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賈平凹為什麼 寫了一本令人廢解的《廢都》

首頁/問答

賈平凹為什麼寫了一本令人廢解的《廢都》

《廢都》是西安知名作家賈平凹的長篇小說,首次發表於1993年。那一年我大學畢業。作為從中學時代就超級喜歡賈平凹的文學女青年,我當即買了這本書,一口氣讀完。很快,這本書被禁了,因為裡面大量的性描寫。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說中的男主角「庄之蝶」,西安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也就是映射賈平凹本人,或者說賈平凹從他自己的生活經驗里創造了「庄之蝶」這樣一個人物,在這本《廢都》里與四個女性角色情愛糾纏。其中一個性愛場面,是庄與找上門來的一個女主角在沙發上做愛。因為用力過猛,沙發被從房間的一角,頂到了另外一角。這個場景太有畫面感了,好像一個電影特寫,我只看過一次,估計這輩子也忘不掉了。

賈平凹為什麼要寫這本「黃書」呢?我不是文學評論家,但從人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當時賈平凹已經四十多歲,他二十多歲時就以寫作出名了,短篇小說描寫西安鄉下姑娘的情感世界,文風清奇,情感真實充沛,讓他得以從一個鄉下中學教師直接上調到西安作協,成為一名職業作家,成為一名城裡人。而他在之後二十多年的西安城裡人生活里,主要的寫作還是鄉下,那是他最為熟悉、寫起來也最為得心應手的生活,讀者也愛看賈平凹筆下的關中鄉下。然而,作家總有一個寫作的倦怠期,二十多年過去,鄉下生活已經被挖掘的非常全面了,賈平凹本人也從鄉下中學老師成為西安文化名人乃至全國文化名人二十多年了,他的生活閱歷已經完全不同。作家表達的需要,轉型的需要,文學上有所突破的需要,都在這本書里爆發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廢都》是寫的非常真誠、非常有積累、非常用心的一本書,是賈平凹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但是真誠並不能完全成就一本偉大的著作。生活在城裡二十多年,以一個文化名人的身份經歷了和諸多風流女子的愛恨糾纏,擅長寫農村女性心理的賈平凹,暴露了他寫作城市女性的短板。或許,我們之所以認為他擅長寫農村女性心理,是因為我們本身不是農村女性,我們是通過賈平凹的筆觸了解農村女性,所以我們還是在觀看一群跟我們差距很大的人,我們的欣賞是有距離的。然而賈平凹一旦放棄了他的農村題材,儘管在西安城裡以優裕狀態生活了二十幾年,他筆下的城市女性卻顯得沒有那麼立體,沒有那麼可信,她們集體表現出來的對於「庄之蝶」的毫無根據的迷戀,主要是性上面的迷戀和吸引,看起來都很像是作家的臆想,或者是她們的表演。賈平凹根本沒有筆墨去描寫為什麼這些女子會迷戀「庄之蝶」,而只是描寫了她們如何痴狂的表現,比如,一見面就投懷送抱,沒有任何前戲就直入高潮,毫無保留的熱愛與奉獻。這和我們理解的城市女性真是相差太遠了。

《廢都》生逢其時。那是90年代初,文學出版相比較於現在,真不知自由多少倍。雖然《廢都》後來被禁16年,可是大多數人已經通過正式的非正式的渠道,閱讀了這本書,以致於到今天它還可以成為我們的話題。如果放到今天,這本書絕不可能面世,也不可能引起像當年那樣人人竟說《廢都》的轟動。

路遙和陳忠實去世後,陝西作家的三竿大旗只剩下依然在寫作的賈平凹。但是說起來與以上兩位同名的作品,也只有《廢都》可以比肩。賈平凹當年寫完廢都有句感慨說,《廢都》之前,他是陝西文壇最乾淨的人,《廢都》之後,他反而成了文壇最骯髒的人。可見《廢都》對他的文學生涯影響之大。

前些日子重讀了《廢都》,突然想明白了很多問題,與其說《廢都》令人費解,倒不如說《廢都》令人惋惜。與其說這是賈平凹寫了一部當代文壇的《紅樓夢》,倒不如說,這是一個在時代風氣之下,作家自我意淫和自戀的精神分析文本。分析中國八九十年代知識分子的精神生活,《廢都》是一個極其具有的代表性的作品。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八九十年代是中國知識分子最具理想主義的時代。這是中國的新啟蒙時代,跨過文革,直接承接五四的啟蒙精神。但是隨後九十年代,思想家退出,學問家凸顯,市場經濟崛起,知識分子群體日益分裂,理想主義情結逐漸消退,乃至成為了市場經濟的附庸,知識分子的精神也逐漸萎縮,人文主義精神蛻變為市場經濟大潮中的一個浪花。《廢都》正是描寫這種深刻變化的精神分析文本。庄之蝶這樣的作家,幾乎讓任何一個女人都頂禮膜拜,現在再看到這樣的情節,真是覺得離奇得可以了。但是回想一下八十年代,只有你是一名詩人,就可以四處混吃混喝,就知道這種事情是有可能發生的。但是如果脫離那個單純對文學崇拜的時代,我們就會覺得匪夷所思。

但是庄之蝶之死也意味著這樣的一個時代逐漸消亡。文學最終會回歸到市場經濟的本位之下,接受新思潮的考驗。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之下,知識分子這個群體也沒有意義了,公知成為了貶義詞,啟蒙成為了修飾,讀書要收費,小說家也只能如果不能混體制,就只能靠銷量吃飯。一切都衡量標準都是靠數據和金錢。知識分子的神話破滅了,庄之蝶也死了。

從陝西作家的作品來看,最好的作品還是陳忠實的《白鹿原》,他是寫了時代,但是超越了時代,成為了文學經典。

其次是賈平凹的《廢都》,他寫了知識分子的群體,影射了一個時代從理想主義到市場經濟環境下轉變下,這個群體的蛻變和消亡。理想主義最終淪為了一個假大空的虛無。

由《《廢都》》解禁說起張永強在公元2009年七月下旬,中國文壇在平靜中發生一件大事,賈平凹遭禁十七年的長篇小說《廢都》宣布解禁。這猶如賈平凹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出版《廢都》一樣給本不平靜的中國文壇投下一枚重磅炸彈。文壇和社會各界對《廢都》的解禁表現極大的關注,我作為一名業餘作者對賈平凹的作品一直喜歡,多年來關注《廢都》的命運變遷,同時也期待著這樣一部優秀的小說能夠得到他理應得到的尊重和地位。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四十剛出頭的陝西作家賈平凹在北京《十月雜誌》發表了他的第一部描寫都市知識分子生活的長篇小說《廢都》,緊接著作家陳忠實也在北京出版了長篇小說《白鹿原》;京夫出版了他的長篇小說《八里情仇》;程海出版了長篇小說《熱愛生命》;陝北作家高建群推出他的長篇小說《最後一個匈奴》。這是繼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之後,陝西作家的一次整體井噴現象。作品出版之初,好評如潮,不久便被文壇稱為「陝軍東征」。這五部長篇小說中,影響最大當屬賈平凹的《廢都》和陳忠實的《白鹿原》。陳忠實以其對社會歷史的深度思考,以發生在那個特定歷史時期《白鹿原》上的白、鹿兩姓人家幾代人的命運為線索,全景式的勾勒出清末到解放初中國關中全景式的歷史畫卷;而賈平凹的《廢都》在《十月雜誌》連載,這部以描寫當代知識分子生活的世情小說,由於其獨特而膽大的性描寫,立即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這兩部長篇小說都在性描寫上超出了中國以前作家的拘謹,隱晦和羞澀,變得大膽而潑辣,一時間引起文壇和社會各界的強烈的爭議。從出版初的好評如潮,洛陽紙貴,被譽為當代「金瓶梅」和當代「紅樓夢」的《廢都》,更是備受爭議。我清晰的記得陳忠實和賈平凹兩位作家被邀請到陝西廣播電台和讀者進行熱線交流,大多數讀者對《廢都》的性描寫持反對態度,有些人在節目中對作家直接進行人身攻擊。態度平和的讀者則認為性描寫是誘餌,儘管兩位作家解釋說這種描寫是小說故事發展的需要,並非是故意設置的誘餌。但這那樣一種討伐四起的攻擊聲中,賈平凹即使渾身是口也說不清道不明,賈平凹從一個清新純情的才子型作家驟然間成了全國最大的流氓作家,之後不久《廢都》便遭禁,賈平凹更是陷入極度身心痛苦之中。而長篇小說《白鹿原》的命運和《廢都》形成了天壤之別。令人值得慶幸的是賈平凹克服了當時聲討攻擊的心理障礙,始終堅守在自己的書案前,先後推出了長篇小說土門、高老莊、懷念狼、秦腔、高興,在此期間,他的散文集喜獲全國大獎。他是強忍心靈和身心兩方面的疼痛,用自己勤奮的筆來救贖自己的精神和生命。一個作家在他風華正茂之際,卻因一部小說而遭受如此得巨大的打擊,這在當今中國文壇是少有的。賈平凹以他睿智的目光,時刻沒有停止對社會、人生和國家的觀察,他是靠自己的作品從逆境中站立起的作家。《廢都》出版初,我讀的是朋友在西安買的《十月雜誌》,遭禁後,各地書攤上盜版《廢都》層出不求,我在淳化買的《廢都》就是盜版的。一部遭禁的小說,卻以幾十種盜版形式在全國各地流行,並且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地流行,這在當代文學史上是尚無先例的。我愛讀賈平凹的小說,更愛品平凹的散文,品平凹的每篇散文,都好像是和這位作家促膝而談,他用自己樸實無華的言語,娓娓道來自己內心的疼痛。關於《廢都》的命運也是他生命中最沉重的話題,我是讀他的散文,安妥我靈魂的一本書,了解到《廢都》不斷變化的命運,以及《廢都》在法國獲獎費米娜文學獎的消息,更為作家不能赴法領獎而遺憾,更暗暗為作家的執著的深情所感染,盼望《廢都》能正式再版。2004年初,美文雜誌在春季一連三期推出了廣東青年評論家謝有順在西安對賈平凹的專訪,並且以七盒磁帶為標題詳盡的介紹了賈平凹這位作家的方方面面,其中尤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關於《廢都》的談話,賈平凹依然對這本書改變他人生命運的書報以極大的希望。作家靠什麼安身立命呢?作品!這是一個稍微有文學常識都能知道的道理,但要真正達到身體力行,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了。賈平凹從來就沒有一句豪言壯語,更未曾說過一句狂話,但他卻總是默默地筆耕,用著作等身來向世人評說他作為一個作家的良知。2007年,賈平凹的秦腔在香港獲華語傳媒文學大獎,他本人也在當年九月份當選陝西作協主席;2008年他的長篇小說秦腔名至實歸的獲得了第七屆矛盾文學獎。以賈平凹的高產,他的勤奮,他的智慧,這是對他對他最好的安慰。《廢都》解禁後,一下子消除賈平凹心理上的陰影,他那滿臉的笑容,他那樸實的話語還是那麼低調的告訴人們:一本書有一部書的命運,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命運!在我結束這篇文章時想引用賈平凹這段話:「文學有文學自身的規律,文學有文學的大道理,要堅持文學的品質。作家是社會的觀察者,永遠要觀察這個國家和民族進步的步伐和身影,永遠要敘述這個社會的倫理和生活,更要真實面對現實和自己的內心,盡一個從事作家職業的中國人在這個大時代里的責任和活著的意義。」用來詮釋本人關於《廢都》解禁的深遠意義和所有話題的觀點。

用弗洛伊德的學說去分析這部小說,沒有太多的費解之處。利比多的積累與釋放在許多作家的作品中都有所顯現,賈平凹的作品(小說類)這種現象更為明顯,其早期作品以反應農村鄉土文化為主,商州系列作品為其代表,想看到「潔本」的小說是比較困難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廢都》的發表是其作品向城市化轉型的一個標誌,也是作者對城市生活適應的一種表現,然而農村習氣依舊。城市化生活的焦慮感讓其創造了以庄阮孟汪龔為圈子的文人群體形象,生死哀變,不離男女。尤其是主人公庄之蝶在生活中從容自如,予取予求,體現出了作者對城市生活的理解與嚮往。這些人身上幾乎都能找到作者的相似點,反應自己熟悉的生活是大多數作家寫作的基礎。對作者熟悉的人甚至懷疑小說中的五大文人皆是作者的「分身」 ,該作品是利比多集中釋放的一個典型例子。作品試圖表現城市文人生活的焦慮與多樣,然而給人感覺深入度不足,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出了作者對城市化生活的陌生。作品表現的是文人群體的應酬交接,力圖於聲色犬馬及男歡女愛中表現世情的寡淡。下筆缺乏節制,讀過有誨淫誨盜的感覺。作者醉心於這種自瀆的體驗,同時帶動讀者沉溺於這種感官上的刺激,用筆猖狂處無所顧忌,幾乎成為禁書。精細化描寫導致大多數讀者遊離於對其作品主旨的理解——作品主旨到底是什麼,始終曖昧不清!全書較為成功的是其語言風格較前期作品成熟,有話本小說的意境,達到了傳統小說的文字要求。與張恨水的《啼笑因緣》相比,文字成熟度有所接近!從文字的角度考量其作品應該算是及格,而從思想深刻性考量,個人感覺《廢都》是一部失敗的作品。城市生活帶給作者過多的焦慮與不平順,作者無力改變甚至不能完全適應,求之於佛道文化的疏解而不能,最終失之與男女之歡,使其思想主旨流於虛無,初次讀過甚至不知其所云!作者想寫一部現實版的《老殘遊記》,最終卻寫成了一部令人爭議的《金瓶梅》,實在是令人納罕!利比多真是一種奇怪的東西,讓文人在君子與流氓之間,自我與動物之間,神思猶疑,恍然自失,搞不清蝴蝶是莊子,還是莊子是蝴蝶!

余嘗曰:讀《金瓶梅》而生憐憫心者,菩薩也;生畏懼心者,君子也;生歡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獸耳。廢都也是如此看。

當初看廢都,就是沖著當代金瓶梅的名頭看,確實看得過癮。後來慢慢品味,原來這是一部奇書,世間百態,描寫精細,「無家可歸」可以說是《廢都》里所有人物的精神走向和最終結局,尤其是幾位女性,她們或原本生活在鄉下,屬於農民工進城的一族,或雖然生在城裡,但居住於城市的邊緣,來自市民階層的最底層,她們的精神始終在城市裡漂浮而找不到歸宿。作家想以一種傳統的文人理想獲得精神的救贖,但在現代文明的漩渦中,這種理想缺乏現實的土壤,而對現代文明合理性的懷疑又將他拉入另一種極端。

你們看不懂,說明你們心中有鬼。廢都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當代文學名著。最好看無刪節版的,因為裡面才是書中乾坤大。

《廢都》選段--「男人的心我倒理解,喜新厭舊、朝三暮四、是他們的秉性。女人如同是大人的孩子,大人高興了就逗孩子,是要孩子把他的高興一分為二地享受;大人苦悶了,也來逗孩子、或者罵孩子,是把孩子當作出氣筒,或當作消氣機;要把苦悶合二而一或一概推去。說女人是半邊天,女人可以上天、可以入地,可上天入地的女人到底有多少?滿城的商店裡出售著女人的服裝女人的化妝品,好像社會一切都是為女人而服務的。可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還不是讓女人打扮的漂漂亮亮了,為了取悅男人?在男人主宰的這個世界上,女人要明白這是男人的世界,又要活得好。沒結婚的讓別人喜歡,結了婚的讓丈夫寵愛;女人就得不斷調整自己、豐富自己、創造自己、才能取得主動,才能立於不會消失位置。若以美貌取悅,美貌總是隨著時光流逝的,且世上美貌各式各樣,你一人怎麼滿足男人吃了五穀還想六味的胃口?若一切圍著男人打轉兒,男人的一切就是自己的一切,到頭來你只能活得窩囊,遭人遺棄。」—不要丟失自己就好!

《廢都》在國外卻得到了很多國家讀者的認可。在素以文學聞名於世的法國,出版了賈平凹的《廢都》,該書一上市,立即得到了法國文學界的熱烈好評,法國的有些評論家把賈平凹稱為「當代中國最重要的作家"-位偉大的作家給了賈平凹極大的榮譽。在1997年11月,《廢都》獲得"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這也是賈平凹繼1988年憑藉《浮躁》獲得"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之後又一次獲得重要的國際文學獎。"費米娜文學獎"與"龔古爾文學獎"梅迪西文學獎「共為法國三大文學獎。

正面評價:季羨林說"《廢都》20年後將大放光芒。

馬原認為"《廢都》在中國現當代文學裡空前地把當代知識分子的一種無聊狀態描寫到極致"。

負面評價:《紅樓夢》的英譯者楊憲益在一首題為《有感》的打油詩中,表現了他對《廢都》的評價:忽見書攤炒《廢都》,賈生才調古今無。人心不足蛇吞象,財欲難填鬼畫符。猛發新聞壯聲勢,自刪辭句弄玄虛。何如文字全刪除,改繪春宮秘戲圖」

從創作方面看,《廢都》是作者第一部以描寫城市生活為內容的長篇大作。在此之前,賈平凹在人們的印象中,一直是在商州那片古老然而荒涼的農村大地上揮汗如雨、挖掘深井的人。在《廢都》中,作者雖仍以一個偶然混入城市的外來人的身份觀察城市,但對於城市人心態的把握和五光十色的社會生活描寫,其準確和深刻的程度,是差可與莎士比亞對於16世紀英國的宮廷生活的熟悉程度相比擬的。但是,作者並不以描寫城市生活為目的,城市生活在作品中只是一個引子,其目的在於把整個社會生活的網路伸向四面八方。如果說劉嫂、黃廠長是伸向農村的線,周敏是伸向小縣城的線,柳月、唐宛兒、牛月清、阿燦姊妹是伸向市井的線,孟雲房、阮知非是伸向文化界的線,景雪蔭、市長是伸向政界和上層政府的線,那麼,圍繞《西京雜誌》所打的官司,則是拴系、組織這許多線索,並將它們聯成整體的網結。如此這般,廣闊的社會生活成為一種栩栩如生、如臨其境的真實境況。這種宏大的構思、縝密的結構,和以城市生活為中心、精心結撰而成的當代生活的全景,在賈平凹小說創作中,是從未出現過的。  此外,對於作者來說,《廢都》的界碑式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表現了作者對於社會生活的深刻的洞察,不動聲色的批判,和覺悟後憤憤不平的情緒。在《廢都》中,不僅高雅的文化界人士、一本正經的政府官員被撕掉了美麗的畫皮,暴露出本來面目,而且,走進城圈、自我封閉、萎靡不振、喪失生活目標的當代人也成為嘲弄的對象;更進一步,相對於那頭睿智、雄健、野性十足的老牛來說,自認為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走出並超越了動物界而實際上生活在虛假之中的整個人類,亦在作者的順手一擊之中。  從心理方面看,《廢都》的脫稿無疑是作者「已了的情緣」的償付,和「可怕的夢魘」的結束。在《廢都》扉頁的「聲明」和末尾的「後記」中,作者不但表明了寧願任人笑罵評說,以拋舍過去的決心,也明快而又含蓄地道出了糾纏自己的心事。因此,作者是把《廢都》作為對於人生和藝術的頓悟的開始,對於以住生活和創作的小結,對於不快住事的「過去完成時」的消除,並長吁一口氣的符號來看待的。因此,洋洋40萬字的《廢都》,本身就是一本打開的密碼和具有豐富蘊含的心理學材料,從中可以透視出作者心理活動的蛛絲馬跡。顯然,在如釋重負之後,作者獲得了一種油然而生的解脫感和自由感。這種解脫感和自由感,從歌德的自傳《詩與真》中,我們也曾讀到過。那是歌德在完成《少年維特之煩惱》以後,於冷靜的反思中寫下的。

令人費解嗎?那《金瓶梅》呢?

作家在生活中有強烈的感受,需要通過一種形式來表達,有的人選擇用《紅樓夢》,有的人選擇用《活著》,有的人選擇用《鋼鐵是怎麼煉成的》……都是經典傳世的佳作。

另了解一個作家的一個作品需要與時代聯繫起來,更需要與作者的成長與思想狀態聯繫起來。

賈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於陝西,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93年發表《廢都》,時年41歲,正值中年。且看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他個人狀況。

20世紀80年代末,特別是90年代初期,是中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全面轉型的特殊時期,商業原則的出台和人文基礎的薄弱,使得當時整個社會價值體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傾斜甚至是斷裂。賈平凹在談到《廢都》等作品創作的動機和動力時,曾憤激地指出:「社會發展到今日,巨大的變化,巨大的希望和空前的物質主義的罪孽並存,物質主義的致愚和腐蝕,嚴重地影響著人的靈魂,這是與藝術精神格格不入的,我們得要作出文學的反抗,得要發現人的弱點和罪行。」

在創作後記中賈平凹這樣寫道:「這些年裡,災難接踵而至,先是我患乙肝不愈,度過了變相牢獄的一年多醫院生活,……再是母親染病動手術;再是父親得癌症又亡故……再是一場官司沒完沒了地糾纏我;再是為了他人而捲入單位的是是非非中受盡屈辱,直至又陷入到另一種更可怕的困境里,流言飛語鋪天蓋地而來……幾十年奮鬥營造的一切稀里嘩啦都打碎了,只剩下了肉體上精神上都有病毒的我和我的三個字的姓名,而名字又常常被別人叫著寫著罵著。」短時的生活聚積了那麼多的不幸,所以作家心態和情緒上的幻滅頹唐就可想而知。

作品中的頹廢以及大量X描寫,我們應當這樣來看,他是為了描寫而描寫,還是為了揭示某些主題而描寫,如果是後者,就不難理解了。

謝邀!且不談賈平凹的文學功底如何,沖他出品(廢都)應該是撕下了文人標籤。敢做臟事的文人,達貴很多,不怕惹騷兜底倒的人只有兩種,一種寫性生活是為求財,一種是人在巫山知雲雨。曾經有人評價張愛玲的書是婊子文學,卻有很多不是婊子的讀得津津有味!這是一個什麼邏輯?對(廢都)的理解,沒有多大的文學趣味,談不上是當今紅樓夢,更不要沾污金瓶梅。就沖亂七八糟的性描寫,為銀子而戰。好的情感寫作技巧,常常是此地無聲勝有聲,如此爛寫性生活,確實斯文掃地,沒有文學的欣賞可取之處,以前的賈平凹是讀者的偶像,今天的(廢都)卻成了嘔吐的對象。希望文人擔負起匡扶民族的大節,多傳播正能量才好!

當年,第一次看到這篇小說時,我頗為震驚,因為賈平凹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弘揚正能量的作家,從他的早期作品到後來的商州系列小說,無不洋溢著對真善美的探索與追求,讀罷讓人如飲甘露,精神為之一振。而《廢都》的出現,顛覆了我對賈平凹的固有認識!這是一部怎樣的作品呢?與《金瓶梅》形相似,意相近。聲色犬馬,坑蒙拐騙,無疑就是現實生活中部分無良文人黑暗生活的真實記錄。透視這篇小說的主體思想,有揭露社會黑暗面的一面,但是有誇大成分,還有揭示人性醜惡的一面,主人公庄之蝶從一個正人君子一步步蛻化成一個西門慶式的淫棍,直到最後跟行屍走肉毫無別緻。看完後,我掩卷沉思,作者為什麼要寫這樣一部充滿頹廢色彩的作品呢?向金瓶梅致敬?不合時宜;鞭撻社會黑暗面?不像,這只是書中的次要方面。想來想去,也許只有從作者本人身上去找原因,且讓我大膽揣測之:賈平凹出身貧寒,從一個平民子弟通過艱辛的自我奮鬥成長為一個全國聞名的作家,其中的過程自然是荊棘叢生歷經磨難的,無疑是他的一篇篇文學作品打動了千千萬萬讀者的心,這個時期的作品,主題健康,符合主流價值觀。而成名之後,名利雙收,如果一個人沒有定力,沒有牢而不破的信念,很容易走向迷失,賈平凹也許正是如此,在精神上趨於頹廢,自然難以寫出有所突破的好作品。迷惘,縱慾,及時行樂,就這樣成了新作《廢都》的主題,而那個純真勤奮的文學青年漸漸遠離我們,面孔模糊不清,最終消失了。


推薦閱讀:

賈平凹:學會拒絕
火焰向上,淚流向下—賈平凹《帶燈》讀後
賈平凹:說自己孤獨的人真不孤獨
賈平凹:雞不下蛋它憋啊

TAG:賈平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