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的殲7是如何挫敗SU30、幻影2000編隊的?兼談我國預警機
06-10
有網友文章介紹,在1999年的印、巴錫亞琴冰川武裝衝突中,印度派出的由蘇-30和幻影-2000-5這樣花巨款從國外買來的機群企圖對控制制高點的巴守軍進行轟炸時,居然被巴基斯坦空軍派出的,單機售價僅值蘇-30飛機二十分之一、幻影2000-5型飛機四十分之一的中國造老式殲-7P戰機追趕得方寸大亂,紛紛拋掉炸彈「抱頭鼠竄」,這樣令他們難堪的戰果,令印度這樣一個節衣縮食用省下的巨款購買飛機的發展中大國悲痛欲絕,咬牙切齒地發誓:要用20年時間淘汰所有蘇式飛機!問題是SU30和幻影2000是想噹噹的三代機中佼佼者,怎麼會在與殲7的較量中如此狼狽呢?有網友建議中國空軍向巴方學習,但舉我分析,其實這裡面沒有什麼玄機,這不過是巧妙戰法取勝優勢技術的又一次典型戰例。巴軍方對殲7的評價是,「在有地面引導的情況下,殲7是一款優異的要地防空戰鬥機。」這句話道出了巴方的機密。地面引導作戰,是以往我軍慣用的作戰方式,在上世紀我軍截擊蔣軍偵察機夜間竄擾的戰鬥中,幾乎都是進行的引導作戰,如張滋擊落C47、蔣哲倫擊落B17和擊落多架P2V的戰鬥中,我軍飛行員都是在無法發現目標的情況下接近敵機到幾百米的近距離,依靠目視發現,然後將敵擊落的。在與敵戰鬥機的較量中,凡是打的漂亮的戰鬥,都是依靠地面引導佔據有力位置,然後發動攻擊。如1954年5月19日,台灣國民黨空軍出動8架F—47型戰鬥轟炸機竄擾浙江沿海,飛抵海門以東20公里處時分成兩批,其中一批4架飛向高島、頭門山等島嶼,企圖偷襲停泊在附近的解放軍艦艇。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航空兵第2師第6團大隊長王萬林奉命率4架米格—15比斯型飛機升空攔截,王萬林、宋國卿雙機首先到達頭門山、一江山島上空,在左下方發現國民黨軍飛機。宋國卿不顧海上3艘國民黨軍艦的射擊,在降低高度之後迅速繞到對方1架僚機尾後,沉著瞄準,一舉將其擊落,王萬林乘機向其長機攻擊,在距該機400米處兩次開炮將其擊傷,隨後連續三次開炮,將其擊落。同時,尹宗茂向另1架F—47飛機發起攻擊,由於俯衝角度過大,第一次未擊中,經指揮員提醒,再次佔位,從其尾後開火,將其擊落。這次空戰,共擊落國民黨空軍F—47型戰鬥轟炸機3架,擊傷1架。通過這次戰鬥,可以發現地面引導在空戰中的作用,我軍4機編隊接敵,就「在左下方發現國民黨軍飛機」,「尹宗茂……第一次未擊中,經指揮員提醒,再次佔位,從其尾後開火,將其擊落,」都是地面引導的結果。在空中格鬥中,由於飛行員視野的問題,往往在短時間內與敵機失去目視接觸,有經驗的飛行員可以根據經驗判斷敵機動向,再次咬住敵機。但是在有地面引導的情況下,地面指揮可以立刻告訴飛行員「敵機在你XX方向,XX度,距離多少。」從而使飛行員迅速再次捕捉。在上面所說的戰例中,尹宗茂第一次攻擊俯衝角度過大,估計很可能衝到了敵機前面,此時他應當是利用俯衝後的速度優勢和飛機本身的爬升性能來了一個急躍升,擺脫了險境,而此時他已經完全看不見敵機。等他恢復高度優勢後,指揮員迅速引導他再次進入,取得了戰果。類似地面引導與敵空戰的例證很多,通過我軍的宣傳介紹就可見端倪。如1967年1月13日,我航空兵飛行員胡壽根在時速小於敵機600公里的不利條件下,靠地面的引導對F-104G護航機實施大角度斜對頭攻擊,發射炮彈48發,一舉擊落一架F-104G,創造了在負速度差條件下大角度攻擊的先例。有網友說和胡壽根的戰友接觸過,說當時根本沒有那麼神。據胡講他根據命令一轉彎,就看見敵機迎面飛來,立刻開炮,是否打中都沒看見,落地後才知道擊落了敵機。我們可以分析一下,但是胡的速度應當在800公里左右,而敵機是1400公里左右,如果地面引導或胡的動作慢一點,那麼就不能完成這次攔阻射擊。考慮到航炮1000米的射程和敵我相對2400公里的速度,胡與敵機目視接觸可以說就是一眨眼之間,當然看不到是否命中了。還有就是1967年4月24日,在廣西憑祥地區擊落黴菌F-4B的戰鬥,當兩架入侵敵機被高炮擊落一架後,另一架逃出高炮設伏圈後,立刻遭到我軍4機壓頂。當然也有引導作戰失敗的例子。據美國飛行員介紹的一個戰例,「….突然從高空衝下4架米格17攻擊前面的第一小隊。他們看來都是不錯的飛行員,但是顯然忽視了我們的存在,我打開加力撲上去,發射的麻雀導彈擊落了一架敵機,當時他已經進入穩定的攻擊姿態,可能就要對第一小隊的僚機組開火…..」據美國說,這架被擊落的飛機引起了中國的抗議,中國說是在中國境內擊落了中國飛機,而美方各種資料顯示是在越南境內,距中越邊境還有17公里。我分析美方的說辭可能是占理的。因為這是一次失敗的地面引導,沒有發現敵機的前後配置,原因可能就是由於空戰距離與我地面雷達距離遠,或受到干擾,沒能掌握全部的空情。在越南戰爭中,地面引導對於越方來說更加重要,因為當時美機都有遠程的機載雷達和麻雀導彈,而且數量佔優勢,而只有近距導彈的米格21在技術上顯然處於下風。但是,越方在地面引導,低空進入,快速爬升,後半球超音速攻擊的一套戰術,取得了可觀的戰果,美國飛行員描述,在越方採用這個戰術後,「往往剛聽見發現敵機的警告,就看見後面有導彈拉著白煙追上來」。在一段時間內,越方擊落了18架F4,而自己只損失了5架。越南的這套戰術,實際已成為一套對抗有優勢機載雷達敵機標準的戰術。因為機載雷達的探測範圍在側方是有很大盲區的,在越南雖然美國已經有早期的預警機參戰,但是還不能探測到低空的的目標。這種側下方進入、快速爬升、後半球攻擊的套路以後被反覆使用,巴基斯坦肯定也是應用心得頗多。在廣為傳頌的巴空軍殲6擊落2架蘇7的戰鬥中,就是在低空進行一次標準戰鬥。 1971年12月8日,印度空軍兩架蘇-7飛機飛越國境線,企圖偷襲巴基斯坦境內的李薩勒瓦拉空軍基地。就在蘇-7還有2分30秒到達李薩勒瓦拉機場上空的時候,巴基斯坦的對空觀察哨發現了這兩架戰機,並馬上報告了巴空軍。巴空軍航空兵當即命令該基地的飛行員哈斯米中校在地面投掉副油箱,迅速駕駛殲6飛機打開加力緊急戰鬥起飛,攔截企圖偷襲的印機。哈斯米中校駕機上升至2000米高度時,在其左前方發現了印機。哈斯米中校馬上操縱飛行速度已高達1100公里/小時的殲6迅速進入敵機尾後,果斷地發射了一枚導彈。第一架蘇-7被擊落。接著,使用航空機關炮,將第二架蘇-7擊落了。整個戰鬥過程前後只用了45秒鐘。這次戰鬥就是一次標準的在地面引導下,側下方進入,快速爬升,後半球攻擊的戰例,清注意當時殲六的速度已經達到了1100公里,已接近超音速,而殲六在起飛、爬升、佔位的全程中,根本就沒有看見敵機,完全靠地面引導。通過分析這些戰例,就可以知道殲7是怎樣挫敗SU30、和幻影2000的編隊了,最大的可能就是利用對方的雷達盲區,在地面引導下超低空進入,然後快速爬升佔位,發動攻擊。以殲7的機動性和新一代紅外導彈的鎖定範圍、射程和離軸發射能力,被咬住的敵機幾乎是必死的。但是SU30、幻影2000還能夠逃脫,如果不是巴飛行員「執行政策」,就是SU30、幻影2000的確有過人之處。不過,投掉外掛、狼狽逃竄是免不了的。但是,這種作戰方式也是有剋星的,在貝卡谷地的空戰就顯示了這一點。在預警機的指揮下,以色列擊落了幾十架敘利亞的米格機,而自己無一損失。功勞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以色列的電子干擾和空中預警。敘利亞的飛機在起飛後就受到強烈干擾,根本沒有引導,自己機載雷達的缺陷因此暴露無疑。美方渲染這次戰鬥時,總是強調F15、F16的優異性能,其實如果沒有預警機的全空域控制和電子干擾機的支援,F15對抗米格21的戰績並不會比越南上空的F4好多少。因此,預警機成為空戰能力的標誌裝備。瑞典已同意向巴出售SAAB—2000「愛立眼」預警機,總價值達17億美元。而印度採購了以色列「費爾康」預警機,價值20億美圓。隨著預警機的出現,南亞上空的空戰將出現新的變化,電子干擾的作用將會更加重要。可以預計,殲7要再次挫敗SU30、幻影2000,除了已方的引導,利用干擾阻斷對方預警機於作戰飛機的信息聯繫,將是取勝的關鍵。值得欣慰的是,我軍的預警機已經馬上要大面積裝備部隊了,這也是我軍空戰能力提升的標誌性事件。從我軍預警機誕生的全程看,軍方高層作出了一次正確的決斷,就是在洽購以色列的「費爾康」和俄羅斯的A50的同時,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研製計劃。預警機裝備部隊,標誌著我空軍具備了全空域控制能力,真正具備的遠程空戰的能力。對SU系列、殲10這種具備性能優異機載雷達和中距彈的戰機,就是如虎添翼。對於殲7這樣的「近視眼」,也如同戴了一副眼鏡,要知道,在沒有預警機之前,我們的殲7在台灣上空執行作戰任務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可以這樣判斷,什麼時候我軍預警機裝備到位並形成戰鬥力,那麼對台作戰隨時就可以開始。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切不可掉以輕心!心梗的12種早期預警信號
※外形帥氣,戰力比肩美國同款:空警-600將使中國航母戰力倍增
※肝癌預警四階段:藍黃橙紅! 你遭遇紅色預警了么?
※中國預警:富豪勝利大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