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艾灸還可以瀉熱,不僅僅補陽助虛!

艾炷灸補瀉:此法首見於《黃帝內經》:「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靈樞·背俞》)。

操作方法

艾灸補法:點燃艾炷後,不吹艾火,待其徐燃自滅,火力微而溫和,且時間宜長,作灸壯數較多,艾炷大.灸治完畢後用手按壓施灸穴位,謂之真氣聚而不散,可使火力徐之緩進,發揮溫通經脈,驅散寒邪,扶陽益氣,行氣活血.強壯機能的溫補作用。艾灸瀉法:點燃艾炷後,速吹旺其火,火力較猛,快燃快滅,當患者感覺局部燒灼發燙時,即迅速更換艾炷再灸。灸治時間較短,壯數較少,艾炷小,施灸完畢後不按其穴,則謂開其穴而邪氣可散。可使火毒邪熱由肌表而散,從而達到以熱引熱的目的。

一般而言,虛證可以用灸的補法,而實證即可用灸的瀉法,艾炷灸的「疾徐」內寓補瀉二法,即疾能行瀉,徐可達補。

艾炷灸的補瀉關鍵在於操作上的徐疾和艾火的大小及艾炷的多少。用艾條溫和灸或迴旋灸,每穴每次3~5min左右,可起到促進生理機能、解除過度抑制、引起正常興奮的作用,即為補法;而用艾條雀啄灸,每穴每次5~7min,約60~100下;並可根椐病情適當延長時間或增加灸的強度。可起到鎮靜、緩解、制止、促進正常的抑制等作用即為瀉法。另外,施補法時,艾條宜小而細;瀉法時,艾條宜大而粗。

操作中的關鍵在於艾火的熱力深入人體的一刻,此時道分兩途,不加干涉令其緩緩入者為緩入者為補,凡補法皆不宜速,速則無功,如倒茶入杯須緩緩而行,若洶湧激蕩則不多反少,一入而能溝通內外,內外通則借疾吹使內熱同行於外火,如開郁達閉必有引經之品。

在使用迴旋灸時,也因方向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補瀉效果。由外而內漸漸縮小且由淺漸深,如漩渦之旋入,是為補法,體現天陽入地之意,動作類似螺絲釘之擰入;由內旋轉而外漸漸擴大且由深漸淺,如泉水之湧出,是為瀉法,亦取引內熱而外達之意,也頗似螺絲釘之起出。具體說來,可以仿照針刺的捻轉補瀉方法。

看了這麼多艾灸的理論和實際操作方法不同,導致的補瀉作用不同,是不是大開眼界?貧號之前也不太了解艾灸還有這麼複雜深奧的功夫,看來外治法看起來簡單,但其實內蘊也不淺,大家若想學好用好,也需要花費點功夫才是!

歡迎有實際操作經驗和心得的朋友留言探討!


推薦閱讀:

群友突報喜訊順產兒子,孕期從未停止艾灸
艾灸48問
掌握這些取穴小竅門,就再也不用擔心艾灸的時候找不準穴位
艾灸溫通血海、曲池治療皮膚病4則
感冒 | 受寒、中暑,艾灸幫你輕鬆搞定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