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劇系列】簡介

芭蕾是一種輕盈、舒緩和優雅的舞蹈,起源於義大利,興盛於法國。芭蕾為法語ballet的譯音,它的詞源則是義大利語的balletto,是歐洲古典舞蹈。芭蕾舞劇是以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段,並綜合戲劇、音樂、舞美等要素來揭示主題內容、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種類。芭蕾舞最重要的一個特徵是女演員表演時以腳尖點地,故又稱足尖舞。

【發展歷程】古希臘戲劇中,詩、歌、舞是融為一體的,歌隊合唱時往往隨著音樂的節拍而舞動。十三、十四世紀,義大利的舞劇還只是一種民間歌舞,到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舞劇的雛形——宮廷芭蕾,演員和觀眾僅限於貴族。後來這種芭蕾傳入法國宮廷,並在法國盛行了近百年。路易十四時代,開始了宮廷芭蕾向劇場芭蕾的過渡,平民也逐漸能觀賞到芭蕾舞劇的演出。十九世紀中葉,浪漫主義思潮湧進芭蕾藝術領域,迎來了芭蕾輝煌燦爛的成熟時期,芭蕾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1832年,菲利普·塔里奧尼創作的舞劇《仙女》標誌著浪漫派芭蕾的誕生,該劇中女演員首次運用了腳尖技巧,此後,足尖站立的技藝迅速推廣,足尖舞功成為芭蕾的一大要素。1841年亞當作曲的《吉賽爾》、1870年德利勃作曲的《葛蓓莉婭》成為法國浪漫派芭蕾的代表作。與此同時,義大利的芭蕾藝術也有所發展。十九世紀還出現了俄羅斯學派,代表作有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等名作。

【藝術特點】芭蕾舞劇是綜合音樂、舞美、舞蹈於同一舞台空間的戲劇藝術形式。三個姐妹藝術的密切合作,造成了時空一致、視聽統一的舞台藝術效果,這正是芭蕾舞劇具有的獨特魅力之所在。音樂在芭蕾舞劇中佔有不容忽視的地位,素有「舞蹈的靈魂」之稱。根據舞劇腳本譜寫的音樂是舞劇編導賴以進行編創舞蹈和戲劇動作的基礎。因此,芭蕾舞劇音樂既要體現完整的藝術構思、描繪戲劇性的情節進展,又要刻畫鮮明的音樂性格、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與情感變化。而且,芭蕾舞劇音樂往往都有節奏明確、抒情色彩濃厚、適於舞蹈的旋律,並體現出作品的時代和地域風貌。舞台美術,包括布景、燈光、化妝、服裝、效果、道具等,通過逼真的實感、巧妙的色光變幻以及特技效果,創造出芭蕾舞劇規定情境所需要的藝術氛圍,增強了芭蕾舞劇的感染力。芭蕾舞是芭蕾舞劇最主要的表現手段,其突出特點之一就是演員完全依靠形體的表現力來完成所有的戲劇要求——主題思想的闡述、矛盾衝突的展現、人物性格的塑造。它通過優美的舞姿、和諧的韻律、高超的技巧達到話劇、歌劇等戲劇中「述說」和「演唱」的作用。

【形式特點】芭蕾舞劇中的芭蕾舞有獨舞、雙人舞和多人舞等形式。獨舞猶如話劇中的獨白、歌劇中的詠嘆調,長於刻畫人物性格和抒發內心情感。群舞則用來渲染、烘托氣氛、調劑色彩。雙人舞不僅僅是「兩個人一起跳舞」,而是一種特定的表演格式。男女主人公的雙人舞常常被處理為芭蕾舞劇的核心舞段,佔據著重要位置。雙人舞通常按三段式進行。第一段慢板,由男演員扶持、托舉女演員的合舞,連貫地展示各種舞姿,在地面和空中完成一系列旋轉、跳躍等技巧動作;第二段變奏,男、女演員分別表演獨舞,一般都包含著複雜的高難技巧;第三段結尾,由男、女演員逐漸加快的獨舞過渡到快板的合舞,呈現舞蹈的高潮。雙人舞要求男女雙方技巧高超、和諧默契、渾然一體。因此,雙人舞是對芭蕾技藝的全面檢驗。作為芭蕾舞劇的精華,雙人舞常被拿到晚會上表演,具有很好的舞台效果。芭蕾舞劇中通常還貫穿有多種風格的舞蹈,即具有各個國家和民族特徵的民間舞,統稱「性格舞」。它們使得舞劇更加色彩斑斕、精彩紛呈。芭蕾舞劇中也時常採用一些啞劇表演藝術,是推進劇情、提示矛盾的重要手段,它在舞劇中的作用是舞蹈所不能完全替代的。

【芭蕾中的音樂】音樂作為芭蕾舞的靈魂,並非僅僅為配合舞蹈而作。音樂是聽得見的舞蹈,舞蹈是看得見的音樂。德利勃之前的芭蕾音樂,大多由舞蹈者隨意選用現成的音樂作品,只要基本適合舞蹈技巧即可。即便是專為指定芭蕾舞劇而創作的音樂,也只是起著伴舞的作用,並無特定的戲劇構思。十九世紀中期之前的某些芭蕾舞劇,在後來演出時,採取的往往是經過後人加工和改編的音樂。而德利勃為《葛蓓莉亞》所創作的音樂,則有著較完整的藝術構思,採用主題連貫性的分曲結構,以及精巧的配器,為戲劇內容服務。柴可夫斯基的重要作品都是在與編導共同研究後,按戲劇性結構的要求而創作的,其音樂在色彩性、抒情性、交響性等方面為芭蕾舞劇音樂創作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天地。十九世紀以來的許多芭蕾音樂由於深受歡迎,其精彩片段被改編為組曲或管弦樂小品,供音樂會演奏使用。

【世界經典芭蕾舞劇(部分)】《園丁的女兒》(La Fille Mal Gardee,1789年,又名《關不住的女兒》或《無益的謹慎》,作曲:法國民間歌曲和樂曲)《仙女》(La Sylphide,1832年,作曲:赫爾曼·塞弗林·勒文肖爾)《吉賽爾》(Giselle,1841年),作曲:阿道夫·亞當)《巴黎聖母院》(La Esmeralda,1844年,作曲:西薩·普尼)《帕基塔》(Paquita,1846年,作曲:愛德華·德爾德弗茲、路德維希·明庫斯)《海盜》(Le Corsaire,1856年,又名《海俠》,作曲:阿道夫·亞當)《堂·吉訶德》(Don Quixote,1869年,作曲:路德維希·明庫斯)《葛蓓莉婭》(Coppelia,1870年,作曲:列奧·德里勃)《希爾薇婭》(Sylvia,1876年,作曲:列奧·德里勃)《舞姬》(La Bayadere,1877年,又名《印度寺廟的舞女》,作曲:路德維希·明庫斯)《天鵝湖》(The Swan Lake ,1876年,作曲:柴可夫斯基)《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 ,1889年,作曲:柴可夫斯基)《胡桃夾子》(The Nutcracker,1892年,作曲:柴可夫斯基)《雷蒙達》(Raymonda (1898年,作曲:格拉祖諾夫)《火鳥》(The Firebird,1910,作曲:斯特拉文斯基)《一千零一夜》(Sheherazade,又名《天方夜譚》,1911年),作曲:菲卡雷特·阿米洛夫)《彼得魯什卡》(Petrouchka,1911年,作曲:斯特拉文斯基)《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1940年,作曲:普羅科菲耶夫)《灰姑娘》(Cinderella ,1945年,作曲:普羅科菲耶夫)《寶石花》(The Stone Flower,1954年,作曲:普羅科菲耶夫)《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1962年,作曲:門德爾松)《卡門》(Carmen,1967,作曲:羅季翁·謝德林)《曼儂》(Manon,1974年,作曲:儒勒·馬斯內)
推薦閱讀:

是練芭蕾增強了體質,還是先天體質好才能承受住芭蕾舞的強度?
芭蕾的愛意——讓帕金森患者起舞
學芭蕾,像做數學習題一樣去對待自己的身體
白女黑男:那些舞劇中你可能無意識的性別定位
看過《芳華》的《草原女民兵》,從此愛上現代芭蕾舞劇

TAG:芭蕾舞 | 舞劇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