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技術帖合集

技術帖合集

默認分類 2009-04-02 16:09:38 閱讀18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

搓球時應該有這樣的感覺:

很多球友的搓球都是"碰",或是平著拍子把球"送"出去,這種擊球方式是不可能控制住球的,質量也會有很大的問題.搓球時一定要有"砍"的感覺,小臂,手腕,手指集中力量,短促發力.動作不能完全送出去.搓長和擺短都是如此.特別是擺短時更要發力,這樣才能吃住球,控制住球.要注意的是;正手時拍頭不能敲起來,反手要往小拇指方向發力.

向前看....

看過很多球友打球只盯著球,眼睛只看得到球啥也不管,也就是說只會追著球打,只顧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呵呵.常常是過去的球撞在人家的槍口上.從發球,接發球開始就要始終盯著對方的重心移動.用眼睛的餘光去看球,更多的是看對手.當然剛開始會覺得很累,長時間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絕對是個考驗.但你會發現付出是值得的;你步法因提前判斷會移動更快,更容易到位,而且可以很好的調動對手,而不是被對手打的東奔西跑.

速度....

速度有很多種;揮拍速度,大力量擊球的加速度,今天這裡要說的是攻防轉換的速度.很久沒看過專業隊的比賽了,這次省運會男甲組團體決賽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速度".近台防對方一板拉沖後第二板就在近台迎著球反拉,要知道對方也是在近台進攻哦.自問這種球自己平時不一定會反,多半是連續防出落點來再說,要反的話不說退兩步,起碼也得退一步的.可人家是近台迎著球反,這裡固然有訓練習慣的原因;平時就是這樣練的,不要他反可能他還不知道怎麼打了.但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意識;搶擊球點,擊球時間,突出速度和力量.很多球友醉心於退台輪開來爆對方一板,先不說命中率,能不能搞死對方都成問題.借力發力,迎上去壓著對方打才是正道啊.特別是在防守時只要對方球速一慢就要自己主動發力.

用身體打球,控球...

很多球友都知道要迎前,但往往都只是手往前伸,用手去夠球.迎前是整個身體,重心的迎前,只有充分迎前才能做到同時同向發力.手在身體的前面,身體前壓,不管多快的來球都不會被球頂住.特別是封擋弧圈球時;身體的前壓能更好的控制球.練習的方法有很多種,最簡單的;練習正手攻球時手幾乎不動,就是用腳和身體去移動,調節距離.

發球的落點變化...

 發球質量高是不夠的,還要有好的落點來結合使用.落點要有套路;如發一個斜線急長的,下一個是直線短的.每次發球前都要有明確的思路.同時眼睛的餘角要盯著隊方.在你觸球前他重心移動了,就往他重心移動的反方向發.如果他不動就往離他重心最遠的地方發球.或者是重心移動彆扭的地方發,如;中路.而且要和第三板結合起來.你發的長球對方回球也長,你發的短對方可能回的也短.長短球前後的調動對手有時候比左右調動對手更有效.

右手怎樣對付左手

前幾天在論壇看到一帖是問;右手該怎樣對付左手的.前後看了十多篇回帖,說的都有些道理.有一點好像大家都沒怎麼提到;調正壓反.先往左手的正手去,在調回他的反手來.發球就可發他中路偏正手位的短球為主.如果對自己的防守有信心的話接發球就可直接去他正手.只要讓他第一板不能發出力沖就行.除了波爾誰都是正手回反手較差的.重要的是第一板要調動開落點.自己底氣足的話,發球就可髮長的,在壓回反手,形成主動相持.

橫拍反手彈擊.

連著有幾篇都是說的橫拍反手.都是球友發的簡訊要求討論.寫完這篇真的要換換話題啦哦,呵呵.其實一些基本的東西都一樣的,不管是磨擦還是撞擊都是要突出腰腿發力帶動小臂的.用身體重心前壓去控制球的弧線.特別是上旋來球,重心前壓啦就不會被來球頂住.大臂和肘相對固定,手腕稍內收,手背稍有點拱起來.引拍不要往下,稍往後就行.要突出撞擊,擊球正面偏上.動作短促,不要往前送太多.細細體會有種"敲打"的感覺.最最重要的是擊球時間;最佳的擊球時間是球的上升期,這樣可借上力.而且位置要比球網高最好.不然的話速度和突然性出不來的.因為低於球網你就要自己製造弧線.

看教學視頻...

曾見過一篇論文;說的是橫拍反手拉球的動作分析,舉例某某的反手位拉球時距離胸部大概多少厘米,在靠左肋骨的第幾根的位置擊球,配啦很多世界冠軍的圖片.並且一一論證說明.最後的結論是;雖然每個人的身高,臂長不一樣,打法,特點,習慣也不盡相同,但技術特徵都在一定的比例內.優秀選手的動作還是有很多共同點的.也就是說每個人的技術動作會有些許差別,只是側重點不同.但大的框架還是一樣的,因為這樣才符合力學原理.我們在看教學片時萬萬不能走極端的,不能生搬硬套.特別是一些說訓練方法的,只是道同路不同而已.國外的教學片感覺畫面更精緻,配樂啥的也更好.國內的教學片就較死板,常常是從頭到尾笑容都沒一個...看國外的感受最多的是一些訓練方法;噢,原來還可以這樣練的.很多球友太看重技術動作,對某項技術細節糾纏不休.其實有時候一個好的訓練方法會讓你領悟的更快.比如多球訓練法...

看過"蘇斯"的教學片,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有一內容;拿一差不多藍球大的皮球,把執拍手攤開在上面滑動,去找到磨擦球的感覺.這倒是比拿著小小的乒乓球感覺細膩的多.外弧,側旋,內旋啥的,都可找到實際感覺,當你握著拍打球時就是這樣磨擦球的不同部位產生不同旋轉的.還有一個就是;一人站在一橫杆上,含胸,收腹,前腳掌著地,另一人用手輕推他,無論怎樣都要保持姿勢不能前倒和後仰.呵呵,如果你也能做到的話打球時的很多毛病都會改掉的.最後說說老瓦和佩爾森的教學片.在這片的回帖中居然有人說;外國人在告訴咱們什麼是快樂乒乓.呵呵.不知他是從那看出來的.(全片老瓦和佩爾森幾乎就沒笑過

橫拍正反手擺速的練習...

橫拍正反手擺速的練習要突出速度.站位偏近台,小動作,小幅度的重心交換.強調借力發力.剛開始練的時候以徒手揮拍為主.也可對牆擊球,正反兩面交換練習.要注意的是既使徒手揮拍練習也要結合步法的.學會快速手腳並用才是練習的重點.熟練啦後在上台.剛上台練習時有多球練訓練那是在好不過的.會大大縮短你所需的時間.還是按照從快到慢,從易到難.先練一邊一個,在是一邊兩個這樣交換著.真正長球的還是單球練習.方法和多球練習時差不多.但一般球友感覺最難的還是陪練不好找.球都送不到位怎麼練?到都差不多,有一定感覺時可練練不定點的練習.包括前後的練習也在內的.這又是考驗陪練的一道關卡哦.

橫拍反手撥...

橫拍反手快撥常見球友易范的錯誤是,大臂,前臂和胸夾的太緊,引拍的空間不夠,以後會發不出力的,而且球帶點上旋的話容易被頂住.拍頭不能立起來,不能台內球會沒法練的.當然也不可吊腕哦,.以前說過擊球點在胸部這麼高,容易借上來球的力.肘的位置是相對固定的,絕不能把肩做為支點,那樣會抬肘的.大臂不能松,要有用腰帶動前臂的感覺.撥的時候要有明顯的撞擊感.最後就是大拇指要有指那打那的感覺哦.

向前,向前,再向前....

想到這個題目也是因為這次帶隊去贛州比賽.男乙組(45歲以下)的前四名特長都很突出,正手拉沖為主.我說拉沖而不說沖是因為;他們的擊球點很靠前,多是上升期和高點期.能較好的借上來球的力.但擊球瞬間還是向上磨擦過多,造成球的平行速度不夠,常感覺想沖但球就是沖不起來.很多球是能一板搞死的卻要多幾板來回才見勝負.主要還是瞬間向前不夠,向左收的太快.腳,腿,腰,手要在觸球瞬間不影響協調的情況下同時同向,向前發力,前沖的時候不要管弧線,只要能過網就行.因為人的生理構造原因,在你正確的重心交換時最後自然的會向左收.太刻意的左收會影響自身的向前發力.

對付長膠....

長膠最怕靠近底線的長球,如果會拉的話就比較好打啦.把節奏打簡單點;先上手在說,拉也好,吊也好都行.這樣它的回球都是稍帶下沉的球,旋轉單一,有機會就沖一板.如果自己一會推,一會搓,多板過後搞的到後來都不知道是啥旋轉就麻煩大啦.發球也是一樣;急長為主,可多發正手,很多球友發啦下旋後卻拉不好回來的不轉球,可多發急上旋後準備拉沖.特別要注意的是長膠頂重板後回來的球較沉,既使較高也帶點下沉,這時撞擊要多些.其實長膠接發球也怕那種死轉的球,特別是下旋,至於球友常說的;推一板攻一板這裡就不討論啦.

發球的速度....

今天想到這話題和我這次比賽有關.第二輪碰到的是南昌賽區選拔賽成年組第一名,五十歲左右,在師大教物理的.直拍;正面反膠,背面長膠.以前沒打過,但知道這人特"粘"球.整場比賽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發球;反手發平擊球,幾乎不引拍,不拋球,強調速度和落點.就發兩大角.第三局十比七領先反倒被他贏啦.贏下來後他振臂高呼,跟人家說"過了他這關後面就輕鬆啦".忍著怨氣強做歡顏和他握手,呵呵.話說回來;想把球發快就得是這樣,不管你球拋的多高擊球點一定要低,和網同高或比網低點都行.離球台的端線不能太遠,在規則容許的情況下儘可能的靠近端線.如果發球帶旋轉的話,不管是上旋還是下旋都會影響球的平行速度的.最後就是要抖動手腕把力量鞭打和集中到球上去.

上旋和下旋的交換訓練...

見過很多球友第一板起下旋後,後面的球就跟不上啦.其實有條件的可練練多球,對方發你正手;一個上旋一個下旋.就是體會拉上旋和下旋的不同之處.特別是要體會出拉上旋和下旋時步法的移動.單球也可的;陪練方發下旋到你正手位,你拉起來,緊接著連續迎前拉球.很多訓練都可按這方法練的.

反手搓上旋...

我們這有一右手直拍的,40歲不到,人精廋.身高有1米76.最拿手的就是正手發一半出撞球,十個有九個是上旋.球不怎麼往前走,不迎上去會借不上力.只要對方一搓,稍一出高點的球就是一板重扣.而且連續性不錯,推擋手位還高,拍型有點翻,動作短促.回球有點沉.最有特點的是;下旋來球,會用手腕抖動磨擦球.腰腿全不用的.旋轉還行,弧線較高,只要你是輕擋,他馬上就扣.而且他的扣球全是純撞擊,打的球拍啪啪響.我前面有篇帖是說反手搓球的.很多球友不理解上旋球怎麼能搓?其實很簡單的,削球手高吊都能削回去,只是一個上旋發球為啥就不能搓回去?一是根據來球的旋轉調整拍型,把球拍立起來些,二是引拍要高,三是擊球的時候不要往前送,越上旋的球越往下發力.四是磨擦球的中下部,來球上旋強的話磨擦球的中部都行.最重要的是要用身體去壓住球.用重心去把弧線壓底.這裡要說明一點的是;並不是要大家都用搓球去接發球,只是練習球感的一個方法.或者說能用搓球回擊上旋球說明你的調節能力,對球旋轉的判斷較好

推擋側身撲正手....

推擋側身撲正手應該算在基本功裡邊.練的時候主要是練側身撲正手這板.撲正手這板練到家啦水平不是一般的高.實際比賽中我個人認為推擋這板和側身的搶攻意識更重要.沒有較高質量的推擋怎麼去側身?而積極側身是搶攻意識好的表現.撲正手是說明你連續性和大範圍跑動好.能撲到球的球友見過很多,但能發出力的倒不多見.撲正手時合理的重心交換完整是關鍵.

比賽時的推擋側身...

推擋後側身發力可能平時練起來流暢的很.一打起比賽來沒見過幾個用的得心應手的.特別是純業餘的球友;基本功一般,反手發力又差點.直拍更是沒幾個能加力推的.沒有一板有質量的反手發力壓住對手是很難跟著一般側身發力的.意識是很重要,但前面一板的質量更重要.側身的意識可在平時訓練中注意培養;只要時間上來的贏的球,就盡量用正手,慢慢的就會養成習慣.側身時一定要腳下側開,勉強的側點身體,扭著腰是發不出力的.一定要側開擊球時的左右距離,還有一點就是要迎前,特別是腳要移動迎前到位.

反手發球....

反手發球的隱蔽和突然性沒正手好.但感覺更能用上腰腿的力量.在身體的側面擊球,在不影響發力順暢的情況下盡量後引,剛開始練的時候先發斜線急長.要把力發出來.失誤沒關係的.發力順暢啦在體會怎樣把力用在磨擦球上.磨擦的越薄越不容易失誤,但前衝力會差點.如果出界多就多橫向磨擦點.要突出肘的發力.手腕瞬間要向小拇指方向抖動集中力量.

橫拍反手台內挑...

橫拍反手台內要比正手更好控制球.但在力量和隱蔽性上又有所不及.要發力就先要放鬆,台內球也是如此.判斷好擊球時間是起碼的.高點期太難把握,一般上升後期就行啦.只要球比網高或和網齊高都是較理想的了.重心落在執拍手同側腳的漆蓋上.身體要盡量靠近來球,也就是說手不能離身體太遠.小臂的內收和手腕的內旋都是必要的.引拍的幅度和腰腿的發力不要大,弧線和落點靠大拇指帶動手腕來調節.出手要突然,記住;速度和落點才是最重要的.

台內--近台的步法移動.

感覺近台的步法比中遠台的還要難練.中遠台只要不是球的下降後期擊球,一般都能保證回球的速度,力量和弧線.台內球就不一樣;首先你要進入或繞過球台,這決定了你不可能大幅度的動作來發力.第二擊球的時間要恰到好處,很多台內技術對擊球時間要求較高.過早的把手伸出去動作容易"僵".晚啦又借不上力.小碎步來調整重心用的的特別多.不管是正手還是反手上去重心都是落在執拍手同側腳的漆蓋上.回來也是靠它蹬地後撤.回來要比上去還要難.常見的是回來後的這板球就發不上力了,主要的原因是身體回來了手還在前面.說來說去問題還是在重心這.回來後一定要有個小碎步把重心調節好.手臂不能離身體太遠.上去時身體上去了才是真的上去了.不要老想著一步到位,一步不行就兩步,兩步不行就三步.千萬不能偷懶.

練習步法的一些方法....

練習步法最簡單的就是徒手練習.場地的要求也很低,在家都行的.剛開始不要拿拍子,手臂彎曲放在胸前.熟悉各種步法的走動.走熟練了就握拍結合步法練習徒手揮拍.細心體會在移動中揮拍的感覺.特別要注意移動時的重心交換,一定要交換完整.上台練習最重要的是找個能送球的伴.送球的太差不但對練習無益,搞半天還不知道誰陪誰,呵呵.找好了陪練接下來就是定點定線的練習.剛開始球速不要太快,落點不能太開.學會手腳並用.根據熟練程度逐漸增加難度.即使是練習大範圍的移動也要在合理的範圍內,搞的練習方東倒西歪只會適得其反.最難的是前後的移動.只能是腳到位後在引拍擊球.在所有的步法跑動中保持含胸,收腹,重心前傾是起碼的要求.

放高球...

終於找到一項技術好像大家都沒詳細說到的-----放高球.這項技術在專業系統訓練中一般是做為練習球感的一種訓練手段.一般是在一節訓練課的最後十分鐘放鬆,自由練習時才會有的.而且不一定會出現在課時計劃里.放高球最重要的是心要"定".重心要平穩,東倒西歪的那是救球,不是"放"高球.反手放高球要有"兜"的感覺(直橫都一樣).在身體的側面兜住球,直拍千萬不能有"推"的感覺,那樣會沒弧線的.正手要有"撩"的感覺.只要一有機會就用正手去"拉."往底線,在能控制住球的弧線範圍內盡量把球"拉"高.越高越好.只要對方出手沒那麼狠了,呵呵,你的機會就來啦.這時候千萬不能猶豫哦.放高球時盡量的弄旋轉.一是有弧線保證啦回球隊的穩定性,二是增加對方在近台的回球難度.打飛一個高球會讓對方的自信心受到打擊.擊球時間還是不能太低,在腰部以上的位置回球.最後提醒;不是萬不得已不要放高球,一旦養成習慣就很難在迎前擊球了.

步法的練習....

步法不行,手上功夫在好都是空談.學會用腳找球是最起碼的.兩腳內側著地,用前腳掌蹬地.當球離身體較遠時不要急著伸手.既使是在移動中手也不能離身體太遠.當你大範圍移動時重心的交換一定要做完全,也就是說重心要交換到非執拍手那側的腳上.這樣你在大範圍移動,比如側身撲正手時,也能順勢回到球台中間,及時保護你的反手空檔.

淺議發球1.....

很早以前在一論壇(不記得是那個了)看一球友比賽的視頻,回帖中有一句話讓我今天想起來都忍不住笑"樓主的發球不怎麼樣,但很穩健".想想,很多球友真的是這樣的;只是把球發過去,速度旋轉啥的全都沒有.這樣的發球想打發搶,真的很難.只有先把旋轉發出來才能進一步的練習發球落點.而且剛開始練的時候上下旋的差異要大.先練好發上旋,再練發下旋會更容易些.先練髮長在練發短球."樓主的發球不怎麼樣,但很穩健."這句話意境深遠,大家要細細品味,呵呵.

反手搓球....

反手位不管對方發的啥旋轉,上旋還是下旋都能穩穩的搓回去,才算反手搓球過關啦.反手搓球常用線路是逼角,這招很多球友都會.但十有八九落點不深,對方還是來得贏移動步法搶攻.只是把球搓過去那是萬萬不行的.不管啥技術,練習和比賽都要有清晰明確的要求,落點,線路,旋轉等等.. 常用的搓球調節方法是;搓下網多,就多往前"送"點, 搓出界或高了,就動作多往下或拍型立起來點.

橫拍反手近台快拉..

橫板反手拉球的具體動作我就不多說啦.前面都提過的.只強調下要突出速度.這是起下旋時常用的技術,要迎前,手位要高,最好是上升期磨擦球.借上來球的力很重要,這也是題目突出近台的原因.要有意識的製造弧線.

用正手側身搓球...

我這題目的意思並不是要大家;不要用反手搓球,全都用正手去搓球."只是針對那些正手好的球友,可試試多在側身位搶攻.既使來球逼住你,或不好搶的球大不了用正手搓一板.其實側身位用正手搓球線路很活.逼角,擺短比反手搓球要更容易些.關鍵是手腕要打開,漆蓋要彎曲的更深些,保持下身的平穩,心要定.切忌;匆匆忙忙,只是把球送過去.已經側了身,但不好發力搶的球不妨用正手控制一板.即使多搓個兩三板給對方的壓力也是很大的.

正手搶沖急長上旋發球....

很多球友搶下旋很不錯,但碰見急長上旋往往不敢發力,或是拉飛.據我觀察多數還是因為起拍太底,造成從下往上發力.球肯定會打飛了.這裡說來說去還是重心問題,要用重心往前控制球發力.還有就是擊球時間要早,動作幅度不能大.擊球時盡量不要低於球網,一低於球網你就要自己製造弧線,那就麻煩大啦,呵呵.來球越長越急就越要磨擦球頂部,借力發力為主.最最重要的是;對方發球帶側旋時腳下一定要側開.我寫的題目是搶沖而不是搶拉,主要還是怕球友沒突出向前發力,還是向上發力去拉.造成回球出界.

正手快帶...

一直認為正手快帶是學習反拉的必經之路.如果能熟練的運用快帶,那你練習反拉時很容易找到感覺的.快帶中有個重要的感覺一定要掌握好;抬高重心和手位,但人又不能"架"起來.尺度把握難度教大.居我所看到的大多數犯的錯誤是把肩"抬"起來啦.肩一"扛"就只能擋啦.快帶時重心的交換和手上的動作一定要做完整.在上升期擊球比高點期更容易些."蹭"住球的頂部,不要去想怎麼製造弧線,你一刻意製造弧線球十有八九會出界.用重心控制球那是起碼的了.

似水柔情...

以前都是說的進攻性技術居多,今天就說說防守性技術;減力擋.大多數球友防守時一般是習慣性的擋一板.好一點的會推.再好一點會加點力,常見的是推直線.能用好減力擋的不多.減力最難掌握的是擊球時機.上升期最理想,高點期和下降期對弧線的控制難度較大.觸球瞬間要"含"住力.就像發短球樣要有"忍"和"卸"的感覺.動作不可前後引拍,從右往左往下或側邊減力.不可連續使用減力擋,主要還是速度太慢,對手水平稍高點就會引火燒身.其實減力擋更多的是做為一種節奏的變化來使用的.減力就是要細細體會"柔情似水"中:柔"的感覺,呵呵...

搶沖半出撞球...

最好搶的還是接發球時的半出撞球.主要是能在第一時間較好的判斷發球的旋轉,也有足夠的時間來看清球是否會出台.搶沖半出撞球手腕一定要打開,細微的調節就靠它啦.很多球友搶沖半出撞球時抬肘抬臂都是手腕沒打開.動作的幅度不要過大,但腰要轉開.對不轉的,或下旋球可以拉為主.但上旋特別是側上旋盡量在上升期或高點期沖.沖的時候注意用腰的轉動控制球.其實只要你的判斷好,對自己的拉沖有足夠的信心,還是推薦以沖為主.你會發現沖的話會更容易控制住球

拉球時髖關節..

很多球友都提到以腰帶手.在拉球時腰要適當繃緊.不能"松"垮.但都知道力從腳下起.而在發力過程中怎樣把腳下的力傳遞到腰上?這時候"髖"就起著"承上起下的作用.髖也要隨著手腳同時同向發力.在擊球時髖隨著動作前頂.能更好的集中,撞擊.

橫拍的反手...

很多球友是握橫拍的手法,用直拍推擋的動作打反手位的球.特別是直改橫的球友居多.常見的是;拍頭上翹,機會球喜歡往下壓.發力的時候老是用大臂輪開來打球.其實橫拍反手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上腰腿的力量.這和正手是一樣的.只是蹬腿轉腰的幅度沒正手那麼大.但也要有重心控制球的感覺.還有一個細節就是要學會用大拇指去調節弧線和落點.這也是與直拍一個很不同的地方,直拍推擋時大拇指幾乎不用力,只是起著調節拍型的作用.

直拍接反手位急長球...

直拍反手接發球應突出落點,旋轉,速度.要求多變.但碰上對方發急長的球好像能玩的花樣不多.對方發的長你也只能回長啦.但在落點上還是要有變化的.回對方反手位應該是最穩的,能逼住反手大角的同時,也要有調動對方的意識.對自己的正手快帶有信心的話不如直接去對方正手.如果是急長的側下旋可在注意落點的同時順著來球的旋轉加點側旋迴去,增加對方搶沖的難度.好像很多球友都是接不好急長的上旋.還是起拍要高,用重心迎上去壓住球.最忌引拍從下往上.這裡還是推薦盡量使用正手.

中台相持...

在弧圈球盛行的今天,業餘球友之間的相持場面也是越來越多.東奔西跑,多板的來回,不管是打球的還是看球的都覺得賞心悅目,動人心弦.很多球友一到中台都有個毛病;重心後挫.搞的自己越退越遠.原因還是在重心交換這,重心沒交換到左腳.蹬腿轉腰用身體控制球一定要做到位.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中台相持的落點特別重要,一定要調動對手.不要讓對手站那一板比一板重的發力.既使有時候犧牲些力量都是可行的. 在中台x板相持後贏下一分真的很爽,很有成就感.但不推薦為了相持而退台.除非萬不得已.還是要在前面壓住對手.能一板打死的絕不用兩板,三板.

接發球1;接急長上旋球..

見過很多球友反手搓球很穩.先不說質量怎麼樣,弧線,落點還是過得去的.接發球也是反手位的不管啥旋轉都能搓過去(不佩服都不行).但都怕正手位的急長球.碰到發直線正手位急上旋好的更是"天上人間".這種球友比賽大都是喜歡從搓球開始,拉板下旋沒問題.一旦從上旋打起就亂啦,最多的是擋一板.要是發力的話肯定把球打飛.常范的錯誤是引拍太低,還是習慣性的往下往後引拍.對於急長的上旋來球起拍一定要高.甚至可稍高於來球.引拍不要太后.一定要有重心帶住球的感覺.先往斜線帶,手上有數啦再變線求質量.還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能退台等球.盡量要在上升期迎球.重心的交換要做完整,這樣可更好的控制弧線.

相持球的重心交換..

很多球友在相持兩板後就很難轉為主動進攻.特別是擋拉對方一板弧圈後,接下來就只有左擋右擋.多數是擋第一板時動作"架"起來了.關鍵還是肩有點"扛".造成震個手臂的僵硬.重心還原的交換主要還是落在膝蓋少上.快速相持中受力腳的快速蹬升對還原的幫助非常大.也利於加快還原速度.重心保持在兩腳的內側交換.

相持球應注意

很多球友喜歡打相持.這也是最能體現乒乓球運動魅力的技術.假如所有的乒乓球比賽都在前三板就解決啦戰鬥,恐怕早就被踢出奧運會啦.相持分主動相持和被動相持.這裡不一一細說.只和大家討論常見的一些問題.看過很多球友來回幾板球後就急不可待的退台.其實來球並不很快.打一板球退一步,搞的最後在後面"兜"球.一般退台是在自己動作做不贏,又想充分引拍發力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以空間換時間".但如果是在來球並沒有"頂"住自己的情況下放棄在球的上升擊球,只是為了退台而退台那就得不償失.起碼速度會慢了.借力也會有問題.大家都知道乒乓球中最好的力就是合力,借力發力才是高水平的標準。還有一個問題是很多球友退下去了就上不來.對方回球減點力,自己的腳就不會向前動啦.伸著手去"夠"球.其實時刻都要想著迎前,搶球的高點或上升期.這裡要注意的是;上去的時侯還是要保持左腳前,右腳後.特別不能過早引拍,步伐到了再引拍擊球.還要用上向前移動時產生的力.重心的交換一定要做到位.

側身搶攻

一直認為側身好的,才是真正的進攻型打法.即使是側身用正手搓球都行。見過很多球友側身進攻能力一般,包括一些網上球友的視頻.很多都是勉勉強強,腳下完全沒側開.來去匆匆.動作都沒做完就往正手跑.球就是上台啦也是凶多吉少。側身一定要乾脆,充分引拍發力.不要怕對方防你空檔.你這板球質量高對手很難防的,既便防過來也不會很高的質量.只要你有連續的意識完全來的贏進行連續進攻的.這裡強調下重心在右腳要踏實,弓步要做到位.充分用腰右轉發力.擊球時間最好是高點,最差也要在台上完成動作.如果擊球點在檯面以下那速度會慢很多,而且可能會造成在身後擊球,弧線一高就給啦對方下毒手的機會.

有關暴發力

暴發力問題"----暴發力也是天生的,每個人的肌肉纖維的多少已決定了你暴發力的大小,後天的鍛煉只能加粗,但不會增加數量.當然鍛煉比不鍛煉要好,起碼會使肌肉纖維更有韌性,也不容易受傷.打乒乓球不需要"絕對力量"最重要的是要學會使用自身的力量.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力量都應該夠用啦,這也是為什麼感覺體校的小孩有時比業餘成人拉球更沖,就是因為用上了身體重心的力量.

永遠不要去想

"超越自我,挑戰極限,燃燒自我的小宇宙".------這句話是在別的乒乓網站上看到的.說的是比賽中應該怎麼怎麼樣的.我不知道在別的體育項目上這句能不能行的通,但在乒乓球這項目上絕對有問題的. 從第一句說起,"超越自我".個人平時是怎樣的技術水平比賽時就是怎樣的水平.不可能你平時不會反拉,比賽時突然功力大增反拉反衝,那是不現實的.平時可拉可沖的球,比賽時人特興奮,狀態特別好,板板都沖.可發力或不發力的球一定會發力,而且命中率特高.只能說是超過平時訓練的水平.第二句"挑戰極限",個人的運動生理指標在各方面都是有極限的.如跑一百米,你怎麼努力都不可能一秒鐘跑完吧?在乒乓球運動中最突出的就是速度極限.大家可能都打過這種球;啪的近台沖一板直線,對方反應都沒有球就落地啦.這是一種較典型的.有的人在近台不管對方是拉還是沖,都去反拉反衝,常常是拍都還沒引完球就過去啦.速度特別快的來球該防就防一板.打球一定要合情合理,不能違被運動生理的規律.第三句"燃燒自我的小宇宙"比賽時是要興奮的,這樣可更好的調動自己的情緒.但不能"過".一過就會控制不住自己,做出不適宜的運動方應.不該發力的亂髮力...沒燒掉對手,卻把自己給燒壞啦.後面半句中的"自我"也有問題;乒乓球不是一個人打的.不能自己打自己的,不管對方的來球是如何的....這裡的自我太狹隘.

台內球4;撇的手法..

處理台內球一般都強調要在高點,或上升期擊球.這樣可更好的借上來球的力,對弧線的控制也更容易些.可充分打開肘和手腕.拍頭甚至可完全指向右方.引拍和揮拍都要突出橫向運動,只做前後的運動那是萬萬不行的.在這裡還要特別注意的是腰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腰能更好的控制球.二是增加啦"晃"的迷惑性.對方不知道你的方向會在那邊.出手時眼的餘光要瞄著對手,落點就往對方重心移動的反方向去.記住;落點和弧線最重要,不然弄巧成拙,殺敵一百,自傷八千.

發短球3;讓球更側旋

發短球最難的是發高質量轉不轉的短球;又是要求發力,又是要"卸"力,還要"忍"...看看馬琳的發球;假動作花樣繁多,發球前的把拍轉來轉去,吸鼻子..人都會搞暈啊,呵呵.髮帶側旋的短球那就容易的多了.發轉不轉的短球是磨擦球的正面,"卸"和"忍"的時機和技巧沒掌握好,一不小心就會出台或冒高.髮帶側旋的短球磨擦的是球的側邊,更易自身充分的發力.看過很多球友髮帶側旋的短球最後還是把球從靠近底線的邊線把球發出台,給對方可乘之機.可試試更側著身子去發球,讓球過台後落在中線附近.這樣過去的球幾乎是直接往邊線側拐,而且中線離邊線有較長的距離,第三跳也不易出台.

處理台內球3;撇

相對於"挑"來說"撇"更容易些.撇只要有合適的弧線,落點開些,差不多就能給對手造成相當大的麻煩啦.而挑卻難度大的多;要有速度,往往還要求有力量.台內球要打出力量那就意味著技術上的高難度,高難度=高失誤.撇卻相對沒有這種高風險.球感還行,搓球比較穩,能在球上升各時期快搓,慢搓更好,就差不多可嘗試運用"撇"調動對手,看著對手東奔西跑,失去重心,那種快樂難以言表.每個人打球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有的人喜歡一板定乾坤,有的喜好後發制人.還有的柔中帶鋼..,但我個人認為適合使用或者說能運用的較好的,是那種打球比較"活",:心態"好的人.像老瓦就是典型例子.力量和速度是我們永遠所追求的.但並不是全部.畢竟乒乓球這項運動還是屬於一項技巧型的運動.

發短球2;壓底弧線

 很多球友在發短球時弧線較高,特別是發不轉球,和上旋球時.可以試試;觸球瞬間把重心跟著下壓,有用重心控制球的感覺.同時一定要做到含胸收腹.這樣不但可控制好球的弧線,也能更好的找准擊球點.

直拍反手加力推

見過很多球友遇到速度很快的球常能出人意料擋回去,倒是又轉,又慢,又高的球往往壓不住.就問我這種球拍形該怎樣?問我這句話就範啦一個錯誤;只注重手上的東西,全然不管重心啊,步法做沒做到位.大多數據我看主要還是引拍太低,重心沒上去.直拍加力推也是如此;重心要高點,起拍的位置也要高,特別是對於明顯稍高的來球更是如此.引拍要高,可與來球同高,甚至比來球高點都行.這樣才能在上升期,或高點期借上來球的力,用重心上去壓住球把球推出去.記著;直拍加力推重心要迎上去,起拍也要高,藉助來球落台後往上彈的力,自己在加點力把球推出去.

發短球1;怎樣才能發的更轉

理論上發球是;急長球里的靠近底線的急下旋難發點,短球是上旋難發好.發球要發轉必然是要發力,發力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髮長,出台.可試試讓球在拍上停留的時間長些,盡量去感覺球在膠皮上磨擦,轉動.切不可為了短而短,去輕輕的碰球.沒有質量的球,在怎麼短也是死路一條的.

橫板反手弧圈2,擊球點.

我們這業餘打橫拍的較少,倒是出差外地,被朋友拖著出去玩時見過很多用橫拍的球友.反手也會拉,離台很遠,手臂放的很低,來球已是下降後期,動作從下往上"兜""掛".回球也有旋轉.一打比賽就沒啦.因為大多數的球在中近台就已經結束戰鬥.而在中近台的球大多是在檯面以上的.不轉,上旋球居多.不妨試著把小臂收起,抬高些,在檯面以上,胸部左右的高度擊球.這樣更容易借上來球的力量,更容易發力向前拉沖.記著:反手弧圈球的擊球點差不多在胸部這麼高,要有指那打那的感覺. 一項技術的動作要領並不是單獨存在的,千萬不能只記著某個動作要領而忽視整個動作的完整性.

橫板反手弧圈1

很多球友用橫拍都是直改橫來著.正手倒是問題不大,很舒坦了.倒是反手有問題;最明顯的就是橫拍反手用直拍推擋的動作打球.我見過有球友;死老命的發力,擊球點太靠近身體正中間,再怎麼發力都是軟綿綿的球,還把肩都抬起來啦.橫板反手拉球要偏身體左邊一點的.但千萬不要過啦.拍離身體太遠控制不了球的.而且能更好的感知腰腿的發力.而且很容易打出那種快速撕開角度的球.記著;橫板反手的擊球點要在身體偏左側邊,要學慣用身體控制球的感覺.

力量才是王道

人對球的節奏,落點變化的適應,幾乎是無極限的,但對速度的反應是有極限的,在乒乓球運動中球在空中的飛行速度才是真正體現球速,質量的標準.我們常常說"以力服球",當你的力量大於來球的力量,就比較容易控制住球,特別是在反拉時更加明顯.但既使是機會球也不提倡用全力,八成力就夠啦,在過那就是發死力啦.發全力動作容易"僵","死".在連續擺速中也就四五成力差不多了,就是拉沖7成力也就夠啦,在過就是爆沖啦.記著;力量是衡量擊球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但一定不能過,要留有餘地,打球是如此,為人處世也是如...

讓你的弧圈更爆2

很多球友看啦專業隊的練球後都感嘆"他們的動作多小啊,還原又快".回去後也一味求小;把手放在身前打球,幾乎都不引拍,只是為了小而小那是錯誤的.其實你仔細看看他們發力拉沖時就知道;動作一定要舒展,協調.動作原來也不小啊.... 發力時只要覺得流暢,自如,那就應該沒大問題的.在發力拉沖時試著在身體的側邊擊球(不要在身後就行),不要太過於身體的前方擊球.特別是側身拉沖斜線時;你會覺得能更好的用上腰腿的力量.記著;讓擊球點在身體的側邊,發力時會更自如,更舒展.

台內球2;挑打的技巧.

常常看到球友使用挑打技術的時候;很多都是直接把拍伸進去,觸球無力,過去的球"輕","慢","短".最多也就是"挑",遠不是"打".挑打也要引拍的.但它的引拍和正手攻球的引拍線路是不一樣的.正手攻球的引拍是往後往下的,而挑打時的引拍是往後往上的.也就是說要往後,往上劃一個很小的弧再往前的.往後引拍是為了獲得加速度.往上引拍是為了搶高點搶上升期,抬高重心更好的向前發力.記著;挑打時要有一個引拍的動作,這樣能打出更快的速度弧線也會更低平.讓弧圈球更爆的方法1

很多球友在拉弧圈球時;感覺自己已用了很大的力氣,但過去的球就是不轉不快.在這先不說動作的協調和合理性,假設你前面的動作都沒大問題的話,那就是擊球瞬間沒有把力量集中起來,把力用到球拍,球上面去.這時你可試試;在引拍時感覺手指(直拍中指,橫拍食指)隨著重心的移動也向後引拍.你感覺的是手指,其實打開的是手腕.手腕在拉弧圈時起的作用就是集中力量,鞭打.但你的感覺還是在手指.記著;在拉弧圈球時,適當打開些手腕(不能過,一過就適得其反),這樣可對球增加些撞擊,也能更好的調節球的弧線.增強對球的控制感.

處理台內球的重點1

處理台內球的方法有很多;撇,挑,搓,點,..,但有一點是萬變不離其宗的,"身體一定要上去".也就是重心要進到台內去的.很多球友問我怎麼撇,晃,問的最多的就是挑.其實這些只不過是一些技術方法而已,說白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花樣".很多球友常常是;手伸得老長,腳尖也掂著,屁股撅的高高的,在那夠球.如果是這樣的話,不管手上功夫多好,你也不可能很好的控制球.最典型的後果就是回球"冒高"記著;處理台內球時,身體重心一定要上去,不要讓擊球點離身體太遠.這樣你會發現:原來你的小球也不差的.

快速交換重心的秘密...

我一直認為學會正確合理的使用重心,是打好乒乓球的根本中的根本.手上的東西再難也有法子練,不會使用重心打球,再怎麼樣練都不會成為高手的.網上很多帖說 拉球時要;蹬腿轉腰啊,蹬轉啊,重心不要後仰啊,腳掌內外側啥的."其實你只要感覺重心落在兩腿的漆蓋上,重心打球時在兩腿內側轉換,體會如何用重心轉換時產生的力量去控制球.當你要連續,快速移動重心時,如;右手,正手位拉球,左腿要蹬地,把重心移到右腿,在這裡你左腿蹬地越快,重心的交換也就越快.漆蓋的蹬升在這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記住;時刻感覺重心落在彎曲的漆蓋上,這會讓你感覺更靈活,起動更快,更有彈性....

正手弧圈應注意的幾個錯誤.

看見大家討論弧圈技術的較多,有些明顯認識有問題.下面就說說我個人意見; 最新的一篇帖中說到手腕是不是要動,在正手拉球時,手腕是一定要動的.最多只是打開多少的問題."力"的傳遞最後要到手腕再到手指的.沒有手腕動作就沒有"鞭打"的感覺. 相對來說越靠近球台手腕使用的越明顯,離球台越遠手腕的幅度相對要小,離球台越遠手腕感覺越相對固定.但手腕還是有清晰的,力量傳遞的感覺.拉沖球一定要用到手腕,力量的大小取決予參加發力的關節多少.參加發力的關節越多發出的力越大.其中的道理是因為這樣才符合"力學原理".當然還有"協調"等輔助因素. 業餘選手為什麼搶拉沖半出撞球差?就是沒適當打開手腕.搶半出撞球關鍵就在;小重心的交換,適當打開手腕.手腕打開了才有調節,才不會搶半出撞球時"抬"肘.還有一篇說自己拉球時拉到自己的眼眉,這是重心交換沒到位.右手拉球重心最後通過腰完成到左腳.你如果沒做完,重心還在右腳或在中間,只靠往左自動的收小臂的話就可能打到自己啦. "業餘不是不知有轉腰, 只是轉腰時沒有鎖緊肩膀,"這句話有問題.其實對我們專業的來說,更強調"髖"的作用.腰在拉球時要適當"繃緊"不能在左右軸上轉動過多,影響向前發力.而肩要適當在引拍時"放鬆".不然就會"扛""抬"肩. "放鬆"很重要很重要.有"松"才有"緊".才有爆發力.你才會有"彈性"." 揮臂的力量要和轉腰的力量對抗"這句話我怎麼也看不懂.臂的揮拍,收縮都是在腰的帶動下,怎麼會兩個力相互對抗?不管是引拍還是向前揮拍,臂的運動都是在腰的帶動下完成.也就是說一定是先動腰在動手. "正確的方法是延遲揮臂."動作強調的是一氣呵成,要乾脆,連貫.怎麼會延遲?

發球搶攻的小竅門...

要是發球前已想好正手搶攻的話,側身發完球後不要往正手移動,就還是在側身的位置,準備正手搶攻.如果往中間移動啦,你會發現;再想側身,會比你站在側身位去撲正手還要難...

關於球友一些問題的回答.

一."正手的力量鍛煉有沒有高招?"----專項力量的練習有很多,用鐵拍做徒手動作,手臂抓舉啞鈴,卧推等等都行的.但最好還是結合實際的技術練習最好.

二."如拉球的協調。"----1,怎樣才能動作協調,還是要看你技術掌握熟練程度.當然有些還是天生的,如柔韌性等.但我個人覺得很多球友是沒掌握好"放鬆"這個問題.要做到鬆弛有度,"松"但不能"垮"了."緊"也不能讓人感覺"硬".關鍵是把握好尺度.節奏感也很重要,擊球時過快過慢都不行.

三,"暴發力問題"----暴發力也是天生的,每個人的肌肉纖維的多少已決定啦你暴發力的大小,後天的鍛煉只能加粗,但不會增加數量.當然鍛煉比不鍛煉要好,起碼會使肌肉纖維更有韌性,也不容易受傷.打乒乓球不需要"絕對力量"最重要的是要學會使用自身的力量.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力量都應該夠用啦,這也是為什麼感覺體校的小孩有時比業餘成人拉球更沖的原因.

四."平常多練哪些步伐有好處?"-----應該是並步使用的較多,其它的也都是從並步的基礎上演變而來,就像正手的拉,沖,挑,快帶啥的都是從正手攻球為基礎轉變的.步伐的好壞關鍵還是看小碎步運用的好不好.移動時多注意腳的還原,用腳去找球,不要老想著一步到位,兩步不行就三步.而且要用腳調節好重心.要不然一個人容易東倒西歪.

五."重心被對手憋住如何擺脫"-----這句話我沒怎麼看懂.要是來球太快可退台,也就是以"空間換時間",或是小動作小重心.如是追身應該是側讓開身體.只是這句話沒看明白,不知道該怎樣回答.

六." 球打到一定的程度靠苦練沒有出路,對嗎?"---這是相對來說的.到國家隊那層次比的是綜合的能力.心理啊,全局觀啊啥的.省隊或省隊已下來說還是單項技術的紮實更重要,最多也就是簡單的戰術運用,和多種技術合理的使用.就比如近台反拉;你如果還沒熟練的掌握,比賽中又怎麼會去使用?我們總說專業的和業餘的差別是意識啥的,其實意識上的東西還是要基本技術來保證的.說白啦問題還是出在基本的單項技術這裡.

七."個人的領悟能力也很關鍵。是嗎?"-----嗯,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賦吧.當年廣東的林志剛和孔令輝同時進國家隊,林志剛在省隊時的全國比賽成績要好與孔令輝的.但在國家隊集訓一年後老蔡說孔的天賦要比林高,把林打回省隊.他們那個檔次不是我們所能理解和評論的,但個人悟性是肯定有的.水平越底越不明顯.業餘中打的較好的肯定都是有一定天賦的,能打到什麼程度誰也說不準.就好像一個10歲的兒童打啦全國同年齡組的冠軍,誰又能保證他以後一定能拿世界冠軍,或一定打不到世界冠軍?就因為他上升空間大說不準會達到啥高度,業餘選手也是同一道理.

其實所有的動作都不是單一的局部運動,是整個身體的協調運作.最後一個問題"兩年來球技沒啥進步。"-----------每個人都有運動周期的,只要大方向沒錯,遇到一些問題也是可解決的.就像我們說的"技術瓶頸"解決啦就要恭喜你又上一層樓哦.呵呵.


推薦閱讀:

北京冰瀑合集,最全的攻略都在這裡啦
召喚色彩正能量 130圖配色綜合集
2017年詩詞合集
王亭之-中州派紫微斗數初高級講義合集(12)
三時繫念法會開示合集

TAG:技術 | 合集 |