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玫瑰
沙漠里的玫瑰
-----從秦檜和岳飛說起忠臣
在茫茫無邊的大沙漠,或渺無人煙的戈壁灘上會有玫瑰嗎?先不要著急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南宋建炎四年,在北邊滯留了四年的秦檜帶領全家老小,小心地避開金國探馬,穿越沙漠,繞過雷區,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回到了南方。這個身材略瘦、高個英俊的南方漢人絕非等閑之輩,他就是前朝狀元,反對割地,力主抗金的徽、欽二帝的心腹難友和亡國的棟樑之臣。這次回到南宋,等待他的將是什麼呢?回首北方,不禁百感交集,憤然填詞一首:
南天望斷,家國正飄零。
燕齊地,頹垣處,狐兔行,白骨橫。
何覓乾坤手,擔日月,重造化,弭兵禍,恤黔首,圖中興。
回首靖康,花石笙歌里,敗象已萌。
盡昏官庸吏,惰將養驕兵。
冤鬼悲鳴,盼太平。
須籌良策,謹國事,精戰備,謀休兵。
具傲骨,懷韜略,意堅凝,救蒼生,
耳畔催笳鼓,驚殘夢,已三更。
民為貴,社稷次,君為輕。
問爾武功文治,百姓命,竟是草萍!
料此番歸去,扶大廈將傾,何計虛名!
《六州歌頭》共有十六個韻腳,寫起來實非易事,如同數學界的歌德巴赫猜想,自問世以來很少有人問津。從現存的這首詞來看,語言精練,前後呼應,所見、所聞、所想一氣呵成,令人嘆為觀止。「精戰備,謀休兵」,「民為貴,社稷次,君為輕」,完全是盛唐詩聖的背影。
南宋與金國之間戰爭與和平的歷史,是傳統倫理文化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最典型歷史。現在畢竟是二十一世紀,中華民族經過融合,已發展成為五十六個民族的國家。中國的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歷史裡可以有野蠻和血腥,因為那是歷史。如果用今天的文明去苛刻歷史,那今天就沒有文明。中國人的文化應該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文化,而不是所謂「醬缸」文化。中國人不能忘記歷史,更不能忘記歷史裡的鏗鏘玫瑰。
秦檜南歸後,送給趙構的第一件「見面禮」就是,要想天下無事,就得「南人歸南,北人歸北」。金兵滅宋後,大量的北方漢人流落到南方。金國,減少了人口就減少了賦稅,金國非常想增加人口;南宋,很多北人流落南方,有相當一部分成了流寇、土匪,成為社會治安的重大隱患。岳飛的老家湯陰是金國地盤,岳家軍就是一支來自民間力量的出政權武裝。
秦檜奉送趙構的第二件「見面禮」是一份致女真軍事貴族大帥完顏昌即達蘭的「求和書』。這件禮物真是太寶貴啦!從成立南宋朝廷之日起,趙構就多次派人前往金國求和,但總是音信渺無。要知道,南宋政府成立之初,要兵無兵,要將無將,要錢無錢,要糧無糧。更嚴重的是,人心混亂,造反的、背叛的,流竄的、逃亡的,比比皆是。百姓流離失所,社會動蕩不安,經濟陷於崩潰,加上金國的窮追猛打,南宋政府內外交困,苟延殘喘,好比狂風中一葉破敗的小舟,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此時趙構想要保住南宋朝廷,與金國議和成了唯一的選擇與出路,這更是他父兄徽欽二帝迫切的願望,也是他們重返故國的唯一希望。
趙構感到秦檜「忠朴過人」,得到他,高興得連覺也睡不著,說「又得一佳士也」。秦檜迅速得到趙構賞識,可能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趙構和秦檜有著相同的留學經歷,兩人同屬「北歸派」,因此官方的組織審查例行公事,自然順利通過。
紹興元年即公元1131年南宋將行在遷往杭州,為臨安府。8月,秦檜被正式任命為右相一職。正當而立之年的秦檜第一次登上宰職,內心多少有些忐忑,秦首相大人明白,哪有一帆風順的事,本來弱國的外交難上加難,南宋和金國議和談何容易!
戰爭狀態下南宋和金國,到底哪個更想打?趙宋自開創以來就以統一中國為祖訓,這一點無論北宋南宋都沒有忘記過。更何況靖康國恥漢人難忘,然而南宋朝庭內憂外患,連年戰爭帶來空前的災難,巨額軍費開支無力承擔,舉國上下一貧如洗,連皇帝趙構也是青菜豆腐度日,財政部竟然是形同虛設。而此時南宋政府軍隊內部貪腐成風,對內不對外。對內欺壓百姓,禍害鄉鄰。那個特殊年代,本來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的年代,槍杆子裡面出政權,哪個手裡有兵哪個狠,哪個手裡有實力哪個就是王。誰願同金兵打仗,金兵來了倒向金兵,金兵走了恢復旗幟,政府也沒辦法,所謂「法不責眾」。真要上前線,南兵打仗花費的成本很大,小戰每人銀五兩、十兩,大戰每人銀百兩甚至千兩,南宋皇家軍隊和歐洲僱傭軍一樣,輸贏難定而白花花的銀子沒啦!相對於南宋來說,北方的女真人實行猛安謀克制,打仗的成本幾乎為零。戰場不是賭局,南宋政府和金國的戰爭養肥了一大群職業化軍人或佐吏,有人借抗戰之名口號喊得巨響,卻擁兵自重、討價還價、不聽調遣。要想結束這一場浩劫,唯一的辦法就是結束戰爭。
金國滅掉遼國和北宋以後,戰線拉得過長,顧南顧不到北,顧頭顧不了尾,又與南宋連年征戰,需要修養和調整;而南宋這個建立在北宋廢墟上的新帝國,更需要修補和完善,加之韓世忠、張俊等在局部戰鬥中取得一定勝利,也增加談判的砝碼。眼看談判就要成功,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形勢出人意外的發生了逆轉,紹興二年8月,在首相位子才幹一年,試用期還未滿,皇帝趙構免去秦檜宰相職務,一心想著中興的秦檜因「專主和議,沮止恢復」被「單規」啦,趙構「張榜朝堂」,表示永不敘用。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秦檜遭受如此打擊,仍未改變與金國議和的決心。高宗罷免了秦檜過後,日子就好過了嗎?沒有,南宋政權仍然處在顛沛流離,風雨飄搖,危機四伏的狀態。誰能挽救岌岌可危的南宋新生政權?唯有秦檜一人。宋高宗吃盡千辛萬苦後,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將在謀略,而不在於勇。於是又想起秦檜,六年後再次登上相位,一干就是十七年。
秦檜議和的目的是什麼?議和的目的就是「濟國事」。在宋金兩國都沒有能力以武力結束戰爭的情況下,議和就成了結束戰爭的最好辦法,也就是結束百姓災難的最好辦法,也就是安定天下的最好辦法。秦檜有句名言:「中國人擔當著衣啖飯,徐圖中興」。徐圖中興,說得多好呀,保存實力,休養生息,等待時機,有力量時再戰。中國人應該永遠記住秦檜,永遠記住這句話。
既然主戰是冒險路線,是機會主義,不但保不了趙宋,反過來還有亡國的危險;那麼主和就是唯一的選擇。主和是趙構選定的國策,也就是南宋最基本的路線,整個南宋都是趙家的江山。然而議和不是零利息的,需要付出一點點犧牲,換取長久的和平,這也正是為後人所糾結不休的話柄所在。
秦檜主持下議和成功,不僅挽救了南宋,也挽救了淮河以北的黎民百姓。秦檜一人擔當著民族大義,成就中華春秋偉業,救國於危難之時,脫民於水火之中,「千古名相」、「民族英雄」、「南宋第一號功臣」,全國勞動模範,此時授予他再多國家頂級榮譽稱號也不為過。宋金紹興和議後,為南宋帶來了一百二十多年的和平。在這期間,儘管兩國出現了幾次短暫的南征北戰,但都沒有造成大的社會動蕩,百姓生活基本穩定,生產力得到很大提高。南宋成了當時世界上文化最發達且經濟最富裕的國家。
然而勞動模範的金質獎盃不是好拿的,這不有人嫉妒、有人眼紅,武將好糊弄,文人卻不好惹。早在宋金第一次議和即1139年前夕,反對議和者將攻擊的矛頭對準了支持議和的秦檜等人,公開散布秦檜是金國的「細作」。樞密院編修官胡銓上書趙構,聲明「義不與檜等共戴天」,願斬秦檜、孫近、王倫三人之頭。面對巨大的壓力,秦檜雖然有所猶豫,但最終未改變議和的決心。正如秦檜所說:「我欲濟國事,死且不避,寧避怨謗」。這足見秦檜對皇上一心一意,絕無異心。秦檜是忠臣,更是儒家聖賢。
秦檜心裡明白,要想在那樣的環境下成功,光靠公關學、社會學還不行,還得函授點軍事學,懂點哲學及倫理,像趙構那樣做個文武兼備的人材。既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就來點強者生存法則,我的空間我做主。為了生存,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為了生存,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為了生存,俯首甘為孺子牛。秦檜是強者,更是智者,該拿的拿,該要的要,該管的管,攘外安內,穩居相位,封妻蔭子。秦檜是個成功人士,有房、有車、有位子、有存摺。然而秦檜是個合法公民,天子腳下的模範人物。忠君保國,廉潔奉公,到死方休。南宋政府對秦檜一生的評價是:「決策元功,精忠全德」。乙末八百年祭,願秦檜秦大人在天有靈,保佑南方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二)
歷史永遠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秦檜宰相為了國家安寧,簽署和議。有些人卻到處炮製謠言,散布小道消息。且看史書是如何誣陷秦檜的:一,編造「莫須有」的故事;二,編造「東窗事發」的故事;三,編造「聽人說」秦檜毒死邵隆的故事;四,編造「聽人說」秦檜毒死牛皋的故事;五,編造秦檜「養姬納妾」的故事等。官史上說秦檜:賣官鬻爵,橫徵暴斂,霸佔田產,構陷文武大臣,大興文獄,鉗制輿論,禍國殃民。但沒人能拿出證據。
南宋四大權奸秦檜、韓陀胄、史彌遠、賈似道,秦檜排在首位。朱熹說過:「秦檜之罪所以上通於天,萬死而不足以贖者,正以其始則唱邪謀以誤國,中則挾虜勢以要君。」歷史太久遠,我們不能武斷的去聽信古人尤其野史之說,更需要自己的判斷。中國人讀史從來不用腦子,人云亦云,缺乏真實性。岳柯造假,宋史造假,朱熹說假話,中國人的歷史沒人能說得清楚。歷史就像小姑娘。
中國人永遠停留在集體無意識狀態,民間倫理學家、說書人的力量非常大,往往能推翻一切真理事實,哪怕是顛倒黑白、顛倒是非。民間道德倫理評判力無人能擋,其權威性超過國際大法官或是國際裁判員。秦檜祖籍浙江杭州,明朝都指揮使李隆用銅鑄造了三個赤身反綁的跪像——秦檜、王氏、万俟氏,放在岳飛墳墓前。高立的岳飛塑像標新立異,跪著的秦檜銅像也心有不甘,語不驚人死不休。杭州人是無辜的,從小就得接受「秦檜是壞人」這種教育。青山有幸青山在,白鐵無辜白鐵冤。
中國人就是這樣,跪著的銅像侮辱的是一個寬厚的仁者,侮辱的是一個忠臣的人權,侮辱的是一個民族的道德良知,侮辱的是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杭州市政府沒人去管,文物保護法更令人噤若寒蟬。徐圖中興,秦檜跪下去的時候,正是中華民族最黑暗之時;秦檜站起來之時,就是偉大的中華民族復興之時!遠在江蘇南京,特地請上海一位藝術家為秦檜夫妻塑了像,一改這對男女的跪姿,讓他們「坐了起來」,徐圖中興,徐圖中興啊!
不管是道德倫理家,經史學家,還是說書人,都大致認定秦檜犯有「危害國家安全罪」(間諜罪)、「妨礙司法公正罪」、「瀆職或濫用職權罪」和「貪污受賄或巨額財產來路不明罪」等。
先看「危害國家安全罪」,秦檜是姦細嗎?自秦檜在靖康二年三月底被俘去金營,甚至到了金國的中京。在金營表現出較強的辦事能力,善於周旋,便得到了金人的好感和信任。秦檜做了常人無法做的事,那就是幫徽宗修改議和書:「世世臣屬,年年輸貢」。秦檜後來被押送至金營做了大帥完顏昌的隨行參軍。秦檜利用隨軍南征的機會,冒險帶領全家逃離金營,返回宋軍駐地漣水。用他自己來說就是「殺監己者奔舟而歸」。從北邊回來就一定是姦細嗎?趙構也是從北邊偶然僥倖逃脫回來的,難道趙構也是姦細?成千上萬的難民從北邊逃回來,他們個個都是金國派來的姦細?岳飛是北方人,手裡捏著槍杆子,目無元首,難道岳飛也是姦細……
袁世凱只愛名,和紳只圖利,慈禧只愛權,希特勒不殺同胞,朱元璋不篡改歷史,王立軍不說漢語,秦檜只講議和。但是議和給秦檜帶來好處?為了議和,秦檜冒險逃離金國;為了議和,秦檜丟掉了宰相官職;為了議和,秦檜受盡人間的屈辱;為了議和,秦檜遭受了天大的人身攻擊。他沒有多佔地撈錢,他沒有養姬納妾,他也沒有出國考察,甚至連孫子秦塤也只是留在國內,念了個探花學歷,只撈了個三品官的虛銜。公元1139年,金國大帥完顏昌被罷免,罪名是:「與秦檜私通,出賣國土」。秦檜不是王立軍,更不是壞人。談判中秦檜沒有出賣一寸土地,恰恰還要回來了河南、陝西。秦檜忠心保趙宋朝庭,是真正的民族英雄,而且是心靈高尚的民族英雄。
秦檜的議和提案是公開透明的:以首相身份向皇帝提出議和,由趙構徵求大臣和民間的多方意見,最後形成書面決議案和法律文本,最終交付首相府依照實施。整個過程合情、合理、合法呀,拿到今天秦檜也算是個政協委員。按照國際法規定,議和所產生的一切後果,無論好壞,都應是朝廷承擔,嚴格說來,由皇帝趙構承擔,別人能指三道四嗎?
再說「妨礙司法公正罪」,岳飛是秦檜殺害的嗎?說書人認為:歷史上主戰派必是英雄,議和的必是漢奸;漢姦殺英雄,自然而然。媚俗媚商,這真是郵局的腿、說書人的嘴:職業NBA。
說秦檜「挾虜勢以要君」,趙構從坐上皇位起,經歷十餘年的痛苦磨練,已經是一個有主見、有心計、心如鐵石,集生殺大權為一身的封建君王。別說秦檜根本不可能「挾虜勢以要君」,就是統兵大將想廢掉趙構的皇位也是不易,杭州的「苗劉兵變」事件為日後種下了禍根。老趙家有個傳家法寶:寧讓十位文官貪污,不許一位武將造反。民國時,這句口號發展為「寧讓千位文官耍錢,不許一個武爺造反」這裡暫且擱下不提。這個鎮家法寶是怎麼來的?還得從源頭說起。當初趙匡胤黃袍加身後很聰明,熟讀史書後,想出個「杯酒釋兵權」的歪點子,比較溫和的解決些事,但他最終還是死在「弓杯斧影」的疑局中。到趙構做皇帝時,重文輕武,而恰恰岳飛直來直去,性格有缺陷:擅自行動、不聽中央、不顧大局、冒險主義、個人英雄主義、劊子手等等,為趙構所惡。趙構一心想議和,偏安江南,而岳飛偏偏是個莽漢,只曉得以自我為中心,不會察言觀色,張俊主動交出了兵權,然後韓世忠也主動交出了兵權,連酒水錢也為老趙家節省了,人家想得多周到呀,再看看岳飛,反其道而行之,以卵擊石。高宗要殺岳飛,別人干涉得了嗎?
按照宋朝《刑法》中有關司法程序的規定:凡是涉嫌犯有「危害國家安全罪」的「大權奸」,必須成立特別法庭審理。由皇帝指定人員組成的特別法庭,稱為「制勘院」,對皇帝負責;審判結束,特別法庭立即撤消。
當樞密行府即中央軍委收到王俊舉報張憲意圖造反的舉報信後,即將張憲、岳雲抓捕,進行內部審查。張憲承認,岳雲確實給他寫過一封信,要他想辦法幫助岳飛恢復鄂州軍區部隊首長的職務,他才有了「欲劫諸軍為亂」的想法。樞密行府長官張俊認定案情重大,即派人上報朝庭。皇帝趙構獲知,感到「驚駭」,立即傳岳飛到大理寺與張憲、岳雲對證。趙構立即依法組成了特別法庭「制勘院」。
右諫議大夫万俟卨為特別法庭的審判長,大理寺官員周三畏、薛仁輔、李若朴、何彥猷四人為審判員,特別法庭開庭審理此案。首相秦檜雖說統領百官,但無權干涉趙構直接任命的特別法庭,按宋朝的司法程序,秦檜只能是個旁聽席。
審判長万俟卨當庭宣判:岳飛犯有「臨軍征討,稽期三日」罪,判處死刑;犯有「指斥乘輿,情理相切害」罪,判處死刑,緩期執行;二罪並罰,當「合決重杖處死」。拿今天的話來說,岳飛所犯的第一條是「瀆職罪」,第二條是「藐視國家元首罪」。證據確鑿,不服可上訴。
特別法庭的審判結果,依法呈送皇帝。皇帝趙構書面作出終審判決:「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令楊沂中監斬,仍多差兵將防護,余並依斷」。紹興十一年臘月二十九日,特別法庭依法對岳飛執行「賜死」(毒死),派特警部隊將張憲、岳雲押赴刑場斬首。特別法庭解散。
後世說書人說大將岳飛是被秦檜相府家丁所殺害的,秦檜、万俟卨等一窩人就是四人幫等等,這全部都是憑空捏造,在散布謠言,是對法律的無知。
第三「瀆職或濫用職權罪」,秦檜只會議和而不會做官、做人嗎?我們不能昧著良心說話。人,總是有感情的,愛有所愛,恨有所恨,喜有所喜,怒有所怒;人,也是有理智的,該愛則愛,該恨則恨,該喜則喜,該怒則怒。善於把握感情和理智的人,才是一個健全的人。秦檜是一個古代卓越的政治家,他忠君愛國,有膽有識,精明幹練,能屈能伸;他能夠使殘破的南宋有機會修養生息,使南宋人民體驗和平、富足的生活。其實秦檜本人,在當時能支撐一個危局下的南宋小朝廷富足安穩幾十年,從歷史的角度,應當得到一個「千古賢相」的稱號。
然而,秦檜身後的官史、野史、傳說、雜記,紛至沓來,詆毀聲譽,繪聲繪色,但假的就是假的,不值一駁。對世人影響最大的是錢彩所著《說岳全傳》,書中對秦檜極盡污衊醜化之能事。但沒有多少人會真的相信,說書人的鼓噪只能是市井污穢而已。
要知道秦檜所處的環境於我們今天的不同,封建社會,只要忠於皇帝,就是好臣子,大大良民。國即為家,家也為國;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忠君就是守法,無才便是道德。秦檜只不過是高宗趙構手心的一顆棋子,一個工具而已,什麼「培植親信,安插黨羽,篡改編史,把持朝政」等,都是些無關緊要,有些也並非不是無稽之談,沒有確實證據。再說這些事歷史上司空見慣,別說可能沒有,即使可能有,也是宋高宗的主要責任。
最後一條「貪污受賄或巨額財產來路不明罪」,野史《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其指秦檜積蓄財富足可敵國,「其家富於左藏數倍」,秦檜家的財產比皇帝的還要多幾倍。果真如此嗎?這又是一個民間流傳的大謠言。這一大筆錢財秦檜用到什麼地方去了?其實,秦檜死後,全家沒有滯留杭州,而是選擇退隱南京江寧縣,鄉人並未見其大富大貴。據說,三百多年後,秦檜墓被盜,盜墓者可以見證,墓室內只有「金銀器具數口」。
秦檜畢生清廉的另一個有力證據,是其後人的表現。清代南京人秦大士高中狀元後,被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乾隆帝問他:「你是秦檜的後代嗎?」他回答:「一朝天子一朝臣」。
秦大士為人清正,在外做了十多年的高官,於乾隆二十八年,退休回歸南京,窮得連房產都買不起。窮啊?!其實清朝時朝野非常富裕,秦大士是個不貪不私的極品大員。好在大兒子秦承恩買下明宰相何如寵的府邸,供養父親。秦大士移居舊相府後,於園中種植柏、梓、桐、椐四木,取意「百子同居」,花園取名瞻園,秦家世代書香相承。
尾聲
沙漠里會有玫瑰嗎?只能說是滄海桑田。今日沙漠,也許是往日的綠洲,沒有風沙,沒有霧霾……那裡擁有一片花的海洋。花的天堂!誰能說天堂里沒有玫瑰。
(梅花爛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