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和朋友——夜讀書之四十
人活在世上,身邊總是需要人來陪伴的,家人、朋友、同事、鄰居……,還有一種人肯定是少不了的,那就是敵人。千萬不要說與人為善,從來不得罪人就沒有敵人,看過了《羅織經》就會知道,朋友和敵人的轉換速度快得猶如高手出招,只在電光火石之間,根本沒有人思考的餘地。
《羅織經》說:「眾之敵,未可謂吾敵;上之敵,雖吾友亦敵也;親之故,不可道吾親;刑之故,向吾親亦棄也。」敵人和朋友,前提是利害關係,所以,如果你不小心成了「上之敵」——不受領導歡迎的人,那麼,很快,你身邊所謂的朋友也就成為了你的敵人了,更不要說和法律、刑罰惹上關係了,如果那樣,就是親人也會反目成仇。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多少人和父母劃清界限,就是這個道理。
敵人,是隨時都可以置我於死地的人,但如果知道敵人在哪裡,誰是敵人,就能有所防備,掌握一些鬥爭的主動權。但如果親人和朋友從背後下手,又有誰防的住?古往今來,多少帝王將相、英雄好漢身經百戰,打敗了無數敵人沒有過失敗,最終卻倒在了最親近的人手中,這樣的故事歷史上數不勝數。《羅織經》說:「敵之大,無過不知;禍之烈,友敵為甚。」,所以分清敵友是人生中的生死大事,是絲毫不能鬆懈的。也因此,我們需要在這樣一個紛繁複雜的世界上學會怎樣辯識敵友,只有這樣,才能在生死爭鬥中掌握先機,即使不能常勝不敗,也足以保全自己,躲避災禍。
利益當前,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朋友;災禍面前,朋友和親人都可能成為敵人。這是《羅織經》教給我們的智慧。也許你看到最多的是朋友拍著胸脯保證要為你兩肋插刀,那是還沒有遇到利害衝突,不信你就試一試。不要聽那些毫無實際的保證,大話誰都會說,但事到臨頭,你會發現這樣的人跑的最快。
人都是講求實際的,如果只擔一個好人的虛名卻得不到任何好處是沒有人願意這樣做的;即使一時背負勢利小人、賣友求榮的惡名最後卻能得到莫大的利益,也會有人這樣做的。至於說領導者為了達成目的而向下屬做的保證,更加是天下第一的靠不住,成功了功勞都是領導的,失敗了,罪過都是下屬的。還有同事,平時請他喝酒的時候恨不得把你捧成上帝,走出飯店的大門便開始想著怎樣在領導面前告你黑狀了。
不要相信什麼「君子」、「小人」之說,更不要用君子和小人這樣的概念來區別你身邊的人,因而被一些表面現象迷住了眼睛。《羅織經》說:「君子敵小人,亦小人也。小人友君子,亦君子也。」當君子和小人做鬥爭的時候,他會不知不覺地也用到小人打打擊君子的手段,那麼他又和小人有什麼區別呢?同樣,當小人掩飾起他的本來面目,和君子走在一起的時候,誰又能看到他小人的一面?還是那句話,不在利益面前,不到關鍵時刻,想認清一個人的真實面目實在是太難了。
通過讀《羅織經》知道了敵人的可怕,更加知道了敵、友不辨帶來的災禍。兵法雲「知己知彼」,那麼敵人的手段又有哪些呢?《羅織經》也說的很清楚:「惑敵於不覺,待時也;制敵於未動,先機也。構敵於為亂,不赦也;害敵於淫邪,不恥也。」——在不知不覺中迷惑敵人,這是等待時機;在敵人沒有行動之時制伏他,這是搶先時機。在為非作亂上構陷敵人,陷他於不能赦免的罪名;在淫亂邪惡上陷害敵人,陷他於為人不齒的地步。難怪這本書會讓狄相也嚇得冷汗直冒,細想之下,如果遭到這樣的算計,任他是誰恐怕也笑不出來了。
當然,《羅織經》既然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就會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使視人若寇,待親如疏,接友逾仇,縱人之惡余,而避其害,何損焉?」——把世人視作強盜一樣,對待親人像陌生人一樣,交接朋友超過了對仇敵,縱然世人厭惡,而我能躲避禍害,這有什麼損失呢?
這樣的生活當然不會有什麼趣味,也沒有人生來就想過這樣毫無樂趣的生活,只因為這世上還有像來俊臣、萬國俊這樣的小人、酷吏存在著,我們又能怎麼樣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