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影評】《百鳥朝鳳》很差,但它是對這個電影時代的完美隱喻

編者按:這是近期我看過的最花力氣的影評,為了寫這篇文章,作者把吳天明所有的作品都看了一遍。他得出如下結論:從《百鳥朝鳳》里,能看出吳天明導演本人的非凡人生和巨大遺憾。進退失據的《百鳥朝鳳》,恰如這一代電影人。

百鳥朝鳳很差,卻無損天明榮光

論這位被朝陽群眾不斷舉報導演的

最佳紀念方式

作者:色色猴

來源:色眼(seyan007)

我以為,對一個逝者最好的紀念,不是統一思想,拚命說好話,而且還有一部作品在面向掏錢去看的觀眾的時候。而是,雖然你有差的作品,但是這絲毫無損於你的非凡和卓越。

1.《百鳥朝鳳》真的很糟糕

但是不反對純粹的個人支持、以及炒作,或者作秀。

昨晚,我以實際行動支持了一下《百鳥朝鳳》,很可惜,看了一半,坐立不安,幾欲先走。影片里充滿了各種腐朽的價值觀、敘事混亂、人物塑造乏力,一味訴諸於悲情,甚至還灑了點狗血(嗩吶吹出血)。說好的百鳥朝鳳,最後也沒有吹起來,可以說讓逝者不安、生者也不安。沒有商業片的華彩、也沒有藝術片的詰問和反思,甚至很難給人啟迪。

這是吳天明第二差的電影,第一差的是《首席執行官》,第三差的是《非常愛情》。但是這是一部吳天明的半自傳作品,可以說是吳天明本人艱難成長過程,也同時顯示了他們這些在體制內成長起來藝術家的掙扎、悲涼,和非凡之處。

2.《百鳥朝鳳》里透出的非凡人生

說吳天明培養了第五代,這一點不誇張。張藝謀第一部作品《老井》吳天明是導演,而張藝謀是主演,從此張藝謀走上了電影道路。這是吳天明最好的作品之一,現在看來,仍舊不失價值。而且,張藝謀已經不僅僅是「游家班班主」,而是「國師」了。

「吳家班」的部分成員,獲獎後的合影,看見張藝謀了么?

電影里陶澤如扮演的師父,是他的老師,而裡面的天鳴,更像是天明自己。他的導演生涯起步很像是影片里的師徒關係。因為他沒有上過什麼學校,就只是進了西安電影製片廠的演員訓練班(1960年,21歲),大概也是被父親送去的。他跟著崔嵬導演,拍《西安事變》《紅旗譜》。然後學推拉搖移,遠全中近這些,學做人,學堅守。然後他進了五七藝術大學電影導演專業班(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接著和滕文驥導演拍攝了《生活的顫音》、《親緣》。在這兩部作品裡,還很難看出吳天明自己的影子,這時候他和滕文驥的關係很像是《百鳥朝鳳》里和藍玉的師兄弟關係。

他和滕文驥,也許就是電影里的師兄弟?

1983年,他獨立執導了故事片《沒有航標的河流》,獲得第四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東西方中心獎。正在拍路遙編劇的《人生》的時候,他通過民主選舉,當了游家班班主--西影廠廠長。這個時候他自己的藝術風格和審美開始形成。在西影廠,他不惜得罪人,讓尸位素餐的老人們下崗,扶持了田壯壯、陳凱歌、張藝謀、黃建新等年輕導演成長。可以說他培養了整個一代的中國電影人。

當年老謀子在片場,早想自立門戶了

轟動一時的商業片《大刀王五》、《東陵大盜》、《神鞭》、《黃河大俠》、《最後的瘋狂》,獲獎無數的田壯壯的《盜馬賊》、陳凱歌的《孩子王》、張藝謀的《紅高粱》、黃建新的《黑炮事件》這些影片都是在他主導下拍出來的。姜文、鞏俐等明星的廠長和他也和他不無關係。而他培養的這些人,也特別像《百鳥朝鳳》里他的的徒子徒孫。

我小時候最喜歡的神鞭,比徐浩峰的《師父》好多了,改編自馮驥才的小說,那裡邊說火槍來了,要適應變化,不像是《百鳥朝鳳》,死守著老路子,這部電影可一點不墨守成規

並且而且他本人也一直在突破各種禁忌,他在《沒有航標的河流》里,第一次拍了男人裸泳的鏡頭,引起了軒然大波。他和滕文驥一起拍的《生活的顫音》,有個接吻鏡頭,很多朝陽群眾向中央寫信說要「禁演這個黃色電影」。他的電影不斷反思文革、反思現實,所以,他當西影廠廠長期間,不斷遭遇朝陽群眾的舉報,各種調查。

等到後來,新的「游家班班主」張藝謀們成長起來後,他就顯得陳舊了,他又形影相弔了。他說張藝謀:「張藝謀們不屑拍《變臉》,就像我不屑拍他們那些電影一樣」,他還評述《金陵十三釵》,覺得「很多不符合人類總體價值觀取向」,「亂,不知道在追求什麼」。(南都,2012年4月11日)。

後來,張藝謀變成了「張家班」,就像百鳥朝鳳里的那句話,「他自己出活,和我有什麼關係?」 但是,後來張藝謀有事找他,他還是義不容辭。

總體上,吳天明本人也是清醒的,南都記者問「你覺得電影怎麼才可做到在創新的同時繼續保持繼承老一輩的藝術精髓?」他認為是「整個系統出現了問題」。對於分級的問題,他說「香港、澳門,美國、歐洲,人家分了級的又怎麼樣,社會亂了嗎?哪一個社會能亂過中國啊?」

3.吳天明那些真正牛逼的電影

吳天明的確是一個卓越的電影人,他塑造人物的能力非常強,比同時代的好多導演都強。無論是《變臉》里的「狗娃」「變臉王」,還是《老井》里的「孫旺泉」,《人生》里的「高加林」「劉巧珍」,或者是《非常愛情》里的舒心。而且他的電影有自由思想、普世價值。他的《變臉》是一個傳奇故事,講述一個小女孩和愛好自由的變臉大師的情感故事,什麼時候看都不落伍,情感充沛,又不單純撒狗血。電影導演最忌憚拍攝的「孩子」「動物」,他卻能遊刃有餘,變臉裡面兩個孩子、還有一個猴子,百鳥朝鳳里還是孩子,沒有幾個導演能做到。他的《老井》,關注現實問題,講述匱乏和束縛中的愛情。劇作嚴謹、人物塑造鮮活。

老井,讓張藝謀走上了電影道路,可是張藝謀還說「本來應該我導演的片子,讓你給導了」,這是他們師徒關係破裂的前奏曲吧?

對自由的追求,令他在《變臉》里塑造了一個絕不加入任何組織的「變臉王」,在《沒有航標的河流》里,更是塑造了一個痛斥政府侵犯個人權利、愛好自由的「盤老五」。

《沒有航標的河流》 海報,這片人物塑造太生動了,一個熱愛自由的人,建議各位看看

《沒有航標的河流》劇照,零點幾秒的露屁股鏡頭,當年這是要被朝陽群眾舉報的,吳天明因為這個被舉報了很多回。

他拍感情,細節豐富,讓人動容。《非常愛情》儘管不大好,但是裡面舒心的動機卻非常令人信服,《老井》里的愛情,在睏乏時代里的呈現更是沒的說,《變臉》里的孩子和大人之間的關係,對重那輕女的把握,簡直入木三分。但是遇到了「傳承」「政治」方面,他就捉襟見肘了。《沒有航標的河流》對現實的隱喻簡直令人拍案叫絕,但是一切又都歸罪於「朝里出了奸臣」,而對過去的傳承,只是因為「一滴眼淚」(《百鳥朝鳳》),《人生》則過於強調悲情,「自己一屁股血,還替人治痔瘡」(東北朋友語),而《首席執行官》過於臉譜化。

《變臉》劇照,愛好自由的變臉王,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成功的角色之一,旁邊的猴子拍得也非常精彩,他和變臉王以及狗娃都有對手戲。

《變臉》劇照,能把人哭死的「狗娃」。

《變臉》劇照, 兩個小孩對手戲,萌死人不償命

但是以上,絲毫不損吳天明的卓越,正如馬丁斯科塞斯所說「吳天明是一個非凡和卓越的人,他一直堅守一種信念,自由的信念,表達的自由,和更偉大的人類的自由。」

4.進退失據的《百鳥朝鳳》,恰如這一代電影人

這一代電影人是在體制內成長起來的,他們培養起來了一代電影人,也拍出來了優秀的作品。他們也朱本認識到了「放在世界上」電影是什麼地位的問題。但是他們一方面要像電影里的游天明一樣,要「遵循父命」「恪守承諾」。還要「傳承」。還要在「父親」「師父」的角色里拚命找到自我價值。

《百鳥朝鳳》劇照,傳承其實不僅僅是保留,抵抗觀眾的審美趣味變化,和現實做無意義的抵抗,而是要變革,要創新。

可惜,自我價值不僅在於「傳承」,還要在於創新。

當「洋樂隊」都來了的時候,你們的使命不是要「對抗洋樂隊」,而是要怎麼讓老的嗩吶保持原樣,傳承下去。雖然最後是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又能怎樣?還不是一個漂亮的墳墓?

而,優秀的東西,不應該只是漂亮的墳墓,你看相聲,就重新盛開了鮮花。

他自己在不斷突破禁忌,可在拍嗩吶上,卻只墨守成規。

從《百鳥朝鳳》里,你真的能看到導演吳天明的個人成長史,以及充滿糾結的情節。他的進退失據,恰如這片土地上體制內藝術家的進退失據。既要媾和、又要突破,既要傳承、又不知道怎麼傳承。知道自由的可貴,但是又要忠誠於大大的「父權」,更也不知道未來將如何,還是一條沒有航標的河流。如果你想要了解他,並且不憚於彆扭。

那麼,我推薦你看看。

一個不甘心的悲壯老人,讓人心酸。

5.雖然百鳥朝鳳很差,卻無損吳天明的非凡

有影評人看我在微信里發百鳥的不好,他和我說了十多條,總之大意是:你不要說這個電影不好,也不要評價這個電影。我有點想不通,我說觀眾需要啊。他提醒我,「你看片子第一個鏡頭,和最後一個鏡頭是什麼?」第一個鏡頭是他很牛逼,最後一個鏡頭是他走了。是啊,他很牛逼,他走了,沒有傳承了,說白了就是紀念片唄。但是,紀念他,可以。綁架,不可以。而且你不要把腐朽的價值觀帶給觀眾,更不能冠以「藝術」的名義。

連張藝謀在吳天明的追悼會上都坦言:「中國電影被票房綁架,包括我自己。」所以,咱們還是別綁架了的好。

還是開頭那句話,《百鳥朝鳳》如此之差,也絲毫無損於吳天明本人的非凡和卓越。而且,老爺子是一個明白人,一個視自由為生命的人。他一定不會反對別人對他的作品的自由評述。

我以為,這才是對吳天明最好的紀念。

本文由公眾號色眼(ID:seyan007)授權發布。轉載須經原作者授權。


推薦閱讀:

婚姻幸福的女人,都有這個特點
這個老外拍的中國人很不高興
他操翻了這個國家,但人民卻更愛他(特別是女人)
這個人的詩,連李白都服氣
往生真正是永生,這個不是死

TAG:電影 | 時代 | 隱喻 | 良心 | 這個 | 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