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圖片大全-----傳染病類

館友「田園牧歌生活」: 您好!您的館藏文章「中草藥圖片大全」深受廣大館友的喜愛,於2013年6月12日進入「閱覽室」頻道的「健康/養生」下「中醫養生」類別的精華區。360doc代表全體館友感謝您的辛勤勞動和慷慨分享!傳染病用藥流行性腮腺炎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蒲公英
別名 黃花地丁、婆婆丁
來源 為菊科蒲公英屬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及多種同屬植物。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含白色乳汁,全體被白色疏軟毛。根深長,單一或分支,外皮黃棕色。葉基生,排列成蓮座狀,葉柄基部兩側擴大成鞘狀,葉片條狀披針形、倒披針形或倒卵形,長6-15厘米,寬2-3.5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漸窄下延至葉柄呈窄翅狀,葉緣淺裂或不規則羽裂,裂片齒牙狀或三角狀,全緣或具疏齒,綠色或在邊緣帶淡紫色斑痕,被白色蛛絲狀毛。早春及晚秋開花,花葶1-3枝由葉叢抽出,密被白色蛛絲狀毛,頭狀花序單一,頂生,總苞鍾狀,長1.2-1.8厘米,總苞片多層,總苞片先端有角狀突起,均為綠色,邊緣白膜質或略帶粉紅色,緣具蛛絲狀毛,頂端尤多,花冠黃色,兩性,全為舌狀花,長1.5-1.8厘米,寬2-2.5厘米,先端平截,5齒裂,下部1/3連成管狀,無毛,雄蕊5,著生於花冠管上,花藥合生成筒狀,包於花柱外,葯隔向上引伸,葯室基部有尾,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細長,線形,柱頭2深裂,有短毛。瘦果倒披針形,長4-5毫米,外具縱棱,並有橫紋相聯,先端有喙,上部延長成細柱狀,頂端著生白色冠毛,細軟,長約7毫米,果全部有刺狀突起,熟時淡黃褐色。
生境與分布 生於山坡草地、路旁等向陽處。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採集加工 開花前連根採集,鮮用或晒乾備用。
藥理作用 1.蒲公英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抑制作用,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2.蒲公英浸劑有相當強的利膽作用。3.蒲公英有抗人體肺癌的作用。
性味功能 甘、苦、寒。清熱解毒,消癰散結。
主治用法 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眼結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乳腺炎,胃炎,腸炎,痢疾,肝炎,膽囊炎,急性闌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癰癤疔瘡。用量10-25克。外用鮮品30-60克,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 1.急性乳腺炎(早期未化膿):蒲公英30克(鮮品60克),每日1-2劑,水煎服。同時用鮮蒲公英適量,搗爛敷患處。
2.急性膽道感染:蒲公英、刺針草各30克,海金砂、連錢草各15克,鬱金12克,川楝子6克,水煎2次,濃縮至150毫升,每服50毫升,日3次。膽絞痛劇烈者配合耳針或小劑量阿托品穴位注射,部分病例可佐以補液。
3.急、慢性闌尾炎:蒲公英30克,地耳草、半邊蓮各15克,澤蘭、青木香各10克,水煎服。
4.流行性腮腺炎:鮮蒲公英洗凈,搗爛敷患處。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夏枯草

別名 棒槌草、鐵色草、大頭花、夏枯頭

來源 為唇形科夏枯草屬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以花穗或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約30厘米,全株被白色細毛,有匍匐根狀莖。莖多不分枝,四棱形,直立或斜上,通常帶紅紫色。葉對生,莖下部的葉有長柄,上部葉漸無柄,葉片橢圓狀披針形或菱狀窄卵形,長1.5-4.5厘米,寬0.5-1.4厘米,先端鈍頭或鈍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有疏鋸齒,兩面均有毛,下面有腺點。春末夏初開花,輪傘花序,6花一輪,下被一對寬腎形被硬毛的苞片,多輪密集成頂生穗狀花序,長2-5厘米,直徑約2厘米,花序基部有葉狀總苞一對,花萼筒狀,花冠唇形,紫色或白色,上唇帽狀,2裂,下唇半展,3深裂,雄蕊4個伸出花冠外,小堅果三棱狀長橢圓形,褐色。夏末全株枯萎,故名「夏枯草」。

生境與分布 生於路旁、草地、林邊。全國各地多有分布。

採集加工 夏季花穗呈枯黃色時採收。

藥理作用 1.夏枯草煎液給狗灌胃,有明顯降壓作用,對腎性高血壓狗作用更明顯。2.夏枯草含豐富鉀鹽,有利尿作用。3.抑菌試驗:水煎劑稀釋到1:1280,對史密斯和志賀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1:640時,對人型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4.夏枯草對兔心和蟾蜍心臟,量小時會引起興奮,收縮振幅增大,量大時則抑制。5.夏枯草煎劑對兔的離體子宮、腸管均有興奮作用,使子宮收縮,腸蠕動增加。6.夏枯草煎劑對蟾蜍下肢灌流有擴張血管的作用。

性味功能 苦、辛、寒。清肝明目,清熱散結。

主治用法 淋巴結結核,甲狀腺腫,高血壓病,頭痛,耳鳴,目赤腫痛,肺結核,急性乳腺炎,腮腺炎,癰癤腫毒。用量6-10克。

參考配方 1.甲狀腺腫:夏枯草、海藻各15克,昆布30克,共研細粉,煉蜜為丸,每服10克,每日2次。

2.高血壓病:夏枯草、決明子、生石膏各30克,槐角、鉤藤、桑葉、茺蔚子、黃芩各15克,水煎3次,過濾,加蜂蜜30克,濃縮成膏約120克,分3次服,每日1劑,10天為一療程。

3.肺結核:夏枯草30克,煎液濃縮成膏,加青蒿粉3克,鱉甲粉1.5克,拌勻,為1日量,分3次服。

4.創傷出血:夏枯草90克,酢漿草60克,雪見草30克,研細粉,撒傷口,用敷料加壓1-2分鐘,包紮。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匍匐堇

別名 白地黃瓜、地白菜、野白菜、冷毒草、王瓜草、黃瓜香、黃瓜菜、銀茶匙、石白菜、雪裡青

來源 為堇菜科堇菜屬植物蔓莖堇菜Viola diffusa Ging.,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全體被白色長柔毛。匍匐莖由基部葉叢抽出,隨處生根,並發出新葉叢。葉基生,葉柄扁瓶,與葉片近等長,葉片寬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7厘米,寬1.5-3厘米,先端圓鈍,基部窄楔形,下延至柄成窄翅狀,邊緣具圓齒,托葉離生,部分線狀披針形,有睫毛。3-10月開淡紫色或白色花,花梗中部有條狀苞片2枚,花不整齊,花萼5,有短矩,花瓣5,下面1片有短矩。蒴果長橢圓形,無毛,3瓣開裂。

生境與分布 生於路邊草地、潮濕陰涼的地方。分布於陝西、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採集加工 春末或秋末采全草。

性味功能 苦、微辛、寒。清熱解毒,消腫排膿。

主治用法 肝炎,百日咳,目赤腫痛,外用治急性乳腺炎,疔瘡,癰癤,帶狀皰疹,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 1.急性乳腺炎:鮮匍匐堇適量,搗爛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

2.疔瘡癰腫:鮮匍匐堇適量,搗爛,加白糖調勻,外敷患處,另用鮮品30克,水煎服。

3.風火眼翳:匍匐堇適量,口嚼後敷眼上,仰卧靜養。

4.外傷骨折:鮮匍匐堇適量,搗絨包敷傷口,每日換藥一次。

5.骨折:匍匐堇、插插活、澤蘭、五爪龍、苧麻根各等分,均用鮮品,搗絨包敷傷處。再用杉木皮固定,3天換藥一次。

6.瘡毒紅腫:匍匐堇、芙蓉葉各15克,錘細敷患處。每日換一次。

7.腮腺炎、對口瘡、疔瘡、疥瘡:匍匐堇適量,搗爛外敷。

8.燙傷:匍匐堇、連錢草各適量,搗爛,加雞蛋清調敷。

9.小便閉:匍匐堇30克,車前草30克,豬油1匙,水煎服。

註:

忌食豆腐、發物和生冷食物。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白葯子(山烏龜)

別名白葯脂、盤花地不容、山烏龜、金線吊烏龜、金線吊葫蘆、金絲吊鱉

來源為防己科千斤藤屬植物頭花千斤藤.StephaniacepharanthaHayata.,以塊根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纏繞性落葉藤本,長達5米,全株平滑無毛。塊根肥厚,略呈長方橢圓形,長約3-8厘米,徑約2-6厘米,外皮暗棕褐色,斷面黃白色,粉質。莖基部木質化,帶紫色。葉互生,葉柄細長,葉片盾狀著生,三角狀卵圓形,長5-9厘米,寬與長近相等或較寬,先端園鈍,常具小凸尖,基部平截,近中脈處向內微凹,全緣,有掌狀脈5-9條,上面深綠色,下麵灰白色,無毛。夏季葉腋開淡綠色小花,單性,雌雄異株,花無小花梗,約20朵花組成腋生的頭狀聚傘花序,雄花花序有長梗,花萼及花瓣各有3-6片,雄蕊6,花絲合生呈柱狀,花藥環生呈圓盤狀,雌花總梗短,不分枝,頂端有一小頭狀花序,子房上位,心皮1枚。核果球形,熟時紫紅色。

生境與分布常生於山野肥沃濕潤的草叢及灌木林中,以石灰岩地生長較茂盛。分布於陝西、浙江、台灣、江西、湖南、廣東等地。

採集加工全年可采,以秋末冬初採收為好。

藥理作用1.白葯子對圓形脫髮症有生髮作用(局部外用,內服或靜脈注射)。2.本品所含頭花藤鹼對結核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苦、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消腫。

主治用法急性肝炎,細菌性痢疾,急性闌尾炎,胃痛,內出血,跌打損傷,毒蛇咬傷;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結炎,神經性皮炎。用量10-15克。外用適量,搗敷或磨汁敷患處。

參考配方1.各種內出血:白葯子研粉,每服0.6克,每日3-4次,(服量過大可引起噁心嘔吐)。

2.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結炎:白葯子適量,用醋磨汁塗患處。

3.神經性皮炎:鮮白葯子搗爛,用紗布包住,做成薄片與患部大小相等,每天睡前敷患處,次晨去掉。

4.腫瘍初起:白葯子研末,每用適量,用蜂蜜或醋調敷患處。或磨醋外塗。

5.牙齒疼痛:白葯子切片,每用一片,貼於痛齒齦上。

6.鶴膝風:白葯子120克,大蒜1個,蔥3根,韭菜蔸7個,先將白葯子研末,加大蒜、蔥、韭菜蔸搗爛,蜂蜜調敷患處。敷後可發泡流水,用紗布遮蓋,讓其自愈。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孔雀草

別名 小萬壽菊、紅黃萬壽菊、紅黃草、小芙蓉花、藤菊
來源 為菊科萬壽菊屬植物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 一年生灌木狀草本,高30-80厘米。莖直立,通常自基部分枝,成密叢狀。葉羽狀深裂,裂片條狀披針形或矩圓形,長1-2.5厘米,邊緣有鋸齒,齒端呈軟芒狀,齒的基部各具油腺一粒。夏季開花,頭狀花序單生,直徑約4厘米,有長梗,總苞厚,長橢圓形,苞片一列,結合,上部邊緣具尖銳鋸齒,有油腺點,舌狀花多數,1列,雌性,黃色帶有紅斑,管狀花兩性,先端5裂,通常多數轉變為舌狀花,形成栽培上的重瓣類型。瘦果條形,被疏柔毛,冠毛有2-3個呈短而鈍的鱗片狀,有1-2個呈長芒狀。
生境與分布 各地庭院中均有栽培。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集,洗凈,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 苦、平。清熱利濕,止咳,止痛。
主治用法 上呼吸道感染,痢疾,咳嗽,百日咳,牙痛,風火眼痛,外用治腮腺炎,乳腺炎。用量10-15克,水煎服或研粉分數次用開水送服。外用適量,加重樓、銀花共研末,陳醋調敷患處。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扶桑

別名 大紅花、紅木槿、月月紅、木花、公雞花來源 錦葵科木槿屬植物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以根、葉、花入葯。形態特徵 灌木,高可達6米。單葉互生,葉柄長0.5-2厘米,葉片寬卵形或窄卵形,長4-9厘米,寬2-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在基部以上有粗鋸齒,兩面無毛,或下面脈上有少許疏毛。全年開玫瑰紅、淡紅或淡黃色花,單生上部葉腋間,花梗較長,花大,直徑6-10厘米,下垂,有時重瓣,小苞片6-7,條形,基部合生,疏生星狀毛,萼鍾狀,長約2厘米,有星狀毛,裂片5,尖角形,花冠漏斗形,花瓣端緣波裂,雄蕊柱遠突出於花冠之外。蒴果卵形,長約2.5厘米,有喙。生境與分布 生於山地疏林中或為栽培。分布於福建、台灣、廣西、廣東、四川、雲南等地區。採集加工 根、葉全年可采,夏秋採花,鮮用或晒乾備用。性味功能 甘、平。解毒,利尿,調經。主治用法 根:腮腺炎,支氣管炎,尿路感染,子宮頸炎,白帶,月經不調,閉經。葉、花:外用治疔瘡腫毒,乳腺炎,淋巴腺炎。花:月經不調。根或葉用量15-30克,鮮花用量30克。鮮花、葉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參考配方 癰疽腮腫:扶桑葉或花、白芙蓉葉、牛旁葉、白蜜,研膏敷之,即散。

仙人掌

別名仙巴掌、霸王樹、火焰、火掌、玉芙蓉、觀音掌

來源為仙人掌科仙人掌屬植物仙人掌Opuntiadillenii(Ker-Gawl.)Haw.,以全株入葯。

形態特徵常綠灌木,高達2.5米。莖基部近圓柱形,稍木質,上部有分枝,節明顯,葉狀枝扁平,倒卵形、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5-30厘米,肉質,深綠色,外皮藍粉,其上散生多數小瘤體,每一小瘤體上簇生1.2-2.5厘米的利刺和多數倒生短刺毛。葉退化成鑽狀,青紫色,生於刺囊之下,早落。夏季開花,單生於近分支頂端的小瘤體上,花鮮黃色,直徑約7厘米,花被片多數,外部的綠色,向內漸變為花瓣狀,腎狀扁圓形,先端凹入呈淺心形,雄蕊多數,排為數輪,較花瓣為短,花柱粗壯,直立,柱頭6裂。漿果肉質,有粘液,卵形或梨形,長5-7厘米,紫紅色,無刺。

生境與分布生於村邊石上,海濱沙灘等處,我國南方常有栽培。主要分布於山東、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雲南、貴州等省。

採集季節四時採集。

藥理作用抑菌實驗:本品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有高度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苦、涼。清熱解毒,散瘀消腫,健胃止痛,鎮咳。

主治用法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痢疾,咳嗽,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癰癤腫毒,蛇咬傷,燒燙傷。用量:鮮品30-60克。外用適量,鮮品去刺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流行性腮腺炎:鮮仙人掌適量,絞汁塗患處。每日2-3次。

2.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癤、癰、毒蛇咬傷:鮮仙人掌莖去刺,加食鹽適量搗爛外敷。

3.燙傷:仙人掌鮮莖適量,去外皮及刺,搗爛外敷傷口,每日2次。

4.濕疹、黃水瘡:仙人掌莖適量,烘乾研粉,外敷患處。

5.胃痛:仙人掌研末,每次3克,開水吞服。或用仙人掌30克切細,和牛肉100克炒食。

6.痞塊:仙人掌15-30克,搗爛蒸甜酒食。再用仙人掌適量,加甜酒炒熱,包敷患處。

7.心悸、失眠:仙人掌60克,搗爛取汁,沖白糖開水服。

8.瘧疾(脾寒引起):仙人掌烤熱變軟後,趁熱包在左胸下。

黃蜀葵

別名秋葵、豹子眼睛花、霸天傘、棉花蒿

來源為錦葵科秋葵屬植物黃蜀葵Abelmoschusmanihot(L.)Medic.,以根、葉、花、和種子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1-2米,通體被有棕黃色粗毛。莖直立,帶有紅色。單葉互生,下有長柄,可達20厘米,托葉條狀披針形,葉片掌狀5-9深裂,長8-16厘米,葉基心形,裂片條狀長圓形,邊緣有不規則粗齒。夏季枝頂及葉腋生花,花大,單生,有花梗,副萼4-5裂,卵狀披針形,宿存,花冠黃色,基部紫心,直徑約15厘米,花瓣5,三角狀寬倒卵形,邊緣淺波狀,雄蕊多數聯合成柱狀,雌蕊柱頭5裂。蒴果卵狀橢圓形,長約5厘米,密被黃綠色粗毛。種子多數,圓腎形,直徑約3毫米,棕黑色,被淡棕色短毛。

生境與分布除東北、西北外,國內廣泛栽培。間有半野生品,生於山野路旁。

採集加工秋季挖根,夏、秋采葉和花,秋季收種子。

性味功能甘、寒。清熱解毒,潤燥滑腸。

主治用法種子:大便秘結,小便不利,水腫,尿路結石,乳汁不通。根、葉:外用治疔瘡,腮腺炎,骨折,刀傷。花:浸菜油外用治燒燙傷。用量:種子用10-15克,水煎服,或研粉每服1.5-3克。根、葉: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燒燙傷:黃蜀葵花適量,在植物油中浸泡2周,浸泡時間越久越好,外搽患處,一日多次。

2.疔瘡、無名腫毒:黃蜀葵根適量,搗絨敷患處,又用根10克,水煎服。

3.骨折:黃蜀葵花適量,搗爛外敷傷處。

4.高燒不退:黃蜀葵根3克,水煎服。

5.長年頭暈:黃蜀葵花3朵,水煎服。

6.大便秘結:黃蜀葵花數朵,煮稀飯吃。

馬蘭

別名魚鰍串、泥鰍串、雞兒腸、田邊菊、路邊菊、蓑衣蓮、脾草

來源為菊科馬蘭屬植物馬蘭Kalimerisindica(L.)Sch.-Bip.,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地下有細長根狀莖,匍匐平卧,白色有節。初春僅有基生葉,莖不明顯,初夏地上莖增高,基部綠帶紫紅色,光滑無毛。單葉互生,近於無柄,葉片倒卵形或橢圓至披針形,長7-10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尖、漸尖或鈍,基部漸窄下延,邊緣羽狀淺裂或有極疏粗齒,並有糙毛,近頂端葉漸小且全緣。秋末開花,頭狀花序,著生於分枝頂端,直徑約2.5厘米,總苞半球形,長4-5毫米,寬約1厘米,苞片2-3列,近等大,略帶紫色,邊花舌狀,一層,舌片長8-10毫米,寬1.5-2毫米,淡藍紫色,中部花管狀,長約3.5毫米,黃色,被密毛。瘦果扁平倒卵狀,冠毛較少,長0.1-0.3毫米,弱而易脫落。

生境與分布野生於低山區,水溝邊、河邊濕地、田坎處。分布南方各省區。

採集季節夏、秋採收。

性味功能辛、苦、寒。清熱解毒,散瘀止血、消積,止血,驅蟲。

主治用法感冒發熱,咳嗽、急性咽炎,扁桃體炎,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肝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小兒疳積,腸炎,痢疾,吐血,衄血,崩漏,月經不調;外用治瘡癤腫毒,乳腺炎,外傷出血。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預防流行性感冒:馬蘭10克,紫金牛12克,大青木根、梔子根、金銀藤各15克,水煎服,每日1-2次,每日一劑,小兒減量。流行期間連服3-5日。

2.流行性腮腺炎:馬蘭根60克,(鮮品9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一劑。

3.急性傳染性肝炎:馬蘭、連錢草、白茅根、茵陳各1斤,研末煉蜜為丸,每丸5克,每服5丸,每日3次。

4.外傷出血:鮮馬蘭適量,搗爛敷患處。

5.胃、十二指腸潰瘍:馬蘭干全草30克,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日服1次,20天為一療程。

6.惡性瘧:馬蘭根1條,野煙苗1支,桃樹葉尖、柳樹葉尖、花椒葉嫩尖各7個,共搗絨,兌淘米水服半小碗。

7.婦女血崩:馬蘭根60克,熬甜酒吃。如吐血,則取鮮草搗汁,加米湯少許,溫水沖服。

8.打蛔蟲:馬蘭25克,血餘炭10克,共研末,再用麥面60克,紅糖30克,搗成泥餅,把葯末和在餅內,用菜油煎酥黃,按年齡服。1歲3克,2歲6克,3歲9克,3歲以上15克。

青木香

別名土青木香、青香藤、蛇參根、獨行根、馬兜鈴

來源為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植物馬兜鈴AristolochiadebilisSieb.etZucc.,以根、果實、莖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質藤本,長達2米。根圓柱形,常彎曲,黃褐色,有香氣。莖細弱,無毛,初直立,後纏繞他物上升,莖、葉有臭氣。葉互生,有長柄,葉片三角窄卵形,長3-8厘米,寬2-4.5厘米,中部以上漸窄,基部心形,兩側耳垂狀。夏季葉腋單生暗紫綠色花,花被管鐮狀彎曲,基部膨大如球,包圍合蕊柱,中部收縮成管狀,先端向一側展開成一卵狀披針形花被片,雄蕊6,幾無花絲,貼生於粗短的花柱體周圍,花藥2室,子房下位,6室,花柱6枚,癒合成柱體。蒴果長圓形或球形,熟時從基部裂成6瓣,種子扁平三角形,有翅。

生境與分布常生於山坡、林緣、灌叢中,或田邊、河岸沙質土中。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及河南、山東等地。

採集加工根:全年可采,以秋季為宜。秋季果熟時采果(馬兜鈴),霜降前采莖葉(天仙藤)。

藥理作用1.青木香煎劑對犬、貓、兔等動物均有明顯的降壓作用。2.在交感神經完整的情況下,青木香使血管擴張,相反,青木香對血管有直接收縮的作用。3.在小白鼠試驗中,青木香有鎮靜作用。4.青木香或馬兜鈴1%浸劑灌流使豚鼠支氣管顯著擴張。5%青木香浸劑能鬆弛蟾蜍肺,可解除氯化乙醯膽鹼等物質所致氣管痙攣。5.青木香揮髮油有殺死豬蛔蟲作用。6.所含尿囊素有長肌肉的作用。7.靜注青木香浸液對犬腸管有輕度抑制現象。8.毒性:青木香中分離出的與馬兜鈴酸不同的芳香物質,對蛙引起中樞麻痹,對小鼠、家兔引起間歇性痙攣,有時可引起家兔急性出血性腎炎。青木香揮髮油可使小白鼠驚厥死亡,犬口服揮髮油後有興奮呼吸、循環的作用。9.抑菌:馬兜鈴(果實)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史氏痢疾桿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根:辛、苦、寒。行氣止痛,解毒消腫,降血壓。果:清熱降氣,止咳平喘。天仙藤:苦、溫。行氣活血,止痛,利尿。

主治用法根:胃痛,高血壓病,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咽喉腫痛,流行性腮腺炎,外用治牙痛,濕疹,毒蛇咬傷。果:慢性氣管炎,肺熱咳喘,百日咳。天仙藤:妊娠水腫,胸腹痛,風濕痛。用量:3-10克。

參考配方1.胃痛:青木香30-60克,白酒半斤,浸泡4-7日,每服5毫升,每日2-3次。

2.高血壓病:青木香30克,水200毫升煎成100毫升,每日一劑分3次服。

3.肺熱咳嗽:馬兜鈴、杏仁、甘草、桑白皮各6克,水煎服。

4.百日咳:馬兜鈴、百部各6克,大蒜3頭,放碗內加水適量,蒸後去渣取汁服。

蛇莓

別名蛇泡草、蛇盤草、蛇果草、龍吐珠、寶珠草、三匹風、三葉莓、地楊梅、三爪風、三爪龍、三角虎、紅頂果

來源為薔薇科蛇莓屬植物蛇莓Duchesneaindica(Andr.)Focke.,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有長匍匐莖,長可達1米,全體被白色絹毛。三出複葉基生或互生,有長柄,柄長5-8厘米,基部有兩枚廣披針形托葉,小葉菱狀卵形,長1.5-3厘米,寬1.2-2厘米,先端鈍,基部寬楔形,邊緣具鈍圓齒牙,兩面散生柔毛或上面近無毛。春末開花,花單生於葉腋,花梗甚長,可達5.5厘米,花萼兩輪,內輪萼片5,較小,廣披針形,外輪萼片較寬,先端3淺裂,花冠黃色,直徑約1.2-1.8厘米,花瓣5,寬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多數。瘦果小,扁圓形,多數,生在膨大球形花托上,聚合成卵狀球形的聚合果,直徑約1厘米,紅色。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草叢、田邊及路旁。分布於陝西、甘肅、寧夏、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

採集加工夏、秋採收。

藥理作用抑菌試驗:本品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白喉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甘、酸、寒,有小毒。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主治用法感冒發熱,咳嗽,小兒高熱驚風,咽喉腫痛,白喉,黃疸型肝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月經過多,外用治腮腺炎,毒蛇咬傷,眼結膜炎,疔瘡腫毒,帶狀皰疹,濕疹。也可試治癌症。用量10-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外敷。並可殺滅孑孓、蠅蛆。

參考配方1.白喉:鮮蛇莓全草搗成泥狀,加2倍重量冷開水浸泡4-6小時,過濾成浸劑,可加白糖調味,每日服4次,3歲以下首次服50毫升,以後20-30毫升,3-5歲首次80毫升,以後40-50毫升,6-10歲首次100毫升,以後60毫升,10歲以上首次150毫升,以後100毫升。

2.急性細菌性痢疾:鮮蛇含全草60-120克,水煎服。

3.殺滅孑孓:用5%蛇莓全草浸液殺滅孑孓,48小時即可生效。

4.黃藤及鱗砒中毒:蛇莓(去果實)60克,生綠豆60克,同搗爛,冷開水泡,絞汁服。

5.膿泡瘡、潰爛流黃水:蛇莓60克,豬瘦肉100克,煮熟,吃肉雞湯。另用蛇莓草焙乾研末,麻油調成30%軟膏,塗患處。

6.蛇咬傷:蛇莓60克,青木香30克,搗爛敷患處。

海金砂

別名金沙藤、左轉藤、蛤蟆藤、羅網藤、鐵線藤、吐絲藤、鼎擦藤、猛古藤

來源為海金沙科海金沙屬植物海金沙Lygodiumjaponicum(Thunb.)Sweet,以孢子及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質藤本,長1-5米。根狀莖橫走,生黑褐色有節的毛,根須狀,黑褐色,堅韌,被毛。葉多數,對生於莖上的短枝兩側,二型,紙質,連同葉軸和羽軸有疏短毛,營養葉尖三角形,長寬各10-12厘米,二回羽狀,小羽片掌狀或3裂,邊緣有不整齊的細鈍鋸齒,孢子葉卵狀三角形,多數收縮而成深撕裂狀。夏末,小羽片下面邊緣生流蘇狀孢子囊穗,穗長2-5毫米,黑褐色,孢子表面有小疣。

生境與分布多生於山坡林邊、灌叢、草地及溪谷叢林中。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地區及陝西、河南等省區。

採集加工立秋前後打下孢子(海金沙),割取藤葉(金沙藤)。

藥理作用抑菌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甘、寒。清熱解毒,利尿。

主治用法泌尿繫結石、感染,腎炎,感冒,氣管炎,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痢疾,肝炎,乳腺炎。用量:海金沙6-10克,金沙藤15-30克。

參考配方1.泌尿繫結石:海金沙(包)15克,冬葵子、王不留行、牛膝、澤瀉、陳皮、石韋各10克,枳殼6克,車前子(包)12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2.流行性腮腺炎:金沙藤30克,水煎服,每日1次。另用木鱉子研粉,濃茶汁調成糊,塗患處,保持濕潤。

3.流行性乙型腦炎:金沙藤、忍冬藤、菊花、生石膏各30克,瓜子金、鉤藤根(或鉤)各15克。先煎石膏,後入菊花、鉤藤等葯,濃縮至60毫升,輕、中型病例日服1劑,重度病人日服2劑,退熱後用量減半,維持3-5天。有持續高熱者加七葉一枝花10-15克,嚼服。並酌情配合西醫治療。

4.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肺炎、支氣管炎:金沙藤30克,大青木葉(馬鞭草科)15克,加水500毫升,煎至60毫升,每次服20毫升,日3次。小兒酌減。

5.小便淋痛:①海金沙全草30克,天胡荽30克,水楊梅15克,車前草15克,黑豆15克,水煎服。②石淋(尿路結石):海金沙全草30克,連錢草60克,水煎服。③膏淋:海金沙30克,滑石30克,甘草梢10克,共研末,日服2次,每次6克,用麥冬15克煎水送服。

6.小兒消化不良:海金沙、葉下珠各3克,雞內金6克,共研細末,分2份,每用1份配豬肝50-100克,蒸服。

烏蘞莓

別名母豬藤、紅母豬藤、五爪龍、五葉藤、五龍草、地五加

來源為葡萄科烏蘞莓屬植物烏蘞莓Cayratiajaponica(Thunb.)Gagnep.,以全草和根莖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質藤本,老莖紫綠色,有縱棱,有時有柔毛,幼枝綠色,有柔毛,後變無毛。卷鬚與葉對生,上部分兩支。鳥足狀複葉互生,柄長3-8厘米,托葉2枚,小形,黃褐色,小葉5,膜質,橢圓形、披針形或倒卵狀矩圓形,長2.5-7厘米,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闊楔形或圓形,邊緣有銳鋸齒,兩面中脈具毛,中間小葉較大,側生小葉較小。夏季開黃綠色小花,聚傘花序腋生或假腋生,直徑6-15厘米,具長柄,花瓣、雄蕊均為4,對生。漿果卵形,長約7毫米,成熟時黑色。種子2-4粒。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路旁的灌叢中或疏林中,常攀附於它物上。分布於山東、長江流域至福建、廣東等地。

採集季節夏、秋可采。

藥理作用1.抑菌實驗:本品對溶血形葡萄球菌、溶血形鏈球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2.水煎劑對鉤端螺旋體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酸、苦、寒。解毒消腫,活血散瘀,利尿,止血。

主治用法咽喉腫痛,目翳,咯血,血尿,痢疾;外用治癰腫,丹毒,腮腺炎,跌打損傷,蛇咬傷。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草搗爛取汁或研粉敷患處。

參考配方1.癰腫、丹毒:烏蘞莓葉或根研成極細末,加凡士林調成20%的軟膏,外敷患處。

2.毒蛇咬傷:烏蘞莓、野刺莧、蒼耳草、鐵莧、牛膝、天名精、半枝蓮、均用鮮草適量,榨汁約100毫升,加雄黃0.3-0.6克,再加紅糖調服。藥渣外敷。重症者可服2次。

3.風濕關節痛:烏蘞莓30克,泡酒服。

4.豬婆瘋:烏蘞莓15克,水煎服,或燉肉吃。

5.跌打損傷:烏蘞莓鮮全草、旱蓮草鮮全草等量,搗爛外敷傷處。另取烏蘞莓根10-15克,加黃酒60毫升,燉服。

6.癤腫初起:鮮烏蘞莓莖葉搗爛,敷患處,另用鮮全草30克,搗爛,加水適量,取汁服。

7.燙傷潰爛:烏蘞莓根晒乾研粉,調植物油敷傷處。

8.小兒疳積:烏蘞莓鮮根30克,水煎服。

木芙蓉

別名 三變花、九頭花、拒霜花、鐵箍散、轉觀花、清涼膏、芙蓉花來源 為錦葵科木堇屬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以花、葉、根入葯。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6米,密被灰色星狀短柔毛。單葉互生具長柄,葉柄長達20厘米,葉片大,卵圓狀心形,直徑10-18厘米,掌狀3-7裂,基部心形,裂片卵狀三角形,邊緣有鈍齒,兩面均被星狀毛。夏秋間開花,單生腋葉或簇生枝端,初放時白色,逐漸變為粉紅色以至深紅色,附萼10裂,裂片條形,花冠直徑約9厘米,花瓣5或為重瓣,寬倒卵園形,先端渾圓,邊緣稍有波狀彎曲,基部與雄蕊柱合生,花藥多數,生於柱頂,雄蕊1枚,柱頭5裂,蒴果近球形,徑約3厘米,密生淡黃色剛毛。種子腎形,被毛。生境與分布 生於山坡、路邊、水邊沙質土壤上。分布於廣東、廣西、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採集季節 夏秋摘花蕾,同時采葉,秋冬挖根。藥理作用 抑菌試驗:花的水提取液對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葉對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性味功能 微辛、涼。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主治用法 肺熱咳嗽,月經過多,白帶,外用治癰腫瘡癤,乳腺炎,淋巴結炎,腮腺炎,燒燙傷,跌打損傷。用量10-30克。外用適量,以鮮花、葉搗敷;或乾花、葉研末,用油、凡士林、酒、醋、或濃茶調敷。參考配方 1.癰癤膿腫:木芙蓉葉粉末加凡士林調成25%軟膏,外敷患處。2.外傷出血:木芙蓉鮮葉適量,搗爛敷患處。3.燒燙傷:木芙蓉葉1斤(鮮品加倍),加凡士林2斤,文火熬至葉枯焦,過濾,製成碧綠色軟膏,外敷。4.消腫毒:木芙蓉的花或葉適量,搗絨敷患處。5.無名腫毒:①木芙蓉葉加蜂蜜搗絨敷患處。②芙蓉花或葉適量,搗爛敷患處。或木芙蓉根煎水外洗。6.疔瘡:木芙蓉莖皮30克,苦參15克,炒焦,研末,醋調敷患處。7.腮腺炎(猴耳包):木芙蓉葉、野菊花葉等量,搗爛敷患處。8.肺癰:木芙蓉花去心晒乾,每用10克,水煎服。9.乳癰、疔瘡、腮腺炎:木芙蓉花葉或根皮、夏枯草、天花粉各適量,搗爛,雞蛋清調敷患處。10.燙火傷:木芙蓉花適量,晒乾,研末,麻油調搽患處。

八角蓮

別名 一把傘、六角蓮、獨葉一枝花、獨腳蓮、八角七、鬼臼、八角金盤來源 為小蘗科八角蓮屬植物八角蓮Dysosma pleiantha(Hance)Woods.,根莖入葯。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有粗壯結節狀根莖,黃褐色,莖直立無毛,莖生葉1-2片,葉柄長10-15厘米,盾狀著生,葉片矩圓形或近圓形,長15-22厘米,寬12-19厘米,無毛,5-9淺裂,邊緣有針刺狀細齒,嫩時有斑紋。夏季開花,花暗紫色,1-8朵簇生於兩莖生葉柄的交叉處,下垂,萼片6,卵狀或橢圓狀矩圓形,花瓣6,長倒卵形,先端有皺波狀紋,雄蕊6,雌蕊瓶狀,柱頭盾形,漿果近球形,黑色。生境與分布 生於山谷、山坡、雜木林中陰濕處。分布於陝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西藏等地。採集季節 秋季採挖。藥理作用 根狀莖含有的鬼臼毒素,能抑制細跑中期的有絲分裂,對動物腫瘤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但因毒性太大,臨床上未使用。性味功能 甘、微苦、涼。有小毒,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滋陰,補腎。主治用法 毒蛇咬傷、跌打損傷;外用治蟲蛇咬傷、癰瘡癤腫、淋巴結炎、腮腺炎、乳腺癌。用量3-10克。外用適量,搗爛或磨酒、磨醋調敷。參考配方 1. 毒蛇咬傷:①八角蓮、七葉一枝花、白馬骨、飛來鶴、粉防己各10克,水煎服。外用陰行草、白馬骨、柳葉白前、蛇葡萄各適量煎水沖洗。再用魚腥草、杠板歸、星宿菜、葎草等鮮草搗爛敷患處周圍。②八角蓮根適量,磨白酒,外塗患處,也可內服,每服6克。對神經性毒,可取八角蓮根5節,用70%的酒精7毫升,泡7天,取浸出液1-2毫升注入傷口。2.癤腫:八角蓮研粉,加入凡士林90%,調成膏敷患處。3.疔瘡:八角蓮鮮根適量,加白酒少許,搗爛外敷。破潰者去白酒加冰片少許,冷開水拌搗。每日換藥一次。4.乳腺癌:八角蓮、黃杜鵑各15克,紫背天葵30克,白酒1斤,泡7天後內服、外搽,每服10克,每日2-3次。5.跌打損傷:八角蓮根3-10克,研細末,冬酒送服,每日兩次。6.體虛:八角蓮10克,蒸雞或燉豬排骨吃。7.勞傷:八角蓮30-60克,泡酒半斤,每次服50-100毫升。

七葉一枝花

別名 重樓、華重樓、燈台七、蚤休、草河車、白河車、螺絲七來源 百合科重樓屬植物華重樓R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chinensis (Franch.)Hara .根狀莖入葯。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約50厘米,根狀莖棕褐色,橫走而肥厚,粗可達3厘米,表面粗糙具節,節上生鬚根,莖單一直立,光滑無毛,基部常帶紫紅色,葉5-12片,通常7片,輪生於莖頂,其上生花一朵,葉片紙質,窄卵形或倒披針形,長7-9厘米,寬2-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夏季開黃綠色花,莖頂抽出不分枝,萼片葉狀,花瓣5-6片,細線形,有時上部稍擴大,通常短於花萼,雄蕊2輪,子房具棱,頂部和花柱為紫色。

生境與分布生與山坡林下及灌叢陰濕處。分布於華南、華東、陝西、山西、甘肅、河南、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採集季節夏秋採挖,洗凈、切片、晒乾。

藥理作用對病毒及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有鎮靜、鎮痛作用,能鎮咳平喘,促進腎上腺功能,有溶血作用。

性味功能苦、寒,有小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用法:流行性乙型腦炎,胃痛、闌尾炎、淋巴結核、扁桃體炎、腮腺炎、乳腺炎、毒蛇、毒蟲咬傷、瘡瘍腫毒。用量5-10克,外用磨水或磨醋敷患處。

參考配方1.流行性乙型腦炎:①七葉一枝花根莖15克磨水,一日內分3-4次服完,3日為一療程。②七葉一枝花根莖15克,白馬骨75克,鮮鴨跖草400克,2升水煎至1升,

隔3小時服一次,一日服完。3-4天為一療程。(外用鮮葒草200-400克煎水洗,洗數次可退熱。)

2.癤腫:鮮七葉一枝花根、魚腥草各30克,搗爛敷患處,每日一次。

3.腹部痙攣性疼痛、腹部術後疼痛:七葉一枝花15克,水煎服,若磨末沖服,每服3克。

4.各種毒蛇咬傷:七葉一枝花、八角蓮、金果欖、半邊蓮各6克,徐長卿、紫花地丁各10克,王瓜根12克。鮮品搗爛外敷。若干品,研磨調酒外敷。每日1-2次。

5.毒蛇咬傷致血液中毒:七葉一枝花、王瓜根、徐長卿、蒲公英各15克,枳殼、梔子(炒)、半邊蓮、八角蓮各10克,大黃、連翹各12克,野菊花、紫花地丁各20克。水煎服。

6.宮頸糜爛:七葉一枝花根莖研末調甘油搽局部。每日2-3次。

7.流行性腮腺炎:七葉一枝花根磨醋外搽,每日4-5次,另用根10克煎水服,每日3次。

註:同屬植物中有粗厚根狀莖者甚多,功效相似。

牛蒡

別名 惡實、大力子

來源 為菊科牛蒡屬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以果實(牛蒡子)及根入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2米。主根肉質,長30-60厘米。莖直立,多分枝,紫色,有微毛。基生葉叢生,莖生葉互生,有長柄,向上柄漸短,葉片心狀卵形至寬卵形,長40-50厘米,寬30-40厘米,先端圓鈍,基部通常為心形,邊緣帶波狀或具細鋸齒,下面密被白色綿毛。夏季開紫紅色花,頭狀花序簇生莖頂,略成傘房狀,直徑3-4厘米,有梗。總苞球形,密被鉤刺狀苞片,全為管狀花,先端5裂,裂片窄長三角形,聚葯雄蕊5,花藥紫色,子房下位,花柱長,柱頭線狀二岐。瘦果,長橢圓形或倒卵形,略成三棱狀,具不明顯稜線,長5-6毫米,寬約2.5毫米,表面灰褐色,上具斑點,冠毛短刺狀,淡黃棕色。

生境與分布 生於路旁、溝邊、山坡草地中。有栽培,全國各地廣有分布。

採集季節 果實秋後採集,根四季可采。

藥理作用 1.抑菌實驗:牛蒡子水煎液對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2.對動物稍有利尿作用。

性味功能 果實:辛、苦、寒。疏風散熱,宣肺透疹,散結解毒。根:苦、辛、寒。清熱解毒,疏風利咽。

主治用法 果實:風熱感冒,頭痛,咽喉腫痛,流行性腮腺炎,疹出不透,癰癤瘡瘍。根:風熱感冒,咳嗽,咽喉腫痛,瘡癤腫毒,腳癬,濕疹。果實用量為5-10克,根用量為10-15克。

參考配方 1.咽喉腫痛:牛蒡子10克,板藍根15克,桔梗6克,薄荷、甘草各3克,水煎服。

2.麻疹不透:①牛蒡子、葛根各6克,蟬退、薄荷、荊芥各3克,水煎服。②牛蒡子6克,薄荷、蟬退各3克,連翹10克,水煎服。此方並治喉痛,音啞。

3.乳腺炎:有人用牛蒡子葉試治早期未化膿急性乳腺炎有良好效果。每日用鮮葉30克(干葉10克)水煎服或水煎當茶飲。

4.感冒風熱,咽喉腫痛:牛蒡子、金銀花、連翹各10克,薄荷、生甘草各3克,水煎服。

5.顏面丹毒,流行性腮腺炎:牛蒡子、連翹各10克,荊芥、防風、蟬退各3克,水煎服。

6.熱毒牙痛:牛蒡根1斤搗爛,入鹽3克,銀器中熬成膏,每用塗齒齦下,重者不過三度。

7.積年惡瘡,翻花瘡、漏瘡不愈者:牛蒡根搗爛,和臘月豬脂,日日封之。

板藍根

別名 大藍根、大青根

來源 為十字花科大青屬植物菘藍Isatis tinctoria L.草大青I.indigotica Fort.爵床科馬藍屬植物馬藍Baphicacanthus cusia(Nees) Bremek.,以根部入葯。

形態特徵 1.菘藍:二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主根深長,圓柱形,稍彎曲,長8-16厘米,徑3-8毫米,外皮灰黃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光滑無毛,多少帶白粉狀。單葉互生,基生葉較大,具柄,葉片長圓狀橢圓形,莖生葉長圓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在下部的葉較大,漸上漸小,長3.5-11厘米,寬0.5-3厘米,先端鈍尖,基部箭形,半抱莖,全緣或有不明顯的細鋸齒。夏季開黃色小花,排成寬總狀花序。無苞,萼片4,花瓣4,倒卵形,雄蕊6,4強,雌蕊1。角果長圓形,扁平翅狀,具中肋,長約15毫米,寬約4毫米,先端楔形或微有凹缺,基部漸窄。圖示為菘藍。

2.草大青:本品葉基部垂耳圓形,果實頂端鈍圓,不凹缺。

3.馬藍(南板藍根):見大青葉項下。

生境與分布 為栽培種。菘藍主產於河北、江蘇、安徽、陝西。草大青在甘肅有產。

採集加工 秋季挖根,洗凈晒乾。

藥理作用 1.抑菌試驗:菘藍對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對多種病毒感染療效良好。對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費氏痢疾桿菌、腸炎桿菌均有抑制作用。1:100以上的稀釋度有殺滅鉤端螺旋體之效。2.靛甙(板藍根有效成分)在分離大白鼠的胃、小腸、盲腸中培養,保持37℃,1-2小時後回收,結果胃中破壞20%,小腸中破壞40%,盲腸中破壞85% 。靛甙在體內排出很快。

性味功能 苦、寒。清熱解毒,涼血。

主治用法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腦炎,急性傳染性肝炎,咽喉腫痛。用量10-30克。

參考配方 1.防治流行性腮腺炎:板藍根60-120克(小兒減半),

3.流行性乙型腦炎:板藍根60克(13歲以上60-12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一次服完或分2次服。連服2-3周。昏迷期鼻飼給葯,高熱抽搐者行快速針刺,可暫時止痙降溫,按中西醫結合常規治療,如脫水劑、抗菌素及支持療法。

4.急性眼結膜炎:5%,10水煎服,每日一劑。可配成30%的溶液外搽。

2.急性扁桃體炎:板藍根15克,銀花、連翹、山豆根、玄參各10克,薄荷4.5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南板藍根眼藥水滴眼,每日滴6次。

傳染性肝炎用藥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寒莓

別名寒刺泡、山火莓、水漂沙、大葉漂、喬果、踏地楊梅、貓兒扭、虎腳扭、過江龍

來源為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寒莓RubusbuergeriMiq.,以根、葉入葯。

形態特徵蔓性常綠小灌木,長1-2米。莖常伏地生根,長成新株,枝密生褐色或灰白色柔毛,有少數的鉤刺。單葉互生,葉柄長3-9厘米,托葉條裂,葉片近圓形,常3-5淺裂,長5-10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圓,基部心形,邊緣有不整齊鋸齒,上面近無毛,下面和葉柄有絨毛,沿脈較密。夏日開白色花,總狀花序有花4-10朵密集,腋生,總花梗和花梗短,密生灰白色短絨毛和散生剛毛,萼片披針形,外面有淡黃色長毛,花瓣寬圓形,雄蕊多數,心皮多數,著生突出的花托上。聚合果近球形,紅色,上有多數漿果狀小核果。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灌木叢中。分布於安徽、江西、浙江、江蘇、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區。

採集加工全年可采。洗凈,切片,鮮用或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甘、酸、涼。清熱解毒,活血止血。

主治用法根:黃疸型肝炎,胃痛,月經不調,產後發熱,小兒高燒,痔瘡。葉:肺結核咯血,外用治創傷出血,黃水瘡。用量均為15-30克。葉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或乾粉撒患處。

參考配方1.黃疸:寒莓根、虎刺、闊葉十大功勞、白馬骨各10-15克,水煎服。

2.婦女腰痛、白帶過多、月經不調:寒莓鮮根125克,水煎,取汁燉白雞1隻服。

3.產後受風、四肢酸麻、月經不調:寒莓鮮全草30-60克,鮮牯嶺勾兒茶30-60克,鮮白馬骨、鮮丹參各30克,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飯前各服一次。

4.上嘔下瀉:寒莓鮮根30克,酸漿15克,積雪草10克,水煎,白糖為引服。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木豆

別名 豆蓉、山豆根、扭豆、三葉豆、野黃豆

來源 豆科木豆屬植物木豆Cajanus cajan (L.) Millsp.,以根入葯。

形態特徵 灌木,高1-3米,全體灰綠色。三出複葉互生,葉柄長約2厘米,向上漸短,小葉片披針形,長5-10厘米,寬1-3.5厘米,先端漸尖,兩面被絲狀白毛,下面毛密並有黃色腺點。初夏開黃色蝶形花,總狀花序腋生,具梗,有花數朵,長3-7厘米,萼鐘形,5齒,披針形,內外生短柔毛並有腺點,旗瓣背面有紫褐色縱線紋,基部有絲狀短爪,爪頂有一對彎鉤狀附屬體,雄蕊10,二體,心皮1,花柱細長,柱頭頭狀。莢果扁條形,長4-7厘米,有線狀長喙,被黃色柔毛,果皮在種子間有凹陷的斜槽稍呈扭曲狀。種子3-5粒,近圓形,種皮暗紅色,有時有褐色斑點。

生境與分布 栽培於坡地、屋旁。江蘇、廣西、廣東、四川、雲南等地有栽培。

採集加工 秋、冬季採收,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 辛、澀、平。利濕消腫,散瘀止痛。

主治用法 黃疸型肝炎,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便血,衄血。用量10-15克,水煎服。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大葉蛇泡簕

別名狗頭泡、老虎泡、八月泡

來源為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粗葉懸鉤子RubusalceaefoliusPoir.,以根和葉入葯。

形態特徵藤狀灌木。枝、葉柄和花序柄均有小鉤刺並密生黃色絨毛。單葉互生,葉柄長2-4.5厘米;托葉大,早落;葉片心狀卵形或心圓形,大小極不等,直徑5-12厘米,不整齊3-7淺裂,裂片通常圓鈍或急尖,邊緣有細淺圓齒,上面有粗毛和囊泡狀小突起或平坦,下面密生灰色或淺黃色綿毛和長柔毛,葉脈掌狀3-5出,銹色。秋季開白色花,徑達15毫米,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苞片較大,葉狀;花萼被毛,花瓣寬圓,雄蕊多數,心皮著生於膨大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漿果狀球形,紅色,上有多數肉質小核果。

生境與分布產於福建、廣西、廣東、貴州。生長於曠野村邊、路旁灌木叢中。

採集季節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甘、淡、平。清熱利濕,活血祛瘀。

主治用法肝炎,肝脾腫大,口腔炎,乳腺炎,痢疾,腸炎,跌打損傷,風濕骨痛;外傷出血。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研粉撒敷患處。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溪黃草

別名 熊膽草、山熊膽、風血草、黃汁草

來源 為唇形科香茶菜屬植物線紋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 (Ham. Ex D. Don) Hara.,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莖直立,四棱形,多分枝,稍被短毛。葉對生,具柄,上部葉柄漸短,葉片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6厘米,寬2-3厘米,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粗齒,葉脈明顯,葉下面滿布褐色腺體,揉碎後有黃色汁液。秋季開花,聚傘花序集成頂生及側生的疏散的圓錐花序,長7-20厘米,寬3-6厘米,花小,白色或粉紅色,帶紫色斑點,萼被黃色腺體,花冠二唇形,下唇長,花冠管基部膨脹,雄蕊4,二強,子房4個,深裂,花柱基底著生。堅果小。

生境與分布 生於溪谷濕地,村落附近、水田或水溝邊。分布於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雲南等省區。

採集加工 夏、秋採收,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 苦、寒。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主治用法 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腸炎,痢疾,跌打腫痛。用量15-30克。

參考配方 1.急性黃疸型肝炎:①溪黃草、馬鞭草、丁癸草各15克,水煎加紅糖,分2次服。②溪黃草、馬蹄金、雞骨草、車前草各30克,水煎服。

2.急性膽囊炎:溪黃草30克,龍膽草10克,山梔子12克,水煎服。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廬山小檗

來源為小檗科小檗屬植物廬山小檗BerberisvirgetorumSchneid.,以根皮、莖入葯。

形態特徵落葉灌木,高1.5-2米。幼枝紫褐色,老枝灰黃色,具條棱,無疣點;莖刺單生,偶有三分叉,長1-4厘米,腹面具槽。葉薄紙質,長圓狀菱形,長3.5-8厘米,寬1.5-4厘米,先端急尖、短漸尖或微鈍,基部楔形,漸狹下延,上面暗黃綠色,中脈稍隆起,側脈顯著,弧曲斜上至近葉緣連接,背麵灰白色,中脈和側脈明顯突起,葉緣平展,全緣,有時稍成波狀;葉柄長1-2厘米。總狀花序具3-15朵花,長2-5厘米,包括總梗長1-2厘米;花梗細弱,長4-8毫米,無毛;苞片披針形,先端漸尖,長1-1.5毫米;花黃色;萼片2輪,外萼片長圓狀卵形,長1.5-2毫米,寬1-1.2毫米,先端急尖,內萼片長圓狀倒卵形,長約4毫米,寬1-1.8毫米,先端鈍;花瓣橢圓狀倒卵形,長3-3.5毫米,寬1-1.8(-2.5)毫米,先端鈍,全緣,基部縊縮呈爪,具2枚分離長圓形腺體;雄蕊長約3毫米,葯隔先端不延伸,鈍形;胚珠單生,無柄。漿果長圓狀橢圓形,長8-12毫米,直徑3-4.5毫米,熟時紅色,頂端不具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4-5月,果期6-10月。

生境與分布生於海拔250-1800米山坡、山地灌叢、河邊、林中或村旁。分布於江西、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陝西、貴州。

採集季節全年可采,切片,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苦,寒。歸肝經、大腸經。清熱解毒。

主治用法肝炎、膽囊炎、腸炎、菌痢、咽喉炎、結膜炎、尿道炎、瘡瘍腫毒。用量10-15克。民間多代黃連、黃檗使用。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雲南雞矢藤

別名 毛葉黃葯、狗屁藤、臭屁藤
來源 為茜草科雞矢藤屬植物雲南雞矢藤Paederia yunnanensis (Levl.) Rehd.,以根入葯。
形態特徵 藤狀灌木,長3-7米,中部直徑2-3毫米;枝圓柱形,鮮時灰黃色或深褐色,被絨毛或短粗毛。葉對生,近膜質,卵狀心形,長6-10厘米,寬3.5-6厘米,頂端短尖或尾尖,基部心形,上面被柔毛,下面密被絨毛,罕有兩面均被微柔毛;側脈每邊6-8條,柔弱,在葉兩面均凸起,小脈不明顯;葉柄長2.5-5厘米,纖細,被絨毛;托葉膜質,披針狀三角形,長7-10毫米,被微柔毛。圓錐花序腋生或生於頂部的側枝上,狹窄,延伸,柔弱,長6-12厘米,被柔毛,無葉或罕有葉;苞片托葉狀;花蕾長圓形,長2-3毫米,密被短柔毛,花具短梗,常密集生於花序分枝上形成頭狀,寬約2厘米;萼管倒卵形,被粗毛,萼檐裂片5,長圓狀披針形,長約1毫米,被粗毛,擴展;花冠管管狀,長約7毫米,外面被粗毛,裂片闊三角形,長1-2.5毫米,寬1.1-2.4毫米,邊緣波浪形。果卵形,壓扁,長7-9毫米,寬比長略寬,無毛,褐色,有宿存被毛的萼檐裂片;小堅果壓扁,有乳頭狀的毛,圍以約1毫米寬的翅,頂部鈍,基部略作心形。花期6-10月。
生境與分布 產於廣西、貴州、雲南等省區。常生於海拔2700米的山谷林緣。
採集加工 秋、冬季採集,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 甘、微苦、涼。消炎,止痛,接骨。
主治用法 肝炎,急性結膜炎,拔異物,骨折。用量3-30克,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草藥圖片大全之--茴茴蒜

別名 小茴茴蒜、小虎掌草、水虎掌草、野桑椹、鴨腳板、鵝巴掌、山辣椒、青果草來源 為毛茛科毛茛屬植物茴茴蒜Ranunculus chinensis Bunge.,以全草入葯。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莖直立,與葉柄均有伸展的淡黃色糙毛。葉為三出複葉,基生葉和下部葉具長柄,3深裂,裂片窄長,上部生少數不規則的鋸齒,側生小葉具短柄,不等的2或3裂,莖上部葉漸變小。春季開花,花序為疏花,萼片5,淡綠色,船型,長約4毫米,外面疏被柔毛,花瓣5,黃色,寬倒卵形,長約3.2毫米,基部具蜜槽,雄蕊和心皮均多數。聚合果近矩圓形,長約1.5厘米。瘦果扁,長約3毫米,無毛。生境與分布 生於溪邊、溝邊和水邊濕草地。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寧夏、江蘇、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省區。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集。洗凈,晒乾或鮮用。藥理作用 1.所含原白頭翁素為揮發性物質,用於局部有發泡引赤作用,可使局部體液循環加強,對侵入體內的有害物質及其代謝產物,均有促進吸收、解毒、排泄的作用。由於此時白細胞被集中,而增進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2.鎮痛:用0.2%的水溶液局部應用於齲齒之蝕洞內即可鎮痛。3.抑菌試驗:本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均有強大的抑菌作用。性味功能 淡、溫,有毒。消炎退腫,平喘,截瘧。主治用法 外用治肝炎(敷肝區、中脘、足三里)、哮喘(敷膻中)、瘧疾(敷寸口)、角膜雲翳(塞鼻或敷寸口,左眼取右,右眼取左)。以鮮品搗爛敷上述有關穴位及體表部位。附註: 1. 鮮草洗凈搗爛後敷穴位,每穴敷藥面積(直徑)一般不大於5厘米,葯厚約1厘米,12小時後取下,局部會紅腫,逐漸起泡,刺破泡流出黃水後,以無菌紗布蓋定。一般每次1-2穴,共敷1-3次,間隔15-20天。可配合其他內服藥治療。2.茴茴蒜髮泡療法無嚴重副作用。3.茴茴蒜干品研末壓片,每次服1.5-3克,連服5日左右,以後維持量減半,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是較輕型病例及心衰控制後維持治療,有一定療效。對風濕性心臟病及陣發性心動過速效果較好。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小貫仲

別名 貫眾、貫仲、昏雞頭、雞腦殼、雞公頭、乳痛草、尖耳貫仲

來源 為鱗毛蕨科貫仲屬植物貫仲Cyrtomium fortunei J.Smith.,以根莖和葉柄殘基入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狀莖短,直立或斜升,連同葉柄基部密被寬卵狀披針形紅褐色大鱗片。葉為單數羽狀複葉,由根狀莖密生成叢,葉柄長15-25厘米,禾桿色,被卵形和線性兩種鱗片,葉片寬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紙質,長25-45厘米,寬10-15厘米,沿葉軸和羽柄有少數纖維狀鱗片,羽片10-20對,互生,鮮端羽片不等三裂,兩側羽片鐮狀披針形,基部上側稍成耳狀凸起,下側圓楔形,邊沿有缺刻狀細鋸齒,葉脈網狀,有內藏小脈1-2條。孢子囊群散布葉背,著生於內藏小脈頂端,在主脈兩側各排成不整齊的3-4行,囊群蓋大,圓盾狀,全緣。

生境與分布 生於山坡林邊、岩石濕地。分布於陝西南部和長江以南各省區。

採集季節 四季可采,以秋季采較好。

藥理作用 本品煎劑能驅豬蛔,有增強離體、在體家兔子宮收縮的作用。

性味功能 苦、微寒、有小毒。清熱平肝,解毒殺蟲,止血。

主治用法 預防麻疹,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頭暈目眩,高血壓,痢疾,尿血,便血,崩漏,白帶,鉤蟲病。用量10-30克,孕婦忌服。

參考配方 1.預防麻疹、流感:小貫仲根研細末,2歲以下日服1-1.5克,三歲以上日服1.5-3克,分2次開水送服。或每日用小貫仲根10-15克,開水泡服。

2.飲水消毒:每百斤水中投入小貫仲根莖或小貫仲葉60克,每20天左右換一次。

3.白帶淋濁:小貫仲15克,車前草、萹蓄、海金砂、連錢草各10克,水煎服。

4.赤痢:小貫仲25克,槐花、地榆各12克,水煎服。

5.流行性感冒:小貫仲根莖2.5斤,金銀花60克,甘草30克,黃芩120克,水煎代茶飲。可供100人預防用。或用小貫仲根莖、一枝黃花各15克,野菊花10克,水煎服。

6.流行性腦炎:小貫仲根莖5斤,板藍根3斤,煎濃代茶飲。可供100人預防。

7.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小貫仲根莖、鳳尾草、馬鞭草、烏韭、摩來卷柏各30克,水煎服。

8.轉氨酶增高:小貫仲根莖120克,紫金牛、六月雪各30克,水煎服。多數情況下10-30天內可降至正常。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排錢樹
別名 排錢草、虎尾金錢、錢串草、串錢草、疊錢草、阿婆錢、龍鱗草、午時合
來源 為豆科山螞蟥屬植物排錢樹Desmodium pulchellum (L.) Benth.,以根和葉入葯。
形態特徵 半灌木,高0.5-1.5米。根細而彎曲。莖直立,分枝多而纖細,被有柔毛。三出複葉互生,葉柄短,有鑽形托葉一片,中間小葉大,橢圓狀卵形或披針狀卵形,長5.5-11.5厘米,寬2.5-6.5厘米,先端稍鈍,基部寬楔形,邊緣淺波狀,下面脈上被短柔毛,兩側小葉較小。秋季葉腋生花,花序長達30厘米,葉狀苞片約30對排為總狀,兩兩對生,好像兩串錢,苞片近圓形,直徑約1厘米,每個苞片內著生由2至數朵花組成的傘形花序,蝶形花冠白色,長約6毫米,莢果僅2莢節,莢節處緊縮,長約6毫米,先端有長喙,邊緣被毛。種子細長,近矩形。
生境與分布 生於山坡、林下、灌叢中。分布於福建、台灣、廣西、廣東、雲南等省區。
採集加工 夏、秋採收。
性味功能 淡、澀、平,有小毒。清熱利濕,活血祛瘀,軟堅散結。
主治用法 感冒發熱,瘧疾,肝炎,肝硬化腹水,血吸蟲病肝脾腫大,風濕疼痛,跌打損傷。用量:枝、葉10-18克,根15-30克。孕婦忌服。
參考配方 1. 血吸蟲病肝脾腫大:排錢樹根30克,加水3碗,煎成1碗,一次服。隔日一劑,7劑為一療程,療程間隔為7-14天。
2.急性傳染性肝炎:排錢樹根30克,茵陳10克,甘草6克,為一日量,製成浸膏片,分2-3次飯後服。有黃疸的病例加用積雪草、車前草各10-15克,水煎當茶飲,至黃疸消退。

美人蕉

別名 鳳尾花、小芭蕉、五筋草、破血紅來源 美人蕉科美人蕉屬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 L.,以根狀莖和花入葯。形態特徵 多年生直立草本,全株綠色無毛,高達1.5米。根狀莖塊狀。葉互生,葉片長大,長方橢圓形,長10-30厘米,寬8-15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至圓形,全緣,側脈羽狀傘形,顯著。全年開紅色或黃色大花,總狀花序頂生,常被蠟質白粉,每花具一片長約1.2厘米的卵形苞片,萼片3,披針形,淡綠色,花冠管狀,3裂,綠色或紅色,雄蕊5,花瓣狀鮮紅色,其中一個具花藥,最外3個為退化雄蕊,倒披針形,較花冠更大,另有一個特大,反卷為唇瓣,全緣。蒴果綠色,長卵形,有軟刺,長1.2-1.8厘米。生境與分布 全國各地普遍栽培,也有野生於濕潤草地的。採集加工 四季採收,鮮用或晒乾備用。性味功能 甘、淡、涼。清熱利濕,安神降壓,補虛弱。主治用法 黃疸型急性傳染性肝炎,神經官能症,高血壓病,紅崩,白帶,外用治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用量30-60克,鮮根用60-120克。外用鮮根適量,搗爛敷患處。參考配方 1.急性黃疸型肝炎:美人蕉90克,陸英根、鐵馬鞭各30克,水煎分3次服。服藥期間忌魚、蝦、辛辣、葷菜、葷油等食物。2.虛弱頭暈:美人蕉根30克,楓香樹白皮15克,八月瓜根、雞屎藤各10克,燉肉吃。

雞骨草

別名紅母雞草、石門坎、黃食草、細葉龍鱗草、大黃草

來源為豆科相思豆屬植物廣東相思豆AbruscantoniensisHance.,以全株入葯。

形態特徵藤狀小灌木,長1-2米。根條狀,有分枝,土棕色。莖細瘦,與葉柄均被淺棕黃色短粗毛。雙數羽狀複葉互生,托葉條狀披針形,小葉8-12對,膜質,倒卵狀矩圓形,長0.7-1.2厘米,先端平截,中央有一小尖刺,基部寬楔形或渾圓,全緣,小葉脈兩面均凸起,小葉柄極短,有刺狀小托葉。夏日葉腋抽出總狀花序,總梗密被棕黃色長絨毛,花梗甚短,蝶形花冠淡紅紫色,長約8毫米,旗瓣寬橢圓形。莢果矩圓形,扁平,疏被淡黃色短柔毛。種子4-6粒,矩圓形,扁平,熟後黑棕色,光滑。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野陽光充足的地方。分布於廣東、廣西等地。

採集加工自春至秋均可採集,去掉莢果(種子有毒,不能入葯),洗凈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甘、淡、涼。清熱利濕,解毒,止痛。

主治用法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風濕骨痛,毒蛇咬傷,可作夏季清涼飲料。用量:30-60克。

參考配方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雞骨草、地耳草、茵陳各30克,山梔子15克。胃納差加雞內金,發熱加金銀花、白花蛇舌草,浮腫加葫蘆茶。水煎服,每日一劑。

小蠟樹

別名蚊子樹、冬青、山指甲、蚊子花、水黃楊、千張樹、山雪子、青皮樹、水狗骨、轉椒子、滿地紅、土茶葉、小刀傷

來源木犀科女貞屬植物小蠟樹LigustrumsinenseLour.,以葉入葯。

形態特徵灌木或小喬木,高達7米。枝條開展,小枝密生黃色短柔毛。單葉對生,葉柄長3-6毫米,葉片橢圓形、橢圓狀長圓形,長3-6厘米,寬1-2厘米,先端鈍或尖,基部闊楔形,全緣,葉下面中脈上有短柔毛。夏末開白花,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有短毛,花序長6-10厘米,花有細梗,萼鐘形,4齒裂,有毛,花冠漏斗狀,裂片4,管較裂片短,雄蕊2,花藥伸出花外,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2顆。核果近球形,直徑約4毫米。

生境與分布生於村旁路邊、山坡、草叢中或栽培。分布於我國中部、南部各省區。

採集加工全年採收,晒乾或鮮用。

藥理作用1.有保護燙傷創面的作用。能很快形成痂膜,對毛細血管通透性有屏障作用,控制體液丟失,防止細菌入侵。2.抑菌試驗:①有較廣譜的抑菌、殺菌作用,特別對綠膿桿菌、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有抑制和殺菌作用。葉的作用最佳,特別是老葉,四時採集效果不變,鮮品干品效果無異。②煎液pH5左右,調整到pH6-8,不影響效果;高壓滅菌後不加防腐劑,一年半內不變色,無細菌生長,抑菌效果不變。③本品與抗菌素的協同作用不明顯,但無拮抗作用,可同時使用。④本品煎液濃度以50%為宜,低了效果下降,高了效果也未增強。

性味功能苦、寒。清熱解毒,抑菌殺菌,消腫止痛,去腐生肌。

主治用法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痢疾,肺熱咳嗽,外用治跌打損傷,創傷感染,燒燙傷,瘡瘍腫毒。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熬膏塗敷患處,煎水濕敷患處或鮮草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小蠟樹葉30克,甘草6克,水2升,煎2小時,得500毫升,每日1劑。

2.痢疾、肝炎:小蠟樹鮮葉30-60克(干品10-15克),水煎服,每日1-2次。對急性細菌性痢疾用鮮葉15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7天為一療程。

3.皮膚感染:鮮小蠟樹葉1斤,青黛5克,冰片3克,凡士林30克。先將葉濃縮成稀浸膏,加凡士林、青黛後熬成膏,再加冰片,攪勻,外敷患處,每日1次。

4.抗感染:小蠟樹葉1公斤,水3升,煮30-60分鐘,過濾,再加水3升過濾,並液後濃縮成2升。用於手術消毒。

5.產婦會陰水腫:50%小蠟樹葉液,濕敷。

鐵掃帚

別名夜關門、蒼蠅翼、鐵馬鞭、三葉公母草、魚串草、絹毛胡枝子

來源為豆科胡枝子屬植物截葉鐵掃帚Lespedezacuneata(Dum-Cours.)G.Don.,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小灌木,高約1米。根細長,條狀,有多數分枝,莖直立,枝條緊密。三出複葉互生,密集,葉柄短而細瘦,小葉片條狀楔形,長1-2.5厘米,寬2-4毫米,先端平截,中央有小刺,基部窄楔形,全緣,下面生有短伏貼毛或白色長柔毛,小葉柄不明顯。夏日葉腋抽出短總狀花序,有花數朵,排列緊密,花梗甚短,無關節,被灰色柔毛,花萼5裂,鍾狀,蝶形花冠淡黃白色,心部帶紅紫色暈。莢果卵形,稍斜,長約3毫米,棕色,先端有喙。本品先端常生有灰色球狀蟲癭。

生境與分布喜生於山坡、路旁、田邊、林下及丘陵等處。分布於陝西、山東、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採集加工春、秋二季采全草。

藥理作用1.鐵掃帚水煎劑給小白鼠口服,有一定的止咳平喘作用。2.本品乙醇提取物對各種已孕動物的離體子宮有選擇性興奮作用,對未孕子宮無明顯作用。3.抑菌試驗:本品對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甘、微苦、平。清熱利濕,消食除積,祛痰止咳,固脫攝精。

主治用法小兒疳積,消化不良,胃腸炎,細菌性痢疾,胃痛,黃疸型肝炎,腎炎水腫,白帶,口腔炎,咳嗽,支氣管炎,夜盲症、神經衰弱、外用治帶狀皰疹,毒蛇咬傷。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小兒疳積:鐵掃帚根、胡頹子根各30克(共蜜炙),麥芽、枯蘿蔔(結子後的蘿蔔)各6克,砂鍋水煎代茶飲。

2.急性黃疸型肝炎:鐵掃帚根120克,用豬瘦肉30克燉服,吃肉喝湯,每日1劑,連服14天。

3.急性腎炎:鐵掃帚、烏葯、積雪草各30克,白馬骨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4.小兒口腔炎:鐵掃帚30克,水煎加糖服。

5.慢性氣管炎:鐵掃帚30克,加水600毫升,煎成200毫升,每服100毫升,每日2次,10天一療程。

6.帶狀皰疹:鐵掃帚葉、蛇莓全草各等量,加人乳少許,搗爛搽患處,每4小時一次。

7.遺精,陽痿:鐵掃帚30克,燉豬肉,早晚各吃一次。

8.痞塊:鐵掃帚15克,燉2個豬腰子吃。

龍膽

別名膽草、苦膽草、龍膽草

來源為龍膽科龍膽屬植物龍膽GentianascabraBunge.條葉龍膽G.manshuricaKitag.,以根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通常暗綠色稍帶紫色,高達30-60厘米。根狀莖短,周圍簇生多數細長圓柱狀根,根稍肉質,土黃色或黃白色。莖直立,單一或2-3條,不分枝,近四棱形,有糙毛,常帶紫色。葉全部莖生,近莖基的葉小,鱗片狀,其餘單葉對生,無柄,兩葉基部合生,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約5-6厘米,寬2-2.5厘米,先端尖或漸尖,基部寬闊形、圓形或楔形,全緣,邊緣粗糙,上面暗綠色,有時帶紫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光滑,主脈3條或5條。秋季開藍色花,聚傘花序密集枝頂和葉腋,無花梗,被數片頂葉所包圍,苞片披針形,花萼5深裂,裂片近條形,邊緣粗糙,花冠筒狀鐘形,長4-5厘米,裂片5,三角卵形,頂端尖,裂片間有褶,先端短三角形,雄蕊5,著生於花冠筒中部稍下處,雌蕊1,子房上位,窄長圓形,柱頭短,2裂。蒴果細長梭形,有柄,含多數種子,成熟時兩瓣裂。種子條形,周邊具翅。

生境與分布龍膽生於向陽山坡、林邊、草叢中。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吉林、浙江等省。條葉龍膽分布於黑龍江、江蘇、浙江及中南地區。

採集季節春、秋季採挖根部。

藥理作用1.用龍膽苦甙給予造成胃瘺管的狗口服,能促進胃液分泌,並可使遊離鹽酸增加,食慾改進。2.抑菌試驗:龍膽水浸劑在試管內對石膏樣毛癬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膚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苦、寒。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濕熱。

主治用法高血壓頭暈耳鳴,目赤腫痛,胸協痛,膽囊炎,濕熱黃疸,急性傳染性肝炎,膀胱炎,陰部濕癢,瘡癤癰腫。用量:3-6克。

參考配方1.高血壓(肝陽上亢):龍膽草6克,黃芩、鉤藤各15克,夏枯草20克,菊花10克,水煎服。

2.目赤腫痛:龍膽草6克,生地15克,黃芩、菊花、山梔子各10克,水煎服。

3.胸脅痛,黃疸:龍膽草6克,柴胡、川楝子、枳殼、梔子各10克,香附12克,茵陳30克,水煎服。

4.急性傳染性肝炎:龍膽草、夏枯草、板籃根、大葉金錢草各15克,金銀花30克,加水2斤,煎至300毫升,每服100-150毫升,兒童50-70毫升,每日2次。

馬蹄金

別名黃膽草、小金錢草、螺丕草、小馬蹄草、荷包草、九連環、小碗碗草、小迎風草、月亮草

來源為旋花科馬蹄金屬植物馬蹄金DichondrarepensForst.[D.evolvulacea(L.f.)Britton].,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小草本,長約30厘米。莖多數,芊細,叢生,匍匐地面,節著地可生出不定根,通常被丁字形毛。單葉互生,具柄,長2-5厘米,被疏柔毛,葉片圓形或腎形,直徑0.6-1.6厘米,很少達2.5厘米,先端圓形,有時微凹,基部深心形,形似馬蹄,全緣,上面綠色,光滑,下面淺綠色,無毛或有疏柔毛,基出脈7-9條。夏初開花,花小,單生於葉腋,花梗短於葉柄,花萼5裂,裂片卵形,長不及1毫米,綠色,呈復瓦狀排列,宿存,花冠短鍾狀,黃色,子房上位,2室,為2個分離的心皮組成,花柱2叉。蒴果膜質,近球形,徑約2毫米。種子2粒。

生境與分布生於陰濕山地、路邊、田邊及草坪上。分布長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區。

採集季節全年可采。

性味功能辛、平。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理氣血。

主治用法肝炎,膽囊炎,痢疾,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泌尿繫結石,扁桃體炎,跌打損傷。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急性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馬蹄金、天胡荽鮮全草各30克,豬瘦肉120克,加水燉服,吃肉喝湯。

2.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馬蹄金、雞骨草各30克,山梔子、車前草各15克,水煎服。

3.月經不調:馬蹄金30克,泡酒服。

4.蛇頭疔:馬蹄金一把,搗爛敷患處。

5.不孕:結子後的馬蹄金10克,切細,用雞蛋2個蒸服,月經後服2次,每日1次。

6.黃疸:馬蹄金30克,桔葉、萱草各15克,水煎服。

7.急慢性膽囊炎:①急性:馬蹄金15克,水煎服。②慢性:鮮馬蹄金25克,積雪草6克,水煎服,連服3-10日。

8.水臌初起:大活鯽魚一條,以瓷片去鱗剖腹,勿見水,以馬蹄金塞滿魚腹,加白酒蒸熟,去草食魚。

9.癰毒、疔瘡、毒蛇咬傷:馬蹄金適量,搗爛敷患處。

10.傷風、發燒無寒、頭痛腹脹:鮮馬蹄金30-60克,冰糖10克,搗爛用開水沖服。

11.腎炎,全身水腫:鮮馬蹄金搗爛敷於肚臍上,一日一換,7日為一療程。

12.乳腺炎初期:鮮馬蹄金搗爛外敷,並用鮮馬蹄金30克,燉豬瘦肉內服。

青蒿

別名蒿子、臭蒿、香蒿、苦蒿、臭青蒿、香青蒿、細葉蒿、細青蒿、草青蒿、草蒿子

來源為菊科艾屬植物黃花蒿ArtemisiaannuaL.,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高40-150厘米,全株具有較強的揮髮油氣味。莖直立,具縱條紋,多分枝,光滑無毛。基生葉平鋪地面,開花時凋謝,莖生葉互生,幼時綠色,老時變黃褐色,無毛,有短柄,向上漸無柄,葉片通常為三回羽狀全裂,裂片短細,有極小粉末狀短柔毛,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具細小的毛或粉末狀腺狀斑點,葉軸兩側具窄翅,莖上部的葉向上逐漸細小成條形。晚秋開小黃花,頭狀花序細小,球形,徑約2毫米,具細軟短梗,多數組成圓錐狀,總苞小,球狀,花為管狀花,黃色,外圍為雌花,中央為兩性花。瘦果橢圓形。

生境與分布常生於曠野、山坡、路旁、河岸等處。分布幾遍全國。

採集加工9-10月採收,冬春幼苗也可採用。

性味功能苦、寒。清熱涼血,退虛熱,解暑,截瘧,殺蟲。

主治用法結核病潮熱、瘧疾、傷暑低熱無汗,滅蚊。用量:3-10克。

參考配方1.肺結核潮熱:①青蒿6克,鱉甲15克,生地12克,知母6克,丹皮10克,水煎服。②青蒿15克,鱉甲30克,淮山、紅棗各60克,冰糖30克,水煎,吃淮山、紅棗和湯。

2.瘧疾:①鮮青蒿30克,水煎服,每日1劑。②青蒿葉晒乾研末,每次用3克,發瘧前4小時服用,連服5日,每日1次。③鮮青蒿搗汁,日服1次,每次3克。④青蒿、算盤子根各30克,水煎,瘧發前2小時服,連服數日。

3.中暑:青蒿15-30克,開水泡服。或搗爛取汁,冷開水沖服。

4.夏令感冒:青蒿10克,薄荷3克,水煎服。

5.皮膚瘙癢、蕁麻疹、脂溢性皮炎:鮮青蒿10斤,洗,切,加水20斤,煎至6-7斤,每斤藥液加冰片5克(先用乙醇溶化),用棉球蘸藥液塗患處,每日3-4次。

6.滅蚊:青蒿晒乾,適量,點燃薰煙。

7.小兒發熱、口渴、腹瀉、小便短赤:青蒿、車前草各15克,水煎服。

8.急性肝炎、黃疸:青蒿、積雪草、蒲公英各30克,茵陳蒿15克,水煎,酌加白糖內服。

9.皮膚瘡癬、丹毒、燙傷、蚊蟲咬傷、漆瘡:青蒿嫩葉,搗爛外敷或絞汁外塗患處。

鬱金

別名玉金、白絲鬱金

來源為姜科姜屬植物鬱金CurcumaaromaticaSalisb.薑黃C.domesticaValeton.莪術C.zedoaria(Berg.)Rosc.,以塊根入葯。

形態特徵1.鬱金:多年生草本,高約1米。地下有肥大的根狀莖,圓柱狀或長卵形,內面黃色,下端常有柱狀分支,周圍生多數粗壯的根,根末端膨大成紡錘狀塊根。葉基生,2列,葉柄長約5厘米,基部的葉柄較短,有時近無柄,柄上端有葉耳,葉片長圓形,長15-37厘米,寬7-10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漸窄呈圓形或楔形,上面光滑,下面有毛。4-6月間先葉開花或與葉同時開出,總花梗長7-15厘米,有鞘狀葉,頂端苞片狹窄,先端淡紫紅色,腋內無花,基部苞片寬卵圓形,每苞腋內有花數朵,花萼白色,筒狀,不規則3齒裂,花冠管成漏斗狀,喉部密生柔毛,花冠裂片3,粉白色,唇瓣圓形,黃色,先端3淺圓裂外折,側生退化雄蕊長圓形,葯隔矩形,基部有矩,花絲扁闊,子房被伏毛,基部有2棒狀附屬物,柱頭略呈二唇形,有緣毛。

2.薑黃(黃絲鬱金、黃姜、毛薑黃):根狀莖粗短,分支塊狀,斷面鮮黃,芳香,葉柄約與葉等長,下部鞘狀,長25-40厘米,寬10-20厘米,秋季抽出花葶,綠色苞片有淡紅色渲染,長約3-4厘米,花淡黃,與苞片近等長,不外露。

3.莪術(綠絲鬱金、蓬莪術、山薑黃、臭屎姜):根橫斷面綠色,葉柄長約為葉長的1/3,基部成鞘,有耳狀突起,葉長18-24厘米,寬7-11厘米,中部葉脈兩側待紫色。春季抽出花葶,上部苞片粉紅,中下部苞片綠白色,先端常有赤紋。

薑黃、莪術也作鬱金用。作用略有差異。

生境與分布分布於浙江、福建、台灣、江西、廣東、廣西、四川、雲南,常栽培與肥厚疏鬆土質中。

採集加工冬季或早春地上部分枯萎後採挖。

藥理作用鬱金揮髮油有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

性味功能辛、苦、寒。行氣解郁,涼血破瘀。

主治用法血積下氣,生肌止血,破惡血,治金瘡,胸悶脅痛,胃腹脹痛,黃疸,吐血,尿血,月經不調,癲癇。用量:5-10克。

參考配方1.胸脅脹痛:鬱金、香附、柴胡各10克,白芍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吐血,衄血:①鬱金、生地黃、牡丹皮、梔子各10克,水煎服。②鬱金為末,井水服6克,甚者再服。

3.失心癲狂:鬱金210克,明礬90克,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50丸,白湯下。

4.自汗不止:鬱金末,卧時調塗於乳上。

5.中砒霜毒:鬱金末6克,入蜜少許,冷水調服。

6.痔瘡腫痛:鬱金末,水調塗之。

7.耳內作痛:鬱金末3克,水調,傾入耳內,急傾出之。

8.產後心痛,血氣上沖欲死:鬱金燒存性,為末6克,米醋適量,調灌即蘇。

薑黃

性味功能:辛、苦、溫。行氣破瘀,通經止痛。

藥理作用:煎劑有興奮子宮的作用。其乙醚提取物給高膽固醇家兔服,三周內從266毫克降為36毫克。可抑制肝炎病毒,抑制皮膚真菌。

主治用法:胸腹脹痛,肩臂痹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用量3-6克。功力烈於鬱金。

參考配方:1.月經不調,痛經:薑黃、白芍、延胡索、丹皮、當歸各10克,紅花、川芎各6克,水煎服。

2.小兒啼哭吐乳,大便瀉,狀若驚搐,出冷汗:薑黃3克,沒藥、木香、乳香各6克,為末,蜜丸芡子大,每服1丸,鉤藤煎湯下。

3.產後血痛,有塊:薑黃、桂心等分,為末,酒服方寸匙,血下盡即愈。

莪術

性味功能:辛、苦、溫。行氣破血,消積止痛。

主治用法:積滯脹痛,血瘀腹痛,肝脾腫大,血滯經閉。用量6-15克。

參考配方:1.腹脹、積塊:莪術、三棱各6克,青皮10克,麥芽15克,水煎服。

2.初生吐乳不止:莪術少許,鹽一綠豆大,乳香一合,煎3-5沸,乳牛黃兩粟大,服之甚效。

豨簽草

別名肥豬苗、肥豬菜、粘蒼子、粘糊菜、黃花仔、粘不扎

來源菊科豨簽草屬植物毛豨簽SiegesbeckiaPubescensMakino.,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莖直立,常帶紫色,被灰白色長柔毛或腺毛。葉對生,上部葉片較小,橢圓形、卵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2-4厘米,寬0.4-2厘米,下部葉片較大,寬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長9-14厘米,寬4.5-9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下延成翼柄,邊緣有不規則鋸齒,兩面均有長柔毛,主脈3出,脈上毛很顯著。秋季開花,頭狀花序多數,在莖頂排成圓錐花序,花序梗細,被密毛或腺毛,總苞片二列,外列5片,長篦形或匙形,長於小花,長1-2厘米,寬約3毫米,內列苞片較短,10-12片,倒卵形,內外列苞片均有腺毛,有粘手感,花雜性,黃色,邊花舌狀,1列,長達3.5毫米,雌性,舌片先端3齒裂,中央管狀花,兩性,先端5齒裂,雄蕊5,聚葯,子房下位,柱頭2裂。瘦果具四棱,倒卵形,上部截形較寬,下部漸窄,微彎,長約4毫米,黑色,平滑無毛。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路旁,較常見。分布於我國東北、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陝西、甘肅、寧夏各省區。

採集加工夏、秋花苞未開時採集。

藥理作用本品水浸劑、乙醇-水浸劑、30%乙醇浸劑均有降低麻醉動物血壓的作用。

性味功能苦、寒。有小毒。祛風濕,通絡,降血壓。

主治用法風濕關節痛,腰膝無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高血壓病,神經衰弱,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瘧疾,外用治瘡癤腫毒。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風濕性關節炎:豨簽草、防風、老鸛草、白朮、薏仁、骨碎補各15克,秦艽、蒼朮、五加皮各12克,羌活、獨活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空腹服。高燒者勿用。

2.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①普通型:豨簽草30克,山梔子10克,車前草、廣金錢草各15克,加水1升,煎至300毫升,分2次服,每日1劑。②重型(接近肝壞死):豨簽草、地耳草各60-120克,黑梔子10克,車前

草、廣金錢草各15克,一點紅30克,加水3升,煎至300-400毫升,分2次服。每日1劑。

3.瘧疾:豨簽草3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連服3天。

4.高血壓、神經衰弱:豨簽草製成鎮靜沖服劑,一次量含生葯10克。每日2-3次。

藿香

別名土藿香、排香草、野藿香

來源唇形科藿香屬植物藿香Agastacherugosa(Fisch.etMey.)Kuntze.,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有香氣。莖直立,四棱形,略帶紅色,疏被柔毛及腺體。葉對生,葉柄長1-4厘米,葉片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2-8厘米,寬1-5厘米,先端漸窄、漸尖或急尖,邊緣有鈍齒,基部圓形或近心形,上面散生透明腺點,下面有短柔毛及腺點。夏季開花,輪傘花序集成頂生穗狀花序,苞片披針形,被短柔毛,萼管狀,有15條脈,具微柔毛及腺點,5裂,花冠唇形,紫色、淡紫紅色或白色,上唇稍彎,頂端較凹,下唇3裂,中間裂片扇形,微反卷,邊緣有微波狀細齒,雄蕊4,伸出花冠之外,後面一對雄蕊較長。小堅果倒卵狀三角形,黃色,頂端有短毛。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路旁,現多栽培。我國南北各省均有分布。

採集加工6-7月間採集。

藥理作用1.藿香揮髮油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力。對胃腸有解痙、防腐作用。2.藿香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辛、微溫。解暑化濕,行氣和胃。

主治用法中暑發熱,頭痛胸悶,食欲不振,噁心,嘔吐,泄瀉,外用治手足癬。用量6-12克。外用適量。

參考配方1.頭痛發熱,胸腹脹痛,嘔吐泄瀉:藿香、白朮、茯苓、大腹皮各10克,陳皮、桔梗、紫蘇、甘草、半夏、厚朴、白芷各6克,水煎服。或藿香正氣丸,每次服1-2丸。

2.單純性胃炎:藿香、佩蘭、半夏、黃芩各10克,陳皮6克,制川朴5克,水煎服。食積加麥芽15克,嘔吐劇烈加姜竹茹10克,黃連3克,腹痛加木香6克。

3.無黃疸型肝炎(濕困型):藿香、蒼朮、制香附、鬱金各10克,板藍根、蒲公英各15克,厚朴、陳皮各6克,水煎服。

4.手、足癬:藿香30克,黃精、大黃、皂礬各12克,上藥浸於2斤米醋內7-8天,去渣備用。將患部浸入藥水浸泡,每次30分鐘,每日3次。浸後忌用肥皂水或鹼水洗滌。

5.急性胃腸炎,上吐下瀉、腹痛:藿香、制半夏各10克,蒼朮、陳皮各6克,水煎服。

6.慢性鼻炎、鼻竇炎:藿香120克,研末,豬膽汁適量為丸,每服3克,開水送服,每日2次,連服2-4周。

蒼朮

別名赤朮、槍頭菜

來源為菊科蒼朮屬植物茅蒼朮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北蒼朮A.chinensis(DC.)Koidz.,以根狀莖入葯。

形態特徵1.茅蒼朮(南蒼朮):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狀莖粗肥,結節狀,節上有細鬚根,外表棕褐色,有香氣,斷面有紅棕色油點。莖直立,圓柱形,有縱棱,上部不分枝或少有分枝。葉互生,基部葉有柄或無柄,常在花期前凋落,中部葉橢圓狀披針形,長約4厘米,寬1-1.5厘米,完整或3-7羽狀淺裂,邊緣有刺狀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稍帶白粉狀,上部葉漸小,不裂,無柄。秋季開花,頭狀花序多單獨頂生,基部有二層與花序等長的羽裂刺緣的苞狀葉,總苞片6-8層,有纖毛,兩性花與單性花多異株,花全為管狀,白色,兩性花冠毛羽狀分枝,較花冠稍短,雌花有5枚線狀退化雄蕊。瘦果圓筒形,被黃白色毛。如圖。

2.北蒼朮(槍頭菜):與上種大致相同,葉通常無柄,葉片較寬,卵形或窄卵形,一般羽狀5深裂,莖上部葉3-5羽狀淺裂或不裂,頭狀花序稍寬,夏秋間開花。

生境與分布南蒼朮常生於山坡較乾燥處或草叢中。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及附近地區。北蒼朮生於低山陰坡或灌木叢中,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寧夏、山東、河南、西藏等地。

採集加工春、秋可採挖,以8-9月采最佳。

藥理作用1.生蒼朮煎劑給家兔灌胃,有降低血糖作用,給葯10日內血糖不斷下降,停葯後未見回升。2.小劑量能使血壓輕微升高,大劑量則下降,不論劑量大小能使呼吸發生暫時促迫現象。3.對蟾蜍心臟搏動有減弱現象,心律減慢,大劑量則麻痹不搏動。4.使家兔十二指腸收縮減緩。5.煎劑給大鼠灌胃,不能利尿,但有顯著的排鈉、鉀作用。

性味功能心、苦、溫。健脾燥濕,祛風避穢。

主治用法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寒濕吐瀉,胃腹脹滿,水腫,濕痰留飲,夜盲症,佝僂病,濕疹。用量:3-10克。燒煙避穢氣。

參考配方1.胃炎,胃潰瘍,胃酸過多,食欲不振:蒼朮60克,陳皮、厚朴、甘草各30克,研粉,每服6克,日3次。

2.黃疸型肝炎(濕重型):蒼朮、半夏、茯苓、藿香各10克,茵陳30克,豬苓、板蘭根各15克,厚朴、陳皮各6克,水煎服。

3.濕疹:蒼朮、黃柏各10克,水煎服。另用蒼朮、黃柏、煅石膏各等量,研細粉敷患處。

茵陳

別名茵陳蒿、白蒿、絨蒿、綿茵陳、猴子毛

來源為菊科艾屬植物茵陳蒿ArtemisiacapillarisThunb.,以去根幼苗入葯。

形態特徵半灌木,高40-100厘米。莖直立,基部木質化,有縱條紋,紫色,多分枝,幼嫩枝被有灰白色細柔毛,老則脫落。基生葉披散地上,有柄,較寬,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或掌狀裂,小裂片線形或卵形,兩面密被絹毛,下部葉花時凋落,莖生葉無柄,裂片細線形或毛管狀,基部抱莖,葉脈寬,被淡褐色毛,枝端葉漸短小,常無毛。秋冬間開花,頭狀花序球形,徑達2毫米,多數集成圓錐狀,總苞片外列較小,內列中央綠色較厚,圍以膜質較寬邊緣,花淡綠色,外層雌花6-10朵,能育,柱頭二裂,叉狀,中部兩性花2-7朵,不育,柱頭頭狀不分裂。瘦果長圓形,無毛。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河岸、砂礫地較多。自東北至廣東都有分布。

採集加工春季幼苗高6-7厘米時,挖出全草,去根去雜質,晒乾。

藥理作用1.茵陳水煎劑有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同時增加膽汁中膽酸和膽紅素的排出量。對大白鼠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損傷,也有增加膽汁分泌的作用。2.茵陳浸劑給家兔口服有較明顯的解熱作用。但煎劑解熱作用較弱。3.對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對肝臟實質病損害有改善作用。4.茵陳所含香豆精有降血壓作用,並能增進動物離體心臟冠狀動脈血流量。5.香豆精並有平喘作用。

性味功能苦、辛、微寒。清熱利濕,利膽退黃。

主治用法黃膽型肝炎,膽囊炎。用量:10-30克。

參考配方1.預防肝炎:茵陳1斤,加水煎煮3次,並液,過濾,濃縮至500毫升,每服16毫升,每日2次,連服3日。

2.黃膽型肝炎(熱重型):茵陳30克,山梔、生大黃、滑石各10克,海金砂、板藍根各15克,水煎服。

3.肝細胞性黃膽:茵陳60克,蒲公英30克,板藍根15克,山梔子10克,黃連3克,水煎服。若大便秘結可加生大黃10克。

4.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茵陳、蒲公英各30克,黃芩、山梔、生大黃、枳殼、海金沙、澤瀉各10克,鬱金12克,玄明粉6克,水煎服。

羊蹄

別名土大黃、牛舌頭、羊舌頭、野菠菜、羊蹄葉

來源為蓼科酸膜屬植物羊蹄RumexjaponicusHoutt.,以全草或根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0.6-1米。根粗大,黃棕色,味苦。莖直立,有淺縱溝,通常不分支。葉具柄,葉片紙質,披針形至長圓形,基生葉較大,長16-22厘米,寬1.5-4厘米,基部心形,莖生葉向上漸小,先端急尖,基部圓形,邊緣波狀皺摺,兩面無毛,托葉鞘筒狀。春季葉腋生黃色或淡綠色小花,多朵成簇,有多朵稠密的花簇組成總狀花序,復排為圓錐花序,花序中雜生有葉,花兩性,花被6裂,排為2輪,內輪被片卵狀心形,先端急尖,邊緣有不整齊的齒。瘦果橢圓形,有3棱,棕色,光滑。

生境與分布常生於山野、路旁等濕地。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採集加工春、秋挖根。全草秋季采割。

藥理作用1.根浸膏用70%乙醇配成酊劑對狗小芽孢癬菌有抑制作用。2.對急性單核細胞型及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細胞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苦、酸、寒。有小毒。清熱解毒,止血,通便,殺蟲。

主治用法鼻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血小板減少型紫癜,慢性肝炎,肛門周圍炎,大便秘結,外用治外痔,急性乳腺炎,黃水瘡,癤腫,皮癬。用量10-15克,鮮品30-60克。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患處。

參考配方1.肛門周圍炎:鮮羊蹄根30-45克,水煎沖糖,早晚空腹服。

2.外痔:羊蹄30克,煎水坐熏,待藥液溫後,以綿球沾藥液擦洗患部。

3.血小板減少症:羊蹄根15克,每日一劑,水煎分3次服。部分病例服後有輕瀉,一般服藥7-10天後,此反應消失。

4.手足癬、體癬:羊蹄根180克,研碎,浸入75%乙醇360克,浸7天,過濾,塗患處。

5.頭癬、體癬、疥瘡:鮮羊蹄根加醋磨,或加醋搗爛,布包,和豬油蒸,搽患處。如不愈,可用鮮羊蹄根搗汁,加輕粉少量,調成糊狀,塗敷患處。

5.癰疽腫毒:羊蹄根磨冷開水或磨醋外塗。

6.大便秘結:羊蹄根15克,水煎服。

積雪草

別名崩大碗、馬蹄草、雷公根、蚶殼草、銅錢草、落得打

來源為傘形科積雪草屬植物積雪草Centellaasiatica(L.)Urb.,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匍匐草本。莖芊細伏地,節上生根。葉數片自節部叢生,有長柄,葉片圓形或腎形,直徑1.5-4厘米,基部深心形,如缺口的飯碗,邊緣有粗鈍齒,無毛或有疏毛。夏季自葉腋生出1-4個傘形花序,總花梗長約1厘米,上有3-6朵紫紅色無柄小花,總苞片2,窄卵形,長與花略相等,花萼截頭形,花瓣5,卵形,雄蕊5,短小,與花瓣互生,子房下位,花柱2,較短,花柱基不甚明顯。雙懸果小,扁圓形,有極明顯的主棱和次棱,棱間有橫脈相連。

生境與分布生於路旁、田埂、溝邊及較低濕的草地上。分布於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採集加工全年可采。

性味功能甘、辛、涼。清熱解毒,活血,利尿。

主治用法感冒,中暑,扁桃體炎,咽喉炎,胸膜炎,泌尿系感染、結石,傳染性肝炎,腸炎,痢疾,斷腸草、砒霜、蕈中毒,跌打損傷,外用治毒蛇咬傷,疔瘡腫毒,帶狀皰疹,外傷出血。用量15-60克。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外感暑熱、鼻衄:鮮積雪草、鮮旱蓮草、鮮青蒿各適量,共搗爛取汁,冷開水沖服。

2.外感風熱煩渴:鮮積雪草60克,白頸蚯蚓4條,共搗爛,水煎0.5-1小時後取汁服用。

3.扁桃體炎:①鮮積雪草適量,搗爛絞汁,調醋少許,慢慢咽下。②積雪草、地耳草、白花蛇舌草各15克,水煎服。

4.傳染性肝炎:積雪草、天胡荽、茅根各30克,雞屎藤15克,香附子6克,水煎2次,分3次服。

5.新舊外傷疼痛:積雪草適量,晒乾研末,每日3-5克,3次分服。

6.泌尿繫結石:鮮積雪草、鮮天胡荽、鮮海金砂、鮮車前草各30克,水煎,2次分服,每日1劑。

7.痢疾:積雪草適量,晒乾研末,每服6克,每日4次,7天一療程。

8.腸炎、痢疾:積雪草、車前草、馬蘭、魚腥草各等量,晒乾,研末,每服6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9.中暑腹瀉:鮮積雪草60克,煎湯代茶。

10.跌打損傷:鮮積雪草60克,搗汁或浸酒服,藥渣敷患處。

11.皮膚濕疹瘙癢:積雪草12克,野菊花30克,地膚子15克,水煎服。

12.食物中毒、木薯中毒:鮮積雪草、蕹菜根各半斤,共搗爛取汁,開水沖服。

白英

別名白毛藤、白草、毛千里光、毛風藤、排風藤、毛秀才、葫蘆草、金線綠毛龜、苦茄、蜀羊泉

來源為茄科茄屬植物白英SolanumlyratumThunb.,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蔓性草本,長可達4米。莖基部有時木質化,灰褐色至灰黃色,有縱的稜線和圓形皮孔,幼枝密被柔毛。葉互生,有長柄,葉片長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10厘米,常在基部3-5裂,略呈琴狀,生於枝稍的葉不分裂,兩面都密生白色長柔毛。夏季開花,疏鬆聚傘花序與葉對生,總花梗與花梗均細長,有柔毛,小花白中略帶紫色,萼5淺裂,花冠幅狀5深裂,裂片披針形,向外反折,雄蕊5個,花藥向上孔裂,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細長。漿果球形,熟時紅色,基部有宿萼。

生境與分布生於路邊、山野草叢或灌叢中。山坡草地或陰濕處。分布於黃河以南各省。

採集季節夏、秋採集全草。

藥理作用本品對人體肺癌有抗癌作用。

性味功能苦、平,有小毒。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抗癌。

主治用法全草:感冒發熱,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膽石症,癌症,子宮頸糜爛,白帶,腎炎水腫,外用治癰癤腫毒。根:風濕性關節炎。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黃疸型肝炎:白英、天胡荽各30克,虎刺根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2.聲帶癌:白英、龍葵各30克,蛇莓、石見穿、野蕎麥根各15克,麥冬、石韋各12克,水煎,分2次服。

3.肺癌:白英、狗牙半支(垂盆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4.子宮頸癌、子宮頸炎、白帶多:白英60-120克,紅棗30克同煮,食湯及棗。或加貫仲30克,土茯苓10克,水煎服。

5.濕熱黃疸水腫:白英30克,煎水服。

6.無名腫毒:白英藤葉搗敷。

7.風濕勞傷:白英根90克,泡酒一斤服。

8.中耳炎:白英藤葉搗絨泡水,滴入耳內。

9.關節風濕痛:白英浸酒服。

10.瘰癧、乳癰:白英30-60克,夏枯草30克,橘葉6克,煎水服。

11.濕疹日久不愈:白英30克,包於布內,加豬大腸半斤,酒水各半燉服。

梔子

別名黃梔子、黃果樹、山梔子、紅梔子

來源為茜草科梔子屬植物梔子GardeniajaasminoidesEllis.,以果實和根入葯。

形態特徵常綠灌木,高可達2米。根淡黃色。莖多分枝。葉對生或三葉輪生,披針形,長7-14厘米,革質,光亮,托葉膜質,在葉柄內側通常兩片聯合成筒狀,包圍小枝。夏初開花,花單生於枝端或葉腋,較大,花萼綠色,圓筒形,基部漸窄,先端有數個裂片,筒部與裂片近於等長,花冠開放後呈高腳碟狀。通常6瓣,有時5-7瓣,栽培者常見重瓣,白色,肉質,有香氣,雄蕊通常6,有時稍多,無花絲,葯條形,子房1室,下位,胚珠多數。蒴果到卵形或橢圓形,秋季果熟時金黃色或橘紅色,長2.5-4.5厘米,有翅狀縱棱5-8條,頂端有5-8條窄披針形宿存花萼,長與果幾相等。

生境與分布喜生於地山坡溫暖陰濕處。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省,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

採集加工9-11月摘取果實,果實不易乾燥,應常翻動,使通風良好,以免發霉變質。夏、秋挖根。

藥理作用1.動物實驗證明梔子水浸膏、醇浸膏均有利膽作用,水浸膏作用較強,用梔子浸出物實驗結紮膽管的家兔,能抑制血中膽紅素的形成。2.梔子煎劑、醇提取物對動物有較持久的降壓作用。3.在降壓劑量時,不論口服或注射,均有明顯的鎮靜作用。4.梔子流浸膏與戊巴比妥鈉可產生協同作用。給小白鼠皮下注射能對抗戊四氮的驚厥。雖不能對抗士的寧引起的驚厥,但能減少死亡率。5.梔子有止血作用,生梔子止血作用較焦梔強。梔子提取物製成的油膏能加速軟組織挫傷的癒合。6.梔子水煎劑能殺死鉤端螺旋體,殺滅血吸蟲的成蟲。

性味功能苦、寒。瀉火解毒,清熱利濕,涼血散瘀。

主治用法果實:熱病高燒,心煩不眠,實火牙痛,口舌生瘡,鼻衄,吐血,眼結膜炎,瘡瘍腫毒,黃疸性傳染性肝炎,蠶豆病,尿血,外用治外傷出血,扭挫傷。根:傳染性肝炎,跌打損傷,風火牙痛。用量:果用3-10克,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根:30-60克。

參考配方1.黃疸型急性傳染性肝炎:鮮梔子根60克,淡竹葉根、白茅根、桑白皮各30克,水煎服。

2.跌打損傷:①梔子250克,當歸、桃仁、紅花各150克,麵粉、凡士林各250克,醋500毫升,前四味共研細末,將麵粉入鍋內,加水,加火熬成糊狀,倒入藥粉攪勻,再入凡士林、米醋,調勻即成。外敷患處,每日1次。②梔子300克,紅花30克,大黃、薑黃各150克,土鱉蟲30克,共研細粉,白酒調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

3.四肢扭挫傷:梔子研成粗粉,以溫水調成糊狀,加入少許酒精,平攤於紗布上,葯厚約0.2厘米,包紮傷處,3-5天更換1次,血腫明顯者2天更換1次。脫臼應先整復,骨折不宜敷用。

柴胡

別名黑柴胡、竹葉草根、剪子股草、黑柴、黑胡

來源為傘形科柴胡屬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狹葉柴胡B.scorzoneraefoliumWilld.,以根入葯。

形態特徵1.柴胡(北柴胡):多年生草本,高45-70厘米。主根圓柱形,分枝或不分枝,質堅硬。莖直立,叢生,少有單生的,上部多分枝,略呈「之」字形彎曲。單葉互生,無柄,葉片條狀披針形,長3-9厘米,寬0.6-1.3厘米,先端漸尖,最終成短芒狀,全緣,有平行脈7-9條,下面有粉霜。秋季開鮮黃色花,復傘花序腋生兼頂生,總傘梗細長,近水平伸出,無總苞片或有2-3片,披針形,傘幅3-8,不等長,小總苞片5,較小傘梗短或略等長,披針形,先端銳尖,小傘梗長5-10。雙懸果寬橢圓形,左右扁平,分果有5條明顯的主棱。

2.狹葉柴胡(南柴胡、紅柴胡):高30-65厘米,根上粗下細,外皮紅褐色,京單一或數枝叢生,基部有棕色纖維狀葉柄殘基,基生葉及下部葉有長柄,葉片窄條形,長7-15厘米,寬2-6毫米,先端長漸尖,終成芒狀,

莖生腋條狀披針形,下有5-7凸出的平行脈。果長橢圓形,帶褐色,分果5條棱粗而鈍。

生境與分布北柴胡生於較乾燥山坡、田野、路旁,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西南及陝西、甘肅等地。南柴胡生於乾燥草原上,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江蘇、安徽、湖北、四川。

採集加工春、秋採挖。

藥理作用1.煎劑對實驗性發熱家兔有解熱作用。2.可能有阻止瘧原蟲發育使之消滅的作用。3.對四氯化碳所致的大白鼠肝損傷,有抗損傷作用。4.抑菌、抑病毒:對結核桿菌、流感病毒、牛痘病毒有抑制作用。5.其粗製皂甙口服有以下作用:對小白鼠顯著鎮靜作用,有鎮痛作用,對正常大鼠有降溫作用,對豚鼠有鎮咳作用,能抑制離體蛙心,降低家兔血壓等。

性味功能苦、微寒。解表和里,生陽,疏肝解郁。

主治用法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瘧疾,寒熱往來,脅痛,肝炎,膽道感染,月經不調,脫肛。用量3-10克。

參考配方1.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嘔吐:柴胡12克,黃芩、党參、甘草各10克,半夏、生薑各6克,大棗5枚,水煎服。

2.急性膽囊炎,膽石症:柴胡10-15克,黃芩15克,姜半夏、木香、生大黃各10克,鬱金10-15克。熱重加板蘭根30克,金銀花15-30克,連翹10克。

3.無黃疸肝炎:柴胡、當歸、白芍、鬱金、山梔各10克,板蘭根、夏枯草各15克,枳殼6克,水煎服。

天胡荽

別名金錢草、滿天星、破銅錢、明鏡草、鋪地草、盆上芫茜、星秀草

來源為傘形科天胡荽屬植物天胡荽HydrocotylesibthorpioidesLam.,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匍匐狀小草本,莖細長纖弱,蔓延地面,節上生白色鬚根。單葉互生,葉柄長1-8厘米,有薄膜質褐色小托葉,葉片圓形或腎形,直徑0.5-2厘米,有5-7掌狀淺裂或不裂,基部心形,邊緣有鈍齒,兩面無毛或被疏毛。春季開綠白色或淡紅紫色小花,10-15朵聚成圓頭狀傘形花序,單一腋生,總梗細長,小花無梗,萼齒不顯著,花瓣卵形,雙懸果扁平,略呈心臟形,光滑或具紅色小斑點,有三棱,次棱不明顯。

生境與分布生於田邊、水溝邊、村落附近、林下及濕潤草地。分布於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各地區。

採集季節全年可采,秋季採集較好。

藥理作用抑菌實驗:本品水煎劑濃度1:1,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抑制作用,對變形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臨床偶見白細胞減少現象,停葯後自行恢復。

性味功能甘、淡、微辛、涼。清熱利濕,祛痰止咳。

主治用法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膽石症,泌尿系感染,泌尿繫結石,傷風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炎,扁桃體炎,目翳,外用治濕疹,帶狀皰疹,衄血。用量:10-15克。外用適量,鮮品搗汁敷患處。

參考配方1.黃疸型傳染性肝炎:①天胡荽30克,水煎服,每日1劑。②天胡荽、酢漿草各15克,煎水服或燉肉吃。另用鮮葉搗爛塞鼻,左右鼻孔輪流塞,干時即換。

2.膽石症:天胡荽、連錢草、海金沙藤、車前草(均鮮品)各3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3.尿路結石:天胡荽、石韋、半邊蓮、海金沙各30克,水煎服。

4.目翳:天胡荽30克,青殼蛋2隻,不用油,同炒服,連服數日。

5.帶狀皰疹:鮮天胡荽搗爛,用乙醇浸5-6小時,葯汁塗患處,皮破者忌用。

6.衄血:鮮天胡荽搗爛,塞鼻。

7.吐血,喉痛:鮮天胡荽30-60克,搗爛取汁,白糖水沖服。1日2次。

8.五官炎症(赤眼、鼻炎、口瘡、翳子、中耳炎):鮮天胡荽30克,煎水服。

9.紅痢,熱淋:天胡荽30克,白糖15克,煎水服。

10.小兒疳積,翳子:鮮天胡荽15克,豬肝或雞肝適量,蒸熟吃。

11.腳癬濕癢:鮮天胡荽加食鹽少許,搗爛敷患處,連敷幾天。

地耳草

別名田基王、田基黃、小田基黃、黃花草、黃花仔、對葉草、七寸金、細葉黃、地耳草

來源為金絲桃科金絲桃屬植物地耳草HypericumjaponicumThunb.,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根須狀。莖直立或斜舉,纖細,具四棱。單葉對生,無柄,多少抱莖,葉片卵形或寬卵形,長5-15毫米,寬3-8毫米,先端鈍或微尖,基部鈍園,全緣。兩面均帶紫紅色,有透明腺點。春、夏開花,頂生聚傘花序,苞片2,窄細,花梗短,花萼5深裂,裂片端尖,花瓣5,長約5毫米,與萼近等長,黃色,雄蕊多數,基部連合,雌蕊橢圓形,花柱3。蒴果寬卵狀球形,長約5毫米,棕黃色,有宿萼,熟後3裂。種子細小,多數。

生境與分布常生於山坡、草叢及原野、路旁。分布於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採集加工春、夏采全草。

藥理作用1.抑菌試驗:地耳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牛型結核桿菌、肺炎雙球菌、豬霍亂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對離體兔腸,低濃度時可見節律性收縮增強,高濃度時出現痙攣性收縮。對蟾蜍心臟,低濃度時先興奮後抑制,高濃度時出現心臟纖維顫動而至心臟停止跳動。對狗可使血壓稍有下降。

性味功能甘、味苦、涼。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散瘀止痛。

主治用法肝炎,早期肝硬化,闌尾炎,眼結膜炎,扁桃體炎;外用治癰癤腫毒,帶狀皰疹,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用量:鮮品30-60克,干品15-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患處。

參考配方1.急性黃疸型肝炎:舒肝片,每服4片,每天3次。(田基黃10斤,旱連草6.15斤,雞骨草13.2斤,香附子3.95斤,葫蘆茶13.2斤,甘草3.5斤,煮2次,過濾濃縮成膏,烘乾研粉,壓5000片)

2.急性單純性闌尾炎:地耳草、半邊蓮各15克,澤蘭、青木香各10克,蒲公英30克,水煎服。

3.急性結膜炎:地耳草30-60克,煎水熏洗患眼。每日3次。

4.癰癤、傷口感染:地耳草3斤,濃縮成3升,加防腐劑、消毒後備用。用藥液浸紗布濕敷患處,每日患葯一次。

5.預防感冒:地耳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連服6天。

6.毒蛇咬傷:鮮地耳草60克,搗汁加醋10克,溫開水調服。或水煎加酒少許溫服。其渣敷傷口周圍。

合萌(附:梗通草)

別名 田皂角、水皂角、連根拔、梗通草、禾鐮草來源 為豆科合萌屬植物田皂角Aeschynomene indica L.,以全草入葯。形態特徵 一年生半灌木狀草本,高30-90厘米,通體無毛。根圓柱形,黃白色,多鬚根。莖直立,多分枝,質軟,中空。雙數羽狀複葉互生,常閉合,托葉2片,膜質,披針形,長約1厘米,基部稍呈耳狀,小葉20-30對,小葉片條狀矩圓形,無柄,排列緊密,長5-8毫米,寬1-3毫米,兩端均鈍,全緣。夏季開花,葉腋抽出總狀花序,有花1-4朵,花序梗及花梗常有粘性物,花萼二唇形,蝶形花冠黃色,有紫紋,長約1厘米,早落,旗瓣近圓形。莢果條形,有柄,長3-4.5厘米,有6-8莢節,每節有種子一粒,種子腎形,黑棕色,有光澤。生境與分布 野生於水邊濕地。分布於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江西、和嫩、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雲南等省區。採集加工 夏、秋採集。鮮用隨時可采。性味功能 苦、澀、涼。清熱解毒,平肝明目,利尿。主治用法 尿路感染,小便不利,黃疸型肝炎,腹水,腸炎,痢疾,小兒疳積,夜盲症,結膜炎,蕁麻疹,外用治外傷出血,癤腫。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洗。參考配方 1.小兒疳積:①合萌15-60克,水煎服。②合萌根15克,炒焦,水煎,去渣取汁,燉豬肝00克,吃肝喝湯,咸甜都可以。2.吐血、腹瀉、目赤、水腫:合萌10-15克,水煎服。3.瘡毒不收口:合萌葉搗爛敷患處。4.夜盲症:合萌種子或全草30克,水煎服,加豬肝或羊肝100克同煮食,效果更好。5.驅蟯蟲、蛔蟲:合萌12克,苦楝皮10克,水煎服。

梗通草為合萌剝去外皮的莖部。7-9月拔起植物,去枝葉和根、莖頂端部分,剝去莖的外皮,得似髓樣的木質部,晒乾。性味苦、涼,有清熱、利尿、通乳的作用。主治小便不利,乳汁不通。用量6-15克。

厚朴

別名川朴、紫油厚朴

來源為木蘭科木蘭屬植物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和凹葉厚朴(溫朴)M.biloba(Rehd.etWils.)Cheng.,以干皮、根皮、花、果入葯。

形態特徵1.厚朴:落葉喬木,高7-15米。樹皮紫褐色,油潤而帶辛辣味,小枝粗壯,幼時綠棕色,被絹毛,老枝灰棕色,無毛,皮孔大而顯著。單葉互生,具粗壯葉柄,無毛,葉片革質,倒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20-45厘米,寬10-20厘米,先端鈍圓而有短尖頭,基部楔形,全緣或微波狀,上面綠色,無毛,下面在幼時有灰白色短柔毛,老時呈白粉狀。夏季開白色花,有香氣,花與葉同時開放,單生於幼枝頂端,花梗粗壯而短,密被絲狀白毛。花徑約15厘米,花被片9-12或更多。聚合果長橢圓狀卵形,長約12厘米,蓇葖木質。

2.凹葉厚朴:與前種相似,葉片先端凹陷,形成二圓裂,裂深2-3.5厘米。

生境與分布均生於溫暖濕潤、土地肥沃的山坡地。厚朴分布於長江流域,尤以四川、湖北為多,陝西、甘肅也有分布。凹葉厚朴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及廣西等地。

採集加工從立夏到夏至剝取15年以上的樹皮,成堆置土坑內,以青草覆蓋,使其「發汗」,取出晒乾。用前潤透颳去粗皮,切片晒乾。花在將開放時採收,蒸10分鐘,取出,晒乾或微火烘乾。秋季采果,晒乾。

藥理作用1.抑菌實驗:厚朴有較強的抗菌作用,且性質穩定,

不受熱、酸、鹼的破壞,抗菌譜較廣。2.厚朴對動物病毒性肝炎有改善肝臟實質病損的作用。3.厚朴箭毒鹼能使運動神經末梢麻痹,引起全身鬆弛性運動麻痹,但對感覺神經無顯著影響。4.厚朴箭毒鹼給家兔或貓少量靜注,血壓明顯下降,心律加快,肌張力下降。5.厚朴煎劑在實驗劑量下對家兔腸管及支氣管平滑肌有興奮作用,對小鼠及豚鼠離體腸管,小劑量時出現興奮,大劑量出現抑制。6.厚朴煎劑有殺死豬蛔蟲的作用。

性味功能苦、辛、溫。溫中下氣,化濕行滯。花、果:微苦、溫。寬中利氣。

主治用法胸腹脹痛,消化不良,腸梗阻,痢疾,痰飲喘滿。花果:感冒咳嗽,胸悶不適。用量3-10克。

參考配方1.腹滿痛,大便秘:厚朴、枳實各10克,大黃6克,水煎服。

2.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厚朴適量研末,每服3克,每日2-3次。或加適量麵粉糊丸服。

3.腸梗阻(一般性腸梗阻氣脹較重者):川厚朴、赤芍各15克,炒萊菔子30克,芒硝、枳實、生大黃各10-15克,桃仁10克,水煎服。

刺針草

別名鬼針草、盲腸草、一包針、粘身草、婆婆針、金盞銀盤、跟人走、鋼叉草

來源為菊科刺針草屬植物刺針草BidensbipinnataL.,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莖直立,四棱形,上部多分枝,下部稍帶淡紫色,莖枝幼時被短棉毛或無毛。下部及中部的葉對生,兩面略具短毛,有長柄,二回羽狀分裂,裂片邊緣具細尖齒或鈍齒,上部葉互生,較小,一回羽狀分裂。秋季開花,頭狀花序生於莖頂或葉腋,有長梗,邊緣有少數黃白色舌狀花,中央有多數黃色管狀花。瘦果長條形,黃褐色,有3-4棱,頂端有針狀冠毛3-4條,具倒刺。

同屬植物三葉刺針草,葉片通常三出,少有5裂,兩側葉片具短柄,邊緣鋸齒狀,瘦果條形,黑色。

生境與分布常生於路旁、坡地、草地。分布幾遍全國。

採集加工夏季開花時採收。

藥理作用刺針草乙醇浸液在體外對固紫染色陽性菌有顯著抗菌作用。

性味功能苦、平。清熱解毒,祛風活血。

主治用法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急性闌尾炎,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胃腸炎,消化不良,風濕關節疼痛,瘧疾,外用治瘡癤,毒蛇咬傷,跌打腫痛。用量:15-6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刺針草75克,連錢草60克,水煎服。

2.急性胃腸炎:刺針草15-30克,車前草10克,水煎服。嘔吐加生薑5片,腹痛加酒麴2個。

3.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①刺針草3-15克,水煎2次,分2-4次服,嘔吐加生薑2片,腹瀉加車前草6克。②刺針草鮮草3-5株,水煎濃汁,連渣放在桶內,趁熱熏患兒雙腳,一般薰洗3-4次,每次約5分鐘。1-5歲的薰洗腳心,6-15歲的薰洗到腳面,腹瀉嚴重的可薰洗到腿。

4.急性闌尾炎:①刺針草60-120克,水煎,每日2劑,4次分服。②刺針草60克,水煎,調蜂蜜或牛乳60克內服。

5.癤腫:刺針草全草剪碎,加75%的乙醇泡3-4天,外搽局部。

6.毒蛇咬傷:刺針草90克,水煎服。外用刺針草、犁頭草各60克,搗爛敷傷口周圍。

7.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刺針草、臭梧桐各120克,做水丸,每服10克,每日2次。

六月雪

別名白馬骨、滿天星、路邊姜、天星木、路邊荊、雞骨柴

來源為茜草科六月雪屬植物六月雪Serissaserissoides(DC.)Druce.,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常綠小灌木,高可達1米,多分枝。根細長質堅,外皮黃色。枝粗壯,灰白色或青灰色,幼枝有微毛,揉之有臭味。葉對生或簇生於短枝上,近革質,倒卵形,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1-4厘米,寬0.7-1.3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漸窄而成一短柄,全緣,葉片下面被灰白色柔毛,托葉基部膜質而寬,頂端有錐尖狀裂片數枚。8月開白色小花,無柄,數朵簇生枝頂或葉腋,苞片斜方狀橢圓形,膜質,萼5裂,裂片堅挺,披針狀錐尖,邊緣具細齒,中脈隆起,宿存,花冠漏斗狀,長約5毫米,與萼片近等長,亦5裂,雄蕊5,花絲白色,極短,著生於管口,花藥長圓形,2室,縱裂,雌蕊1,花柱白色,子房下位,2室。核果小,球形。

生境與分布生於林邊、灌木叢及溝邊、路旁、溪邊、草坡。分布於我國東南部和中部各省區。

採集季節全年採收。

性味功能微辛、淡、涼。疏風解表,清熱利濕,舒筋活絡,鎮驚補虛。

主治用法感冒、咳嗽、牙痛、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慢性肝炎、腸炎、痢疾、小兒疳積、高血壓頭痛、偏頭痛、風濕性關節炎、白帶。莖燒灰點眼治目翳。用量:15-30克。

參考配方1.感冒:六月雪、鳳尾草、筋骨草各30克,水煎服。

2.流行性感冒:六月雪、千里光、土牛膝、白茅根各15克,留蘭香3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劑。

3.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六月雪60克,山梔根30克,紫金牛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4.腸炎:六月雪37斤,算盤子22斤,鐵掃帚7.5斤,水煎3次,過濾,濃縮成15升,加安息香酸75克,加酒精3升,糖精10克,攪勻備用。每服15-20毫升,日3次。

5.牙科炎症:六月雪、蒲公英、犁頭草各15克,威靈仙10克,水煎2次,早晚各服一次。

6.急性角膜炎、角膜雲翳:六月雪二層根皮,加奶適量,搗爛取汁,過濾,滴眼。每日3-5次,每次1-2滴。

7.刀傷:六月雪嫩葉搗爛,敷傷處。

8.癱瘓:六月雪60克,紫蘇、荊芥各15克,煎燒酒服。

9.小兒驚風:六月雪30克,水煎服。

10.虛弱:六月雪根30克,燉肉吃。

11.經閉帶多,骨蒸勞熱:六月雪30-60克,煎水服。

八爪金龍

別名百兩金、八爪龍、八爪根、鐵雨傘、高八爪、開喉箭、三兩金、八里麻、鐵涼傘

來源為紫金牛科紫金牛屬植物百兩金Ardisiacrispa(Thunb.)DC.以根及葉入葯。

形態特徵常綠半灌木,高達1米。根木質,細長柱狀,有分枝,淡紫棕色,斷面淡紅色,有褐色小點。莖少分枝,外皮灰褐色。單葉互生,膜質,葉柄長8-15毫米,葉片披針形或寬披針形,長9-20厘米,寬1.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邊緣近全緣或微波狀,常稍反卷,兩面及葉緣有細小透明油點。夏季在莖梢和葉腋開紫紅色小花,排成傘形花序,總花梗長約6厘米,小花梗芊細,長1-2厘米,密被短腺毛,花萼5裂,裂片卵狀披針形,花冠鍾狀,5深裂,裂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雄蕊5,著生於花冠基部,花絲極短,花藥箭形,子房上位,花柱細長,柱頭小。核果球形,直徑5-7毫米,熟時猩紅色,有赤褐色斑點,基部具宿萼,頂端往往有花柱殘留,種子一粒。

生境與分布生於低山林下,溝谷陰濕處。分布於甘肅、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省區。

採集季節夏、秋季採收,分別晒乾。

性味功能苦、平。清利咽喉,散瘀消腫。

主治用法咽喉腫痛,跌打損傷,風濕骨痛。根葉用量均為10-15克。

參考配方1.急性扁桃體炎:①八爪金龍根、射干各12克,水煎含服。②八爪金龍根晒乾研末,每用1克,吹入喉內。

2.風火喉痛:八爪金龍根6克,水煎服,或頻頻含咽。

3.跌打損傷、癰疽腫毒、毒蛇咬傷:八爪金龍根15克,水煎服。外用根皮搗爛,敷患處。

4.跌打損傷:八爪金龍根適量,晒乾研末,每服6克,早晚各一次,冬酒送服。

5.腰痛、筋骨痛:八爪金龍根6-10克,荔枝草根10-15克,水煎,冬酒兌服,每日一劑。

6.骨髓炎、骨結核(貼骨流痰):八爪金龍根、算盤子根、烏桕根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7.勞傷咳血:八爪金龍根15克,六月雪30克,水煎服。

8.腎性水腫:八爪金龍根30克,子雞一隻(去頭、足、翼、內臟),水燉,服湯食雞。

9.急、慢性肝炎:八爪金龍根15克,車前、過路黃、天胡荽各30克,半邊蓮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伸筋草

別名石松、獅子尾、獅子草、綠毛伸筋、小伸筋、舒筋草

來源為石松科石松屬植物石松LycopodiumclavatumL.鋪地蜈蚣L.CernuumLinn.,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1.石松:多年生草本,匍匐莖長而橫走,有直立或斜上的分枝,直立莖高15-30厘米,側枝常為兩岐分枝。葉多列密生,細小,螺旋排列,線狀鑽形,先端漸尖,有易落的長芒,全緣。孢子囊穗圓柱狀,長2-5厘米,單生或2-6個著生於長5-20厘米的總梗上,孢子葉黃綠色,卵狀三角形,先端有長芒,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孢子期6-8月,孢子囊腎形。

2.鋪地蜈蚣:直立部分30-50厘米或更長,孢子囊穗較小,直接著生於分枝頂端,狹卵球形,長約1厘米,淺綠色,稍下垂,無總梗與小梗。

生境與分布常生於林下陰坡的酸性土壤中。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陝西、甘肅、河南、雲南、西藏和長江流域以南有分布。鋪地蜈蚣生於丘陵草坡、灌叢或林下陰濕石上。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採集加工全年可采,去泥晒乾。

藥理作用抑菌試驗:對福氏痢疾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高度敏感,對志賀氏痢疾桿菌中度敏感。

性味功能甘、微苦、平。祛風利濕,舒筋活絡。

主治用法風濕筋骨疼痛,扭傷腫痛,目赤腫痛,急性肝炎。用量15-30克。

參考配方1.風濕疼痛:①伸筋草、牛膝、防己、威靈仙各12克,桑枝30克,水煎服。②伸筋草、老鸛草各15克,牛膝10克,水煎服。

2.關節炎:鋪地蜈蚣、山豆根、錦雞兒根各30克,茜草根15克,水煎服,米酒為引,每日1劑。

3.手足麻痹:鋪地蜈蚣30克,絲瓜絡15克,爬山虎藤15克,大血藤根10克,酒水各半煎服,每日1劑。

4.小兒麻痹症癱瘓:鋪地蜈蚣、松節、南蛇藤根、尋骨風各15克,威靈仙10克,茜草根6克,杜衡3克,水煎服,米酒為引,每日1劑。

5.小兒高熱:鋪地蜈蚣15克,雙蝴蝶10克,水煎服,冰糖為引。

6.毒蛇咬傷:鮮鋪地蜈蚣、鮮百部根各適量,米醋少許,搗爛外敷。

7.關節酸痛:伸筋草10克,虎杖根15克,大血藤10克,水煎服。

8.帶狀皰疹:伸筋草焙乾,研粉,以青油或麻油調成糊狀,外塗患處,一日數次。

烏腳槍

別名鐵魯萁、黑腳蕨、黑骨芒萁、大豬毛七、旱豬毛七、過壇龍、鐵線蕨、鐵線草

來源為鐵線蕨科鐵線蕨屬植物扇葉鐵線蕨AdiantumflabellulatumL.,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被狹披針形鱗片。葉柄叢生,直立有光澤,紫褐色,長達25厘米,葉片扇形,長10-25厘米,寬8-22厘米,鳥足狀二叉分支,各枝再一回或兩回分枝,中央羽片最大,條狀披針形,先端鈍頭,小羽片斜方狀橢圓形至扇形,交錯互生於葉軸兩側,具被毛的短柄,葉脈不明顯,扇狀分叉。孢子囊群橢圓形,生於小葉背上緣或葉脈頂端,密接,囊群蓋與孢子囊群同形,由葉緣鋸齒反折而成。

生境與分布生於林蔭岩石濕地、溝谷林中或陽光充足的紅土壤上。分布於中南、西南及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等地。

採集季節四季可采。

性味功能微苦、涼。清熱利濕,解毒,祛瘀消腫。

主治用法感冒發熱,肝炎,痢疾,腸炎,泌尿繫結石,跌打腫痛,骨折;外用治疔瘡,燒燙傷,蛇咬傷。用量:30-60克,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或研粉敷患處。

參考配方1.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烏腳槍30-60克,紅糖60克,水煎服。

2.黃疸型或無黃疸型肝炎:烏腳槍15克,小檗、紫金牛各30克,水煎服。

3.流感發熱、傳染性肝炎、尿道結石、痢疾:烏腳槍30-60克,水煎服。

4.火傷、疔瘡、蛇傷:烏腳槍適量,搗爛外敷患處,或研末用水或油調塗患處。

5.急性腎功能衰竭:烏腳槍60克,鳳尾草30克,水煎服。

6.痢疾:鮮烏腳槍30克,洗凈搗爛,加冷開水半小碗同擂,去渣取汁,白糖調服。

7.瘰癧:烏腳槍根60克,墨魚60克,水燉,服湯食魚。

8.小兒高燒:烏腳槍30克,水煎服。

烏泡刺

別名烏龍擺尾、倒生根、過江龍、寒莓、烏泡、大烏泡、蛇烏泡

來源為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灰白毛莓RubustephrodesHance.,以根、葉、種子入葯。

形態特徵落葉攀援狀灌木,高1-3米。莖粗壯,小枝常彎曲或斜舉,密被灰白色絨毛,雜生腺毛和稀疏的皮刺。單葉互生,具有較長的柄,葉柄長可達2.5厘米,密生絨毛、腺毛和少數皮刺,基部有2條形托葉,葉片近圓形,有3-9淺裂,直徑3.5-8厘米,先端有小凸尖,基部心形,裂凹較深,邊緣有不規則重鋸齒,主脈5-7條,其上疏背短硬毛,上面紫綠色,下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而呈灰綠色。夏秋莖頂抽出圓錐花序,直徑約10厘米,總梗及花梗均密生灰白色絨毛,花梗長約4厘米,基部有線狀小苞片2枚,花萼5裂,裂片披針形,花冠白色,直徑約1.5厘米,花瓣5,倒卵圓形,長約6毫米,雄蕊多數,分離。聚合果近球形,直徑1-2厘米,肉質,紫紅色或烏紅色,酸甜可食,內有骨質小核。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路旁、灌叢中。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西、貴州等省區。

採集季節夏季菜葉,秋季採集根及種子。

性味功能酸、甘、平。根:祛風除濕,活血調經。葉:止血,解毒。子:補氣益精,止血生肌。

主治用法根:風濕疼痛,慢性肝炎,腹瀉,痢疾,跌打損傷,月經不調。葉:癰癤瘡瘍。子:病後體虛,神經衰弱。根用量15-60克,子用量15-30克,葉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外傷出血:烏泡刺葉30克,百草霜10克,共研細末,用適量摻傷口上包紮。

2.倒經:烏泡刺根30克,龍船泡根30克,茅根、金銀花各15克,水煎兌紅糖服。

3.筋骨疼痛,麻木不仁:烏泡刺根30-60克,水煎服。

4.小兒痢疾,脫肛:烏泡刺根15克,煎水兌酒服,一日3次。若服藥後肛仍脫出,用茯苓葉在火上烤軟,用手頂住肛頭慢慢送入。

5.咳嗽帶血,四肢無力:鮮烏泡刺全草60克,鮮五加根(或三加根)30克,葵花桿心15克,水煎成濃汁,每日服4次,每次一茶杯。

6.痢疾:鮮烏泡刺根皮90克,鮮龍芽草根60克,鮮六月雪根30克,水煎服,每日3-4次,每次2小酒杯。

細菌性痢疾用藥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大田基黃

別名星宿菜、赤腳草、紅根草、紅根子、紅腳菜、紅梗草、黃腳雞、黃鱔草、矮桃草、散血草

來源為報春花科排草屬植物紅根排草LysimachiafortuneiMaxim.,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狀莖細長,棕紅色,有匍匐枝。莖直立,柔弱長分枝,淡褐色,基部帶紅色,有黑色小點。葉互生,具短柄,葉長橢圓狀披針形或闊披針形,長4-9厘米,寬1-2厘米,兩端漸尖,全緣,上面綠色,有黑色腺狀斑點,下面淡綠色,中脈稍突出。5-7月開花,總狀花序頂生,細長柔弱,長達10厘米,稍有腺毛,花梗長1-3毫米,苞片三角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萼片長為花冠之半,鈍頭,邊緣有緣毛,膜質,中部有黑色點,花冠深5裂,白色,裂片卵形,雄蕊5,短於花冠,花柱稍短於雄蕊。蒴果小球形,果梗長於蒴果。

同屬植物珍珠菜,外形極相似。高50-100厘米,葉長6-14厘米,寬2-5厘米,春季開花,花密集,常偏於一方,蒴果卵狀球形,頂端有棒狀宿存花柱。功效相同。

生境與分布野生於山坡、溪邊、低草叢潮濕處。分布於華東、中南等地。

採集季節夏、秋採收。

性味功能微苦、澀、平。清熱利濕,活血調經。

主治用法感冒,咳嗽咯血,腸炎,痢疾,肝炎,疳積,瘧疾,風濕關節炎,痛經,閉經,白帶,乳腺炎,結膜炎,蛇咬傷,跌打損傷。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搗爛外敷。孕婦忌服。

參考配方1.細菌性痢疾:大田基黃30克,魚腥草、鳳尾草各20克,水煎服,每日兩劑。

2.跌打損傷疼痛:①大田基黃鮮全草90-150克,搗爛外敷傷處。②大田基黃根30克,水酒各半煎服,另用大田基黃、蔥白、酒糟各適量,搗爛,炒熱,敷患處。

3.月經不調:大田基黃根、益母草各10克,月月紅、馬鞭草各6克,水煎服。

4.月經不調、小便不利:大田基黃根30克,水煎,對甜酒服。

5.閉經:珍珠草鮮根30克,茜草15克,水煎,沖黃酒、紅糖服。

6.腰部扭傷疼痛:珍珠菜鮮根30克,雞蛋2個,將根切碎,加入雞蛋煮熟,加鹽少許,連藥渣食之。

7.瘧疾:大田基黃90克,水煎,頭煎於瘧發前2小時服下,第二次煎水當茶飲。

8.乳癰:大田基黃30克,白酒15毫升,炒至酒干,再加水煎服。藥渣搗爛,趁熱外敷患處。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小飛揚草

別名細葉飛揚草、小乳汁草、蒼蠅翅

來源為大戟科大戟屬植物千根草EuphorbiathymifoliaL.,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長達15厘米,折斷有白色乳汁。莖纖細,匍匐,多分枝,通常紅色,稍被毛。單葉對生,有短柄;葉片橢圓形至矩圓形,長4-8毫米,寬3-4毫米,先端圓鈍,基部偏斜,邊緣有極細鋸齒。夏日開淡紫色花,花單性,同株。杯狀聚傘花序單生或少數稀疏簇生於葉腋內;總苞陀螺狀,頂端5裂,裂片內面被貼伏的短柔毛;腺體4,漏斗狀,有短柄及極小的白色花瓣狀附屬物;子房3室,花柱2,離生且頂端2裂。蒴果卵狀三角形,有短柔毛。花期6-11月。

生境與分布產於福建、湖南、江蘇、浙江、江西、台灣、廣西、廣東、雲南、海南等省區。生長於園地、路邊或山坡草地濕潤處,多見於沙質土。

採集季節夏、秋採集全草,洗凈,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微酸、澀、微涼。清熱利濕,收斂止癢。

主治用法細菌性菌痢,腸炎腹瀉,痔瘡出血;外用治濕疹,過敏性皮炎,皮膚瘙癢。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品煎水熏洗患處。

參考配方1.細菌性痢疾:小飛揚草15-30克,水煎2次分服。

2.小兒腹瀉:小飛揚草1斤,番石榴葉、山大顏各半斤,加水3升,煎成2升,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3-4次,重度脫水者當輸液。

附註本品與地錦草極相似,最大區別是本品莖上被毛,地錦草莖上無毛。

雞蛋花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盾果草

別名 盾形草來源 為紫草科盾果草屬植物盾果草Thyrocarpus sampsonii Hance.,以全草入葯。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全體密被長糙毛。莖多數,直立,單一者從基部分枝,基生葉叢生,蓮座狀,具柄,匙形,長3.5-19厘米,寬1-5厘米,兩面有細糙毛,莖中部葉較小,無柄,窄矩圓形或倒披針形,長2-8厘米,寬1-2厘米。4-5月開花,花單生葉腋或著生葉外,或成腋生有多數小苞的蠍尾狀花序,長7-20厘米,苞片窄卵形至披針形,花萼長1.5-2.5毫米,5深裂,裂片橢圓形,先端尖銳,長2-3毫米,具粗毛,花冠紫色、藍色或白色,檐部直徑3-6毫米,裂片5,長1-2.5毫米,筒較裂片稍長,在喉部有5個附屬物,雄蕊5,內藏。小堅果4,圓卵形,具瘤狀突起,頂部外層邊緣有一輪長齒,直立,內層不裂呈瓶口狀,內外二層緊貼。生境與分布 生於丘陵草地或石山灌叢中。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區。採集加工 4-6月採集全草,鮮用或晒乾備用。藥理作用 抑菌試驗:本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宋氏痢疾桿菌、肺炎雙球菌、福氏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均有抑制作用。性味功能 苦、涼。清熱解毒,消腫。主治用法 癰癤疔瘡,菌痢,腸炎,全草鮮品30克或干品10-15克,。水煎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參考配方 1.菌痢,腸炎:盾果草15克,每日2次煎服。2.疔瘡癤腫:鮮盾果草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藥渣外敷患處,或用鮮全草搗爛外敷患處。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丁香蓼

別名 水丁香、銀仙草、水蓬砂

來源 為柳葉菜科丁香蓼屬植物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全株光滑無毛。莖基部平卧地上或斜升,節上多根,上部直立,有稜角,多分枝,被柔毛,秋後變紫紅色。單葉互生,柄短,葉片披針形,長4-7.5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窄,全緣。秋季開黃色花,花1-2朵,腋生,無梗,花萼、花瓣均4-5裂,萼宿存,花瓣橢圓形,先端鈍圓,基部窄成短爪狀,早落,雄蕊與花瓣同數,子房下位,細長如花梗狀。蒴果條狀四棱形,直立或微彎,成熟時變為綠紫色。4室,每室有種子一粒。

生境與分布 生於田邊、沼旁及水溝邊等水濕地帶。分布於江蘇、江西、湖南、福建、四川、貴州等地。

採集季節 夏秋采全草。

性味功能 苦、涼。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主治用法 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腎炎水腫,膀胱炎,白帶,痔瘡,外用治癰癤疔瘡,蛇蟲咬傷。用15-30克。治痢疾,鮮品可用90-120克。外用適量,以鮮品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 痢疾:①鮮丁香蓼120克,水煎加糖適量服。②丁香蓼、拳參根各15克,煨水沖紅糖服。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黃連木

來源 為漆樹科黃連木屬植物黃連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以樹皮及葉入葯。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25米。冬芽及初放嫩葉均呈鮮紅色,樹皮灰褐色,木材鮮黃色,小枝被柔毛。雙數羽狀複葉互生,葉柄長為葉的1/3-1/2,小葉10-16,具短柄,小葉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8厘米,寬約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斜楔形,全緣,幼時被毛,漸光滑,僅兩面主脈有微柔毛。4月開白綠色小花,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為總狀花序,長5-8厘米,雌花為疏鬆的圓錐花序,長18-22厘米,花萼2-5裂,無花瓣,雄花有3-5雄蕊,花絲合生,雌花子房近圓形,柱頭3裂。核果倒卵圓形,先端具小尖頭,初為黃白色,成熟時變紅色、紫藍色。生境與分布 生於村莊附近闊葉林中。分布於河南、河北、陝西、山東、安徽、浙江、江蘇、湖北、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省區。採集加工 全年采樹皮,夏秋采葉,晒乾備用。性味功能 苦、寒。有小毒。清熱解毒。主治用法 痢疾,皮膚瘙癢,瘡癢。用量3-6克,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粉敷患處。

牛筋草

別名 蟋蟀草、路邊草、鴨腳草、蹲倒驢、牛頓草、千人踏

來源 為禾本科蟋蟀草屬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Gaertn.,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15-90厘米。鬚根細而密。干叢生,略扁平,直立或基部膝曲。葉片條形,扁平或卷折,長達15厘米,寬3-5毫米,疏生疣狀柔毛,中脈顯著突起,葉鞘壓扁,有脊,邊緣近膜質,先端具稀絲狀毛,葉舌長約1毫米。夏、秋兩季開花,穗狀花序纖細,淡綠色,長3-10厘米,寬3-5毫米,2-5花序(少為2)呈指狀排列於莖頂,有時其中之一單生於其他花序之下,小穗有花3-6朵。種子卵形,有波狀皺紋。

生境與分布 生於曠野、路旁。全國各省區均有分布。

採集季節 夏、秋採集。

藥理作用 牛筋草煎劑對乙腦病毒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甘、淡、平。清熱解毒,祛風利濕,散瘀止血。

主治用法 防治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炎,風濕性關節炎,黃疸型肝炎,小兒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尿道炎,外用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狗咬傷。用量:30-60克,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 1.防治流行型乙形腦炎:牛筋草30克,水煎當茶飲。連服3天,隔10天再服3天。或:牛筋草60克,白毛鹿茸草、生石膏各30克,水煎服。

2.脫力勞傷、腰背酸痛:牛筋草根或全草30-60克,紅棗10個,水煎服。

3.子宮脫垂、脫肛:鮮牛筋草或加蓖麻子搗爛,外敷囟門處。

4.瘧疾:牛筋草30克,水煎,沖白酒適量服。

5.痢疾:牛筋草根120-150克,水煎服。

註:另有一種蟋蟀草名馬唐,外形與牛筋草相似。馬唐根淺易拔起,牛筋草根深難拔,馬唐植株芊細柔弱,牛筋草較粗狀,堅韌,馬唐莖稈略圓,基部稍帶紫色,葉片短,牛筋草莖稈扁平,基部不帶紫色,葉片長,兩者不能混用。

木棉

別名 英雄樹、攀枝花、紅棉來源 為木棉科木棉屬植物木棉Bombax malabarica L.,以花、樹皮、根入葯。樹皮在廣東地區稱釘桐皮。形態特徵 落葉大喬木,高達25米,常高於鄰樹,故名英雄樹。樹皮深灰色,幼樹榦與老樹粗枝有短而粗大的圓錐形硬刺,以基部為多,枝輪生而平展,層層向上生長。掌狀複葉互生,葉柄長達20厘米,小葉多為5片,可達7片,小葉柄長約1.5厘米,小葉片長橢圓形,長10-16厘米,寬4-4.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寬楔形,全緣,兩面均無毛。早春先葉開花,花簇生於枝端,花冠紅色或橙紅色,直徑約12厘米,花瓣5,肉質,橢圓狀倒卵形,長約9厘米,外彎,邊緣內卷,兩面均被星狀柔毛,雄蕊多數,合生成管,排成3輪,最外輪集生為5束。蒴果甚大,木質,呈長圓形,可達15厘米,熟後5裂,果瓣內有絲狀棉毛,種子多數,倒卵形,黑色,光滑,藏於白色毛內。生境與分布 生於山地陽坡,村邊、路旁。分布於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採集季節 春季採花,夏、秋剝樹皮,春、秋采根。性味功能 花:甘、淡、涼。清熱利濕,解暑。樹皮:微苦、涼。祛風除濕,活血消腫。根:微苦、涼。散結止痛。主治用法 花:腸炎,痢疾,暑天可作涼茶飲用。樹皮:風濕痹痛,跌打腫痛。根:胃痛,頸淋巴結結核。用量花10-15克,樹皮15-30克,根30-60克。參考配方 1.痢疾:木棉花、金銀花、鳳尾草各15克,水煎服。2.胃痛:木棉根或樹皮30克,兩面針根6克,水煎服。

地菍

別名 地茄子、地蘭子、地石榴、鋪地錦來源 為野牡丹科野牡丹屬植物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全草或根入葯。形態特徵 多年生亞灌木狀草本,莖匍匐而生,表面灰棕色,上部疏被粗毛,節處生根。單葉對生,葉柄短,長不及5毫米,被粗毛,葉片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長1.2-2.5厘米,寬0.8-1.8厘米,先端圓鈍,基部寬楔形以至近圓形,葉緣微呈波狀,上面近邊緣處及下面葉脈疏生粗毛,主脈3條明顯。春季開花,1-3朵著生枝端,花梗短,花萼鍾狀,被長粗毛,花冠紫紅色,徑約1.5厘米,花瓣5,寬倒卵形至近圓形,雄蕊10,5個較大,花藥黃色,鐮刀形。漿果球形,熟時紫色,被有粗毛。種子細小,多數。生境與分布 常生於山野草坡、林緣及灌叢中。為酸性土壤指示植物。分布於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等地。採集加工 秋季采根或全草。性味功能 甘、澀、平。清熱解毒,祛風利濕,補血止血。主治用法 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腸炎,痢疾,肺膿瘍,盆腔炎,子宮出血,貧血,白帶,腰腿痛,風濕骨痛,外傷出血,蛇咬傷。用量:30-60克。參考配方 1. 痢疾:地菍根60克,水煎服,冰糖為引,每日1劑。若久痢不愈,加鳳尾草30克,鵝不食草6克,同煎。2.急性腸炎:鮮地菍全草2斤,算盤子根、葉2斤,黃荊子1斤,紫珠1.5斤,加水適量,煎成1升。每服20-30毫升,每日3-4次。3.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50%鮮草煎劑噴喉,每次2毫升,滴鼻每側每次0.5毫升4.風濕性關節炎:地菍根30-60克,牛膝10克,水酒煎服。5.白帶:①地菍30克,三白草根15克,白木槿花10克,豬瘦肉60克,水燉,服湯食肉,每日1劑。②地菍根、金櫻子根各15克,水煎服。6.小血管外傷出血:地菍全草10斤,加水20斤,熬至5斤,過濾後加防腐劑,每服20-40毫升(溫開水沖服,忌熱),每日3次。7.疥癩,爛腳:地菍葉煎水洗。8.產後腹痛:地菍根、益母草各15克,水煎服。

波斯菊

別名 痢疾草、蛇目菊來源 為菊科金雞菊屬植物兩色金雞菊Coreopsis tinctoria Nutt.,以全草入葯。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無毛,高30-100厘米。莖直立,上部有分枝。葉對生,下部及中部葉有長柄,二次羽狀全裂,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全緣;上部葉無柄或下延成翅狀柄,線形。頭狀花序多數,有細長花序梗,徑2-4毫米,排列成傘房或疏圓錐花序狀。總苞半球形,總苞片外層較短,長約3毫米,內層卵狀長圓形,長5-6毫米,頂端尖。舌狀花黃色,舌片倒卵形,長8-15毫米,管狀花紅褐色,狹鐘形。瘦果長圓形或紡錘形,長2.5-3毫米,兩面光滑或有瘤狀凸起,頂端有2細芒。花期5-9月,果期8-10月。生境與分布 原產北美。我國各地常見栽培。採集加工 夏、秋採集,晒乾備用或鮮用。性味功能 甘、平。清熱解毒,化濕。主治用法 急、慢性痢疾,目赤腫痛,癰瘡腫毒。用量30-60克。參考配方 1.急、慢性痢疾,目赤腫痛:波斯菊30-60克,水煎服。2.癰瘡腫毒:鮮波斯菊全草加紅糖適量,搗爛外敷。

黃連

別名川連、味連、雞爪連

來源為毛茛科黃連屬植物黃連CoptischinensisFranch.,以根狀莖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狀莖細長柱狀,常有數個粗細相等的分支成簇生長,形如雞爪,節多而密,生有極多鬚根,有時兩節之間伸長成較細而光滑無根的桿狀狀部分,俗稱「跳桿」、「過橋」、「過江枝」,外皮綜合色,折斷麵皮部紅棕色,木部金黃色,味極苦。葉片堅紙質,三角卵形,長3-8厘米,寬2.5-7厘米,3全裂,中央小裂片有小葉柄,裂片菱狀窄卵形,羽狀深裂,邊緣有銳鋸齒,兩側全裂片無柄,不等的二深裂。春季開白綠色小花,花葶1-2條,高12-25厘米,頂生聚傘花序有花3-8朵,苞片披針形,羽狀深裂,中央裂片羽狀深裂,萼片5,窄卵形,長9-12毫米,花瓣小,倒披針形,長5-7毫米,中央有蜜槽,雄蕊多數,長3-6毫米,心皮8-12,有柄。蓇葖果長6-8毫米,有細長子房柄,8-12個集生於增長的小花梗上。

生境與分布多生於山地林中潮濕處。分布於陝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等地。

採集加工10-12月挖取者品質較佳。

藥理作用1.抑菌實驗:黃連對痢疾桿菌、百日咳桿菌、傷寒桿菌、結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形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明顯抑制作用。對多種流感病毒有明顯抑制作用。對鉤端螺旋體及滴蟲有殺滅作用。與鏈黴素、黃胺有協同作用。2.對血液的影響:黃連有增強犬血液中白血球吞噬的作用。3.降壓作用:黃連所含小檗鹼有降低血壓、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可能與抑制血管平滑肌,使血管舒張,抑制血管運動中樞,抗膽鹼酯酶,增強乙醯膽鹼作用等因素有關。4.對乙醯膽鹼的作用:對動物心臟,小劑量黃連素能增強乙醯膽鹼的作用,大量則抗之。有阿托品樣作用。5.抗箭毒作用:小劑量時此作用相當強大,顯然與抑制膽鹼酯酶有關。6.小檗鹼有某些抗腎上腺素的作用,其引起的麻醉動物降壓過程中,腎上腺素的升壓反應大大削弱,但很快即恢復。小檗鹼能拮抗腎上腺素及其同類物在麻醉兔身上引起的心律不整、心率加速或變慢及心電圖改變。7.對膽汁分泌及血液的影響:小檗鹼有利膽作用,增加膽汁形成,使膽汁變稀,對慢性膽囊炎患者,口服有良好效果。黃連的熱水浸液對家兔在飼餵膽固醇或切除甲狀腺後,使升高的血清C/P值較早的恢復正常或降低血脂水平。8.對平滑肌的作用:小檗鹼除對血管平滑肌起鬆弛作用外,對其他平滑肌如子宮、膀胱、支氣管、胃腸道都具有興奮作用。9.其他作用:黃連所含的掌葉防己鹼對大鼠的前爪及後爪均有致浮腫作用。黃連的甲醇提取液對大白鼠足踝浮腫及巴豆油肉芽囊性炎症等,局部給葯也能使肉芽腫重量減輕,其作用近似保泰松。據稱小檗鹼有解熱、抗利尿、局部麻醉、鎮靜、鎮痛、降低家兔眼內壓等作用。

性味功能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惡菊花、玄參、白鮮皮、芫花、白僵蠶,畏款冬、牛膝,勝烏頭,解巴豆、輕粉毒,忌豬肉,惡冷水。

主治用法急性結膜炎,口瘡,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熱盛心煩,痞滿,消渴,吐血,衄血,癰癤瘡瘍,燒傷。用量1.5-6克。外用適量,研粉敷患處或浸乳汁點眼。

參考配方1.腸炎,痢疾:(香連丸)黃連60克,木香15克,共研細粉。取米醋60克,酌加冷開水,泛為小丸。每服3-6克,每日1-3次。忌食生冷油膩。

2.熱病吐血、衄血,發斑、瘡瘍疔毒:(黃連解毒湯)黃連6克,黃芩、黃柏、梔子各10克,水煎服。

3.癰癤瘡瘍:黃連、黃芩、黃柏各等量,共研細末,撒敷傷口,或加凡士林適量,調成膏狀敷患處。

4.燒傷:黃連、黃柏、黃芩、地榆、大黃、寒水石各30克,冰片0.3克,共研細粉,以40%的藥粉加60%的香油調成糊狀。先用1%冰片溶液浸泡傷口約3-10分鐘,即用棉簽粘上藥塗傷面,敷藥期間可暴露傷面。

5.消骨蒸:黃連以冬瓜自然汁浸一夜,晒乾又浸,反覆7次,為末,以冬瓜汁和丸梧子大,每服30-40丸,大麥湯下。

6.消渴尿多:①黃連末蜜丸梧子大,每服30丸,白湯下。②黃連半斤,酒一升浸,煮一時,取曬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50丸,溫水下。③黃連150克,瓜蔞根150克,為末,生地黃汁為丸梧子大,每牛乳下50丸,日2服。忌冷水、豬肉。④黃連末150克,入豬肚內煮爛,搗丸梧子大,飯飲下。

7.中巴豆毒,下利不止:黃連、乾薑等分,為末,水服方寸匙。

8.癰疽腫毒,已潰未潰均可:黃連、檳榔等分,為末,雞蛋清調搽之。

9.因驚胎動,出血:黃連末酒服方寸匙,日3服。

10.雞冠痔疾:黃連末傅之,加赤小豆末尤良。

註:下列同屬植物在不同地區也作黃連入葯:三角葉黃連(雅連、峨嵋連、刺蓋連)、雲南黃連(雲連)、峨嵋野連(鳳尾連、岩黃連)、短萼黃連(土黃連)。

黃芩

別名山茶根、黃芩茶、土金茶根

來源為唇形科黃芩屬植物黃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以根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主根粗狀,略呈圓錐形,外皮棕褐色,片狀脫落,折斷面由鮮黃遇潮漸變黃綠色。莖四棱形,基部多分枝。葉對生,具短柄,葉片披針形,長1.5-4厘米,全緣,略向下卷,上面深綠色,無毛或被疏毛,下面淡綠色,有黑色腺點。7-8月開花,總狀花序頂生,花排列緊密,偏生於花序一邊,苞片葉狀,萼二唇形,上唇背部有盾狀附屬物,花冠二唇形,藍紫色,花冠管近基部作直角向上彎曲,使花直立。小堅果近球形,黑褐色,無毛,包圍於宿萼中。

生境與分布多生於山野陽坡或路邊,耐旱。分布於長江以北大部分省區和西南地區。

採集加工春、秋季挖根,以春季的較好。

藥理作用1.抑菌實驗:其煎劑對甲型鏈球菌、肺炎球菌、腦膜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結核桿菌、霍亂桿菌、痢疾桿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對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2.黃芩煎劑灌胃,對實驗性家兔發熱有解熱作用。3.黃芩素對動物過敏性氣喘有緩解作用,並與麻黃鹼有協同作用。黃芩甙、黃芩素對動物過敏性浮腫及炎症有對抗作用,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防治低氣壓引起的肺出血。4.黃芩酊劑有較明顯的降壓作用,可使動物心率減慢,使兔耳及後肢血管輕度擴張。5.煎劑及浸劑對貓、犬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尿量增加的同時,血壓也有所下降。6.利膽、保肝作用,黃芩能增加犬、兔的膽汁排泄量,對肝臟中毒有緩解作用。7.黃芩能使血糖上升。8.黃芩在體外能抑制阿米巴原蟲生長,對鉤端螺旋體有殺滅作用。

性味功能苦、寒。清熱,燥濕,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用法預防猩紅熱,治熱病發燒,感冒,目赤腫痛,吐血衄血,肺熱咳嗽,肝炎,濕熱黃疸,高血壓病,頭痛,腸炎,痢疾,胎動不安,癰癤瘡瘍,燒燙傷。用量:6-10克。

參考配方1.預防猩紅熱:黃芩10克,水煎服。每日2-3次,連服3日。

2.急性腸炎,急性細菌性痢疾:黃芩12克,芍藥10克,甘草6克,大棗5枚,水煎服。

3.孕婦有熱,胎動不安:黃芩、當歸、芍藥、白朮各10克,川芎6克,水煎服。

4.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鼻出血:黃芩20克,水煎服。

黃柏

別名黃檗、元柏、檗木

來源為雲香科黃柏屬植物黃柏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和川黃柏P.chineidSchneid.,以去拴皮的樹皮入葯。

形態特徵1.黃柏(關黃柏、黃波欏):落葉喬木,高10-15米。樹皮外層灰色並帶有甚厚的木拴層,有深溝裂,內層鮮黃色,小枝綜褐色,無毛。單數羽狀複葉對生,小葉5-13片,卵狀披針形或近卵形,長5-11厘米,寬2-3.8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不明顯鈍鋸齒及緣毛,上面暗綠色,下麵灰綠色,中脈基部有長毛。夏季開黃綠色花,花單性,雌雄異株,花序圓錐狀,花小,直徑約4毫米,萼片5,卵形,先端急尖,花瓣5,長圓形,雄花有雄蕊5,伸出花瓣外,雌花退化雄蕊成鱗片狀,雌蕊1,子房倒卵形,5室,花柱短,柱頭5裂。漿果狀核果圓球形,熟時紫黑色。

2.川黃柏(黃皮樹):樹皮無加厚的木拴層,小葉7-15片,長圓狀披針形至長圓狀卵形,上面僅中脈被毛,下面被長柔毛。

生境與分布黃柏多生於山地雜木林中或山澗河谷等處。分布於東北、華北及寧夏等地。川黃柏生於山上溝邊雜木林中,分布於陝西、甘肅、湖北、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採集加工立夏至夏至間收,在伐倒的樹榦上先橫切再縱切,剝下樹皮,趁鮮颳去粗皮,晒乾。

藥理作用1.抑菌:黃柏水煎劑在體外能殺死鉤端螺旋體,能抑制白色念珠菌,所提取的鹽酸小檗鹼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霍亂弧菌有殺菌效力,在體內的殺菌作用似較試管中強。2.所含小檗鹼不論體外體內均有增強犬血液中白血球吞噬作用的能力。3.小檗鹼有降低血壓、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黃柏鹼為一季胺鹼,具有植物神經節阻斷作用,故可引起降壓。4.對乙醯膽鹼的作用:對動物心臟,小量小檗鹼能增強乙醯膽鹼的作用,大量則對抗之。乙醯膽鹼引起的離體蛙腹直肌收縮可被黃柏鹼所抑制。5.小檗鹼對血小板有保護作用使其不易破碎。6.黃柏及黃柏內酯有降血糖作用。7.硝酸銀溶液給家兔滴眼,使之充血,小檗鹼有減輕充血的作用。

性味功能苦、寒。清熱解毒,瀉火燥濕。

主治用法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急性黃膽型肝炎,口瘡,風濕性關節炎,泌尿系感染,遺精,白帶,外用治燒燙傷,急性結膜炎,黃水瘡。用量:3-10克。外用適量,研粉敷或油調塗患處。

參考配方1.細菌性痢疾、腸炎:黃柏10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

2.燒燙傷:黃柏、地榆、白芨各等量,焙乾研粉,香油調成稀糊狀,外敷傷面。

3.流行性結膜炎:製成50%黃柏煎液,以清潔紗布條浸濕洗眼,約5分鐘,每日一次。

4.黃水瘡:①黃柏、煅石膏各30克,紅升丹6克,苦礬12克,共研細粉,麻油或菜油調塗患處,每日1-2次。2-3天局部見新皮時用量酌減,繼續塗用5-7天。②黃柏粉、氧化鋅粉各等量,香油調成膏,塗患處,每日1-2次。

5.慢性皮膚潰瘍:黃柏研細粉,將潰瘍面洗凈,撒上藥粉,用消毒紗布覆蓋。

馬齒莧

別名馬齒菜、馬莧菜、豬母菜、瓜仁菜、瓜子菜、長壽菜、馬蛇子菜

來源為馬齒莧科馬齒莧屬植物馬齒莧PortulacaoleraceaL.,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高可達35厘米。莖下部匍匐,四散分枝,上部略能直立或斜上,肥厚多汁,綠色或帶淡紫色,全體光滑無毛。單葉互生或近對生,柄極短,葉片肉汁肥厚,長方形或匙形,或倒卵形,長0.6-2.7厘米,寬0.4-1.1厘米,先端圓稍凹下或平截,基部寬楔形,形似馬齒,全緣,上面深色,下面淡綠或暗淡紅色,除中脈外,余脈均不明顯。夏日開黃色小花,3-5朵簇生於枝頂葉狀的總苞內。萼片2,花瓣5,黃色,凹頭,雄蕊10-12,子房下位,花柱頂端4-5裂成線形,伸出雄蕊之上。蒴果圓錐形,自腰橫裂為蓋帽狀,內有多數黑色扁圓形細小的種子。

生境與分布生於路旁、田間、園圃等向陽處。分布於全國各省。

採集季節夏、秋採收。沸水略燙後晒乾或鮮用。

藥理作用1.本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樣物質,能促進上皮細胞生理功能趨於正常,促進潰瘍癒合。2.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均有抑制作用,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也有抑制作用。3.對血管有顯著的收縮作用,此種收縮作用兼有中樞性和末稍性。4.對豚鼠、大鼠、及兔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對兔在體子宮可引起收縮。5.對家兔有降壓、利尿、加強腸蠕動作用。

性味功能酸、寒。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主治用法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急性闌尾炎,乳腺炎,痔瘡出血,白帶,外用治疔瘡腫毒,濕疹,帶狀皰疹。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細菌性痢疾、腸炎:鮮馬齒莧1.5斤,干蒸3-4分鐘,搗爛取汁150毫升左右,每服50毫升,日3次。

2.產褥熱:馬齒莧120克,蒲公英60克,水煎服。

3.淋巴結結核:馬齒莧180克炒炭存性研細粉,豬板油(凈油)240克燒熱後放入馬齒莧,攪勻,片刻即冒白煙,將鍋端下,放入蜂蜜240克,攪成糊狀,鍋內有沸起現象,冷後成軟膏。用藥前先用淘米水洗凈患處,按瘡口大小攤一貼膏藥貼患處,紗布固定,每2天換1次,以癒合為度,不可間斷。

4.急性闌尾炎:馬齒莧、蒲公英各60克,水煎2次,濃縮為200毫升,2次分服。

5.產後出血、剖腹產、刮宮等子宮出血及功能性子宮出血:馬齒莧注射液肌肉注射或直接子宮注射,每次2毫升。

6.鉤蟲病:鮮馬齒莧半斤,水煎濃縮成膏,加米醋50毫升服用,每日一次,三天為一療程。如需進行二、三療程,療程間隔10-14天。

7.帶狀皰疹:鮮馬齒莧60克,搗爛外敷患處,每日2次。

製劑馬齒莧注射液:將馬齒莧切碎加水煮2次,並液過濾濃縮成膏,加5倍96%乙醇泡24小時,過濾2次,回收、除盡乙醇,加蒸餾水至每毫升含生葯1.5-3克,灌安瓿,滅菌。

馬鞭草

別名馬鞭梢、鐵馬鞭、白馬鞭、瘧馬鞭

來源為馬鞭草科馬鞭草屬植物馬鞭草VerbenaofficinalisL.,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主根近木質,黃白色,有多數鬚根。莖多分枝,四棱形,棱及節上有剛毛。葉對生,基生葉有柄,莖生葉無柄,葉片卵圓至長圓形,長2.5-8厘米,寬1-1.5厘米,通常三裂,裂片作不規則的羽狀分裂,最終裂片披針形,邊緣有粗齒,兩面有粗毛。夏、秋開淡藍色小花,多花組成頂生和腋生的細長穗狀花序,長至30厘米,類似馬鞭狀,花初時甚密,花軸伸長後各花距離4-8毫米,苞呈小卵狀鑽頭形,萼筒狀,頂端5齒,長1.5-2毫米,花冠漏斗狀,頂端有5裂片,略作二唇形,裂片頂端全緣,外面有柔毛,雄蕊4,二強,不外露,花藥卵形,2室,雌蕊1,子房長方形,4室,每室含1胚珠,蒴果包於萼內,成熟時開裂成4個小堅果。

生境與分布生於林邊及曠野草地,我國大部份地區有分布。

採集季節夏、秋採收。

藥理作用1.本品針劑在控制瘧疾癥狀和抑殺瘧原蟲方面效果好。宜在發作前2-3小時注射,它能使瘧原蟲變形。2.馬鞭草的水及醇提取物對家兔結膜囊滴入芥子油而引起的炎症有消炎作用。3.本品水提取物給家兔作齒髓電刺激法實驗證明有鎮痛作用,醇性水溶液的鎮痛作用更持久。4.馬鞭草甙對哺乳動物有持久的促進乳汁分泌作用。5.馬鞭草甙可促進家兔血凝,大劑量可使蛙的粘膜剝離,並引起痙攣。6.抑菌:馬鞭草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水煎劑的31毫克/公升濃度能殺死鉤端螺旋體。

性味功能苦、微寒。清熱解毒,截瘧殺蟲,利尿消腫,通經散瘀。

主治用法瘧疾,血吸蟲病,絲蟲病,感冒發燒,急性腸胃炎,細菌性痢疾,肝炎,肝硬化腹水,腎炎水腫,尿路感染,陰囊腫痛,月經不調,血瘀經閉,牙周炎,白喉,咽喉腫痛。外用治跌打損傷,疔瘡腫毒。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瘧疾:①鮮馬鞭草60-120克,水煎濃縮至300毫升,於瘧發前4小時、2小時各服一次,連服5-7天。②馬鞭草1份,黃荊條2份,晒乾研末,每日2次,每次10-15克,連服一周。

2.痢疾:鮮馬鞭草60克,土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孕婦慎用。

3.急性胃腸炎:鮮馬鞭草60克,鮮魚腥草30克,搗爛,加冷開水適量,絞汁,服藥水,每日2次。

4.絲蟲病:馬鞭草18克,蘇葉15克,青蒿12克,加水150毫升,濃縮至80毫升,早晚兩次飯前服。7-10天為一療程。

5.牙周炎、牙髓炎、牙槽腫痛:馬鞭草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6.急性肝炎:馬鞭草45克,水煎,分3次服。

7.白喉:馬鞭草30克,加水2升,濃縮至300毫升,成人每服150毫升,每日2次。小兒減量,均連服3-5日。

8.疔瘡癤腫:鮮馬鞭草60克,水煎服。鮮馬鞭草適量,加白糖少許搗敷,1日2次。

飛揚草

別名大飛揚、大乳汁草、節節花

來源為大戟科大戟屬植物飛揚草EuphorbiahirtaL.,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全體有乳汁。莖基部曲膝狀向上斜升,單一或基部叢生,被粗毛,上部毛更密,不分枝或下部稍有分枝。單葉對生,具短柄,葉片披針狀長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長1-3厘米,寬0.5-1.3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偏斜不對稱,邊緣有細鋸齒,稀全緣,兩面被毛,下面及沿脈上的毛較密,托葉膜質,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邊緣剛毛狀撕裂,早落。夏季開淡綠色或紫色小花,杯狀聚散花序多數,排成緊密的腋生頭狀花序,總苞寬鐘形,外面密生短柔毛,頂端4裂,腺體4,漏斗狀,有短柄及瓣狀附屬物。蒴果卵狀三棱形,貼附短柔毛。

生境與分布野生於向陽山坡、山谷、路旁或叢林下,多見於沙質土上。我國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西、廣東、四川、雲南均有分布。

採集季節夏、秋採集。

藥理作用1.抑菌實驗:飛揚草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2.有利尿和中度致瀉作用。

性味功能微苦、微酸、涼。清熱解毒,利濕止癢。

主治用法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炎,腸道滴蟲,消化不良,支氣管炎,腎盂腎炎;外用治濕疹,皮炎,皮膚瘙癢。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或煎水洗。

參考配方1.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消化不良、腸道滴蟲:飛揚草60-300克,水煎,分2-4次口服。

2.慢性氣管炎:飛揚草120克,桔梗10克,水煎2次,每次煎沸2小時,過濾,混合,濃縮,至60毫升,加白糖適量,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10天為一療程,連服兩個療程。

3.濕疹:①飛揚草2斤,黑面葉4斤,毛麝香半斤,加水45升,煎成15升。根據患病部位選用坐浴、濕敷或外塗。有感染者,加穿心蓮內服。②鮮飛揚草適量,搗爛外敷,或取汁外擦。

4.腳癬:飛揚草330克,白花丹220克,小飛揚、烏桕葉、五色梅、杠板歸各110克,水煎2次,過濾去渣,濃縮成1升,搽患處。

5.外傷出血:鮮飛揚草適量,搗爛外敷,外加包紮。

6.疔瘡:飛揚草、蛇莓、犁頭草(均鮮品)各等分,紅糖少許,搗爛外敷。

7.乳癰:飛揚草20克,生薑2片,水煎服。其藥渣搗爛外敷。

鐵莧菜

別名人莧、血見愁、海蚌含珠、撮斗裝珍珠、葉里含珠、野麻草

來源為大戟科鐵莧菜屬植物鐵莧菜AcalyphaaustralisL.,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莖細,通常直立,單一或分枝,有縱條紋,具灰白色細柔毛。單葉互生,具柄,葉片膜質,卵形至卵狀菱形或近橢圓形,長2.5-5.5厘米,寬1.2-3厘米,先端稍尖,基部廣楔形,邊緣有鈍齒,基出3主脈,兩面略粗糙,均有白色細柔毛。夏季由葉腋抽出花序,花單性,雌雄同序,無花瓣,雄花序在雌花序上面,呈穗狀,雄花花萼4裂,裂片鑷合狀,雄蕊8,花藥長圓筒形,彎曲,雌花序藏於對合的葉狀苞片內,苞片開展時呈三角狀腎形,合時如蚌。雌花萼片3,子房3室,被疏毛,蒴果小,三角狀半圓形,直徑3-4毫米,表面淡褐色,被粗毛。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草地、路旁及耕地土中。分布及遍全國。

採集加工夏、秋採集。

藥理作用抑菌試驗:鐵莧菜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苦、澀、涼。清熱解毒,消積,止痢,止血。

主治用法腸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兒疳積,肝炎,瘧疾,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宮出血,外用治癰癤瘡瘍,外傷出血,濕疹,皮炎,毒蛇咬傷。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細菌性痢疾:①鐵莧菜60克(鮮品半斤),水煎分3次服。②鐵莧菜30克,馬齒莧15克,水煎服。

2.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鐵莧菜、鳳尾草各60克,石榴皮15克,水煎服。

3.小兒疳積:輕者任選一法,重者二法並用。①外敷:鮮鐵莧菜15克,姜、蔥各30克,鴨蛋1個,搗爛外敷腳心,敷一夜去掉,隔3天敷一次,需要敷5-7次。②內服:鐵莧菜60克,煎水去渣,加豬肝90克再煎,吃肝喝湯,連服5-6次。

4.瘧疾:鐵莧菜90克,水煎,發作前2-3小時服。連服2-3次。

5.丹毒,濕疹:鐵莧菜搗絨,取汁外搽。

6.哮喘,咳血:鐵莧菜60克,水煎服。

7.刀傷出血:鐵莧菜葉適量,搗爛敷患處。

野牡丹

別名罐罐草、倒罐草、毛足桿、炸腰果、山石榴、豬母稔、豬牯稔、高腳稔、痢疾罐、大金香爐

來源為野牡丹科野牡丹屬植物野牡丹MelastomacandidumD.DON.,以根、葉入葯。

形態特徵常綠灌木,高1-4米。根粗大,淺灰棕色。莖和葉柄密被灰黃色鱗片狀粗毛。單葉對生,葉柄長約1.5厘米,葉片卵狀橢圓形或長卵形,長5-12厘米,寬3-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鈍圓或稍心形,全緣,兩面均密被黃色毛絨,主脈7條,少為5條。夏日枝頂簇生3-5朵紫紅色大花,有時單生,花梗長約半厘米,與萼均密被長毛,花萼5裂,裂片較萼筒短或近等長,花瓣5,寬倒卵形,長3-4厘米,先端平鈍,雄蕊10,5個較長,花絲被毛。果稍肉質,壺形,密被棕色鱗片狀粗毛,種子細小,多數。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野林緣,草坡、路旁等陽光充足的酸性土壤中。分布於江西、福建、台灣、廣西、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

採集加工秋季採挖根,夏秋采葉。

性味功能甘、酸、澀、平。清熱利濕,消腫止痛,散瘀止血。

主治用法根:消化不良,腸炎,痢疾,肝炎,衄血,便血,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用量30-60克。葉:外用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葉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或干品研粉敷患處。

參考配方細菌性痢疾:野牡丹、火炭母各6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一劑。

萹蓄

別名大萹蓄、鳥蓼、扁竹、竹節草、豬牙草、道生草

來源蓼科蓼屬植物萹蓄PolygonumaviculareL.或其變種異葉蓼P.aviculareL.var.vegetumLedeb.,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長10-50厘米,植物體有白色粉霜,莖平卧地上或斜上伸展,稀直立,基部分枝,綠色,具明顯溝紋,無毛,基部圓柱形,幼枝具稜角。單葉互生,幾無柄,葉片窄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1-5厘米,寬0.5-1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波狀,兩面均無毛,側脈明顯,托葉鞘抱莖,膜質,具幾條不明顯細脈,上部白色透明,先端開裂。夏、秋開小花,1-5朵小花簇生全株葉腋,花被綠色,5深裂,裂片橢圓形,邊緣白色或淡紅色,結果後呈覆瓦狀包被果實,雄蕊8,花絲短。瘦果三角狀卵形,棕黑色至黑色,具不明顯細紋及小點,無光澤。

異葉蓼與正種極相似,植物體無白色粉霜,葉有柄。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田野、、路旁。全國都有分布。

採集加工夏、秋採集。

藥理作用1.萹蓄有明顯的利尿作用。2.本品有祛蛔蟲作用。3.有緩下作用。4.抑菌試驗:本品對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綠膿桿菌、皮膚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苦、平。清熱利尿,解毒驅蟲。

主治用法泌尿系感染、結石,腎炎,黃疸,細菌性痢疾,蛔蟲病,繞蟲病,疥癬濕癢。用量6-15克。

參考配方1.泌尿系感染、尿頻、尿急:萹蓄、瞿麥各15克,滑石30克,大黃12克,車前子、木通、山梔、甘草稍各10克,燈心草3克,水煎服,孕婦禁忌。

2.輸尿管結石伴腎盂積水:萹蓄、生地、萆薢各15克,川斷、補骨脂、杜仲、丹參、澤瀉、海金砂各10克,滑石30克,水煎服。有感染加虎杖、金銀花各15克。

3.細菌性痢疾:萹蓄50公斤,水煮2次,並液過濾,濃縮,加糖20斤,濃縮至50升,分裝消毒備用。每服50毫升,每日2-3次。

4.疥癬濕癢、婦女外陰部瘙癢:萹蓄適量,煎水外洗患處。

苦蘵

別名燈籠草、天泡子、天泡草、黃姑娘、小酸漿、朴朴草、打額泡

來源為茄科酸漿屬植物苦蘵PhysalispubescensL.,以果、根或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莖通常橫卧而斜上,多分枝,有細軟毛或近光滑。葉互生,柄長1-3厘米,葉片寬卵形或長圓形,長4-8厘米,寬3-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斜圓形,全緣或具少數不規則的鋸齒,上面疏生短毛。7-9月開花,花單生葉腋,具梗,下垂,花梗長約5毫米,被疏毛。花萼鍾狀,長約5毫米,先端5裂,基部成平截五角狀,花冠短鍾狀,淺黃色,直徑5-7毫米,雄蕊5,子房2室,花柱線形。漿果球形,污黃帶紫,宿萼綠色,增大如燈籠,被毛,有明顯而突出的稜角5條,包圍漿果之外。種子多數。

生境與分布多生於庭院間陰濕肥沃的地方或山坡、路旁。分布於我國南北直到西南各省區。

採集加工夏、秋採集。

藥理作用本植物對子宮有收縮作用,孕婦忌用。

性味功能苦、寒。清熱解毒,消腫利尿。

主治用法咽喉腫痛,腮腺炎,急慢性氣管炎,肺膿瘍,痢疾,睾丸炎,小便不利,外用治膿泡瘡。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孕婦忌服。

參考配方1.急性咽喉炎:苦蘵30克,地錦草15克,共搗爛沖蜜服。

2.慢性氣管炎:苦蘵製成糖漿,每日服藥摺合干品150克,分3次服,10天為一療程,共3個療程。

3.細菌性痢疾:苦蘵30克,水煎服。

4.睾丸炎:苦蘵60克,黃皮根30克,水煎服,每日1次,連服2日。

5.天泡瘡:①苦蘵果搗爛,外敷患處。②苦蘵鮮全草搗汁,或果實水煎塗敷患處。③鮮苦蘵適量,煎水外洗,另用苦蘵適量,晒乾研末,菜油或麻油調搽。

6.發痧氣痛:苦蘵果或根15克,煎水服。

7.小便不利:苦蘵果15克,煎水服。

8.喉頭炎、熱咳、咽痛:苦蘵鮮根30克,水煎服。或全草研細粉,每日兩5-10克,開水送服,連服3日。

9.急性肝炎:鮮苦蘵根60克,搗汁,溫開水沖服。每日2次。

10.疔瘡:苦蘵、蒼耳(均鮮品)各適量,白糖少許,搗爛外敷。

苦參

別名野槐、好漢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

來源為豆科槐屬植物苦參SophoraflavescensAit.,以根入葯。

形態特徵灌木,高1-3米。根圓柱形,外面淺棕黃色。莖直立,多分枝,有不規則的縱溝,幼枝被疏毛。單數羽狀複葉,互生,長達25厘米,小葉11-29,葉柄基部有條形托葉,小葉片卵狀橢圓形,長3-4厘米,寬1-2厘米,先端稍尖或微鈍,基部寬楔形,全緣,下面白綠色,密生平貼柔毛。夏日頂生總狀花序,長約18厘米,約有花30朵,花萼鍾狀,長約6-7毫米,有毛或近無毛,蝶形花冠淡黃色,長約1.5厘米,旗瓣匙形,翼瓣無耳,二體雄蕊。莢果條形,長5-12厘米,先端具長喙,節間緊縮不甚規則。種子3-7粒,近球形,棕褐色。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灌叢,河灘沙地,我國各省區均有分布。

採集加工秋季挖根。

藥理作用1.苦參煎劑給家兔口服、肌注或靜注均有明顯的利尿作用,主要由苦參鹼引起。2.苦參有抗滴蟲、抗阿米巴原蟲的作用。3.抑菌:苦參對於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其煎劑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4.苦參鹼注射於家兔,發現對中樞神經有麻痹作用,同時發生痙攣,終因呼吸停止而死亡。注射於青蛙也有類似毒性作用。5.有毒,過量時流涎、步伐不整、呼吸脈搏急速、驚厥、後因呼吸停止而死亡。

性味功能苦、寒。有小毒。清熱利濕,祛風殺蟲。

主治用法急性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炎,黃疸,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結核性腹膜炎(腹水型),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白帶,痔瘡腫痛,麻風,外用治外陰搔癢,陰道滴蟲,燒燙傷,滅蛆,滅孑孓。用量:5-10克。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外敷。不能和藜蘆同用。

參考配方1.急性細菌性菌痢疾:苦參30-45克,水煎濃縮至60-90毫升,每服20-30毫升,每日3次。

2.陰道滴蟲:苦參、木槿皮、黃柏各150克,枯礬24克,共研細粉,每兩藥粉加凡士林60克,加蛇床子油適量,調成軟膏。每用1-2克,紗布包紮塞陰道,每日2次,連用15日。

3.婦女外陰搔癢:苦參30克,蛇床子15克,川椒6克,水煎熏洗。

4.頑固性濕疹:苦參、蛇床子、蒼耳子各30克,川椒、雄黃、白礬各3克,加水500毫升,熬成煎劑,去渣,藥液局部濕敷。

算盤子

別名算盤珠、野南瓜、果盒仔、金骨風、山金瓜、臭山橘、饅頭果、獅子滾球

來源大戟科算盤子屬植物算盤子Glochidionpuberum(L.)Hutch.,以根、葉入葯。

形態特徵灌木,高1-3米,少數可達5米。莖直立,分枝,枝密被銹色或黃褐色短柔毛。單葉互生,具短柄,葉片紙質或近革質,長圓形、長圓狀卵形或披針形,長3-8厘米,寬1-2.5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寬楔形,全緣,上面僅脈上被疏短柔毛或幾無毛,下麵粉綠色,密被短柔毛,托葉三角形。夏秋開黃綠色花,花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無花瓣,雄花位於小枝下部的葉腋內,或有時雌花和雄花同生於一葉腋內,雄花有細長的花梗,萼片6,2輪,條狀披針形,雄蕊3,雌花較小,萼片卵形,子房通常5室,每室2胚珠,花柱連合成短筒狀,花梗短。蒴果扁球形,形如算盤珠,常具8-10條縱溝,成熟時帶紅色,密被柔毛。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灌叢中。分布於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等省區。

採集加工根全年可采,夏秋菜葉。

性味功能味苦、澀、涼。清熱利濕,祛風活絡,補虛,調經,鎮咳。

主治用法感冒發熱,咽喉痛,瘧疾,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痢疾,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白帶,痛經。用量15-30克。

參考配方1.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算盤子葉、桃金娘葉各等量,研粉,每服1克,每日3次。

2.急、慢性細菌性痢疾:①算盤子根、六月雪根各30克,鐵掃帚根、甘草各15克,陳皮、陳芋頭葉柄各10克,萹蓄60克,加水1升,煎成250毫升,分2-3次服,1日服完。②算盤子果、紅糖各30克,水煎服。

3.虛弱無力:算盤子果150-180克,燉肉或蒸雞吃。

4.經閉:算盤子果30克,蒸燒酒服。

5.久咳:算盤子果半斤,燉豬蹄吃,早晚各吃一次。

6.腸風脫肛:算盤子根30克,煮豬大腸食。

7.淋巴結核:算盤子根、枸骨根、爬壁藤各30克,紫背天葵子15克,水煎服。

石榴

別名安石榴、珍珠石榴、石榴皮

來源安石榴科安石榴屬植物石榴PunicagranatumL.,以根、莖皮、花、葉、果皮入葯。

形態特徵灌木或小喬木,高達7米。樹皮灰褐色,幼枝略帶四棱,先端常成刺尖。葉多對生,有柄,葉片長方窄橢圓形或近倒卵形,長2-9厘米,寬1-2厘米,先端圓鈍,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有光澤,側脈不明顯。夏季開紅色花,單生枝頂葉腋間,兩性,常有多花子房退化不育,有短梗,花萼肥厚肉質,紅色,管狀鐘形,頂端5-7裂,花瓣與萼片同數,寬倒卵形,質地柔軟多皺,雄蕊多數,著生萼筒上半部,子房下位,子房室分為相疊二層。漿果近球形,果皮厚革質,頂端有直立宿存花萼。種子多數,有肉質外種皮。

生境與分布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採集加工根、莖皮全年可采;花、葉、果皮夏秋采,晒乾備用。

藥理作用1.石榴皮鹼和偽石榴皮鹼均為平滑肌毒,對絛蟲有麻痹作用,可奪去其運動能力而致死。2.石榴皮水浸液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人型結核桿菌、白喉桿菌、痢疾桿菌、變形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鉤端螺旋體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酸、澀、溫。收斂止瀉,殺蟲。

主治用法果皮、根皮:虛寒久瀉,腸炎,痢疾,便血,脫肛,血崩,絛蟲病,蛔蟲病,外用果皮治稻田皮炎。花:吐血,衄血,外用治中耳炎。葉:急性腸炎。根皮、果皮用量3-10克。花用量3-10克,外用研粉,用適量吹耳內。葉用量30-60克。

參考配方1.細菌性痢疾:石榴皮15克,水煎加紅糖適量,分2次服,連服3-5天。

2.脫肛:石榴皮、紅棗樹皮(炒)各10克,白礬3克,共研細粉,每次便後清洗肛門周圍,然後敷患處。

3.蟯蟲病:石榴皮3克,檳榔5克,水煎服。或石榴皮10克,煎湯約100毫升,睡前灌腸。

4.吐血、衄血:石榴花30-90克,水煎服。

5.稻田皮炎:石榴皮120克,水煎浸泡患處。

6.急性腸炎,水瀉不止:石榴葉60克,生薑15克,食鹽30克,炒黑,煎湯代茶,頻頻飲服。另用蔥白、大粒食鹽各適量,炒熱,布包敷腹部。

註:石榴皮鹼中毒時,引起發熱、頭暈、視物模糊、蟻走感、噁心、嘔吐、甚至弱視、腓腸肌痙攣、全身抽搐。

白頭翁

別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

來源為毛茛科白頭翁屬植物白頭翁Pulsatillachinensis(Bunge)Regel.,以根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根圓錐形,外皮黃褐色,粗糙,有縱紋。基生葉4-5,葉片寬卵形,長4.5-14厘米,寬8.5-16厘米,下面有柔毛,三全裂,中央裂片有柄,3深裂,側生全裂片無柄,不等3裂,葉柄長5-7厘米,密生白色長柔毛。4-5月開花,花葶1-2,高15-35厘米,總苞鐘形,管部長3-10毫米,有密柔毛,裂片條形,花單朵頂生,萼片花瓣狀,6片排成2輪,藍紫色,長2.8-4.4厘米,外面有綿毛,無花瓣,雄蕊多數,花藥黃色,心皮多數,聚合果直徑9-12厘米,瘦果長3.5-4毫米,宿存羽毛狀花柱長3.5-6.5厘米。

生境與分布生於平原草地,低山草坡或灌叢中。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安徽、江蘇、湖北、四川等地。

採集季節春季或秋季採挖,春季的質量較好。

藥理作用1.白頭翁煎劑能抑制阿米巴原蟲的生長。2.能殺滅陰道滴蟲的最低有效濃度為2毫克/毫升。3.抑菌實驗:本品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4.白頭翁素有鎮靜、鎮痛及抗痙攣作用。5.除去根部的白頭翁全草含有一種強心成分,其作用略似洋地黃。

性味功能苦、寒。清熱解毒,涼血。

主治用法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濕熱帶下,痔瘡出血,鼻出血。用量:10-15克。全草切碎壓出漿汁可噴殺蛆蟲、孑孓。

參考配方1.痢疾:白頭翁、秦皮各10克,黃柏12克,水煎服。

2.細菌性痢疾,腸炎:白頭翁1斤,地榆、訶子肉各2斤,公丁香150克,共研細粉,裝入膠囊,每粒0.3克,每服2-3粒,每日4次。

3.急性細菌性痢疾:白頭翁15克,黃芩、黃柏、秦皮、赤芍各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4.阿米巴痢疾:白頭翁30克,水煎服。如病症嚴重,可取白頭翁30-45克,水煎取汁100毫升,做瀦留灌腸,每日1次。

5.熱痢,阿米巴痢,大便膿血:白頭翁15克,黃連1.5克,黃柏6克,秦皮10克,水煎服。

水楊梅

別名水石榴、小葉團花、白消木、魚串腮

來源為茜草科水楊梅屬植物水楊梅AdinarubellaHance.,以葉、花、果實、樹皮、根入葯。

形態特徵落葉灌木,高1-3米。莖多分枝,枝細長,通常紅褐色,具白色皮孔和細毛,漸老則無毛。葉對生,近於無柄,葉片革質,卵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5-4厘米,寬8-12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全緣,下面側脈有毛。夏季開花,頭狀花序球形,直徑約1厘米,由多數小花密集而成,單獨頂生或腋生。花小,花萼5裂,條形,花冠管狀,5裂,淡紫紅色或白色,雄蕊5,花絲極短,著生於花冠喉部,子房下位,2室,花柱長條形。蒴果小,楔形,成熟時帶紫紅色,集生於花序上,形如楊梅。

生境與分布生於溪邊、堤畔、山谷、山間低濕處。分布於長江下游及華南地區。

採集季節6-8月採花,9-11月采果實,根、莖皮全年可采,夏、秋采葉。

藥理作用1.對宮頸癌細胞有抑制作用。2.抑菌試驗:對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苦、澀、涼。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主治用法花、果:細菌性痢疾,急性腸胃炎,陰道滴蟲病。葉、莖皮:跌打損傷,骨折,癤腫,創傷出血,皮膚濕疹。根:感冒發熱,腮腺炎,咽喉腫痛,風濕疼痛。用量花、果:10-15克。根:15-30克。莖皮、葉外用適量。

參考配方1.痢疾:水楊梅全株30克,水煎服。或花、果15克,水煎服。均為每日3次。

2.牙齦腫痛:水楊梅、茅莓根各12克,山芝麻、兩面針各10克,生石膏30克,水煎服。

3.陰道滴蟲:水楊梅花、果序製成20%流浸膏塗陰道。或用水楊梅浸膏片3克,塞入陰道內。

4.小兒疳積:水楊梅10-15克,水煎服。

5.腰扭傷疼痛:水楊梅根30-60克,水煎,對酒少量內服。

6.漆瘡:水楊梅根120克,煎水洗患處。

7.跌打損傷:水楊梅鮮根60克,水煎沖紅糖、黃酒服。

8.外傷出血:水楊梅鮮葉或花,搗爛外敷。

9.癤腫、下肢潰瘍:鮮水楊梅根皮或加鮮筋骨草,加白糖搗爛敷患處。另用水楊梅根15-30克,水煎服。

山楂

別名紅果子、棠棣子

來源為薔薇科山楂屬植物山裡紅CrataeguspinnatifidaBungevar.majorN.E.Brown.山楂C.pinnatifidaBunge.野山楂C.cuneataSieb.EtZucc.以果實、根、葉入葯。

形態特徵1.山裡紅(大山楂、北山楂):落葉小喬木,高約6米,分枝多,無刺或有少數短刺,無毛。單葉互生有長柄,長2-6厘米,托葉鐮形,較大,邊緣有齒,葉片廣卵形或菱狀卵形,長6-12厘米,寬5-8厘米,有5-9羽裂,僅下面一對裂片較深,先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常稍偏斜,邊緣有不規則粗鋸齒,上面有光澤,下面脈上有短柔毛。初夏枝端或上部葉腋抽出傘房花序,有花10-12朵,花梗被短柔毛,花萼5齒裂,花冠白色或稍帶紅暈,花瓣5,寬倒卵形,雄蕊20個,梨果球形,直徑可達2.5厘米,深亮紅色,有黃白色小斑點,萼片脫落很遲,先端留一深窪,小核3-5。圖為山裡紅。

2.山楂(酸梅子):與上種極相似,葉片較小,長5-10厘米,寬4-7.5厘米,3-5羽狀深裂,羽裂較上種為深,葉片卵狀披針形,果實較小,直徑1-1.5厘米,深紅色。

3.野山楂(南山楂、猴楂、葯山楂):落葉灌木,高達1.5米,有尖細直刺,長達8毫米,葉先端通常3淺裂,很少5-7裂,果實小,直徑1-1.2厘米,常具有宿存的反折萼片。

生境與分布山裡紅:生於山坡沙地,河邊雜林,北方有栽培。東北、華北、西北和山東、江蘇、河南時有所見。山楂:生於山坡林緣、河岸灌叢。北方有栽培。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江蘇、河南等地。野山楂:生於山谷陽坡,原野灌從。分布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廣東、雲南等地。

採集季節10月采果,切片晒乾,春秋采根,夏秋采葉。

藥理作用1.口服山楂能增加胃中酶類分泌,促進消化,所含解脂酶亦能促進脂肪類食物的消化。2.動物實驗證明山楂可使血管擴張,冠狀動脈血流增加,血壓下降。3.山楂久服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4.山楂酸有強心作用,花、葉製劑亦有強心、降壓作用。5.山楂在體外對痢疾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焦山楂對痢疾桿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6.山楂對子宮有收縮作用。

性味功能甘、酸、溫。消食化滯,散瘀止痛。

主治用法果:肉食積滯,消化不良,小兒疳積,細菌性痢疾,腸炎,產後腹痛,高血壓病,絛蟲病,凍瘡。葉:煎水當茶飲,可降血壓。根:風濕關節痛,痢疾,水腫。果用10-15克,根30-60克,葉適量。

參考配方1.細菌性痢疾:山楂、紅糖各30克,紅茶10克,水煎服。

2.血脂過高症:山楂根、茶樹根、薺菜花、玉米須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小蘗

別名三顆針、狗奶子、酸醋溜、刺刺溜、刺黃連、刺黃柏

來源為小蘗科小蘗屬植物豪豬刺BerberisjulianaeSchneid.,以根、根皮,莖、莖皮入葯。

形態特徵常綠有刺灌木,高1-2米,莖叢出,老枝灰黃色,具槽,幼枝淡黃色,表面散布黑色細小疣點,刺三叉,長2-3.5厘米,粗壯堅硬,形似豪豬刺。葉革質,常5片叢生,披針形或倒披針形至窄橢圓形,長3-8厘米,寬1-2.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邊沿具刺齒。夏、秋開淡黃色花,約15-30朵簇生於葉腋,花梗長8-15毫米,小苞片3,卵形或披針形,萼片6,花瓣狀,排成2輪,花瓣長橢圓形,頂端微凹,胚珠單生,漿果橢圓形,表面被淡藍色粉,有宿存花柱,種子一粒,橢圓形。

生境與分布生於乾燥山坡或石灰岩地區向陽坡地灌木叢中。分布於陝西、甘肅、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採集季節春、秋採挖。

藥理作用1.本植物主要含小蘗鹼,可參閱黃連條目下的小蘗鹼作用。2.抑菌實驗: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均有抑制作用。3.大葉小蘗對多數細菌有抑制至殺滅作用,易感微生物很廣,有痢疾桿菌、各種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各種結核菌、白日咳嗜血桿菌、枯草桿菌、流感桿菌、炭疽桿菌、大腸桿菌、利什曼原蟲、阿米巴原蟲、鉤端螺旋體。

性味功能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治用法細菌性痢疾,胃腸炎,副傷寒,消化不良,黃疸,肝硬化腹水,泌尿系感染,急性腎炎,扁桃體炎,口腔炎,支氣管肺炎,中耳炎,目赤腫痛,外傷感染。用量10-15克。外用適量,研粉調敷。

參考配方1.細菌性痢疾、胃腸炎:小蘗15克,水煎服。或3%小蘗鹼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日2次。

2.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支氣管肺炎、早期乳腺炎、泌尿系感染,外傷感染:1%小蘗鹼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日2次。

3.副傷寒:小蘗4斤,水10升煎至5升,每服70-100毫升,日服2-3次。

4.慢性氣管炎:小蘗30克,桑皮15克,麻黃12克,桔梗10克(一日量),製成浸膏片,分3次服。10天一療程。

5.跌打損傷:小蘗根30克,泡酒內服外搽。

6.黃疸:小蘗莖15克,水煎服。

註:同屬植物有小黃連刺、細葉小蘗、大葉小蘗(黃蘆木)、直序小蘗、刺黑珠、長葉小蘗、石妹刺(大黃連刺)、毛葉小蘗等。

地錦草

別名奶漿草、鋪地錦、鋪地紅、血見愁、卧蛋草、雀兒卧蛋、小蟲兒卧蛋

來源為大戟科大戟屬植物地錦EuphorbiahumifusaWilld.斑地錦E.maculataL.,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一年生匍匐小草本,長約15厘米,含白色乳汁。莖芊細,假二岐分枝,枝柔細,初帶淺紅色,秋季變為紫紅色,疏生短細毛。單葉對生,偶有互生者,柄短,葉片長圓形至長矩圓形,長約1厘米,寬3-5毫米,先端鈍圓,微凹陷,基部偏斜,邊緣有淺細齒狀缺刻,下麵灰綠色或略帶紫色,無毛或疏生短毛。夏末秋初開小花,杯狀聚傘花序生於葉腋,花單性同株。總苞倒圓錐形,淺紅色,頂端4裂,裂片長三角形,腺體4,橫矩圓形,具白色花瓣狀附屬物,子房3室,花柱3,2裂。蒴果三棱狀錐形,成熟時先裂為三瓣,每瓣再2裂。種子卵形,黑褐色,外被白色蠟粉。斑地錦植株較小,有白色細柔毛,葉中部有紫色斑紋。

生境與分布常生於路旁、田間。分布於我國南北各省區。

採集加工夏、秋季采全草。

藥理作用1.抑菌試驗:地錦草在體外有很強的抑菌作用,抗菌譜很廣。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白喉桿菌有極強的抑制作用。對痢疾桿菌、草綠色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變形桿菌、腸炎桿菌、百日咳桿菌、大腸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等也有較強的抗菌作用。2.止血試驗:地錦草全草乾粉末撒於狗股動脈切開處,止血效果明顯。3.中和毒素試驗:地錦草100%、50%、25%的酊劑經動物實驗,對白喉毒素有明顯的「中和」作用。抑菌、殺菌、「中和」作用以酊劑效果好,煎劑次之,浸劑較差。

性味功能苦、辛、平。清熱利濕,涼血止血,解毒消腫。

主治用法急性細菌性痢疾,腸炎,黃疸,小兒疳積,吐血,咯血,尿血,便血,子宮出血,外用治創傷出血,跌打腫痛,癰癤腫毒,下肢潰瘍,皮膚濕疹,燒燙傷,毒蛇咬傷。用量:10-15克。外用鮮草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細菌性痢疾、腸炎:①地錦草1斤,加30%乙醇1000毫升,浸泡24小時,過濾,每次服15-20毫升,每日3次。②地錦草、鐵莧菜、鳳尾草各1250克,加水8升,煎至3升,加調味劑、防腐劑適量,備用。每次口服30-40毫升,每日3-4次。

2.癰腫惡瘡、刀傷出血:地錦草60克,牛膝12-15克,土茯苓30克,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飯前各服一次。忌食酸辣。

3.乳汁不足:地錦草30-60克,同魚煮服。

四方拳草

別名母草、四方草、開懷草

來源為玄參科母草屬植物母草Linderniacrustacea(L.)F.-Muell.,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高8-20厘米。莖下部匍匐披散,著地生根,多枝,直立部分四棱形,無毛或稍被疏毛。葉對生,有短柄,葉片寬卵形或三角卵形,長5-15毫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疏淺齒。夏末秋初開花,三出聚散花序頂生,在葉腋的多為單生,無總花梗,小花梗長,萼綠色或淺紫色,膜質,長4-5毫米,有脈5條,先端5淺裂,裂片短尖,長約1.5毫米,花後常深裂,花冠長約8毫米,略呈二唇形,裂片近等長,紫色,雄蕊4個,全部發育。蒴果長圓形或卵形,與宿萼近等長。

生境與分布生於陰濕草地,田邊,水溝邊。主要分布於我國南部各省。

採集季節四季可采。

性味功能微苦、涼。清熱利尿,解毒。

主治用法細菌性痢疾,腸炎,消化不良,肝炎,腎炎水腫,白帶,外用至癰癤腫毒。用量:30-6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月經不調:四方拳草15克,研末,蒸雞蛋2個吃。

2.勞傷咳嗽:四方拳草30克,水煎服。

雙腎藤

別名馬蹄、羊蹄藤

來源為豆科羊蹄甲屬植物湖北羊蹄甲BauhiniahubehanaCraib.,以根入葯。

形態特徵木質藤本,被紅棕色柔毛。莖有縱棱。單葉互生,葉柄長2-4厘米,葉片先端和基部均為心形,甚似雙腎,長3-8厘米,寬4-9厘米,頂端裂至1/4-1/2處,裂片鈍圓,主脈7-9條,下面疏被柔毛,不分枝的卷鬚1-2條與葉對生。夏季莖頂及葉腋抽出傘房花序,總梗及花軸被毛,有花多朵,花萼管狀,被紅棕色毛,長約1.5厘米,花瓣5,粉紅色,有紫色脈紋,橢圓狀匙形,長13-17毫米,先端鈍圓,皺邊,兩面均被紅棕色長柔毛,雄蕊10,3個能育,較花瓣稍短,子房有長柄。莢果帶形,扁平,長14-30厘米,無毛,網脈明顯。種子多數。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石隙、林緣灌叢中。分布於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採集季節秋季采根。

性味功能苦、平。清熱利濕,消腫止痛。

主治用法防治痢疾,睾丸腫痛,陰囊濕疹,用量30-60克。

參考配方細菌性痢疾:雙腎藤根30-6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半邊旗

別名半邊蕨、單邊鋸、半邊牙、半邊梳、半邊風葯

來源為鳳尾蕨科鳳尾蕨屬植物半邊旗PterissemipinnataL.,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狀莖粗短,橫走或斜上,被黑褐色線狀披針形鱗片。葉近生或疏生,二型,柄長20-50厘米,無毛,有光澤,禾稈色或赤棕色,具四棱,生孢子囊得葉片卵狀披針形,長15-45厘米,寬10-25厘米,先端漸尖,一回羽狀分裂,頂部為羽狀深裂,下部羽片有短柄,近對生,半邊羽狀分裂,裂片長2-5厘米,上側裂片不發達或無,不生孢子的羽片其裂片有細鋸齒,葉兩面無毛,葉脈通常2叉分支。孢子囊群線形,連續排列於葉緣,囊群蓋膜質,有略變形的葉緣反卷而成。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谷、山坡、山溝陰濕處。分布於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西、廣東和西南各省區。

採集季節四季可採集全草。

性味功能苦、辛、涼。清熱解毒,消腫止血,熄風平肝。

主治用法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黃疸型肝炎,結膜炎,外用治跌打腫痛,外傷出血,瘡瘍癤腫,濕疹,毒蛇咬傷。用量:15-6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或水煎洗患處。

參考配方1.中風:半邊旗、石菖蒲、決明各10克,煎水服。

2.痢疾,毒瘡:半邊旗30-60克,水煎服。

十大功勞

別名黃天竹、土黃柏、刺黃柏、刺黃芩

來源為小蘗科十大功勞屬植物闊葉十大功勞Mahoniabealei(Fort.)Garr.根、莖、葉入葯。

形態特徵長綠灌木,高可達4米,全體無毛,根粗大,黃色,莖粗壯直立,木材黃色,葉互生,單數羽狀複葉,長25-40厘米,有葉柄,小葉7-15片,厚革質,小葉無柄,卵形,長4-12厘米,寬2.5-8厘米,頂生小葉較大,有柄,每邊有2-8刺鋸齒,上面藍綠,下面黃綠至灰白,夏、秋季開褐黃色花,芳香,總狀花序頂生直立,有6-9簇,萼片9片,排為3輪,外輪較小,花瓣6,雄蕊6,漿果卵形,暗藍色,有白粉。

生境與分布生於向陽山坡灌木叢中,分布於陝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採集季節秋冬砍莖挖根,葉全年可采。

藥理作用10%的莖葉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中毒敏感。

性味功能苦、寒。葉滋陰清熱,根莖清熱解毒,活血利水。

主治用法葉:肺結核、感冒。根莖:細菌性痢疾,急性腸胃炎、傳染性肝炎,肺炎,肺結核,支氣管炎,咽喉腫痛,口腔炎。外用治眼結膜炎,癰癤腫毒,燙火傷。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

參考配方1.小兒急性扁桃體炎:十大功勞、硃砂根、崗梅、梔子、淡竹葉、木通、射干、甘草各10克,生石膏12克,水煎2次,得約100毫升,每服50毫升。成人倍量。

2.支氣管炎、肺炎:十大功勞根、虎杖、枇杷葉各15克,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3.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十大功勞根10-15克,賽葵15克,每日一劑,水煎分3次服。

4.眼結膜炎:十大功勞葉200克,蒸餾水1升,煮沸、過濾、消毒、滴眼,每日數次。或以人乳磨根,滴患眼。

5.腹水:十大功勞根120克,烏桕根60克,鑽石風根60克,芭蕉根120克,水煎去渣,加肉湯120克分兩次服,服後則瀉,若腹水已消,瀉不止者,用天花粉60克,大青根60克,水煎服。孕婦及體弱者忌服。

6.跌打損傷:十大功勞根15克,萬年青根(去外皮)6克,杜衡根3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7.腸胃炎、痢疾:十大功勞根莖12克,土茯苓根6克,蘿蔔菜10克,茶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8.風火牙痛:十大功勞葉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痛甚者服2劑。

9.咽喉腫痛:十大功勞根6克,牛夕根6克,水煎服。

註:同屬植物還較多,有華南十大功勞、細梗十大功勞、狹葉十大功勞、甘平十大功勞、大葉刺黃柏、黃十大功勞等。中藥「功勞葉」全國多數地區用的是冬青科冬青屬植物枸骨葉。

鳳尾草

別名雞腳草、金雞尾、井口邊草、井邊鳳尾、井欄草、鳳尾蕨、五指草

來源為鳳尾蕨科鳳尾蕨屬植物鳳尾草PterismultifidaPoir.,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狀莖質硬而短,密被條狀披針形黑褐色鱗片。葉二型,叢生、近革質、兩面無毛,葉脈明顯,細脈從中脈羽狀分出,葉柄長15-25厘米,灰棕色或禾稈色,生孢子囊的葉長卵圓形,長20-45厘米,寬15-25厘米,一回羽狀複葉,但下部羽片往往2-3叉,除基部一對有柄外,其他各對基部下延,在葉軸兩側形成狹翼,翼在葉軸上部寬3-5毫米,羽片或小羽片長條形,先端漸尖,不育,邊緣為鋸齒狀,向下為全緣,不生孢子囊的葉其羽片或小羽片較寬,邊緣有不整齊的尖鋸齒。側脈單一或分叉。孢子囊群線狀,沿下面葉緣連續分布。

生境與分布多生於較陰濕處的石隙中或牆縫及水井邊。主要分布於河北、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採集季節四季可采。

性味功能淡、微苦、涼。清熱利濕,解毒止痢,涼血止血。

主治用法痢疾、胃腸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白帶、崩漏、農藥腫毒,外用治外傷出血、燒燙傷。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細菌性痢疾:①鳳尾草、鐵莧菜、地錦草各30克,水煎服。②鳳尾草30克,黃毛耳草15克,爵床15克,水煎加蜂蜜30克沖服。每日1劑,分2次飯前服。連服3-5劑。③每日用鳳尾草15-30克,水煎服,連服數日。

2.胃腸炎:鮮鳳尾草3500克,水煎去渣,濃縮成1000毫升,每服10毫升,每日3次。

3.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①鳳尾草、酢漿草、連錢草各30克,水煎服。②鮮鳳尾草60-9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數日。

4.農藥1059、1605等中毒:鳳尾草、金銀花各120克,甘草60克,水煎,一次灌服兩大碗。

5.扁桃體炎:鳳尾草15克,水煎服,連服數日。

冰糖草

別名土甘草、四時茶、米碎草

來源玄參科野甘草屬植物野甘草ScopariadulcisL.,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25-80厘米。莖有棱,光滑無毛。葉小,對生及輪生,有短柄,葉片披針形至橢圓形或倒卵形,常近菱形,長5-30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窄下延成柄,上部邊緣有單鋸齒或重鋸齒,枝葉嚼之有甜味。夏秋間開白色花,單生或成對生於葉腋,花梗長4-10毫米,無小苞片,萼片4,分生,卵狀長圓形,長約2毫米,具睫毛,花冠直徑4-5毫米,輻射狀,4深裂,喉部有長毛,裂片近等大,雄蕊4,花藥箭形,花柱與雄蕊近等長,柱頭截形或凹入。蒴果卵狀至球形,直徑2-3毫米,室間室背均開裂,果瓣薄,邊緣內彎,中軸胎座宿存。

生境與分布生於林旁、路邊、坡坎、溝旁等陰濕草地處。原產美洲熱帶地區,在我國溫暖地區馴化為野生。分布於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採集加工夏、秋季採收全草,鮮用或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甘、涼。清熱利濕,疏風止癢。

主治用法感冒發熱,肺熱咳嗽,腸炎,細菌性痢疾,小便不利,外用治痱子,皮膚濕疹。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草搗爛取汁塗敷患處。

參考配方1.細菌性痢疾:冰糖草、羊蹄草各30克,陳倉米10-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2.感冒咳嗽:鮮冰糖草30克,薄荷10克,魚腥草15克,水煎服。

阿米巴痢疾用藥

鴉膽子

別名苦參子、老鴉膽

來源為苦木科鴉膽子屬植物鴉膽子Bruceajavanica(L.)Merr.,以果實入葯。

形態特徵灌木或小喬木,高1-3米,全株密被淡黃色柔毛。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5-11片,卵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而常偏斜,邊緣有粗鋸齒,兩面均被柔毛,下面較密。夏季葉腋抽圓錐花序,總軸延長,被黃色柔毛,雌雄異株,雄花序長15-25厘米,雌花序為雄花序之半,花小,暗紫色,萼片、花瓣、雄蕊均為4枚,子房4深裂。核果長卵形,熟時黑色,禿凈,干時具網紋。種子一粒,卵形,淡黃色,有油性,味極苦。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村邊、路旁灌叢或草叢中。分布於我國南部各省區。

採集加工7-9月采果。

藥理作用1.鴉膽子甙與鴉膽子仁在試管中有殺滅阿米巴的作用,對猴子自然感染的阿米巴原蟲有治療作用。對幼犬的實驗性阿米巴病,確有相當療效。2.抗瘧:鴉膽子作雞瘧實驗,證明有抗瘧效能。3.毒性:鴉膽子帶給鴿皮下注射其半數致死量為5毫克/公斤,貓及犬皮下注射半數致死量為0.5-1毫克/公斤。表現為中樞神經抑制,呼吸減慢,心搏增速,嘔吐腹瀉,尿量減少,四肢軟弱及癱瘓。給小白鼠口服,鴉膽子仁的毒性比鴉膽子油或殼的毒性都強。

性味功能苦、寒。殺蟲,止痢,截瘧。

主治用法阿米巴痢疾,瘧疾,外用除疣、雞眼。用量10-15粒,外用適量,將種仁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阿米巴痢疾:鴉膽子仁,每次10-15粒,分裝膠囊,或用桂圓肉包裹,每日3次,連服7-10日。

2.瘧疾:鴉膽子仁,每次10粒,分裝膠囊,或用桂圓肉包裹,每日3次,連服5日。亦可用鴉膽子根12克,水煎服。

3.雞眼、疣:鴉膽子仁適量,用溫開水浸洗,颳去表面角質,搗爛貼敷患處,每3-5日換藥一次,注意保護皮膚周圍。

4.早期血吸蟲病:用鴉膽子仁,每次10-15粒,分裝膠囊,或用桂圓肉包裹,每日3次,連服15日。

辣蓼

別名辣蓼草

來源蓼科蓼屬植物辣蓼PolygonumflaccidumMeisn.及水蓼P.hydropiperL.,以全草或根、葉入葯。

形態特徵1.辣蓼(紅辣蓼):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莖直立或下部伏地,稍粗壯,分枝稀疏,節膨大,通常成淡紅紫色,全株有腺點及絨毛。單葉互生,具短柄,葉片廣披針形,長4-11厘米,寬0.7-1.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和中脈疏被短糙伏毛,上面深綠色,有時有「八字」狀黑斑,托葉鞘薄膜質,鞘長11-16毫米,口緣生長粗而密的刺毛,毛長5-8毫米。夏季開花,穗狀花序生於枝端,花梗細長,下垂,花被5裂,淡紅色,雄蕊7-8,子房1室,花柱3枚。瘦果雙凸鏡形或鈍三角形,包於宿萼內。

2.水蓼:與上種相似,葉為披針形,兩面均有黑棕色腺點,托葉鞘膜質,筒狀,長8-11毫米,紫棕色,口緣有睫毛,毛細而稀疏,長8-11毫米。花序下部的花常間斷不連,花淡綠色或粉紅色,雄蕊常為6個。瘦果三角形。

生境與分布辣蓼:生於近水旁濕潤處。分布於東北及江西、湖南、福建、廣東等省區。水蓼:生於水邊路旁濕地。分布於東北、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陝西、甘肅、新疆等地。

採集加工全草四季可採集。根、葉隨時可采。

藥理作用1.抑菌試驗:本品水煎劑,對痢疾桿菌、白喉桿菌、變形桿菌、鼠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2.水蓼具有收縮子宮的作用,可用於子宮出血,水蓼根對大白鼠早期懷孕有抗著床作用。3.水蓼所含甙類能加速血凝固。4.所含揮髮油有顯著降低哺乳動物血壓的作用。5.本品對蛆蟲有殺滅作用。

性味功能辛、溫。祛風利濕,散瘀止痛,解毒消腫,殺蟲止癢。

主治用法胃腸炎,痢疾,腹瀉,風濕關節痛,跌打腫痛,功能性子宮出血,外用治毒蛇咬傷,皮膚濕疹。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參考配方1.急性腸炎:①辣蓼全草研粉裝入膠囊,每服0.5-0.75克,每日4次,小兒酌減。②辣蓼干根60克,水煎2次,合併過濾,濃縮至100毫升,1日3次分服。

2.阿米巴痢疾:辣蓼全草10克,白花蛇舌草、仙鶴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3.腳癬:鮮辣蓼100克,切碎,加水150毫升,煎30-40分鐘,加防腐劑貯存,每日用藥搽患部2次。

蛇含

別名五匹風、五爪龍、五爪風、五虎草

來源為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蛇含PotentillakleinianaWightetArn,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主根粗短,側根叢生而成須狀。莖多分枝,細長,稍匍匐,被絲狀柔毛。基生葉具長柄,被有柔毛,托葉近膜質,與葉柄貼生,掌狀複葉有小葉5,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1.5-5厘米,寬0.6-1.5厘米,先端鈍,基部楔形,邊緣有粗鋸齒,下面葉脈稍被毛茸,莖生葉互生,葉柄較短,有1-3小葉。初夏頂生傘房狀聚傘花序,著花10朵以下,花萼5裂,裂片卵狀披針形,其外有線狀副萼片,花冠金黃色,徑約8毫米,花瓣5,三角狀倒卵形,先端微凹或近平截,雄蕊多數。瘦果卵狀橢圓形,多數,表面皺縮。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草叢、溝邊。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地區,陝西也有分布。

採集加工夏、秋採收全草。

性味功能苦、微寒。清熱解毒,止咳化痰。

主治用法外感咳嗽,百日咳,咽喉腫痛,小兒高熱驚風,瘧疾,痢疾、外用治腮腺炎,如腺炎,毒蛇咬傷,帶狀皰疹,疔瘡,痔瘡,外傷出血。用量10-30克。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或取汁擦患處。

參考配方1.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蛇含60克,水煎加蜂蜜調服。

2.瘧疾:蛇含2-7株,泡開水服。

3.疔瘡:蛇含鮮葉適量,加食鹽少許搗爛,敷患處。

4.角膜潰瘍:鮮蛇含3株,洗凈,搗爛敷眼眉弓,1-2日換藥一次。

5.外感咳嗽:蛇含10克,水煎服。

6.風濕麻木:蛇含、生薑熬水洗患處。

7.月經不調:蛇含30克,紅糖15克,甜酒煎服。

8.癰腫、蛇頭疔、蛇咬傷:蛇含草適量,搗爛敷患處。

9.咽喉腫痛:蛇含草搗汁含嗽。

10.小兒驚風抽搐:蛇含草10克,半邊蓮6克,積雪草6克,水煎服。

紫背菜

別名紅番莧、紅毛番、紅背菜、紅菜、葉下紅、紅玉菜、血皮菜、當歸菜、觀音菜、木耳菜

來源為菊科土三七屬植物紫背菜Gynurabicolor(Roxb.)DC.,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全株帶肉質。根粗狀。莖直立,高0.5-1米,多分枝,帶紫色,有細棱,嫩莖被微毛,後變無毛。葉互生,莖下部葉有柄,上部葉無柄,葉片橢圓形或卵形,長6-10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下延,邊緣有粗齒,有時下部有一對淺裂片,上面綠色,被微毛,下面紫紅色,無毛。10-12月開花,頭狀花序直徑1.5-2厘米,在莖頂作傘房狀疏散排列,花序梗遠高於莖頂,總苞筒狀,革質,二層,外層近條形,小苞片狀,長僅為內層的1/3-1/2,內層條形,邊緣膜質,花黃色,全為管狀兩性花,花藥基部鈍,先端有附片,花柱分枝,具長鑽形有毛的附器。瘦果矩圓形,扁,有縱線條,被微毛,冠毛白色,絹毛狀。

生境與分布生於平原及低山區陰濕處,或家種於園圃。分布於浙江、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採集加工全年可采,因富含水質,難以晒乾,多鮮用。

性味功能甘、辛、涼。涼血止血,清熱消腫。

主治用法咳血,血崩,痛經,血氣痛,支氣管炎,盆腔炎,中暑,阿米巴痢疾,外用治創傷出血,潰瘍久不收口,疔瘡癰腫,甲溝炎。用量15-30克(鮮品60-12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用干葉研末敷患處。

參考配方1.咳血,支氣管炎,中暑:鮮紫背菜全草60-120克,水煎服。

2.阿米巴痢疾:鮮紫背菜全草60-120克,酸筍或酸筍水適量煎服。

3.痛經:鮮紫背菜全草60-120克,加酒炒制,水煎,飯前服。

4.盆腔炎:紫背菜嫩葉30克,湖廣草15克,水煎服。

5.腎盂腎炎腰痛:鮮紫背菜60克,黃毛耳草、仙鶴草各15克,水煎服。

6.疔瘡癰腫:鮮紫背菜適量,加少許食鹽或白糖,同搗爛,外敷患處。

7.甲溝炎:鮮紫背菜適量,搗爛加白酒少許,外敷患處。

8.創傷處血:鮮紫背葉全草搗爛外敷。

番木瓜

別名木瓜

來源番木瓜科番木瓜屬植物番木瓜CaricapapayaL.,以果實入葯。

形態特徵軟木質小喬木,高達8米,有乳汁。莖不分枝,有螺旋狀排列的粗大葉痕。葉大,聚生莖頂,有長葉柄,長超過60厘米,中空,葉片近圓形,常7-9深裂,直徑可達60厘米,裂片羽狀分裂。全年開乳黃色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排成長達1米下垂的圓錐花序,花冠下半部合生成筒狀,雌花單生或數朵排成傘房花序,花瓣5,分離,柱頭流蘇狀。漿果大,矩圓形,長可達30厘米,熟時橙黃色,果肉厚,黃色,內壁著生多數黑色的種子。

生境與分布福建、台灣、廣西、廣東及雲南南部廣泛栽培。

採集加工全年可采,生食或熟食,或切片晒乾備用。

藥理作用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主要呈現麻痹作用,家兔最小致死量為0.005克/公斤體重,死因主要是呼吸中樞麻痹及對心臟的直接損害。對離體家兔心臟開始即使心臟機能減弱,逐漸停止於擴張期。2.番木瓜未熟之乳汁中含有多量的番木瓜蛋白酶可溶解腸寄生蟲的外皮,而有驅腸蟲的作用。番木瓜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質,為蛋白質消化葯。3.番木瓜鹼有中樞神經麻醉和抗阿米巴痢疾的效果。

性味功能甘、平。消食健胃,滋補催乳,舒筋通絡。

主治用法脾胃虛弱,食欲不振,乳汁缺少,風濕關節痛,肢體麻木,胃、十二指腸潰瘍疼痛。用量10-15克。鮮用量不拘。

參考配方1.乳汁缺少:①鮮番木瓜半斤,豬蹄一個或鮮魚半斤,熬湯服。②鮮番木瓜、韭菜各適量,煮服。

2.胃、十二指腸潰瘍疼痛:番木瓜90-150克,鮮食。

註:

番木瓜葉有強心、消腫作用,種子可榨油。

油桐

別名桐子樹、三年桐、罌子桐、虎子桐

來源為大戟科油桐屬植物油桐Verniciafordii(Hemsl.)AiryShaw.,以根、葉、花、果殼、種子油入葯。

形態特徵落葉小喬木,高達10米,分枝伸展成扁平的樹冠。樹皮平滑,灰色,小枝粗壯,幼枝稍具長毛。冬芽頂生,延長,鱗片多數,外具油脂。單葉互生,具長柄,初被毛,後漸脫落,葉片卵形至心形,長8-20厘米,寬6-15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或截性,不裂或有時3淺裂,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初時疏生微毛,沿脈較密,後漸脫落,下面有緊貼密生的細毛。春季先葉開白而略紅色的花,為頂生聚傘花序,花單性,雌雄同株。萼不規則,2-3裂,裂片鑷合狀,花瓣5,雄花有雄蕊8-20,花絲基部合生,上端分離,且在花芽中彎曲,雌花子房3-5室,每室一胚珠,花柱2。核果近球形,直徑3-6厘米,頂端有尖頭,光滑無毛。種子具厚殼狀種皮。

生境與分布為栽培品。分布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

採集加工根常年可采,夏、秋季采葉及凋落的花,冬季采果,將種子取出。如用種子油,須另行加工。

藥理作用有劇烈瀉下作用。葉的蛋白凝固作用和抗溶血作用都強,具有較強的收斂性,促使創面結痂作用強而快。葉的水煎劑對多種細菌有強烈的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甘、微辛、寒。有小毒。根:消積驅蟲,祛風利濕。葉:解毒,殺蟲。花:清熱解毒,生肌。

主治用法根:驅蛔蟲,食積腹脹,風濕筋骨痛,濕氣水腫。葉:外用治瘡瘍,癬疥。花:外用治燒燙傷。根用量6-12克,水煎或燉肉服。葉、花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患處,花浸植物油內備用。

參考配方1.燒傷:①油劑:先用老南瓜瓤(去籽)浸入烏桕子油內,加蓋密封使其發酵。第二年春天取等量油桐花放入,待葯下沉即可(時間越長越好)。或用油桐花、南瓜瓤浸青油中,常攪拌,兩個月後應用,外搽創面。②粉劑:檵木葉、花1斤,研末,用生肌拔毒散(煅石膏30克,黃丹、冰片各10克)10克,和勻。清創後經常塗油劑,粉劑每日撒一次。

2.腸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油桐葉45克,水煎濃,分2次服。

3.皮膚皴裂:油桐子1個,埋入土中,半月後取出烘焦研末,加冰片1.5克,桃仁3克,用豬油調成軟膏,外搽。

4.尋常疣:鮮油桐子切去皮,取其汁外搽。

山蒼子

別名蓽澄茄、山雞椒、山香椒、山香根、豆豉姜、木姜子

來源為樟科木姜子屬植物山雞椒Litseacubeba(Lour.)Pers.,以果實、根、葉入葯。

形態特徵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米,全體無毛,有強烈的姜香。根圓錐形,灰白色。莖皮灰褐色,小枝細長,幼時被短毛。葉互生,葉柄長達1厘米,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5-11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亮綠色,下麵灰綠色,幼時被毛,後無毛。春季開淡黃色小花,雌雄異株,花序總梗纖細,每梗頂端有苞片4,上有4-6花組成小球狀傘形花序,雄花花被6,雄蕊9個,3輪,雌花花被5-6,有多數不育雄蕊,雌蕊有盾狀柱頭。果球形如黃豆大,香辣,成熟時黑色,基部有6齒狀宿存花被。

生境與分布生於向陽山坡林緣、灌木叢或雜木林中。分布於我國南部各省區。

採集季節果實秋季成熟時採集。根、葉全年可采。

藥理作用1.抑菌:山蒼子葉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均有抑制作用。2.山蒼子水浸液在體外可殺滅絲蟲幼蟲,對血吸蟲有抑制作用。3.山蒼子果實內有避蚊成分,40%山蒼子油塗搽後,8小時避蚊效果達94%以上,40%山蒼子酊甘油塗搽後6小時也有類似效果。4.山蒼子揮髮油給小鼠灌胃有祛痰作用。

性味功能辛、微苦、溫。祛風散寒,理氣止痛。

主治用法根:風濕骨痛,四肢麻木,腰腿痛,跌打損傷,感冒頭痛,胃痛。葉:外用治癰癤腫痛,乳腺炎,蟲蛇咬傷,預防蚊蟲叮咬。子:感冒頭痛,消化不良,胃痛。用量:根15-30克,子3-10克。葉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單純性消化不良:山蒼子6克,茶葉3克,雞矢藤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3-4次服。

2.風寒感冒:山蒼子根15-30克,水煎服,紅糖為引。

3.虛寒型胃痛:山蒼子、香附各15克,樟木子10克,水煎服。或山蒼子根30克,大棗15克,水煎分2次早晚飯前服。

4.急性乳腺炎:鮮山蒼子葉適量,與淘米水共搗,外敷患處。

5.行軍引起的腳腫:山蒼子葉、三加皮各15克,仙茅12克,薄荷、香附各3克,均鮮品混合搗爛,加白酒調敷患處,每日換藥一次。

註:1.市售蓽澄茄為山蒼子乾燥果實,市售復方山蒼子丸(蓽澄茄)治早中期血吸蟲病,糞檢轉陰率達90%;山蒼子治療阿米巴痢疾癥狀消失快,糞檢轉陰率達90%。

2.同屬植物中有木香子、木姜子、水蒼等,在不同地區也作山蒼子用。

委陵菜

別名毛雞腿子、野雞膀子、蛤蟆草、山蘿蔔、翻白草、白頭翁

來源為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chinensisSer.,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30-75厘米。根肥厚,木質化,成圓錐形,稍有分枝,外皮暗棕色。莖叢生,近直立或稍披散,被白色綿毛。葉為單數羽狀複葉,基生葉有柄,托葉鑽形,膜質,與葉柄合生,基生葉小葉15-31片,互生,中間一片較大,均為矩圓形,長1.5-5厘米,寬約1.5厘米,基部楔形,邊緣為規則的羽狀深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上面稍被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綿毛而成綠灰色。莖生葉幾無柄,互生,葉片較小。夏季莖頂抽出聚傘花序,總梗被

白色絨毛,花多數,具短梗,有副萼,花冠深黃色,直徑約1厘米,花瓣5,倒卵圓形,長5毫米,雄蕊多數,瘦果卵形有肋紋,多數聚生於有綿毛的花托上。

生境與分布生於丘陵、沙地、草坡及海邊濕處。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採集加工春季採挖幼嫩帶根全草,晒乾或鮮用。

藥理作用1.對阿米巴滋養體有殺滅作用。2.葉煎劑對麻醉狗的腸管及離體腸管均有抑制作用。3.委陵菜流浸膏有擴張支氣管作用。

性味功能甘、微苦、平。清熱解毒,止血,止痢。

主治用法阿米巴痢疾,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小兒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功能性子宮出血,風濕性關節炎,咽喉炎,百日咳,外用治外傷出血,癰癤腫毒。用量10-15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阿米巴痢疾,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委陵菜15克,水煎服。

2.小兒消化不良:委陵菜1斤,百蕊草90克,加水3升,煎2小時,過濾,反覆煎3次,並液濃縮為500毫升,每日3次,每次5-10毫升。

3.急、慢性腸炎:委陵菜、朝天罐各30克,地榆15克,青木香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肺結核用藥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斑葉蘭

別名小葉青、小青、麻葉青、銀線蓮、蘄蛇葯

來源為蘭科斑葉蘭屬植物斑葉蘭GoodyeraschlechtendalianaReichb.f.,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小草本,高12-30厘米。地下根狀莖白色,肉質,匍匐狀,根纖細,密生灰白色毛。莖直立,圓柱形,肉質,表面綠白色,密生綿毛,基部青綠色。葉近基生,狹卵形或卵狀急尖,長2-5厘米,寬約1.2厘米,全緣,先端銳尖,基部漸窄成楔狀,葉上面暗綠色有顯著的灰白色網紋,葉柄基部具筒狀膜質鞘。9月開花,花莖直立,苞片短於花,卵狀披針形,長約13毫米,花白色略帶淡紅,5-10朵成側生的總狀花序,具腺毛,萼片與花瓣幾等長,唇瓣與萼片等長,唇瓣基部下陷成球形囊包,其內有毛,先端反曲。蒴果近圓柱形,外面密生綿毛。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谷、山坡林下陰濕處富腐殖質的土壤上。分布於江蘇、浙江、江西、湖北、貴州、四川、廣東、福建等省區。

採集加工夏、秋採挖,洗凈,鮮用或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淡、寒。清肺止咳,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用法肺結核咳嗽,支氣管炎,外用治毒蛇咬傷,癰癤瘡瘍。用量3-10克。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肺結核咳嗽:斑葉蘭15克,燉肉吃。

2.支氣管炎:鮮斑葉蘭3-6克,水煎服。

3.毒蛇咬傷:①斑葉蘭3-6克,牡蒿葉6克,土細辛3克,金銀花10-12克,水煎服,每日3次,飯前服。②竹葉青咬傷:班葉蘭全草搗爛外敷。

4.癰腫瘡癤、毒蛇咬傷:班葉蘭鮮全草嚼爛或搗爛,敷患處。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紅酸七

別名油點草、白七、竹葉七、牛尾參

來源為百合科油點草屬植物粗軸油點草TricyrtismacropodaMiq.,以根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根狀莖近節部粗短塊狀,橫走,有時成串珠狀,下端生多數肉質、白色鬚根。莖單一,直立,圓柱形,被倒生粗毛。葉互生,無柄,卵圓形或橢圓形,長8-13厘米,寬3-16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形或稍心形,不抱莖或略抱莖,兩面被疏毛。疏花圓錐花序頂生或近頂腋生,總花梗生短毛,花被片6,白色,具紫色斑點,矩圓形,長1.5-2厘米,外輪基部具囊,雄蕊6,花絲稍長於花被,基部直立成管狀,圍繞花柱之外,上部外曲下垂,子房有3棱,花柱細長,中部以上3分支,外卷,頂端2深裂。蒴果矩圓形,長1.5-3厘米。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林下陰濕處。分布於華東、華南及陝西、江西、湖北、四川等省區。

採集加工夏秋採集,洗凈,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甘、溫。補虛止咳。

主治用法肺結核咳嗽,用量10-15克。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燕麥草

別名 野燕麥

來源 為禾本科燕麥屬植物野燕麥Avena fatua L.,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鬚根較堅韌。稈數枝叢生,直立。葉互生,有鬆弛長鞘,光滑或基部者被微毛,葉舌透明膜質,長1-5毫米,葉片扁平,長10-30厘米,寬4-12毫米,微粗糙,上面和邊緣有時疏生柔毛。夏初開花,圓錐花序疏散開展,長10-25厘米,分枝具角棱,粗糙,小穗長18-25毫米,有2-3花,小花梗細長下垂,頂端膨脹,小穗軸節間長約3毫米,密生淡棕色或白色硬毛,節脆硬易斷落,內外穎同形,近等長,具7-11脈,外稃質地堅硬,第一外稃長15-20毫米,背面中部以上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基盤密生短髭毛,稃體中部稍下處伸出長芒,長2-4厘米,膝曲,芒柱棕色,扭曲,內稃與外稃近似,也有芒,雄蕊3,子房被密毛,柱頭2枝,短。穎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縱溝,長6-8毫米。

生境與分布 生於田野或為田間雜草。分布於南北各省區。

採集加工 春夏採收,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 甘、平。收斂止血,固表止汗。

主治用法 吐血,血崩,白帶,便血,自汗,盜汗。用量15-30克。

參考配方 1.出虛汗,吐血後體虛:燕麥草燉豬肉服。

2.婦女紅崩:燕麥草、鮮雞血和酒燉藥服。

3.肺結核:鮮燕麥草125克,紅棗為引,水煎服。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高粱

別名 蜀黍

來源 禾本科高粱屬植物高粱Sorghum bicolor (Linn.) Moench.,以種子、根入葯。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稈較粗壯,直立,高305米,橫徑2-5厘米,基部節上具支撐根。葉鞘無毛或稍有白粉;葉舌硬膜質,先端圓,邊緣有纖毛;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40-70厘米,寬3-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或微成耳形,表面暗綠色,背面淡綠色或有白粉,兩面無毛,邊緣軟骨質,具微細小毛刺,中脈較寬,白色。圓錐花序疏鬆,主軸裸露,長15-45厘米,寬4-10厘米,總梗直立或微彎曲;主軸具縱棱,疏生細柔毛,分枝3-7枚,輪生,粗糙或有細毛,基部較密;每一總狀花序具3-6節,節間粗糙或稍扁;無柄小穗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4.5-6毫米,寬3.5-4.5毫米;兩穎均革質,上部及邊緣通常具毛,初時黃綠色,成熟後淡紅色至暗棕色;第一穎具12-16脈,頂端尖或具3小齒;第二穎7-9脈,邊緣有細毛;外稃透明膜質,第一外稃披針形,邊緣有長纖毛;第二外稃披針形至長橢圓形,具2-4脈,頂端稍2裂,裂齒間伸出一膝曲的芒,長約14毫米;雄蕊3,花藥長約3毫米。穎果長3.5-4毫米,淡紅色至棕紅色,熟時寬2.5-3毫米。有柄小穗柄長約2.5毫米,線形至披針形,長3-5毫米,雄性或中性,宿存,褐色至暗紅棕色;第一穎9-12脈,第二穎7-10脈。花果期6-9月。

生境與分布 我國南北各省均有栽培。

採集加工 9月採集,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 甘、平。燥濕祛痰,寧心安神。另:高梁根能利小便治膝痛、腳跟痛;高粱佛焰苞能清熱止血,治失血之病。

主治用法 濕痰咳嗽,胃痞不舒,失眠多夢,食積。用量15-30克。

參考配方 1.骨蒸癆熱:高粱根90-120克,黃花遠志60克,白馬骨30克,醉魚草根30克,硃砂根30克,錦雞兒30克,均用鮮品水煮,黃雞湯兌服。

2.熱咳吐血:高粱佛焰苞內的灰6-10克,兌白糖開水,稍涼,分3次服。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炮仗花

別名黃鱔藤

來源為紫葳科炮仗花屬植物炮仗花PyrostegiaigneaPresl[P.venustaBaill.].,以花和葉入葯。

形態特徵高大藤本,小枝有縱槽紋。三出複葉互生或近對生,柄長,被柔毛,有時小葉變態成3裂細線狀卷鬚,小葉片卵形至長方卵形,長4-1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全緣,綠色,下面有腺點。春季開橙紅色花,多朵排成下垂的圓錐花序,花長約6厘米,萼鐘形,有腺點,邊緣有睫毛,花冠管狀,微彎,中部以上稍膨大,裂片5,長方形,稍不等大,先端鈍,外翻,有明顯白色、被絨毛的邊,雄蕊4,突出,子房條形,有胚珠多數,蒴果。

生境與分布為熱帶栽培植物,廣東及雲南省有栽培。

採集加工全年可采。

性味功能花:甘、平。潤肺止咳。莖、葉:苦、微澀、平。清熱,利咽喉。

主治用法肺結核,咳嗽,咽喉腫痛,肝炎,支氣管炎。用量15-30克。或研粉,每次3克,溫開水送服。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紅絲線

別名紅絲線草、山藍、紅藍、青絲線、四川草
來源為爵床科紅絲線草(觀音草)屬植物紅絲線Peristropheroxburghiana(Schult.)Brem.,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可達50厘米。莖下部匍匐生根,中上部多分枝,節稍膨大,莢節狀;嫩枝被有柔毛。葉對生,具柄;葉片寬卵形或卵形,長1.5-5厘米,寬1-4厘米,兩面被毛,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稍圓鈍;將葉揉爛後放入開水中片刻即有紅色線條出現,稍久,水全部變紅,故名「紅絲線」。秋、冬開紫色花,聚傘花序有一對卵形葉狀苞片,內有花3朵,通常僅中央一朵發育;花萼短小;花冠管極細長,中部以上二唇形,上唇菱狀卵形,下唇窄長方形,先端3裂;雄蕊2個,與花柱近等長。果棒狀,2室,成熟時縱裂。種子4,扁球形。
生境與分布產於我國南方各省區,多為栽培。野生者生長於山坡、路旁。
採集季節全年可採收,洗凈,鮮用或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甘、淡、涼。清肺止咳,散瘀止血。
主治用法肺結核咯血,肺炎,糖尿病;跌打損傷腫痛。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孕婦忌服。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龍船花

別名百日紅、映山紅、紅櫻樹

來源茜草科龍船花屬植物龍船花IxorachinensisLam.,以根、莖、花入葯。

形態特徵小灌木,高0.5-2米。莖直立,多分枝,小枝褐色。單葉對生,葉柄極短,葉片矩圓狀披針形或矩圓狀倒卵形,長6-13厘米,寬3-4厘米,先端鈍短尖,基部楔尖或渾圓,全緣,薄革質或紙質。夏季開紅或黃紅色花,傘房狀3岐聚傘花序頂生,花多而稠密,徑6-12厘米,總花梗短,枝梗紅色。萼齒4裂,花冠管細長,長1.6-3厘米,裂片倒卵形或近圓形,長5-7毫米,先端渾圓,雄蕊著生於花冠喉部,花盤肉質,子房下位。漿果近球形,直徑7-8毫米,成熟時黑紅色。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路旁或疏林下,也有栽培。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等地區。

採集加工根、莖全年可采,夏季採花。

性味功能苦、微澀、涼。散瘀止血,調經,降壓。

主治用法根、莖:肺結核咯血,胃痛,風濕關節炎,跌打損傷。花:月經不調,閉經,高血壓病。根、莖用量15-30克,花用量10-15克。孕婦忌服。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白葉藤

別名紅藤仔、飛揚藤、胱皮藤、紅絲線、扛棺回

來源為蘿藦科白葉藤屬植物白葉藤Crytolepissinensis(Lour.)Merr.,以全株入葯。

形態特徵木質藤本,具乳汁。小枝通常紅褐色,無毛。葉對生,矩圓形,長1.5-6厘米,寬0.8-2.5厘米,兩端圓形,頂端具小尖頭,上面淡綠色,下面蒼白色,無毛;側脈每邊5-9條。4-9月開淡黃色花,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比葉為長;花蕾矩圓形,頂端尾狀漸尖;花萼5裂,內有10個腺體;花冠裂片條狀披針形,比花冠筒長2倍,向右覆蓋;副花冠生於冠筒內面,卵圓形;雄蕊5,載粉器匙形,每室1個。蓇葖果長披針形,長達12.5厘米,直徑0.6-0.8厘米;種子頂端具種毛。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山谷、水溝邊、疏林下。分布於台灣、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區。

採集季節全年可采,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甘、淡、涼。有小毒。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止血。

主治用法肺結核咯血,肺熱咯血,胃出血,毒蛇咬傷,瘡毒潰瘍,疥瘡,跌打刀傷。鮮品用量10-15克;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肺結核咯血、肺熱咯血、胃出血:白葉藤半斤搗爛,沖蜜糖適量,取汁內服。另取莖葉60克,水煎服,每日1劑,重症2劑。

2.毒蛇咬傷、瘡毒潰瘍:鮮白葉藤10-15克,搗汁沖酒服,並用鮮品適量搗爛外敷。

註:本品服用過量,能產生腹痛等副作用。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硬骨凌霄

別名 竹林標、駁骨軟絲蓮、紅花倒水連

來源 為紫葳科硬骨凌霄屬植物硬骨凌霄Tecomaria capensis (Thunb.) Spach.,以全草、花入葯。

形態特徵 常綠、披散灌木,高約1-2米;枝細長,帶綠褐色,常有小瘤狀凸起。葉具柄,小葉7-9片,卵形至闊橢圓形,長1-2.5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多少偏斜,邊緣有不規則而鈍頭的粗鋸齒,兩面無毛或於背面脈腋內被綿毛。花組成頂生、具總花梗的總狀花序;萼管短,裂片三角形;花冠橙紅色至鮮紅色,有深紅色縱紋,稍呈漏斗狀,彎曲,長4-5厘米,裂片成2唇形,上唇1裂片頂端2淺裂,下唇3裂片全緣,擴展;發育雄蕊4枚伸出於花冠管外;子房長圓形;花柱細長。蒴果長2.5-5厘米。花期:春季。

生境與分布 原產南部非洲,廣東、廣西、雲南有栽培。

採集加工 春季採花,莖葉全年可採集,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 莖葉:辛、平。散瘀消腫。花:酸、寒。通經利尿。

主治用法 肺結核,肺炎,支氣管炎,哮喘,咽喉腫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用量15克。孕婦忌服。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吊竹梅

別名 花葉竹夾菜、紅蓮、鴨舌紅、金髮草、白帶草、紫背鴨跖草、紅竹殼菜、百毒散

來源 鴨跖草科水竹草屬植物水竹草Zebrina pendula Schnizl.,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水汁較多,稍帶肉質。莖匍匐,節處生根,分枝多,枝短時直立,長時則披散。葉互生,短柄成鞘狀抱莖,葉片橢圓卵形或長方橢圓形,長3-7厘米,寬1.5-3厘米,先端急尖至漸尖或稍鈍,全緣,上面綠色有紫白色相間的縱條,下面紫色,通常無毛,僅基部近葉鞘口或有時全部葉鞘生有長毛。花全年開放,少花,聚傘花序聚生於一對稍不等大的頂生葉狀佛焰苞內,花萼管狀3裂,蒼白色,柔弱,花冠管狀,白色,3裂片玫瑰紫色,長約3毫米,雄蕊6,插生花冠管喉部,花柱絲狀,柱頭頭狀,3裂。

生境與分布 生於山邊、溝邊、村邊、園邊較陰濕的草地上。為引入栽培植物,逸出野生,在廣東、廣西、福建等省區。各地都有盆栽。

採集加工 全年採收,鮮用或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 甘、涼。清熱解毒,涼血,利尿。

主治用法 肺結核咳嗽咯血,咽喉腫痛,急性結膜炎,細菌性痢疾,腎炎水腫,尿路感染,白帶,疽,毒蛇咬傷。用量10-15克。體弱虛寒者及孕婦忌服。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文竹

別名 小百部
來源 為百合科天門冬屬植物文竹Asparagus setaceus (Kunth) Jessop.,以塊根入葯。
形態特徵 攀援植物,高可達幾米。根稍肉質,細長。莖的分枝極多,分枝近平滑。葉狀枝通常每10-13枚成簇,剛毛狀,略具3棱,長4-5毫米;鱗片狀葉基部稍具刺狀距或距不明顯。花通常每1-3(4)朵腋生,白色,有短梗;花被片長約7毫米。漿果直徑約6-7毫米,熟時紫黑色,有1-3顆種子。
生境與分布 原產南部非洲,我國各地常見栽培。
採集加工 秋季採集,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 甘、微苦、平。潤肺止咳。
主治用法 肺結核咳嗽,急性支氣管炎,阿米巴痢疾。用量6-30克,水煎服。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冷水花

別名 水麻葉

來源 為蕁麻科冷水花屬植物冷水花Pilea notata Wright.,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 草本,無毛,高25-65厘米。莖肉質,有匍匐莖與分枝。單葉對生,兩片稍不等大,葉柄一長一短,葉片窄卵形或卵形,長4-11厘米,寬1.6-4.8厘米,先端漸尖或成尾狀,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在基部以上有淺鋸齒,具3條主脈,鍾乳體條形而明顯,在葉兩面均勻,脈上也有分布。花雌雄異株,雄花序長達4厘米,花被片、雄蕊均為4,雌花序較短而密,雌花被片3或4,柱頭畫筆頭狀。果實為瘦果。

生境與分布 生於林下或溝邊陰濕處。分布於廣東、廣西、長江中下游諸省,北達陝西南部、河南南部。很多地方作為觀葉植物栽培。

採集加工 夏、秋採集,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 淡、微苦、涼。清熱利濕。

主治用法 黃疸,肺結核。用量10-30克。孕婦忌用。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石瓜子

別名 上樹瓜子、石仙桃、瓜子金、小耳環、乳汁藤來源 為蘿藦科眼樹蓮屬植物眼樹蓮Dischidia chinensis Champ. ex Benth.,以全草入葯。形態特徵 藤本,長3-5米。莖肉質而纖弱,節上生根,莖、葉折斷有乳汁。單葉對生,肉質,具短柄,葉片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約1.5厘米,寬約1厘米,先端圓形或短尖,基端楔尖,全緣。秋季開黃白色小花,聚傘花序腋生,近無梗,花萼5深裂,裂片極小,卵狀矩圓形,花冠壇狀,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管球形,較裂片長,喉部被長柔毛,雄蕊5,副花冠錨狀,有柄,頂端條形,2裂,其中間有一細小圓形的乳頭狀突起,花絲合成一短管,花粉塊每室一個,直立。蓇葖果纖弱,1-2個,披針狀圓柱形,長約5-8厘米,直徑4毫米。種子頂端有白絹質種毛。生境與分布 生於山地雜木林中或山谷、溪邊,攀附於大樹上或石壁上。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區。採集加工 全年可採集,晒乾備用。性味功能 甘、微酸、寒。清肺化痰,涼血解毒。主治用法 肺結核,支氣管炎,百日咳,咳血,痢疾,小兒疳積,外用治跌打腫痛,癤瘡腫痛,毒蛇咬傷。用量10-15克,水煎沖蜜糖服。外用適量,搗爛外敷。水煎外洗,可治小兒膿包瘡。附註:同屬植物金瓜核藤Dischidia esquirolii (Levl.) Tsiang.與上種近似,葉稍大,長1.8-2厘米,寬1.5厘米,先端鈍,稍具短尖頭。花冠白色,喉部無毛,副花冠亦5裂,但中間無乳頭狀突起。分布於廣西、貴州、雲南。全草煎水外洗,可治瘡疥。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貓爪草

別名 小毛茛
來源 為毛茛科毛茛屬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以塊根入葯。
形態特徵 多年生小草本。塊根數個簇生,肉質,近紡錘形,黑色,形似貓爪。莖高5-17厘米,無毛或近無毛,分枝。基生葉叢生,有長柄,無毛,或為三出複葉,或為單葉三淺裂或三全裂,葉片長0.5-1.7厘米,寬0.5-1.5厘米,小葉或一回裂片淺裂或細裂成條形小裂片,葉柄長達7厘米,莖生葉多無柄,較小,細裂。3-4月開花,花序有少數花,萼片5,綠色,長約3毫米,外面有疏柔毛,花瓣5,黃色,倒卵形,長約8毫米,基部有蜜槽,雄蕊和心皮均為多數,無毛。
生境與分布 生於濕草地或水田邊。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各省區,東至台灣,北達河南南部,南達廣西北部。
採集加工 秋、冬季採挖,去鬚根,洗凈,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 苦、辛、平,有小毒。解毒,散結。
主治用法 肺結核,淋巴結結核,淋巴結炎,咽喉炎。用量15-30克。
參考配方 淋巴結結核:貓爪草15克,夏枯草15克,天冬、麥冬、百部各6克,水煎服。肝腎陰虛加生熟地各10克,何首烏、白芍各10克;氣血不足或潰久不收加党參、黃芪、當歸各10克;肝火亢盛加丹皮10克。每日一劑,連服30劑。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石龍芮

別名 無毛野芹菜、鴨巴掌、水堇、水黃瓜香、打鑼錘、清香草
來源 為毛茛科毛茛屬植物石龍芮Ranunculus sceleratus L.,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15-45厘米。莖直立,疏生短柔毛或變無毛。基生葉和下部葉具長柄,葉片寬卵形,長3-5厘米,寬4-7厘米,3深裂,有時裂達基部,中央裂片菱狀倒卵形,3淺裂,全緣或有疏圓齒,側生裂片不等的2或3裂,莖上部葉變小,裂片窄倒卵形,3裂。夏季開花,花序常具較多花,花小,萼片5,淡綠色,船型,長2.5-3.2毫米,外面被短柔毛,花瓣5,黃色,窄倒卵形,長1.5-3毫米,基部蜜槽不具鱗片,雄蕊10-20,心皮70-130,無毛,花柱短。聚合果矩圓形,長約7毫米,瘦果寬卵形,扁,長約1.2毫米。
生境與分布 生於溪溝邊或濕潤地。我國各省區均有分布。
採集加工 夏秋採收。洗凈,晒乾或鮮用。
性味功能 苦、辛、平。有毒。消腫,拔毒,散結,截瘧。
主治用法 淋巴結結核,瘧疾,癰腫,蛇咬傷,慢性下肢潰瘍。不能內服。
參考配方 1.淋巴結結核:干全草適量,油煎成膏狀,塗敷。
2.瘧疾:鮮全草適量,搗爛,於發作前6小時敷大椎穴。
3.癰腫,蛇咬傷:鮮全草搗爛絞汁塗患處。
4.慢性下肢潰瘍:熬膏塗患處。鮮品25公斤可熬膏1公斤,每日塗一次,見愈後隔日塗一次。

附註:本品不能內服。誤食可致口腔灼熱,隨後腫脹,咀嚼困難,劇烈腹瀉,脈搏緩慢,呼吸困難,瞳孔散大,嚴重者可致死亡。中毒早期可用0.2%高錳酸鉀溶液洗胃,服蛋清及活性炭,靜注葡萄糖鹽水,腹劇痛可用阿托品。皮膚上誤用過量或過久,產生灼傷時,可用清水、硼酸或鞣酸溶液洗滌。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腎蕨

別名 圓羊齒、蜈蚣草、蜈蚣蕨、篦子草、石黃皮、天鵝抱蛋、石蛋果、蛇蛋參、鳳凰蛋、獁卵、涼水果來源 為骨碎補科腎蕨屬植物腎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 (L.) Presl.,以全草或塊莖入葯。形態特徵 多年生附生及土生植物,高30-60厘米。根狀莖直立,被鱗片,下部有粗鐵絲狀的匍匐莖向四方擴展,在匍匐莖上生有無數卵狀球形半透明的塊莖,外被黃棕色絨毛,外表色黃,內含水汁較多。葉簇生,柄長6-9厘米,下部有亮棕色鱗片,葉片披針形,一回羽狀,羽片多數,無柄,披針形,常呈覆瓦狀緊密排列,形似蜈蚣,長約2厘米,寬約6毫米,先端鈍,基部心形或圓形,其上方多少呈耳形,邊緣有圓齒,葉中軸棕黃色,稍被細長棕色鱗片,葉面幾無毛。孢子囊群在葉邊緣內小脈的頂端著生,沿中脈兩旁各有1行,囊群蓋圓腎形。生境與分布 附生或土生於溪邊林下及石山、石窩等處。分布於西南、中南及江西、福建、台灣等省。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性味功能 甘、淡、微澀、涼。清熱利濕,寧肺止咳,軟堅消積。主治用法 感冒發熱,咳嗽,肺結核咯血,痢疾,急性腸炎,小兒疳積,中毒性消化不良,泌尿系感染,外用治乳腺炎,淋巴結炎。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參考配方 1.刀傷:腎蕨嫩葉嚼絨敷傷處。2.淋濁:腎蕨15克,杉樹尖21個,夏枯草15克,野蘿蔔菜12克,煎水對白糖服。3.吐血:腎蕨根莖30克,水煎服。

磨盤草

別名 耳響草、白麻、石磨仔、磨仔草、磨檔草來源 錦葵科苘麻屬植物磨盤草Abutilon indicum (L.) G. Don.,以全草或根入葯。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亞灌木狀草本,高0.5-2.5米,通體被灰白色短柔毛。莖直立,分枝多。單葉互生,葉柄長1.5-5厘米,托葉呈葉狀,葉片卵圓形至寬卵形,長3-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心形,邊緣疏生鋸齒,有時全緣,下麵灰綠色。秋季開花,單生莖頂和葉腋,花梗長而芊弱,可達4厘米,花萼5裂,被有柔毛,花冠淺鍾狀,直徑約2厘米,黃色,花瓣5,倒卵形,長於萼片2倍以上,雄蕊多數,合生成筒狀,心皮15-20枚,環繞中軸而生。果實扁圓形,磨盤狀,有棱,直徑約2厘米,分果頂端具短芒。種子腎形,疏被短柔毛。生境與分布 生於山地、原野、濱海、田邊。分布於福建、台灣、湖南、廣西、廣東、貴州、雲南等省區。採集加工 夏秋採集。性味功能 甘、淡、平。疏風清熱,益氣通竅,祛痰利尿。主治用法 感冒,久熱不退,流行性腮腺炎,耳鳴、耳聾,肺結核,小便不利。用量15-30克。孕婦慎用。參考配方 早期浸潤型肺結核:磨盤草根、崗梅根各15-30克,十大功勞10-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一劑。

大狼把草

別名狼把草、接力草、針線包、一包針

來源為菊科刺針草屬植物大狼把草BidensfrondosaL.,同屬植物狼把草BidenstripartiteL.,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1.大狼把草:一年生草本,高達1米有餘。莖往往帶紫紅色,羽狀複葉對生,小葉3-5片,披針形,邊緣有鋸齒,側脈平行而明顯。頭狀花淡黃色,生於枝梢,外面有綠色苞片。果扁平,頂端有一對尖刺,刺上又生微細刺毛。圖示為大狼把草。

2.狼把草:一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全體無毛。根多偏斜,粗壯,土黃色。莖基部匍匐,節上生根,上部直立,有稜角,常帶暗紫色。葉對生,有短柄,柄有窄翅,上部葉3深裂或不裂,中部葉羽狀3-5裂,頂端裂片較大,均為長橢圓狀披針形,下部葉羽狀分裂或羽狀複葉,邊緣均具鋸齒。秋季開花,頭狀花序,球形,頂生及腋生,有梗,總苞杯狀,下有一輪倒披針形葉狀苞片,全為管狀花,兩性,黃色,冠毛2條,刺狀。瘦果扁平,頂端截形,褐色,兩側邊緣各有一列倒生的鉤刺,頂端冠毛刺狀,2條,上有倒刺。

生境與分布生於田野、路旁、濕地。我國各地普遍分布。

採集加工6-9月採收。

性味功能苦、甘、平。強壯,養陰斂汗,清熱解毒。

主治用法黑鬢髮,令人不老,體虛乏力,盜汗,感冒,扁桃體炎,咽喉炎,腸炎,痢疾,泌尿系感染,閉經,咯血,痢疾,小兒疳積,外用治癤腫,濕疹,皮癬,丹毒。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或鮮草絞汁擦患處。

參考配方1.肺癆咳血:狼把草30-60克,水煎服。

2.吐血:狼把草30-60克,水煎服。

3.頭暈:狼把草30克,燉豬肉半斤吃。

4.積年疳痢,丈夫血痢:取狼把草全草2斤,搗絞取汁一小升,納白面半個雞蛋大份量,和勻,空腹頓服,極重者不過三服。或收苗陰乾搗末,蜜水半盞,服一方寸匙。

5.積年癬,天陰即癢,搔出黃水:狼把草苗葉搗末摻之。

黃精

別名山姜、黃芝

來源為百合科黃精屬植物PolygonatummultiflorumL.,以根狀莖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根塊狀,肥大多肉。橫走。莖圓形,高50-100厘米。葉互生,無柄,葉片橢圓形或長卵形,先端鈍尖,基腳漸狹,葉兩面光滑,葉脈縱行5-7條,葉背面帶粉白色。初夏葉腋抽花梗,繖形花序,花淡綠色,3-5朵,鐘形,下垂。漿果,暗紅色,約黃豆大。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河邊、溪邊潮濕的草叢中。產於華南地區。

採集加工秋、冬季挖根。去鬚根,蒸10-20分鐘後取出晾曬。

藥理作用1.黃精浸膏經口給於家兔,血糖起初正常,後逐漸增高,然後降低,並對腎上腺素引起的血糖過高有顯著抑制作用。2.水浸液和乙醇浸液有降低麻醉動物血壓的作用。3.動物實驗表明,黃精具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效果。4.抑菌實驗:其水煎劑對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也有抑制作用。黃精的結晶成分對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甘、平。無毒。補腎健脾,強筋壯骨,潤肺生津。

主治用法肺結核乾咳無痰,久病津虧口乾,倦怠乏力,糖尿病,高血壓病。用量10-20克。

參考配方1.肺結核咯血:黃精1斤,白芨、百部各半斤,玉竹250克,共研細粉,煉蜜為丸。每服10克,每日3次。

2.肺燥咳嗽:黃精15克,北沙參12克,杏仁、桑葉、麥冬各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3.冠心病,心絞痛:黃精、昆布各15克,柏子仁、菖蒲、鬱金各10克,延胡索6克,山楂25克,煎成膏劑,每日1劑,分3次服,4周為一療程。

4.肺結核病後體虛:黃精15-30克,水煎服或燉豬肉食。

5.脾胃虛弱、體倦無力:黃精、党參、淮山各30克,蒸雞食用。

註:

作黃精用的植物較多,有輪葉黃精、囊絲黃精、西南黃精、裸花黃精、卷葉黃精、棒絲黃精、斑莖黃精、多花黃精、紫花黃精等,產地不同,均作黃精用。

麥斛

別名果上葉、石豆、一掛魚、羊奶草、青蘭、單葉石棗、石仙桃

來源為蘭科石豆蘭屬植物麥斛BulbophylluminconspicuumMaxim.,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狀莖匍匐狀,質硬,上生多數卵圓形的假鱗莖,假鱗莖直立,鮮時綠色,干後變黃綠色,外表有皺溝,彼此相距有1厘米左右,每個假鱗莖基部生多數鬚根,單葉生於假鱗莖之上,通常倒卵狀長橢圓形,肥厚,革質,硬而脆,黃綠色,中脈凹陷,葉長1-3厘米,寬不及1厘米,先端明顯凹缺,下部漸尖成柄,楔形,全緣。夏季從假鱗莖基部側方長出花葶,高不超過葉,通常單花,白色,很小,直徑不及5毫米,花瓣卵形,邊緣呈撕裂狀,唇瓣短小而肥厚。

生境與分布附生於山林樹榦上及濕石上。分布於華東、華南及陝西、湖北、貴州等省區。

採集加工全年可采。

性味功能甘、淡、涼。滋陰清熱,化痰止咳。

主治用法肺燥咳嗽,肺結核咯血,熱病煩渴,扁桃體炎。用量6-15克。

參考配方1.虛熱干嗽:麥斛30克,麥冬15克,桑葉10克,水煎服。

2.急性扁桃體炎:麥斛30克,杠板歸75克,一枝黃花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3.發熱:麥斛30克,水煎服。

4.肺結核:麥斛30克,豬瘦肉30克,水燉,服湯食肉。

5.吐血:麥斛30-60克,半春蓮(蘭科植物)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6.支氣管擴張:麥斛30克,烏韭15-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麥冬

別名麥門冬

來源為百合科沿階草屬植物沿階草Ophiopogonjaponica(Thunb.)Ker,-Gawl.,及麥冬屬植物大麥冬LiriopespicataLour.,以塊根入葯。

形態特徵1.沿階草(細葉麥冬、韭菜麥冬):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有細長的匍匐莖,其上有膜質鱗片,鬚根細長,先端或中部膨大成紡錘形的肉質塊根。葉叢生,長條形,長15-20厘米,少有30厘米,寬2-4毫米,兩面光滑無毛,暗綠色。7月開花,花葶從葉叢中生出,短於葉,常隱於葉叢中,長7-12厘米,總狀花序頂生,長1-3厘米,約生10花,常2-3朵聚生,花梗粗短,長3-4毫米,花被片6,淡紫色或青紫色,長約5毫米,稍下垂,雄蕊6,子房半下位。漿果球形,藍黑色。

2.大麥冬(土麥冬):肉質塊根較前種為大,花葶較長,長於葉叢,葉長15-30厘米,寬4-7毫米。

生境與分布栽培或野生於山林下、山溝溪旁及山坡草叢中。除東北外大部分省區有野生。

採集加工野生品清明後採收。

藥理作用:1.麥冬粉對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2.日本產禾葉麥冬給家兔肌注,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性味功能甘、微苦、涼。滋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除煩。

主治用法熱病傷津,心煩,口渴,咽干,肺熱燥咳,肺結核咯血。用量5-10克。

參考配方1.咳嗽、咽痛、音啞:麥冬、天冬各1斤,蜂蜜半斤,熬膏,每服10-15克,溫開水送服。

2.肺胃陰傷、咽乾咳嗽:麥冬12克,半夏、人蔘、梗米、大棗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3.肺燥咳嗽:麥冬15克,桑白皮15克,水煎服。

4.肺結核咳嗽:麥冬、薏米、蛤粉各12克,水煎服。

5.百日咳:麥冬、天冬各15克,百合10克,鮮竹葉6克,水煎服。

6.糖尿病(上消):党參、麥冬、知母各10克,竹葉、天花粉各15克,生地12克,葛根、茯神各6克,五味子、甘草各3克,水煎服。

鐵包金

別名鼠乳根、老鼠耳、鴨公青、烏龍根、老鼠耳、勾兒茶

來源為鼠李科勾兒茶屬植物細葉勾兒茶Berchemialineata(L.)DC.,以根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半藤狀灌木,長1-4米。主根較粗壯,支根多,表面褐黑色,有細縱紋,內面黃色,故稱「鐵包金」。枝條圓柱形,灰褐色,堅韌,稍有短柔毛。葉互生,有短柄,紙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1.7厘米,寬0.5-1厘米,先端鈍圓而有小凸尖,基部圓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麵灰白色,兩面無毛,側脈5-7對。秋季開白色小花,2-4朵聚集於枝頂或葉腋,有短柔毛,萼片和花瓣各5,窄披針形或條形。核果小,長卵形,長4-5毫米,熟時紫黑色,可食用。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野坡地、路旁或溝谷灌叢中。分布於福建、台灣、湖南、廣西、廣東等省區。

採集加工全年可采。

性味功能微苦、澀、平。化瘀止血,鎮咳止痛。

主治用法肺結核咯血,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精神分裂症,跌打損傷,風濕骨痛,疔瘡癤腫,頸淋巴結腫大,睾丸腫痛。用量15-60克。

參考配方1.肺結核咯血:鐵包金60克,穿破石30克,白芨12克,阿膠10克,搗碎沖服或水煎服。

2.鼻出血,肺結核咯血,胃出血:鐵包金30克,白芨、百合各15克,桃仁6克,白茅根10克,水煎服。

3.慢性氣管炎:鐵包金莖葉60克,水煎濃縮製成糖漿100毫升,分3次服。15天為一療程。

4.腦震蕩:①鐵包金45克,鉤藤、川芎、白芷各15克。②鐵包金45克,地膽草、兩面針、雞血藤、千斤拔、三叉苦、七葉蓮各15克。先服方①,若20天左右病情無變化,再服方②。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5.內傷吐血、潰瘍出血、胃痛腹痛、偏正頭痛:鐵包金30-60克,水煎服。

6.燙火傷:鐵包金葉研末,調搽油外搽患處。

7.跌打損傷、蛇咬傷:鐵包金根適量,浸酒外搽。

葎草

別名拉拉秧、拉拉藤、五爪龍、簕草、大葉五爪龍、拉狗蛋、割人草、鋸鋸藤

來源桑科葎草屬植物葎草Humulusscandens(Lour.)Merr.,以全草或花、葉入葯。

形態特徵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草本,長達4米多。莖枝和葉柄密生倒鉤刺,莖淡綠色,有縱棱。單葉對生,有長柄,長5-20厘米,葉近腎狀五角形,直徑7-10厘米,掌狀五深裂,稀為3或7,裂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粗鋸齒,葉兩面生粗糙剛毛,下面有黃色小油點。秋季開花,花小,單性異株,花序腋生,雄花排成長15-25厘米的圓錐花序,花淡黃綠色,花被5,披針形,外側有毛茸及細腺點,雄蕊5,花絲絲狀,甚短,雌花10餘朵集成近圓形的短穗狀花序,腋生,苞片葉狀小形,附有2托葉,每苞有2花,苞及托葉邊緣有睫毛,背面具透明的長剛毛及腺點,托葉卵形,先端長尖,包被雌花,每個雌花有一鱗狀花被,緊包雌蕊,子房單一,上部突起,疏生細毛。果穗綠色,類似松球狀,瘦果球形微扁。

生境與分布生於溝邊、路旁、村旁。是一種常見惡性雜草。除青海、新疆、西藏外,全國都有分布。

採集加工夏、秋採集。

藥理作用抑菌試驗:50%的葎草乙醇浸液對福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葎草花、果對結核桿菌有顯著抑制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甘、苦、寒。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主治用法肺結核潮熱,胃腸炎,痢疾,感冒發熱,小便不利,腎盂腎炎,急性腎炎,膀胱炎,泌尿繫結石,外用治癰癤腫毒,濕疹,毒蛇咬傷。用量10-15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蛇咬傷則敷傷口周圍。

參考配方1.急、慢性胃腸炎:葎草30克,紅糖適量,水煎服。

2.肺結核:葎草雌花穗30克(干品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7日為一療程。

3.濕疹,黃水瘡:葎草葉焙乾,研末,用醋調成糊狀,外搽。

4.皮癬:鮮葎草葉搗爛,用醋調敷,干後另換,以皮面轉紅為止。

5.毒蛇咬傷:鮮葎草葉適量,搗爛敷傷口周圍。另用鮮葉30克,積雪草30克,煎水代茶飲。

6.九子瘍(瘰癧):鮮葎草葉60克,酒、白糖各30克,煎水服。另用鮮葎草、鮮積雪草各15克,豆豉3克,搗爛包患處,一日一換。

荔枝草

別名薺寧、雪見草、雪裡青、癩子草、癩團草、癩疙寶草、蛤蟆草、豬婆草

來源為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荔枝草SalviaplebeiaR.Brown.,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一、二年生草本,高15-90厘米,全株被短柔毛。莖直立或傾斜,多分支,四棱形。基生葉成蓮座狀,有柄,葉片長橢圓形,邊緣有鈍鋸齒,上面有顯著皺縮。莖生葉對生,卵形或長園狀披針形,長2-6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園楔形,邊緣有圓鋸齒,下面有金黃色腺點。夏初開小花,輪傘花序頂生及腋生,每輪2-6朵花,集成多輪的穗狀花序,花萼小,鍾狀,長約3毫米,被疏毛及淡黃色腺點,花冠唇形,淡紫色,長不及4毫米,上唇全緣,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性,側裂片近於半圓形,雄蕊著生於下唇基部,伸出花冠管外而蓋於上唇之下,花藥1室,花盤在前面延長。小堅果倒卵園形,褐色。

生境與分布生於河邊、路旁、田邊、堤邊等陰濕處。分布於我國華東、中南及西南各省區。

採集加工全年可采,以秋末冬初採收為好。

藥理作用1.荔枝草水煎劑與其黃酮甙對小鼠均有鎮咳作用。黃酮甙還有祛痰、平喘作用。2.抑菌試驗:本品水煎劑對白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甲型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苦、辛、涼。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涼血止血。

主治用法扁桃體炎,肺結核咯血,支氣管炎,腹水腫脹,腎炎水腫,崩漏,便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外用治癰腫,痔瘡腫痛,乳腺炎,陰道炎。用量10-15克。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患處。

參考配方1.肺結核咯血:荔枝草30克,豬瘦肉60克,水燉半小時,吃肉喝湯。

2.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荔枝草15-30克,水煎服。

3.急性乳腺炎:鮮荔枝草適量,洗凈搗爛,塞入患側鼻孔,每次20-30分鐘,每日2次。

4.慢性氣管炎:①荔枝草、映山紅、射干、車前草、小薊各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一劑,10天為一療程。②鮮荔枝草2斤,加水煎成1斤,沉澱取液,加糖適量,每服50毫升,每日2次,10天為一療程。

5.陰道炎、宮頸糜爛:荔枝草1斤,洗、切,加水6-7斤,煮沸10分鐘,過濾,沖洗陰道;或將葯濃縮至500毫升,洗陰道,後用棉球浸濃縮液納入陰道內宮頸處(棉球需系一線,以便於牽出)。每日沖洗和換棉球一次,7天為一療程,間隔2-3天進行第二個療程。

羊耳菊

別名白牛膽、大力王、毛柴胡、葉下白、山白芷、衝天白、小茅香、大茅香、牛耳風、羊耳風、白面風、白背風、綿毛旋覆花、天鵝絨、毛舌頭、毛山肖

來源為菊科旋覆花屬植物羊耳菊InulacappaDC.,以根或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半常綠或落葉亞灌木,高約1米。根狀莖粗狀,木質,堅韌,黃褐色或烏黑色。莖枝直立,圓柱形,被綿毛,少分支,有縱細溝,芽被銀白綿毛。葉互生,無柄或有短柄,長橢圓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稍有小齒,上面綠色,有腺點,被粗毛,背面被厚絹毛或灰白色綿毛。秋季開花,頭狀花序多個密集於長的總梗上,在枝頂排成圓錐狀,總苞卵形,苞片短,被密毛,托盤禿裸,有窩點。花黃色,外圍舌狀花雄性,舌狀花冠先端每為3裂,中央管狀花兩性,先端5裂,雄蕊5,花藥基部矢形,有長尾。瘦果,圓柱形,有棱,被白色毛,冠毛黃白色。

生境與分布常生於向陽山坡、草地及灌木叢中。分布於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採集加工夏、秋采割全草,春、秋挖根。

藥理作用本品水煎即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宋氏痢疾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辛、微苦、溫。散寒解表,祛風消腫,行氣止痛。

主治用法風寒感冒,咳嗽,神經性頭痛,胃痛,風濕腰腿痛,跌打腫痛,月經不調,白帶,血吸蟲病。用量15-30克。

參考配方1.血吸蟲病:羊耳菊(全草)、蒼耳草(根、莖)各3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劑,20-30天為一療程。

2.感冒頭痛:羊耳菊全草15克,或加一枝黃花15克,金銀花10克,水煎服。

3.小兒疳積、小兒腎炎:羊耳菊根10-15克,水煎服。

4.乳腺炎:鮮羊耳菊全草搗爛外敷。

5.肺結核:羊耳菊全草45-60克,豬排骨100-150克,煮熟,吃肉喝湯。

紫金牛

別名矮地茶、矮茶風、矮腳樟、平地木、地青杠、四葉茶、五托香、火炭酸、老勿大、千年不大、千年矮、不出林

來源紫金牛科紫金牛屬植物紫金牛Ardisiajaponica(Hornsted)Blume.,以全株入葯。

形態特徵常綠小灌木,高10-3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暗紅色,下面生根。地上莖直立,不分枝,表面紫褐色,有細條紋,具短腺毛,幼嫩時毛密而明顯。單葉互生,柄短,有毛,葉片近革質,常成對或3-7片集生於莖頂,窄橢圓形至寬橢圓形,長4-7厘米,寬1.5-3厘米,兩端尖,邊緣具尖鋸齒,上面光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中脈有微毛,腺點多集中近於葉緣部分。夏季開花,通常2-6朵,組成腋生短總狀花序,萼片5,花冠輻狀展開,直徑1厘米,先端5裂,青白色,有赤色小點,雄蕊5,生於花冠喉部,花絲短,子房上位。核果球形,熟時紅色,有宿存花萼和花柱。

生境與分布生於低山區較稀疏林下或竹林下。分布於陝西及華東、中南、西南等省區。

採集加工四季均可採集。

藥理作用1.紫金牛水煎劑腹腔給葯,對小白鼠實驗性咳嗽有明顯止咳作用。灌胃給葯對小白鼠祛痰作用顯著。2.所含密花醌有驅除絛蟲的作用。3.所含黃酮甙肌注或腹腔注射,均有對抗組織胺引致豚鼠的致喘作用。4.抑菌試驗:其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並對接種流感病毒的雞胚有一定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辛、平。止咳化痰,祛風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用法支氣管炎,大葉性肺炎,小兒肺炎,肺結核,肝炎,痢疾、急性腎炎,尿路感染,痛經,跌打損傷,風濕筋骨酸痛,外用治皮膚瘙癢,漆瘡。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參考配方1.慢性支氣管炎:紫金牛12克,胡頹子葉、魚腥草各15克,桔梗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2.小兒肺炎:紫金牛30克,枇杷葉7片,陳皮15克,如咯血或痰中帶血加旱蓮草15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3.肺結核:①紫金牛60克,菝葜、白馬骨各30克,水300毫升,煎成150毫升,每服50毫升,日3次。②紫金牛8克,五指毛桃、穿破石、百部、白芨各3克,桑白皮1.5克,和蜜為丸,丸重3克,含生葯8克。每服1丸,日3次,飯後溫開水送服。小兒酌減。

4.潰瘍病出血:50%紫金牛煎劑100-200毫升,分3-4次服。

5.急性黃疸型肝炎:紫金牛30克,紅糖適量,紅棗10枚,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一個月。

6.漆瘡:紫金牛60-120克,煎水外洗。

7.皮膚搔癢:紫金牛60-120克,杠板歸、鬼針草各60克,水煎洗浴。

紫菀

別名紫苑、小辮兒、夾板菜、驢耳朵菜、軟紫菀

來源為菊科紫菀屬植物紫菀AstertataricusL.f.,以根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達1.5米。根狀莖粗短,簇生多數細長根,外皮灰褐色。莖直立,單生,表面有淺溝,上部有分枝,疏生短毛,下部無毛。基生葉叢生,開花時漸枯落,葉片篦狀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20-40厘米,寬6-12厘米,基部漸窄,下部延長成翼狀葉柄,邊緣有銳鋸齒,兩面疏生小剛毛,莖生葉互生,漸無柄,葉片披針形,長18-35厘米,寬5-10厘米。夏、秋季開花,頭狀花序多數,傘房狀排列,有長梗,密被短毛。總苞半球形,綠色微帶紫,邊緣舌狀花藍紫色,雌性,中央管狀花黃色,兩性。瘦果扁平,一側彎凸,一側平直,被短毛,冠毛白色或淡褐色,較瘦果長3-4倍。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或河邊草地。野生品主要分布於東北及河北、內蒙古等地區。其他各地野生或栽培均有。

採集加工秋後至第二年春初採挖,將細根編成小辮狀晒乾。

藥理作用1.紫菀皂素能使動物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而有祛痰作用。2.紫菀根的醇提取物分離的無色針狀結晶對小白鼠實驗性咳嗽有鎮咳作用。3.紫菀對艾氏腹水癌有抗癌作用。4.紫菀黃色素有利尿作用。5.抑菌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宋內氏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均有抑制作用。6.本品含皂甙,有強烈溶血作用,不宜作注射使用。

性味功能苦、溫。潤肺,化痰,止咳。

主治用法支氣管炎,咳喘,肺結核,咯血。用量6-10克。

參考配方1.肺結核咳嗽:紫菀、貝母、知母、五味子各10克,驢皮膠(烊化)、甘草、桔梗各6克,水煎服。

2.慢性氣管炎:紫茶片,每片含紫菀乙醚沉出物0.064克,矮地茶甲醇提出物0.065克,穿地龍乙醇提出物0.044克,豬膽酸0.024克,每次服5片,每日3次,10日為一療程。

3.慢性氣管炎,咳嗽有痰:紫菀、款冬花、百部各10克,烏梅3個,生薑3片,水煎服。

4.咳嗽,痰中帶血:紫菀125克,五味子60克,作蜜丸,每次口含化服10克,每日2次。

5.肺傷咳嗽:紫菀15克,水一盞,煎7分,溫服,日3次。

註:多種菊科紫菀屬植物、菊科橐吾屬植物可作紫菀入葯。

紫背天葵

別名天葵、天葵子、天葵草、千年老鼠屎、金耗子屎、夏無蹤、散血球

來源毛茛科天葵屬植物天葵Semiaquilegiaadoxoides(DC.)Makino.,以塊根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小草本。塊根肉質,略呈紡錘形或橢圓形,長1-2.5厘米,粗3-6毫米,外皮棕黑色,下部有細長支根或鬚根。莖高10-30厘米,數枝自塊根叢出,有疏柔毛,分枝。基生葉多數,為一回三出複葉,葉柄長3-12厘米,小葉扇狀菱形或倒卵狀菱形,長0.6-2.5厘米,寬1-2.8厘米,3深裂,裂片疏生粗齒,上面綠色,下面常紫色,故有紫背天葵之名。3-4月開小花,有2至數朵,萼片5,花瓣狀,白色,常帶淡紫色,窄橢圓形,長4-6毫米,花瓣小,匙形,長2.5-3.5毫米,基部短管狀,雄蕊8-14,退化雄蕊約2,心皮3-5,花柱短。蓇葖果長6-7毫米。

生境與分布生於丘陵、低山林下或石下陰處。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各省,北達陝西南部,南達廣東北部。

採集加工春季採集塊根。

藥理作用抑菌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甘、苦、寒。有小毒。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主治用法疔瘡癤腫,乳腺炎,扁桃體炎,淋巴結結核,跌打損傷,毒蛇咬傷,小便不利。用量3-1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脾胃虛弱者不宜用。

參考配方1.疔瘡癤腫:紫背天葵塊根(天葵子)10克,野菊花、犁頭草、石斛、金銀花各15克,蒲公英30克,水煎服。

2.急性扁桃體炎:天葵子10-15個,搗爛煎服。

3.淋巴結結核:①天葵子10-20克,搗爛,水酒各半沖服。也可與雞蛋2個,加水同煮,吃蛋喝湯。②新鮮天葵子5克,海藻、昆布、桔梗、貝母各30克,海螵蛸15克,共研細末,酒糊為丸如綠豆大,日服2次,每次6克,飯後溫酒送服。

4.毒蛇咬傷:鮮天葵子20克,七葉一枝花根狀莖15克,鮮蒲公英30克,麥冬10克,水煎服,並用鮮紫背天葵全草搗爛,敷患處,葯干後換藥。

5.肺結核:天葵子60克,豬肚1個,煮爛,去藥渣,使豬肚與湯。

竹節參(附:珠子參)

別名白三七、明七、竹根七、蘿蔔七、蜈蚣七、峨三七、野三七、竹節人蔘、七葉子

來源為五加科人蔘屬植物竹節參PanaxjaponicusC.AMey.,以根狀莖及肉質塊根入葯。根狀莖稱竹節參,塊根稱明七或白三七,葉稱七葉子。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40-50厘米。根狀莖橫卧,成竹鞭狀,節結膨大,節間較短,每節有一淺環形莖基痕,側面常生多數圓錐狀肉質根。莖直立,平滑。掌狀複葉數個輪生莖頂,葉柄光滑,小葉3-7,多為5,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約3.5-11厘米,寬1-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或楔形,邊緣有鋸齒,脈上有時疏生短刺毛。5-6月開花,傘形花序由莖頂葉叢中抽出,單一或有分枝,萼綠色,先端齒狀,花瓣5,淡黃綠色,雄蕊5,子房下位,2室,花柱2。核果漿果狀,球形,熟時紅色,頂端常為黑色。種子2-3粒。

生境與分布野生於高山灌叢陰濕地或岩石溝澗旁邊。主要分布於西南地區,此外,陝西、甘肅、河南也有分布。

採集加工花前採挖,根狀莖和肉質根分別晒乾備用。

藥理作用用珠子參(佔70%)、竹節參水煎劑給大鼠口服(10克/公斤),對大鼠試驗性關節炎及棉球肉芽腫有明顯抑制作用。對垂體-腎上腺系統未見有何作用。

性味功能甘、微苦、溫。滋補強壯,散瘀止痛,止血。

主治用法病後虛弱,肺結核咯血,衄血,閉經,產後血瘀腹痛,寒濕痹痛,跌打損傷。用量3-10克。

參考配方1.肺結核吐血:竹節參、白茅根、茜草根、麥冬、天冬各10克,水煎服。

2.跌打損傷:竹節參、當歸、川芎各10克,紅花、桃仁各6克,水煎服。

珠子參

為同科屬植物大葉三七。高40-100厘米。根狀莖細長,彎曲橫卧,節膨大呈球狀或紡錘狀,節間細長或極短,節部生須狀根。葉柄細長,有時被刺毛,小葉長10-13厘米,寬5-7厘米,邊緣及兩面散生刺毛。秋季開黃綠色花。果球形,熟時鮮紅色。此外,羽葉三七與之同功效。

性味功能:苦、微甘、溫。祛瘀生新,止痛止血。用量10-15克。外用時研粉敷傷口。

葉稱為參葉或七葉,有生津止渴功能,治暑熱傷津,頭暈目眩。

百合

別名野百合、喇叭筒、山百合、葯百合、家百合

來源為百合科百合屬植物百合LiliumbrowniiF.E.Brownvar.viridulumBaker.卷丹L.lancifoliumThunb.細葉百合L.pumilumDC.,以鱗莖入葯。

形態特徵1.百合:多年生草本,高70-150厘米。鱗莖球形,淡白色,其暴露部分帶紫色,先端鱗葉常開放如菏花狀,長3.5-5厘米,直徑3-5厘米,下面生多數鬚根。莖圓柱形,直立,不分枝,光滑無毛,常帶紫褐色斑點。葉互生,無柄,披針形至橢圓披針形,長5-15厘米,寬1.5-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窄,全緣或微波狀,平行脈5條。6-7月開花,花大,極香,單生於莖頂,少有一朵以上者,花梗長3-10厘米,花被漏斗狀,白色而背帶褐色,裂片6,向外張開或稍反卷,長13-20厘米,寬2.5-3.5厘米,先端尖,基部漸窄,雄蕊6,花絲細長,子房上位,花柱細長,柱頭3列。蒴果有多數種子,種子扁平,圍以三角形翅。

2.卷丹:鱗莖卵圓扁球形。莖被白毛。花橙紅色,有紫黑色點,花被片強烈外卷,雄蕊伸出極長。

3.細葉百合:葉密集,窄條形,寬1-3毫米,花俯垂,花被向外反卷,鮮紅色或紫紅色,內面無暗紫色斑點。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草地,林邊及濕潤肥沃土壤上。百合分布於東北、西北及山東、河北等地。卷丹分布於河北、陝西、甘肅、山東、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省區,多有栽培。細葉百合分布於東北、西北、華北等地。

採集加工秋季採收,鱗莖上橫切一刀,鱗片即散開,開水燙或蒸5-10分鐘,迅速撈出,洗凈去粘液,攤開晒乾。

性味功能甘、平。潤肺止咳,寧心安神。

主治用法肺結核咳嗽,痰中帶血,神經衰弱,心煩不安。用量6-15克。

參考配方1.肺結核咳嗽、咯血(百合固金湯):百合25克,麥冬、玄參、芍藥各10克,生地黃12克,熟地黃20克,當歸、甘草、桔梗各5克,貝母6克,水煎服。

2.體虛咳嗽:百合30克,煮爛,加糖食用,如痰中帶血,百合15克,白及10克,水煎服。

3.神經衰弱,心煩,心慌,失眠:百合15克,知母6克,水煎服。

註:百合屬多種植物的鱗莖可作百合入葯。

白芨

別名白根、地螺絲、白雞兒、白雞娃、連及草、羊角七

來源為蘭科白芨屬植物白芨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狹葉白芨B.ochraceaSchltr.,以塊莖入葯。

形態特徵1.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地下塊莖扁圓形或不規則菱形,肉質,黃白色,生有多數鬚根,常數個並生,其上顯有多個同心環型葉痕,形似雞眼,又象螺絲。葉3-6片,披針形或廣披針形,長15-40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下延成鞘狀抱莖。夏季開花,總狀花序頂生,常有花3-8朵,苞片長圓狀披針形,長2-3厘米,花淡紫紅色,花瓣不整齊,其中有一較大者形如唇狀,倒卵長圓形,3淺裂,中裂片有皺紋,中央有褶片5條。蒴果紡錘狀,長約3.5厘米,有6條縱棱。

2.狹葉白芨:近前種。花白色或淡黃色,葉條狀披針形,寬通常不到2.5厘米。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坡草叢中及疏林下,各地亦有栽培。分布於華東、華南及陝西、甘肅、四川、雲南等地。

採集季節初冬採挖,開水內煮至透心(約10分鐘),撞去外皮,晒乾。或趁鮮切片,晒乾。

藥理作用1.止血實驗:將狗肝葉或脾大部分切除,兔大腿肌肉作橫行切斷,先將較大動脈結紮,再以白芨水浸出物覆蓋創面,可自行粘著,出血立即停止。2.將白芨液注入蛙血循環後,可是末梢血管內的血細胞凝集。病理切片見白芨對組織的局部反應性很小,植入後的第三天可見接觸的創面約1厘米內所有血管均形成栓塞現象,植入後的第五天左右可被吸收。

性味功能苦、甘、涼。補肺止血,消腫生肌。

主治用法肺結核咳血,支氣管擴張咯血,胃潰瘍吐血,尿血,便血,外用治外傷出血,燒燙傷。用量:6-15克,或研粉吞3-6克。外用適量,研粉或鮮品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肺結核咯血:白芨、川貝母、百合各等量,共研細粉,每次服3克,每日2-3次。

2.支氣管擴張咯血,肺結核咯血:白芨、海螵蛸、三七各180克,共研細粉,每服10克,每日3次。

3.咯血,吐血,便血:白芨、地榆各2斤,仙鶴草10斤,將白及、地榆研粉,仙鶴草熬膏,混合,製成顆粒壓片芨及研粉,每次服6克,每日3次。

甘露子

別名寶塔菜、地蠶、草石蠶、土人蔘、地牯牛草

來源為唇形科水蘇屬植物甘露子StachyssieboldiMiq.,以全草或塊莖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達60厘米。通體被短毛,基部有匍匐枝,匍匐枝的下端有白色螺絲形肉質塊莖。莖四棱形,棱上有倒生的長刺毛。葉對生,葉柄長1-5厘米,葉片卵形或橢圓長卵形,長3-10厘米,寬1.5-6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心形或近圓形,邊緣有圓鋸齒,兩面有長柔毛。夏季開淡紅紫色花,苞片披針形,兩面有長柔毛,輪傘花序3-6輪在枝梢集成窄長間斷假穗狀花序,小花梗基部有一對脫落性剛毛狀小苞片,花萼二唇形,外被腺毛,花冠二唇形,上唇窄長方形,下唇3裂,有斑點,雄蕊2強,花柱極長,柱頭2裂。4小堅果黑色,包於宿萼內。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溝陰濕地或有水之處。分布於西北及河北、山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貴州等地。各地通常栽培。

採集加工夏、秋季採收全草,秋季挖塊莖,鮮用或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甘、平。祛風熱利濕,活血散瘀,補中益氣。

主治用法黃疸,尿路感染,風熱感冒,肺結核,神經衰弱,病後體虛,外用治瘡毒腫痛,蛇蟲咬傷。用量6-15克。外用鮮根莖適量,搗爛敷患處。不宜生食多食。與諸魚同食令人吐。

參考配方1.肺癆:甘露子根120克,燉豬肺,常吃。

2.風熱感冒:甘露子全草60克,水煎服。

海芋

別名痕芋頭、狼毒、野芋頭、山芋頭、大蟲芋、天芋、天蒙

來源為天南星科海芋屬植物海芋Alocasiaodora(Roxb.)K.Koch.,以根狀莖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肉質大草本,高可達5米。根狀莖肉質粗壯,圓柱形,長可達30厘米,粗可達10厘米,外皮茶褐色。葉極大,近革質,葉柄粗壯,長60-90厘米,下部擴大而抱莖,葉片箭狀寬卵形,長30-90厘米,寬20-60厘米,先端短尖或鈍,基部心狀箭形,葉緣淺波狀,側脈9-12對,上面亮綠色。春末夏初由一葉腋內長出1-2個肉穗花序,外圍粉綠色呈舟狀的佛焰苞所包圍,花單性,雌雄同株,無花被,常有臭氣。漿果硃紅色至紫紅色,近球形,密排於肉穗花序上。

生境與分布生於山谷疏林下的陰濕處、水溝邊或村莊附近肥沃地上。分布於福建、台灣、廣西、廣東及江西、湖南、貴州、雲南的南部。

採集加工全年可采,剝去外層粗皮。本品有毒,須用大米炒至焦黃,久煎(2小時以上)去毒,方能內服。否則引起舌腫麻木,甚至有中樞神經中毒癥狀,輕者可用米醋或生薑解毒。

性味功能微辛、澀、寒,有毒。清熱解毒,消腫。

主治用法感冒,肺結核,腸傷寒,蛇蟲咬傷,瘡瘍腫毒。用量10-15克,鮮品30-60克。久煎後方能內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但不能敷正常皮膚。不能與密陀僧同用。

參考配方1.流行性感冒:鮮海芋根狀莖10斤,去皮洗凈,切成薄片,用大米120克,食鹽15克,混合入鍋,急火炒至大米成棕黑色,加水20斤,煮沸2小時,過濾。預防:每日1次,每次150毫升,連服3天。治療:每日2次,每次150毫升。

2.肺結核:海芋根狀莖幹片1斤,加水10斤,久煎至3斤時過濾,再濃縮至1斤,加入適量的糖。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3次,小兒酌減,15-30天為一療程。

款冬花

別名冬花

來源為菊科款冬屬植物款冬TussilagofarfaraL.,以花蕾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葉基生,具長柄,葉片圓心形或腎心形,長7-10厘米,寬10-15厘米,先端近圓形或鈍尖,基部心形,邊緣有波狀疏齒,上面暗綠色,光滑無毛,下面密生白色茸毛,具掌狀網脈。花冬季先葉開放,花葶數枝,高5-10厘米,被茸毛,苞葉橢圓形,淡紫褐色,10餘片,密接互生於花葶上,頭狀花序單一頂生,總苞片20-30片,排成1-2層,被茸毛,邊花舌狀,雌性,雌蕊1個,子房下位,中央花管狀,雄性,花冠先端5裂,雄蕊5,聚葯。瘦果長橢圓形,有明顯縱棱,具冠毛。

生境與分布生於河邊沙地或栽培。分布於華北、西北及河南、湖北、四川、西藏等地區。

採集加工在12月花尚未出土時挖取花蕾,不宜用手摸和水洗,以免變色,放通風處陰乾,待半干時篩去泥土,去凈花梗,再晾至全乾。過程中不宜日晒、用手翻動,並要防冰凍,否則會發黑。

藥理作用1.小鼠實驗結果表明,款冬花有鎮咳作用。2.款冬花醚提取物對組織胺引起的支氣管痙攣的解痙效力不如氨茶鹼確實。3.款冬花醚提取物給動物注射有興奮呼吸的作用,並能維持一定時間。這種呼吸興奮的作用可被六烴季銨減弱。4.款冬花提取液和煎劑給麻醉貓、兔作靜脈注射,對血壓的影響表現為三個時相:先呈短暫微降,迅呈急劇上升,然後維持一段時間的高血壓。

性味功能辛、甘、溫。潤肺、化痰、止咳。

主治用法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咳嗽,氣喘,消渴。用量5-10克。

參考配方1.咳嗽氣喘:款冬花、杏仁、桑白皮各10克,知母、貝母各6克,水煎服。

2.咳嗽,痰中帶血:款冬花、百合各125克,制蜜丸,每服10克,每日2次,開水送服。

3.慢性氣管炎,咳嗽不止:蜜炙

款冬花適量,裝入煙斗中當煙吸。

4.口中疳瘡:款冬花、黃連等分為末,用唾津調成餅,先以蛇床子煎湯嗽口,乃以餅縛之,少頃立消。

註:陝西、青海等地以菊科蜂斗菜屬植物蜂斗菜或毛裂蜂斗菜花蕾作款冬花用。

枇杷葉

別名盧橘

來源為薔薇科枇杷屬植物枇杷Eriobotryajaponica(Thunb.)Lindl.,以葉、根、核入葯。

形態特徵常綠小喬木,高5-10米,小枝粗壯,密被銹色絨毛。單葉互生,革質,倒卵狀披針形或矩狀橢圓形,葉片甚大,長12-30厘米,寬3-9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下延成不明顯的柄,上部邊緣疏生淺齒,上面深綠色,多皺、有光澤,下面被銹色毛,以脈上為多,羽狀側脈12-21對,於下面明顯突出。夏、秋開花,圓錐花序頂生,密被銹色絨毛,花密集,花萼壺形,5淺裂,花冠淡黃白色,直徑約1.5厘米,5裂,花瓣卵形至橢圓形,長約8毫米,雄蕊20餘個,花柱5條,離生。梨果球形或橢圓形,直徑2-5厘米,橙黃色。種子1-5粒,扁圓形,深棕色,光亮。

生境與分布原產四川山地,現多為栽培。分布於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採集加工四季可採收,一般春末采鮮葉。

藥理作用1.所含苦杏仁甙能分離出氫氰酸,有止咳、鎮痛作用。2.苦杏仁甙水解產生苯甲醛在消化道內有抑制酵母的作用。3.枇杷葉的油脂質有輕度祛痰作用。4.動物實驗證明枇杷葉水煎液有抑菌、平喘、祛痰作用。5.抑菌試驗:枇杷葉提取物對白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苦、平。化痰止咳,和胃降氣。枇杷根:苦、平,清肺止咳,鎮痛下乳。主治肺結核咳嗽,風濕筋骨疼痛,乳汁不通。用量6-30克。枇杷核:苦、寒,疏肝理氣,主治疝痛,淋巴結結核,咳嗽。用量5-10克。

主治用法支氣管炎,肺熱咳喘,胃熱嘔吐。用量:5-10克。

參考配方1.支氣管炎:枇杷葉、野菊花各15克,白茅根、旱蓮草、柏子仁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2.慢性氣管炎:枇杷葉2.1克,黃芪、陳皮各1.3克,炮附子、白芍、炙甘草各0.9克,肉桂、乾薑各0.84克,以上為一日量,共為細粉,製成丸,每日分2次服,連服2個月。

3.百日咳:①枇杷葉2斤,百部2斤,白茅根2斤,大蒜頭1斤,絲瓜絡半斤,清水25斤,煎至8斤,每次服一茶杯,日3次。②枇杷葉15克,桑白皮15克,地骨皮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4.感冒咳嗽:枇杷葉15克,紫蘇15克,水煎服。

天冬

別名天門冬、明天冬、天冬草、倪鈴、絲冬、趕條蛇、多仔婆、三百棒、飛天蜈蚣

來源為百合科天門冬屬植物天門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r.)Merr.,以塊根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攀援藤本,全體光滑無毛。塊根肉質,叢生,長橢圓形或紡錘形,長4-10厘米,外皮灰黃色。莖細長,常扭曲,長1-2米,有很多分枝,葉狀枝常2-4叢生,扁平而具棱,條形或狹條形,長1-2.5厘米,少數達3厘米,寬1毫米左右,略伸直或稍彎曲,先端刺針狀,葉退化成鱗片狀,在主莖上變成下彎的短刺。夏季開黃白色或白色花,花雜性,1-3朵叢生,下垂,花梗中部有關節,花被6片,排成二輪,雄蕊6,著生於花被管基部,花藥成丁字形,子房3室,柱頭3岐。漿果球形,熟時紅色,種子1粒。

生境與分布生於陰濕山野林邊、山坡草叢中或丘陵地帶灌木叢中。我國華南、西南、華中及河南、山東有分布。

採集季節立秋後採挖。洗凈,去鬚根,大小條分開煮,煮至外皮能剝下時撈出,趁熱去外皮,晒乾或烘乾,成品條肥厚,色黃亮。

藥理作用1.所含天門冬醯胺,經動物實驗有鎮咳祛痰作用。2.抑菌試驗:本品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肺炎雙球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甘、微苦、寒。養陰清熱,潤燥生津,止咳化痰。

主治用法肺結核,氣管炎,白喉,百日咳,口燥咽干,熱病口渴,糖尿病,大便燥結,外用治瘡瘍腫毒,蛇咬傷。用量6-1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肺結核咳嗽,乾咳或痰中帶血,下午低燒,夜眠出汗:天冬15克,生地黃、沙參各12克,水煎服。

2.百日咳:天冬、麥冬、百部、瓜蔞各6克,陳皮、貝母各3克,水煎服。

3.早期乳癌:鮮天冬搗碎榨汁,每次服汁相當於鮮品90克,每日3次,飯前兌適量黃酒服。

4.肺熱咳血,內傷吐血:天冬10-15克,水煎服。

5.癆熱咳嗽:天冬、麥冬各10克,黃精12克,知母6克,水煎服。

6.無名腫毒:天冬搗爛敷患處。

7.心煩:天冬、麥冬各15克,水楊柳10克,水煎服。

8.蛇咬傷:天冬葉、大蒜、雄黃各適量,搗爛敷患處。

大薊

別名大刺兒菜、大刺蓋、老虎脷、山蘿蔔、刺蘿蔔、雞母刺、大惡雞婆

來源為菊科薊屬植物大薊CirsiumjaponicumDC.,以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長圓錐形,簇生。莖直立,有細縱紋,基部具白色絲狀毛,基生葉有柄,開花時不凋落,成蓮座狀,葉片倒披針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2-30厘米,羽狀深裂,裂片5-6對,邊緣齒狀,齒端有尖刺,上面綠色,疏生絲狀毛,下麵灰綠色,脈上有毛,中部葉無柄,基部抱莖,羽狀深裂,邊緣有刺,上部葉漸小。夏季開花,頭狀花序單一,或數個生於枝端集成圓錐狀,總苞鐘形,長1.5-2厘米,寬2.5-4厘米,被蛛絲狀毛,苞片長披針形,多層。花兩性,管狀,紫紅色,裂片5,雄蕊5,花藥頂端有附屬片,基部有尾。瘦果長橢圓形,長約3毫米,冠毛羽狀,暗灰色。

生境與分布野生於山坡、路旁等地方。我國南北各省區均有分布。

採集季節春、夏開花前連根挖取。

藥理作用1.水煎劑、乙醇-水浸劑、乙醇浸劑對狗、兔有麻醉和降低血壓的作用。2.水煎劑在1:4000濃度時能抑制人型結核桿菌生長,乙醇浸劑1:30000時仍有抑制作用。3.本品對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甘、涼。涼血止血,散瘀消腫。

主治用法衄血、咯血、吐血、尿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肝炎、腎炎、乳腺炎、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癰癤腫毒。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1.上呼吸道出血:大薊根150克研粉,白糖30克,香料適量,混勻,每服3克,每日3次。

2.肺結核咯血:大薊、小薊、荷葉、側柏葉、茅根、茜草、梔子、大黃、丹皮、棕櫚各適量,共炒碳存性,研細粉。用白藕搗汁,或生蘿蔔汁調藥粉,每服10-15克,飯後服。

3.功能性子宮出血、月經過多:大薊、小薊、茜草、炒蒲黃各10克,女貞子、旱蓮草各12克,水煎服。

4.產後流血不止:大薊、杉木炭、百草霜各15克,水煎,分兩次服,每日一劑。

5.慢性腎炎:大薊根30克,中華石薺薴12克,積雪草、兗州卷柏、車前草各15克,加豬瘦肉適量,水燉,早晚分服。

註:同屬植物較多,有野薊、虎薊、煙管薊、青刺薊、藏大薊等,也作大薊用。但飛廉、小薊不可混淆,它止血,不消腫。

地骨皮

別名枸杞

來源為茄科枸杞屬植物枸杞LyciumchinenseMill.以根皮(地骨皮)、果實(枸杞子)入葯。

形態特徵灌木,高1-2米,全體光滑無毛。主根長,有支根,外皮黃褐色,粗糙。莖多分支,枝條細長,先端通常彎曲下垂,外皮灰色,小枝常刺狀。葉互生或有時簇生,有短柄,葉片卵狀披針形至菱狀卵形,長2-6厘米,寬0.6-2.5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窄楔形,全緣。夏季開花,花單生或3-5多簇生於葉腋,花冠漏斗狀,淡紫色,先端5裂,裂片基部有紫色條紋,筒內雄蕊著生處有毛一輪,雄蕊5,挺出花外,花藥丁字狀著生,花盤5裂,圍繞子房下部,子房2室,花柱細長伸出花外。漿果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0.5-2厘米,熟時深紅色至桔紅色,種子多數。

生境與分布常生於原野及山野陽坡,多為栽培。我國南北各省區均有分布。

採集加工春、秋兩季挖根,剝取根皮。果熟時采果。

藥理作用1.地骨皮對結核病引起的低熱有解熱作用,對試驗性發熱的家兔也有顯著的退熱作用。2.地骨皮酊劑給麻醉犬注射,有持久穩定的降壓作用,同時心率減慢,呼吸增快。3.地骨皮有鎮靜作用。4.地骨皮對家兔有短暫的輕度的降血糖作用。5.地骨皮對動物離體子宮有顯著的興奮作用。6.抑菌:地骨皮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甲型附傷寒桿菌及福氏痢疾桿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7.枸杞子有降低血糖的作用。8.枸杞子水提取物對家兔可有中樞性及末稍性副交感神經興奮作用,心臟抑制,血壓下降。9.所含的甜菜鹼可擴張血管,對豚鼠離體腸管有收縮作用。能增加血清及肝的磷脂含量。10.枸杞子有降膽固醇作用,有輕微抗拒家兔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作用。

性味功能地骨皮:甘、寒,清熱退燒,涼血,降血壓。枸杞子:甘、平,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主治用法地骨皮:肺結核低熱,肺熱咳嗽,糖尿病,高血壓病。用量6-12克。枸杞子:腎虛精血不足,腰脊酸痛,性神經衰弱,頭目眩暈,視力減退。用量6-12克。

參考配方1.陰虛潮熱:地骨皮、知母、銀柴胡各10克,鱉甲12克,水煎服。

2.肺熱咳嗽:地骨皮12克,桑白皮、知母各10克,黃芩、甘草各6克,水煎服。

3.瘧疾:鮮地骨皮30克,茶葉3克,水煎,發作前2-3小時服。

4.肝腎不足、頭暈盜汗、迎風流淚: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藥各12克,山萸肉、丹皮、澤瀉各10克,煎服。

5.腎虛腰痛:枸杞子、金毛狗脊各12克,水煎服。

蘭草

別名蘭花

來源品種較多,為蘭科蘭屬植物,有建蘭、多花蘭、山蘭,圖片所示為山蘭Cymbidiumgoeringii(Rchb.f.)Rchb.f.,以根或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1.建蘭(八月蘭):多年生草本,鬚根海綿質,長繩狀,稍肥厚。葉叢生,條狀披針形,長30-50厘米,寬7-15毫米,稍堅挺。夏秋開花,極芳香,花葶通常略短於葉,基部有鞘狀葉3片,穗狀花序有花3-10朵,苞片遠較子房為短,花徑3-4厘米,萼片長圓披針形,長2-2.5厘米,短尖,綠色或淡黃色,有紫色線條,花瓣稍小而色淡,唇瓣卵狀長圓形,全緣或微3裂,綠黃色帶紅斑或褐斑。蒴果橢圓形。

2.多花蘭(夏蘭、九頭蘭、六月蘭):多年生附生草本。假鱗莖粗大,長圓形,鬚根叢生,肉質,柱狀,黃白色。葉5-6片,叢生,葉片革質剛硬,直立,先端外展,寬條形,長達85厘米,寬2-3厘米,基部窄縮成鞘,鞘基擴大,葉片落後鞘上有明顯的葉柄痕迹。夏季開紅褐色花,芳香,花葶從葉叢抽出,高約45厘米,有鞘葉2-4片,長達5厘米,上生總狀花序,花7-10朵,花梗連子房長1.6-3厘米,苞片甚小,三角形,花徑約3厘米,萼片長圓披針形,邊緣稍向後卷,花瓣向兩邊開展,唇瓣短於花被,3裂,側裂片直立,有紫紅色斜斑紋,邊緣紫紅色,中裂片長圓形,先端稍反折,中部有兩條淺黃色脊。

3.山蘭(春蘭):多年生草本,假鱗莖密集成簇,根多數,粉白色,稍肉質。葉叢生,質較軟,窄條形,長20-25厘米,寬6-10毫米,先端急尖,邊緣有微齒。春季開花,花葶較短,高10-25厘米,花單生,黃綠色稍帶紫色斑紋,萼片狹矩圓形,稍肉質,花瓣似萼較短,唇瓣反卷,較萼片為短,白色帶赤紫斑。蒴果長約7厘米,徑1.5-2厘米。

生境與分布建蘭生於山野,多為栽培;多花蘭附生於樹上或岩石上,分布於華東、華南、西南、西藏等地區;山蘭野生於林下或岩石上,多為栽培,分布於華東、華南、西南各地。

採集加工四季採收,鮮用或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辛、平。滋陰清肺,化痰止咳。

主治用法百日咳,肺結核咳嗽,咯血,神經衰弱,頭暈腰痛,尿路感染,白帶。用量3-10克。

參考配方肺結核咯血:蘭草根30克,搗爛取汁,調冰糖燉服。

兒茶

別名兒茶膏、孩兒茶、黑兒茶

來源為豆科金合歡屬植物兒茶樹Acaciacatechu(L.)Willd.,以干枝加水煎汁濃縮而成的干浸膏入葯。

形態特徵落葉喬木,高6-13米。小枝細,有棘刺。葉為二回雙數羽狀複葉,互生,葉軸基部有棘針雙生,扁平狀,葉軸上著生羽片10-20對,每羽片上具小葉30-50對,小葉條形,兩面被疏毛。8-9月開花,總狀花序腋生,花萼基部聯合呈筒狀,上部分裂,有疏毛,花瓣5,長披針形,黃色或白色,雄蕊多數,伸出花冠之外,雌蕊1,子房上位,長卵形。莢果扁而薄,連果梗長6-12厘米,寬1-2厘米,種子7-8粒。

藥材名兒茶膏,成不規則塊狀,表面黑色或棕褐色,平滑而稍有光澤,質脆,斷面不整齊,內部棕紅色,無臭,味澀,先苦後甜。

生境與分布分布於雲南南部,海南島有栽培。

採集季節12月至第二年3月采干枝,剝去外皮,劈成小塊,土缽或銅鍋內煎煮,過濾濃縮至糖漿狀,冷卻成兒茶膏。

藥理作用1.兒茶水溶液能抑制家兔十二指腸及小腸蠕動,且能促進盲腸的逆蠕動,而有止瀉作用,但對大腸幾乎沒有作用。2.兒茶在體外有較強的殺死腹水癌細胞作用。3.兒茶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變形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均有抑制作用。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亦有抑制作用。其葉的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苦、澀、微寒。清熱化痰,斂瘡止血。

主治用法肺熱咳嗽,咯血,腹瀉,小兒消化不良,外用治瘡瘍久不收口,皮膚濕疹,口瘡,扁桃體炎。用量1-3克。外用適量。

參考配方1.肺結核咯血:兒茶30克,明礬25克,共研細末,每次0.1-0.2克,每日3次,中等量咯血每次服0.2-0.3克,每4小時一次。大咯血不宜使用。

2.瘡瘍久不收口,濕疹:兒茶、龍骨各3克,冰片0.3克,共研細末敷患處。

3.口瘡糜爛:兒茶3克,硼砂1.5克,研粉敷患處。

4.扁桃體炎:兒茶、柿霜各10克,冰片0.6克,枯礬6克,共研細末,甘油調成糊狀,搽患處。

5.宮頸糜爛:兒茶、銅綠、乳香、沒藥各15克,輕粉6克,黃丹10克,冰片3克,共研細末,用液體石蠟調成膏劑。用消毒棉球拭凈分泌物,將藥膏用帶線棉球塗塞患處。6小時後牽出,每日一次。

一枝黃花

別名粘糊菜、破布葉、金柴胡、老虎尿

來源菊科一枝黃花屬植物一枝黃花SolidagodecurrensLour.,以根及全草入葯。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具粗壯的根狀莖,根多條,細而彎曲,淺棕色。莖直立,單一。單葉互生,卵形或窄卵形,先端稍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具淺鋸齒,並有睫毛,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無毛或脈處稍被毛。秋季至早春開花,頭狀花序排成窄長圓錐狀,總苞鍾狀,苞片3列,無色膜質,中央有窄綠條,總苞下面有膜質小形苞片,花黃色,舌狀花雌性,管狀花兩性,瘦果全部無毛,極個別在瘦果頂端有疏毛。

生境與分布常生於山坡、路邊。分布於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等地。

採集季節秋、冬採收,洗凈,鮮用或陰乾。

藥理作用1.抑菌實驗:煎劑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雙球菌均有抑制作用。2.對氨霧引起的家兔實驗性氣管炎,服本品煎劑可解除喘息癥狀,並有祛痰作用。3.利尿:提取物給小鼠皮下注射,有利尿作用,劑量太大反可使尿量減少。4.對出血性急性腎炎有止血作用,可能與含有黃酮類有關。5.動物實驗表明,一枝黃花有促進白血球吞噬細菌的作用。

性味功能辛、苦、平,有小毒。疏風清熱,解毒消腫。

主治用法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咯血,急、慢性腎炎,小兒疳積,外用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乳腺炎,癤腫瘡瘍。用量10-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水煎濃汁外搽。孕婦忌服。

參考配方1.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一枝黃花10克,一點紅6克,水煎服。

2.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瘡癤腫毒:一枝黃花沖劑,每次服6克(相當於乾草20克),日2次。

3.扁桃體炎:一枝黃花、白毛鹿茸草各30克,水煎服。

4.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一枝黃花、酢漿草各15-30克,乾地龍、枇杷葉各6克,水煎服。

5.肺結核咳血:一枝黃花60克,冰糖適量,水煎服,每日一劑,分2次服。

6.小兒痧疹不出:一枝黃花6克,芫荽根、椿樹皮、葛根、土升麻各3克,水煎服。

7.火眼,痔瘡,疔瘡,癬:一枝黃花1斤熬膏,取適量點眼角或敷痔瘡患處。

註:忌酒、油和生冷食物。

冬蟲草

別名蟲草、冬蟲夏草、夏草冬蟲

來源為麥角科(肉座菌科)蟲草屬植物冬蟲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以子座及其寄主的乾燥蟲體入葯。

形態特徵冬蟲夏草寄生在居於土中的鱗翅目蝙蝠蛾科蝙蝠蛾屬昆蟲綠蝙蝠蛾的幼蟲體內,冬季菌絲侵入蟲體,吸取其養分,致使幼蟲全體充滿菌絲而死,夏季自蟲體頭部生出子座,露出土外,子座單生,細長如棒球棍狀,全長4-11厘米,頭部稍膨大成窄橢圓形,表面深棕色,斷面白色,柄基部留在土中與幼蟲頭部相連,幼蟲深黃色,細長圓柱狀,長3-5厘米,有20-30環節,腹面有足8對,形略如蠶。

生境與分布生於高寒山區、草原、河谷、草叢中。分布於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區。

採集季節6-7月間採收,晒乾。

藥理作用1.浸劑有顯著擴張動物支氣管平滑肌而有平喘的作用。對腸管、子宮及心臟均有抑制作用。2.對血管直接作用不顯著。對血壓僅靜脈注射時表現降壓,腹腔及肌肉注射均不表現任何作用。3.對小白鼠有鎮靜及催眠作用、毒性極低。4.抑菌實驗:對結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鼻疽桿菌、炭疽桿菌、豬出血性敗血症桿菌、須瘡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小芽孢癬菌等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甘、溫。滋肺補腎。

主治用法肺結核咳嗽,咯血,虛喘,盜汗,遺精,陽痿,腰膝酸痛。用量:5-10克。

參考配方肺結核咳嗽,咯血:冬蟲草、貝母各6克,沙參12克,杏仁、麥冬各10克,水煎服。

瘧疾用藥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假連翹

別名番子刺、洋刺、花牆刺、籬笆樹、蓮蕎、

來源為馬鞭草科假連翹屬植物假連翹DurantarepensLinn.,以果、葉入葯。

形態特徵灌木,高約1.5-3米;枝條有皮刺,幼枝有柔毛。葉對生,少有輪生,葉片卵狀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6.5厘米,寬1.5-3.5厘米,紙質,頂端短尖或鈍,基部楔形,全緣或中部以上有鋸齒,有柔毛;葉柄長約1厘米,有柔毛。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常拍成圓錐狀;花萼管狀,有毛,長約5毫米,5裂,有5棱;花冠通常藍紫色,長約8毫米,稍不整齊,5裂,裂片平展,內外有微毛;花柱短於花冠管;子房無毛。核果球形,無毛,有光澤,直徑約5毫米,熟時紅黃色,有增大宿存花萼包圍。花果期5-10月,在南方可為全年。

生境與分布原產美洲熱帶地區,我國南部常見栽培,並逸為野生。福建、廣東栽培較多。

採集加工葉全年可採集,鮮用。果熟時採集,晒乾備用。

性味功能甘、微辛、溫。有小毒。散熱透邪,行血祛瘀,止痛殺蟲,消腫解毒。

主治用法瘧疾,癰毒初起,腳底深部膿腫。廣西用根、葉止痛、止渴;福建用果治瘧疾和跌打胸痛。

參考配方1.瘧疾:假連翹果實14個,紅糖15克,水煎,於未發作前2小時服。孕婦忌用。

2.癰毒初起:假連翹鮮葉適量,紅糖少許,搗爛外敷。

3.腳底深部膿腫:假連翹鮮葉適量,紅糖15克,搗爛加熱,溫敷,日換一次。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常山

別名 黃常山、雞骨常山、雞骨風、風骨木、白常山、大金刀、蜀漆(葉)

來源 為虎耳草科黃常山屬植物黃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以根入葯,嫩枝葉稱「蜀漆」,亦供藥用。

形態特徵 落葉亞灌木,高達1米。根木質,內部黃色。莖直立,綠色,有節,遍體著生黃色短毛,木質部亦為黃色。單葉對生,有葉柄,葉片長橢圓形,長7-12(-25)厘米,寬2-4(-8)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窄楔形,邊緣具鋸齒,上面深綠色,有短毛,下面淡綠色,通常無毛或疏生短柔毛。夏季開淡藍色花,傘房狀圓錐花序著生於枝頂或上部葉腋內,萼管5-6齒裂,花瓣5-6,雄蕊10-20,花柱4-6,棒狀,初時基部聯合。漿果,成熟時藍色。

生境與分布 多生於山谷、溪邊、林下。亦有栽培。分布於陝西、甘肅、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雲南各省。

採集加工 8月挖根,枝葉夏季採集。

藥理作用 1.常山水浸膏在1克/公斤的劑量即呈顯著抗瘧作用。常山鹼甲、乙、丙為三種抗瘧有效成分,有抗雞瘧、鳥瘧、鴨瘧的作用,尤以常山鹼丙抗瘧效果最好。2.常山鹼乙抗阿米巴作用較鹽酸依米丁強。3.常山煎劑經口給於實驗性發熱家兔,證明有解熱作用。4.常山鹼甲、乙、丙對麻醉犬有降低血壓、抑制犬心臟和擴張血管的作用。5.體外實驗對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PR8有抑制作用。6.對鴿有致吐作用。7.口服常山鹼乙,能很好被腸胃吸收;靜注後很快離開血液,其分布以腎最高,心、肝、肌肉、脂肪次之。血中水平很低,常山鹼進入人體後,只有16%左右以原形由尿排出體外,糞中只有極少量,膽汁中幾乎沒有。

性味功能 苦、寒。有小毒。截瘧,解熱。

主治用法 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疾,用量5-10克。孕婦忌服,老年體弱者慎用。蜀漆與常山略同,但作用稍差。

參考配方 瘧疾:常山、檳榔、知母各10克,貝母、草果各6克,烏梅3個,生薑3片,紅棗3個,水煎於發作前4小時服。

註:常山服用後能刺激胃腸道,作用於嘔吐中樞引起嘔吐,應配合鎮吐葯一併服用。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繡球花

別名 八仙花、粉團花、紫繡球、八仙繡球來源 為虎耳草科繡球屬植物繡球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 Seringe.,以葉入葯。形態特徵 灌木,高1-4米;莖常由基部發出多數放射枝而形成一圓形灌叢;枝圓柱形,粗壯,紫灰色至淡灰色,無毛,具少數長形皮孔。葉紙質或近革質,倒卵形或闊橢圓形,長6-15厘米,寬4-11.5厘米,先端驟尖,具短尖頭,基部鈍圓或闊楔形,邊緣於基部以上具粗齒,兩面無毛或僅下面中脈兩側被稀疏捲曲短柔毛,脈腋間常具少許髯毛;側脈6-8對,直,向上斜舉或上部近邊緣處微彎拱,上面平坦,下面微凸,小脈網狀,兩面明顯;葉柄粗壯,長1-3.5厘米,無毛。傘房狀聚傘花序近球形,直徑8-20厘米,具短的總花梗,分枝粗壯,近等長,密被緊貼短柔毛,花密集,多數不育;不育花萼片4,闊倒卵形、近圓形或闊卵形,長1.4-2.4厘米,寬1-2.4厘米,粉紅色、淡藍色或白色;孕性花極少數,具2-4毫米長的花梗;萼筒倒圓錐狀,長1.5-2毫米,與花梗疏被捲曲短柔毛,萼齒卵狀三角形,長約1毫米;花瓣長圓形,長3-3.5毫米;雄蕊10枚,近等長,不突出或稍突出,花藥長圓形,長約1毫米;子房大半下位,花柱3,結果時長約1.5毫米,柱頭稍擴大,半環狀。蒴果未成熟,長陀螺狀,連花柱長約4.5毫米,頂端突出部分長約1毫米,約等於蒴果長度的1/3;種子未熟。花期6-8月。生境與分布 生於山谷溪旁或山頂疏林中,海拔380-1700米。各地多有栽培,少有野生。採集加工 春夏秋均可採集,晒乾備用。性味功能 苦、微辛、寒。有小毒。抗虐,消熱。本品對動物在體腸管和子宮具有興奮作用。主治用法 瘧疾,心熱驚悸,煩躁。用量10-12克。


推薦閱讀:

鄧鐵濤教授應用嶺南中草藥經驗萃談
兒童感冒藥的致命雷區你知道嗎?!
吃錯中藥不但傷腎還會導致肝癌,需警惕這89種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
中草藥名方大全
痛風發作如何預防

TAG:圖片 | 傳染病 | 中草藥 | 草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