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陰陽本義

陰陽本義一陰一陽之謂道。中國傳統哲學,以道為最高範疇。古往今來,任何人研究中國傳統哲學,傳統文化,研究到了道的層次,就實現了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圓滿境界。中國古代的道家,是道的執著的追求者、研究者。老子因《道德經》而著名,《道德經》以道德為篇名,也以談道論道為指歸。從道家中派生出的宗教道教,有兩大教旨。一是以生命為代價,通過修鍊驗證道的存在;一是以道術為人們的生存服務。二者能夠經受實踐檢驗、驗證的,被稱為得道。中國古代的儒家,講天道與人道,講天道與人道的關係。孔子「朝聞道,夕死可也」,見出孔子的求道問道精神。天的觀念,天人合一觀念,實質是道的觀念。《論語》、《中庸》等儒家典籍中,有豐富的關於道的論述。佛教入中國,匯入中國文化傳統,也取用道的概念,作為佛萬能之下的二級哲學範疇。關於靈魂的存在與輪迴,就適當道破了佛的法力之外具有的不以佛的意志為轉移的道的自然權力的存在。從古至今,談道論道的人很多。尤其成就聖賢事業的人們,言談之間,經典之內,左右不離這個道字。結果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形成儒、道、佛三家聖人談道,談出三種樣子。三家所談,都很高深,很玄妙,入幾入微。又都講法外無法,只此一法。高深玄妙,入幾入微,至今世人卻依然不明白、不清楚什麼是道。法外無法,只此一法,於儒、道、佛各家高妙處,世人又聽得略有相似,似可殊途同歸。道是什麼?什麼是道,道到底能不能講明白?能不能用明白話講明白?道能不能親密接觸?道能不能避開或運用?儒家講「道不遠人」,道不能須臾離開,能離開的,就不是道。佛教講緣起因果,也是個道不遠人的意思。道不遠人,卻又「百姓日用而不知」,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個「道」字,從古至今,始終把人弄得一頭霧水。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是《易經》中的一句話。這句話比那些玄玄冥冥,囫囫圇圇的,高深莫測之論,要清晰一些,顯得更較接近道。《易經》說,陰陽就是道。什麼是陰陽?道是中國傳統哲學中的根元,由此一元,派生出層層疊疊的哲學範疇與概念。陰陽是屬於解析、支撐道這個元概念的一個基本概念。道是什麼?道就是陰陽,道是由陰陽構建的,道是各種陰陽關係的總和,是對各種陰陽關係的總的指稱。陰陽是什麼呢?我們來看看傳統《周易》對陰陽的解釋:日為陽,月為陰;天為陽,地為陰;山為陽,水為陰;男為陽,女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剛為陽,柔為陰;上為陽,下為陰……物物可分陰陽。同一物體內部,又可分陰分陽,所謂一物一陰陽。混亂之處是,究竟是解釋清楚了陰陽,還是沒解釋清楚陰陽?有如問什麼是山?回答黃山是山、泰山是山、華山是山、太行山是山。你說不是嗎?它們都是。你說是嗎?總覺得回答中缺少什麼。總覺得是有枝葉無主幹的回答;有鋪排無主體的回答。這是中國傳統哲學、傳統文化極高明,極偉大,極微妙,極辯證的屬性。這樣講,不如說中國傳統哲學到最後、最高處,是一團亂麻。道與器更混亂的是,把根本就不懂得的道,解釋為形而上學。東方與西方,哲學中都存在形而上範疇。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與器,體與用,有與無,現象與本質,精神與物質,對於哲學中高居於物質之上的,無力解釋清楚的,精神方面的一些存在,被稱之為形而上。無論是精神存在還是物質存在,既然是存在,可以這樣被割裂為兩種存在嗎?哲學中真的存在不可認知的存在嗎?真的存在形而上學嗎?真的存在絕對真理嗎?《易經》的真實意義,《易經》的原旨,不是這樣認為的。《易經》原旨不是《易經》文本中的文字部分的闡釋,不是易經中的文字。或者說不完全是那樣,不完全是那些。易經不分別形而上與形而下。有形而上與形而下之分,是由於人類知識準備不足。更準確地講,是人類在自身進程中,丟失了遠古的知識才造成的。有人問,宇宙中其它星球上,有沒有人類或生命存在?我們可以果決地回答說,沒有。人類的宇宙探索在飛速進行中。月球,水星,火星,土星,冥王星,人類的知識銳角,確實是越來越深入。人們對宇宙其它星球存在生命的願望,越來越大。人們關注於其它星球上有沒有水的存在。人們的直覺中、猜測中,認為水是誕生生命的條件。我們不要這樣認為。要回答宇宙其它星球上有沒有生命,我關注的是陰陽。關注於宇宙其它星球上有無生命存在,取決於有無陰陽形成。猴子掰玉米的故事,人人都知道。人類的知識積累、知識記憶,是猴子掰玉米那樣的情形。道是人類已經遙遠的知識記憶。是已經忘卻的知識記憶。人總是要麼把複雜問題簡單化,要麼把簡單問題複雜化。把這種原來曾經是知識後來失憶的知識模糊化,玄妙化,簡單化,甚至擱置的部分,被稱為形而上學。東方與西方一切哲學文化中的形而上學,都是可以逐步被消解的。可以隨著對道的知識化、清晰化,形而上部分可以轉入到形而下部分。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易經八卦的文本,應該有兩種形式。伏羲首創易經八卦。伏羲創造八卦時沒有使用文字,《易經》文本中的一切文字都是後人添加上去的,主要有三個人,一是周代早期的文王,為易經的八卦乃至六十四卦的每一卦,作了卦辭。再是文王的三兒子周公,為易經的每一卦作了爻辭。之後是周朝末年、春秋早期,孔子作了易經中的易傳。伏羲創造易經八卦,原本只有符號。以上八個符號,依次讀作: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易經八卦的八卦。是生成易經六十四卦的八個主卦。通常稱作八經卦。伏羲就是運用以上這類符號,來表達他對道的認識,對陰陽運動規律的認識的。伏羲不使用文字,而完全用符號來表達他偉大絕世的思想、哲學、文化,幾千年來,我們認定的常識是伏羲時代還沒有文字。到底是不是這樣?是因為人類還沒有創造出文字伏羲才不得不使用符號,還是有文字伏羲不用文字而使用符號?有一次,孔子對他的學生說以後不在傳道了。學生說老師如果不傳道,我們記錄什麼?孔子說,你們看,天說話嗎,天不說話而道在啊!孔子說,言不盡意。伏羲不用文字而用完整的符號系統,或許正像孔子能夠認識到的那樣,道是最難用文字來表達的我們知道,伏羲的符號系統的易經八卦乃至六十四卦,是觀察的產物,是觀察的記錄。人類對於觀察所得最不失真的記錄,或許是描繪與摹寫,不是文字表達。三才陰陽這兩個漢字的寫法上,或許有些意味。「陰」字是耳朵偏旁加一個月亮的月字,是告訴人們要用耳朵去傾聽月亮。常識是月亮或著它的光芒並沒有聲音,怎麼能夠去傾聽?「陽」也是耳朵旁加一個表示太陽的日字,太陽本身或它的光芒也不具有聲音,又怎麼能夠聽到太陽的聲音呢?在漢文化傳說史中,造字的倉頡晚於造卦的伏羲。先有伏羲,後有倉頡。先有卦,後有字。這是漢文化的先後順序與意義。研究漢文化,研究中華民族文化,不可以只從有文字開始,把文字之前的八卦文化時期切割掉,切割掉文字之前的漫長悠久的八卦文化歷史時期,就等於切割掉漢文化的源頭。史傳文化中,有倉頡的時候,伏羲早已經是先代的聖人。伏羲的易經八卦文化,已經是漢文化的主體,影響巨大。倉頡為伏羲造字,後來者為先聖造字,為影響巨大的伏羲文化造陰與陽兩個字,應該不得不慎重,不得不準確。假如倉頡造字準確,伏羲易經八卦體系中極其重要的陰陽概念中的陰,就與月亮有關;陽,就與太陽有關。絕對一點講,伏羲易經八卦體系中的陰陽,只指月亮與太陽。陰陽只指月亮本身與太陽本身。後來《周易》學說中附會的那麼多的天地,山水,男女,動靜,剛柔,上下等等,也就絕對沒有,絕對不對,絕對不是對陰陽的準確解釋。如果天地,山水,男女,動靜,剛柔,上下之類,也屬於陰陽範疇,也只能是次生物。準確的講,只是解釋了陰陽的部分作用。我們就可以給易經八卦中的陰陽概念,給「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陰陽,作出一個釋義了:所謂陰,是指月亮具有的像聲音一樣的摸不著、看不到的作用能量。所謂陽,是指太陽具有的像聲音一樣的摸不著、看不到的作用能量。太陽的能量作用,作用於地球。即便地球不是唯一的受體。比**亮也同樣是太陽能量作用的受體。太陽系內其它大小星球或許都是太陽能量作用的受體。月亮的能量作用,作用於地球。地球可能會是唯一或者最大的月亮能量作用的受體。有陰陽而有三才。易經八卦知識體系中的三才,指太陽、月亮、地球三者。指太陽、月亮、地球三者之間的關係。傳統《周易》理論中所說的三才,是指天、地、人。兌易理論體系不這麼講。兌易理論體系認為,人,只是地球這個陰陽受體上很普通的一類附著者。人甚至可能不一定是地球生命體中的必有者。地球上的一切物體與生命,依其接受太陽、月亮陰陽能量作用的大小多少而區分為生命物體與非生命物體。人,缺少與日月構成三才的資格。月亮的能量,來自太陽。太陽的能量,並不來自月亮。這在易經知識體系中,就必須要明確:陽能生陰。陰不能生陽。陰中有陽。陽中絕對無陰。這就又必須糾正數千年來傳統《周易》理論中的陰陽互生、陰陽互根、陽中有陰的錯誤觀點。爻對於地球的角度來講,太陽陽性作用作用於地球的能量是向下的。我們用下面的符號,表示易經八卦中的陽爻。月亮的陰性作用作用於地球的能量,總是與太陽的陽性作用能量相對應。我們用下面的符號,表示易經八卦中的陰爻。現存最古老的易經文本中的符號系統,表示陰性能量的,是用一條中間斷開的短橫線表示。中間斷開,表示月亮的能量作用是由月亮間接的把太陽的光反射到地球上。表示陽性能量的,是用一條中間不斷開的短橫線表示。中間不斷開,表示太陽的能量作用是直接作用於地球上。在失傳的易經符號系統文本中,易經八卦以及六十四卦卦符的畫法,不是短橫線與斷開的短橫線的畫法,完全不是。而是像上面的三角形那樣的畫法。在一些出土的較早時期古陶文飾上,大量的三角文飾,有著陰陽意義。三角形畫法,既有陰陽、陰陽直接作用與間接作用的表示意義,同時表明了陰陽能量作用的作用方向。爻指的是表示陰陽的符號。有陰爻,陰爻表示月亮陰性的能量。有陽爻,陽爻表示太陽陽性的能量。像用聲音形容無形的陰陽能量作用一樣,爻這個字,也有些意味。是搖動的意義;是變動的意義;是微細、頻繁的意義;是交織、交錯的意義。是陰陽能量作用的具體化及其結局。陰陽生成八卦的過程易經八卦的生成過程是太陽的陽性能量作用與月亮的陰性能量作用相互發生關係的過程。(一)、陰陽兩儀一、純陽 二、純陰(二)、四象三、陽與陰組合 四、陰與陽組合(三)、乾坤兩卦的提取五、乾 六、坤(四)、陰陽生六子七、離 八、坎九、巽 十、震十一、艮 十二、兌十三、坎 十四、離陰陽可以生成八卦。將每一卦與另外七卦發生關係,也可以生成六十四卦。易經符號系統中把經卦的卦符,為什麼有三個爻組成,不時有四個爻、五個爻……就是兩儀與四象組合的結果。組合後的每一卦都是六個爻,不是五個爻、七個爻、八個爻,也是八經卦互相組合後的結果。陰陽即兩儀。有三種意義。一是總的來講太陽的陽性能量一面與月亮的陰性能量一面,稱作兩儀。一是指具體的陰爻與陽爻。一是指由陽爻生成的離、巽、艮三個卦的一面與由陰爻生成的坎、震、兌三個卦的一面。四象是陰陽兩爻組合成兩種關係時呈現的現象。要特別注意的是,乾坤兩個卦。乾坤兩個卦在傳統《周易》理論與觀念中,佔據了過於重要的位置。稱其為易之門戶。稱其為父母卦等等。兌易八卦生成推演圖式中,我們可以看出是陰陽生成其他六個卦,是陰陽生六子,不是乾坤生六子。乾坤兩個卦,只是從陰陽兩儀與四項中,抽出的三個陽爻與三個陰爻。只是古代聖人在對兩儀、四象的認識研究中對爻的歸類。一些傳統《周易》理論,將乾坤兒卦,抬得很高。另一些傳統《周易》理論,將乾坤二卦中的乾卦,稱作孤陽;將坤卦稱作虛陰。稱作孤陽不長,虛陰不生。傳統《周易》理論與觀念中這種混淆,比比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分辨。傳統《周易》中,坎、離二卦,分別是屬於陽還是屬於陰,研究易經久了的人們,知道這是個很久以來爭論不清的問題。在以上推演圖式中,我們就明白了,從陽儀的一面,可以推演出坎、離二卦,從陰儀的一面,也同樣推演出了坎、離二卦。這就是說坎卦本身既有陽性的性質,又有陰性的性質;離卦本身也是既有陽性的性質,又有陰性的性質。宋代理學家,是編造易經深化的高手。他們編造了不少被後來幾個朝代直至今日人們所認可的並且已經形成了人們的諸多錯誤觀念的易理神話。傳統《周易》文本中,有一幅六十四卦生成圖。是宋朝邵雍、朱熹幾個理學大家搞的。那是一幅很可笑的生成圖,簡直是兒戲的生成圖,漏洞太大、太多的生成圖。圖中從乾坤二卦開始,把每一卦都分成一半陽一半陰,就那麼分上去。易經的每一卦是一半陰一半陽嗎?乾卦中含陽嗎,能夠證明三爻卦、六爻卦怎麼來的?傳統《周易》理論、觀念中混淆是非的東西實在太多。沒有個分辨力,別學什麼《周易》。源頭上:陰陽同根,根於太陽。故陰陽不是相互依存的。轉化上:月亮是接受太陽光後化為月光的,此為陽化陰,但不能反過來,陰化為陽。 故陰中有陽。陽中無陰!陰陽的作用(一)交感上:陽賦開,陰賦性.故人是陰陽交感的產物。(二)作用上:陽抱陰則生,陰抱陽則死,此為左抱右(三)作用上:同性相拆,互性相吸在現實中很多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以及陰陽互補的?如何解釋????陰陽是對應、對立的!陰陽是統一的嗎?道指陰陽,陰陽即道。陰陽指什麼?《易經》文本中是用卦的符號(卦符)來具體表示一個卦中所含陰性與陽性的量的多少與位置的。《易傳》中有的是山為陽、水為陰;男為陽、女為陰;上為陽、下為陰;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之類的形而下的、萬物可分陰陽的類、器意義說明。《易經》文本中沒有這麼煩瑣,它只使用了八種物質即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稱做八卦。其中乾陽、兌陰、離陽、震陰、巽陽、坎陰、艮陽、坤陰,又分出陰陽兩組。《易經》講的就是這八個卦、八類物質之間建立聯繫、發生關係以及發生關係的運動規律。《易經》講的是陰陽。陰陽運動規律,就是道。陰陽學說把陰與陽進一步類化與細化,陰的一面又分出坤、坎、巽、兌;陽的一面又分出乾、離、震、艮。在陽的一方,來自陽的能量的艮為山脈山系,與生命本身的形成有一種本體聯繫;在陰的一方,來自月球的能量的兌為海洋潮汐、沼澤之水,與生命本身之外的一切生命行為有一種本體聯繫。簡言之,太陽的能量形成生命體,月球的能量形成人們的政治、經濟、宗教、情感、夢幻等一切社會行為。乾坤線是在以太陽的能量作用為主月亮的能量為輔陰陽交織作用的一條線。乾坤對角線上的8個卦是指: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即《易經》的8個重卦。這8個重卦的組合形式和性質關係是:1、陰陽相間:乾陽兌陰。離陽震陰。巽陽坎陰。艮陽坤陰。2、陰陽對應:乾坤相對。艮兌相對。坎離相對。震巽相對。有乾無坤,有陽無陰,陽中無陰。不要相信有太陽的大白天還有月亮,不要相信有太陽的能量發揮作用的當時,還有月亮也在發揮能量作用。很久以來寫在《易經》理論中的白紙黑字,什麼陽中有陰,是大白天說鬼話。陰中有陽,陽中無陰,一定要把觀念糾正到這個正確的觀察的結果上來。這樣,乾坤對角線上八卦的相對關係首先就表現為對立關係。3、陰陽對立:乾與坤互為失敗卦。兌與艮互為失敗卦。離與坎互為失敗卦。震與巽互為失敗卦。4、一陽三元:乾卦的成功卦是它兩邊的夬卦和履卦。兌卦的成功卦是它兩邊的睽卦和革卦。離卦的成功卦是它兩邊的噬嗑卦和豐卦。震卦的成功卦是它兩邊的益卦和恆卦。巽卦的成功卦是它兩邊的井卦和渙卦。坎卦的成功掛是它兩邊的蒙卦和蹇卦。艮卦的成功卦是它兩邊的謙卦和剝卦。坤卦的成功卦是他兩邊的否卦與泰卦。否泰線是在以月亮的能量作用為主太陽的能量為輔陰陽交織作用的一條線。否泰對角線上的8個卦是指:泰、損、既濟、益、恆、未濟、咸、否。傳統易學中,人們只重視《易經》的乾、兌、離、震、巽、坎、艮、坤8個重卦。在這8個重卦上,做了足夠多的正確或荒唐的文章。而對否、泰對角線上的8個卦忽略太多,忽略太久。這是很不應該的事情。學習《易經》,在研究上,工夫上,一定要將否泰八卦與乾坤八卦一樣重視起來。做到「乾坤為體,否泰為用。」在研究《易經》時,立足於乾坤;在應用《易經》時,立足於否泰。乾坤對角線上的八個卦,屬於陰陽二性中太陽能量的活動規律形成的意義。否泰對角線上的八個卦,屬於陰陽二性中月亮能量的活動規律意義。我們講到過太陽的陽性能量形成生命,月亮的陰性能量形成人的生命以外的一切社會、文化、思想、意識、宗教、言行等行為。因此人們使用的很多成語、詞語的出處,都與否泰八卦有關係。比如「損失」、「損益」、「利益」、「權益」、「滿則損,謙受益」等講的是否泰對角線上的尋卦與益卦;「經濟」、「接濟」、「扶貧濟困」、「濟濟一堂」等,講的是否泰對角線上的既濟與未濟卦;「恆心」、「恆久」等講的是否泰對角線上的恆卦;「咸亨」、「咸陽」、「咸有一得」等,講的是否泰對角線上的咸卦;「否極泰來」、「否藏人物」、「國泰民安」等,講的是否泰對角線上的否卦與泰卦。否泰對角線上這8個卦的組合形式和性質關係是:1、陰陽相間:泰陽損陰。既濟陽益陰。恆陽未濟陰。咸陽否陰。2、陰陽對應:否泰相對。損咸相對。既濟未濟相對。恆益相對。  人之所以為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哲學動物,在於人的生命器官更完美地仿照了月亮能量的功能。普通動物是太陽構造的,人是被太陽構造時在有月光的夜晚完成的,使得人能夠具有在黑暗中伸出思想觸鬚,意識潮湧的能力。陽中無陰,陰中含陽。因為有太陽,月亮才能夠有光。否泰對角線上的第一卦泰卦,承接乾坤線上純陽之卦乾宮最後一卦而來,使得陰性的月亮能量線上的第一卦顯示為陽。陽之末,陰之始,日落月升。創造《易經》的人,深入到了自然表現背後。中國人對這個泰卦,數千年來情有獨鍾,天地交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世運昌隆。老字號中什麼泰什麼泰,比比皆是。泰山封禪,也成為自古帝王關心江山社稷、應天承運的國家大禮。泰卦卦符,天在下位,地在上位。今天我們知道地球懸浮在空中,地的下面,依然有天空。古人不知道自然**,以雨水代天,入於地下,稱作天地交泰。古人只是傳承了天地交泰這個吉祥詞語,不知道風調雨順就已經是指天地交泰了。與泰卦的卦符相反的是否卦卦符,應該在上位的天在上位,應該在下位的地在下位,這叫作天地不交。天地不交,則風雨不生,風雨不生,則作物不收。天地不交,則天不降大任。否凶泰吉,由此可知。何況伏羲畫泰卦,更有一層意思,泰卦指的是時間到了期待新月的時候,天空已經為新月出現做好了準備。否卦指殘月將去,黑暗而荒涼,無所希望。如果以天地交泰或不交泰,解釋不準確「否藏人物」的意義的,有了新月與殘月這一層,「否藏人物」的語義便躍然而出。伏羲畫泰卦,第三層意義,就是我們講過的月球上的岩層,反射太陽光給我們,會發光的石頭誕生人類,泰卦之時,是對人類生命的期待之時;否卦之時,是人類的生命消失之時。比如南京這座城市,為什麼每隔一個時期,就會出現一次屠城大悲劇,因為南京這座城市,就是一座否卦的城市。這一層意義,我們會在後面講解清楚。倉頡造字鬼夜哭,伏羲畫卦天雨粟。倉頡造字,是文化的結果。伏羲畫卦,是道的結果。文化有它可惡的一面。道,唯有祥瑞,是中華民族文化發祥的源頭。這裡先舉否泰二卦為例,說明否泰對角線上的四對對應卦,也都是對立關係。  3、陰陽對立:  泰與否互為失敗卦。損與咸互為失敗卦。既濟與未濟互為失敗卦。益與恆互為失敗卦。4、一陰三元:泰卦的成功卦是它兩邊的大畜卦和臨卦。損卦的成功卦是它兩邊的節卦和賁卦。既濟卦的成功卦是它兩邊的家人卦和屯卦。益卦的成功卦是它兩邊的震卦和巽卦。恆卦的成功卦是它兩邊的鼎卦和解卦。未濟卦的成功卦是它兩邊的困卦和旅卦。咸卦的成功卦是它兩邊的遁卦和萃卦。否卦的成功卦是它兩邊的坤卦和乾卦。兌易的。陰陽論陰陽論上陰陽概念是易經中極其重要的概念。任何研究易經的人,初學者 或者學有所成者,都要或輕或重、或浮淺或深入的接觸這個概念。初學者在初學之時,首先要碰到什麼是陰陽,對陰陽的理解以及有什麼作用;學有所成者,更要對陰陽概念負責,要對陰陽概念作出自己的知性解釋,否則的話,就不足以談易經,不配稱為學有所成。對陰陽最簡單、直接的解釋,是告訴你世界上任何物質自身,物質與物質之間,都分有陰陽。比如太陽與月亮,太陽為陽,月亮為陰;火為陽,水為陰;男人為陽,女人為陰;一切剛性的物體為陽,一切柔性的物體為陰;一切積極的、向上的、溫暖性質的物體為陽,一切消極的、向下的、冰冷性質的物體為陰;一切有形的為陽,無形的為陰;一切外部為陽,內部為陰;在同一物體內部,比如人體中,頭部為陽,腳部為陰;背部為陽,腹部為陰;心臟為陽,腎臟為陰等等。以上對於陰陽的解釋,學者省勁,不需要費多少口舌,只需要指給你看就可以了。聽者也只有認可的份。再深入一步,接觸陰與陽的關係。陰陽不交。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很好解釋,很好舉例子。比如男女不交合,則不能延續生命。比如只有陽光的陽性作用,沒有雨水的陰性作用,莊稼會旱死;只有雨水的陰性作用,沒有陽光的陽性作用,莊稼會澇死。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這往往是從同一物體內部又可以分出陰陽來給以解釋的,如男性為陽,這一陽性生命體中,又有腎臟、血液等陰性機體。女性為陰,這一陰性生命體中,又有頭部、心臟等陽性機體。陰陽平衡。陰盛陽衰。陽盛陰衰。是區分物體與物體之間、同一物體內部,陰性與陽性所佔比重,所佔強弱之勢。陰陽平衡。這個概念,是人的一個觀念,是人的認識形成、知識積累所得。研究易經的人,還會告訴你,在易經中,除了文字語言系統,還有一個符號系統。還會告訴你易經的這個符號系統,是由於易經八卦產生太早,沒有文字語言,先有了易經八卦。沒有文字語言,古人只好用一些符號來表示,這就形成了易經的符號系統。還可以進一步指給人們,在易經的符號系統中,連著的中間沒有斷開的道道,表示陽,稱做陽爻;中間斷開的道道表示陰,稱做陰爻。研究易經,是要接觸「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句話的。用上面諸多對陰陽的解釋,對陰陽概念的解釋,應該說是清晰的,不存在含混。當我們接觸到「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時候,這就成了問題。

陰陽之道。道的問題。什麼是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樣問題會清晰一些。我們上面解釋陰陽,都是從「器」的方面給陰陽以解釋的。是形而下。道的問題是形而上的部分,是哲學。老子說了,道這個問題,可以解釋,又有解釋的難度。甚至「道」這個命名,也是很勉強。因此老子的《道德經》,也是形而上一下,形而下一下;一腳踢在門裡,一腳踢在門外。研究易經研究不到易理上,研究不到哲學上,研究不到形而上上,算不得大師的,接近不了聖賢的。於是歷史上有幾個不死心的,弄啊弄的,搞出了「無極-太極- 兩儀-四象-八卦」這麼個程式。這裡的「極」,也就是極、端的意思,邊際的意思。「無極」,也就是指出個混亂、無秩序、無規律的一種狀態。「太極」也就是有邊際,有大邊際,根本邊際的意思。「兩儀」有如兩翼,分陰分陽。把「無極-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程式,放社會意義上理解理解,會清晰得很。人類社會歷史上的戰爭與動亂時期,我們可以稱為無秩序時期,可以稱為社會上的無極時期,可以稱為社會學意義、社會學領域中的「無極」。當社會有了一定的秩序,大的秩序,根本秩序,我們稱為「太極」。戰爭與動亂中,得「太極」者得民心。得「太極」者得太平。這一點,學習易經者,尤其應該重視。這也是中國社會歷史上精通帝王之術、精通太極之學、所謂得道者,在戰爭與動亂時期特別應起的作用,特別應該懂得的社會太極學,特別應該懂得的怎樣於無極中求太極,怎樣於社會無極中求得社會太極。惟有此,為民心所向。此為治亂之道。治亂之道即為陰陽之道。

無極與太極,關係上,不是「生」的關係。不是單一的「生」的關係,不是必然的生成關係。無極之後,可以有太極,太極之後也可以有無極。自然之道如此。

社會之道如此。天人感應。天人相應。自然之道如此而有相應的社會之道。有如此的社會之道也不會沒有如此的自然之道。戰亂之後,可以有太平,太平之後,也可以有戰亂。太極而後有兩儀。太極之中有兩儀。分陰分陽,分輕分重,分善分惡,分剛分柔。太極即兩儀。兩儀即太極。太極與兩儀的關係,不是「生」的關係。不是單一的「生成」關係。孔子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求社會太極。有陰陽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妻。伏羲,創造易經八卦者。女媧,施行易經八卦者。伏羲,測得陰陽之道者。女媧,施行陰陽之道者。伏羲、女媧,首訂婚姻之禮,首開社會陰陽兩儀大秩序。社會有無極有太極,人生有無極有太極。人生中的亂與有序,亂,為無極。有序,為太極。陰陽論下研究易經,要很重視孔子。要很重視孔子《易傳》闡發的易的作用,以及有關易的創生的內容。孔子在《禮記》中談到一句,他達到了商代的易經《坤乾》,應該為歸藏易。是說孔子對易經的知識,來自歸藏易。不是周易。不完全是周易。從文王、周公為《易》作的卦辭、爻辭來看,二公知道洛書之圖,不知道伏羲八卦之圖。如坤卦講利東南不利西北,講洛書方位,不講伏羲方位。這樣我們讀《易傳》,就應該有所區分,區分哪些句子講了周易,哪些句子講歸藏易。易有三才,有天道也,有地道也,有人道也。易經中,易的概念中,是不講「三」的。易講陰陽。有一陰必有一陽。有一陽必有一陰。易的規律,是偶的規律,雙的規律,雙數的規律。有偶無奇規律。老子講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易經不這麼講。易經不從一開始。易經從太極兩儀開始,易經講二。易經講二、四、八。《易傳》中有些話顯得不是孔子的話。如果是,孔子說錯了。易無三才。易無人。如果講天道為陽,則有一個為陰的地道也就可以了。人道從何而來?與人道對應的是什麼?人道為陽還是陰?如果為陽,什麼是陰?如果為陰,什麼是陽?陰陽不離、陰陽對應,是為道,是為易道。易有三才,而亂陰陽之理。何況,天地相對,天地這一對陰陽概念,並非陰陽概念中的元概念。陰與陽,才是陰陽概念中的元概念。其他如天地、上下、卑高、剛柔、男女等等,都只是陰陽元概念中分別所指。易經中的陰陽概念本身,指的是什麼呢?太陽為陽。月球為陰。民間俗語,太陽也叫老陽,月亮也叫老陰。以老陽稱太陽,以老陰稱月亮,由來已久。應與易經八卦中的老陽、老陰之稱,為一個意思,也一同由遠古叫到了如今。並且應該是先有對太陽、月亮的這種稱謂,後有伏羲取陰陽之義。陰陽為概念。陰陽為能量。陰陽為作用。

此三者,為易經中的道。陰陽能量,是指太陽的光的能量與月球的光的能量。易無三才。易有三才。我們以日、月為陰陽。以地球為陰陽作用的對象,作用的表現,作用的現象或顯象。我們去掉《易傳》中的三才之說。我們去掉《易傳》中的天地人三才之說。我們糾正天地人三才為太陽、月球與地球。地球,為受者,為被作用者。為顯象體,為象。而人為象中之象。太陽為陽。月亮為陰。陽的作用向下。陰的作用向上。陰陽作用相反。太陽的光的作用從這一面照向地球時,月球的光的作用則是從另一方向上作用於地球。這裡應該明確的是,陰的作用不是指地球本身,是指月球所反射的太陽光的光的能量與作用,即月光的能量與作用。地球三者之間的陰陽二氣,存在著八種關係。中國古人稱之為「八卦」。八卦,就是中國古人發現的「道」。其中太陽對於地球的作用,稱之為陽性作用,在易經符號系統中,用一畫相連的「—」陽爻來表示。其中月球對於地球的作用,稱之陰性作用,在易經符號系統中,用一畫斷開的「- -」陰爻來表示。太陽對於地球的作用是直接的,因此陽爻的符號,畫為一直線。月球對於地球的作用,是對太陽光的反射,是間接的,因此陰爻的符號,中間斷開了一下,表示其間接性。要注意的是,原始的陰爻符號,中間並不斷開,也不是平著的一畫,而是「^」形狀的那種。太陽賦予萬物以形體;月球賦予萬物以性情。此為陰陽的根本作用。日落月出;月落日出。有日無月;有月無日。日月不同在。此為陰陽的根本性質。故陰陽不同在,陰陽互敗。對於任何生命,有形體,又有性情,所以為陰陽交媾之物。此則陰陽互成關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關係。知識陰陽,就從太陽的作用,月亮的作用上去認知,去區分,去把握。《易經》六十四卦中,任何一卦中安置陰爻、陽爻的依據,在於此。作用也在於此。伏羲、女媧他們,發現太陽與月球作用於地球以及人類社會的八種關係。將此稱作「道」。這種「道」,是絕對的「非常道」。不是漢代以來的易經界,所談的「常道」。漢代以後皆「常道」。京房以至邵雍之流,用六十四卦去對應四季、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是返「非常道」於「常道」。而中國道士們也兩千年以此為圭臬,還要在身體中龍啊虎的,返「非常道」與「常道」,走什麼路徑,都可笑的很了。當今依然不時地有這類「高人」出現。那些用八卦、六十四卦,去解釋季節時序的人們。

冬去春來,時序輪迴,認知節氣與時間,為「常道」。為老子所不談。也不是中華民族所僅有。也不是中華民族第一個所有。也不見得中華民族最先進。世界上其它文明古國,都有過輝煌曆法知識。中華民族所特有的,是老子講過的「道」。是遠在老子之前的伏羲、女媧就已經發現,日、月作用於地球時,有另一個規律在。即日、月、地球之間的三八關係。這另一層規律,才影響到地球上、社會上的地震、洪水、蟲災、瘟疫乃至社會的太平或動蕩。伏羲、女媧他們,把道應用到了及至,把這八種關係應用到了及至,發揮到了及至。以至可以補天,可以造人,可以立下中華民族萬世不朽基業。

陰陽本義

易經八卦幾個基本概念解釋道一陰一陽之謂道。中國傳統哲學,以道為最高範疇。古往今來,任何人研究中國傳統哲學,傳統文化,研究到了道的層次,就實現了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圓滿境界。中國古代的道家,是道的執著的追求者、研究者。老子因《道德經》而著名,《道德經》以道德為篇名,也以談道論道為指歸。從道家中派生出的宗教道教,有兩大教旨。一是以生命為代價,通過修鍊驗證道的存在;一是以道術為人們的生存服務。二者能夠經受實踐檢驗、驗證的,被稱為得道。中國古代的儒家,講天道與人道,講天道與人道的關係。孔子「朝聞道,夕死可也」,見出孔子的求道問道精神。天的觀念,天人合一觀念,實質是道的觀念。《論語》、《中庸》等儒家典籍中,有豐富的關於道的論述。佛教入中國,匯入中國文化傳統,也取用道的概念,作為佛萬能之下的二級哲學範疇。關於靈魂的存在與輪迴,就適當道破了佛的法力之外具有的不以佛的意志為轉移的道的自然權力的存在。從古至今,談道論道的人很多。尤其成就聖賢事業的人們,言談之間,經典之內,左右不離這個道字。結果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形成儒、道、佛三家聖人談道,談出三種樣子。三家所談,都很高深,很玄妙,入幾入微。又都講法外無法,只此一法。高深玄妙,入幾入微,至今世人卻依然不明白、不清楚什麼是道。法外無法,只此一法,於儒、道、佛各家高妙處,世人又聽得略有相似,似可殊途同歸。道是什麼?什麼是道,道到底能不能講明白?能不能用明白話講明白?道能不能親密接觸?道能不能避開或運用?

儒家講「道不遠人」,道不能須臾離開,能離開的,就不是道。佛教講緣起因果,也是個道不遠人的意思。道不遠人,卻又「百姓日用而不知」,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個「道」字,從古至今,始終把人弄得一頭霧水。 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是《易經》中的一句話。這句話比那些玄玄冥冥,囫囫圇圇的,高深莫測之論,要清晰一些,顯得更較接近道。《易經》說,陰陽就是道。什麼是陰陽?道是中國傳統哲學中的根元,由此一元,派生出層層疊疊的哲學範疇與概念。陰陽是屬於解析、支撐道這個元概念的一個基本概念。道是什麼?

道就是陰陽,道是由陰陽構建的,道是各種陰陽關係的總和,是對各種陰陽關係的總的指稱。陰陽是什麼呢?我們來看看傳統《周易》對陰陽的解釋:日為陽,月為陰;天為陽,地為陰;山為陽,水為陰;男為陽,女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剛為陽,柔為陰;上為陽,下為陰……物物可分陰陽。同一物體內部,又可分陰分陽,所謂一物一陰陽。混亂之處是,究竟是解釋清楚了陰陽,還是沒解釋清楚陰陽?有如問什麼是山?回答黃山是山、泰山是山、華山是山、太行山是山。

你說不是嗎?它們都是。你說是嗎?總覺得回答中缺少什麼。總覺得是有枝葉無主幹的回答;有鋪排無主體的回答。這是中國傳統哲學、傳統文化極高明,極偉大,極微妙,極辯證的屬性。這樣講,不如說中國傳統哲學到最後、最高處,是一團亂麻。 道與器 更混亂的是,把根本就不懂得的道,解釋為形而上學。東方與西方,哲學中都存在形而上範疇。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與器,體與用,有與無,現象與本質,精神與物質,對於哲學中高居於物質之上的,無力解釋清楚的,精神方面的一些存在,被稱之為形而上。無論是精神存在還是物質存在,既然是存在,可以這樣被割裂為兩種存在嗎?哲學中真的存在不可認知的存在嗎?真的存在形而上學嗎?真的存在絕對真理嗎?《易經》的真實意義,《易經》的原旨,不是這樣認為的。《易經》原旨不是《易經》文本中的文字部分的闡釋,不是易經中的文字。或者說不完全是那樣,不完全是那些。易經不分別形而上與形而下。有形而上與形而下之分,是由於人類知識準備不足。更準確地講,是人類在自身進程中,丟失了遠古的知識才造成的。有人問,宇宙中其它星球上,有沒有人類或生命存在?我們可以果決地回答說,沒有。人類的宇宙探索在飛速進行中。月球,水星,火星,土星,冥王星,人類的知識銳角,確實是越來越深入。人們對宇宙其它星球存在生命的願望,越來越大。人們關注於其它星球上有沒有水的存在。人們的直覺中、猜測中,認為水是誕生生命的條件。

我們不要這樣認為。要回答宇宙其它星球上有沒有生命,我關注的是陰陽。關注於宇宙其它星球上有無生命存在,取決於有無陰陽形成。猴子掰玉米的故事,人人都知道。人類的知識積累、知識記憶,是猴子掰玉米那樣的情形。道是人類已經遙遠的知識記憶。是已經忘卻的知識記憶。人總是要麼把複雜問題簡單化,要麼把簡單問題複雜化。把這種原來曾經是知識後來失憶的知識模糊化,玄妙化,簡單化,甚至擱置的部分,被稱為形而上學。東方與西方一切哲學文化中的形而上學,都是可以逐步被消解的。可以隨著對道的知識化、清晰化,形而上部分可以轉入到形而下部分。 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易經八卦的文本,應該有兩種形式。

伏羲首創易經八卦。伏羲創造八卦時沒有使用文字,《易經》文本中的一切文字都是後人添加上去的,主要有三個人,一是周代早期的文王,為易經的八卦乃至六十四卦的每一卦,作了卦辭。再是文王的三兒子周公,為易經的每一卦作了爻辭。之後是周朝末年、春秋早期,孔子作了易經中的易傳。伏羲創造易經八卦,原本只有符號。以上八個符號,依次讀作: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易經八卦的八卦。是生成易經六十四卦的八個主卦。通常稱作八經卦。伏羲就是運用以上這類符號,來表達他對道的認識,對陰陽運動規律的認識的。伏羲不使用文字,而完全用符號來表達他偉大絕世的思想、哲學、文化,幾千年來,我們認定的常識是伏羲時代還沒有文字。到底是不是這樣?是因為人類還沒有創造出文字伏羲才不得不使用符號,還是有文字伏羲不用文字而使用符號?有一次,孔子對他的學生說以後不在傳道了。學生說老師如果不傳道,我們記錄什麼?孔子說,你們看,天說話嗎,天不說話而道在啊!孔子說,言不盡意。伏羲不用文字而用完整的符號系統,或許正像孔子能夠認識到的那樣,道是最難用文字來表達的。我們知道,伏羲的符號系統的易經八卦乃至六十四卦,是觀察的產物,是觀察的記錄。人類對於觀察所得最不失真的記錄,或許是描繪與摹寫,不是文字表達。 三才陰陽這兩個漢字的寫法上,或許有些意味。「陰」字是耳朵偏旁加一個月亮的月字,是告訴人們要用耳朵去傾聽月亮。常識是月亮或著它的光芒並沒有聲音,怎麼能夠去傾聽? 「陽」也是耳朵旁加一個表示太陽的日字,太陽本身或它的光芒也不具有聲音,又怎麼能夠聽到太陽的聲音呢?在漢文化傳說史中,造字的倉頡晚於造卦的伏羲。先有伏羲,後有倉頡。先有卦,後有字。這是漢文化的先後順序與意義。研究漢文化,研究中華民族文化,不可以只從有文字開始,把文字之前的八卦文化時期切割掉,切割掉文字之前的漫長悠久的八卦文化歷史時期,就等於切割掉漢文化的源頭。史傳文化中,有倉頡的時候,伏羲早已經是先代的聖人。伏羲的易經八卦文化,已經是漢文化的主體,影響巨大。倉頡為伏羲造字,後來者為先聖造字,為影響巨大的伏羲文化造陰與陽兩個字,應該不得不慎重,不得不準確。假如倉頡造字準確,伏羲易經八卦體系中極其重要的陰陽概念中的陰,就與月亮有關;陽,就與太陽有關。絕對一點講,伏羲易經八卦體系中的陰陽,只指月亮與太陽。陰陽只指月亮本身與太陽本身。後來《周易》學說中附會的那麼多的天地,山水,男女,動靜,剛柔,上下等等,也就絕對沒有,絕對不對,絕對不是對陰陽的準確解釋。如果天地,山水,男女,動靜,剛柔,上下之類,也屬於陰陽範疇,也只能是次生物。準確的講,只是解釋了陰陽的部分作用。我們就可以給易經八卦中的陰陽概念,給「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陰陽,作出一個釋義了:所謂陰,是指月亮具有的像聲音一樣的摸不著、看不到的作用能量。所謂陽,是指太陽具有的像聲音一樣的摸不著、看不到的作用能量。太陽的能量作用,作用於地球。即便地球不是唯一的受體。比**亮也同樣是太陽能量作用的受體。太陽系內其它大小星球或許都是太陽能量作用的受體。月亮的能量作用,作用於地球。地球可能會是唯一或者最大的月亮能量作用的受體。有陰陽而有三才。易經八卦知識體系中的三才,指太陽、月亮、地球三者。指太陽、月亮、地球三者之間的關係。傳統《周易》理論中所說的三才,是指天、地、人。兌易理論體系不這麼講。兌易理論體系認為,人,只是地球這個陰陽受體上很普通的一類附著者。人甚至可能不一定是地球生命體中的必有者。地球上的一切物體與生命,依其接受太陽、月亮陰陽能量作用的大小多少而區分為生命物體與非生命物體。人,缺少與日月構成三才的資格。月亮的能量,來自太陽。太陽的能量,並不來自月亮。這在易經知識體系中,就必須要明確:陽能生陰。陰不能生陽。陰中有陽。陽中絕對無陰。這就又必須糾正數千年來傳統《周易》理論中的陰陽互生、陰陽互根、陽中有陰的錯誤觀點。 爻對於地球的角度來講,太陽陽性作用作用於地球的能量是向下的。我們用下面的符號,表示易經八卦中的陽爻。月亮的陰性作用作用於地球的能量,總是與太陽的陽性作用能量相對應。我們用下面的符號,表示易經八卦中的陰爻。現存最古老的易經文本中的符號系統,表示陰性能量的,是用一條中間斷開的短橫線表示。中間斷開,表示月亮的能量作用是由月亮間接的把太陽的光反射到地球上。表示陽性能量的,是用一條中間不斷開的短橫線表示。中間不斷開,表示太陽的能量作用是直接作用於地球上。在失傳的易經符號系統文本中,易經八卦以及六十四卦卦符的畫法,不是短橫線與斷開的短橫線的畫法,完全不是。而是像上面的三角形那樣的畫法。在一些出土的較早時期古陶文飾上,大量的三角文飾,有著陰陽意義。三角形畫法,既有陰陽、陰陽直接作用與間接作用的表示意義,同時表明了陰陽能量作用的作用方向。爻指的是表示陰陽的符號。有陰爻,陰爻表示月亮陰性的能量。有陽爻,陽爻表示太陽陽性的能量。像用聲音形容無形的陰陽能量作用一樣,爻這個字,也有些意味。是搖動的意義;是變動的意義;是微細、頻繁的意義;是交織、交錯的意義。是陰陽能量作用的具體化及其結局。 陰陽生成八卦的過程易經八卦的生成過程是太陽的陽性能量作用與月亮的陰性能量作用相互發生關係的過程。 (一)、陰陽兩儀一、純陽 二、純陰 (二)、四象 三、陽與陰組合 四、陰與陽組合 (三)、乾坤兩卦的提取 五、乾六、坤(四)、陰陽生六子 七、離 八、坎九、巽 十、震 十一、艮十二、兌十三、坎 十四、離陰陽可以生成八卦。將每一卦與另外七卦發生關係,也可以生成六十四卦。易經符號系統中把經卦的卦符,為什麼有三個爻組成,不時有四個爻、五個爻……就是兩儀與四象組合的結果。組合後的每一卦都是六個爻,不是五個爻、七個爻、八個爻,也是八經卦互相組合後的結果。陰陽即兩儀。有三種意義。一是總的來講太陽的陽性能量一面與月亮的陰性能量一面,稱作兩儀。一是指具體的陰爻與陽爻。一是指由陽爻生成的離、巽、艮三個卦的一面與由陰爻生成的坎、震、兌三個卦的一面。四象是陰陽兩爻組合成兩種關係時呈現的現象。要特別注意的是,乾坤兩個卦。乾坤兩個卦在傳統《周易》理論與觀念中,佔據了過於重要的位置。

稱其為易之門戶。稱其為父母卦等等。兌易八卦生成推演圖式中,我們可以看出是陰陽生成其他六個卦,是陰陽生六子,不是乾坤生六子。乾坤兩個卦,只是從陰陽兩儀與四項中,抽出的三個陽爻與三個陰爻。只是古代聖人在對兩儀、四象的認識研究中對爻的歸類。一些傳統《周易》理論,將乾坤兒卦,抬得很高。另一些傳統《周易》理論,將乾坤二卦中的乾卦,稱作孤陽;將坤卦稱作虛陰。稱作孤陽不長,虛陰不生。傳統《周易》理論與觀念中這種混淆,比比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分辨。傳統《周易》中,坎、離二卦,分別是屬於陽還是屬於陰,研究易經久了的人們,知道這是個很久以來爭論不清的問題。在以上推演圖式中,我們就明白了,從陽儀的一面,可以推演出坎、離二卦,從陰儀的一面,也同樣推演出了坎、離二卦。這就是說坎卦本身既有陽性的性質,又有陰性的性質;離卦本身也是既有陽性的性質,又有陰性的性質。宋代理學家,是編造易經深化的高手。他們編造了不少被後來幾個朝代直至今日人們所認可的並且已經形成了人們的諸多錯誤觀念的易理神話。傳統《周易》文本中,有一幅六十四卦生成圖。

是宋朝邵雍、朱熹幾個理學大家搞的。那是一幅很可笑的生成圖,簡直是兒戲的生成圖,漏洞太大、太多的生成圖。圖中從乾坤二卦開始,把每一卦都分成一半陽一半陰,就那麼分上去。易經的每一卦是一半陰一半陽嗎?乾卦中含陽嗎,能夠證明三爻卦、六爻卦怎麼來的?傳統《周易》理論、觀念中混淆是非的東西實在太多。沒有個分辨力,別學什麼《周易》。河圖洛書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無極與太極天人感應與天人合一唯物與唯心,心靈與肉體,物質與精神,易經八卦作為整個人類最古老的哲學,將以上一系列問題,歸結為陰陽問題。

推薦閱讀:

吾南華帝君 述陰陽之靈
圖解中醫陰陽學說!
周易起名:陰陽五行與姓名的吉凶
陰陽風水勢與形
分金定向陰陽宅,風水兼向為那般!

TAG:陰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