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暴力,是天生殘忍嗎?
圖片來自網路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三個光膀子的年輕人把另一個少年打暈了,下手極狠,事情發生在北京奶西村。這件事,讓人們忽然關注起青少年暴力。
更早兩天,四川宜賓有中學生鬥毆,三人死亡。
青少年暴力,是全世界都頭疼的問題。青少年時期被心理學家霍爾稱之為「疾風驟雨期」,是國際公認的危險年齡。有人還將青少年犯罪與環境污染、吸毒販毒並列為「世界三大公害」。近年來,青少年暴力犯罪現象在全球也在日趨增加。
今天,壹讀君要談的是:青少年為什麼尤其偏愛暴力?這種殘忍是天生的嗎?
值班壹讀君:劉十九
實習壹讀君:欣悅
暴力傾向藏在大腦里
雖然我們的老祖宗說「人之初,性本善」,但相比成年人,青少年確實更喜歡用暴力手段解決問題。
老祖宗還有一句話,叫「嘴上沒毛,辦事不牢」,意思是年輕人容易衝動,辦事不穩重。雖然壹讀君年輕的時候也不服氣,但是青少年確實不像成年人那樣能夠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衝動情緒,而這一點跟人類的生理髮育關係密切。
在人的大腦前端、眼睛正上方,有一塊與網球大小差不多的區域,叫做「前額葉皮層」。這是人的大腦中涉及情緒和行為控制的部分,它跟情感、注意力、自我約束等反應有關。
如果這一部分受損,那麼一個人就有可能表現出暴力傾向。
最著名的案例發生在1848年的美國佛蒙特州。那兒有位鐵路工人,叫菲尼亞斯·蓋奇(PhineasGage),工作勤奮、為人謙和謹慎,總之群眾關係很好。但在1848年,他不幸遭遇了一次事故,一根被炸飛的鐵棒穿透了他的頭部。蓋奇同志大難不死,傷愈歸隊,但是人們發現,他的性格完全變了,變得衝動、易怒,缺乏道德感,經常說髒話,工作時三心二意,對未來也毫無計劃。
總之,蓋奇成了一個暴力傾向的人,而原因就是他的前額葉皮質受傷。
後來,美國南加州大學針對人腦的這一區域與暴力的關係進行過研究,他們經過核磁共振發現,21名患有「抗拒社交紊亂症」,有暴力傾向的男子,大腦前額葉皮層的細胞數目比正常男子少11%。
前額葉皮層在抑制暴力衝動上如此重要,但在青少年這個年齡段,他們這一區域的神經細胞還沒有發育成熟,要到20多歲才算長成。於是,青少年理解他人情緒和情感的能力偏低,容易曲解他人的意圖,把無關的行為理解為對自己的挑釁。他們容易體驗到較高的憤怒情緒,並通過攻擊行為來解決問題。
在奶西村少年圍毆事件中,很多人指責攻擊少年冷漠無情。但是,在施暴過程中的青少年,其實很難感受到受害人的痛苦。他們大腦中對他人痛苦產生同情的機制難以激活,對受害者的痛苦表現無動於衷。正是因為這種「共情能力」的缺乏,我們才會在很多青少年暴力案件中看到,施暴者不把對方打昏死過去絕不鬆手。
「抱團」讓暴力進一步發酵
青少年暴力,有生理原因,也有環境的因素。
80後的一代,在青春期多少都看過香港的暴力電影,比如《古惑仔》系列,很多男孩子模仿這些故事,組織幫派,打架鬥毆,收保護費。
不管是香港的《古惑仔》系列電影,還是日本的《熱血高校》,這些「問題少年」們總是會三五成群,很少單獨行動。而在此次事件的視頻中,是三個少年一起在欺凌別人。諸如此類的很多未成年欺凌現象,也都是團體性行為。
古惑仔們為何總愛「抱團」?真的是因為人多力量大嗎?其實,這也是一種心理需要。
未成年人渴望被接納,成為團體中的一員。一旦被主流社會拒絕之後,就會去別的地方尋找自己的歸屬感,形成小團體,得到滿足。有研究表明,在校歸屬感高的學生,很少出現逃學,毒品濫用,暴力行為等問題行為,而經常參與暴力行為的,往往是在學校沒有歸屬感的「壞學生」。
回到此次的事件中,奶西村中多為外來人口,他們的子女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原因難以融入當地社會,大多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長期賦閒遊逛。奶西村雖然在大北京,但是北京的城鄉結合部也是城鄉結合部,髒亂差跟別的地方是一樣的,作為一個髒亂差的落腳點,就不要提什麼居民的社區意識和歸屬感了。所以,經常聚在一起的同齡人,形成了一定的生活圈子,往往容易拉幫結派,進而共同犯罪。
而由於集體無意識現象的存在,在青少年實施「團體暴力」的時候,犯罪感會被分擔,個體的責任感完全淹沒在群體之中,自身原有的道德框架也會隨之崩塌。這種現象造成的惡劣的結果就是,怎麼殘忍都有可能。2006年,廣東汕頭市發生多起暴力搶劫事件,而犯罪團伙正是一群還未滿18歲的青少年,但是他們在短短几個月里瘋狂持刀搶劫數十次,一個多星期就造成3人死亡。
家庭?社會?還是暴力文化?
據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童年期有過7項以上虐待經歷的學生,有38.5%的男生和17.2%的女生在過去一年中參與或捲入鬥毆。(圖片來源:人民網)
人們通常認為,抑制暴力的最佳方法,就是培養一個人的同情心,也就是壹讀君在前文提到的「共情能力」。而家庭對培養一個人的共情能力至關重要。
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在幼兒時期注意到孩子的情緒,在憤怒時加以安撫、在快樂是一起微笑,這樣的孩子大腦神經就會更加活躍,在成年後更加富有同情心。相反,冷漠的青少年往往成長於冷酷的家庭之中,研究顯示,2歲左右的孩子若缺乏關愛,就會產生嚴重的交際障礙和攻擊性。
有觀點認為,兒童在出生後的頭五年中,與母親長期分離,是少年犯罪性格和持續性不良行為形成的重要原因。留守兒童從小缺乏父母的陪伴,對他們心理的健康成長也十分不利。
此次事件的發生地奶西村,由於人口多為進京務工人員,父母們平時工作忙碌,與孩子交流較少。故而少年們孤僻暴力基因的滋長,也受到了這種大環境的影響。
除了這些,宣揚暴力文化的影視作品,也一直被詬病為誘發青少年暴力行為的元兇。
青少年的認知思維膚淺、直接。影視片中許多用暴力解決衝突的鏡頭,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富有暴力快感的刺激,想讓他們反思暴力是不好的,那純粹是想多了。想通過手撕鬼子的抗日劇培養孩子珍愛和平的意識,還不如塞給小朋友一隻槍來教育他/她要跟小動物做朋友。
想到這裡,壹讀君不禁又焦慮萬分:眼看90後的孩子都要打醬油了,中國的電影電視什麼時候才分級啊?
推薦閱讀:
※如何拯救一個極度逃避現實的青少年?
※為什麼我在做一個面向青少年互聯網愛好者的線下活動?
※眼鏡店+青少年視力康復中心可行嗎?
※如何更好地扶助即將失學的孩子,除了捐款還能做些什麼?
※青少年太聽話不是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