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低生育率惡性循環,中國人口政策何去何從?

一、最應該調整計劃生育應該在10年之前

2006年,在2001年人口普查印證生育率超低的情況下,政府高層進行人口研究,因某種人為原因,竟然得出總和生育率1.8,要長期保持現行生育政策(對漢族一胎化),穩定低生育率水平的論斷。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再次驗證超低生育率的事實後,又因為某些原因,一胎化政策依舊故我,某個捏造中國人口數據(譬如出生率1.8)的所謂計生「專家」甚至被請去給高層授課,堅稱保持生育政策穩定!2011年編製十二五計劃時,時任國家人口計生委負責人曾就生育政策提出放鬆請示,被否決。

然而,紙里包不住火,現在越來越多人認識到問題的嚴重,十九大首次隻字未提「計劃生育基本國策」,2018年機構改革更是把「計劃生育」這個不光彩的名詞從政府序列中清除出去!

二、低生育率已形成惡性循環,

當務之急是政策轉向

對於未來,大鷹思考過,但是還是引用好友人口學家黃文政先生的對策,這個以前大鷹發表過,但是被刪除了。

中國已確定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很多人把生一個孩子當成默認選擇,導致養育模式奢侈化,推高平均每個孩子的養育費用。這讓願意多生的父母望而卻步,因為他們對養育負擔的判斷來自對孩子平均養育成本的感受。如果家庭普遍養育二三個孩子,平均費用沒這麼高,多生的父母沒有這麼多顧慮,孩子也不會面臨那麼大壓力。生育率越低對生育意願抑制越強,形成惡性循環。長期低生育率導致的深度老齡化也會加重育齡家庭的贍養負擔,進而也抑制生育意願,這又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首先要政策轉向。中國面臨空前的低生育率危機,而二孩政策依然在嚴厲限制生育;需要全面放開並在自主生育的前提下大力鼓勵生育,也就是切實降低普通家庭的養育負擔,讓他們願意生,生得起,養得起,養得好。

三、扭轉低生育率措施思考

1、最直接的措施:實施生育補貼

目前生育率普遍高於中國的歐洲國家,將GDP的1%-5%用於補貼家庭;數據表明,家庭補助佔GDP高1%,生育率大約高0.1左右。中國目前老齡化負擔還不是特別重,所以還有財力扶助生育、由於不同地區和人群之間存在很大的收入差距,建議對高收入家庭通過孩子人頭抵稅的方式減免個人所得稅,對收入較低家庭,則直接發放現金補貼。為了提升生育率並降低財政壓力,可在當下僅對第二個孩子實行抵稅或補貼,等到全面放開後再推行到第三個乃至更多孩子,甚至採用累進位。

2、從稅收政策入手:給多子女家庭更多優惠

從稅收角度,搞家庭報稅,可有效促進生育。這個話題其實已提了十多年了。為什麼現在人不願意結婚?因為結婚沒經濟好處。但家庭報稅可有效改變這一切。

例如:我一年賺100萬,我有個女友做家庭主婦,那我們領不領結婚證,納稅都一樣,結婚不改變我們的經濟狀況。但是家庭報稅就不一樣了:例如所得稅,如果按家庭報稅,我們結了婚之後就等於兩個人平均賺50萬。稅率是累進的,我們算人均賺50萬,當然比一個人賺100萬合算啊。要是我們有了一個孩子,我們把孩子算0.5個人,那麼就是2.5個人賺100萬,人均只有40萬了。生的孩子越多,我們家納稅就越少。

再如:要推行房地產稅,建議以人頭設定免稅額度,僅對超過家庭人頭面積總和的那部分徵收房地產稅。無論從社會公平還是經濟學意義來說,未來的養老金分配也應讓養育更多孩子的父母獲得更高的收益。這些減稅和補貼錯施,是對於本國人力資源的長期投資。對於當下各種產能過剩的中國經濟來說,投資於人力資源恰恰是回報最高的一種選擇。

還有人提出一種更狠的,就是將生育孩子數和養老金係數掛鉤。生得多,養老金係數越高,生得少係數低,丁克不婚的最低。對於這種政策涉及多方面的問題,本文就不詳細探討了。

3、從教育入手:縮短學制

在教育方面,建議縮短學制,把中小學12年壓縮為10年,其中小學5年,初高中5年。將幼兒園乃至托兒服務納入義務教育,由政府直接或牽頭興辦大量免費或價格低廉的托兒機構。讓父親和母親享受相同的產假,則可降低母親育孩負擔並緩解工作性別歧視。還應取消各地非戶籍人口的入學限制,只要是中國公民就可以在居住城市獲得義務教育,讓外來人口真正留在城市生活,並讓他們的孩子方便地就近入托、入園、入學。各地教育資源的規劃和配置應以維持常住人口可持續的孩子數量為基準。還需要廢除對非婚生孩子的政策性歧視。

4、地域競爭是促進生育正常化的有效途徑

地方稅收和財政分配應更直接與人口掛鉤;比如將地方稅種的徵收從生產環節轉為消費環節,將促使地方政府更願意吸收人口,而不只是擴大生產能力。在財政分配上,可以考慮讓人口流入地補償流出地。

5、從宣傳入手:扭轉生育觀念

計劃生育宣傳和實踐致使公眾普遍負面看待人口與生育,背離了維持民族繁衍所需的理念。應推動社會恢復正常的人口觀與生育觀,特別是對教科書的相關內容進行全面核查和修改;考慮設立生育節,促進健康的生育文化。還應修改收養法,維護正常的收養權益。目前的收養法本質上是配套計劃生育政策,極其嚴苛的收養條件,限制了正常收養渠道,是棄嬰和兒童販賣現象泛濫的重要原因。

四、關愛尊重女性,

完善家庭政策,

建生育友好社會

要提升生育率,僅僅有6大措施是不夠的,在出生人口人口雪崩的背景下,鼓勵夫婦生育、促進家庭福利,必須積極創建生育友好型社會,還要是在制度安排、公共服務、文化氛圍等諸多方面推進。在考慮生育鼓勵政策時,應以家庭為本,從家庭視角出發,採取的家庭福利和家庭支持政策,我們稱之為家庭政策,這可從兩方面理解。

1、尊重女性,尊重女同志的家庭勞動。

提升生育率,必然要求婦女更多回歸家庭。孩子是女同志生的,婦女生兒育女,付出了很多。要想真正提升生育率,得切實尊重婦女,不僅男同志要尊重婦女的付出和勞動。整個社會也要尊重家庭勞動的價值。那種說起家庭婦女就充滿鄙視的思維必須得到改變。

2、完善家庭政策,建立生育支持體系

(1)完善支持生育的家庭政策:雖然在產假和陪產假方面,政府已做出積極的嘗試,但在促進家庭-工作平衡、兒童托育服務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足。

(2)家庭政策應加強男性等相關者參與。目前我國相關政策制定缺乏性別視角,如產假延長很可能會增強就業市場對女性的隱性歧視,削弱女性的就業地位。因此,在家庭政策設計時,應該納入性別視角,體現性別公平理念,注重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如男性、政府部門、企業等。

(3)降低女性家庭與工作的衝突:「從長期來看,女性面臨的家庭-工作雙重角色衝突是影響生育率變化的重要決定因素,在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促進性別平等,降低女性家庭與工作之間的衝突,將有利於生育率增長和人口均衡發展。」(引自張現苓《積極應對後人口轉變努力創建友好型社會》)論文)

五、大鷹結語

當然,所有這些鼓勵生育措施的前提是正視低生育率危機,並充分體認到人口雪崩的危險及其後果的嚴重性。目前,中國人口正處在新一輪雪崩的前夕,如果錯過這個時機,緩解中國未來人口頹勢將更加回天無力。長遠來看,超低生育率是中國未來幾十乃至百年的「阿喀琉斯之踵」。總指揮指出,對發展中的問題,要有危機意識,堅持底線思維,我希望「人口雪崩論」能夠警醒社會,並催生有力的應對措施,讓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火種在我們這代人手中繼續燃燒,永遠發出耀眼的光明!

大鷹已經連續堅持一個多月啦,人口問題異常嚴峻。大鷹有個夢,將來能夠一起成立一個人口發展基金!如果對於人口支持,打賞時請寫上「人口」,將來為人口發展出力!土豪若要打條雞腿,現在也不攔著啦(見11月18日公告)!


推薦閱讀:

【下】如何解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問題?
一圖看懂上海3歲以下幼兒托育服務工作相關政策,附專家答疑
美國再次挑起南海爭端的原因和我國的應對政策是什麼?
辯論賽,比較全面開放二胎政策的利弊,我方是利大於弊,請問怎麼講?
哈佛六城研究

TAG:中國 | 中國人 | 生育 | 政策 | 人口 | 中國人口 | 循環 | 生育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