即無一處不發勁。練拳時有幾處發勁,還不是絕對的只有這幾處,這也是陳家拳的特點之一。(*註:陳鑫謂之「周身上下都是拳,遭著何處何處擊」)
第十六章 虛實的配合
太極的妙用,全在形體動作、內勁發動的虛實配合。王宗岳拳論說 「虛實亦分清,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這是純講虛實的問題。又說「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這是講的陰陽配合。陰陽包括的面廣,不單純是虛實,所以並非重複。
一般學者注意到「虛實亦分清楚」而忽略了下面的話。須知「虛實亦分清楚」和「須知陰陽」是初步的認識,認識了什麼是虛實(即陽是實,陰是虛)。第二句是說虛實的分節配合,任何一處全有虛實。以腳來說,實腳的里側是實,外側是虛;虛腳點地則足根是虛,足大指是實。
以手來說,外纏則小指實大指虛,里纏則大指實而小指虛。即一指而論,只要是轉的相反的方向是實,一致的方向是虛。我們用手試驗循一個輪子轉就可以感到順著是虛,逆著是實。處處全有虛實,虛實隨時可變,
所以不說「一處是虛,一處是實」而把虛實結合起來說「一處有一處虛實」,也就是「陰不離陽,陽不離陰」。
第三句「處處總此一虛實」又是全部配合起來講的。如同一部機器,開動起來,大小輪子一齊轉動,有順轉的,有逆轉的,成為矛盾的統一,發出無限力量,也就是「陰陽相濟」。
因此在動作時,手實則足虛,實退則虛進,左手實則右手虛,同時則左足虛而右足實,並且虛處只是勁小些,並非空洞,實處只是勁大些,並非死滯。以全身論,點總是虛的,腹部的重心總是實的,兩足以進退轉換調節平衡。拳論說「虛領頂勁」,既說「頂勁」又用「領」字,可見亦非全虛,是虛中實。從「腰如車軸」結合「氣沉丹田」來講,重心是不能上下移動的,而可以左右旋轉,還是實中有虛的。「步隨身換」的意義是「陰陽不離」而相濟的。
第十七章 怎樣分析勁力和運用一般解釋勁和力的區別,總說力是直的,勁是柔的。拙笨而直的可以叫做力,靈活而圓的可以叫做勁。實則也可以分為生來的和練出來的。生來的有大小,力與勁的本質是難以區別的。練成習慣則因運用的圓直而分巧拙,所以太極拳是要巧勁,而不尚拙的。所以拳論講「如何發勁」 而說「用意不用力」。合乎理想(意)的就是勁,並不是一點力量沒有,一點力不用。
天生的力量可以練成圓活。因為方向的變化,時間的迅速,小勁也可以變成大勁,所以在基本上說,太極拳不需要大勁,可是力量大小,是不是對作用上有影響呢?我們認為只要運用的合理,力量大的還是作用更大,五個馬力的機器馬達總比一個馬力的帶動力大些。
第十八章 太極拳的運動路線
太極拳的道理包括陰陽。陰陽可以代表動靜開合,前進後退,左右旋轉,高低大小的變化合虛實剛柔的配合。我們看太極圖的形狀,也可以悟出這個拳的外形運動,也全是合乎圖的形式。圖的外圈是圓的,裡邊則分為半陰半陽,而陰陽的分界是一頭大一頭小的俗名叫做陰陽魚,這是表示旋轉運動的。陽方的大頭配合上陰陽的小頭,而陰方大頭又配合陽方的小頭,表示陽極生陰,陰極生陽。在陽方大頭之中有個黑點,陰方大頭之中有個白點,是表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也就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把這個平面的變成立體,就成了螺旋形。中間的一條 Z 線,好象外文的「S」,這是纏勁的路線,從頭到足,從臀胯到指,全是這個路線。步法的進退,手法的變化,也是這樣的路線,所以有人叫做 S 線,其實就是太極拳中的陰陽分界線。
通過實驗任何著式,對方怎麼攻,我就用反的著式化勁反攻,不知不覺中就成了一陰一陽,一正一反的圓圈,恰合太極圖的形式一般,真是非常有趣。
太極拳的原理和運動形式,無一不符合太極,所以叫做「太極拳」是完全正確而有意義的。
第十九章 斜中寓正的運動形式太極拳要求立身中正是肯定的。但因為是動的,所以形的配合,總是正中有斜。手法、步法全是三角的。因為圓周一分開就是三角,還可以分成無數的三角(三百六十度,就可證明許多三角)。三角是正中寓斜的。所以手法步法全是前窄後寬,前正後斜。特別因為是旋轉而動的,所以不能成為正三角,而成為斜三角,這個三角正是太極圖裡表示的一腳的轉動。從左右方說,足根是角,足尖是從一角到另一角;兩足的配合,前足是一角,後足稍斜等於兩個角。
頭頂的勁,變轉時雖然不能見形,百會穴是固定的一角,是正的。往右旋轉則向右領勁,另一角向左轉,向左領勁,則另一角向左轉,等於是斜的。
身上則重心所在是不變位置的一角。身右轉則右上從重心腹部向左上等於兩角,從腹部往下右襠膝向上轉佔一角,左襠膝向下轉佔一角,所以上下的配合是一窄一角,下寬兩角。
但遇到特別著式有斜中寓正的(即形斜勁正)如七寸靠,右步向右進,腿肚貼地,腰向右彎,右肩向右膝內側下轉,斜的是形,而重心仍保持在腹部,由於左腿的塌屈和左手的後上展,右手的向胸前合,前後上下的勁還是平衡的。這是斜中寓正。閃通背的末一動作和第一第二老式轉身蹬腳的練法全是斜中寓正的。
但手足的配合恰是前窄後寬,前手必在前足內側,是兩個角,後手合後足是一個角,如青龍出水,也有虛實的角,上下配合的,如掩手肱拳,左腳右手,左肘和腰是三角,而左腳右手,右腳和腰是三角。(註:此一段是在上眉部加寫,不知當放何處)
第二十章 推手肘的禁忌
太極拳是忌雙重的,忌丟頂的。凡是頂勁,彼此的勁是雙重,丟勁也是雙空了,前手雙空就等於後手雙重。陳家拳出來幾個字是忌「閃、展、騰、挪、掛、倚、推、托」,頭四個字犯了丟勁,後四個字犯了頂勁。但是不可看的拘泥了,此拳的運用是圓活的,引勁中就有閃展騰挪,攻勁中就有掛倚推託,不過太極拳是用旋轉動作來作。這幾個字是「粘黏連隨,不丟不頂」的,而不離開對方應直著進退的。(此意似與前文不符) 閃是向後,展是向前,騰是向上,挪是向左右,而掛是手足掛人手足向左右走,倚是身體向前倚靠,推是前按,托是上架,走的直了,就全是毛病。閃展騰挪給人的空隙太大就丟了勁,掛倚推託走直勁,就發生頂勁,對方用「閃展騰挪」則我方很容易被引進落空,而重心傾側。
太極拳則閃挪時左右轉,是引進法,展騰時是轉著前進或上揚,是反引進法,掛人能轉是撥法,倚能轉是靠法,推能轉是按法,托能轉是捋法。
總之,每一動作必須旋轉,必須爭取化被動為主動,處處時時爭取前進,即後退也是為了前進,才合乎太極拳的要求。
第二十一章 怎麼解釋「彼微動己先動」拳論說「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是正確的,但後兩句在文法上有缺點,會使人糊塗。既然「己不動」又說「己先動」豈不矛盾,叫人無法遵循。
兵法有一句「後人發,先人至」,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彼微動,己先到」,這樣就可以明白了。
比如一個輪子,在不動時,我把手按上,我如不動,輪子也不動,我只一動,輪子在我按的地方雖然化了勁,可是另一方也同時打到我的手上。
又如用攔擦衣的右臂和足來講,對方按我右臂,我右臂松肩沉肘向左轉,而手指向右上揚,是彼微動,我手已先到,同時右步前進,也就是彼微動而我足已先到。太極拳的妙處,又快又省勁就在此點。
第二十二章 推手和散手推手是實際練習拳法的運用,必須兩人共同來做,既可以相互研究用法的變化,又可以考驗平日用功的進度,也可以互相檢查並體驗本身的優缺點而互相提高,從此中可以增加興趣,增加感情,並且運動量也較大可以加強健身作用,一舉而多方獲益。
初步推手應根據平日所學原理結合動作一式一式的認真來作。全部的動作是包括十三個字的,即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和進退顧盼定。
對於初學可以作幾個單純的練習:
1、纏手法,單手相搭(左搭左,右搭右)
A 一個用里纏引,則一個用外纏隨,只前後左右的走弧線運動,引時手腕纏手腕,先順步後用拗步。
B 為右手搭右手,左手搭左手,則搭在對方肘關節外上側,步要隨著進退,即用右手外側外纏,向左轉身退右步,而里纏向右轉身進右步,退是捋,進是擠,對方則在被捋時外纏,身向右轉進左步用靠,被擠時退左步,手裡纏,身向左轉用引法。
2、纏腿法,單腿相搭,甲方用右腿,乙方用左腿(乙右則甲左),腿的一截貼在一處,甲在外的為套,腳尖里鉤,腿肚內側貼住對方腿肚外側,在內的為襯。在外的進時,身向左轉,內纏腿轉壓對方的腿,乙方則亦內纏,身向右轉引勁,然後身向左轉膝先向右內收回,再隨身外纏轉擠甲方小腿內側。不拘進退,轉時不許膝蓋擺。熟了後可以活步進退。
3、合步推手,雙方全是右腿或左腿在前,搭手時,右手接右腕,左手搭對方右肘關節外邊,這是掤。
化掤必須用捋,即用右手走里纏,身向右轉,引進同時左手外纏管肘,身右轉右腿外纏,左腿里纏,前腿展而後腿坐。
化捋用擠,擠時右手先隨身右轉走里纏,左手合在右臂彎的內側外纏前擠,以助右手,左手心斜向外,手指則斜向對方胸部,身右轉則右腿外纏,左腿里纏,前腿弓而後腿蹬。
化擠為按,按時身左轉,左手裡纏向左撥其腕,右手外纏向左前發按勁,前腿弓後腿蹬,左腿外纏,右腿內纏。
化按仍變捋,循環不已。
這樣的步法,如全用右步在前,右手被捋時是順勁,易隨,而被按時難化,對方則被擠時難化。
如左手被捋是逆式,難隨,而被按時易化,凡難受的式子,只須腰勁松圓,手不丟勁,上下相隨的向前轉進,自然可以轉成順勢,越後退越不得勢。
這種步子熟了,也可以一進一退的練習,即是捋人時後退,擠人或按人時前進。
4、順步推手,即二人搭手後,一人先退步捋,被捋的進步擠,被擠的就按,按過之後,被按的先隨按的方向化勁,然後再捋對方而退步,被捋的就進步,進步是進到對方前腿內側,這樣循環進退。
散手是不按這樣一定的規律作,或先按或拳打,方向或大或小,隨時隨勁變換,原理仍須符合,可以漸把全部拳式運用到實驗之中,可以增加感覺的靈敏和變化的靈活,但不可違反了拳的原理,用了拙勁。
這樣經常實驗,不但可以學會拳的運用,也可以悟出許多變化新著。陳家拳有些式子(如背折靠、高探馬等)全是通過實驗發明的。我們只要努力鑽研,當然也可以創造出新的形式。古人說「溫故知新」,俗話也常說「一著變八著,八八六十四著」,亦即「一本散為萬殊,萬殊仍歸一理」。全在平日「練拳無人若有人」用意和交手時「有人若無人」(不用力,從心所欲,不逾規矩)的兩層工夫中得來。
我們也可以體會到,理論指導實踐,從實踐可以證明理論,而又可以得出新的東西來,也是循環不已的,互相配合的,理論不明則實踐的動作不正確,心中明白,工夫不到,等於是空虛的教條,光下苦功,不明理論,雖然會用,而不懂變化,全是缺點。
學推手,固然可以幫助拳的提高,但根據前人的經驗,何時學推手,如何學法,有兩種見解。
吳鑒泉師是把拳教完,略事熟練,就教推手,他說一來可以提高興趣和運動量,二來可以領會用法。
陳福生師是主張拳先練到極熟,然後再學推手。理由是推手原為實驗運用,拳理不明,拳式不正確,談不到運用,並且初學的(特別是青年人)多有好勝的思想,總想贏一著才高興,這樣就會在拳理拳法之外爭取勝利,不效則懷疑到拳上,有效卻不一定合乎拳法。失敗的人也想爭取勝利,作錯了自己不知,反認為對了,倒影響正當的發展而慣成毛病。所以必須拳練的正確熟練,推手是一學就會的。
二則是不可合外人亂試,不能完全掌握拳法的動作尺度,走不對則疑拳為無用,對了而不明尺度,易生誤傷事故,所以必須和教師推,或逐漸和同學推,又必須經常由教者在旁指點,才能正確進步。
我認為兩者全有理由,也不必過於拘泥,初學推必經教師指點練習,然後和同學共同練習。
如同外人研究,必須放鬆尺度,發著以牽動重心為度,不可發勁, 和同學推熟了,可以練習發勁,但須注意兒點:
1 發勁只發輪邊的勁,一邊鬆開些。
2 勁發出去,對方如將傾跌,必須一手領住。
3 進步膝不可提高,以免碰了下部。
4 發勁時,肘尖下垂(小臂斜豎)不可正對人的胸肋。
5 和外人推手必須尊重人家的身份。
6 最好是選擇性格和平投機的人共同研究。
第二十三章 三節的循環變化
前面講過三節的分析和配合,至於變化是循環的。以手為例來說,手是梢節,接手先用手,引進則用捋、采、挒,這是進退中的三節,也是上中下的三節。被引用擠,擠被化則用肘,肘被化則用靠,以後再向相反方向轉回,而從靠變為肘擠。
但也有一順的轉法,如對方退步向斜角急引,擠、肘、靠全落了空,對方引勁還有餘,則躍進前步向後轉身(右步在前則向左轉身)右手仍向右發勁,背可貼對方胸部,用背發靠勁,背靠被化則左肩靠和左肘隨之,再被順則仍向左轉,左腳外纏,足尖向左大轉,右足里纏,向左轉進到左足之前,左手外纏貼腰轉,右手也外纏向左轉過來,與原來之式正成一圓圈,這種三節是以前手臂為梢,肩背為中,後手臂為根的。
功夫深的人,善於用梢節制對方梢節,從而制全身,自己的角度變化小而密,用力少而成功多。但其中也有三節循環,是里纏則大指為根,小指為梢;外纏則小指為根,大指為梢,全是中指為中節,這個三節極小極密。
由此看來,三節不但大處有,小處也有,不但豎的上中下,直的前中後,橫的左中右有三節,斜的也有,橫的也有,如指頭的橫面處,連繫著循環不斷,小處的作用還是更大。我們應當平日多練指的循環配合,以結合全身。
第二十四章 怎麼認識陳家拳和怎樣進行練習一般練太極拳的習慣於緩慢和不發勁,乍見陳家溝的拳,往往驚異懷疑,認為這是外家拳,也有認為這種拳動作快而發勁感到興趣(多數是青年人),一入手就從快和發勁方面注意,練的不圓,也真成了外家拳(外家拳我雖沒學過,但我相信也是不用拙力直勁),就走錯了路。
我們先分析慢字,慢是用功的手段和方法,而不是目的。才學時一定要慢,不慢則緊張而不能松,必須先慢練,周身鬆開,處處動作找圓圈,怎樣公轉,怎樣自轉,公轉自轉怎樣配合,不慢則找不細緻。所以,慢是為了找運動規律,不圓則慢則處處是滯勁,不圓而松則處處懈怠。比如才學寫字,也是要求慢,用意在不可潦草,須了解用筆的方法,怎麼頓,怎麼提,怎麼轉折,並不是以慢為好。假使說練拳工夫越深越能慢練,等於寫字越寫越慢,怎麼運用呢?
並且才學時,氣易上浮,精神緊張,還能拔氣,動作快了,氣更不沉,這與身體也有影響的,所以陳家拳也要求慢,不過慢的有限度,平均一趟拳約以十幾分鐘為度,最快也不少於八分鐘。
才學時,不可貪多,要一式一動的大輪廓記清了、走對了,再學新的。以後還得特別注意小的動作和兩式銜接處的小圓圈,拳經說「得勢爭來脈,出奇在轉關」,這是緊要關頭,也是拳的妙處。
在初學時,虛實變化配合不易掌握。特別是腿的虛實變換,慢了可以體會清楚,並且加強了腿的支持力量,是有好處的。
頭趟拳如金剛搗碓的右腳,金雞獨立的右腳,擺蓮腿等全是腳上發勁,掩手肱拳、青龍出水的幾個拳全是發勁。發勁是鬆開轉圓的發,對內臟無絲毫影響,即對手腳發勁之點也毫無感覺才對。但初學時,可以先不發勁。二趟拳發勁處較多,尤其轉身跳躍處較多,身轉不圓則氣用不調,所以必須頭趟拳練有相當基礎再學二趟。
原理規律全掌握了,就可以慢練,也可以快練,總是圓為主。能做到慢而輕靈不滯,快而沉著不浮就對了。慢而不滯須轉換的恰當,快而沉著須轉換的圓滿。練架須全趟的練,又可以拆開單式的練,特別是較難練的式子更得拆開多練,以求深入體會達到精熟。
(1 《拳品》云:速非飄迫,遲不留停)
我對練拳的方法擬定幾個字。
1 多聽。必須聽教的人,講明原理和方法,即運動規律。
2 多看。多看教師正確示範動作,教別人時,改正姿式時更要多看,使一切動作全印入腦中。
3 多想。把聽到看到的結合起來細想,哪是正確的哪是錯誤的,如何糾正。
4 多練。以上幾點做到了,而不能多練,心身不能一致。
5 多改。隨時會發生差誤,應隨時請人指點糾正。
6 多試驗。練熟架子,須多推手或用散手功夫,可以證明動作是否與理論符合,以鞏固會的,發展新的。
第二十五章 練拳易犯的毛病怎麼糾正
不論生來有力無力,在初學時,總免不了精神緊張,精神緊張氣亦上浮,而動作用力,所以初學必須自然,「行所無事」,所以拳經說「練拳如走路」,人從小習慣會走路,就沒有不是很自然的走,所以初學要 「松」,自然就能松。
人生來靈便的,腦子也必靈活,常常松,松過了等於輪子軸曠了,而發生搖擺。必須從「圓」字中來。找圓的運動是有一定規律的,松是圓活而不是亂擺,但天分高的人,又往往把事看得太易,初學時確是會得快,但會轉了,不是會用,還得多下功夫。
生來身體不靈的人,好用拙力,學時動作也不易會,不可畏難後退,仍須「從松找圓」,全在聽教師的話(理論),不斷用功,能松而圓,就化去了拙力。
初學應多練架子,並且每天不能間斷。頭兩個月不可貪多,每天練一個小時就行。練得多了會腿(大腿)疼,才學的頭幾天,不多練也會疼,這是不習慣的緣故,多散步就會恢復自然正常。累了也會氣浮,所以不拘多少,一累就停止,散步,也可以再練。三個月以後,動作習慣之後,可以增加遍數(逐漸加),如能照規律,三年就可以得到初步成就,至少每天練十趟至二十趟。
乍一增加遍數,放足步法的練,一方面可以迅速提高效率,但沒勁的,也會不知不覺中出了僵勁,這是圓圈轉的不調協,誤用了直勁,所以必須經常請人指點糾正,把毛病的根源找出來改正。
第二十六章 練拳前的準備和禁忌太極是不須多大地方就可以練習的,室內室外全可,當然是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地面平坦的地方,更為適宜。
時間早晚全可,最好是早晨多練,睡前可練一趟,特別是冬令,睡時周身溫暖舒暢,春夏應在日未出來時,秋則日出後,冬則日升後更好。
大風嚴冬或盛夏日光下不可練。
空腹練雖不忌,但略進粥點後十五分鐘為宜,過飢或剛飯之後不可練。
勞動多汗後不可練,應少休息,氣調,再少練可以解乏,特別是腦力勞動後,練拳等於休息。
凡勞動疲勞是因為局部發展,氣血不能平衡才感疲勞,練拳後氣血平衡,自然恢復正常。
身體過虛弱不可多練,即在平時也是覺累即停,不必勉強練完。
應當節飲食、節慾、不動氣、不爭強,常見有人仗恃有工夫而不知養生,反致暴病,或競促壽。「禍莫大於有所恃」,應知深戒。
不可放大汗。練時先寬衣摘帽,不可汗後脫衣摘帽,應當避當風處。
練前先活動關節,練後緩步十餘分鐘,不可驟坐,以免氣血瘀滯。
第二十七章 怎樣學習器械每一種拳全有根據拳的特點和運動規律的一套器械。因為拳的創造是從勞動中得到習慣,把各種動作組織起來成為一套拳法,並且在古時,為了保護勞動果實,自然發展兵器的運用方面,並且也包括增高勞動效能和能長久愉快的享受勞動果實的作用。
在陳家拳老譜上說「練拳是為了舒暢筋骨,消食健身的」。原是不錯,保身衛鄉,在當年也發生不小的作用,所以也有各種器械,杆子、槍是長傢伙,據說槍是楊家的梨花槍(宋代),單刀、雙刀和單劍、雙劍等。
陳福生師傅用杆子,據說有茶杯粗,分量很重,刀劍也極精妙。福生師不主張早練器械。他說天然的手足還不能運用自如,拿起器械來豈不更加累贅?所以必須在拳法練出成績後再學。因為器械是補手足之不及的,必須會用,如同器械是手足一般,動作時原理還是和拳相同,但因器械之長短,而身法步法不得不變。
所以練器械還是以纏勁為主。我們可以根據拳的工夫淺深,選擇愛好的器械,隨宜練習。
第二十八章 練太極拳是否同時兼用其他工夫
太極拳原是保健為主的,是氣功之一,不叫行功,是動中求靜的,坐功是靜中求動的功夫(氣血流通),年老體弱的人,於練拳之外,願作其它氣功療法(洗髓易筋經所講,坐卧立式全有,氣功療法更簡要切實可法)並無任何矛盾。
如青年為研究祖國寶貴遺產,而欲兼學其他拳法,全面發展,也是好的。有些練太極拳的見的偏了,認為只有太極拳柔緩的運動,才是符合衛生的。實則練什麼拳的,也得到健康的效果,愛勞動的總比不勞動的幸福,不過體質條件不同,所以有宜學,有不宜學的。
就用功來說,則應當把一種拳練的有些成就再用以研究別的拳法為妥,因所走路線不同,如才向南走,又向北走,結果或至兩下里耽誤工夫。
古人的名手和近代名手,雖有純以一種拳成功的,而同時會多種拳的也更不少,只要掌握生理學和力學原理,會的多了,更可全面發展。練的精了,也等於全面發展。俗語「天下武術是一家」就是原理是一致的,不過形式不同而已。
以太極拳而論是有剛有柔的,不過太極拳的變化太複雜,練到剛柔相濟,頗為不易,所以青年學者多欲取別拳之剛勁,以補太極拳之不足。實則直的剛勁不能用到太極拳中,硬用就失了本來意義,而許多原有別拳基礎的,練了太極拳之後,連原來的拳也長進了,這就是因為運用的靈活了,就同時進步。所以要用太極拳的哲理來研究其他拳法。
太極拳原是吸取多種拳法的精華而組成的,倘能深入,自感趣味無窮,剛柔具備而且變化無窮,使人有「欲罷不能」之勢。自然覺得只這一種拳還研索不盡,無暇旁求,且亦無須旁求。
但如有餘力,全面發展還是更好的事情。
第二十九章 見聞軼事從學拳後對武術發生興趣,聞見的軼事,也有關拳的練習和處事待人的方法,紀錄出來,以供觀玩。
陳福生師待人經常是抱著團結友愛的態度,但是誠實的而非虛偽的。因為他天性樸厚,又是從田間來的,一點沒有江湖習氣。
當他才到北京,有某學校託人請他去教拳。他聽說原來有一位教師,平日作小本挑販,生活艱苦,自從教拳之後,才生活漸漸穩定,因為他不願奪取別人的幸福而不願去,但又礙於友人的情面,不得不去一次。去後表演了一趟拳,遂以無教集體學拳的經驗和保留原教師的條件而辭謝不教。他說他本人沒教過集體的,教不細緻,對不起人,也是實在的情形。但在表演時,發生了一個事情,當練到金雞獨立右足下落時,按陳家拳是鬆勁跺地發聲的,這一松竟把大方磚跺碎了,碎塊飛起四散,碰到觀眾的頭上,事後他很後悔,不該一時忘情,損壞了公物,但也可見此拳的威力。陳師常說,此處是氣一松沉全身幾百斤力量集中到腳下,就發生這樣勁來。不會作的,就是用勁跺,影響松沉,會發勁的會發生巨大作用,腳上一點感覺沒有,更不會影響別處。
他在溫縣曾受聘在某處教拳。原有一位教師,意有不服。陳師正在當門椅上坐著吸水煙,左手持煙袋,右手持火紙。原教師忽然進門,向他胸口發拳,一面說「咱們研究研究」,陳師來不及站起,只用右手接著來拳一松,對方仰跌出屋門之外。才聽到時以為神奇,後來漸漸明白,這不過是金剛搗碓的左手動作,先里纏再外纏往前發勁,纏勁密了角度變得又小又快,所以使人難以察覺。因此可見舊社會裡練武術的人是如何嫉妒,而拳法的變化是隨宜變化,也必有功夫,才能運用隨心。
他當少年用功時,為了纏指掌的勁,經常擰木棍子,站在圈椅後面,也經常擰椅子靠背(鄉間的圈椅背是圓木)。可見用功須入迷,什麼東西全可以作練功之用。古人說「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又說「熟能生巧」 是正確的。
他在和族兄弟競賽私下功夫時,因為兩人對面床睡,只在床前夾縫中練習。為了不驚醒對方,把發勁全不練(如掩手拳和金剛搗碓之腳),又因為地方窄小,進退全用掉步。但是理對了氣通了,動作合手規律,還是可以練出來的,並且因為受地方限制,步法練得更為靈活。可見對困難不可低頭,而關於克服困難,反可促成意外效果。
陳師閑坐時,常用兩手作纏勁動作,也曾告訴我常作這種動作,體會其中道理。當時我不懂,今日才明白,任何著法應當分解開隨時練習,並細心鑽研原理和運動規律。
他常說「手在運動時,好像有一個槽,方向變化不能走過一絲。」後來我也是實驗體會,不但是手,全身的動作全有一定規律,而所謂過了,是全身沒配合好,隨著轉變配的調協,就無所謂過。
他教人是毫不保守的,一視同仁的。常說「只要照理照樣的一絲不苟的練,是功到自成的。」但對體質可以接受他的拳法的,多少在用功方面,不免格外督促,他常說「平生教的人,以楊小
樓最聰明,可惜年齡太大了,大兒曉初體質靈活,你也不錯,應當多下功夫,起碼一天練二十趟,趁熱打鐵,則三年有成。」我那時只這樣練了半年光景,雖然多少有點基礎,可惜沒堅持繼續下去,至今無成,真辜負師尊期望。
在放開尺度多練遍數,雖然進步較速,同時也隨時發生偏差,我本來沒勁,又自以為掌握松字,但是經過月余往見陳師(因彼時居住較遠),卻上盤發生拙勁,漸漸糾正過來,可見在不能完全掌握原理指導運動時,當中還隨時發生矛盾。松而不圓,無形就出偏差,那時的毛病主要是步子大了,腰襠換勁不恰當,在轉動時用了上部硬領的勁。
我們那一練拳小組是鄰人劉慕三先生為主,由吳鑒泉師教授拳法,二餘人全是電報局員,功夫最深的是劉先生,錢竹涼、李鶴年,因為吳師南下,才延請陳師來教,我是因病加入新學的,學了半年吳家拳,又從陳師練習。當陳師才來表演頭趟拳一次,走後大家議論紛紛,認為陳的這樣快,又有發勁,這是什麼太極拳,連我這才學半年的,都由於平日所聞所見的太極拳而暗笑陳家拳。老劉先生還有見解,認為動作雖快而有發勁,但是對的,又以手臂如平人,並無突出筋肉,如內家之證,主張試請來教。等和劉先生推手時,便可分出好壞。好便學下去,如不及劉先生,就不必再學。
哪知在劉先生一推手,才顯出兩人相差之多。劉先生是體格健壯,又有文化,練拳已二十餘年,又經常和名手(如吳師、王茂齋等人)推手,理論實踐全能掌握。劉先生常說,除吳師外,他在北京,雖不敢說是第一把手,也可數列二三把手。我們也確信他夠這個程度。但和陳師推手時,動作全違反了理論,一引身就前傾,一擠身就後仰,腳下散亂,一點根也沒了。後來我才明白,主要是陳家拳步法和腰襠靈活,處處纏勁調協,劉先生的步法習慣於前腿全實的進步和前腿全虛的退步,雖然平日自謂能松能長,一碰到圓的纏勁,長度就不夠用,而成直的了。
在初次推手時,劉先生右臂因被纏而肘關節略受錯傷,疼了一個多月。陳師說起來就後悔這一時的大意。所以常說給我們「推手時不可發勁和帶動對方的手,以免傾跌」,其實那次推手並沒發勁,只是他的纏密而已。
我們感到劉先生的臂傷,一來是陳師不主張早學推手,二來也怕受傷,所以一直沒請求學推手遇到陳師講解著法,引我試驗,原來輕的很,只要手臂不僵而隨上,並不感到他的手臂有一點勁,如果硬而不隨可就覺得愈來愈緊,他發人時我們只覺剛碰到衣服,但是從腳跟到腰全不自主,如同在火車上站定,車身猛一進退,腳跟突然被采動一般,這才是牽動四兩撥千斤的勁。
陳師體質外形似不靈巧,但動作起來輕靈沉著,非常美觀。我常聯想到「翩若驚鴻,宛若游龍」的句子可以形容。又有一次坐火車由京赴津,遇特別快車經過,車走的那麼飛快,好象輪子離了鐵軌,但氣勢沉著,又像無物可擋的,也可以聯想到陳師的拳勢,陳師既為人質樸,身心都不一定靈敏,但在拳的運用道理都完全靈活,這就證明合理的鍛煉,人定可以勝天。陳師也常說,笨人和巧人一同練拳,雖然初步有難,而成功的往往是笨人。
凡是有主張成見是不好的,但先入為主的習慣,也是不易發現糾正的,這一組和陳師學拳的人雖不少,凡是吳家拳工夫深的人,對陳家拳的領會成就反而更少。只有一個楊意臣沒練過別的拳,他對陳家拳又能刻苦用功,進步最快,他又常同師弟曉初共同研究,凡是不便向老師煩絮的,對師弟可以是無話不說,因此更得到益處,他並不保守而教我,也常和曉初研究,因為可以實驗,而證明理論,真實的感情至今不忘。聽說仍在西安,工夫更進,且教了多人,甚盼繼承師傳也。
我在才學陳拳時是兩種拳同練的,後來漸專練陳拳,吳拳除步法之外,動作的手也有纏勁,所以學陳拳時並未感到纏勁如何難學。吳師人性平和,與人推手善於化勁,但不發勁,善化就是纏勁的作用,能化自然能發,吳師的對人態度是可法的,惜未與陳師見面,以較身手,讓我們一飽眼福。
在初學拳時習慣了尾骨須向內收的道理,在推手時總是怕對方按,後來看到陳氏老拳譜特別提出「尾骨往後略上翻,則小腹內斂,氣便下松」才上來還懷疑,又細想陳師的身法和所講的「動作時如坐杌上」,這才糾正過來,可見「先入為主的積習難除」是影響進步的。
有人問陳師究竟何拳最好,他對外則說不懂,對徒弟則常以「全是古代人民積累的經驗,各有好處,如不然早被淘汰,不能流傳至今,比如書法,全知王右軍是最好的,但其他名手也是好的,就說王右軍第一,只是他第一而已,萬不可學了幾天王右軍就看不起別派別。」有一次和當時全國摔腳第一手沈三相遇,沈君力大,能將鋼元握扁,將釘子按進寸厚木板中再拔出來,他問陳師太極拳遇到有力的摔腳法如何應付。陳師把雙手遞給他拿住,請他發著試驗,結果隨勁而化,手腳全使不上,彼此一笑而散。歸後徒弟們有人說「何不將他發出」。陳師說「沈君得到第一名譽不易,萬不應當破壞,且人的體質不同,愛好不同,也不可以打擊了別人的信心,使其全學陳家拳」,沈君從此與陳師交為朋友。
又許禹先生自幼愛拳,全面發展,會的很多。太極拳是從楊班侯研究的,名望甚大,時正充北京體育館長,慕名托友擬學陳拳。陳師考慮到對方名譽,不肯為師,請以友誼研究,許亦贊可。數年後許告人說「當初陳師為我設想是可感的,今親身體會到工夫方面,感覺以前所學等於枉費工夫。在今天我是對他的品質工夫全很佩服,就是請了名武術家,當大眾拜師我亦願意。」
可見工夫雖好,尊重愛護別人是更緊要的,尊重了人也同時得到人的擁護。
陳師口訥於言,不善交際。初到北京,常有人或明或暗的和他試手,結果沒有人能得勝利(當然好手都講武德不多事),於是得到一個「武太極拳」的滑稽稱號(拳有文武甚奇),他教拳是來者不拒,往者不追的。只有一位宋某是他拒絕始終不教的。因為宋託人請陳師想學拳,杯酒之間,宋偽裝有病,吃不下飯,但其人高壯,不似病人。飯後他問陳師太極拳怎麼用,一面說一面就用雙手猛撞,陳師感覺他至少有三百斤以上的力量,退了一小步說「你的勁狠我怕擋不了」。他說別客氣咱們試試看,說著又猛撲過來,陳師一轉身引化,他就直向上撞過去。陳師趕快用右手一托,托起胸來,但進勢太猛,頭向下甩(太極拳發勁是圓的,所以被牽動的物件也是旋轉前傾後仰),正碰到牆邊的洗臉盆沿上,把額上碰了一個月牙血印,當時暈了,幸而盆里的涼水灌了他一脖子,醒的很快。他到是佩服了,要拜老師。陳師因他偽裝試手,居心不良,婉辭謝絕了。又有一次,一個創造某派拳法的人(在舊社會裡不打擊別人不能抬高自己,特別是武術門中,個別的狹隘者門戶之見甚深)毀謗陳家拳,友人以告,欲使陳師與之辨證,陳師笑說「別人說我好不一定抬高了我,說我不好,我本來就沒有說過我是怎麼了不起,他對我毫無影響,見怪不怪,不必多事自擾。」 他向來是不找人較身手,但對來訪的也絕不拒絕,總是說「你可盡量發得意的著,我就是傷了也佩服,而從你學習,我對你只是點到為止,決不傷一絲毫。」結果確是對方如何下手,他對人只是點到為止。所以居京三十餘年,雖初期遇到不少來試手的,全失敗而去,但未樹下敵人。前輩度量大,眼光遠,是應師法的。所以從人學拳不但是學技術,而且要學品德的修養。
1962年5月1 日記於濟南(洪公均生)
推薦閱讀:
※太極拳整座大廈的基礎——「不用力」
※(398)[轉載]論命的訣竅:變換太極點
※溫縣陳家溝當代太極拳名家大師
※第978期:和式太極拳代理架「理」之分析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第27式雲手學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