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說結直腸癌,一起做做名詞解釋與簡答題
說了大半年的肺癌,大家應該也有點審美疲勞了,從這期推文開始,我們一起聊聊結直腸癌。老規矩,聊一個癌種總要先說清楚這個癌種的各種信息,此刻小編很是「懷念」學醫那些年做的「名字解釋」與「簡答題」,所以,這幾期推文,小編懶得長篇大論,就用這兩種形式,告訴大家,結直腸癌,究竟是什麼。
1.名詞解釋
結直腸癌定義 局限於結直腸年末固有層的原位癌或浸潤性癌,屬於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只有當在腫瘤組織浸潤、破壞並穿透粘膜肌層到達粘膜下層時,才診斷為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腫瘤標誌物腫瘤標誌物是指在惡性腫瘤發生和增值過程中,由於腫瘤細胞的基因不同表達而合成、分泌並脫落到體液或組織中的物質,或是由機體對腫瘤反應而異常產生並進入到體液或組織中的物質。常用的結直腸癌腫瘤標誌物包括CEA、CA19-9等。
CEA是癌胚抗原,是存在於結直腸癌及胚胎結腸粘膜上皮細胞的一種糖蛋白。通暢在妊娠前6個月內CEA含量增高,出生後含量下降。健康成人血清CEA濃度小於5ug/L,而患胃腸道腫瘤時,CEA反流入淋巴或血液而致血清CEA濃度升高。CEA是一種光譜腫瘤標誌物,在多種惡性腫瘤中都有升高。
2.簡答題
2.1結直腸癌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結直腸癌臨床主要表現為排便習慣、排便性狀及排便規律的改變,腹痛、腹部腫塊,腸梗阻癥狀以及發熱、發力、貧血等全身癥狀等。便血是僅次於排便習慣改變的最常見癥狀,便血可為排除肉眼可見的血便或便潛血陽性。對有血便或持續性便潛血陽性患者,應首先考慮到結直腸癌的可能性,進一步檢查,以求確診或排除。
結直腸癌的疼痛性質可分為隱痛、鈍痛與絞痛,時間上可分為陣法性和持續性疼痛。當腫瘤侵犯腸壁全層並與周圍組織發生粘連後,可出現持續性疼痛。陣發性絞痛多出現在腸梗阻或由腫瘤造成的腸道刺激引起。突發劇痛並伴有腹膜刺激征則提示腸穿孔。當腫瘤進一步向腹腔轉移擴散後,才出現腹脹。
腸梗阻是結腸癌的後期癥狀,多表現為慢性不全性低位腸梗阻癥狀,但可急性發作,表現為急性腸梗阻。發生完全性腸梗阻時,如回盲瓣仍能防止腸內容物反流,即成閉袢式腸梗阻,梗阻近側結腸高度膨脹,尤以盲腸最為顯著,甚至可發生腸穿孔。在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出現消化道梗阻徵象時,應首先考慮結腸腫瘤的可能性。
直腸癌在早期癥狀不特異,主要表現為直腸刺激征,出現排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質的改變。直腸癌晚期除了一般常見的食欲不振、乏力外,由於直腸癌晚期癌種增大導致腸腔下載,出現腸梗阻現象。癌種進一步擴大時會侵犯周圍組織器官,使患者排尿困難、尿頻、尿痛等。直腸癌晚期侵及骶前神經叢,會出現骶尾和腰部疼痛癥狀。癌種轉移至肝臟時,會引起肝腫大、腹水、黃疸,甚至惡病質等癥狀。腸道分泌物增加是另一個典型的直腸癌晚期癥狀。
大腸癌最常見的浸潤形式是局部侵犯,腫瘤侵及周圍組織或器官,造成相應的臨床癥狀。肛門失禁、下腹及腰骶部持續疼痛是直腸癌侵及骶神經叢所致。腫瘤細胞種植轉移到腹盆腔,形成相應的癥狀和體征,直腸指檢可在膀胱直腸窩或子宮直腸窩內捫及塊物,腫瘤在腹盆腔內廣泛種植轉移,形成腹腔積液。大腸癌的遠處轉移主要有兩種方式:淋巴轉移和血行轉移。腫瘤細胞通過淋巴管轉移至淋巴結,也可通過血行轉移至肝臟、肺部、骨等部位。
2.2結直腸癌的病因有哪些?
結直腸癌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確,但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遺傳,據估計約20%的大腸癌患者中,遺傳因素可能起著重要作用。家族遺傳性在結腸癌中比直腸癌更為常見。
(2)飲食因素 一般認為高動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纖維飲食是結直腸癌癌高發的因素。
(3)結直腸非癌性疾患 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息肉病、腺瘤等,估計有3%-5%的潰瘍性結腸炎發生大腸癌。
(4)其他 如環境因素、生活方式、肥胖、大便習慣、大便量等。
2.3結直腸癌的診斷方法有哪些?
血常規、生化全項(肝腎功能+血清鐵)、大便常規+便潛血等化驗檢查,有助於了解患者有無缺鐵性貧血、肝腎功能等基本情況。進行血腫瘤標記物癌胚抗原(CEA)檢測,有助於腫瘤的診斷。在大腸癌患者中,CEA水平高並不表示均存在遠處轉移;有少數轉移瘤患者,CEA並不增高。
臨床上早期結腸癌並沒有典型的特異癥狀,早期診斷主要依靠各種特殊檢查。在各種檢查中,結腸鏡是診斷早期結腸癌的最有效手段,在結腸鏡下可以準確發現結腸的各項病變,並對懷疑惡變的黏膜片進行活檢,實現早期診斷。
活體組織檢查對大腸癌,尤其是早期癌和息肉癌變的確診以及對病變進行鑒別診斷有決定性意義,可明確腫瘤的性質、組織學類型及惡性程度、判斷預後和指導臨床治療。脫落細胞學檢查準確性高,取材繁瑣,不易獲得滿意的標本,臨床應用少。
關於結直腸癌的其他問答題解析,請期待下期分解。
微信關注「精準醫學網」,了解更多腫瘤相關資訊。
推薦閱讀:
※堪輿風水學(地理名詞解釋)
※常用佛學名詞解釋
※與信用卡相關的名詞解釋
※金融知識系列介紹 - 金融學名詞解釋彙編
※擇吉時的名詞解釋,如何看懂老黃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